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大的蚂蚁啊
贾瑞,贾府义学塾贾代儒的长孙。贾代儒如果有事,即命贾瑞管理学中之事。他是个最图便宜没行止的人,每在学中以公报私,勒索子弟们请他,后又助著薛蟠图些银钱酒肉,一任薛蟠横行霸道,才引起书房里的一通大闹。在宁府庆贾敬寿宴时碰上凤姐,又动了勾引之意。王熙凤假意与他周旋,最后,贾瑞丧命于王熙凤设计的相思局。 红楼梦前八十回中曹雪芹即已明确予以交待最终命运的人物可谓少之又少,因而对于红楼这样一部包含着无尽“隐情”的伟大著作来讲,去研究这些相对明朗人物的活动方式,思想过程不失为理解红楼梦的一条捷径,同时其中所包含的重要学术价值亦是不言而喻。但是长期以来贾瑞作为这种特殊人物中的一员,没有受到应有的重视,较少有人专门对他进行研究,给予特殊的关注。贾瑞的身世及成长过程,红楼梦第十二回给出了较为详细的交代,“原来贾瑞父母早亡,只有他祖父代儒教养.”贾瑞幼年丧亲,在祖父膝下成长,我们可以想象到这样相依相偎的爷孙关系会是多么的微妙亲密,从而必然使得贾代儒较之于一般的家长更加恨铁不成钢,尽心竭力养育好教育好贾瑞,一来告慰他早逝的父母,二来待贾瑞金榜题名锦衣还乡时候也能光宗耀祖。我们知道贾代儒是个贾族私塾的授业老师,执掌贾家众多子弟的学业,以贾家这样的百年旺族的声望与势力,所选老师绝对不可能是等闲之辈,用现在的话讲,不是院士水准,起码也得是知名老教授。书中说的也很清楚:“又知贾家塾中现今司塾的是贾代儒,乃当今之老儒”,所以对于贾代儒的学问我们毋庸怀疑。书中又提到“那代儒素日教训最严,不许贾瑞多走一步,生怕他在外吃酒赌钱,有误学业”,后来贾瑞一夜未回,就遭到了“打了三四十扳,不许吃饭,令他跪在院内读文章”的惩罚,说明贾瑞从小所受到的教育是极为严格而又十分正统的。这样的教育特殊的身世造就了贾瑞特殊的性格特点。第一:单纯中透着点愚气。这一点在第十二回中体现地尤其明显,王熙凤故意施以假言引贾瑞上钩,她那些话本没有什么很高明之处,如果对于一个稍有城府的人来说就能听出其中的三分异样,但贾瑞竟然“越发撞在心坎儿上,由不得又往前凑了一凑”,简直是傻气可掬。无怪脂砚斋也在旁批:“写呆人痴性活现”。到后来贾瑞上当空等王熙凤一夜之后,居然还相信她的鬼话,第二次按时赴约,最终丢了性命。傻得让人觉得好笑。第二:死板的儒家教育造就扭曲的性心理。从脂批称为“腐儒”的贾代儒身上,贾瑞接受的完全是典型的传统儒家教育,一个直接后果就是极度缺乏性教育。这一点在宝玉身上也得到验证,就是天天泡在女儿堆里的宝玉终究也是靠警幻仙姑面授云雨之法。试想,一个“二十来岁人”,正是性意识强烈萌发的时期,鲜明的作证就是,宝玉与袭人初试云雨时候的年龄还根本不到二十岁。而贾瑞由于贾代儒的严格看管几乎没有机会去重复宝玉的至于嫖娼就更不可能,因此除却“未免有那指头告了消乏等事”之外,他几乎没有地方去排解,结果使得压抑的性冲动愈加猛烈,终而形成一种病态心理。到最后使得他铤而走险,竟然不要命地去调戏母老虎王熙凤,至于为什么他选中了王熙凤,除去她美人胎子一样的模样之外,更有许多重要原因。(具体我将在另篇文章中加以分析)这是在这种已经畸形的心理支配下,使得贾瑞被王熙凤耍于股掌之中而毫不知情。第十二回中曹雪芹的描述极为入骨“贾瑞便意定是凤姐,不管皂白,饿虎一般,等那人刚至门前,便如猫捕鼠的一般,抱住叫道:‘亲嫂子,等死我了’说着,抱到屋里炕上就亲嘴扯裤子,满口里‘亲娘’‘亲爹’的乱叫起来”“贾瑞拉了自己裤子,硬帮帮的就想顶入”。