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5

  • 浏览数

    329

融发装修
首页 > 学术期刊 > 时代邮刊往期文章

5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阿囧小胖只

已采纳

生于战火之中,黄令仪年幼立志报效国家

1936年黄令仪出生于广西南宁一个高级知识分子家庭,家境良好,父亲是广西博物馆创始人,学识渊博,母亲曾任职于广西化学研究馆,如果是处于和平年代,黄令仪一定会拥有一个非常幸福的童年, 然而20世纪30年代是一个动荡的年代,黄令仪出生时正值于抗日战争爆发初期。

随着战争范围的不断扩大,敌军逐渐深入腹地,无数中国家庭饱受战火的摧残,黄令仪的童年生活得并不安稳,为了躲避敌军的袭击,年幼的她时常跟随父母四处逃难,无情的战火夺去了无数人的生命,黄令仪曾亲眼看着自己的同胞被敌军的炮火击中,战争的残酷永远印刻在她的脑海中,这是一段不可磨灭的记忆。

抗日战争结束后,中国人民的生活逐渐平稳,生活水平也进一步提高,黄令仪也步入学校的大门, 她学习刻苦,成绩优秀,对数理化有着浓厚的兴趣,黄令仪曾在回忆录中写到正是由于新中国的成立,祖国经济水平的不断发展,她才能够在学校无忧无虑的学习,黄令仪对祖国的赤子之心促使她自小便树立起报效祖国的伟大理想

新中国成立初期,百废待兴,国家也重点培育 科技 人才,为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做准备。 1958年黄令仪以优异的成绩毕业于华中工学院,她的理科成绩备受老师的称赞,随后前往清华大学半导体专业深造,当时清华大学的半导体专业是祖国为了发展科学事业创立的新学科,广招各高校优秀毕业生。

1960年黄令仪在清华顺利完成学业,她对半导体的研究经过淬炼变得更加深入与透彻,扎实的学术功底和对梦想的追求令黄令仪有信心在半导体领域有所发展和突破。 随后她返回母校, 在教书育人的同时创建了国内首个半导体实验室, 虽然实验室的环境简陋,但是黄令仪和她的团队却充满着热情,最终半导体二极管被成功研制。

黄令仪在微电子领域超强的天赋受到国家的重视, 1962年黄令仪进入中科院计算所工作。1965年8月,计算机二所应运而生,这是中国第一个芯片研究团队, 才华横溢的黄令仪被委以重任,她负责研制半导体三极管,这对黄令仪来说是一个挑战也是一个考验,她斗志昂扬,每天都在试验室进行研究。

呕心沥血,成功研制出半导体三极管,随后步入艰难的芯片研发之旅

半导体三极管的研究难度要远远高于半导体二极管的研制,黄令仪没日没夜地奔赴在研究的最前线,她和团队坚定信心,立志要以最快的速度完成任务,最终在黄令仪的带领下,一年不到的时间半导体三极管成功问世, 1966年8月我国自行研制的空间计算机成功问世。

1973年中科院决定研制大型通用计算机,作为集成电路上的载体,芯片被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对国家 科技 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 世界各国都对芯片的研究投入了大量的资金和力量,尤其是美国等发达国家,凭借着自身的优势在芯片领域不断突破,而有关于芯片的研发成果也属于机密。

黄令仪及其她的团队为了能够尽快研制出性能稳定的存储器,夜以继日地在实验室研究,当然黄令仪知道这是一项艰巨的任务,也是一项伟大的工程,她们在和时间赛跑,也是在和自己赛跑。为了祖国的荣誉,黄令仪带领团队一点一点地摸索,终于将存储器研制成功, 她们研制的芯片也即将到达世界先进水准,并在1978年赢得全国科学大会重大成果奖。

黄令仪跑赢了时间,却败给了现实,1984年,就在晶体管研发有所突破时,中科院却就研究大规模集成电路进行讨论 ,在会上黄令仪坚定地表明计算所的芯片研究工作至关重要, 然而会议最终的结果却是结束大规模集成电路项目,因为中科院经费紧张,无法支持芯片研究工作 ,黄令仪只能心痛的接受这个结果,那一天她失声痛哭,十几年的研究心血仿佛都失去了意义。

