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4

  • 浏览数

    110

胖墩er猫
首页 > 学术期刊 > 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王天宇论文

4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WHMooooooooo

已采纳

1. 《化学通报》(网络版) 自1997年1月9日创办以来,已在Internet出版了20多期。作为中国科学院、中国化学会第一个全文内容上网的学术期刊,它受到了科技出版界和化学化工界的关注。对化学领域中某分支学科或重要专题的最新进展和学术见解,进行介绍和评述,帮助读者了解化学及其交叉学科的最新进展、动向和意义。 2. 《化学学报》 (Acta Chimica Sinica) 创刊于1933年,原名《中国化学会会志》(Journal of Chinese Chemical Society), 1955年改为《化学学报》。刊载化学学科、基础和应用基础研究的原始性成果,稿件分研究论文和研究通讯两类。刊载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攀登计划、“863”项目及其它科学基金资助项目成果的文章数量达95%以上。 《化学学报》与二十一家国外单位建立交换关系。刊文长期被国内外20多种著名检索刊物和文献数据库摘引和收录。自1998年第1期 开始正式进入SCI(ScienceCitation Index)。 3. 《中国化学》(Chinese Journal of Chemistry) 《中国化学》系中国化学会、中国科学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主办,向国内外公开发行的英文版化学刊物。所载论文涉及物理化学、无机化学、有机化学和分析化学等各学科领域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的原始性研究成果。该刊被定为中国化学会及中国科协的核心期刊,是中国化学会最重要的英文期刊之一。 被SCI收录。4. 《有机化学》(Organic Chemistry) 《有机化学》是中国化学会主办的,由中国科学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承办的集中反映中国有机化学界最新科研成果,当今研究动态以及发展趋势的优秀学术刊物。5. 国际网上化学学报国际性化学学术期刊。6. CAS 美国化学会出版物主页,提供了大量的化工新闻及热门文章,供用户阅读,并且把由化学会出版的34本刊物也放在了该WWW服务器上,以供免费使用。7. PhysChemComm(English) 物理化学通讯, 英国皇家化学会主办,内容含盖物理化学、化学物理、以及生物化学的内容。8. Chemical Week

237 评论

狼人发生地

以前有机所是很牛的 但是现在人员流失比较严重···只剩下几个大牛还在撑场面···不过底蕴还是很雄厚的···可以考虑···

232 评论

丹儿你个丹儿

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的研究生还是非常不错的,教学水平很高,出来后也好找工作。

中国科学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英文:Shanghai institute of Organic Chemistry,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简称上海有机所,是一个集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高技术创新研究为一体的综合性化学研究所。

科研成果

截至2018年3月,有机所共获得各种科研成果奖354项,包括国家三大奖73项,其中国家自然科学一等奖3项(合作2项)、二等奖19项(合作1项)。

国家创造发明奖3项(合作1项)、国家发明二等奖4项(合作3项);国家科技进步奖特等奖3项(合作)、一等奖1项(合作)、二等奖11项(合作5项)。

中国科学院科技成果奖145项,其中一等奖28项;上海市科技成果奖86项,其中一等奖19项;获授权专利595项(其中PCT18项),共发表学术论文10466余篇。

以上内容参考 百度百科-中国科学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

298 评论

神级的男子

基于学生与学校发展需求的大学先修课程建设实践论文

大学先修课程,是指在高中阶段开设的、由部分高中生选修的、具有大学水平的学术性课程,它最早起源于20世纪50年代美国大学理事会提出的一个允许高中生选修大学课程的项目,其旨在拓宽高中学生的视野,帮助他们更高效地完成大学学业。20××年7月,国家发布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20××年)》(以下简称《纲要》)规定我国高中教育要积极探索多样化和满足学生个性发展需求的课程形式和发展途径,随后全国各学校与机构纷纷积极推进大学先修课程的实践。大学先修课程由此成了我国基础教育阶段探索人才培养的新模式。我校从20××年开始探索、筹备大学先修课程,于20××年1月开设了大学化学、微积分、高级英语三门课程;于20××年1月新增开了大学物理课程。本文将对我校大学先修课程的实践经验进行梳理与分析。

