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5

  • 浏览数

    110

淘气lulu
首页 > 学术期刊 > 比字句研究论文

5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芥末生煎

已采纳

(共计300余篇)1981-2001年拟声词初探[语言教学与研究1981.4]关于“在黑板上写字”句式变换和分化的若干问题[语言教学与研究1982.3]基础短语析句法[杭州大学学报增刊1982]“动+个+形/动”结构分析[汉语学习1984.2/现代汉语补语研究资料]两种不同性质的虚语素“头”[中国语文通讯1984.3]句型的分类及其原则[杭州大学学报增刊1984]说“又”——兼论副词研究的方法(与人合作) [语言教学与研究1985.2]评《汉语语法学史》[徐州师院学报1985.3]辞典编写和ABB式形容词的处理[辞书研究1985.4]汉语句型研究述评[语文导报1985.4/现代汉语语法研究的现状和回顾]汉语语法研究现状述略[语文导报1985.5]关于歧义结构的研讨[语文导报1985.10/现代汉语语法研究的现状和回顾]把字句及其变换句式[研究生论文选集.语言文字分册,江苏古籍出版社]同语式探讨[语文研究1986.1]“要了白要,不要白不要”是悖论吗? [汉语学习1986.5]八十年代副词研究的新突破[语文导报1987.人大复印资料1987.4]吕叔湘语言风格初探[语言教学与研究1987.3]评《语法研究和探索(二)》[中国语文1987.3]从语序的三个平面看定语的移位[华东师大学报1987.4/语法求索/人大复印资料1987.11]把字句研究纵横观[语文导报1987.7]状语后置的条件制约[汉字与文化(一),光明日报出版社]“V成”结构的性质[汉语学习1988.1]“非X不Y”及其变式[中国语文天地1988.1]毛茸茸的感性和下意识的力量[修辞学习1988.3]《现代汉语》教材改革向何处去? [语文建设1988.5]关于汉语语法学史研究的若干问题[华东师大学报1988.5] 形式与意义四论[语法研究和探索(四),北京大学出版社]论汉语语法学发展的历史趋势[语言学通讯1989.1]话语的失误及其补正[中国语文天地1989.1]“什么”非疑问用法研究(与人合作)[语言教学与研究1989.1]叹词疑问句的语义层面分析[语文研究1989.2]语气词“呢”在疑问句中的作用[中国语文1989.3]ABB式形容词的动态研究[世界汉语教学1990.1]说“言外之意”[华东师大学报1990.4]“语文研究”十年来语法论文观感[语文研究1990.4]“X不X”附加问研究[徐州师院学报1990.4]比字句替换规律刍议[中国语文1990.6]“XY”的学术研究风格和创学派意识[汉语学习1990.6]副词在句法结构中的语义指向[汉语论丛,华东师大出版社]汉语的话语话题[语文论文集,百家出版社]上海店名文化心理分析[现代语言学,延边大学出版社]试析上海方言的虚语素“头”[语文论丛(四),上海教育出版社]论中国理论语言学史研究(与人合作) [语言学与语言教学,北京语言学院出版社]歧义分化方法探讨[语言教学与研究1991.1]辞格研究之我见[修辞学习1991.2]说中国文化语言学的三大流派[汉语学习1991.2/人大复印资料1991.2]八十年代汉语语法研究的回顾与今后的任务[世界汉语教学1991.3]评对外汉语新编教材《中国家常》[语言教学与研究1991.4]“省略句”与“非主谓句”新说[语文学习1991.7]回声问的形式特点和语用特征分析[华东师大学报1992.2/人大复印资料1992.10]关于中国文化语言学的反思[语言文字应用1992.2/人大复印资料1992.5]简评林祥楣主编的《现代汉语》[语文建设1992.4]关于语法研究中三个平面的理论思考——兼评有关的几种理论模式[南京师大学报 1992.4/人大复印资料1993.3]从新的角度研究广告语言[语言学通讯1993.]评邢福义《语法问题发掘集》(与人合作) [语言研究1993.1]量词的语义分析及其与名词的双向选择[《中国语文1993.3]心理动词及其句型(与人合作) [语文研究1993.3]儿童语言研究的最新成果——评《汉族儿童问句系统习得探微》[汉语学习1993.3]汉语口语失误[语言文字应用1993.4/人大复印资料1994.1]七年磨一剑——读《汉语集稿》有感[汉语学习1993.6]现代汉语课程教学方法改革刍议[语文建设1993.9]汉语的结构句型与功能句型——评《中国句型文化》[语言与文化多学科研究,北京语言学院出版社]1991年现代汉语研究综述(与人合作) [中国语言学年鉴1992]难忘恩师哺育情[朱德熙先生纪念文集,语文出版社]现代汉语规范化问题[社会科学争鸣大系,上海人民出版社]汉语语法学在理论与方法上的十大贡献[中国语文研究四十年纪念文集,北京语言学院出版社]对外汉语教学生成语法系统刍议[语法研究与语法应用,北京语言学院出版社]现代汉语选择问研究[语言教学与研究1994.2]口语与语用研究的结晶——评《汉语习用语功能词典》[世界汉语教学1994.2]打开语言学宝库的金钥匙[汉语学习1994.3]间接问句及其相关句类比较[华东师大学报1994.5]动词的多角度、多层次、多渠道研究——评《汉语动词和动词性结构》(与人合作) [中国语文1994.6]道路与榜样——评《陆俭明自选集》[语言教学与研究1995.1]简评梅立崇《汉语与汉语教学探索》[世界汉语教学1995.3]对外汉语教学语法体系改革的新蓝图——评吕文华《对外汉语教学语法探索》[汉语学习1995.4]“怎么”疑问句的语法意义及功能类型[语法研究和探索(七)]“吧”字疑问句及其相关句式比较研究[第四届国际汉语教学讨