在上级的安排下,黄令仪及其团队成员服从安排,被调往其他部门工作,然而黄令仪的心中却依然记挂着中国的芯片发展。 1989年,50岁的黄令仪受邀去参加美国举办的国际芯片展览会,她看到很多国家的芯片被展示。

欧美国家的先进芯片几乎占据了全场的焦点,但却没有看到中国的芯片被展示出来,只看到几个来参观学习的国人,那一刻,黄令仪的内心无比触动, 因为她知道1963年我国集成电路研究水平几乎与国外同步,而现在却有着如此大的差距 ,自那一天起,黄令仪重燃斗志,决心设计出国产高水平芯片,为祖国的荣誉而战。

潜心研制芯片,加入“龙芯课题组”,研制真正中国芯

1990年,黄令仪潜心研制各种集成电路的方法,她带领团队研制出多种类型的芯片还获得了专利,并且在2000年德国纽伦堡举办的国际发明博览会上,中国芯片荣获银奖 ,这让她十分高兴,但是也引发了她更多地思考,黄令仪想要研究出实用性更强,技术水平更高的芯片。

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团体的力量是强大的, 2002年,已经66岁的黄令仪见到了中科院计算所的教授胡伟武,也是龙芯总设计师,他毕业于中科大计算机系,对计算机有着浓厚的兴趣,同时他与黄令仪一样立志要做出真正的“中国芯”。

胡伟武最初想要进入中科院计算所的初心便是因为他听说计算所会研制计算机,但是等他进入的时候才发现,他没有赶上时代,计算所已经不造计算机了。可以说胡伟武错过了那个制造计算机的时代,但是他却等到了那个年代天才的科学家黄令仪。

当胡伟武听说黄令仪老师即将退休时,他毅然地邀请黄令仪进入“龙芯课题组”参与芯片研制工作 ,黄令仪也被胡伟武的信念所打动, 因为实现中国的“芯片自由”是她一直以来的梦想。

“龙芯课题组”于2001年在胡伟武的组织和筹办下成立,目的就是为了实现中国芯片的自主创新 ,加入 “龙芯课题组” 之后,黄令仪被这群有着伟大梦想和坚毅信念的年轻人所感染,一直以来,她都为曾经因经费中断而错过的芯片研制工作而遗憾,但是黄令仪坚信这一次她一定可以成功。

长期的高压工作让黄令仪的身体变得虚弱,然而黄令仪却时刻挂念着龙芯芯片的进程,忧心如焚,她毅然奔赴在研究的最前线,那一张纸枯燥的图纸,复杂的处理公式在她的眼中就是最好的镇定剂。

龙芯芯片相继问世,中国芯片技术稳步提升

2002年8月10日,“龙芯1号”研制成功,终结了中国计算机系列“无芯”的 历史 ,这让黄令仪无比开心,但是她深知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这只是一个开始,为了能够让中国自主研发的芯片达到世界先进水平,黄令仪团队继续向前,开拓创新, 研制“龙芯2号”也已经提上日程。

2003年,就在黄令仪团队研制“龙芯2号”的初始阶段时,无情的“非典”爆发了 ,全世界人民都处于抗击非典的特殊时刻,国家的经济运行也受到影响,为了能够按时完成任务,黄令仪团队咬牙坚持。

2005年,“龙芯2号”研制成功,龙芯系列开创了我国计算机核心技术对外授权的先例,并取得了巨大的经济利益 ,这为龙芯后续的研发提供了强大的资金支持,也说明了龙芯系列在全球市场拥有一定的市场占有率。

相对于“龙芯1号”和“龙芯2号”的研发之路,“龙芯3号”的技术难度显著提升 ,历经多次失败。但是为了不让国外资本主义家垄断中国芯片市场,必须要研制出更高水平的芯片。

