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小虎呦
论文打印格式等具体要求: (1)论文一律用A4纸打印(上下左右各留出厘米页边距,论文题目用3号黑体字,一级标题用4号黑体字,并居中,论文其他汉字为宋体正体,字体为小四号,行距用倍行距)。纸质论文上交一份,自留底稿,并提供电子论文。电子论文首页末行脚注作者简介(包括姓名、出生年、性别、民族、籍贯、院系、专业、年级、研究生硕士博士类别、主要研究方向),主题设置为“院系,姓名,标题”,发送至。论文应清晰、简练、无歧义,注意防止出现笔误或打印错误。 (2)论文要有封面,封面只准写论文题目和类别(文,理工,医);论文从正文首页开始编页码;为评选公平,论文的各页均不得出现参赛人员信息,否则视为弃权;论文中不得使用与主题无关的图饰;论文应左侧装订,以防散落。 (3)格式要求须符合通用的学术标准和规范:纸质论文应包括以下部分:论文题目,题目的英语译文,论文中文摘要(200字—250字),英文提要(允许与中文摘要有所不同,不必对应翻译,长度为约200个英文单词),中英文关键词(3~5个),正文,注释(统一注于正文之后),参考文献等;电子论文应包括以下部分:论文题目,题目的英语译文,作者,首页脚注作者简介,中文摘要(200字—250字),英文提要(允许与中文摘要有所不同,不必对应翻译,长度为约200个英文单词),中英文关键词(3~5个),正文,注释(统一注于正文之后),参考文献等。(4)资料的引用必须注明出处,论文正文后面必须附有参考文献和相关注释。文后参考文献(指所引用的论文或著作)的著录项目要齐全。 A.参考文献的类型标识:专著—M,期刊—J,报纸文章—N,论文集—C,学位论文—D,论文集中的析出文献—A。 B.中文参考文献的格式:专著:〔序号]主要责任者.文献名〔M〕.出版地:出版单位,出版年,起止页码.译著:〔序号〕原著者国名.原著者.文献名〔M〕.译者名.出版地:出版单位,出版年.起止页码.〔序号〕主要责任者.文献题名〔J〕.刊名,年,卷(期):起止页码.报纸文章: 〔序号〕主要责任者.文献题名〔N〕.报纸名,出版日期(版次).论文集中的析出文献。〔序号〕析出文献主要责任者.析出文献题名〔A〕.论文集主要责任者.论文集题名。 〔C〕.出版地:出版单位,出版年.析出文献起止页码. C.注释是对正文中某一内容的进一步解释或补充说明,请放在当页左下脚。 (5)论文字数在5000字以内。 为方便评委匿名评审,请将论文题目、作者姓名、年级、系别、住址和联系电话等信息另附一页,装订在论文正文之前,连同论文一并提交
立志做渔婆
学位论文参考文献格式范例如下:
1、期刊类:【格式】[序号]作者.篇名[J].刊名,出版年份,卷号(期号):起止页码。
2、专著类:【格式】[序号]作者.书名[M].出版地:出版社,出版年份:起止页码。
3、报纸类:【格式】[序号]作者.篇名[N].报纸名,出版日期(版次)。
4、论文集:【格式】[序号]作者.篇名[C].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份:起始页码。
5、学位论文:【格式】[序号]作者.篇名[D].出版地:保存者,出版年份:起始页码。
6、研究报告:【格式】[序号]作者.篇名[R].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份:起始页码。
7、条例:【格式】[序号]颁布单位条例名称发布日期。
8、译著:【格式】[序号]原著作者.书名[M].译者,译.出版地:出版社,出版年份:起止页码。
学位论文简介
学位论文是作者为获得某种学位而撰写的研究报告或科学论文。一般分为学士论文、硕士论文、博士论文三个级别。其中尤以博士论文质量最高,是具有一定独创性的科学研究著作,是收集和利用的重点。学位论文代表不同的学识水平,是重要的文献情报源之一。
水云间秋忆
英语专业毕业论文参考文献格式
很多人都不明白在写毕业论文的时候,文献参考格式不只是怎样的,下面由我为大家精心收集的英语专业毕业论文参考文献格式,希望可以帮到大家!
一、英语论文参考文献的类型
参考文献(即引文出处)的类型以单字母方式标识,具体如下:
M——专著 C——论文集 N——报纸文章
J——期刊文章 D——学位论文 R——报告
对于不属于上述的文献类型,采用字母“Z”标识。
对于英文论文参考文献,还应注意以下两点:
①作者姓名采用“姓在前名在后”原则,具体格式是: 姓,名字的首字母. 如: Malcolm Richard Cowley 应为:Cowley, .,如果有两位作者,第一位作者方式不变,&之后第二位作者名字的首字母放在前面,姓放在后面,如:Frank Norris 与Irving Gordon应为:Norris, F. & .;
②书名、报刊名使用斜体字,如:Mastering English Literature,English Weekly。
二、参考文献的格式及举例
1.期刊类
【格式】[序号]作者.篇名[J].刊名,出版年份,卷号(期号):起止页码.
[1] Heider, . The structure of color space in naming and memory of two languages
[J].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1999, (3): 62 – 67.
2.专著类
【格式】[序号]作者.书名[M].出版地:出版社,出版年份:起止页码.