论会论文集]现代汉语正反问研究[汉语研究第4辑]疑问句群语义关系分析[第4届现代语言学讨论会论文集]设问句的类型与问答框架语义关系[庆祝吕叔湘先生90华诞讨论会论文集]动量词的语义分析及其与动词的选择关系[中国语文1995.2]双音节“V+N”的配价分析[现代汉语配价语法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论广告语创作的定位策略[语言文字应用1995.1]广告语研究的现状与我们的对策[汉语学习1995.3]春江水暖鸭先知[汉语学习1996.1]“句法向”与“语义价”及其相互关系[汉语学习1996.3,人大复印资料1997/2]评沈阳《现代汉语空语类研究》(任志萍合作)[语言教学与研究1996.4]论汉语语法的双向选择性原则[中国语言学学报8]关于“功能”和“解释”的几点理论思考[华东师大学报1996.4]港词语规范化与多元标准[香港大公报1996.10.10/香港词库建设通讯1997总第11期]复句研究的新突破———评王维贤等《现代汉语复句新解》(跟胡宗哲合作)[语文研究1996.2]抬头是山路在脚下———评萧国政《现代汉语语法研究》(跟任志萍合作)[汉语学习1996.2]香港报纸用语的层次等级及其对策[1997与香港中国语文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中文应用写作与语言问题[香港中文大学《中国语文通讯》1997.6/42期]上海方言的“辣”“辣辣”“辣海”的比较研究(徐烈炯合作)[方言1997.1]从北京话、上海话、香港话看语言渐变的走势(鲍懋振合作)[香港语文建设通讯1997.3]试谈香港地区普通话教学中的“儿化”和“轻声”问题(沈阳合作)[方言1997.3]从“才”看语义与语法的相互制约关系[汉语学习1997.2]上海方言形容词重叠式研究(徐烈炯合作)[语言研究1997.2,人大复印资料1998/2]“非疑问形式+呢”疑问句研究[语言学论丛17辑,北京商务印书馆]双宾语句的语义分析[语言论丛2,上海辞书出版社]更上一层楼——评陈亚川郑懿德《汉语集稿二》[语言教学与研究1998.3]20世纪末的现代汉语语法研究[世界汉语教学1998.4]关于“轻声词”的若干疑难问题[语文建设1999.1/人大复印资料1999/5]《数里乾坤》序[世界汉语教学1999.1/ 《数里乾坤》北京大学出版社]歧义——语法研究的突破口[语法研究入门,商务印书馆1999]关于疑问句的研究[语法研究入门,商务印书馆1999]“阿V”及其相关疑问句式比较研究(徐烈炯合作)[中国语文1999.4/人大复印资料1999.8]上海方言与北京方言疑问代词比较研究(徐烈炯合作)[中国语言学的新拓展,香港城市大学1999]动词重叠核心意义、派生意义和格式意义(吴吟合作)(汉语学报,湖北教育出版社)《HSK对外汉语水平考试词典》编写的原则与方法(第六届国际汉语教学讨论会论文选)香港方言外来词比较研究(语言文字应用,人大复印资料)“一面P,一面Q”的语义类型及相关句式(王伟丽合作)[语言教学与研究]2001(6篇)1.试论名词重叠AABB式语法意义及其他(吴吟合作)(语文研究)2.“v+满”的句法语义分析(税昌锡合作)(日本《现代中国语研究》)3.《现代汉语口语句法特点研究序言》(香港鹭达出版公司)4.汉语语法研究必须走向世界(胡建华合作)(世界汉语教学)5.名词的动态性及其鉴别标准(刘焱合作)(汉语学习)6.说新崛起的汉语语法学史评学(税昌锡合作)(浙江教育学院学报)2002(5篇)1.“或者”单用、双用与多用的条件制约(周有斌合作)(语文研究)2.“是不是VP”肯定性倾向及其类型学意义(朱彦合作)(世界汉语教学,人大复印资料)3. 比字句强制性语义要求的句法表现(刘焱合作)(汉语学习)4. 现代汉语课程教材的实践与创新意识(中国大学教学)5.谈中学语文课程的目标以及语言点的设置(语言理论与语言教学,香港教育学院出版2002)2003(6篇)1.陕北方言的正反是非问句(王鹏翔合作)(方言)2.汉语虚词研究的新起点——评现代汉语虚词丛书(汉语学习)3.“宁可”格式研究及方法论意义(周有斌合作)(语言教学与研究)4.新世纪汉语语法研究的几点思考(语言科学)5.《标题语法》述评(周娟合作)(语文研究)6.“人家”的指代功能与语义分析(语法研究和探索(十二),商务印书馆2003)2004(8篇)1.现代汉语通论教材编写的创新意识(语文论丛八,上海教育出版社2004)2.“语义语法”说略(暨南学报,人大复印资料)3.建立“理解语言学”刍议(赵春利合作)(修辞学习)4.动宾组合中的制约与反制约关系(暨南大学华文学院学报)5.功能主义与汉语语法研究(罗晓英合作)(汉语学习,人大复印)6.“别”字句的语法意义及其对否定项的选择(罗晓英合作)(世界汉语教学)7.“也”字句与相似性原则(刘焱合作)(庆祝中国语文创刊50周年国际研讨会纪念文集,商务印书馆)8.当前汉语语法研究的特点与发展趋势(21世纪的中国语言学,商务印书馆2004、5)2005(9篇)1.从语义到形式的研究新思路(罗晓英合作)(南京师范大学学报)2.汉语方言语法研究的回顾与思考(周芍合作)(暨南学报)3.语义特征的界定与提取方法(周芍合作)(外语教学与研究)4.“致使把字句”与“省隐被字句”的语用解释(赵春利合作)(汉语学习)5.“好”的话语功能分析(朱晓亚合作)(中国语文)6.香港词语比较研究(浸会大学《人文中国》第11期,)7.语法本体研究与对外汉语语法教学(周芍合作)(暨南大学华文学院学报)8.“副+名”组合与语义指向新品种(吴立红合作)(语言教学与研究,复印)9.香港社区英文词语夹用现象剖析(吴立红合作)(语言文字应用)2006(11篇)1.关于语义范畴的理论思考(赵春利合作)(世界汉语教学)2.