2018年,“龙芯3号”被研制成功,82岁的黄令仪证明了中国芯片技术更上一层楼 ,很好打开了中国的芯片市场,让我国节省了几万亿元向国外购买芯片的钱, 同时“龙芯3号”的诞生也给我国的高铁、北斗导航等保驾护航,让国产技术成为保护祖国的屏障,摆脱欧美等发达国家在芯片方面对我国的牵制。

芯片制造被誉为“现代经济的心脏”掌握芯片技术就把握了信息产业的脉搏, 黄令仪实现了她多年的心愿,进一步摆脱欧美等发达国家对中国芯片产业的控制,也证明了的中国科研实力。 2020年1月,黄令仪成为CCF夏培肃奖项的获得者 ,她的一生都在为我国芯片技术的发展而拼搏。

一块小小的芯片凝聚着中国最前沿的科研力量,中国的芯片发展之路虽然并不平坦,但在我国科学家的潜心努力下,已经逐渐赶上发达国家的制作水平,路在脚下,志在心中,年轻一代的科学家已经逐渐成长,未来中国芯的研发之路必将群英汇集,愈发璀璨。

这期内容就到这里结束了,关注本账号 ,继续带你观察这个光怪陆离的大千世界。

参考文献:

[1]《黄令仪:为“中国芯”倾尽一生》,时代邮刊,2021年3月16日.

[2]《提升国产芯片自主创新能力》,经济日报,2021年7月19日.

106 评论

qq496257996

这篇文章通过一把老钥匙贯穿全文,写出了邻里之间的友好关系,也写出了全家人对于家的怀念,故事经由弟弟卖掉老宅;三婶买下老宅;母亲保管钥匙,表达出了对于家的感情,一把老钥匙,就是家的记忆。

原文:

三婶眼里有亮光闪烁。我也感觉似乎有水滴落进了眼里。回城后,我把三婶送来的钥匙给了母亲。母亲摩挲着钥匙说,家门的钥匙在手里,不论何种身份何种境遇,你还是个有家可归的人。

从那以后,不知为什么,有时候我也会摩挲那把老宅的钥匙。那一个个匙痕,似一个个密码,打开岁月的珍藏。三婶来电话说村里要建社区了,老房子要拆迁了,用不了多久,老家的人也都要住进楼房里了。停了停,她说:“也好,咱们有钥匙。”

几年过去了,母亲一直保存着那把老钥匙,再也未丢过。老钥匙陪着母亲风来雨往,不经意间常生斑斑锈迹,但都会被母亲那厚重、灵巧的双手反反复复摩挲着擦亮。

此文出自王举芳《一把老钥匙》

作者简介:

王举芳,笔名:风絮,一枚芳心等,山东新泰人。泰安作协会员。新文体绝句小说倡导者。中国绝句小说学会副会长,《绝句小说》轮值执行主编。自幼喜爱写作。

2010年8月正式投入创作,已在《意林》原创版《读者》乡土人文版《莲花山》《思维与智慧》《新民晚报》《扬子晚报》《羊城晚报》《辽河》《西凉文学》《火花》《邯郸文学》《时代邮刊》《今日文摘》《山东青年》《辽宁青年》《新青年》《时代文学》《情感读本》《格言》《青年博览》《青春期健康》等几百家各大报刊杂志发表散文、随笔、诗歌、短小说等1800余篇(次),约计百万余字。

多篇文章被选入各种文集、学生读本和年选版本,多篇文章列为作文素材范文以及设计成学生语文阅读题。被《时代邮刊》杂志评为2014年度“十佳作者”。被《青春期健康》杂志评为2014年度“优秀作者。”

