纯情小泰伦
对于广大的蒙古族群众来说,乌力格尔不仅是他们文化生活的主要方式与手段,而且也是他们学习知识和培育精神的重要教育手段,在他们心目中,乌力格尔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进入20世纪80年代以后,许多知名的艺人相继去世,新的传人严重不足,再加上生活方式发生变化,娱乐方式趋向多样,乌力格尔艺术传统的生存和发展面临危机,演出日渐萎缩,活动阵地缺少,队伍后继乏人,亟待采取有力措施加以扶持和保护。2006年,乌力格尔曲艺被国务院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乌力格尔:亟待保护迫在眉睫“民间艺术的生命是脆弱的,在市场经济的风浪中,一些民间艺术呈现出加快消亡的趋势。乌力格尔作为最受草原人民欢迎的民间艺术,如今,其传承人是凤毛麟角,抢救乌力格尔的任务迫在眉睫,刻不容缓”。谈起乌力格尔的传承及发展现状,国家一级艺术评论员、通辽市文学艺术研究所副所长叁布拉诺日布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忧心忡忡地说。叁布拉诺日布从上世纪八十年代开始涉足蒙古族说唱艺术研究,对乌力格尔艺术颇有研究,曾著有《科尔沁曲艺》一书,现还担任内蒙古民族大学蒙语文文学学院客座教授,引导学生从理论和实践上系统地学习乌力格尔,现已培养出了100多名学生。叁布拉诺日布说,上世纪七十年代党的十三届三中全会后,哲里木盟(今通辽市)的民族文化艺术事业在党的文艺方针、政策指引下得到空前繁荣发展。九十年代初,全市胡尔奇(说书艺人)达到400多名,扎鲁特旗、库伦旗、科左后旗等地还建立了蒙古语说书馆,通辽人民广播电台每天安排两个小时的时间播放胡仁乌力格尔,丰富了蒙古族人民群众的文化生活,推动了说唱艺术的蓬勃发展,受到了农村牧区广大人民群众的欢迎。但是到了九十年代中后期、尤其是近十几年来,随着各种新型文化艺术形式的广泛传播以及信息时代的到来,电视、电脑的普及,给民间艺术的生存和发展带来巨大冲击。随着上网、看电视的人越来越多了,学习乌力格尔、说唱乌力格尔的人则越来越少了,尤其是年轻人更是远离乌力格尔,甚至一些人不知道什么叫乌力格尔。到2010年全市的说书艺人预计仅剩200余人,这些民间艺人大部分居住偏远、年老体衰,乌力格尔有随着老艺人的离世而面临失传的危险。让叁布拉诺日布略感欣慰的是,国家非常重视非物质文化的保护。2006年,“蒙古族乌力格尔”经国务院批准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并组织实施5年保护计划。通辽市于2004年制定了民族民间文化保护工程实施方案。“保护工程”把通辽地区的珍贵、濒危并具有历史、文化和科学价值的民间传统文化纳入了保护范围。“保护工程”从2004年到2020年分三个阶段组织实施,进入了全面展开和重点保护阶段。叁布拉诺日布认为,随着时代的发展、自然环境和生活方式的变化以及外来文化的影响,乌力格尔的传承面临前所未有的巨大挑战。保护乌力格尔,对于保护蒙古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促进蒙古族优秀传统文化艺术的传承与弘扬、维护世界文化多样性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他建议,各级政府应继续加大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力度,增加资金投入,有条件的民族院校应创新工作思路,开设乌力格尔专业,从理论和实践上系统地学习乌力格尔艺术。此外,各旗县市区少数民族中小学校也应积极借鉴一些先进经验,开设艺术特色班,从小培养孩子学习乌力格尔的爱好和兴趣,为乌力格尔的传承发展打下“人才基础”。我们有理由相信,在政府的保护下,传承了200多年的蒙古族曲艺瑰宝乌力格尔一定会长青不老,世代流传。 (文/胡金山德木其格)
1.《贵州梭嘎“长角苗”音乐文化生态考察与研究》,《贵州大学学报·艺术版》(2004年1期)2.《贵州梭嘎“长角苗”标志性乐器三眼箫的考察与研究》,《贵州大学学
2011年,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术期刊社两种刊物分别被《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收入。《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汉文版入编《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2011年版(即
学报一般是综合性的,专业性要求不是很强,如果写的文章是综述类的文章发学报会好发一点,如果是研究性文章发期刊更有价值
问什么都不知道???蒙古族歌唱家韩龙都不认识?还能答什么?
问题一:医学期刊分类:听说医学期刊分什么一类二类三类的,不知道有没有个目录,三类四类的都有什么啊? 每个学校的目录都有细微的差别,如果你想要的话我可以把我们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