[1] Gill, R. Mastering English Literature [M]. London: Macmillan, 1985: 42-45.
3.报纸类
【格式】[序号]作者.篇名[N].报纸名,出版日期(版次).
4.论文集
【格式】[序号]作者.篇名[C].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份:起始页码.
[1] Spivak,G. “Can the Subaltern Speak?”[A]. In & L. Grossberg(eds.). Victory in Limbo: Imigism [C]. Urbana: University of Illinois Press, 1988, .
[2] Almarza, . Student foreign language teacher’s knowledge growth [A]. In and (eds.). Teacher Learning in Language Teaching [C]. New York: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96. .
5.学位论文
【格式】[序号]作者.篇名[D].出版地:保存者,出版年份:起始页码.
6.研究报告
【格式】[序号]作者.篇名[R].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份:起始页码.
7.条例
【格式】[序号]颁布单位.条例名称.发布日期
8.译著
【格式】[序号]原著作者. 书名[M].译者,译.出版地:出版社,出版年份:起止页码.
三、注释
注释是对论文正文中某一特定内容的`进一步解释或补充说明。注释前面用圈码①、②、③等标识。
四、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与文中注(王小龙,2005)对应。标号在标点符号内。多个都需要标注出来,而不是1-6等等 ,并列写出来。
1.期刊论文
Bolinger, D. The Atomization of Word Meaning[J]. Language, 1965 (4): 555-573.
朱永生. 名词化、动词化与语法隐喻[J]. 外语教学与研究, 2006(2):83-90.
何龄修. 读顾城《南明史》[J]. 中国史研究,1998 (3):167-173.
2.论文集论文
Bybee, J. The Grammaticization of Zero: Asymmetries in Tense and Aspect Systems [A]. In W. Pagliuca (ed.). Perspectives on Grammaticalization[C]. Amsterdam: John Benjamins. 1994: 235-254.
文秋芳. 英语学习者动机、观念、策略的变化规律与特点[A]. 文秋芳, 王立非.英语学习策略实证研究[C]. 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3: 255-259.
3.网上文献
王岳川. 当代传媒中的网络文化与电视批评[OL].
, 2004.(2005年11月18日读取)
4.专著
Bloomfield, L. Language [M]. New York: Hol, 1933.
吕叔湘, 朱德熙. 语法修辞讲话[M]. 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 1952.
刘国钧,陈绍业,王凤翥. 图书馆目录[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5.译著
Saussure. F. de. Course in General Linguistics[M]. ed. C. Bally & A. Sechehaye. trans. R. Harris. London: Duckworth, 1983.
赵元任, 中国话的文法 (A Grammar of Spoken Chinese)[M]. 丁邦新译. 香港:香港中文大学出版社, 1968/1980.
6.编著/论文集
Giacalone, A. & P. J. Hopper (eds.). The Limits of Grammaticalization[C]. Amsterdam: John Benjamins, 1998.
北京语言学院语言教学研究所(编). 现代汉语补语研究资料[C]. 北京:北京语言学院出版社, 1992,
7.学位论文
Tabor, W. Syntactic Innovation: A Connectionist Model [D]. Dissertation. Stanford: Stanford University, 1994.
祖生利. 元代白话碑文研究[D]. 北京:中国社会科学院, 2000.
8.会议论文
Traugott, E. C. Promise and pray-parentheticals[R]. Paper presented at the Eleven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English Historical Linguistics, Santiagov de Compostela, Spain, September 2000.
崔希亮. 事件情态和汉语的表态系统[R]. 第十二次现代汉语语法学术讨论会论文,湖南长沙,2002年4月.
9.词典
Hornby, A. S. Oxford Advanced Learner’s Dictionary of Current English (6th edition) [Z], ed. Sally Wehmeier. Oxford: OUP, 2000.
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编). 现代汉语词典(The Contemporary Chinese Dictionary)(汉英双语)[Z]. 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002.
10.报刊文章
田志凌. 魔戒的尴尬与文学翻译的危机[N]. 南方都市报,2005-8-24(8).
注: 先英文后中文,以字母顺序排列。英文部分Times New Roman,小四;汉语部分:宋体 小四号;均倍行距,两行及以上悬垂缩进3个字符。参考文献要与文中夹注项对应。
论文格式就是指进行论文写作时的样式要求,以及写作标准。直观地说,论文格式就是论文达到可公之于众的.标准样式和内容要求。论文常用来进行科学研究和描述科研成果文章。
格式 当我们对一个问题研究之后,如何将其展现于众人面前是一个重要的工作。在这里我们结合具体的事例,给大家介绍科研的一个重要部分论文的一般格式及其注意事项。当然
参考文献标准格式是指为了撰写论文而引用已经发表的文献的格式,根据参考资料类型可分为专著[M],会议论文集[C],报纸文章[N],期刊文章[J],学位论文[D],
博士论文参考文献格式 无论是在学校还是在社会中,大家或多或少都会接触过论文吧,论文是描述学术研究成果进行学术交流的一种工具。写起论文来就毫无头绪?下面是我收集整
论文打印格式等具体要求: (1)论文一律用A4纸打印(上下左右各留出2.5厘米页边距,论文题目用3号黑体字,一级标题用4号黑体字,并居中,论文其他汉字为宋体正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