云南民间艺术论文范例赏析(共2篇)
云南民间艺术是什么?它的论文要怎么写?云南民间艺术中有着非常丰富的伦理思想蕴含,本篇主要是向大家分享了云南民间艺术论文范例,希望给大家在云南民间艺术论文的写作当中做个参考,欢迎大家阅读欣赏。
第1篇:浅谈云南民间艺术采风的主要内容和形式
一、什么是民间艺术风采
民间艺术采风是高等美术教育开设的一门艺术实践类型的课程,以云南为例,云南地区少数民族众多,民族元素,民间艺术丰富多彩,这门课程让同学们摆脱枯燥的课本内容,让学生与艺术生活零距离接触。主要是通过采集民间的元素,包括建筑、服饰、手工艺品等等,来丰富大学生的民间视野,增加阅历,增强美术学专业学生的全面素质。民间美术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是劳动人民美的结晶,蕴含着各民族人民的文化和精神内涵,反映其质朴的审美观念。学习劳动人民创造的民间文化知识,来满足当下精神和物质上的追求,也可以达到,美化心灵、美化生活,不仅传承了中华民族的民族文化感受民间艺术美的能力。
二、民间艺术采风的主要形式和过程
(一)民间艺术采风的主要形式
在高校民间艺术采风活动中主要穿插了参观法、自由式等方式。
参观法:采风的主要形式是通过接待人员、民间艺人和当地老乡的讲解和演示,以浏览、参与的形式,认识民间艺术。例:在大理周城的扎染,我们浏览了扎染的全过程,并且认识到有关于扎染的材料,布料、纹路样式、染缸、漂洗等,在民间艺人的指导和演示下,我们也参与扎染过程,并且结合新时代的元素形成新的艺术风格。这种亲身感受艺术的感觉和书本的讲解是不一样的。
自由式:这种形式较参观法更为放松、自由,没有教学目的的约束,是纯属自己主观的去搜集自己喜欢的艺术形式,在云南这个多民族聚集的大省份,民间艺术风格千变万化,有时需要从自己的立场出发,才能更好地发掘和体会自己喜爱的民间精髓。
(二)采风的主要过程
采风是有目的、有组织、有计划的学习活动,在采风的过程当中,会为了自己的创作,用心观察周围的事物,搜集广泛的民间素材,并且归纳整理,最后变成自己想要创作的艺术类型。
民间艺术的采风,首先就是收集西南地区最主要的少数民族以及他们的民族服饰、房屋、建筑、手工艺品等等。整个采风教学是随着时间的流动,从一个地方到另一个地方,从一个点到另一个点,时间推移,根据采风活动推进,教学活动在发展、发现、感受、收集也都随之递进。在采风活动中,我们不仅要搜集民间民族艺术的资料,还要从民族审美观、民族艺术风格、生活习俗甚至地理环境等方面入手,发掘它们的内在关系,用拍摄法、记录法、图示法、测量法、表达调查结果,这样可以将民族艺术造型设计及图案设计最直观地呈现出来。
丰富的资料不仅是美术作品形成的前提和基础,还可以能动地激发创作灵感。在整个采风活动中以白族的扎染为例,在周城,观摩了扎染的全过程,以及做扎染的布料、染料和花式等等,自己也可以根据这种原理,制作扎染手帕和T恤。还根据剑川木雕的雕刻方法,雕刻了木板,再根据优秀的传统艺术样式之后,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加入现代的元素,让我们自己的作品更加适应时代的发展。因此,民间艺术采风课程正是基于学生对专业知识获取能力的培养,要求指导教师应根据专业需要有目的地组织学生收集、整理素材,研究、挖掘生活和传统中的艺术精华。通过访问民间艺人,走进艺术作坊进行实践操作,考察各种民俗活动,让学生从中发现有价值的信息,指导学生通过多种方法,利用多种有效手段获取专业素材,教会学生如何整理与归纳信息,以及如何判断和识别信息的价值并合理恰当地利用信息。
专业采风让学生对搜集、归纳整理资料、信息的内容有一定的认识,锻炼了他们分析提炼资料和信息的能力,同时也增强了学生对传统艺术的审美鉴赏能力,并使之能够服务于专业学习与实践。在所有的素材经过视觉的欣赏,头脑的回忆,速写的形成以及照片的记录,可以把自己最欣赏,认为最有特点最有价值以及最符合当代艺术发展潮流的民族元素整理出来,充分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发挥到自己的创作中来。也许在整理资料的过程中有些文化相对简陋,不够生动,但是我们要站在新的世界观下取其精华,去之糟粕。
作者:王亚娜
第2篇:云南民间艺术的伦理观研究