一、大学先修课程是落实课程改革精神、培育学生核心素养的重要途径

高中教育是学校教育体系中的重要一环,高中课程体系的建构以及高中课程改革具有深远的现实意义。新一轮课程改革提出了“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理念,所以从学生个性发展的需求来看,我校开设的大学先修课程不仅可以让学有余力的学生有机会在高中阶段选修大学课程,试着接受大学的思维方式和学习方法的训练,享受到契合其学习兴趣、符合其真实能力水平的教育,从而为完成大学阶段的学习做好充分准备;它还可以拓宽学生的视野,让学生在高中阶段就发现自己的学科特长,为其将来选择大学专业乃至制订职业生涯规划奠定基础。从这个角度来说,建设大学先修课程是践行课程改革,贯彻落实《纲要》精神,培育学生核心素养的重要途径。

二、大学先修课程定位于中学与大学的`衔接

大学先修课程是具有一定难度的学术性课程,它的难度一定得高于高中阶段的课程标准。我校的大学先修课程强调知识传授的严谨性和逻辑性,注重让学生探索知识的来龙去脉,帮助其领会新旧知识间的联系。在教学中,教师会介绍该学科的最新科研成果并进行探讨,让学生切实体会到大学课堂的氛围和大学学习的思维方式。不过还应意识到的是,大学先修课程毕竟是在普通高中开设的、面向高中生的课程,其知识结构也不能过高。所以从本质上来说,大学先修课程是一种在高中基础上开展的拓展类课程,它是连接基础教育与高等教育的衔接性课程。基础教育主要是为学生的发展奠定基础,而高等教育则为学生的专业发展和职业发展提供引导和帮助。在我国传统的教育模式中,这两个阶段的教育存在着非常明显的界限,两者无论是在课程设置、教学方法,还是在管理方式和学业要求上,均有较大差异。

综上所述,大学先修课程应既能体现大学课程的学术性价值,又要兼顾高中生的学习特点和发展需求,所以衔接是大学先修课程的重要特征和价值所在,也是我校将大学先修课程更名为“大学衔接课程”的首要原因。基于这一认识与定位,我校在课程目标的设置上更加明晰。以我校的“化学衔接课程”为例,课程定位为基于高考和化学竞赛的大学衔接课程,其中的化学竞赛指的是上海市高中学生“华理化工杯”化学竞赛和全国高中学生化学竞赛。“华理化工杯’’化学竞赛的基本要求是以《上海市中学化学课程标准(试行稿)》为基本范围,着重考查参赛者对化学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及其综合运用化学知识来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而全国化学联赛的基本要求则与大学化学专业一年级学生的专业课要求相近,这无疑更贴近大学先修课程对于课程内容学术性的要求。由此,我校根据这两个竞赛的不同特点,设计了衔接高中与大学的大学先修课程。当然,大学先修课程不同于竞赛课程,并不是让学生简单地应用公式进行解题,它更注重对学生知识逻辑结构的构建,从而培育他们的化学学科素养和批判性、创造性思维的能力。所以我校的“化学衔接课程”的培养目标是:(1)学生通过化学基本原理的学习,初步了解现代化学的基本概念和原理;(2)通过该课程的学习,满足学生参加化学竞赛或个性化发展的需求;(3)通过基础知识的教学以及思维和方法的训练,来满足学生进行拓展性、研究性学习,以及运用化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需求。

三、大学先修课程的设计应关注学情

我校在大学先修课程的设计过程中非常关注学情,根据学生的个性特点和学习能力选择教学内容,从而提高了学生学习的实效性。下面以我校“大学化学衔接课程”中“物质结构中原子结构”的教学为例进行分析。

我校对大学先修课程与高中化学课程中的“物质结构中原子结构”知识点进行对比、分析(详情见下表)。其中,大学先修课程以北京大学化学先修课程的要求为范本,高中化学课程以《上海市高中化学学科教学基本要求(试验本)》为范本。

根据下面表格,高中与大学关于该知识点的异同之处可谓一目了然,所以在教学时,我校能根据此表来有效研究学情,从而灵活调整教学内容。例如在第一轮次授课时,教师发现学生很难理解量子化模型所揭示的核外电子的运动规律,其主要原因是,学生没有相关的知识储备,难以理解薛定谔方程的形式,自然就无法通过求解单电子原子的薛定谔方程来理解波函数、量子数等概念。因此在第二轮次授课时,我校及时根据学情删除了有关薛定谔方程及波函数的概念,从高中生比较熟悉的电子云、电子层、电子亚层的伸展方向以及电子自旋等内容切入,来描述核外电子的运动状态,并在此基础上阐述共价键的相关理论,此时教师发现学生对这一知识点的接受速度大大提高。