试探介词“对”的语法化过程(周芍合作)(语文研究)3.论语义特征的语法分类(税昌锡合作)(汉语学习)4.副词“可”的语义分化及其语用解释(罗晓英合作)(暨南学报)5.汉语谓宾动词的配价研究(王伟丽合作)(语言学问题论丛,三联书店)6.语义的多维研究序(《语义的多维研究》,语文出版社)7.港式中文与语言变异(石定栩合作)(华东师大学报)8.汉语语法的动态研究序言(汉语语法的动态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9.含动名词组合的语义分析(周日安合作)(湘潭大学学报)10.“把字句”“被字句”的认知解释(邢福义主编《汉语被动表述问题研究新拓展》,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11.浙江学者对现代语言学研究的贡献及其特色(汉语史学刊第6辑,上海教育出版社)2007年(11篇)1.“V一把”中V的泛化与“一把”的词汇化(中国语文)2.论“太”修饰形容词的动态变化现象(汉语学习)3.汉语递进范畴研究序言(汉语递进范畴研究,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4.汉语方言正反问比较的几点思考(周娟合作)(暨南大学学报)5.港式中文的变异特点及其形成机制(石定栩合作)(《山高水长——丁邦新70寿庆论文集,台湾中央研究院2007)6.美英式原型标记“.门”的类化和泛化(周日安合作)(外国语)7.“NP1有NP2很AP”歧义格式的分化规则(赵春利合作)(语言研究)8.上海方言的话题疑问句和命题疑问句(华东师大学报)9.建立以语义特征为标志的汉语复句新系统刍议(世界汉语教学)10.林焘先生追忆(《林焘先生纪念文集》,商务印书馆)11.生成语言学背景下的汉语语法及翻译研究序言(《生成语言学背景下的汉语语法及翻译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12篇)1.探索新的理论方法,重铸中国修辞学的辉煌(修辞学习)2.网络时代汉语嬗变的动态观(马喆合作)(语言文字应用)3.“动+介+宾”结构的语义模式及认知场景(周娟合作)(语言教学与研究)4.由“是”构成的三种附加问比较研究(甘肃社会科学)5.“连A也.都B”框式结构的争议及其框式化进程(语言科学,复印)6.从“手机”看不同华语社区同义词群的竞争与选择(刘杰合作)(语文研究)(新华文摘全文转载)7.试论“责怪”义标记格式“都是NP” (郑娟曼合作)(汉语学习)8.“好不好”的否定功用(郑娟曼合作)(暨南学报)9.教材的精品意识与精品课程建设(中国大学教学)10.徐通锵先生二三事(《徐通锵先生纪念文集》商务印书馆)11.几回回梦里回北大……(《未名湖之恋》吉林人民出版社2008)12.港式中文与语言接触理论(佛山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09年(9篇)1.从准定语看结构重组的基本原则(山西大学学报)世纪汉语语法研究的宏观思考(澳门语言学学刊)3.论反义方位复合词的约量表达(马喆合作)(学术研究)4.说框式结构“想x就x”(丁倩合作)(华文学院学报)5.新兴组合“X一下”的泛化趋势及其修辞价值(马婧合作)(修辞学习)6.香港地区大学普通话教学与考核的互动(王玲玲合作)(中国大学教学2009年第8期)7.上海方言疑问句近百年来的演变和特点(日本《现代中国语研究》)8.从“V给”句式的类化看语义的决定性原则(语言教学与研究,复印)9.“美女”面称的争议及其社会语言学调查(语言文字应用)2010年(9篇)1.析一种新兴的主观强加性贬义格式(刘杰合作)(语言与翻译)2.“A到O”结构的语义类型及认知模式(王宜广合作)(暨南学报)3.“没A没B”框式结构的语义增值及贬义倾向(袁志刚合作)(语文研究)4.非真值性判断“不是A,而是B”句式研究(王宜广合作)(世界汉语教学)5.“一A一B”框式结构的位序原则及其构式语义(崔少娟合作,当代修辞学)6.《新时期汉语语法学史》自序(汉语学习)7.汉语反递句式的语义信息结构分析(周静合作)(宁夏大学学报)8.《名名组合的句法语义研究》序(周日安,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9.北大,我心中永不枯竭的源泉(《我们的学友》,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年10月)2011年(9篇) 1.新世纪汉语语法研究的特点和趋势(汉语学习)2.“半A半B”框式结构及相关格式比较(黄燕旋合作)(陕西师范大学学报)3.“幸亏”类副词的句法语义.虚化轨迹以及历史层次(语言教学与研究)4. 汉语框式结构说略(中国语文)5.评《汉语语法论》的历史地位兼论其“句型”学说(新疆克拉玛依学刊)6.上海话句末助词“快勒”新解(石定栩合作)(《南方语言学》,暨南大学出版社)7.汉语社区词的典型性及其鉴定标准(刘宗保合作)(语文研究)8.社会与认知视角下的歧义研究新探索——评《现代汉语歧义识别与消解的认知研究》(当代修辞学)9.两岸汉语“男生”“女生”的指称比较(杨海明合作)(语言文字应用)2012年1.移动动词“来”的会话策略与虚化假设(张寒冰合作)(暨南学报)2.语言服务业与语言服务学(北华大学学报2012)3.估测副词群的功能比较(《汉藏语学报》2012)4.论汉语语法研究的北大精神(商务印书馆2012)5.是非问内部类型的特点及其比较研究(世界汉语教学2012)6.说新兴框式结构“X你个头”及其语义的固化(汉语学报2012)7.“罢了”的语法化进程及其语义的演变(刘晓晴合作)(古汉语研究2012)

