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咩小宝er
写关于曹操的事迹,性格等……写关于曹操的论文可以参考易中天的品三国,他的关于曹操的议论非常多,而且很经典!建议你到维普资讯网看看(要注册的)还有例文啊试析罗贯中塑造曹操形象【内容摘要】:曹操形象一直颇受关注,各是其是,各非其非,但有一点却是共同的:作为艺术形象的曹操,是写得非常成功的。罗贯中在塑造曹操时,集民间、历史、个人因素于一身,从而将一个光辉典范的艺术形象永远留在了人间……【关 键 词】:曹操形象 民间性 正统思想 历史因素《三国演义》是我国历史演义小说的开山之作,它同《水浒传》、《西游记》、《红楼梦》齐名,并称中国古典四大小说名著。其四书各有所长,单就人物塑造上说,我偏爱于《三国演义》。书中人物颇多,像曹操、诸葛亮、周瑜、刘备、关羽、张飞之辈;吕布、张辽、赵云、于禁、李典之流。哪个不是英雄,有谁不是毫杰。有的是治世能臣,有的义气云天,有的智勇双全,有的忠贞不渝,当真是永放春秋,流芳百世。这些人物中,或忠或奸,或美或丑。其中,曹操、诸葛亮两个人物是全书塑造最成功、最中心的人物。曹操是粉脸奸臣,诸葛亮是治世能臣。一正一反,形成鲜明对比。诸葛亮流传千古,曹操遗臭万年。这好像有些不公平,但我们在这里不讨论它,也不讨论诸葛亮,专门讨论曹操。关于曹操的形象,近来争议颇多,特别是建国初期,兴起了一股为曹操翻案的热潮。一些在文学上颇有建树的同志也被卷入其中,像郭沫若就是其中之一。他说:“自宋以来,所谓正统观念确定之后,这位杰出的历史人物却蒙受了不白之冤,自《三国演义》风行以后,更差不多连三岁小孩子都把曹操当成坏人,当成一个粉脸的奸臣,实在是历史上“一大歪曲”。1但作为艺术形象的曹操,我们应该要区别对待,且不说曹操是否是历史上的歪曲,只说罗贯中是如何塑造曹操的,在《三国演义》中,曹操的形象为什么是个否定典型,罗贯中在塑造曹操时,受哪些因素的影响。这些,都是近来论争中涉及极少的,在这里,我想谈一谈自己的看法,以便大家参考。一、三国故事源远流长我国历史上的“三国”,本身就是一个风起云涌的时代,各色人物闪亮登场,陈寿《三国志》及裴松之注中就记载了许多生动的三国故事,三国过后,在民间不断流传和丰富着三国故事。据杜宝《大业拾遗记》载,隋炀帝看水上杂戏,就有曹操谯水击蛟,刘备檀溪跃马的故事,晚唐诗人李商隐有《骄儿》诗云:“或谑张飞胡,或笑邓艾吃。”这可能是最早的记载之一,到宋代的“说话”艺术中,已经有“说三分”的专门科目和专业艺人。可把“说三分”当作职业来做,说明三国故事在民间是非常流行的,人民也十分喜欢。还有,宋代苏轼《林志》曰:“王彭尝云:涂巷中小儿薄劣,其家所厌苦,辄与钱,令聚坐听说古话,至说三国事,闻刘玄德败,颦蹙有出涕者;闻曹操败,即喜唱快。”可见当时的“说话”已经有了尊刘抑曹的倾向。到元代,有三国讲史话本《三国志平话》和《三分事略》也记载了三国故事。其事故已粗具《三国演义》的轮廓,并以蜀汉为主线,还串以大量的民间传说,为后来罗贯中对《三国演义》的创作提供了大量而丰富的素材。2在金元时期的戏曲舞台上也出现了大量的“三国戏”,陶宗仪《南村辍耕录》就有《赤壁鏖兵》等剧目,使三国故事得以更加丰富。再后来,元明之际的剧目中,以“三国”为题材的就有六十多种,并且有半数以上是以蜀汉人物为中心,颂扬刘、关、张的义气,而贬斥曹操的奸狡。具有明显的反曹倾向。罗贯中就是在这些民间传说,戏剧舞台的基础上,进行加工创作《三国演义》的。作为任何一个作者,他在创作前,都会考虑作品的可读性,要使作品流传千古,就必需符合人民的胃口,即符合人民的思想感情。罗贯中也不例个,在创作《三国演义》时,采用民间传说来迎合人民,而三国故事在经过隋唐宋以后,就已经具有了明显的尊刘抑曹倾向,他在创作时也就自觉与不自觉地保留了尊汉抑曹的观点。也就是在塑造曹操这个人物形象时,自觉与不自觉地把他归为否定形象的一面,并加以夸张的艺术手法,使一个粉脸奸臣、狡诈枭雄,玩弄权术于一身的曹操出现在读者面前。可以说罗贯中在塑造曹操这一形象上,民间传说中的尊刘抑曹的倾向,差不多起了决定性作用。3他只能将曹操写成一个老谋深算、阴险狡诈的形象,而不能把曹操写成一个像刘备、关羽、张飞式的人物。在《三国演义》中,罗贯中塑造的最中心、最成功的人物——诸葛亮、曹操两个人物都流传千古,诸葛亮是个杰出的政治家和军事家,具有丰富的斗争经验,超人的才智,冷静的头脑,在他身上,集中了我国古代人民的才情和智慧,以及人们对自然和社会现象的认识能力和分析能力。而曹操则恰恰相反,他是一个政治野心家和阴谋家,他的身上代表了封建统治者的诡诈、残忍、多疑、机变等一系列特征,是封建统治者的典型。关于这点,黄立新老先生说得较清楚:“作为历史人物的曹操,确实是个有作为的人,他代表了当时寒族地主阶级利益,……然而,他毕竟是一个地主阶级的代表人物,存在着阶级的残酷,狡诈的恶德。”4这两个人物一正一反,开成鲜明对比。而这两个人物都是在民间深受人民喜爱的,但具有明显的偏重倾向,总是将诸葛亮归为正义,而把曹操当成灾星,是人民的大敌。罗贯中在塑造曹操时,很可能也是出于无耐,才把他写成这个样子的。在这里还要注意一下《三国演义》的版本,目前,学术界认为最可靠的有两种本子,一是《三国志通俗演义》,一是《三国志演义》。前者全书二十四卷,二百四十回,明代嘉靖年间刊刻,较接近罗贯中的原本,但文字粗朴,内容平易。后者全书一百二十回,是经清代毛纶、毛宗岗父子增删评点的本子,毛氏父子主要在回目、文辞、论赞、诗文等方面进行了整理,修改,使全书更加紧凑完整,大约成书于康熙年间,是目前最为流行的本子,我们能看到的大多是毛氏修订本。在书中,有明显的尊刘抑曹倾向,对我们了解曹操的本来面目有些困难。所以有许多人对曹操这个形象产生了怀疑,书中的艺术形象与历史上的政治家有了一大段的距离,这就是罗贯中的民间性原因所致。二、罗氏的时代正统思想的射映作为历史人物,承担后人的是是非非,好像是不可推托的责任,不管他对历史有多重大的作用,只要后人的人生观,价值观不同,对历史人物的评价就会有天壤之别。