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2

  • 浏览数

    276

lisalisa喵喵
首页 > 学术期刊 > 关于指纹研究的论文

2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石头脾气

已采纳

解析指纹花纹基因可研究疾病早期识别

解析指纹花纹基因可研究疾病早期识别,关于指纹,有着许多奥秘。我国近日发现肢体发育相关基因在指纹花纹形成中发挥了关键作用,解析指纹花纹基因可研究疾病早期识别。

提到指纹,你会想到什么?是刑侦电影里的取指纹镜头,还是小时候妈妈掰着你的手指头数“斗”和“簸箕”?关于指纹,有着许多奥秘。但一直以来,人们对指纹形成的生物学机制知之甚少。

为解开这一谜团,中科院上海营养与健康研究所汪思佳研究员团队,爱丁堡大学丹尼斯·赫顿教授团队,中科院院士、复旦大学金力教授团队,联合国内外十余家科研机构对此展开了深入研究。他们在分析人类近百万遗传位点和指纹花纹之间的关系后,发现肢体发育相关基因在指纹花纹形成中发挥了关键作用,有望为通过肤纹表型实现特定疾病的早期识别与筛查提供新思路。

北京时间2022年1月7日,相关研究成果发表于国际权威学术期刊《细胞》。

【小指相对越长,掌长相对越短,双手斗型花纹越多】

“亚洲人的指纹花纹,斗型多,箕型少。除了这两种比较常见,还有弓型。”汪思佳说,指纹花纹形成于胚胎发育早期,且类型终生不变。

斗型(左)和箕型。黄海华摄

研究人员面向23,000多例个体进行了迄今最大规模的指纹花纹全基因组关联分析,从中识别出43个与人类指纹花纹相关的遗传基因座。

令人惊讶的是,尽管指纹在皮肤上,但这些基因大量出现在肢体发育功能相关通路,而非皮肤发育相关通路。

基于小鼠动物模型和人胚胎组织的实验观察,团队发现,支持EVI1基因发挥塑造四肢和手指作用的,正是表达于肢体发育期的间充质细胞,而非皮肤发育期的上皮细胞。这进一步印合,指纹相关基因通过调控肢体发育来影响指纹花纹的形成。

该研究亦发现指纹花纹与手指长度比例间紧密相关性,如小指相对越长,掌长相对越短,双手斗型花纹越多;而食指远端指节(指纹形成处)相对越长,斗形花纹则越少。

【肤纹表型可辅助筛查唐氏综合征】

此前,科学界已经发现不同的皮纹表型与许多先天遗传性疾病之间的关联。比如,唐氏综合征患者可能会有断掌、足拇趾弓状球纹等特征;再如,20世纪60年代,曾有研究发现白血病患者的斗型指纹花纹比较多。尽管这并不是一个预测模型,但没有人知道背后的原因。

本次研究为指纹花纹与疾病健康之间的关联提供了重要理论基础,使“看手相识疾病”在未来成为可能。

汪思佳(左三)和论文第一作者李金喜(左二)等研究人员在讨论。戚心茹摄

“我们此前已经获得了‘唐氏综合征肤纹辅助筛查’的发明专利,这也是首个基于肤纹表型的唐氏综合征辅助筛查体系。” 汪思佳介绍,团队正和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等医疗机构合作,希望将相关研究成果尽早运用在新生儿先天性疾病的早期筛查中,实现早诊断、早治疗。

论文第一作者、复旦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教授张海国介绍,过去一直用油墨收集指纹,研究团队自主研发了电子指纹收集仪。

【“导航图”带来了海量的“问号”】

“这是人类表型组研究的一个经典案例,意义重大。”论文共同通讯作者、人类表型组大科学计划首席科学家金力认为,本项成果不仅首次发现了指纹花纹和肢体表型之间存在强关联,弄清楚了指纹背后的基因,与此同时表明“人类表型组学”的研究思路行之有效,是一种研究策略的突破,是一种研究范式的确立。

如果说基因是一种内在的密码,由基因和环境相互作用的表型就是密码的外在表达。所谓人类表型组,就是人体所有生物特征的集合。

“为什么每个人的指纹不一样,为什么考拉熊有着与人极为类似的指纹……这些有意思的问题都有待于我们一一去探寻。”论文第一作者、复旦大学人类表型组研究院博士后李金喜说。