205 评论

04年8月6号

好难的问题啊!无能为力了 祝你好运吧!

213 评论

羊咩咩要攒钱

朋友,这个是你要资料的网站刚刚忘记发给你了,你上去看看,那个你用的上。HSK汉语水平考试(高等)语法大纲 甲级语法大纲 一、词类 (一). 名词 1. 一般名词:妈妈 教室 词典 自行车 水平 精神 2. 方位名词:里 外 上 下 前 后 中 左 右 东 西 南 北 复合方位名词: 里边 外边 上边 下边 前边 后边 旁边 中间 东边 西边 南边 北边 3. 时间名词:年 月 日 星期 小时 今天 去年 4. 名词重叠:年年 月月 天天 人人 家家 (二). 代词: 1.人称代词:你(您) 你们 我 我们 他(她) 他们(她们) 咱 咱们 2.疑问代词:谁 哪 哪里(哪儿) 什么 怎么 怎么样 几 多少 3.指示代词:这 这些 那 那些 这里(这儿) 那里(那儿) 这么 那么 这样 那样 4. 代词:各 每 有的 有些 别人 别的 它 它们 (三) 动词: 1. 一般动词:看 写 打 参观 爱 想 喜欢 希望 像 姓 在 进行 2. 动词重叠:想想 看看 学习学习 研究研究 说(一)说 试(一)试 听了听 走了走 3. 助动词:能 会 要 想 可能 可以 愿意 应该 得(dei) (四) 形容词: 1. 一般形容词:大 红 多 错 全 安静 漂亮 男 女 老 少 2. 形容词重叠:高高 长长 好好 整整齐齐 干干净净 高高兴兴 (五) 数词: 1. 基数:零 0 一 十 百 千 万 二 两 半 2. 序数:二年级 331路 14楼6门15号 2月5号 第一 3. 概数:三四个 十几个 几十年 四十多人 两年多 两个多小时 4. 分数:百分数:三分之二(2/3) 百分之四十(40%) 5. 倍数:小数:五倍 七点八() 三点一四一六() (六) 量词: 1. 名量词:个 位 本 件 种 斤 公斤 克 间 棵 课 张 把 只 条 口 米 公尺 2. 名量词重叠:个个(都不错) 张张(笑脸) 条条(大路) 种种(事情) 3. 动量词:次 遍 回 下 口 (七) 副词: 1. 否定副词:不 没(有) 别 2. 时间副词: 正 刚 常 常常 已经 正在 总(是) 才(1) 就(1) 3. 范围副词:都(1) 只 一共 4. 程度副词:很 太 更 最 十分 非常 多(么) 5. 频度副词:又 再 还 也 (八) 介词: 1. 引出时间.处所.起点:当 在 从 离 2. 引出方向:向 往 朝 3. 引出对象 :对 跟 和 比 为 给 4. 引出目的. 原因:为 为了 5. 引出施事:把 被 叫 让 6. 表示排除和加合:除了 ……除了……以外 (九) 连词: 1. 连接词或词组:和 跟 或者 还是 2. 连接分句 :虽然 但是 要是 所以 可是 还是 但 而且 只好 (十) 助词 : 结构助词:的(1) 地 得 1. 动态助词:了 着 过 呢 2. 语气助词:吗 呢 吧 啊 了 3. 其他:等 (十一) 叹词: 啊 喂 (十二)象声词:哈哈 二、词组 (一) 按词组结构划分: 联合词组:工厂.商店和.学校 老师和学生 我和他 红的和绿的 去或者不去 1. 偏正词组:大操场 英文课本 一件衣服 努力(地) 工作 劳动的时候 2. 动宾词组:打电话 买东西 进教室 进行讨论 遇到困难 3. 动( 形) 补词组:听清楚 买不到 住几天 玩得很高兴 好的很 漂亮极了 4. 主谓词组:腿疼 石头冷 学习紧张 精神愉快 5. 介宾词组:在学校(学习) 向前(走) 位大家(服务) 把他(叫来) 6. “的”字词组:中文的 老师的 蓝的 用的 卖菜的 我的 (二) 按词组性质功能划分: 1. 名词或名词性词组:我的书 漂亮小姐 汉语水 一座桥 三本 那件 2. 动词词组:坐车 写完 看得懂 走出来 慢慢说 可以看 去参观 3. 形容词词组:很舒服 非常高兴 大一点儿 容易得很 三、句子成分 1. 名词.代词. 数词.名词词组作主语:同学们都到了。明天是星期天。外边有人找你。我们都是外国留学生。谁去看比赛?那是我的家。 十六是四的四倍。图书馆的书很多。一斤多少钱?这件合适吧? 2 .“的”字词组作主语: 红的好看,蓝的不好看。 学汉语的都希望去中国。 你买的贵,我买的便宜。 3 . 动词、动词词组作主语: 笑对人的身体有好处。 吃一点儿没关系。 爬山很有意思。 4. 形容词、形容词词组作主语: 暖和对他的身体有好处。 着急有什么用? 太冷了不好,太热了也不好。 5. 主谓词组作主语: 身体好很重要。 天气冷点儿没关系。 我学汉语是为了去中国旅游。 他不来也好。 (二)谓语 : 1.动词、动词词组作谓语: 他走了。 今天我们讨论语法问题。 小王可能不来了。 他们去参观工厂。 2.形容词、形容词词组作谓语: 我们班的学生多,他们班的学生少? 北京的夏天很热。 这个电影太好了。 3.名词、代词、数词或名词词组作谓语: 今天星期天。 你最近怎么样? 他十八(岁), 我二十(岁)。 我上海人,他北京人。 4.主谓词组作谓语: 她眼睛很漂亮。 这个电影我看过。 (三)宾语: 1.名词、代词、数词或名词词组作宾语: 我们都学习汉语。 教室在西边。 我还没见过她。 你找谁? 这是一千,不是一百。 她最近买了一辆新汽车。 我要一个。 他要那本。 2.“的”字词组作宾语: 我不喜欢酸的。 你要买什么样的? 3.动词、动词词组作宾语: 你要多注意休息。 这件事已经进行了认真研究。 4.形容词、形容词词组作宾语: 我喜欢安静。 这样做我觉得不怎么好。 5.