就曹操而言,他在历史上的地位和作用,我们没理由否认,但在《三国演义》中,曹操的形象确实是个被否定的典型。却也有颂扬的地方,如曹操大破袁绍于官渡,以不足敌方十分之一的军力而把敌方打得一败涂地,使其一掘不振,在历史上留下了一段佳话。罗在《三国演义》中,对曹操有褒有贬,有扬有抑,这不能说不与罗氏的生活时代,价值取向无关。关于罗贯中,我们知之甚少,据明人贾仲明《录鬼簿续编》载:“罗贯中,太原人,号湖海散人,与人寡合,乐府,隐语,极为清新,与余为忘年交,遭时多故,天各一方,至正甲辰复会,别来又六十余年,竞不知其所终”。由此可知,罗贯中大略生活于元末明初。5作为生活于两朝之交的时代,目睹了元朝的灭亡和明朝的建立。历经了元末农民大起义,有可能他还参加过农民起义,因明人说罗贯中“有志图王”,6从这点看,他应是元明间人。鲁迅也说罗贯中为“元明间人”。(见《中国小说史略》)。对于生活于这样一个动荡年代的作家,他的创作肯定会受社会因素的影响。当时的起义以恢复汉族政权为号召的,把北方元朝政权比做三国时的曹魏政权,这在当时是符合人民的思想感情的。从宋起,汉族政权就屡受北方少数民族政权的侵掠,退居偏安江南,就早也把北方政权比做曹魏了,罗贯中也是当时人民之一,对北方政权(元朝政权)当然有一定的否定因素。这根本不足为怪,完全可以理解,他的《三国演义》就是在这样一个特殊的时代写成的。元朝政权眼看就要崩溃,他不可能还要对元朝政权大加赞赏,而把曹操写成一个有德之士吧!他反对元朝政权,也就是反对曹魏,即曹操,为了符合人民的思想感情,把曹操塑造成一个否定性形象,也是无可厚非的。在这里,还存在一个时代价值取向和正统思想的问题。所谓“正统”,不过是统治者为其统治的合法性而控制人民的思想武器。统治者为了自己的统治,不得不找借口,以让人民承认政治权力之合法性。7或说政权的来源承接尧、舜的禅让,或说统治区域是中原——黄河流域,或说自己乃皇室后裔,最终却是一个目的:巩固统治,与人民的利益关系并不大。三国以后,各朝统治者有各自的正统观念,晋朝是承魏而建,它就以魏为正统,以蜀汉为非正统。陈寿著《三国志》就以曹魏为正统,以蜀汉为偏霸的,到宋代,又出现了民族并存政权,金、辽、宋并存,各是其是,各非其非,都把自己说为合法政治权力,金、辽在北方,自比曹魏,地统中原,是正统;宋地处南方,偏安江南,势如蜀汉,以蜀为正统思想。而罗贯中的时代,起义以恢复汉族政权为号,也就是和宋的正统观一致,因而,就得否定曹魏的正统,既否定曹魏,也就是否定曹操,在作品中,曹操就不能堂而皇之了。也就是说,罗贯中不可能在作品里给曹操脸上添光,而是有些加黑。三、抹不掉的历史前面,我们以作品的民间性和时代性两个方面论述了罗贯中在塑造曹操的形象时,有意无意地将曹操写成一个反面人物,使封建地主阶级的本质特性能在他身上表现出来,以作为作者的一个借托。但就这两方面的影响,还不足以说明罗贯中在《三国演义》中对曹操形象的塑造。读过《三国演义》的人都知道,书中的曹操不止是一个简单的人物,他还是一个很复杂的人物,有好,也有坏,坏中有好,好中有坏,让人捉摸不透。要不然也不会取得这么大的成功,从这点说,我们不得不承认罗贯中的高超绝技,既然是好坏兼备,而前面我们都说的是影响罗氏塑造曹操坏形象的方面的因素,那么,又是什么影响罗贯中在写曹操时大加赞赏的呢?《三国演义》作为历史演义小说,它就必得尊循历史,受历史的影响较大,往往是实多虚少。生活于三国时代的曹操,罗贯中固然不能了如指掌,只能通过“小说”、史书等材料来对其了解,而最权威的史料莫过于陈寿《三国志》,及裴松之的《三国志注》,在陈寿《三国志》中,曹操是三国时期一个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现在,我们还应该说他是一位伟大的文学家,8他在当时文学领域独领风骚,在他的昌导下,“建安文学“得以发扬光大,他自身也很有成就,诗文并茂,独树一帜,现今还有多篇文章流行于世,《嵩里行》大家想来不会不知道吧,这就是曹的佳作之一。钟嵘说“曹公古直,甚有悲凉之句。”(《诗品》)说他是一位文学家一点不过分。在《曹操集》的出版说明中,开篇就说:“曹操,字孟德,沛国谯县人,是三国时期杰出的政治家和军事家”。9这是不可否认的历史事实。曹操的确是我国三国时期一位杰出的统治者。在他出生的前后,社会矛盾加剧、阶级矛盾激化,世家贵族地主阶级控制的东汉政权开始瓦解,并面临崩溃。在公元一百八十四年,爆发了黄巾农民大起义,在镇压农民起义中,形成了大大小小数十个地方割据势力集团。曹操也是其中之一,他推行法家治国思想,使自己的实力逐渐加强,通过二十多年的争斗,终于统一了北方。曹操认为要进行统一战争,就必需得效法于秦汉,实行法家的耕战政策,大兴屯田,用各种办法恢复和发展农业生产,他的《置屯田令》曰:“夫定国之术,在于强兵足食,秦以急农兼天下,孝武以屯田定西域,此先代之良式也。”10这段文字足可见其屯田强兵之策,还有《败军令》、《孙子注》中,都反映了他主张法治的观念,反对礼治的尊法反儒思想。这在今天看来,仍然有可取之处,我们今天不是在高喊“依法治国”吗?不就是效法于古吗?陈寿《三国志》这样评价曹操:“汉末,天下大乱,雄毫并起,而袁绍虎视四州,强盛莫敌,太祖(曹操)运筹演谋,鞭挞宇内,擥申,商之法术,该韩,白之奇策,官方授材,各因其器,矫情任算,不念旧恶,终能总御皇权,克成洪业者,惟其明略最优也,抑可谓非常之人,超世之杰矣。”好一个“非常之人,超世之杰”。这可能算是对曹操较为公平的评价。历史上的曹操,系统看来,他有五大优点:11第一,生机勃发,勇于进取的政治家风度。这在《三国演义》中也颇为显眼,从曹操一出场开始,便有所反映。当董卓作乱,群臣措手无策,只是痛哭时,曹操站出来说:从早哭到晚,从夜哭到明,就能将董卓哭死吗?群臣异样,操便出了个刺杀董卓的主意,并由他自己去执行,但刺卓未获成功,他却来个跪地献刀,瞒过董卓,潜逃乡里,但各诸侯争势夺利,迟迟不肯进兵,曹操便问:“举义兵以诛暴乱,大众已合,诸君何疑?”又曰:“向使董卓闻山东兵起,倚王室之重,据二周之险,东向以临天下,虽以无道行之,犹足为患,今焚烧宫室,却迁天子,海内震动,不知所归,此天亡之时也,一战而天下定矣,不可失矣。”