复旦大学正和国内外机构大力推动人类表型组大科学计划,将对相当规模的志愿者群体采集表型数据,进而发现并解析表型之间的强关联,尤其是那些科学家还没有注意到的、与人类健康息息相关的表型间的强关联,最终形成一张由各种强关联组成的“导航图”,为未来的生命健康研究提供新的指引和方向。

目前,基于复旦大学在上海开展的800余人、每人测量近3万个表型的队列研究,来自不同机构的中国科学家团队已经初步绘制了全球首张“人类表型组导航图”,发现了150余万个强关联,其中跨领域强关联占39%,大部分是科学界首次发现。

“上海要成为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创新策源地,不仅要解决科学问题,首先要提出新的科学问题。这张‘导航图’带来了海量的‘问号’,正等待着科学家去研究和破解,这也是我们下一步的重要工作之一。”金力说。

指纹是人人都有的皮肤特征,而它与我们的身体发育及健康状况有什么联系吗?日前由复旦大学、中科院上海营养与健康研究所牵头的一项研究首次揭示出这个奥秘,确认了人类指纹和肢体发育有高度的基因关联,这项重大成果今天(1月7日)刊发在国际顶级生物学期刊《细胞》杂志2022年第一期上。

长期以来,人们普遍认为指纹只是一种与皮肤有关的遗传特征,2018年我国发起“人类表型组”国际大科学计划,对各种人类生命特征进行更加深入的遗传学研究。复旦大学和中科院相关团队联合国内外十多家科研机构,采集到多种族群体的指纹花纹,分析了近百万遗传位点,最终确认是肢体发育相关基因在指纹花纹表型的形成中发挥了主导作用。

复旦大学博士后 李金喜:最终筛选到指纹发育相关,有43个基因座,其实包含着位点也是几千个。我们其实还是比较惊讶,一下找到这么多,并且他们之间还是有非常强的规律性,同时指向肢体发育。

中科院上海营养与健康研究所研究员 汪思佳:比如说手指的长度,我们发现斗型花纹越多的人,他的小指就越长,这个就非常有意思。这项研究最有突破性的就是,以前从来没有发现过指纹花纹差异背后到底是什么基因造成的,我们是第一次发现指纹的差异背后是肢体发育相关基因造成的。

首次破解指纹的基因密码,不但是理论成果,也预示着人类表型组研究的长远前景。通过人体外部特征与遗传基因的深入研究,在先天疾病早筛、人体病变预防、职业体质选拔等各领域具有重大价值,目前科研团队已经与医疗机构展开合作,进一步拓展在应用领域的实践研究。

中科院上海营养与健康研究所研究员 汪思佳:我们是拿唐氏综合征为例子来看,一个小孩子生下来之后,我拿到了他的指纹特征之后,我可以有98%的准确率可以判断出这个小孩子到底是不是有唐氏综合征,如果你在0岁的时候发现的话,这个干预和两岁时再发现的干预效果是非常不一样的,最后可以导致的就是生活能不能自理的差异。

中科院院士 复旦大学校长 金力:人类表型组是指人体所有的生物特征的集合,我们开展表型组研究一个很重要的目的就是要发现基因表型和环境以及宏观和微观表现之间的关联机制,尤其是那些现在科学家还没有注意到的,与人类健康息息相关的表型间的强关联,也为我们科学界带来了海量的问号,正等待着我们科学家去进一步研究破解。

人的指纹是为数不多的从出生到老去都不会改变的生命特征,也正是因为其恒定性及高遗传性,已成为目前研究最广泛的肤纹类型。人的指纹如何形成?与疾病和人的外表是否有关系?中科院上海营养与健康研究所汪思佳团队、爱丁堡大学丹尼斯·海德恩团队和复旦大学金力团队联合国内外十余家科研机构的研究发现,人类肢体发育相关基因而不是皮肤基因在指纹花纹表型的形成中发挥了关键作用,这有望为研究通过肤纹表型实现特定疾病的早期识别与筛查提供新思路。

今天(1月7日)零时,成果以《肢体发育基因构成人类指纹花纹差异的基础》(“Limb development genes underlie variation in human fingerprint patterns”)为题发表于2022年第一期《细胞》(Cell)主刊。

而此次成果的意义不仅在于发现了指纹基因,或者指纹与和手指长度的关系。更是开启了一种新的研究范式。

决定指纹的基因富集于肢体发于的相关通路,而非皮肤发育相关通路

为什么灵长类动物指纹与人不太一样,而考拉和人的指纹却很相似?上世纪60年代就有很多论文提出,白血病患者的斗型指纹比较多,两者之间有关吗?为什么唐氏综合征患者的指纹与普通人相差甚远?……

人类的指纹有三大类,弓形、斗型和箕型,关于指纹有很多有意思的科学问题,而指纹表型与哪种基因密切相关,其背后有怎杨的遗传学机制?