当然造成这种后果,贾代儒难辞其咎,按照中国古代的传统,传宗接代是任何一个家庭个人头等的大事,但为什么贾瑞已经二十多还不给他娶亲?或许有人会猜测是经济状况的原因。这一理由是靠不住的。细读红楼,第八回中说到秦钟要到贾代儒门下读书,第一道程序就是“恭恭敬敬封了二十四两贽见礼”。试想,“现任营缮郎”的秦业尚且得“东拼西凑”,二十四两银子应该是不算少的。再加上如贾母所埋怨的“家学里之子弟太多”,所以以如此多的学生来推算,贾代儒的经济状况应该是相当不错的。也就是说,贾瑞没有娶亲不是经济上的原因。当然如果推断是贾瑞不愿意娶亲造成的就更加荒谬了。那么到底是什么原因呢?我认为最大的原因还出在贾代儒身上,以他的腐气,儿女情长之类的事情必定最使他厌烦。这样的教育观念注定了他不可能同意贾瑞早早地娶亲成家,而天天灌输“书中自有颜如玉”之类的道理,等待所谓“功成名就”时的最佳时候。以现在的观点来看,贾代儒的教育在这方面是完全失败的。鉴古思今,我们可以从中得到很多警示。
twinkle100
浅谈《家》中高觉新形象论文提纲
《家》的艺术成就,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高觉新形象的塑造,那么觉新的形象又是怎样的呢?
【摘 要】巴金先生的《家》以五四新文化运动为背景,以高公馆为人物活动的主要场景,描写了一个四世同堂的封建大家庭的没落过程,并成功的塑造了以知识分子为主的一系列形象。这类形象是封建制度的受害者、牺牲品,同时也是叛逆者、反抗者。高觉新无疑是前一类的特殊代表,在他身上体现的是两重人格的“多余人”形象和他身上所赋予的典型意义。本文将重点放在他的双重人格及其根源上,从而来揭示他形象的特殊时代意义。
【关键词】《家》;高觉新;两重人格;典型意义
一、两重人格的体现
(一)消极、被扭曲了的一面
高觉新尽管接受过“五四”新思潮的激荡,但仅仅是信服新思想,而在他身上所体现的更多的是封建社会的旧制度,因此也就养成了他委曲求全、忍辱负重的懦弱性格。他的一生共有三次妥协,也正是因为这一次次的向命运低头的无抵抗主义行为,酿成了他悲惨痛苦的人生。
第一次妥协是中学毕业后牺牲自己的未来,遵从父命。在他初中毕业后,父亲让他放弃学业,成家立业。他有着自己的美好蓝图。可是他骨子里的懦弱以及顺从还有他的特殊身份等封建礼教因素束缚着他,使他不得不乖乖地就范,于是他就“毫不作声地点头”答应了,接受了父亲的安排,开始了不属于自己的人生之路。
第二次妥协是他屈从封建包办婚姻放弃了自己的爱情。他和他的表妹钱梅芬青梅竹马、情投意合,他也曾幻想和梅表妹结婚。但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难违的旧思想也扎根在他的脑海,这也使他在自己的终身大事面前也妥协了。他没有像觉民那样以离家出走的实际行动来反抗,来表示自己的不愿意。而是再一次接受了父母的安排。最可恶的是他甚至可以“在短时间内忘记了另一个女郎”。而这次的妥协不仅牺牲了他一个人的幸福,同样还断送了梅的幸福,可以说,他的这次妥协直接导致了梅命运的悲惨结局。
第三次妥协是他的愚昧和无知,屈从于封建家长的威势和迷信思想。高老太爷死后,灵柩还停在家里没有出殡时,正逢李瑞珏生产的日子临近了,陈姨太便“血光之灾”的说法,怂恿高家长一辈的人让高觉新为了“祖父的利益”劝妻子搬出高公馆到城外分娩,尽管他舍不得,但还是怕背负不孝的骂名将妻子送出城外,最后导致妻子在外难缠而死。
