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学术参考网

《喜福会》中两代人不同友谊观的对比策略创新

发布时间:2015-07-30 10:26

 摘要:《喜福会》是谭恩美的成名之作,其中涉及文化冲突、沉默、婚姻和家庭教育等诸多主题。然而,通过母亲之间和谐的友谊与母亲和女儿之间不和谐的友谊的对比,还可以从一个新的角度来分析《喜福会》的主题,并揭示出不同友谊观背后隐藏的中美思维方式及价值观的差异。
  关键词:《喜福会》;中式友谊观;美式友谊观
  一、引言
  美国华裔女作家谭恩美的处女作《喜福会》于1989年在美国问世,该书在美国各界引起了巨大轰动,曾获“全美图书奖”和“1990年海湾地区小说评论奖”等。《喜福会》这部小说以“喜福会”为线索,生动地描述了四位移民美国的中国母亲与她们女儿之间的故事,它是研究美国华裔文学不可或缺的一部作品。《喜福会》中包含着中美文化冲突、沉默与打破沉默、中美不同婚姻观和中美不同家庭教育观等众多主题。然而,还可以从两代人不同友谊观这个新的视角来解读《喜福会》的主题,并揭示出不同友谊观背后隐藏的中美思维方式及价值观的差异。
  二、中式友谊观
  《喜福会》中四位历经磨难的中国母亲在美国结缘,因为有着同样的痛苦经历,都说着蹩脚的英语,她们一起组织了一个定期的聚会—喜福会。几位母亲之间的友谊是典型的中式友谊,一种有意追求持久性和稳定性,并能达到很大程度上的和谐友谊。
  在中国,友谊是际关系一个重要的范畴,其逻辑起点是家庭、家族或者亲缘关系。所以中国人倾向于把朋友当成自家人,并且希望友谊能像亲缘关系一样延续。《喜福会》中母亲吴素愿去世后,女儿晶梅开始接替母亲的位置,并在琳达、安梅和映映阿姨的耐心指导下,充当起母亲在此活动中的角色,从而将这份友谊继续延续下去。
  对于中国人,彼此要接触相当长的一段时间,交流很深,摸清对方的习性和脾气,发现彼此志趣相投后才会在心里认可对方为朋友。《喜福会》中四位母亲之间的深厚友谊就是一个好证明。这种友谊一旦被确定将是一生相随的事情,不会轻易更改。中国人友谊的保持,朋友间需要不断地接触、交流情感。中国人很喜欢去朋友家串门,两三人坐在一起聊些工作杂事、琐碎家常。他们关心朋友的生活,喜欢了解朋友的近况。总之,四位母亲之间的友谊就是典型的中式友谊,一种和谐的友谊。
  三、美式友谊观及中美友谊观的碰撞
  《喜福会》中四个女儿晶梅、薇弗莱、露丝和莉娜出生于美国,成长于美国,并在美国完成了高等教育,她们是典型的ABC。虽然她们是黑头发黄皮肤,长着中国人的面孔,但却已完全拥有美国的思维方式和价值观。
  在美国文化中,美国人虽然也非常重视朋友和友情,但是在重视友情的同时他们也看重彼此的隐私。他们追求交往中的平等和个性的独立,总是尊重朋友的选择,而且也不干预朋友的生活。这就是典型的美式友谊观。那么,母亲们传统的中式友谊观碰上女儿们新潮的美式友谊观将会擦出什么样的火花?
  (一)晶梅追求的自由与平等
  在《喜福会》中,像大多数中国母亲一样,吴素愿对晶梅寄予厚望,一心希望她能成为一个天才。然而,母亲强加于女儿的意愿注定了母女之间很难发展一段和谐的友谊。
  母亲想把她培养成为一名钢琴家,然而,对于母亲的安排,晶梅暗下决心,“我一定要阻止她愚蠢的骄傲。”平时练琴时,她故意偷懒、出错,以至于在演奏会上出丑。在她看来,母亲的想法与行为既荒唐又可笑,于是双方各执已见,互不相让,终于产生了很深的矛盾。
  由于不同的文化背景而引起的分歧一直持续了二十多年,归根到底是母亲不知道如何与女儿做朋友。在美国文化中,朋友之间是平等的,朋友从不将自己的的意愿强加于他人。
