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学术参考网

论“焉”字的词性用法研究综述

发布时间:2015-07-02 11:57
【论文关键词】焉;代词;语气词;兼词

  【论文摘要】在古代汉语语法中,“焉”是一个十分重要的字。各家对其的词性用法不尽相同,没有统一的说法。代词、语气词、兼词这三种词性一般是大家都认可的,而疑问副词、连词、介词、助词这几种说法大家是有分歧的。本文从研究综述的角度,对各家的观点进行了归纳总结,对“焉”字的词性用法进行了统一。

  古汉语“焉”字的词性及用法,各家众说纷纭。角度也不尽相同,有的从语法史的角度叙说,有的从阅读、弄懂古书的角度出发。
  《马氏文通》认为“焉”字助句,表陈述语气,但往往有指代作用。因此“是‘焉’字既可为代字,又可为助字,一字而两用明矣。”《文通》说:凡用“于之”两字之处,“焉”字代焉。同时把它归入助字(助词)。
  王力也认为,“焉”字是一个指示代词兼语气词。“焉”字作代词,所指代的范围或方面,常与处所或人物有关。如:
  余收尔骨焉。(左传僖公三十二年)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论语·述而)
  吾闻庖丁之言,得养生焉。(庄子·养生主)
  这种用法的“焉”字,如果前面是形容词,就指代比较的对象。如:
  晋国,天下莫强焉。(孟子·梁惠王上)
  过而能改,善莫大焉。(左传宣公二年)
  王力认为,“焉”字虽然是一个代词,但由于他的位置经常是在句尾,所以它逐渐取得了语气词的性质。有时候和“于”字介宾词组同时出现,它的代词性就冲淡了,语气词的性质就突出了,如:
  寡人之于国也。尽心焉耳矣。(孟子·梁惠王上)
  有时候虽然没有和“于”字介宾词组同时出现,但也完全出现了代词性,只能算是纯粹的语气词,带有指点引人注意的语气。如:
  君以为易,其难也将至矣;君以为难,其易也将至也。(国语·晋语四)
  子曰:“君子病无能焉,不病人之不己知也。”(论语·卫灵公)
  这种用法的“焉”字有点像现代汉语的“啊”字。
  “焉”字也可以用于疑问句,在这种情况下,仍然保持着原来的语法意义,不过由于句子里有疑问代词或疑问副词,所以“焉”字似乎也帮助表示疑问语气罢了。如:
  君何患焉?(左传隐公元年)
  既富矣,又何加焉?(论语·子路)
  古书上还有些“焉”字用于句中,似乎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
  命舟牧覆舟,五覆五反,乃告舟具备于天子,天子焉始乘舟。(吕氏春秋·季春纪)
  公输子自鲁南游楚,焉始为舟战之器。(墨子·鲁问)
  这种“焉”字又可以写作“安”或“案”,《荀子》书中比较常见。如:
  故先王圣人安为之立中制节。(荀子·礼论)
  是案曰是,非案曰非。(荀子·臣道)
  王力认为,这种用法的“焉”字和指示代词的“焉”字仍相通,对于有人把它解释为“于是”“乃”“然则”,认为是连词,王力认为也是可行的,因为如果说指示代词的“焉”字用于句尾有可能逐渐取得语气词的性质,那么当它用于句中从而逐渐取得某种关联词的性质并不是不可能的。但是“焉”字的这种用法似乎并没有得到充分的发展,在古书上不常见。
  “焉”字还是一个疑问代词,但只能作宾语和状语,用作状语要比用作宾语常见。作状语的例子,一般表反问语气,译成“哪里”“怎么”如:
  姜氏欲之,焉辟害?(左传隐公元年)
  若不阙秦,将焉取之?(左传僖公三十年)
  作宾语,译为“哪里”,如:
  天下之父归之,其子焉往?(孟子·离娄上)
  董希谦认为“焉”字在古汉语里最基本的用法就是作兼词,相当于一个介词“于”和一个代词“彼”(或“此”“之”)。如在“余收尔骨焉”、“三人行,必有我师焉”中,董就认为,焉的作用相当于一个介词结构,常用在动词、形容词后作补语。但有时候,兼词“焉”包含的代词指代的内容上文没有出现过,就只好让他出现在“焉”后。这时,“焉”的代词性消失,就只相当于一个介词“于”了,可译为“比”“于”,这种用法的“焉”字实际上是从兼词“焉”演变而来的。如:
  人莫大焉亡亲戚、君臣、上下。(孟子·尽心上)
  五色、五声、五臭、无味凡四类,自然存焉天地之间。(尹文子卷上)
  有时候,兼词“焉”里包含的介词“于”引进的对象就是前边动词意念上的宾语,这个“于”字译不译都可以。这时的“焉”字介词性已经很弱。它实际上只相当于一个代词“之”,这种“焉”也是从兼词“焉”演变而来的。如:
  众好之,必察焉。(论语·卫灵公)
  又召乐乘问焉。(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有时候,“焉”包含的介词“于”和代词所指代的内容在句中已经出现,或者虽没出现,但看不出代词有所代,也看不出介词引进什么,这样的“焉”字介词性、代词性均已消失,已经成为一个纯粹的语气助词了。
  董认为在阅读古书实践中,碰到处于句尾的“焉”,首先要把它按兼词来理解;如解释不通,再看它介词性与代词性的强弱。介词性若,代词性弱,代词性强,它就是代词;代词性、介词性都很弱,它就是语气助词。
  在疑问代词的“焉”的用法中,洪成玉还提出了作定语的用法,但十分罕见,见于《墨子》:
  面目美好者,焉故必知哉!(墨子·尚贤下“焉故”,何故。)

