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3

  • 浏览数

    262

allen阿蕾
首页 > 学术期刊 > 1984年7月中国青年杂志

3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时间不等人了

已采纳

青年杂志改名为新青年,添加一个新字,实则新意迭出,寄托着人民群众独特的理念和深厚的思想感情。

《新青年》是在20世纪20年代中国一份具有影响力的革命杂志,原名《青年杂志》,第二卷起改称《新青年》。自1915年9月15日创刊号至1926年7月终刊共出9卷54号。

《新青年》是综合性的文化月刊,1915年9月15日在上海创刊。初名为《青年杂志》。陈独秀在创刊号上发表《敬告青年》一文。

1916年9月1日出版第二卷第一号改名为《新青年》。初期的《新青年》在哲学、文学、教育、法律、伦理等广阔领域向封建意识形态发起了猛烈的进攻。

1917年初,《新青年》编辑部迁到北京。《新青年》从第4卷第一号(1918年1月)起实行改版,改为白话文,使用新式标点。

1917年7月4日,《新青年》第三卷五号陈独秀发表文章答顾克刚关于政治思想问题。8月9日,钱玄同邀请鲁迅加盟《新青年》。第四卷起改用白话文和新式标点,刊登新体诗。

126 评论

轻舞迷影

刘道玉是中国教育改革的杰出代表,他对中国教育创新做出了不可磨灭的重大贡献。 早在20世纪80年代初期刘道玉就提出了高等教育改革的问题,并确立了高教改革在当代中国教育中的地位。 后来,刘道玉提出了“教育的创新理论体系”和它在中国当代教育事业中的地位与作用,更是抓住了中国当代教育发展中的根本问题,极有启发性,而且从这一问题的探讨,到具体在现实中的运用,且使这个问题成为中国教育改革中的一个热点,刘道玉功不可没。刘道玉在1981年—1988年担任武汉大学校长期间,倡导自由民主的校园文化,推动学分制、主辅修制、插班生制、导师制、贷学金制、学术假制等改革,领风气之先,拉开了中国高教改革的序幕,被誉为“武大的蔡元培”。 刘道玉作品 日期 作品 所在刊物 期次 获奖记录 1984年7月 《新的技术革命与未来》 原创 1984年10月16日 《改革与创造型人才》 《中国青年报》 1985年1月11、12日 长篇报告文学《刘道玉晶核》 《中国青年报》 1985年11月 《高等教育改革的理论与实践》 湖北省优秀社会科学著作三等奖 1986年12月 《搞好教育终合改革》 《红旗》 12期 1988年8月 《教育经济学研究》 原创 全国教育成果一等奖 1989年5月 主编《中国当代高等学校管理》 主编 1989年9月 《知识、智力、创造力-谈创造教育》 原创 1992年6月 《关于创办中国实验大学》 《光明日报》 1994年10月 《生命六十始》 《传记文学》 1995年12月 《创业与人生设计》 原创 1996年7月26日 美国参加第9届国际合成金属科学与技术大会论文 原创 1996年11月 《爱的学校》 原创 武汉市优秀教育成果一等奖 1997年2月28日 “素质教育与培养创造力” 《光明日报》 一等奖 1998年1月 《新世纪曙光》 主编 1998年11月 纪念改革开放20周年录有刘道玉专访的《流金的岁月》专题片 中央电视台 1999年7月 “面向21世纪大学生学习观” 《高等教育研究》 第4期 2000年1月6日 “21世纪我国基础教育展望” 《浙江教育报》 2000年5月11日 “关于大学创造教育模式构建” 《教育发展研究》 12期 2001年2月 “实施创造教育,培养创造性人才” 《天津市教育科学学报》 2001年12月 湖北省自然科学二等奖 2002年3月 收入英国剑桥名人中心世界2000个名人录 第一版 2003年3月 《怎样建成中国一流的大学》 《高等教育研究》 第2期 2003年11月 《创造教育新论》 原创 2003年12月 《中国现代化为什么不能产生著名教育家》 《教育评论》 第6期 2004年1月 《高校学风亟待整肃》 《高等教育研究》 第1期 2004年7月 《论世界一流大学建设》 《高教探索》 第2期 2004年11月 《我们需要怎样的大学校长》 《学习月刊》 2005年3月 《中国应当遴选大学校长》 《高教探索》

167 评论

530katrina

青年杂志是陈独秀创办的。

《敬告青年》原载1915年9月15日《青年杂志》1卷1号,是陈独秀为自己主编的《青年杂志》所写的发刊词,又见《独秀文存》卷1。

《青年杂志》后改名为《新青年》。《20 世纪中国最具影响力的名刊:新青年(国内首部简体横排版)(全12册)》内容简介:从1915年9月到1926年7月终刊时止,《新青年》计出11卷,共有63期,其中前9卷为月刊,第10卷为季刊,第11卷为不定期刊。

本书即为其简体字版,为更好的还原历史,本简体横排版在其分卷、分期方式及体例上仍袭其旧,外国人名、地名及著作名、事物名等的译法也保留了当时的译法,未作改动,并在各卷中影印了近280幅《新青年》原稿,以供读者对照欣赏。

陈独秀所作,原载于《新青年》创刊号,吹响了反对封建礼教、追求民主与科学号角,并在青年中引起极强烈反响的新文化运动启蒙青年的开山之作——《敬告青年》。

胡适所作,原载于《新青年》第二卷第五号,揭开中国现代文学的改革和白话文运动序幕的新文化运动的标志性文。

102 评论

相关问答

  • 1984年7月中国青年杂志

    青年杂志改名为新青年,添加一个新字,实则新意迭出,寄托着人民群众独特的理念和深厚的思想感情。 《新青年》是在20世纪20年代中国一份具有影响力的革命杂志,原名《

    allen阿蕾 3人参与回答 2023-12-06
  • 中国民航杂志2019年7月刊

    中国民航报?各个邮局、报刊亭都有订阅。网上也可订阅的。

    辉煌人生 7人参与回答 2023-12-07
  • 《中国青年》杂志订阅

    你到邮局,说要订阅,他就会给你一份所有11年能订阅的杂志汇表给你选择~上面就有你要填选的信息啊都有的。。

    注册个名那么难 3人参与回答 2023-12-05
  • 中国青年杂志总编辑

    青年杂志是陈独秀创办的。 《敬告青年》原载1915年9月15日《青年杂志》1卷1号,是陈独秀为自己主编的《青年杂志》所写的发刊词,又见《独秀文存》卷1。 《青年

    妹喜儿lady 3人参与回答 2023-12-09
  • 中国青年网杂志

    农村青年网和中国青年网是两家不同的网站,它们之间没有隶属关系。

    西西和嘻嘻 3人参与回答 2023-1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