主谓词组作宾语: 我希望你明年再来。 你觉得他怎么样?我看见小王去图书馆。 6.双宾语: 阿利送给老师一件礼物。他教我英语,我教他中文。 (四)定语 1.名词、代词、数词或名词词组作定语: 这是中文杂志。 晚上的会不开了。 前边的同学叫什么名字? 我爸爸是工人。 四的四倍是多少。 这件衣服是去年买的。 这些是我朋友的东西。 一辆辆汽车从门口开过。 2.形容词、形容词组作定语: 请给我一杯热茶。 昨天我们看一场非常精彩的演出。 3.动词、动词词组作定语: 今天参观的人真不少。 参加晚会的同学都来了。 4. 主谓词组作定语: 阿里写的汉字很整齐。 小王讲的故事很有意思。 (五)状语 1. 副词作状语: 我常常坐公共汽车。 他不知道我现在住的地方。 2. 形容词作状语: 他大喊一声。 他的书整齐地摆在桌子上。你应该好好地学习。 3. 名词、代词、数词或名词词组作状语: 请前边坐吧! 我们下午看展览。 我怎么回答他呢? 他把杯里的酒一口喝完了。书只能一本(一)本地读。 大家屋里坐。 4. 介宾词组作状语: 去机场要一直往前走。 他经常给我打电话。 王老师对人很热情。 我在中国认识了很多朋友。 5. 动词、动词词组作状语: 我要继续学下去。 他握着我的手说:“欢迎你再来!” 6. 主谓词组作状语: 孩子们手拉手跑过来。 他声音不大地说:“这件事先别告诉别人。 (六)补语 1. 结果补语: 请同学们写清楚。 大家把桌上的东西收拾好。衣服应该洗干净。 不要把电视搞坏了。 你们听懂了没有? 请把自己的东西拿走。 我把他送给朋友了。 他把自行车卖掉了。 他紧紧地握住我的手说:“谢谢。” 2. 趋向补语: (1)简单趋向补语:动+来/去:你们都进来吧。张文不在这儿,他回去了。你们都进屋来吧。(宾语在“来”之前)动+上(下、进、出、起、过、回):他跑上楼了。她走下楼了。 请把这张桌子搬进屋里。你把这些书搬出教室。飞机飞过大海。阿里买回一本新书。 (2)复合趋向补语:动+上来(上去、下来、下去、进来、进去、出来、出去、回来、回去、过来、过去、起来):他走上来了。她走上去了。他从楼上走下来。你把画儿从墙上拿下去。他跑进图书馆去了。请你把书带回来。我得把汽车开回去。你把自行车骑过来。他笑着站起来。 3. 程度补语: 形+得很:今年冬天冷得很。他得了第一,高兴得很。 形+极了:这条河深极了。她看到这件礼物,喜欢极了。 形+得多:这条路近,那条路远得多。这间屋子小,那间屋子大得多。 形+多了:这篇课文容易多了。他的学习成绩差多了。 动+得+形:他写得好,我写得不好。她写得整齐,我写得不整齐。 4. 可能补语 肯定式:动+“得……”:这篇课文你们看得懂吗?我这样讲你们听得见吗?这些东西你拿得动吗?今天的作业我们写得完。 否定式:动+“不……”:这本书我们看不懂。他说的话我们听不见。这些书我拿不动。今天的作文我们写不完。 5. 数量补语: (1) 时量补语: A. 表示动作持续的时间:你等一会儿。 她病了一年了。你等我们十分钟。今天我们上两小时汉语课。 B. 表示动作经历的时间:他大学毕业已经五年了。她儿子死了三年了。他们离开北京一个月了。我们来中国一年半了。 (2) 动量补语:这本书我看过两遍。请等一下儿。我找过他两次。你喝一口试试。 四、句子分类 (一) 单句 (1) 主谓句 A. 完全主谓句:我们学习汉语。他们是留学生。 B.不完全主谓句:即主语或谓语在一定语言环境中可不出现阿利不去北京,( )去上海了。——谁找他?——小王。 (2)非主谓句 A. 无主句: 下雨了。 冷极了! 请喝茶! B. 独词句: 老张! 好! 什么? 谢谢!啊? 2.复句(举例见后) (1) 不带关联词的复句:带关联词的复句 (二) 按谓语性质分类(“*”,参见“谓语”部分,不标号) *1. 动词谓语句;小张学习,小王工作。咱们一起想个办法。 我们汉语水平提高了。他姓谢,叫谢文。他是工人。 *2. 形容词谓语句,谓语中不用“是”:今天很热。这件衣服漂亮极了。 *3. 名词谓语句:明天星期天。弟弟十三岁。他黄头发,蓝眼睛。你那儿的?我北京的。 *4. 主谓谓语句:他身体不太好。这个饭店服务员态度不好。烟我不抽了。这个电影我看过了。我衣服不想买了。这种事情我不太感兴趣。 (三)按用途分类: 1. 陈述句:阿里要回家了。你的汉语说得不错。 2. 疑问句: 你是新来的留学生吗?今天星期几?你是不是不喜欢这种颜色?你不高兴了? 3. 祈使句:别说了!请常常给我写信!教室里不要抽烟! 4. 感叹句:天气太冷了! 她长得多漂亮啊! 五、几种特殊句型 (一) “是”字句 肯定式: 1. 表示等同:他是我们的老师。他的生日四月四号。这儿是集合的地方。 2. 表示质料或特征:这种鞋是布的。我们学校是第一名。 3. 表示说明或归类:我是北京语言学院的学生。她是老师,他是工人。我们都是明天走,我是上午,他是下午。我是为了大家,为了集体。 4. 表存在:图书馆东边是操场。桌子上是书和报。 5. 表示领有:小王是一只手。这张桌子是三条腿。 否定式:小王的哥哥不是工人。辅导的时间不是下午,是晚上。 (二)“有”字句 肯定式: 1. 表示领有:我有一件新衣服。他有一个姐姐。 2. 表示包含、列举:一年有十二个月。参加晚会的有工人、农民、干部。 3. 表示存在:屋里有两张桌子。学校门口有很多汽车。 4. 表示评价、达到:他很有办法。他有三十多岁。 5. 表示发生、出现:生活水平有了很大提高。这个孩子有进步了。 否定式:他没有钱。教室里没有人。 (三) 存现句 1. 表示存在:墙上挂着一张画儿。车上挤满了人。 2. 