从这三次妥协中我们可以看到,每次面对专制势力的压迫时,觉新尽管心中是不满或不愿意,最终还是妥协顺从了。他总是被束缚于长辈的淫威下,他有时侯甚至不明白自己想要的东西,只是意味地遵循着别人给他所决定的一切。这是他人性中懦弱和无知的一面。
(二)人格中积极、健康的一面
尽管高觉新是一个懦弱者,是封建大家庭的卫道者,但是他毕竟与高老太爷这辈人是不同的。先进的是新思潮以及他的经历使他逐渐觉醒,虽观望、犹豫,但也在转变。他认识到了这个封建大家族中的不和谐,认识到封建制度的弊端,他也时时在挣扎,想摆脱这个牢笼般的“家”,正如小说中写到的:“他突然明白了……是整个制度,是整个礼教,是整个迷信。”
《家》中表现高觉新积极、健康的人格最明显的一处就是他对觉慧离家出走去上海的帮助。在经历了诸多血淋淋的事件之后,他的心境比以前明朗了很多,也更加“理性”。可以说,觉慧能够很快地离开这个罪恶的地方,是与觉新的暗中相助离不开的。尽管帮助觉慧的所有行动都只是在暗地里进行,但是,这件事却是高觉新所做的唯一能够称得上是他自己决定的事情,他也付出了实际行动,而不再像以前那样被动了,这是值得庆幸的。这同时也是他身上积极,健康的一面。
二、高觉新两重人格形成的原因
(一)外在因素
1、封建式的教育
一种教育的内容往往植根于一定的教育制度。觉新所生活的时代是我国封建末期,那时,民主势力虽已萌芽,但中国的封建社会历史悠久,它的势力和影响已根深蒂固,整个社会的教育仍是封建式的教育,这种教育必然为其制度服务。这些封建的伦理道德对其影响可谓渗入其骨髓,尤其是“孝”的毒害使他一次次违心地顺从了家长的意志,白白地做了封建礼教的“牺牲品”。
2、家庭中所处地位
高觉新既是高家的长房,又是高家的长孙,这种特殊的地位使他不仅承担着维护封建家族长治久安的责任,而且担负着教养失去父母的弟弟妹妹的担子。他身上有着特殊的使命,因此他不能和其他人一样可以随心所欲地做自己喜欢的事情,所以他所做的事情都是因为要他力的维护着这个大家庭中的一切。
(二)内在因素
觉新悲剧人格的形成虽然主要是由于腐朽的、不合理的封建制度的迫害、摧残造成的,但他本身懦弱的个性也是形成他人生悲剧的内在因素。在面对封建家庭的种种压力与禁锢下,他已丧失了做人的本质。觉新在人生旅途中所走的关键几步,每一次都是因为自身的软弱而毫不反抗的让别人任意摆布而造成的。他也是受到五四新思想熏陶的,也是带有新青年所具有的思想的,但他仅仅是在心里表现出不愿意。
三、人物形象的典型意义
透过高觉新的这种复杂的两重人格,我们看到的高觉新是一个在封建家族制压迫下备受精神折磨的悲剧人物,他是一个受传统礼教所熏陶而失掉了反抗精神却也同时具有自己思想的青年人,是中国封建末世社会知识分子悲剧命运的一个典型缩影,他身上有着深刻的典型意义,这种典型意义就在于,暴露了封建家族制度的和传统观念对健康人性的戕害,揭示了作揖主义和无抵抗主义的危害性。
可以说,时代造就了人,有什么样的时代和环境条件,就会有什么样的人。高觉新虽处在新旧时代的交替时期,但是比较而言,他所受到的文化熏陶主要还是旧思想为主,譬如“百善孝为先”云云的伦理纲常,以及他长房长孙的独特身份。这种环境和身份的特殊性使得他养成了现在的性格。而从另外一个方面来来讲,他当时所处的大背景也给他的思想转变起了很大转变。这就是由于环境的不可替代性决定的。在他的身上体现的是“像一个垂死的制度叫出的控诉”。
【参考文献】
【1】巴金.家[M].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
【2】贾植芳,唐金海.巴金作品评论集[M].中国文联出版公司,1985.
