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yyycl9920
今天下午,老师照例发了一张试卷。其中有一道很难的题,我想了半天也没想出个所以然,这道题是这样的: 有一个长方体,正面和上面的两个面积的积为209平方厘米,并且长、宽、高都是质数。求它的体积。 我见了,心想:这道题还真是难啊!已知的只有两个面面积的积,要求体积还必须知道长、宽、高,而它一点也没有提示。这可怎么入手啊! 正当我急得抓耳挠腮之际,我妈妈的一个同事来了。他先教我用方程的思路去解,可是我对方程这种方法还不是很熟悉。于是,他又教我另一种方法:先列出数,再逐一排除。我们先按题目要求列出了许多数字,如:3、5、7、11等一类的质数,接着我们开始排除,然后我们发现只剩下11和19这两个数字。这时,我想:这两个数中有一个是题中长方体正面,上面公用的棱长;一个则是长方体正面,上面除以上一条外另一条 棱长(且长度都为质数)之和。于是,我开始分辩这两个数各是哪个数。 最后,我得到了结果,为374立方厘米。我的算式是:209=11×1919=2+1711×2×17=374(立方厘米) 后来,我又用我本学期学过的知识:分解质因数验算了这道题,结果一模一样。 解出这道题后,我心里比谁都高兴。我还明白了一个道理:数学充满了奥秘,等待着我们去探求。
枣儿的爱
大千世界,无奇不有,在我们数学王国里也有许多有趣的事情.比如,在我现在的第九册的练习册中,有一题思考题是这样说的:“一辆客车从东城开向西城,每小时行45千米,行了小时后停下,这时刚好离东西两城的中点18千米,东西两城相距多少千米?王星与小英在解上面这道题时,计算的方法与结果都不一样.王星算出的千米数比小英算出的千米数少,但是许老师却说两人的结果都对.这是为什么呢?你想出来了没有?你也列式算一下他们两人的计算结果.”其实,这道题我们可以很快速地做出一种方法,就是:45×=(千米),=(千米),×2=261(千米),但仔细推敲看一下,就觉得不对劲.其实,在这里我们忽略了一个非常重要的条件,就是“这时刚好离东西城的中点18千米”这个条件中所说的“离”字,没说是还没到中点,还是超过了中点.如果是没到中点离中点18千米的话,列式就是前面的那一种,如果是超过中点18千米的话,列式应该就是45×= (千米),=(千米),×2=189(千米).所以正确答案应该是:45×=(千米),=(千米),×2=261(千米)和45×=(千米),=(千米),×2=189(千米).两个答案,也就是说王星的答案加上小英的答案才是全面的. 在日常学习中,往往有许多数学题目的答案是多个的,容易在练习或考试中被忽略,这就需要我们认真审题,唤醒生活经验,仔细推敲,全面正确理解题意.否则就容易忽略了另外的答案,犯以偏概全的错误. 关于“0” 0,可以说是人类最早接触的数了.我们祖先开始只认识没有和有,其中的没有便是0了,那么0是不是没有呢?记得小学里老师曾经说过“任何数减去它本身即等于0,0就表示没有数量.”这样说显然是不正确的.我们都知道,温度计上的0摄氏度表示水的冰点(即一个标准大气压下的冰水混合物的温度),其中的0便是水的固态和液态的区分点.而且在汉字里,0作为零表示的意思就更多了,如:1)零碎;小数目的.2)不够一定单位的数量……至此,我们知道了“没有数量是0,但0不仅仅表示没有数量,还表示固态和液态水的区分点等等.” “任何数除以0即为没有意义.”这是小学至中学老师仍在说的一句关于0的“定论”,当时的除法(小学时)就是将一份分成若干份,求每份有多少.一个整体无法分成0份,即“没有意义”.后来我才了解到a/0中的0可以表示以零为极限的变量(一个变量在变化过程中其绝对值永远小于任意小的已定正数),应等于无穷大(一个变量在变化过程中其绝对值永远大于任意大的已定正数).从中得到关于0的又一个定理“以零为极限的变量,叫做无穷小”.在用瓷砖铺成的地面或墙面上,相邻的地砖或瓷砖平整地贴合在一起,整个地面或墙面没有一点空隙. 例如,三角形.