曼妙樱花
2021年高考作文素材:古代哲理名句集
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是为普通高等学校招生设置的全国性统一考试,每年6月7日-10日实施。参加考试的对象是全日制普通高中毕业生和具有同等学历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招生分理工农医(含体育)、文史(含外语和艺术)两大类。普通高等学校根据考生成绩,按照招生章程和计划,德智体美劳全面衡量,择优录取。以下是我为大家整理2021年高考作文素材:古代哲理名句集的相关内容,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大家!
01、古之成大事业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有坚韧不拔之志!(苏轼)
02、古今来许多世家,无非积德;天地间第一人品,还是读书。
03、宠辱不惊,闲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漫随天外云卷云舒。(《菜根谭》)
04、水至清则无鱼,人至清则无徒。(韩非子)
05、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虞世南)
06、夕云乍起日沉阁,山雨欲来风满楼。(许浑)
07、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曹操)08、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郑思肖)
09、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龚自珍)
10、看似寻常最奇崛,成如容易却艰辛(王安石)
11、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陆游)
12、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朱熹)
13、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李白)
14、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李商隐)
15、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赵翼)
16、与其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
17、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李白)
18、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过三种之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此第一境也。“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也。“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此第三境也。(王国维)
1、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小人反是。(孔子)
2、笃信好学,守死善道。(孔子)
3、鸟之将死,其鸣也哀;人之将死,其言也善。(孔子)
4、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论语)
5、子在齐闻《韶》,三月不知肉味。(论语)
6、择其善者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孔子)
7、智者不惑,仁者不优,勇者不惧。(论语)
8、恻隐之心,人皆有之,羞恶之心,人皆有之,恭敬之心,人皆有之,是非之心,人皆有之。(孟子)
9、人皆可以为尧舜。(孟子)
10、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孟子)
11、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孟子)
12、言近而指远者,善言也。(孟子)
13、贤者,以其昭昭,使人昭昭。今以其昏昏,使人昭昭。(孟子)
14、养心莫善于寡欲。(孟子)
15、焉有仁人在位,罔民而可为也?(孟子)
16、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孟子)
17、人之患在好为人师。(孟子)
18、大人者,不失其赤子之心者也。(孟子)
19、如欲平天下,当今之世,舍我其谁?(孟子)
20、以力服人者,非心服也;以德服人者,心悦而诚服矣。(孟子)
21、无恻隐之心,非人也;无羞恶之心,非人也;无辞让之心,非人也;无是非之心,非人也。(孟子)
22、杨朱之道,不肯拔一毛而利天下。(孟子)
23、挟泰山以超北海,非不为也,而不能也。(孟子)
24、为长者折技,非不能也,而不为也。(孟子)
25、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孟子)
26、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孟子)
27、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孟子)
28、权,然后知轻重;度,然后知长短。(孟子)
29、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孟子)
30、登泰山而小天下。(孟子)
【第1句】 忠言逆耳利于行,良药苦口利于病。
【第2句】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第3句】 只看后浪催前浪,当悟新人胜旧人。
【第4句】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第5句】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第6句】 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
【第7句】 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
【第8句】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
【第9句】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第10句】 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
【第11句】 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
【第12句】 寅父犹能畏后生,丈夫未可轻少年。
【第13句】 一湾死水全无浪,也有春风摆动时。
【第14句】 一寸光阴一寸金。
【第15句】 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