【3】巴金.巴金经典作品选[M] 北京:当代世界出版社,2002.
【4】王嘉良,金汉.中国现当代文学[M].杭州:杭州大学出版社,1999.
扩展阅读
《家》中高觉新人物形象分析
我觉得《家》中的高觉新,是一个比觉民、觉慧都要复杂的人。他的性格具有两面性,而这种性格的形成、特点、影响等等方面都是觉民和觉慧所不曾有的,而且从这个两面性上,如何评价高觉新这个人物,也远比觉民觉慧复杂。
第六章可以看作是高觉新的一个正传了。对他性格的形成,在一定程度上揭露的比较彻底。最主要、最直接的原因,就是“他在这一屋里是长子,在这个大家庭里又是长房的长孙。就因为这个缘故,在他出生的时候,他的命运便决定了。”
他按照祖父、父亲的意愿改变了自己的人生道路,而且“不说一句反抗的话”,“也没有反抗的思想”,“也不反抗,也想不到反抗”。于是一切都按计划在轨道上行驶着,他也安然接受这样的宿命,直到父亲的去世,让他看到这个家庭的本来面目。
高觉新自己说:“我不是青年,我没有青春,我没有幸福,而且也永远也不会有幸福。”他的处境与觉民、觉慧的不同,所以三个兄弟的性格才会有极大的差异。觉新是“自愿的把但在爹的肩膀上接过来的”,他用母亲的死、五妹的死、父亲的死、大姐的死,使他下定决心“好好使弟妹们长大,好好的做人,替爹妈争口气”,这样他一生的愿望也就实现了。觉新这种特殊的身份,使他“心甘情愿的”用这种方式来保全自己的家庭。
高觉新的那个年代,使他的思想局限性在“反抗”之外,因此即使在他认清了这个家庭的丑陋之后,他也不可能选择反抗。他的不抵抗已经使他有了一种“惯性”。在另一方面,他的愤怒与奋斗之可能给他招来更多的烦恼和敌人,因为他的势力太弱小,太单薄,只有“无抵抗”,只有“作揖”来保全自己的家。“他疲倦了”,“只想过几天安静的生活”。
所以说这应该是一个时代的悲剧,由于顽固的封建势力和社会思想的桎梏,再加上觉新自己的的特殊身份与幼年遭遇,才造成了他的妥协与懦弱。
那么五四之后呢?他显然也受到了影响,但这影响也是微乎其微的.,与其说他具有“双重性格”,不如说他没有放弃自由的希望。也正是由于这希望,他开始逐渐的先进了起来。这个转变的过程十分的漫长,贯穿《家》《春》《秋》始终,在《家》中体现得尤其不明显,但也可以找到踪迹。例如,在妻子瑞珏的悲剧产生之后,觉新决定帮觉慧出走,这可以看成是他的一个转折。在自己绝望的时候,给觉慧、也给自己,同时也给自己的家一个希望。他想:“我们这个家需要一个叛徒。”他自言自语道:“你们看着罢,家里头并不全是像我这样服从的人!”在他说出这样的话时,他的内心已经明显的“反叛”、“不服从”起来,而且这时可以看出他的态度有些强硬了。例如,在谈到续弦的时候,他说“别的事情他们可以强迫我做,这件事我无论如何不答应。”(不过,他当时只是“苦恼的分辨”,并未义正词严的彻底坚决,但已经很不容易了,对于他来说。)
她在结尾的态度已然和从前不同了,例如他从前在对待觉民的婚事问题上,一味的劝觉慧把觉民叫回来,连觉慧都骂他“真是个懦夫!”