12这是何等精妙的分析,可惜,各诸侯各怀异心,否则,这段历史又将是另一种写法,这里,也可看出曹操的勇于进取的政治家风度。第二,唯才是举,随能任使的博大胸襟。关于曹操唯才是举,历来受人称赞,他不拘一格,唯才是用,《文史天地》写到:“建安七子之一的阮瑀,堪称曹操的文胆,阮瑀被曹操网罗的过程,颇有戏剧色彩,当初,曹操雅闻其名,征召他出来做官,不应,连连逼促,阮瑀乃遁入山中,不料,曹操有一颗火热的心,不肯罢休,使人放火烧山,阮瑀招架不住如此热情,只得出山。13投其门下,这是说他求才不择手段,却可看出他“求贤若渴”。不止如此,像敌方的徐庶、周瑜、关羽他都想聘用。他曾以强力将徐庶聘归营帐,而徐庶却不献一策。他对周瑜的聘任:“曹闻听周瑜年少有美才,乃秘密下扬州,遗蒋于往说周瑜,可惜周瑜不为所动,否则,‘亦壁之战’这一页将是另一种写法。”第三,赏功罚罪,严正不苟的法治观念。曹操能统领百万雄师,靠的是什么,是严正不苟的法治。古者有云:“法不加于尊”,而操则不然,他的战马受惊,误入麦田,按曹操自制的军法,践麦者斩首,而自制法又自犯法,他觉得不加法于已,将无法服众,于是想出了“割发代道”之计。既打破了“法不加于尊”的古训,又维护了军法的权威。两全齐美的事,何乐而不为?况且,割掉几根头发,也不是什么大碍。曹操在《败军令》中说:“司马法”“将军死绥”,是古之将者,军破于外,而家受罪于内也。自命将征行,但赏功而不罚罪,非国典也,其令诸将出征,败军者抵罪,失利者免官爵,”可见他赏功罚罪,正大光明。举个实例:淯水兵败后,夏侯敦部下乘乱掳掠,受到于禁严历制裁,被制者不满,反污于禁造反,而于禁不加申辩,仍全力整兵迎击张绣,义无反顾。战后,操当即表彰于禁:“淯水之难吾甚狼狈,将军在乱中能整兵讨暴,有不可动之节,虽古之名将,何以加之。”封于禁益寿亭侯,同时责夏侯敦治军不严之过。这可算是做到了赏罚公平。第四,体恤百姓,保持农业生产,以民为本的思想。他在征张绣时,号令三军,不准作践麦田,不准掳掠百姓,违者“斩首”。在征袁绍时,重申军纪:如有下乡杀人家鸡犬者,如杀人罪。攻克冀州后,便急令宣布:河北居民,遭兵革之难,尽免今年租赋。这些都是他民本思想的具体表现,以民为本,实乃俊杰。第五,不畏人言,不惮风险的精神。在汉末,“家家欲为帝王,人人欲为公侯”的时代,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并吞八荒,权势越大,各公卿,士大夫便群起而攻之,对其大加猜忌,谤议,而曹操则无所谓,无意激流勇退。以上几点都是我们值得学习的,也是历代英雄的志气,曹操具有这几个优点,也算不枉为英雄了,而在罗贯中的《三国演义》中,这些优点都是有迹可寻的,说明罗贯中在塑造曹操时,还是采纳了历史因素的。不光如此,有时还加以夸张。这就是历史演义小说源于历史又高于历史的缘故。四、我的一些说法综上所述,罗贯中在民间传说的影响下,对曹操采取了抑制的办法,作品反映出来的就只能是一个否定形象;而罗贯中的时代背景,也不容许他对曹大加赞扬;受封建正统思想的束缚,曹操在罗贯中笔下不能翻飞为“诸葛亮”式的人物,诸葛亮要他来衬托。就这两方面来说,曹操的形象被塑造成否定人物,也势在必然。但是,历史告诉我们:曹操虽是奸诈,却也善良,并且,还为老百姓作了不少好事,对历史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功不可没。作为历史演义小说,就应该以实为本,以虚为补充。罗贯中在塑造时也没忘了这一点,将曹操写成了一个简单而又复杂的人物,说他简单,是说他可用一个字概括——奸;说他复杂,是说他丑中有美,美中有丑,恶中有善,善中有恶,让人捉摸不透。我们在读《三国演义》时,就只读到了简单的一面,怪不得有那么多人喊为曹操翻案,看来,我们还需再读一遍,去体会罗贯中写曹操这个人物的苦衷。注释:1见郭沫若《谈蔡文姬的胡笳十八拍》1959年1月25日《光明日报》6版2参见袁行霈主编《中国文学史》卷四,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年8月第一版3东晋习凿齿作《汉晋春秋》始奉“蜀以宗室为正”。由此,在明间开始了尊刘抑曹的传说。4见黄立新《关于<三国演义>中曹操形象的真实问题》(《古典文学论从》上海人民出版社1980版)5贾仲明《书录鬼簿后》写于永乐二十年(1422),时80岁,据此,可知元至甲辰(1364)时,他22岁,罗贯中与他为“忘年交”,则当属1315年左右生人。6见明人王圻《稗史汇编》7参见汪文学《正统论》,陕西人民出版社2002年6月第1版8袁行霈编《中国文学史》卷二第27页,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9见《曹操集》上册,中华书局1974年版10见《曹操集》上册,中华书局1974年版11参见刘敬圻《<三国演义>中的曹操形象》12见《三国志·武帝纪》13见姜洪、姜海《曹操爱才》(《文史天地》2004年第3期)参考书目:1《三国志集解》(卢弼集解)中华书局1982年2 《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严可均校辑)中华书局1958年3 《南村辍耕录》(陶宗仪著)四部丛刊本4 《魏晋南北朝史札记》(周一良著)中华书局1985年5 《三曹资料汇编》(河北师范学院中文系古典文学教研组编)中华书局1980年6 《曹操集》(上、下册)中华书局1974年7 《古典文学论丛》上海人民出版社1980年8 《中国文学研究》(2004年第1期)9 《中国文学史》(袁行霈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年10 《三国演义研究集》四川省社会科学院院出版社1983年11 《三国演义纵横谈》12 《另古代文学史问答》(曹基础、陈新璋、罗东升编)广东人民出版社1982年13《文学评论丛刊》(古典文学专号16)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2年又多又全啊!
