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哲学史上知行观
知行关系是中国哲学史上长期争论的一个重要理论问题,主要表现为知行先后,知行髙低,知行难 易等论争。毛泽东在《实践论》中.提出的知行统一观是对中国古代知行观的批判继承和发展,并与马克...
发表时间:2016/07/12
-
中国哲学研究
由于研究方法与研究角度的限制,哲学史研究本身仍然显得 苍白无力、没有生气,在此基础上转移到或者依附于哲学史以外的研究领域,也不可能为其 他学科的研究提供坚实可靠的依据。总的说来,中...
发表时间:2016/07/12
-
生的哲学——中国哲学的基本特征
中国哲学是生的哲学。所谓生的哲学,可以理解为生命哲学,但是,按照通常讲生命哲学的方法,有两种讲法,一种是从生命的本能、欲望和知觉去讲,一种是从超绝的形而上学或道德的形而上学...
发表时间:2016/07/09
-
儒家价值观语境下的传统社会范型分析
中国儒家价值观下的传统社会范型是儒家宗法伦理与封建专制制度相结合的产物,是封建统治阶级管理社会的主要工具。宗法伦理是氏族社会中血缘关系与封建社会中“法”理念的有机结合,是影响传统社...
发表时间:2016/07/03
-
读《道德经》三法
旨在揭示历代读老、解老者误读和错解《道德经》的原因。《道德经》是讲生命本体的书,思维方式的特点是整体、不可分割的,不能用西方的主客二分法来解释。《道德经》的断句和分章与思维方式紧密...
发表时间:2016/07/03
-
孔子与庄子思想文化通同浅说
孔子的伦理学与中庸思想、庄子的自然哲学与事物相对的观点,在中国哲学史、思想史上而都占据着重要地位,可以说孔孟为代表的儒家学派与老庄为代表的道家学派,共同奠定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基础...
发表时间:2016/07/03
-
论中国哲学之“合知行”的特点
中国哲学受其独特文化的影响,一切方法论和世界观都从生活实际出发,故而形成了超越知性的、科学的层面,达到道德的、形而上领域的实践理性哲学。知行合一是这种实用哲学的本质特点。
发表时间:2016/06/14
-
当代中国哲学精神是哲学研究的一个重要生长点
哲学精神是哲学研究的一个重要对象和内容。哲学精神,特别是当代中国哲学精神,是当前我国哲学研究的一个薄弱环节,因而是学术发展的一个重要生长点,尤其是社会发展理论的重要生长点。
发表时间:2016/06/14
-
中国哲学视野下的知识与德性
在处理德性和知识的关系问题上, 中国传统哲学始终把德性置于一种主体地位:儒家 以德性为知识的根基,道家则经历了从知识与德性 的对立走向知识服务于德性的过程,佛家通过“转识 成智”来...
发表时间:2016/06/13
-
辛亥革命与中国哲学大论辩
首先是对中国传统的天命观和封建礼教的批判,这一批判又涉及到对孔子的评价;其次,是 对中国国民性的改造,梁启超、麦孟华等对奴隶性的批判,最早提出了树立国民意识,而要树立一种新的国民意...
发表时间:2016/06/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