四、课程实施中注重学习方式的综合运用

我校大学先修课程的实施,主要采用教研组合作与课程内容模块化结合的方式。还是以“大学化学衔接课程”为例,其主要内容分为物质结构基础、化学热力学与化学动力学、溶液中的三大平衡、元素化学、有机化学五大模块,每个模块由专门教师负责,课程计划的制订、教学内容的设置则通过教研组集体研讨完成,以确保各模块间的逻辑衔接与统一性。

在课程内容的实施过程中,我校主要采用常规讲授、慕课学习、项目式学习三种方式。对于较难的知识,主要以常规讲授为主,并注重课程内容与高中知识的衔接。对于相对容易理解的概念,则采用慕课学习、项目式学习的方式,来引导学生根据自己的知识储备来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目前,由清华大学领衔的中国慕课大学先修课程(MOOCAP)已经上线,教师鼓励学生充分利用这一课外优质资源进行自学,并记录学习过程中的问题;同时,教师则根据学生的学习内容来预设一些问题,供他们在网上学习时思考。此外,对于在讲课时未能完全理解的内容,他们也可通过网络资源进行辅助学习,此类“线上线下、课内课外”的协同教学,大大提升了学习效率。

经过多年实践,我校认为大学先修课程无论是从教育改革、学校发展,还是学生的个性发展而言,都是一个值得深入探索的教学领域。如何应对未来形势,开发出更多符合我国国情,契合学生、学校发展需求的大学先修课程,并为此建设一个课程体系,是一项意义深远的任务。

高中化学与大学化学先修课程“物质结构中原子结构”知识点的比较表

模块高中化学大学化学先修课程

原子结构与元素周期律

原子结构模型的演变,原子结构,原子、离子符号、结构示意图,质量数、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同位素的概念,电子云概念,核外电子运动状态(从电子层j电子亚层、电子云的空间伸展方向和电子自旋解释),核外电子排布规律、电子式、电子排布式书写(仅限1N 18号元素),短周期元素的性质递变规律,元素周期表结构,元素性质的周期性变化(主族元素及短周期元素)原子核外电子运动的描述——原子结构理论的发展,原子核外电子运动的描述——核外电子运动的量子化模型,原子核外电子运动的描述——电子运动的特点,电子运动的波函数与原子轨道(电子运动的波函数与原子轨道、量子数的取值与原子轨道、自旋量子数的取值规则),核外电子排布(多电子原子核外电子运动的描述、基态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元素周期律(元素周期律与元素周期表、元素性质的周期性、电子结构与元素性质)

192 评论

相关问答

  • 上海免疫学研究所发表论文

    臧敬五博士长期致力于免疫系统疾病的研究,在1993年以第一作者发表了关于T细胞疫苗治疗自身免疫疾病的研究成果,首次阐明了T细胞疫苗治疗的效果及机理,文章发表在《

    潇湘涵雪 5人参与回答 2023-12-07
  • 中科院上海药物研究所发表论文

    “Introduce myself to mother again today.”在英国社交网络6字小说征集活动上,一位母亲身患阿尔兹海默症的作者这样写道。11

    华师小超 2人参与回答 2023-12-11
  • 上海有机所高杨毕业论文

    1. 《化学通报》(网络版) 自1997年1月9日创办以来,已在Internet出版了20多期。作为中国科学院、中国化学会第一个全文内容上网的学术期刊,它

    德润天成 2人参与回答 2023-12-12
  • 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论文奖励

    1.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北京) 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成立于1956年,是一所以基础研究为主,以国家急需和具有重要战略目标的高技术创新研究为重点,与高新技术的应

    胖墩er猫 5人参与回答 2023-12-07
  • 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王天宇论文

    1. 《化学通报》(网络版) 自1997年1月9日创办以来,已在Internet出版了20多期。作为中国科学院、中国化学会第一个全文内容上网的学术期刊,它

    胖墩er猫 4人参与回答 2023-1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