272 评论

沙尘暴来袭

大爆炸后的膨胀过程是一种引力和斥力之争,爆炸产生的动力是一种斥力,它使宇宙中的天体不断远离;天体间又存在万有引力,它会阻止天体远离,甚至力图使其互相靠近。引力的大小与天体的质量有关,因而大爆炸后宇宙的最终归宿是不断膨胀,还是最终会停止膨胀并反过来收缩变小,这完全取决于宇宙中物质密度的大小。 理论上存在某种临界密度。如果宇宙中物质的平均密度小于临界密度,宇宙就会一直膨胀下去,称为开宇宙;要是物质的平均密度大于临界密度,膨胀过程迟早会停下来,并随之出现收缩,称为闭宇宙。 问题似乎变得很简单,但实则不然。理论计算得出的临界密度为5×10-30克/厘米3。但要测定宇宙中物质平均密度就不那么容易了。星系间存在广袤的星系间空间,如果把目前所观测到的全部发光物质的质量平摊到整个宇宙空间,那么,平均密度就只有2×10-31克/厘米3,远远低于上述临界密度。 然而,种种证据表明,宇宙中还存在着尚未观测到的所谓的暗物质,其数量可能远超过可见物质,这给平均密度的测定带来了很大的不确定因素。因此,宇宙的平均密度是否真的小于临界密度仍是一个有争议的问题。不过,就目前来看,开宇宙的可能性大一些。 恒星演化到晚期,会把一部分物质(气体)抛入星际空间,而这些气体又可用来形成下一代恒星。这一过程会使气体越耗越少,以致最后再没有新的恒星可以形成。1014年后,所有恒星都会失去光辉,宇宙也就变暗。同时,恒星还会因相互作用不断从星系逸出,星系则因损失能量而收缩,结果使中心部分生成黑洞,并通过吞食经过其附近的恒星而长大。 1017~1018年后,对于一个星系来说只剩下黑洞和一些零星分布的死亡了的恒星,这时,组成恒星的质子不再稳定。当宇宙到1024岁时,质子开始衰变为光子和各种轻子。1032岁时,这个衰变过程进行完毕,宇宙中只剩下光子、轻子和一些巨大的黑洞。 10100年后,通过蒸发作用,有能量的粒子会从巨大的黑洞中逸出,并最终完全消失,宇宙将归于一片黑暗。这也许就是开宇宙末日到来时的景象,但它仍然在不断地、缓慢地膨胀着。 闭宇宙的结局又会怎样呢?闭宇宙中,膨胀过程结束时间的早晚取决于宇宙平均密度的大小。如果假设平均密度是临界密度的2倍,那么根据一种简单的理论模型,经过400~500亿年后,当宇宙半径扩大到目前的2倍左右时,引力开始占上风,膨胀即告停止,而接下来宇宙便开始收缩。 以后的情况差不多就像一部宇宙影片放映结束后再倒放一样,大爆炸后宇宙中所发生的一切重大变化将会反演。收缩几百亿年后,宇宙的平均密度又大致回到目前的状态,不过,原来星系远离地球的退行运动将代之以向地球接近的运动。再过几十亿年,宇宙背景辐射会上升到400开,并继续上升,于是,宇宙变得非常炽热而又稠密,收缩也越来越快。 在坍缩过程中,星系会彼此并合,恒星间碰撞频繁。一旦宇宙温度上升到4000开,电子就从原子中游离出来;温度达到几百万度时,所有中子和质子从原子核中挣脱出来。很快,宇宙进入“大暴缩”阶段,一切物质和辐射极其迅速地被吞进一个密度无限高、空间无限小的区域,回复到大爆炸发生时的状态

326 评论

减肥的小新

我们现在生活的宇宙有自己的历史起点,它大约诞生于150亿年前,那时,宇宙只是一个点,不占有空间,也没有时间的概念。在这一点发生了大爆炸,时间和空间从此开始,物质开始形成。 最初,宇宙的温度极高,随着时间的推移,空间越来越大,温度越来越低,宇宙中的能量与物质不断发生复杂的反应,逐渐形成星系。 空间继续扩大、膨胀,直到今天,宇宙仍然在膨胀之中。 � 大约在距今50亿年前,太阳形成。 大约在距今46亿年前,地球形成。 � 宇宙继续膨胀,将来也会膨胀,也许在膨胀到一定程度后,宇宙开始收缩,可能会收缩成一个点,一个不占有空间的点。到那时,时间结束。到底会不会这样,现在还说不定。