  洪也认为,“焉”字在先秦时期是一个兼词,相当于“于是”。因为“焉”一般用于句末,兼有语气词的作用,但也不能把它看作是一个单纯的语气词。西汉以后,“焉”字逐渐虚化为语气词,但虚化是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在多数情况下,“焉”的兼词和语气词作用还是同时存在的。如:
  今游侠,其行虽不轨于正义,然其行必果,……盖亦有足多者。(史记·游侠列传)
  武帝即位,举贤良文学之士前后百数,而仲舒以贤良对策焉。(汉书·董仲舒传)
  吾又惧其杂也,迎而距之,平心而察之,其皆醇也,然后肆焉。(韩愈《答李翊书》)
  前两例“焉”仍兼有“于是”的意思,最后一例可看作纯粹的语气词。
  许嘉璐也认为语气词“焉”字由指示代词“焉”字演化而来,所以它有铺张指点的意味。这与语气词“耳”“而已”的限止作用是正好相反的。
  夫子言之,于我心有戚戚焉。(孟子·梁惠王上)
  季恒子穿井,获如土缶,其中有羊焉。(国语·鲁语下)
  语气词“焉”有时也表延宕,如:
  于是焉河伯欣然自喜……于是焉河伯始旋其面目(庄子·秋水)
  “焉”也作词尾,用同“然”,如:
  眷焉顾之,潸焉出涕。(荀子·宥坐)
  许认为“焉”字又用于表示承接,是连词的用法,可今译为“就”“这就”“于是”,如:
  若赴水火,入焉焦没耳。(荀子·议兵)
  乃告舟备具于天子焉,天子焉始乘舟。(吕氏春秋·季春纪)
  何乐士、王克仲认为“焉”字有五种词性:代词、连词、副词、语气词、助词。
  代词用法用在形容词、动词后,可理解为“于是”,其中的“是”代人、事物或处所。用作疑问代词,在动词之前,多用来代处所,可译为“在哪里”“从哪里”。这些是一般都承认赞同的用法,这里不再举例。用在动词后作宾语,可译为“他”“它”。如:
  信则人任焉(论语·阳货)
  曰:“狗猛则酒何故而不售?”曰:“人畏焉!”(韩非子·外储说右上)
  用作连词,用于复合句后一分句之首,承接上下文,表示在上面所说的情况下如何如何,可译为“于是就”、“就”等。如:
  必知乱之所自起,焉能治之;不知乱之所自起,则弗能治。(墨子·兼爱上)
  君为政,焉勿卤莽!治民,焉勿灭烈!(庄子·则阳)
  用作疑问副词,大多表反问,可译为“何必”“哪”“哪里”“怎么”“怎”。如:
  焉有君子而可以货取乎?(孟子·公孙丑下)
  吴人焉敢攻吾邑?(吕氏春秋·察微)
  何、王对“焉”作语气词的用法总结的比较全面:
  用在句末,用来加强语气,可译为“了”“呢”,如:
  王笑曰:圣人非所与熙也,寡人反取病焉。(晏子春秋·内篇杂下)
  我二十五矣,又如是而嫁,则就木焉。(左传·僖公二十三年)
  用在句末,与句中的疑问词相呼应,表示疑问的语气,也有“焉为”连用的,可译为“呢”,如:
  王若隐其无罪而就死地,则牛羊何则焉?(孟子·梁惠王上)