三角形是由三条不在同一条直线上的线段首尾顺次连结组成的平面图形.通过实验和研究,我们知道,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度,外角和是360度.用6个正三角形就可以铺满地面. 再来看正四边形,它可以分成2个三角形,内角和是360度,一个内角的度数是90度,外角和是360度.用4个正四边形就可以铺满地面. 正五边形呢?它可以分成3个三角形,内角和是540度,一个内角的度数是108度,外角和是360度.它不能铺满地面. 六边形,它可以分成4个三角形,内角和是720度,一个内角的度数是120度,外角和是360度.用3个正四边形就可以铺满地面. 七边形,它可以分成5个三角形,内角和是900度,一个内角的度数是900/7度,外角和是360度.它不能铺满地面. 由此,我们得出了.n边形,可以分成(n-2)个三角形,内角和是(n-2)*180度,一个内角的度数是(n-2)*180÷2度,外角和是360度.若(n-2)*180÷2能整除360,那么就能用它来铺满地面,若不能,则不能用其铺满地面. 我们不但可以用一种正多边形铺满地面,我们还可以用两种、三种等更多的图形组合起来铺满地面. 例如:正三角形和正方形、正三角形和六方形、正方形和正八边形、正五边形和正八边形、正三角形和正方形和正六边形…… 现实生活中,我们已经看到了用正多边形拼成的各种图案,实际上,有许多图案往往是用不规则的基本图形拼成的.
倩倩19860816
有也是复制的,;有屁用啊!我告诉你怎么写:一篇数学教学论文,一般都由下列六个部分构成。(一) 题目。用一句话点明作者所要研究或讨论问题。题目尽量做到准确、精练、合乎逻辑,论文的题目一般不要超过20个字。(二) 署名。题目下面署上作者姓名和工作单位,以示文责自负,并记下他们为本篇论文所作的贡献。(三) 摘要。这是作者自己对其论文的全部内容摘出的要点,它是一篇学术论文的有机组成部分,决定读者有无必要阅读全文。在高级别的论文评比中都要有摘要。摘要具有一定的独立性和内涵性,即评委和读者不看论文的全文就能获得必要的信息。因此,摘要中要有重要的数据和结论,是一篇完整的小短文,字数不宜过长,控制在300字以内,放在题目和作者署名之后,正文之前。(四) 关键词。(五) 正文。论文的正文是作者思想感情和情感的集中体现,是整篇论文的主体和核心。在正文中,作者提出自己的论点,运用丰富的材料,展开充分、严密的论述,证实或推翻某一个观点。(六) 引文注释或参考文献。引文加注的方法有许多种,其中使用最普遍的主要有下面几种:(1) 夹注。即在引文后直接加注说明出处。(2) 脚注。又称页注,即在本页下方注明该页中所用引文的出处。(3) 尾注。即在全文末尾加注本文中曾使用的引文的出处。在作脚注或尾注时,应按引文出现顺序标明数码,即在引文右上角用小圆圈和阿拉伯数字标注,然后依次加以注释。引文注释的内容应包括作者姓名、书刊名称、文献篇名、卷数、册数或期数、页码、出版单位和时间等。第二节 选题的原则选题的原则一般有三条:一是创新性原则;二是需要性原则;三是可行性原则。其中,创新性是课题研究的灵魂,论文优劣取决于此。文贵出新,新是根本要求。一、 选题要创新,切忌陈旧雷同。1、 观念新。做到观念新,就要把注意力放在补充前人的观点、纠正习以为常的传统经验和做法、填补别人所没有的空白上。2、 角度新。怎样才能做到角度新呢?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去尝试:第一, 选取别人没有涉及的课题。观点很新,立意很高,对大家都有启发。当然,选取别人没有涉及的课题,相对来说难度较大。如何解决这难度较大的问题呢?一方面教师要对本学科领域有比较灵通的信息,了解除最新的研究方向和结果。这就要求教师要勤奋学习、广泛积累,使自己的认识水平能高人一等;二是善于动脑,勤于思考,多一点“悟性”,少一点“随从”。用自己独特的视角捕捉新的课题。第二, 转换角度谈别人探究过的问题。第三, 在别人的文章基础上进行发展或商榷。