ERICA漠漠
曹操不但是中国历史上一位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还是一位杰出的文学家,著有《孙子略解》、《兵书接要》等军事著作和《蒿里行》、《观沧海》、《薤露》、《短歌行》、《苦寒行》、《碣石篇》、《龟虽寿》等不朽诗篇。后人并且辑有《曹操集》。曹操手迹曹操的诗歌,极受乐府影响,现存的诗歌全是乐府歌辞。这些诗歌虽用乐府旧题,却不因袭古人诗意,自辟新蹊,不受束缚,却又继承了“感于哀乐,缘事而发”的精神。例如《薤露行》、《蒿里行》原是挽歌,曹操却以之悯时悼乱。《步出东门行》原是感叹人生无常,须及时行乐的曲调,曹操却以之抒述一统天下的抱负及北征归来所见的壮景。可见曹操富有创新精神的民歌,开启了建安文学的新风,也影响到后来的杜甫、白居易等人。曹操诗的内容大致有三种:反映汉末动乱的现实、统一天下的理想和顽强的进取精神、以及抒发忧思难忘的消极情绪。汉末大乱,曹操又南征北讨,接触的社会面非常广大,故多有亲身经验和体会如《蒿里行》谓汉末战乱的惨象,见百姓悲惨之余又见诗人伤时悯乱的感情。故后人谓曹操乐府“汉末实录,真诗史也”。 曹操生于官宦,对天下具有野心,故怀有统一之雄图,《短歌行》有谓“周公吐哺,天下归心”可资明证。其进取之心亦可见出,如《龟虽寿》言之“老骥伏枥,志在千里”言己虽至晚年仍不弃雄心壮志。 一代袅雄,纵风光一世,亦有星落殒灭之时。曹操对此也感到无能为力,只有作诗感叹,无可奈何。如《短歌行》中“譬如朝露,去日苦多”的感伤,《秋胡行》之低沈情绪,《陌上桑》等游仙作品中都可见他的消极情绪。 曹操的诗歌形式是十分创新的。他尤擅写五言体和四言体。《蒿里行》原是杂言,曹操却以五言重写,非常成功。四言诗方面,本自《诗经》之后已见衰落,少有佳作,但曹操却继承了《国风》和《小雅》的传统,反映现实,抒发情感。例如《短歌行》、《步出夏门行》等均是四言诗之佳作,使四言诗重生而再放异彩。曹操诗文辞简朴,直抒襟怀,慷慨悲凉而沉郁雄健,华美辞藻并不常见,惟形象鲜明,如《观沧海》一诗:“秋风萧瑟,洪波涌起,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寥寥数笔,即能以辽阔的沧海景象,表现诗人的胸襟,不加润饰。曹丕,字子桓,生于灵帝中平四年(公元187年),死于魏黄初七年(公元226年)。毫无疑问,这是一个乱世,曹丕便“生于中平之季,长于戎旅之间,”,典论自序说道:“余时年五岁。上以四方扰乱,教余学射,六岁而知射。又教余骑马,八岁而知骑射矣。以时之多难,故每征,余常从。” 他多次随其父于金戈铁马间南征北战,目睹了战争给人民带来的惨状,“铠甲生虮虱,万姓以死亡。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生民百遗一,念之断人肠。”《曹操·蒿里行》,所有这一切,为他以后的诗歌创作提供了真实的生活基础,也确实在他的诗歌里得到了真实的反映。 曹植(192~232)字子建,曹丕的弟弟。卞氏所生第三子。曾封为陈王,死后谥「思」,故世称陈思王。在建安文人中,他的作品留存最多,对当时及后代的影响最大。后人评价也最高。 曹操、曹丕、曹植合称三曹,是建安时代最为优秀的诗人。他们雅爱词章,不但以帝王之尊、公子之豪提倡文学,促成了五言古体诗歌的黄金时代,而且身体力行,创作了各具风格的名篇佳什:曹操的诗悲凉慷慨,气韵沉雄;曹丕的诗纤巧细密,清新明丽;曹植的诗则骨气充盈,淋漓悲壮,对后代诗人产生了极为深远的影响。
哆啦爱梅
01
曹操作为一个杰出的诗人,是建安文学新局面的开创者。其诗仅存二十余首,全部是乐府。以《薤露行》《蒿里行》为代表的诗作,描述了汉末战乱和人民的疾苦;以《短歌行》《观沧海》《龟虽寿》等诗作表现了统一天下的雄心壮志,求贤如渴的宽阔胸襟,充满积极进取的精神。
曹操不仅仅是政治军事统帅,也是当时文坛的领袖。
02
曹植才高八斗,就文学成就来说,是“三曹”中最突出的。其生活和创作以公元二二零年曹丕称帝为界线,分为两个时期。
其前期诗作《赠丁翼》《名都篇》《白马篇》《薤露篇》等等,都表现了其建功立业的理想抱负。
其后期诗作《七哀》《赠白马王彪》《野田黄雀行》等等,表达了对自己怀才不遇,对政治上相互倾轧的愤懑和抗争的思想。
其诗不仅精神慷慨,而且艺术性很高,是建安文学杰出的代表,又是五言诗的奠基者。
03
相比于曹操和曹植,曹丕在文学上成就差得很多。
其由于宫廷生活的限制,在政治和思想上趋于保守,诗歌题材狭窄,缺乏风力。现存诗约四十首,描写游子思妇的居多。
其中,《杂诗》《于清河见挽船士新婚与妻别》是比较好的作品。
《燕歌行》二首,描写一个妇女在不眠的秋夜思念远在他乡的丈夫,是其最著名的作品。
其一尤为出色:
“秋风萧瑟天气凉,
草木摇落露为霜。
群燕辞归鹄南翔,
念君客游思断肠。
慊慊思归恋故乡,
君何淹留寄他方?