佛教在傣族人民中不仅仅是一个宗教信仰问题,还对每个人的日常生活都直接起着支配作用。孩子出生便注定是佛教信徒,名字是佛爷给取的,结婚、丧偶、生病、盖房都要请佛爷来诵经。一年中有若干固定的宗教节日,节日期间,全村寨男女老少都停止生产,参加宗教活动。每个人的经济开支,很大一部分是用在宗教上。傣族人民的文化、教育,也全部发源于佛教,掌握在佛寺中,可以说,佛教是支配傣族人民生活的一股巨大力量。
云南少数民族文化中,与宗教礼仪、巫术形式有关的美术作品是一种文化心理的“思维表象”,必然反映出当地民族的文化思想、生活习俗以及世界观等。对于这种形式反映的文化心理的研究,必然会加深对其形式特点进一步的理解和认识。在云南傣族佛寺中,“赶冬”是赕佛奉献的类似“幡”的工艺美术制品,形式有刺绣、傣锦、画布、剪纸等。“幡”或挂于寺庙屋梁上,或用竹竿悬于塔前寺旁,层层迭迭,五彩缤纷,渲染出寺院梵境佛界的肃静虚灵。这些“赶冬”上的图案,深受佛教文化的渗透,呈现出云南少数民族地区人们特有的审美意趣和价值取向,是佛教文化与民间工艺美术相互影响、相互借鉴的结果。
由于受到傣族原始宗教的影响,傣族在使用织机织锦时产生了一些使用禁忌,在中国各民族原始宗教资料集成中对一位傣族老人的采访资料中记载:“我小时侯纺线,阿妈第一句话就是教我要爱惜纺车,稳稳正正的抬,轻轻巧巧的放,不要砸它、摔它。这样纺车才合你心意。我渐渐长大,阿妈教我织布,坐上织布机,阿妈又教我学织布要用心,稳稳正正的坐好轻轻巧巧不慌不忙地织,手脚使劲要得当,乱踩乱碰织布机的神灵会发气的,敬重它才会织出好布,平平滑滑的布人人爱,个个夸。”每逢(傣历)新年“京比迈”、“哦瓦萨”(俗称“开门节”)傣族妇女都要在织布机、纺线车、绕线架上粘上一对蜡条,粘一小团糯米饭,表示对神灵敬献,同时也向它们赎罪。从傣族妇女的口述中我们不难看出织锦是傣族人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手工艺活动,同时在云南民族的传统习俗中,织机也是有神性的,任何人不得从织机跨过,男人制作完后,由妇女专用,男人不得触摸,坏了需要修理,非男人动手不可,也要念几句咒语才可触摸。对于傣族人民来说织机是神圣的,只有尊敬它才能织出好布和好锦。
傣族人民的日常生活和风俗习惯都深受佛教的影响。傣族人民以佛教中“与人为善”等条例作为自己的行为准则,进入佛堂要脱鞋脱帽、不能摸小和尚的头等规则,已经是人人通晓的生活常识。傣族的传统节日也与佛教活动密切结合,主要有进斋节(关门节)、出斋节(开门节)和泼水节等。从进斋节到出斋节这三个月是一年中如礼佛、听佛讲经等佛教活动最密集的一段时期。泼水节是傣族的新年,节日期间的主要活动有祭拜祖先,泼水,赛龙舟,歌舞狂欢等等。新年当天,全村人到佛寺集中围坐在沙堆听佛爷讲经,待赕佛仪式结束后人们相互泼水祝福。佛教深入到傣族人民生活的方方面面,并且影响傣族人民的审美欣赏、伦理思想、道德观念等。
云南少数民族地区流布的美术形式大都与民众的信仰直接联系在一起,许多美术作品承载的信仰内容及其相关的信仰活动均折射出各族民众的慈爱意向。以甲马为例。云南民间甲马中繁多的生育之神诸如“送子观音”、“子孙娘娘”、“金花银花姑娘”、“送子娘娘”之类,其职能不外乎送子和保佑小孩健康成长;“床公床母”主要用于新婚之时,据云,结婚时敬奉过“床公床母”,婚后很快便会有孩子,而且孩子可得到护佑;“哭神”的核心用途在于让夜晚哭啼的转为安宁,“惊骇之神”等招魂神衹普遍地应用于小孩受惊吓之后的“叫魂”,如此等等,不一而足。
除了渗透着少数民族民族慈爱情绪的神灵外,甲马中的一些神衹名目还寄寓了民众对现实生活中不慈行为的深沉愤慨,“青姑娘”是最为经典的代表。“青姑娘”乃深受白族妇女爱戴的妇女之神。句民间传说,青姑娘是一位勤劳、善良的白族姑娘,惨遭婆婆和丈夫的虐待,不堪折磨而投海(一说是跳进厕坑)自尽,剑川一带在每年农历正月十五这天,传说中青姑娘自尽的日子都要举行盛大的“青姑娘会”,开展以女性为主体的祭悼活动。祭祀活动中通常演唱哀怨的“青姑娘调”,诉说对青姑娘的缅怀和祝福,抒发现实生活中女性的悲怨。祈求“青姑娘”祐助妇女们幸福、顺利。“青姑娘”故事传说具有汉文化渊源,相关故事文本最早可追溯至晋刘敬叔所撰《异苑》卷五中“紫姑娘”。与汉族原型故事相比,云南少数民族地区的青姑娘传说发生了诸多变异,女主人公的身份由小妾改为遭虐待的儿媳遗迹死后化身为被人敬重的神灵是其中极具深意者。将备受婆家凌辱的青姑娘奉为专替妇女解除厄运的神灵,其间的伦理意味可谓昭然。
作者:徐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