3、 感受新。教学论文总是反映对数学教学现象的认识和感受、认识要深,感受要新颖。有新意才能给人新知、给人以启迪。……独特新颖的感受来自于教师对教育教学现象的深刻思考。因此,教师想要写论文,写好论文,就要学会思考,追求“创新”。当然不要因此而“标新立异”盲目“赶时髦”。 二、 选题要有用切忌无病呻吟古人云:“诗不可无为而作。”老师选择研究课题和写教学论文也必须考虑到它的必要性,即要考虑到是否对现实的的数学教学有意义。应该具有三个方面的要求:第一,从宏观上来考虑,选题必须与新课程的改革密切相关有助于新教材教学实践的成功与发展。这就要求论文论述的中心内容是当前数学教学改革最关注的问题——新教材的实验。第二,从微观上看,选题必须能促进老师专业化的发展。……。当然,老师所撰写的论文,所研究和讨论的问题最好也是教师在实施新课程改革实际中所遇到的困难和问题,这样有助于教师通过学习、资料的积累、论文的写作解决问题,提高理论和实践等多方面的能力,逐步成为科研型的教师。……。第三,从效果上看,选题最终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品质和学习效果。“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已经深入人心,新课程的基本出发点就是要促进学生全面、和谐、持续地发展。因此,老师对课堂的关注也逐渐从教师的精彩表演转向为学生有效的学习。……。三、 选题要可为,切忌好高骛远古人云:“量力而行则不竭,量智而行则不困。”根据自己的体力去做事,体力就不会衰竭;根据自己的才能去谋事,头脑就不会感到吃力。美国贝尔研究所前所长莫顿说:“选择题目不能草率,如果根本没有实现的可能,选题就等于零。”这里可以说明我们教师平时做事、搞科研、写论文一定要从自己的实际出发,不仅要考虑客观需要,更要考虑主观的可能性,不能好高骛远,不能贪大求全。……如何做到“量力而行”呢?首先,要根据个人的教学理论水平选择论题。一篇高质量的论文,少不了一定的教学理论作支撑,这就要求教师对新课程改革的相关理论,包括建构主义理论、学习心理学、多元智力理论等等都有所了解,对新课程标准及其解读都要认真地学习,明有比较全面地了解了新课程改革的背景和丰富的理论知识,就能高屋建瓴地指导教学实践,才能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提出新的观点,写出好的文章来。……。其次,要根据个人的教学实践和相关资料的占有程度。论文的写作应在丰富的实践经验和充足的资料占有基础上进行的。这对广大老师来说更是如此,因为教师平日肩负着很重的教学任务,很少有时间进行系统的理论学习,因此,所选的课题和所写的论文最好是与自己的教学实践有关的,这样会得心应手,事半功倍。(非复制)!!!
有一天,我跟妈妈去逛商场。妈妈进了超市买东西,让我站在付钱的地方等她。我没什么事,就看着营业员阿姨收钱。看着看着,我忽然发现营业员阿姨收的钱都是1元、2元、5元
一位奥数老师说过这么一句话:学数学,就犹如鱼与网;会解一道题,就犹如捕捉到了一条鱼,掌握了一种解题方法,就犹如拥有了一张网;所以,“学数学”与“学好数学”的区别
节约用电保护环境搬到新房子以后,妈妈说:“家里的开销真大啊,每个月水电煤气还有物业费、电梯费要不少钱呢,要节约一点了,还是先去开通分时电表吧!”六个月以后,供电
在社会的各个领域,大家都经常接触到论文吧,论文可以推广经验,交流认识。相信写论文是一个让许多人都头痛的问题,下面是我整理的数学小论文作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
今天下午,老师照例发了一张试卷。其中有一道很难的题,我想了半天也没想出个所以然,这道题是这样的: 有一个长方体,正面和上面的两个面积的积为209平方厘米,并且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