贱妾茕茕守空房,(qiongqiong)
忧来思君不敢忘,
不觉泪下沾衣裳。
援琴鸣弦发清商,
短歌微吟不能长。
明月皎皎照我床,
星汉西流夜未央。
牵牛织女遥相望,
尔独何辜限河梁?
这首诗写景抒情都很细腻,语言清丽,艺术上很成功。它是现存最早最完整的一首七言诗。
梁肖子显《南齐书.文学传论》:“魏文之丽篆,七言之作,非此谁先?”
但他逐句押韵,说明七言形式还未成熟。
曹丕的风格纤弱,沈德潜说:“子桓诗有文士气,一变乃父悲壮之习矣。”是很中肯的评论。
而其所撰写的《典论》是一部政治, 社会 ,道德,文化论集,是曹丕关于国家一系列大事的论文总集。但可惜的是,大多已经失散。仅其中的《典论.论文》完整地保留了下来。《典论.论文》是中国文学史上第一部文学专论,对后世研究当时的文学思想,意义重大。
曹丕自己的诗歌创作成就不高,但他以太子,帝王的身份大力提倡文学,对建安文学的发展起了很大的推动作用。
曹操主要作品,万里行、度关山、对酒、龟虽寿、短歌行、观沧海。诗20多首,反映末动乱 社会 与百姓苦难,诗20多首,部份记录汉末董卓之乱混乱 历史 。曹植,推动文人五言诗的发展,散文同样具有情兼雅怨,丰富多样,才华出众,文采飞扬。著名文章有七哀诗、白马篇、门有万里客、洛神赋等,因文学上的造诣而与曹操、曹丕称三曹。曹丕,于公元22年废汉自立是魏武帝,诗形式多样,有四、五、六、七言诗,多为抒发对人生感慨和人生哲理诗,游乐宴游诗。代表作品有典论、燕歌行、登城赋、陌上桑40余首,抒情意浓、含蓄深情的佳作。
提到三曹,就不得不提到建安文学,很多人知道建安七子是建安文学的代表人物,实际上在建安七子之上,处于建安文学顶端的人物正是三曹。如果说到文学上的成就的话,成就最高的无疑是七步成诗的曹植,三曹之中存世作品最多的也是曹植。 但要说到建安文学的领袖人物的话,则非曹丕莫属,所谓领袖不是作品最多,而是影响最大,这不仅限于文学作品的影响,也包括对于建安文学发展的影响。 曹丕是曹操的次子,他哥哥曹昂去世之后,曹丕就成了爵位的继承人。曹操去世以后,曹丕继承了爵位,并接受大汉“禅让”,成为了魏国皇帝。这位开国之君在位时间并不长,只有五年零七个月。其政治追求也不同于曹操,他崇尚汉文帝的无为而治。当时北方已经统一,士族大家和豪强已经和曹氏政权达成了一致,表示听从指挥,因此曹丕就改变了曹操打压士族大家,重用寒门子弟的做法,在政治上对于士族大家采取了妥协的策略。因此在政治和军事上并没有什么突出的表现, 最主要的军事成就就是打压青州、徐州的豪强势力,进一步巩固了北方的统一。在政治上,曹丕轻刑罚、薄赋税,减轻百姓的负担,算是一位政治上比较开明的君主,他自己也一直试图将自己打造成明君的形象。 在文学造诣方面,曹丕在《典论·自叙》中,对于自己的文学修养有过评价: “背历五经四部,史汉诸子百家之言靡不毕览”。 当然这里面有曹丕自夸其德的嫌疑,在陈寿所著的 《三国志-文帝本纪》中,说曹丕著作:“ 所勒成垂百篇 ”。说明曹丕的诗作颇丰,没有前期的积累,想要提笔成文那是不可能的。 通过上述记载,我们了解到曹丕博览群书、见识不凡、著作颇丰。 他的《典论》一书现存三篇,其中《论文》为重要的文学批判文献。
重视文学是当时一般的看法,但以曹丕的身份和地位,发表这样的议论又如此强调,则可以说明他在提倡文学、鼓励著述的用意。建安文学的发展,离不开曹氏父子,尤其是曹丕的提倡和领导。 当时很多文人被曹操所接纳,在邺城形成了一个文学集团,这个集团的顶端,是曹操高高在上,而曹植又年轻不足以服众,因此建安文学集团的核心人物和领导者是曹丕。 曹操是提拔文人雅士们做官,曹丕和曹植则是和他们交朋友,曹丕重视他们的文学创作,提倡和鼓励的作用更为明显。 曹丕自己作诗更倾向于民歌化,在通俗语言的作用上更加努力,因此尽管才华不及曹植,但在建安文学的民歌化这一特点上,曹丕的诗作表现的十分突出。 不加雕饰、如同白话,是曹丕的诗作最突出的特点。
这些语言几乎和汉乐府民歌的语言没有分别,通过字面的意思,就很容易让人理解,因此才会广为流传。 在诗作创新上,曹丕也走在了整个建安文学集团的最前面。 曹丕最出名的《燕歌行》是现存最早的七言诗,当时还没有文人做这方面的尝试,同时曹丕所创作的六言诗也走在了时代的前列,其他人当时不过刚开始尝试而已。诗作的形式多样,是曹丕有别于他人的突出特征。
另外,曹丕的诗作中有很多描写男女相恋和离别的题材,好像只要是言情的题目,曹丕都不肯放过,有的还是带别人言情。
因此,曹丕文学成就尽管气势不如曹操,才思不及曹植,但对于建安文学,起到了很好的领导作用,对建安文学的创新,做出了大胆的尝试,对于建安文学的发展,也起到了推动促进作用。
一个人的 历史 ,一家之言。
子桓写诗不如他爹和他弟,但子桓是很出色的评论家。
他写的《典论》,有很多段我们都是要求背诵的。
最最最最重要的,《典论》是我国最早的文艺理论批评专著。
很可惜,丢失了很多。
现在只剩下《自叙》《论文》《论方术》三篇。
《典论》说起来有点陌生,但提到一些观点一些词,你就会发现你对它一点也不陌生。
1、文人相轻
这个词就出自《典论》,是子桓写的。论文篇的第一句:文人相轻,自古而然。
2、各以所长,相轻所短
也是子桓写的。就是说各自以自己的长处,轻视别人的不足之处。
3、学无所遗
形容学识渊博,无所不晓。
4、辞无所假
写文章时用词有所创新,没有因袭前人。
5、理不胜辞
指道理不能胜过文辞,由于不善于推理立论,尽管文辞丰富多彩,道理并不充分。