【第16句】 言者无罪,闻者足戒。
【第17句】 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
【第18句】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第19句】 信言不美,美言不信。
【第20句】 物情无巨细,自适固其常。
【第21句】 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
【第22句】 万物兴歇皆自然。
【第23句】 挽弓当挽强,用箭当用长;射人先射马,擒贼先擒王。
【第24句】 投我以桃,报之以李。
【第25句】 天作孽,犹可违,自作孽,不可活。
【第26句】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
【第27句】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第28句】 天若有情天亦老。
【第29句】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
【第30句】 泰山不让土壤,故能成其大;河海不择细流,故能就其深。
【第31句】 它山之石,可以攻玉。
【第32句】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第33句】 山外青山楼外楼。
【第34句】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第35句】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1、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李商隐
2、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刘禹锡
3、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李白
4、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罗梅坡
5、为人性僻耽佳句,语不惊人死不休。——杜甫
6、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苟子》
7、新沐者必弹冠,新浴者必振衣。——屈原
8、皮之不存,毛将焉附?——左传
9、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赵翼
10、位卑未敢忘忧国。——陆游
11、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论语
12、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林逋
13、靡不有初,鲜克有终。——诗经
14、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发愤时。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颜真卿
15、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孟子》
16、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高适
17、一日暴之,十日寒之,未有能生者也。——《孟子》
18、君子之交淡若水,小人之交甘若醴。——《庄子》
19、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陈子昂
20、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荀子
21、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朱熹
22、绳锯木断,水滴石穿。——宋·罗大京
23、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老子
24、学而不厌,诲人不倦。——孔子
25、盛名之下,其实难副。——后汉书
26、物以类聚,人以群分。——易经
27、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韩愈
28、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岳飞
29、近水楼台先得月,向阳花木易为春。——苏麟
30、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谭嗣同
31、流水不腐,户枢不蠹。——吕氏春秋
32、山高月小,水落石出。——苏轼
33、士为知己者死。——史记
34、信言不美,美言不信。善者不辩,辩者不善。——老子
35、天下事有难易乎,为之,则难者亦易矣;不为,则易者亦难矣。——彭端叔
36、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用之所趋异也。——司马迁
37、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王之涣
38、试玉要烧三日满,辨材须待七年期。——白居易
39、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龚自珍
40、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傅玄
41、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岑参
42、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王勃
43、前车之覆,后车之鉴。——汉书
44、有情芍药含春泪,无力蔷薇卧晓枝。——秦观
45、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孔子
46、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晏殊
47、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易经
48、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礼记》
49、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元曲·争报恩
50、前事不忘,后事之师。——《战国策》
51、知无不言,言无不尽。——苏洵
52、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论语
53、生也有涯,知——智也无涯。——庄子
54、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王勃
55、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辛弃疾
56、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文天祥