联合研究团队从定位与指纹花纹表型相关的遗传变异入手,面向5个东亚人群,3个欧洲人群共23,000多例个体进行全基因组关联扫描与多群体分析,从中识别出43个与人类指纹花纹相关的遗传基因座。

课题组发现,这些基因显著富集在肢体发育与形成的相关通路,而非皮肤发育相关通路。其中,位于区域临近EVI1基因的变异位点与中间三枚手指指纹的复合表型显著相关,从而为上世纪初即被发现的“指纹模块现象”(中间三枚手指指纹高度相关)提供了表型组学和遗传学解释。

不止于此,基于小鼠动物模型和人胚胎组织的实验观察,团队发现,人类胎儿组织从肢体发育到皮纹形成的.系列过程中,支持EVI1基因发挥塑造四肢和手指作用的,正是表达于肢体发育期的间充质细胞,而非皮肤发育期的上皮细胞。这进一步与研究结论相印合:指纹相关基因恰通过调控肢体发育来影响指纹花纹的形成。

通过多表型关联分析,该研究亦发现指纹与手指长度比例紧密相关,两者共有相同遗传基础。如小指相对越长,掌长相对越短,双手斗型花纹越多;而食指远端指节(指纹形成处)相对越长,斗形花纹则越少。

与指纹基因相关的不仅是肢体发育,还有疾病

“肤纹表型是人体外观表型的重要组成部分,和人体其它表型与疾病都有密切的联系。通过这项研究,我们揭示了影响指纹花纹形成的是一系列肢体发育相关的重要基因,而这些基因在人体发育中往往起着重要的‘一因多效’作用。”汪思佳表示,有如比邻排列的“多米诺骨牌”,肢体发育基因是指纹的内在影响因素。

顺着这一思路,该项研究为肤纹与人体其它表型与疾病的关联研究提供了重要理论基础,有望打通宏观与微观表型的联系与作用机制,使“看手相识疾病”成为可能。

“例如,科学界已经发现不同的皮纹表型与许多先天遗传性疾病之间的关联,比如唐氏综合征患者可能会有断掌、足拇趾弓状球纹等特征。”汪思佳称,团队根据相关成果研发了首个基于肤纹表型的唐氏综合征辅助筛查体系,准确率98%。目前,这一成果已经申请了专利,正和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等医疗机构合作,希望将相关研究成果尽早运用在新生儿先天性疾病的早期筛查中,实现早诊断、早治疗。再比如,在白血病患者往往斗型指纹更多出现,这与决定这一指纹的基因强相关,目前团队正与医院合作进行研究,期待尽早发现其关联。

研究范式革新,展现人类表型组学创新策源重大意义

“这一成果是人类表型组研究的一个经典案例,很好地体现了人类表型组学作为一种新范式具有创新策源的重大科学意义。”论文共同通讯作者、中科院院士、复旦大学教授金力这样评价。他说,本次复旦和中科院团队基于人类表型组计划“测一切之可测”的理念,通过大规模采集相关数据后进行解析研究,首次发现了指纹花纹和肢体表型之间存在强关联,而强关联背后的作用机理,则在于指纹花纹的形成和肢体的发育受到同一个基因EVI1的影响。这是一种典型的人类表型组学的研究范式与方法。

人类表型组,是人体所有生物特征的集合。开展人类表型组研究一个很重要的目的,就是要发现基因-表型-环境之间以及宏观-微观表型之间的关联机制、尤其是“强关联”及其背后的机制。据悉,复旦大学正和国内外伙伴一起大力推动人类表型组大科学计划,希望解析表型之间的强关联、尤其是那些现在科学家还没有注意到的、与人类健康息息相关的表型间的强关联,最终形成一张由各种强关联组成的“导航图”,为未来的生命健康研究提供新的指引和方向。

目前,经过来自不同机构的中国科学家团队的通力合作基于复旦在上海开展的800余人、每人测量近3万个表型的队列研究,已经初步绘制了全球首张“人类表型组导航图”,发现了150余万个强关联,其中跨领域强关联占39%,大部分是科学界首次发现。“这张‘导航图’,为我们科学界带来了海量的‘问号’,正等待我们科学家去进一步研究、破解,这也是我们下一步的重要工作之一。”金力说。