表示出现:东边开过来一辆汽车。那边跑过来一个小孩。 3. 表示消失:上午搬走了几把椅子。那个学校死了一个学生。 (四) 连动式 1. 表示动作的连续:他们吃过晚饭散步去了。十点钟,他就上床睡觉了。 2. 表示动作的目的:下午我们去商店买东西。你要那么多纸干什么? 3. 表示动作的方式等:我明天坐飞机去广州。他用铅笔写字。 4. 表示动作的结果:他看了那封信高兴极了。他出门丢了十块钱。 5. 前一个动词为“有”或“没有”:我有事找你。他没有时间休息。 (五) 兼语句 1. 表使令意义的兼语句:晚上我请你吃饭。老师让我再读一遍课文。小王叫我去他家玩玩儿。 2. 表爱憎意义的兼语句:领导经常表扬他工作认真。教师批评他学习不努力。 3. 表称谓或认定意义的兼语句:我们都说他是好学生。他收我做学生。 4. 前一个动词是“有”、“没有”的兼语句:有人找你。有个服务员态度非常好。机场上有架飞机飞走了。今天没有人来参观。 (六)“是……的” 当某一动作已过去实现或已完成, 要强调动作的时间、处所、方式等,就用这种格式:阿里是一年前来中国的。他是从农村来的。小王是坐火车去的。 否定式:“不是……的”:他不是昨天到的。 他不是从上海来的。他不是坐飞机来的。 (七)被动句 1. 有标志的被动句 (1) 主+“被/叫/让”+宾+动+其他成分: 我的自行车让小王骑走了。我的辞典阿里借走了。活儿都被他们干完了。 (2) 主+“被/叫/让”+动+其他成分: 画被买走了。门被推开了。小周被批评了一顿。 2. 意义上的被动句:信写好了。练习作完了。面包吃了一半。 (八) 比较句 1. “比”字句:这座山比那座山高。马比牛跑得快。上海比北京热。 否定式:上海没有北京热。广州的天气不比上海冷。她今天不比我来得晚。 2. 跟(和、同)……一样:她的年纪跟我一样。他长得跟他哥哥一样。她穿得和从前一样。 否定式:跟……不一样:他长得跟他哥哥不一样。这件衣服跟那件不一样大。 3. 有(没有)……这么(那么): 弟弟快有哥哥这么高了。我说汉语没有他那么好。北京水果没有广州那么多。 (九)“把”字句 1. 主+“把”+宾+动+“一/了”+动:你把你的意见说(一)说。(请)你把这儿的情况介绍介绍吧。他今天把过去的信件又看了看。 2. 主+“把”+宾+动+补语(1):我把信寄走了。她把衣服洗得很干净。你把今天的报拿来。 六、提问的方法 (一) 用语气助词“吗”提问:今天是星期一吗? 那个商店远吗?你的身体好吗?老张是北京人吗?晚上睡的好吗? (二) 用“好吗、行吗、对吗、可以吗”等提问: 我们一起去旅行,好吗?自行车借我用用,行吗?这个字这样写,对吗?老师,我有事请几天假,可以吗? (三) 用语气助词“吧”提问:小王不来了吧?你身体不太舒服吧?你是美国人吧? (四) 用疑问语调表示疑问:你只学过一年汉语?这本书是你的?你认识她? (五) 用疑问代词“谁、什么、哪儿、多少、几、怎么、怎 么样”提问:谁是你们的汉语老师?你叫什么名字?你想去哪儿?你们班有多少人?你住几楼?请问,去车站怎么走?这个电影怎么样? (六) 用“疑问代词的问句+呢”提问: 谁是他的女朋友呢?怎么才能见到王老师呢?哪儿去找他呢?他在什么地方呢? (七) 用肯定形式与否定形式相叠提问:你最近忙不忙?汽水你喝不喝?他的话你听得懂听不懂?晚上你看不看电视?(晚上你看电视不看?)你写(信)没写信?那个地方你去过没去过?今年的计划你们完得成完不成?电视机她送来没送来?屋子收拾得干净不干净?你是不是想家了?是不是你爱人来了?你喜欢吃橙子,是不是? (八) 用“肯定形式+没有”提问: 你们吃过饭了没有? 他们去过北京没有?大家明白(了)没有?用疑问副词“多”提问这条路多长?你的孩子多大了?前面那座楼有多高?从这儿到机场有多远? (九) 用语气助词“呢”提问:我们下星期去旅行,你呢?阿里,你的车票呢?要是他不同意呢? (十一)用“(是)……还是”提问: 你吃米饭还是饺子?(是)你高,还是小张高?你(是)去还是不去? 七、数的表示法 (一) 年、月、日、星期表示法:1987年12月18日 3月5日 星期一(二、三、四、五、六)、星期日、星期天 (二) 钟点表示法:两点(钟)(2:00)两点(过/零)五分(2:05)两点十五(分)(两点一刻)(2:15)两点半(2:30)两点四十五(分)(两点三刻/差一刻三点)(2:45)两点五十八分(差两分三点)(2:58) (三) 钱的表示法:十五元八角六分(元)七角六毛五 (元)一万二千五百六十七元(12567元) 一万二(千) 一万零二 (四) 号码表示法:205(号)房间;332路汽车;我的电话是2017531;我穿25号鞋; 八、强调的方法 (一) 反问句:这个词不是学过了吗?我怎么知道?我没告诉你吗?你去还不应该吗? (二)连……也(都)……:我去的地方很少,连广州也没去过,她连走也走不动了。他最近很忙,连星期天都不休息。连八岁的孩子都参加了这次比赛。 九、动作的态 (一) 完成态 1. 完成态用动态词“了”表示:午饭我只吃了一碗面条。我给朋友写了一封长信。 2. 动态助词“了”只与动作的完成有关,与动作发生的时间无关,可以用于过去,也可以用于将来和经常性动作:明天吃了早饭我们一起去公园。每天我下了课就回宿舍。 3. 否定式是在谓语动词前加上副词“没(有)”,一般不能再用动态助词“了”:星期天我没(有)去看电影。昨天我没给朋友写信。 (二) 变化态 1. 已经发生变化,用句尾语气助词“了”:天冷了,你要多穿(一)点儿衣服。她的病好了。大家都不说话了。风停了,雨住了。我现在是大学生了。 