  《喜福会》中,晶梅通过自身的反抗,显然她要告诉母亲,她虽然看起来是中国人,但她是美国人,她有权做自己喜欢的事情,她有追求自由与平等的权利。然而母亲很难理解女儿美式友谊观中这种完全平等的观念,她们之间酿造了诸多误会,母亲始终无法与女儿建立和谐的友谊。
  (二)薇弗莱注重的人格独立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父母都希望自己儿子成龙,女儿成凤,因为儿女的成功便是自己的骄傲。但是美国文化强调“个人主义”,鼓励每个人为实现自身价值,建立独立意识而奋斗。所以,父母与子女之间成为朋友的前提是尊重彼此的人格独立。
  薇弗莱在母亲龚琳达的教导下成为全美少年象棋冠军,母亲以女儿的成就为荣,处处向人炫耀。女儿看不惯这种中国式的卖弄和吹牛。“为什么你非要拿我出风头?如果你自己想出风头,那么你为啥不学下棋?”(谭 101)母亲的行为忽视了女儿的独立身份和人格,令女儿感到尴尬。
  在西方的个人主义观念中,成功和别人没有多少联系,是个人奋斗的结果。母亲要尊重女儿的人格独立,方可与女儿发展和谐的友谊。中国人对待朋友时较感性,而美国人对待朋友时偏理性。充分说明了在理解友谊这一概念上,中美存在着很大的差异。
  保留着中国传统文化的母亲与已完全接收西方文化的女儿之间有着不同的友谊观,但双方却没能及时地对这种友谊观之间的差异有一个正确理解,因此在很多年里,母女之间都存在着对彼此的误解,也错失了建立母女之间和谐友谊的机会。
  四、分析中美不同友谊观的根本原因
  中国是典型的集体主义社会,美国是典型的个体主义社会,因此中国人的互依自我构元起主导地位,相反美国人的独立自我构元起决定作用。对于重视独立自我构元的人来说,其重要任务为追求独特性,努力达成自己的目标,善于表达自己和直接了当对话。而对于重视互依自我构元的人来说,其重要任务是把自己融入群体中,促进群体目标的达成、说话委婉化以及洞察他人的心思。由此这种不同的价值观导致了中美友谊观中对于友谊的不同期望。
  美国人崇尚个体独立,朋友之间也需要保持一定的距离,不打听对方的隐私。与此相反,在中国,朋友之间的亲密度是比较高的,朋友之间往往形成一种互相依赖的关系,还会为对方提供具体帮助。
  五、结语
  《喜福会》中两代人友谊观的不同导致了母亲与女儿之间一直很难建立和谐的友谊。双方友谊观不同的原因是多方面的[第一 论文网 ww w .提供论文写作和教育论文发表的服务],但是最重要的是中国人的集体主义和美国人的个人主义两种价值观的差异。因此,为了母亲与女儿之间能够建立和谐的友谊,双方在交流与相处时应该给予对方更多的宽容与理解,使得彼此之间建立友谊的过程成为一种享受,而不是误解下爆发的矛盾。
  【参考文献】
   Samovar,L.A. Communication Between Cultures(3rd ed). Beijing: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1998
   楼鲜艳.中美友谊观比较.新疆石油教育学院学报.2005(05)
   谭恩美. 喜福会.沈阳:春风文艺出版社,1992
   赵艳萍,李洁莲.文化与交流. 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
   朱永涛. 美国价值观.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9
  作者简介:李雪萍(1992.5~),女,汉族,陕西安康,现就读于西安外国语大学研究生部2013级英语语言文学专业。主要研究方向:跨文化交际。

上一篇:国外音乐教育体系对我国音乐教育发展综述

下一篇:动画设计中的美学因素的策略研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