57、欲加之罪,何患无辞。——左传
58、金玉其外,败絮其中。——刘基
59、衣莫若新,人莫若故。——晏子春秋
60、浓绿万枝红一点,动人春色不须多。——王安石
61、天意怜幽草,人间重晚晴。——李商隐
62、一年之计,莫如树谷;十年之计,莫如树木;百年之计,莫如树人。——《管于》
63、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红楼梦》
64、塞翁失马,焉知非福?——淮南子
65、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杜甫
66、言者无罪,闻者足戒。——毛诗序
67、欲速则不达,见小利则大事不成。——论语
68、桃李不言,下自成蹊。——史记
69、人谁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左传》
70、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陆游
71、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孔子
72、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元稹
73、见兔而顾犬,未为晚也;亡羊而补牢,未为迟也。——《战国策》
74、圣人千虑,必有一失;愚人千虑。必有一得。——《晏子春秋》
75、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庄子》
76、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范仲淹
77、时危见臣节,世乱识忠良。——鲍照
78、有志者,事竟成。——后汉书
79、智者千虑,必有一失;愚者千虑,必有一得。——晏子春秋
80、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欧阳修
1. 不飞则已,一飞冲天;不鸣则已,一鸣惊人。(司马迁)
2. 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孔子)
3. 不入虎穴,焉得虎子?(后汉书)
4. 不塞不流,不止不行。(韩愈)
5.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苏轼)
6. 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王安石)
7. 不以规矩,无以成方园。(孟子)
8. 采得百花成蜜后,为谁辛苦为谁甜。(罗隐)
9. 仓廪实则知礼节,衣食足则知荣辱。(《管子》)
10. 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刘勰)
11. 察己则可以知人,察今则可以知古。(《吕氏春秋》)
12. 差以毫厘,谬以千里。(《汉书》)
13.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李白)
14. 臣心一片磁针石,不指南方不肯休。(文天祥)
15.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刘禹锡
16.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李商隐)
17. 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孟郊)
18. 从善如登,从恶如崩。(《国语》)
19. 大丈夫宁可玉碎,不能瓦全。(北齐书)
20. 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辩若讷。(《老子》)
21. 丹青不知老将至,富贵于我如浮云。(杜甫)
22. 当断不断,反受其乱。(汉书)
23. 当局者迷,旁观者清。(新唐书)
24. 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孟子》)
25. 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刘勰)
26. 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刘禹锡)
27. 读书百遍,其义自现。(三国志)
28.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杜甫)
29. 读书之法,在循序而渐进,熟读而精思。(朱熹)
30.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刘彝)
1、如切入磋,如琢如磨。
2、言者无罪,闻者足戒。
3、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4、投我以桃,报之以李。
5、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6、尺有所短,寸有所长。
7、听其言,观其行。
8、求大同,存小异。
9、挂羊头,卖狗肉。
10、欲加之罪,何患无辞。
11、人非圣贤,孰能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
12、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13、辅车相依,唇亡齿寒。
14、前事不忘,后事之师。
15、亡羊补牢,为时不晚。
16、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17、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18、天网恢恢,疏而不漏。
19、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
20、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
21、虚心万事能成,自满十事皆空。
22、知人者智,自知者明。
23、物以类聚,人以群分。
24、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25、严于律己,宽以待人。
26、三军不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27、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28、滴水能把石穿透,万事功到自然成。
29、姜太公钓鱼,愿者上钩。
30、塞翁失马,焉知非福。
31、流水不腐,户枢不蠹。
32、八仙过海,各显神通。
33、日日行,不怕千万里;事事做,不怕千万事。
34、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35、金玉其外,败絮其中。
36、日出而作,日落而息。
37、成事不足,败事有余。
38、机不可失,失不再来。
39、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40、君子坦荡荡,小人常戚戚。