2. 将要发生变化, 用语气助词“了”或 “要……了” “就要……了” “快要……了”“快……了”:上课了,快去教室。 要下雨了。宴会就要开始了。快要考试了,每天她都睡得很晚。新年快到了。 (三) 持续态 用动态助词“着”表示,否定式用“没(有)……着” 1. 表示状态的持续:灯一直亮着。她穿这一件新衣服。雨不停的下。我们慢慢的在操场上走着。 2. 否定式一般是在动词前加副词“没(有)”窗户开着吗?——没(有)开着。——开着呢。 (四) 进行态 用“正”、“正在”、“在”、“呢”、“正(在)……呢”、“在……呢”表示 1. 正在+动/形:同学们正在准备考试。小张正在给朋友写信。她正在不高兴,老师进来了。 2. 在+动:孩子们在睡觉,你小声点儿!请您等一会儿,他们在开会。 “把”字句的教学为例。教学中我们会遇到各种各样的“把”字句(请把门关上,大风把树吹倒了,我把他打了一顿……),传统语法对“把”字句的语义解释是表示“处置”,这种句式的一般结构是“主语S+把+宾语O+动词结构VP”,如果考虑到最典型的“把”字句,我们就会发现这种句式的线形描述还不是最典型的;据崔希亮的研究,有93.9%的“把”字句动词结构是由动补结构组成的,因此我们可以得出“把”字句的一种典型句式“主语S+把+宾语O+动词结构VP+补语C”。教学中如果让学生明白了“把”字句的这种原理,无疑会对他们的语言内化产生一种积极的推动作用。而这种对“把”字句句法语义规律的描述需要汉语教师具有扎实的语言学理论基础,需要汉语教师及时追踪汉语言研究得出的一些结论.2004年参加北京语言大学组织的“新世纪对外汉语教学——海内外的互动与互补”讨论会,美国普林斯顿大学周质平教授认为汉语教师作为操练员有三个层次:不知而言、知而言、知而不言,他认为不知而言是汉语教师的最低层次,知而不言则是最高层次。这种概括或许失之绝对,但却是一个强调汉语教师应该具有扎实语言功底的例子。华文教学对象的特殊性,不允许授课教师在课堂上讲解过多的语言学的理论知识,但作为教学组织者,应该熟练掌握相关的语言学理论知识,以便更好地服务于教学。如汉语中的“了”、“的”等项目的教学。因此,以汉语作为母语或熟练语言的华文教师应该在具体教学中培养另一种能力——科研能力,对教学中遇到的实际问题提出具体的解决方案。而这种具体解决方案的提出需要一些语言学理论做前提,如在区别“以后”和“后来”这两个词语时可以从句法、语义和语用三个视角着眼。目前,学术界基本已经承认语言学研究形成了形式主义(formalism)、功能认知主义(functional-cognitivism)和类型学(linguistic typology)三分天下的格局,由于每一种流派语言观和理想信念的不同,不同流派的研究者在分析语言现象时所使用的方法和手段有时也迥然不同。这种语言观、理想信念和分析手段、方法的不同,成为了不同教学方法产生的重要理据;换句话说,某种流派的语言学理论会对教学法产生直接的指导或促进作用。现代语言学之父索绪尔是结构主义语言学的创始人,认为语言是一种符号,符号之间靠“组合关系”和“聚合关系”得以运转;后期的布龙菲尔德则在此基础上强调对语言的结构系统进行全面的描写,并利用刺激——反应的行为主义心理学主张解释语言的产生和理解过程,认为语言是一种习惯。因此,结构主义语言学从诞生的那一天起就有严重的重视语言结构而忽视语言意义的倾向。语言教学法中的直接法(direct method)和听说法(audiolingual method)(重视模仿操练,先听说后读写,以句子或句型为教学单位,排斥或限制使用母语教学,让学生形成习惯等)就是直接以这种语言学理论为基础形成的语言教学法。目前我们在教学中还常常看到这两种教学法的影子。以N.Chomsky为代表的形式主义语言学一方面强烈批评结构主义语言学(认为结构主义不能解释“语言是什么”的问题,认为人类语言之所以不同是因为普遍语法之外的参数不同),另一方面则把结构主义语言学推到了极端(把语言的研究建立在严格的逻辑推导基础上,把语言研究限定在核心结构研究的范围内,从而认为人类语言的规则是一个有限的集合)。受这种学说产生的语言教学法是认知法(cognitive approach)。70年代的交际法(communicative approach)。交际法强调教学过程的交际化,提出教学以培养学生的交际能力为主要目标,教学中以话语为基本教学单位。这种教学法的理念已经非常接近现代课堂教学的基本目标,在汉语教学中已经广为使用。作为交际法的继续发展,目前方兴未艾的“任务型”教学法(task-based language teaching)也是以功能-认知主义为语言学基础的。“任务型”教学法为了培养学生的实际交际能力,在课堂上让学生完成一定的交际任务。这种教学法在美国、原则认为汉语中的句子其实遵循着一种顺序性规律:“2008年8月22日”遵循从大到小排列的时间顺序原则,“我吃了饭再去打电话”遵循先后的时间顺序原则。根据这种时间顺序原则,在教学中我们就可以对“我上楼睡觉”能说而“我睡觉上楼”不能说做出简洁明了的解释,也能对“猴子在马背上跳”和“猴子跳在马背上”的不同做出通俗易懂的说明。 例如研究表明,绝大多数的语言都遵循S(主语)-V(动词)-O(宾语)语序(如汉语)或S(主语)-O(宾语)-V(动词)语序(如日语),这种研究成果对我们的汉语教学有着直接的指导意义。 理解汉语言的语义系统、词汇中包含的文化含义(如“知青”、“红娘”、“旗袍”等),特别是语用上的一些文化常识(称呼、问候、感谢、谦虚、尊敬、表扬、隐私、禁忌等)