6、贵远贱近
重视相距远者,轻视相隔近者。
7、向声背实
声:声名,这里指虚名;背:违背。指向往声名,背离实际。
这七个都是成语,全部出自子桓《典论·论文》。
除此之外,文气论也是子桓正式提出的:
文以气为主,气之清浊有体,不可力强而致。譬诸音乐,曲度虽均,节奏同检;至于引气不齐,巧拙有素,虽在父兄,不能以遗子弟。
后来两晋直到明清,文气论一直在发展,刘勰、陈子昂,韩柳,都是发展者。
子桓还深刻认识到文学的价值,他说:
盖文章,经国之大业,不朽之盛事。年寿有时而尽,乐荣止乎其身,二者必至之常期,未若文章之无穷。
还有,建安七子的概念,就是从《文论》来的:
今之文人,鲁国孔融文举,广陵陈琳孔璋,山阳王粲仲宣,北海徐干伟长,陈留阮瑀元瑜,汝南应玚德琏,东平刘桢公干,斯七子者,于学无所遗,于辞无所假,咸以自骋骥騄于千里,仰齐足而并驰。
不得不提的就是子桓的《燕歌行》,有记载的、最早的一首文人七言诗。
秋风萧瑟天气凉,草木摇落露为霜。
群燕辞归鹄南翔,念君客游思断肠。
慊慊思归恋故乡,君何淹留寄他方。
贱妾茕茕守空房,忧来思君不敢忘,不觉泪下沾衣裳。
援琴鸣弦发清商,短歌微吟不能长。
明月皎皎照我床,星汉西流夜未央。
牵牛织女遥相望,尔独何辜限河梁。
因为不了解,所以觉得曹丕没有成就,说起来也真是替子桓难过呢。
此外,我还在这个问题下的其他回答中看到一些莫名其妙的东西。
有人竟然认为曹植不咋滴,说《洛神赋》也就一个“凌波微步”,煮豆燃豆萁不过是打油诗……
《洛神赋》被世人记住的,不仅仅一个段誉会的武功凌波微步。
翩若惊鸿,婉若游龙,轻云蔽月,流风回雪,明眸善睐,靥辅承权……
很著名的一句诗: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出自子建的《白马篇》。
总得来说,不读书真可怕。更可怕的是,他还觉得自己睥睨全天下。
-----------丸------------
文:祁门小谢
从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到汉末一直是儒家思想为主流。东汉末年适应于 社会 的变化,除儒家之外,法家、兵家、名家、纵横家等各派思想又都有所发展,这是一个思潮奔涌的时代。
汉末三国时期的建安文学是中国文学史上的一个重要部分,建安文学以魏国为主,而曹氏父子三人除了爱好文学、招揽文人之外,自己本身就是文学创作者。建安文学广泛接纳 社会 现实承继汉乐府,是现实主义流派的发展高潮。南朝刘勰的《文心雕龙》评价建安文学时说,“观其时文,雅好慷慨,良由世积乱离,风衰俗怨,并志深而笔长,故梗概而多气也。”这就是后来所谓的“建安风骨”。汉末喜评文学之风气,表现文学之精神。正是曹丕提出“文以气为主”,倡导当时文学之抒情化、个性化。
曹操外定武功,内兴文学,是建安文学的开创者。曹操以乐府歌辞反映现实,表现了雄主壮志和坚强进取,其作品中满是慷慨悲歌的抒情气息。曹操的诗与文都是简洁朴素,不再像汉代的宏文大赋那么铺张堆砌,在质朴的文笔中带着气魄与锋芒。
三曹中的曹植则是建安时人最负盛名的作家,其作品中流露出非凡的才华,诗、文、赋具全。钟嵘《诗品》说曹植的诗“骨气奇高,词采华茂”,这是一种与生俱来的天赋和灵气。曹植的作品有一个特点就是在同时代的作家中表现出超凡的艺术气质比如说贴切的比喻、精致的词藻等等。
曹丕是现存最早的七言诗作者。他的作品《燕歌行》是诞生于汉代旧乐府题目之上,新起形式,逐句押韵的一种新的形式,即七言诗。曹丕善作诗而且写情动人,善作文而既通俗又清丽。三曹之中唯有曹丕写了一部文艺理论著作《典论》,这是现存最的文艺理论批评专著。曹丕把文学的地位放到了非常重要的位置,在《典论*论文》中说,“盖文章,经国之大业,不朽之盛事。年寿有时而尽,荣乐止乎其身,二者必至之常期,未若文章之无穷。”这对文学的兴盛起到了很重要的推进作用。
曹丕虽然没有曹植的天赋与才华,没有曹植的骨气奇高、辞采华茂,但曹丕对于文学之深刻认识远胜于曹植。
魏晋南北朝时期,属于时局比较动荡的一个时期,而这个时期的文学也表现出了动荡时期文学的特点,这个时期的文学,我们称之为建安文学,说起建安文学,最有名的莫过于建安七子和三曹,以及代表建安时期整个 社会 ,审美,文学等的“建安风骨”,建安时期的文学对以后文学的发展也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这个时期的文人也大都彰显出他们独立的人格特征,人的 情感 表达也有了更加多样化的特色。
三曹主要是指的曹操,曹丕,曹植三父子,曹操是魏晋时期著名的军事家,政治家同样也是著名的文学家,他心有济世安民的情怀,所以诗歌也具有豪迈雄壮的特点。同为三曹的两兄弟曹丕和曹植却不具有这样的特点,二人风格趋于文雅,曹丕文武双全,曹植天赋则多表现在文学这一方面,而本文则着重说下曹丕,根据《三国志》记载曹丕八岁就能写文章,具有很大的天赋,博古通今,经史子集全都精通,善骑射好击剑,他自己也在《典论论文》中说“八岁而能骑射,少诵诗、论,及长而备历五经四部,史、汉、诸子百家之言”。三曹他们虽然不是纯正的文人,但是他们对于文字的热爱,对于文学的热爱,为建安文学的发展和在文学史上的影响作出了突出的贡献。
前面说到曹丕会射箭善属文,文武双全,但是和曹操古直悲凉的文风不同,他心思细腻,是个文艺男青年。思维比较缜密,行文做事等各方面也都比较细心,这样的性格也适合他继承父位。