227 评论

多肉小西瓜

宇宙可能在一场毁灭性的“大吞噬”中坍塌。尽管它的生长速度正在加快,但物理学家表示,届时它仍将开始由外向内爆炸,到目前为止,这种情况只发生过两次。 “前几年,从没有人认真地考虑过在100 200亿年内,可能会出现‘世界末日’。尤其是自从我们知道了宇宙正在加速扩张之后,”斯坦福大学的安德雷?林德说,“但现在我们明白‘世界末日’可能真的存在。” 1998年,研究远距离超新星的天文学家们找到了宇宙扩张正在加快的证据。据此,他们提出某些“暗能量”正在推动空间分离。大多数暗能量的理论,都是假设宇宙的加速扩张,源于宇宙横向排斥的“标量场”,它恰好等距离穿越过空间。而一种类似的能量场则被认为已经使宇宙在大爆炸之后不可思议地迅速膨胀,这就是著名的膨胀理论。2002年8月,林德因他在发展此理论上所做出的贡献而获得迪拉克奖。 科学家们假设,能量场的排斥作用在促使宇宙成长的同时自身不断下降,最终变为零。尽管这将减慢宇宙的扩张速率,但宇宙事实上永远不会停止扩张。不过林德说这个假设可能是错误的。 林德和他的同事根据一些超重力理论,试图在量子理论范围内描述重力作用。他们声明,来自标量场的暗能量将不仅仅是简单地归于零―――它将变为负的,甚至可能远及负无穷大。这将减慢宇宙的扩张的速率,并在一定时候,使宇宙反转,导致时空在反向的大吞噬中坍塌,最终成为一个点。据林德和他的同事计算,宇宙开始坍塌的标准时间将是从现在算起的100 200亿年之内。而宇宙当前的年龄大约是140亿岁。“这真是个巨大的震撼,”林德说,“我们可能正处在宇宙生命周期的中间段,而并非开始。” 在坍塌和无限扩张的可能性之间,我们似乎远比平常更能深切地预言宇宙的命运。但是林德说经对超新星的观测,大爆炸的剩余放射物和星系分布,应该能够帮助解决停滞不前的暗能量和物质在过去不同时期的密度问题。“预测未来,从来就是不容易的,但是它是可能的,而且我们不应该错过属于我们的机会,”林德说,“我们可能改变不了我们的命运,但是我们的确想了解它。” 英格兰皇室天文学家,剑桥大学的马丁?瑞斯,一直坚持开放思维。他同意未来宇宙存在坍塌的可能性。“既然我们对暗能量是什么毫无所知,这样的构想便不能被排除掉,”他说,“超出常规的预测都是极富思索性的。”

113 评论

相关问答

  • 时代邮刊编辑

    不知从何时开始, 娱乐 圈明星、名媛、 体育 冠军都成了豪门择选儿媳的重点人群 ,其实,只要进行一番简单的分析便可知。 明星们的颜值和光环、名媛们的背景和实

    嘉嘉麻麻8866 2人参与回答 2023-12-08
  • 时代邮刊杂志

    这篇文章通过一把老钥匙贯穿全文,写出了邻里之间的友好关系,也写出了全家人对于家的怀念,故事经由弟弟卖掉老宅;三婶买下老宅;母亲保管钥匙,表达出了对于家的感情,一

    KauluwehiS 2人参与回答 2023-12-12
  • 时代周刊文章

    Time Weekly

    猴子kami 6人参与回答 2023-12-10
  • 时代邮刊往期文章

    生于战火之中,黄令仪年幼立志报效国家 1936年黄令仪出生于广西南宁一个高级知识分子家庭,家境良好,父亲是广西博物馆创始人,学识渊博,母亲曾任职于广西化学研究馆

    融发装修 5人参与回答 2023-12-12
  • 邮发代号的期刊

    24-768邮发代号是探索地理刊物。邮发代号又称邮政发行代号、报刊代号,是中国邮政系统给接办发行的报刊分配的代号。由两部分组成,前一部分为省份代码,由1至2位数

    SSpapergirl 6人参与回答 2023-1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