169 评论

清砖淡瓦

先在网上下载一个论文格式,然后根据自己所学内容与研究方向先写出框架,然后再补充完整~ 一般学校系网站上都有论文格式~

118 评论

搁小浅671

1.《汉语三类非典型性双宾句内部的“典型性”》,《西南交大学报》(社会科学版)(CSSCI)2013年第4期,第一作者。2.《汉语并列结构的类型学特征》,《东北师大学报》(哲社版)(CSSCI)2013年第1期,独撰。3.《汉语标记配套型并列结构时间关联特征的象似性》,《世界汉语教学》(CSSCI)2013年第1期,独撰。4.《篇章视角下从双宾到单宾的转化机制》,《社会科学战线》(CSSCI)2012年第12期,独撰。5.《汉语复句关联标记模式的组合经济性》,《汉语学报》(CSSCI)2012年第4期,独撰。6.《虚指性间接宾语“他”的虚化机制》,《东北师大学报》(哲社版)(CSSCI)2012年第4期,独撰。7.《偏正复句的关联标记模式与蕴涵共性——基于中国境内语言的统计与分析》,《兰州学刊》(CSSCI)2011年第4期,独撰。8.《狭义给予类双宾句内部的典型性差异》,《兰州学刊》(CSSCI)2010年第10期,独撰。9.《给予类双宾句的共性和类型》,《民族语文》(CSSCI)2008年第5期,第一作者。10.《动词后数量短语的语义功能和句法属性》,《汉语学习》(CSSCI)2008年第4期,第一作者。11.《表示动量的“遍”和“次”》,《语言教学与研究》(CSSCI)2007年第4期,第一作者。12.《汉语动词后数量短语的句法地位及其类型学意义》,《宁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CSSCI)2008年第5期,独撰。13. 《告使类双宾句内部的“典型性”差异》,《宁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CSSCI)2009年第5期。14. 《广义索取类双宾句的类别及其典型性》,《汉语学报》2007年第3期,独撰。15.《“比”字句否定式的多维度考察》,《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对外汉语教学与研究版)2006年第2期,独撰。16.《近二十年汉语动宾问题研究述评》,《湖南冶金职业技术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2期,第一作者。 17.《化艰深与晦涩为奥妙和乐趣——读<邢福义选集>》,《中华读书报》(),独撰。18.《“比”字句结论项选择机制探析》,《东北师大学报》(编辑学专刊)2002年。

183 评论

相关问答

  • 策论文发展主题排比句

    议论文排比句万能开头如下: 1、梦想是航灯,指引着船舶航行的方向。梦想是曙光,照亮了夜行者的路。梦想是沙漠中的一眼甘泉,让干枯的行者看到了生的希望。 2、选择是

    miss樱桃小米虫 4人参与回答 2023-12-07
  • 句式研究论文

    (共计300余篇)1981-2001年拟声词初探[语言教学与研究1981.4]关于“在黑板上写字”句式变换和分化的若干问题[语言教学与研究1982.3]基础短语

    善良哒小虾米 2人参与回答 2023-12-07
  • 论文查重短句子占比

    首先,一般是由学校或者期刊编辑部来定;其次,低一些自然比较好,低于6%-8%比较稳妥,但是有的学校对重复率有要求,过低也不符合要求。不同学校、不同专业学科之间,

    装修徐工 6人参与回答 2023-12-11
  • 有字句毕业论文

    本科毕业论文致谢 致 谢时间如梭,转眼毕业在即。回想在大学求学的四年,心中充满无限感激和留恋之情。感谢母校为我们提供的良好学习环境,使我们能够在此专心学习,陶

    千羽YUmi 5人参与回答 2023-12-09
  • 比字句研究论文

    (共计300余篇)1981-2001年拟声词初探[语言教学与研究1981.4]关于“在黑板上写字”句式变换和分化的若干问题[语言教学与研究1982.3]基础短语

    淘气lulu 5人参与回答 2023-1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