41、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42、言必行,行必果。
43、与朋友交,言而有信。
44、有则改之,无则加勉。
45、是可忍,孰不可忍。
46、吃一堑,长一智。
47、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48、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49、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不善者而改之。
50、欲速则不达,见小利则大事不成。
51、锲而不舍,金石可镂;契而舍之,朽木不折。
52、失之毫厘,谬以千里。
53、有则改之,无则加勉。
54、四体不勤,五谷不分。
55、宁为玉碎,不为瓦全。
56、兼听则明,偏听则暗。
57、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58、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59、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60、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义。
吉吉狼外婆小号
周六阴D134 “志道乐学·国学经典”D633 《菜根谭》修身篇 11 君子明心事,君子韬才华 原文:君子之心事,天青白日,不可使人不知;君子之才华,玉韫珠藏,不可使人易知。 译文:君子的心事,就如青天白日那样坦荡明朗,要让别人知道自己的心事;君子的才华,应像珍藏珠玉宝物那样收藏,不能轻易让别人知晓。 解读:君子心胸坦荡明朗,心中所思所想,应该让别人知道。如果把自己的心思隐藏起来,别人猜不透你在想什么,那么怀疑猜忌就可能产生。对方如果是品行优良的正人君子,那么他不会以阴暗心理猜忌你;假如对方是卑鄙小人,那么他很可能会以龌龊心思怀疑你。为避免这些不必要的猜忌与怀疑,应该使自己的心事坦白明朗,那样猜忌怀疑也就自然消失。才华横溢的人容易引起别人羡慕,这种羡慕在某些情形下可能转化为嫉妒。因此为免去不必要的是非,君子应当将自己的才华珍藏起一部分。 12 真味只是淡,至人只是常 原文:醲肥辛甘非真味,真味只是淡;神奇卓异非至人,至人只是常。 译文:醇厚的美酒、肥美的食物、辛辣与甘甜的食品,这些都不是真正的美味,人世间真正的美味是清淡的;言行举止怪异的人,不是真正有德行的人,真正有德行的人表现与平常人一样。 解读:平凡的人在平凡的生活中实现自己不平凡的理想。华罗庚是我国著名的数学家,他小时候家里很穷,没有钱读书,自学成才。年轻时的华罗庚,喜欢研究数学问题。某一天他读了当时一位著名教授写的论文,发现这篇论文中有错误。于是华罗庚写了一篇文章寄给《科学》杂志,指出了著名教授论文中的错误。华罗庚写的这篇论文,被清华大学数学系主任看到,他非常欣赏华罗庚的才华,邀请华罗庚来清华大学数学系讲课。当华罗庚应邀来到清华大学数学系时,大家都有一点吃惊。没想到这样年轻有才华的人,看起来如此普通,身体还有一点残疾。就是这样一位看起来普普通通的人,后来成为中国著名数学家。因此修养身心,不要追逐新奇怪异,不要崇拜那些看起来与众不同新奇怪异的人。最平淡的味道恰恰是人生真味,伟大不平凡的人恰恰是那些看起来非常平凡的人。 13 正气还天地,清名在乾坤 原文:宁守浑噩而黜聪明,留些正气还天地;宁谢纷华而甘淡泊,遗个清名在乾坤。 译文:宁可保持着浑厚纯朴的天性而抛弃奸诈虚伪心机,留下一些正气还给天地;宁可远离繁华而甘于淡泊,留下清白的名声在天地之间。 解读:与虚伪奸诈比起来,纯真朴实更为可贵;与奢侈享受的生活比起来,清白的名声更值得追求。为留一个好名声,甘于粗茶淡饭的生活。天汉元年(公元前100年),西汉大臣苏武出使匈奴,被扣留。匈奴贵族多次威逼利诱,想使苏武投降,苏武坚决不答应。单于又羞又恼,下命令让人把苏武关在地窖中,不给他食物与水。冰冷的天气里,苏武吞咽着雪块。几天后,匈奴发现他还没有死,十分惊奇。单于令苏武到北海边上放羊,并说等到苏武放养的这群公羊生小羊的时候,才放苏武回去。就这样,苏武一直放养着这群羊。没有吃的东西,他就到处找些野果子、草根等东西来充饥。一边是荣华富贵,一边是穷愁困苦的生活,他选择了甘受穷困折磨。苏武被匈奴扣留十九年后,终于回到自己的故乡。他从一个黑发人变成白发老人,受尽折磨,却始终不改其志,未曾向匈奴投降。苏武这种气节,为后世人所称颂。 14 人人大慈悲,处处真趣味 原文:人人有个大慈悲,维摩屠刽无二心也;处处有种真趣味,金屋茅檐非两地也。只是欲闭情封,当面错过,便咫尺千里矣。 译文:每一个人都有慈悲之心,就这一点来说,大慈大悲的维摩诘菩萨与屠夫刽子手是没有分别的。到处都有生活情趣,就此而言,华丽的房屋与简陋的茅草屋也没有什么分别。只是由于人心常被各种欲念情感封闭,因此与慈悲、真趣味只在咫尺之间,却当面错过,远隔千里了。 解读:本段讲的是人性是善良的,每个人心中都有慈悲之念。即使是屠夫刽子手这样凶恶的人,心中也存有善念。中国古代有主张人性本善的,也有主张人性本恶的。如孟子主张人性本善,他说:“人皆有恻隐之心,是非之心,辞让之心,羞恶之心。”荀子主张人性本恶,他说:“人之性恶,其善者伪也。”关于人本性是善还是恶,这个问题引起很多争论。无论是人性本善还是人性本恶,我们修身养性应该挖掘培养自己的同情心。因为没有同情心,不能善待他人的社会是没有发展前途的社会。 生活情趣随处可见,无论是居住在华美屋子里的人,还是居住在茅草屋里的人,都能享受生活情趣。生活的趣味不是由掌握多少财富决定,一个在物质上非常富有的人也许在生活中根本找不到什么趣味。 15 无得罪昭昭,无得罪冥冥 原文:肝受病则目不能视,肾受病则耳不能听。病受于人所不见,必发于人所共见。故君子欲无得罪于昭昭,必先无得罪于冥冥。 译文:人的肝脏有了病,眼睛就会看不清东西,肾脏有了病,耳朵就会听不清楚声音。疾病生在人看不见的地方,而在人都能看得见的地方发作。因此君子想要在大家都能看得见的地方不犯错误,首先在人看不见的地方端正自己的言行。 解读:身体疾病生长在人所看不见的地方,发作的时候却在大家都能看得到的地方。俗话说“天网恢恢,疏而不漏”,不要以为自己私下做的事情可以瞒过众人眼睛。常言道“要想人不知,除非己莫为”,暗地里做的事情,总有一天会暴露在阳光之下。别人都不知道的事情,还有天知与地知。黑暗与隐秘的环境里,在别人看不见听不到的情况下,更不应该做见不得人的坏事。在没有人监督的情况下,更应该严格要求自己。
一、背景作文难,难于上青天。回想以前的作文课,老师把题目往黑板上一写,怎样立意,如何选材,怎样编列提纲,如何开头结尾,讲得眉飞色舞,但写作时,学生咬着笔尖,半天
免费的毕业答辩模板在下面我们会给出几个,此外也附上其他PPT模板的来源: 简约扁平化通用答辩开题报告PPT 欧美风大气毕业答辩开题报告PPT模板 当然,这边只给
以下这个是最经典的议论文素材了一、立志 指立定志向。每个人对未来都有所希望和计划,立志是成功的起点,有了壮志和不懈的努力,就能向成功迈进。1、立志多在少年,但宋
辽宁省实验中学名师解析高考大纲 语文:作文侧重行文的逻辑性 重点培训语言应用能力 解析教师 语文教研组组长 高级教师 赵志彦 【大纲变化】 —
议论文写作模板如下: 第一部分是引论提出论点,第二部分是本论,也就是证明论点。第三部分就是结论,也就是总结全文。议论文写作要体现出论点、论据和论证,而且论点要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