曹丕在诗赋方面具有极高的天赋,他的诗赋文风委婉细腻,像他的五言诗《十五》“登山而远望。溪谷多所有。楩柟千余尺。众草之盛茂。华叶耀人目。五色难可纪。雉雊山鸡鸣。虎啸谷风起。号罴当我道。狂顾动牙齿。”虽不及曹操“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这般豪迈悲壮,但是诗文流畅委婉,表现出不一样的特点。他的四言诗,五言诗六言诗的创作也代表诗歌的发展到一个新的阶段。而他的七言诗《燕歌行》虽然仅存两首,但是却是文学史上保存最早最完整的七言诗,也被称为七言诗之祖。
说起曹丕在文学史上的地位不得不说的当属于他在中国文学批评史上的第一部著作《典论论文》代表着曹丕文学思想的正式形成,也说明了魏晋时期的文学创作有了独立的思想意识,标志着文学自觉时代的到来。
以上说明曹植在建安时期,在中国文学史上也具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曹丕与曹操、曹植虽然并称三曹,但是相对于曹操和曹植在文学作品上的高产出,以及部分代表作的高光表现,曹丕显得并没有那么突出,世人记住的更多的是他的政治成就。
然而既然能够与曹操、曹植并称为三曹,那么曹丕的成就也是不可低估的,曹丕自幼文武双全,博览经传,通晓诸子百家学说。曹丕在文学方面的成就主要包括诗歌、散文、赋和文学理论等方面。
诗歌主要代表作有《燕歌行》,《燕歌行》是曹丕自创的拟燕地歌曲,是中国现存较早的七言诗;而他的五言和乐府诗也同样清绮动人,现存诗约四十首。
代表曹丕诗歌最高成就的《燕歌行》,据考证写于建安十二年曹操北征乌桓期间,采用乐府体裁,开创性地以句句用韵的七言诗形式写作,是现存最早最完整的七言诗。《燕歌行》从“思妇”的角度,反映了东汉末年战乱流离的现状,表达出被迫分离的男女内心的怨愤和惆怅。全诗用词不加雕琢,音节婉约,情致流转,被王夫之盛赞“倾情,倾度,倾色,倾声,古今无两”。而尤以 “明月皎皎照我床,星汉西流夜未央。牵牛织女遥相望,尔独何辜限河梁。” 这两句最为经典。
曹丕的诗歌形式多样,而以五、七言为长,语言通俗,具有民歌精神;手法则委婉细致,回环往复,是描写男女爱情和游子思妇题材的个中能手。
散文方面,其中诏有七十五篇(包括残文)、书有三十七篇(包括残文)、令有二十六篇(包括残文)、论有六篇、策有四篇、序有四篇、表文有三篇、铭有三篇、连珠有三篇、策文二篇、议有一篇、教有一篇、诔有一篇、祝有一篇、制有一篇、其它类散文八篇,各体制的散文总数有一百七十六篇之多,可谓佳作甚多。
曹丕的散文体制全面、涉猎广泛、内容上有所拓展,作者将心绪与情愁,叙写于字里行间。同时能突破体制的约束,抒情怀于笔端,散文中融入了作家细腻而敏感的心灵感悟,处处流露出语切情真、徘徊动情之语,常常能触动人心。故所以被裴松之誉为“美辞”之文,行情风格浓厚。
曹丕所创作的赋总计二十八篇,以抒情和咏物为主。在体制方面,一改汉赋的鸿篇巨幅,改为短小精悍的行情小赋。其赋作内容以真情的笔触,触摸到 社会 现实生活的方方面面,将个体的喜怒哀乐带入行情小赋之中,赋的内容涵盖生活纪实、行写情怀以及体物感物。曹丕的诗歌笔法影响着其赋的风貌,诗体之赋为其赋作品的特点,具有明显的标志性意义。
曹丕的《典论·论文》是中国最早的文学理论与批评著作,写于曹丕为魏太子时,文中要点有:
①评价孔融、陈琳、王粲、徐干、阮瑀、应玚、刘桢的文风和得失,“建安七子”的说法来源于此;
③肯定文学的 历史 价值,“盖文章,经国之大业,不朽之盛事”。
曹丕是三国时期邺下文人集团的实际领袖,对“建安文学”的精神架构起到了关键的作用,由此形成的“建安风骨”对后世文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曹丕的文学风格以贴近生活、 情感 丰富、言语朴实无华为主要特点。曹丕本身具有极高的文学天赋,但是因为在与曹植竞争皇位的过程属于胜方,所以世人皆以为曹丕无情无义,皆忽略了曹丕的文学天赋以及极高的文学成就 。
曹丕的文学成就主要分为 诗、赋、文、理论 四大方面。下面主要介绍:
(剧照)
一:诗词方面
曹丕在诗词颇有建树,七言诗、五言诗以及乐府诗刚柔并济,擅长描写男女情爱,征夫怨妇体裁的诗。语言通俗易懂,感情细腻动人, 《诗品》评论曹丕的诗直率就像说话一样,使人能够直观的体味诗词中所蕴含的 情感 。而且曹丕写有中国现存的最早的一篇七言诗--《燕歌行》,并且曹丕对七言诗的推广起到了极大的推进作用。所以曹丕敢于创作不同题材的诗词,其诗词 探索 能力与其为政能力不相上下。
二:赋
赋体裁盛行于汉朝,辞藻华丽铺张陈述。但是, 曹丕所写的赋一改汉赋巨大的规模,丕赋短小精悍,同样以描写现实生活为主,感情真挚动人,言语朴素。 曹丕现存有赋二十八篇,主要以抒情咏怀,或者描写事物如《柳赋》《槐赋》。总体来讲,曹丕的赋以情怀为主如《寡妇赋》《永思赋》,紧密贴近现实生活如《出猎赋》《登台赋》,贴近时代的发展。
(登台赋原文)
三:文章、理论
曹丕肯定了文章的价值 ,并且曹丕的文章散文尤其出色, 主张“文以气为主”, 这样的一种写作方向使曹丕写作散文时总是将自己的感情束缚在字里行间之中,用散文体现出自己的感情。而且曹丕对文章的体裁和特征进行了总体概括,使散文具有章法。曹丕传有数量及其丰富的散文,包括残文诏有七十五篇,书有三十七篇,令有二十六篇等等。文章写作方向非常广阔。但是, 曹丕的散文主要以描写 情感 为主,笔法细腻,角度新颖。曹丕在诗词歌赋中所表现出来的细腻的感情与深情无一例外的表现在文章之中。