复旦大学人类表型组研究院、生命科学学院博士后李金喜,爱丁堡大学博士James Glover,复旦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教授张海国和复旦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博士彭美芳为该论文的共同第一作者,汪思佳研究员、Denis Headon教授和金力院士为该论文的共同通讯作者。

相关工作得到中国科学院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上海市科技重大专项“国际人类表型组计划(一期)”、国家重点研发项目、中国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资助项目、国家科技基础性工作专项、CAMS医学科学创新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研究项目,美国国立口腔和颅面研究所、欧盟委员会、澳大利亚研究委员会、澳大利亚国家健康和医学研究委员会、英国医学研究委员会、威康信托基金、香港卡多里慈善基金会、英国威康信托公司、英国心脏基金会、英国MRC和英国癌症研究中心等中外单位和项目的合同资助。

241 评论

静静19811215

指纹重合的可能性为多少

指纹重合的可能性为多少,指纹其实就是人手指上的纹路,当我们还未出世,处于母体的胚胎时期,指纹就已经形成。出生后,指纹已成为终生不变的一种标志。指纹重合的可能性为多少。

指纹识别技术如今广泛应于多个领域,从追踪疑犯到身份认定,从解锁手机到密码门禁,指纹学逐渐从人工识别发展为自动识别。虽然在古代,指纹就作为一种证据,但是直到1888年的6月21日,指纹学才正式进入科学研究的领域。

当时,弗朗西斯·高尔顿(Francis Galton)发表了《个人识别与描述》(Personal identification and description),这是他关于指纹研究的首篇文章,文章用统计学分析法对指纹进行了系统分类,将指纹分为八个大类,再按细节分为若干小类。

高尔顿还证实了指纹和个人智力以及遗传无关。随后的研究中,他又通过计算得出结论:两个单独的指纹相同的概率只有640亿分之1。在1892年出版的《解读模糊指纹》一书中,高尔顿提出了一套指纹分析法,可用于鉴定指纹特征,其中的方法直到现在还在使用,有时被称为“高尔顿细节”。

其实,高尔顿对于指纹的兴趣,与他表哥达尔文收到的一封信有关,这封信是英国医生亨利·福德斯(Henry Faulds)从日本寄给达尔文的,福德斯常年在日本协助当地建立现代医院,在长期的实践中福德斯发现,指纹因人而异,可以标记个人身份。他将研究文章寄给了达尔文,但当时的达尔文已经处在生命的最后两年,年迈的他无心研究,就把这封信转交给了高尔顿。

福德斯因为久久未收到达尔文的回信,就将自己的研究投稿到了《自然》期刊发表。紧接着,派驻印度的英国裁判官威廉·赫歇尔(William Herschel)也发表文章,称自己在印度的二十年中,一直使用指纹识别技术进行人口管理,包括用指纹签署条约和协议,对收押犯人进行统计和留底。佛德斯与赫歇尔后来多次发表文章争论到底谁是指纹研究的开创者,但始终没有引起广泛关注。

1882年,高尔顿接受了法国巴黎警察局司法身份部主管阿方斯·贝提昂(Alphonse Bertillon)的委托,协助标识罪犯的脸部轮廓、手脚长度以及指纹特征,高尔顿此时才想起达尔文给他的那封福德斯写的信,这才有了他对指纹研究,并于1888年、1892年先后出版了著作。

1892年,阿根廷布宜诺斯艾利斯的督察爱德华多·阿尔瓦雷斯(Eduardo Alvarez)在拜读了高尔顿的《解读模糊指纹》后,成立了世界上第一个指纹专责单位。同年,阿尔瓦雷斯利首次利用一枚案发现场留下的血指纹,破获了一桩命案。后来,各国纷纷设立专门机构,创建起指纹库,用于刑侦、识别等多个领域。

如今的指纹采集技术和分析方法早已超越高尔顿当年的发现,也日益渗透到我们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

1、指纹的由来

指纹其实就是人手指上的纹路,它是由染色体决定。

而染色体又是基因组成,每个基因各自控制着头发的颜色、指纹的特征等。

当我们还未出世,处于母体的胚胎时期,指纹就已经形成。出生后,指纹已成为终生不变的一种标志。

2、指纹的独一无二

指纹有三种形状,分别为斗形、弓形和箕形。

每条纹理又包含着分叉、分歧、终结、孤立、短纹等,这些不同的特征组成了我们的指纹。

同时也使得指纹重复率极小,只有一百五十亿分之一。

所以也可以这样说,世界上任何人的指纹都是独一无二的。

3、指纹的作用

从生理上来讲,指纹能够增加我们手指和其他东西之间的'摩擦力,便于手掌抓牢物体。

在现代的日常生活中,因为每个人的指纹都是独一无二的,所以公安机关可以通过犯罪现场的指纹来破案。

企业可以通过指纹识别来提供安全防破解产品。

4、古代指纹的使用

看到这里相信有很多读者会奇怪,既然指纹识别是现代技术,为什么从影视剧里看到古代也需要按手印呢?