  问曰:“荣体变为枯体,枯体即是荣体,丝体变为缕体,缕体即是丝体。有何别焉?”(梁书·儒林·范缜传)
  用在句中,大多位于复合句前一分句之末,表示语气上的停顿,同时表示句子未完,有表示假定或提起下文的语气,可不必译出。如:
  是故张军而不能战;围邑而不能攻;得地而不能实。三者见一焉,则可破毁也。(管子·七法)
  心不使焉,则白黑在前而目不见,雷鼓在侧而耳不闻,况与蔽者乎?(荀子·解蔽)
  “焉”与其他语气词连用,如“焉耳”“焉哉”“焉矣”“焉耳矣”“焉耳乎”,如:
  嗜酤酒,好讴歌,巷游而乡居者乎?吾无望焉耳!(大戴礼·曾子立事)
  已焉哉!天实为之,谓之何哉?(诗·邶风·北门)
  战而胜,则无以加焉矣。(战国策·东周策)
  子游为武城宰,子曰:“女得人焉耳乎?”(论语·雍也)
  何、王还列出了“焉”作助词的两种用法:
  用在形容词之后,表状态。可译为“似的”“然”“如……状”,如
  是事小敌脆,则偷可用也;事大敌坚,则涣焉离耳。(荀子·议兵)
  忽焉自有,怳尔而无。(梁书·儒林·范缜传)
  五步一楼,十步一阁……盘盘焉,囷囷焉,蜂房水涡……(古文观止·阿房宫赋)
  用在名词、动词或形容词之后,表示类属。可译为“之类”“等”。如:
  彼国错者,非封焉之谓也,何法之道,谁子之与也。(荀子·王霸)
  上焉者,善焉而已矣;中焉者,可导而上下也。(韩昌黎文集·原性)
  后一个例子中“善焉”的“焉”是代词,作“善”的宾语。
  综上,“焉”字的词性归属,王力认为它是指示代词兼语气词、疑问代词,而连词的用法不常见;董希谦认为焉是一个介代兼词、语气词;洪城玉认为它是一个疑问代词、兼词、语气词;许嘉璐在承认焉是指示代词、疑问代词、语气词的同时,提出了连词的用法;何乐士、王克仲则提出了“焉”是指示代词、连词、疑问副词、语气词、助词。这样看来,“焉”字代词、语气词、兼词的词性是被大家们所认可的。疑问副词、连词、介词、助词说是有分歧的,而这些往往都是从前面词性中分化或是演化而来的,即说明了对“焉”字的深入研究,也预示着我们还要继续研究探讨,才能够确定下来。
  
  【参考文献
  [1]王力.古代汉语[m].北京:中华书局,1981.
  [2]董希谦.古汉语简明读本[m].北京:书目文献出版社,1984.
  [3]洪成玉.古汉语教程[m].北京:中华书局,1990.
  [4]许嘉璐.古代汉语[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5]何乐士,王克仲.古汉语虚词通释[m].北京:北京出版社,1985.

上一篇:论汉字在日语中的影响与作用

下一篇:基于高等师范院校普通话水平测试员综合素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