所以综上所述,曹丕在诗词歌赋文学以及文学理论都具有非常之高的造诣,曹丕的细腻 情感 以及朴实无华的写作手法在他的文学作品中都有所展现。
曹操、曹丕、曹植父子是“建安文学”的代表人物。除了建安七子,三曹也是建安文学的风云人物。
曹操的“东临碣石,以观沧海”等句,小儿皆能口诵,他的《龟虽寿》,读来让人慷慨激昂。曹植的《洛神赋》让人心向往之,《铜雀台赋》读来抑扬顿挫,美不胜收。
似乎曹丕在文学上就逊色多了。
然而曹丕的文学之才并非浪得虚名,相比于父亲和兄弟,他的文学才华似乎黯然失色,是因为他的长处不在诗歌,而诗歌,在文学体裁中较易传播,受众面广。
曹丕的《燕歌行二首》中有“贱妾茕茕守空房,忧来思君不敢忘,不觉泪下沾衣裳”'句,颇显其柔肠。他的《秋胡行》中“尧任舜禹。当复何为。百兽率舞。凤凰来仪”语,又具人君之风。
曹丕的诗歌才能被其父、其弟掩盖。但他的文学论述之著《典论》却大放光芒。
《典论》是中国文学批评史上较早出现的一篇文学专论,也是汉魏文学批评史上的重要文献。它论述了文学批评的态度、作家的个性与作品的风格、文体的区分、文学的价值等颇为重要的问题。
在《典论·论文》中,曹丕通过比较分析研究了文学和其他著作的区别,研究了文体对风格的要求,从而第一次提出了文体论。
曹丕还在文章中提出了并企图解决文学发展中的一些共同问题,尽管他对这些问题旳解答还比较简单,但他启发后来的作家、批评家继续 探索 解答这些问题的先驱之功是不能埋没的。
故尔,若不单论诗歌之才,曹丕在文学上的贡献也是深远的。
也许,曹丕若不为人君,估计也会出产更多精彩文章,然而,帝王之业毕竟不能专主诗词之道,这也许是曹丕之所以为君,曹植之所以为王的必然吧。
曹丕作为三曹之一,在文学领域有诸多贡献,他是邺下文人集团的实际组织者,他的文学理论为中国文学史开辟了新的一页,他的文学创作对唐代的诗歌创作产生了极大的影响,下面我们来逐一介绍。
邺下文人集团是曹操罗致创立的,但曹丕和曹植因其地位和才华也起到了核心作用和实际组织的作用。曹丕和曹植都曾经谈论建安七子,从他们的著作可以看出,曹丕同七子的关系较之曹植与七子的关系更为密切,曹丕在给吴质的信中曾提及他们一起吟诗作对、游玩出行,诸子也有言其当时同曹丕通宵达旦在一起赋诗的,例如刘桢曾作了四首《赠五官中郎将诗》。为了纪念七子,曹丕亲自“撰其遗文,都为一集”。他说,在编纂七子遗文时,“观其姓名,已为鬼录,追思昔游,犹在心目”。此言亦当是其真实心情的写照。曹丕在这个过程对七子的文集做出了详细的对比和评价,进而在此基础上形成自己的文学理论,可以说,七子之文得曹丕之力而流传不失,曹丕因七子之文成其文学理论。
曹丕是中国文学史上最早从事文学评论的人,开创中国文学批判史的先河,他的《典论》是中国 历史 上最早的文学理论专著。他的文学理论有这么几个比较有代表性:
1、审己以度人
曹丕深知文人的弱点,提出“文人相轻,自古而然”这个著名理论,曹丕认为文学批评的重要前提是评者必须克服文人相轻的毛病,审己度人,客观地认识别人的著作。曹丕认为自己正是以这种态度避免了“常人贵远贱近,向声背实”,又避免了“暗于自见,谓己为贤”,因而能对七子做出恰当评价。
2、文非一体
文非一体即:
讲的是文章的 社会 属性是一样的,但体裁、形势却是多样的。“本同”就是本质相同,为文的目的相同,如其所说“盖文章,经国之大业,不朽之盛事”;强调“末异”是为了说明在艺术上不能用一个标准要求或批评不同的体裁的文章。
3、文以气为主
文章风格,人各不同,自然形成,不能强求一律,曹丕把中国哲学领域的气的概念引入文学批评,提出文气的概念,从而赋予文学以风格的要求。
4、高扬文章的功能
曹丕在典论曾提及:
这里从两个方面谈及文章的 历史 作用:一是对国家来说,把写好文章提到了“经国之大业”的高度;二是对个人来说,把写好文章视为“不朽之盛事”,因为人的寿命、富贵皆有一定的限数,而文章却是长久流传的,所谓“建安文章千古在,王侯霸业成枯骨”。
在汉魏时期,七言佳作以曹丕为先,清代著名文学家王士祯曾说曹丕的《燕歌行》系“唐作者之所本也”,陈祚明更称《燕歌行》“七言一句一韵体”,认为“后人作七古,句句用韵,须效此法”、可见,曹丕是中国文学史上七言律诗的奠基人。
研三还没有发小论文是否能毕业,需要看每个学校以及专业的要求,不能一概而论。 硕士研究生的毕业要求: 1、硕士研究生就读期间的各主要科目的成绩必须达到合格及以上,
论曹操的功过得失内容还是要自己写的你再想想有什么好的命题
以下古代文学论文题目供你参考1 《诗经》分类研究(情诗、思妇诗、离别诗等)2 先秦诸子文研究(《论语》、《庄子》、《孟子》、先秦寓言等)3 屈原与楚辞研究(生平
可以讲述他作为一代枭雄,任人唯贤,和孙刘成鼎足之势,实际上孙刘二者合力才和曹操不分伯仲,可见曹操不是许多人口中似乎一无是处的奸丞,他的做事魄力和野心以及不畏传统
论文的三大要素是什么 论文的三大要素是什么?在大学毕业前或者在学术研究中获得成果时我们都需要写一篇论文,那论文的三大要素分别都是什么呢?我给大家整理了论文的三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