其实古人是很有智慧的,他们很早就发现了每个人的指纹是不同的。

并且因为在古代不是所有人都识字,所以在签字的时候就选择用更简单的按手印,需要鉴别时便再次按手印,与之前对比。

左手右手指纹的纹理是不一样的,一些光学指纹读头甚至可以通过识别区分出左右手,一样是不可能一样的了

指纹识别系统是有识别率的,指纹识别就是采集你指纹的多个点进行对比,对比度是有一个百分比的,每个识别系统都不一样,高了会识别失败,低了就什么指纹都成功。

每个人(包括指纹在内)皮肤纹路在图案、断点和交叉点上各不相同,也就是说,是唯一的,并且终生不变。

即便左右手也是完全不同的,十个指头更是不一样!肉眼也能看见,只是分辨没有专业的识别工具高

人的皮肤由表皮、真皮和皮下组织三部分组成。指纹就是表皮上突起的纹线。由于人的遗传特性。虽然指纹人人皆有,但各不相同。伸出你的手,仔细观察,就可以发现小小的指纹也分好几种类型:有同心圆或螺旋纹线,看上去像水中漩涡的,叫斗形纹;有的纹线是一边开口的,就像簸箕似的,叫箕形纹;有的纹形像弓一样,叫弓线纹。各人的指纹除形状不同之外,纹形的多少、长短也不同。

据说,全世界的五十多亿人中,还没有发现两个指纹完全相同的人呢。更有趣的是,指纹在胎儿第三四个月便开始产生,到六个月左右就形成了。当婴儿长大成人,指纹也只不过放大增粗而已。

指纹出现的原因

科学家经过研究,指出一种可能性是:指纹能够提高我们的触觉。在最近的一项研究中,法国科学家通过与橡胶状传感器制成的带凹槽的人造指纹有关的一系列实验,对这种想法进行了研究。实验中,科学家比较了人造指纹与一种类似皮肤的平滑材料的敏感度。

结果发现,当滑过一个有些粗糙的表面时,人造指纹产生的振动强度是平滑材料的100倍。

研究人员解释说,增强的振动赋予我们更高的触觉,尤其在检查纹理的时候。当手指划过质地粗糙的表面时,指纹能够以一个最佳频率增强振动,进而刺激帕西尼体。

帕西尼体是皮肤的神经末梢,用于探测纹理。也就是说,纹理信息允许我们通过触摸辨别物体。根据巴黎研究人员的实验发现,不仅神经系统在触觉估计中扮演着重要角色,身体特征也同样能够在感知时提高估计能力。

266 评论

相关问答

  • 指纹打卡机毕业论文

    经济的发展促进了电网规模的扩大,为实现电力调度的高效、安全,必须使电力调度走向智能化与自动化的发展道路。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浅谈电力调度系统应用论文,供大家参考

    荷兰白瓷猪 4人参与回答 2023-12-08
  • 指纹识别技术论文的参考文献

    先简单介绍指纹识别的历史,具有科学意义的指纹技术研究开始于16世纪后期。英国学者Dr. Nehemiah Grew (1641 - 1712)于1684年发表了

    嘻哈精神9999 4人参与回答 2023-12-10
  • 指纹识别算法的研究总结论文

    指纹识别技术是生物测量学技术中较为成熟、应用较多的一种,它是一种利用人的指纹进行计算机自动识别的综合...这里的指纹识别技术是指利用计算机进行的指纹自动识别技术

    欣欣向上, 4人参与回答 2023-12-06
  • 指纹识别毕业论文

    您好,论文查重是为了避免抄袭,保证论文的专业性和原创性。避免知识成果被盗取。

    josephine383 5人参与回答 2023-12-08
  • 关于指纹研究的论文

    解析指纹花纹基因可研究疾病早期识别 解析指纹花纹基因可研究疾病早期识别,关于指纹,有着许多奥秘。我国近日发现肢体发育相关基因在指纹花纹形成中发挥了关键作用,解析

    lisalisa喵喵 2人参与回答 2023-1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