类似的事情,作者描述了很多,关于觉新的大部分的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都在写他的懦弱。例如他的妻子瑞珏的悲剧的形成。由于陈姨太所谓的“血光之灾说”,他答应长辈让瑞珏迁出公馆,而且要迁到城外,加上过一座桥。觉新在长辈们面前没有挺身而出保护自己的妻子,而且在瑞珏难产的时候,还坚持着“不能进月房”的教训,任其妻子痛苦的哀号,他只是“用手蒙住耳朵”,“疯狂的走进窗前伸长了脖项去望”。显然他是深爱着瑞珏的,可他的爱不敢冲破封建的牢笼,他用他惯常的懦弱的“作揖主义”和“无抵抗主义”来应对。对于瑞珏,“他只有一个思想”,“我害了她”。
作者在写觉新的痛苦之余,还写了他的“健忘”。觉新是这样理解觉新的健忘的:大概是因为这样健忘,所以才能够在痛苦中生活下去罢。其实这种“健忘”也是无奈,情有可原,可以把它当作觉新在惨苦的生活中的一种挣扎,只是这种“健忘”不要成为阻碍他前进的绊脚石,而结尾他说不会淡忘瑞珏,也许是一种回答了。
高决心在《家》中有很多的悲剧,例如梅的悲剧和瑞珏的悲剧,在他的日常生活中的点点滴滴上也有表现着他的悲惨,他成为大方的替罪的羔羊。但他本身不是一个悲剧人物,还充满了希望。
以下谈高觉新成为大房的替罪的羔羊的“好处”,也就是说他性格的主要方面——妥协和懦弱引导下的“无抵抗主义”和“作揖主义”的作用。
在觉新看来,他的“两大主义”是他暂且过上了安静的生活,但他没有看到,他的两个弟弟也没有看到,他所作的牺牲,真正的换来了觉民和觉慧的幸福。如果觉民和决慧从一开始就没有大哥的庇护(尽管庇护的羽翼不丰满),那么他们也不可能正常的成长,不可能在封建势力强大的家庭中成为先进的青年。高觉新起了促进的作用。
当然,不是说这“两大主义”教育了觉民和决慧,而是觉新用这“两大主义”擎起了一张伞,让他的家庭安康的成长,而觉民和决慧也在认识到这两个主义后朝相反方向的更加先进起来,并且这其中,我觉得高觉新性格中的先进的一面也起了作用。
在巴金先生《呈现给一个人》的文章中,可以看出高觉新的原型是巴金先生的大哥,他们的经历很相似,而巴金先生对他的态度是:因为你做过这一切,因为你是一个懦弱的人,我就憎恨你吗?不,决不。
巴金先生的大哥留恋生活,但还是选择了自杀,“做了一个完全不必要的牺牲品而死了”,也许从这里我们可以端正一下对觉新的态度。
巴金先生在多篇文章中提到:“我写《家》,就像在挖开回忆的坟墓。在我还是孩子的时候,我就常常被迫目睹一些可爱的年轻生命横遭摧残,得到悲惨的结局,我写小说的时候,仿佛在同这些年轻人一起受苦,一起在魔鬼下面挣扎。”
同时,我们也应该看到高觉新的人物形象的意义。巴金先生在他大哥自杀后,写道:“然而我是不会死的,我要活下去,我要写,我要用我的这管笔写尽我所要写的。这管笔……会使我时时刻刻都说着你,而且它会使你复活起来,复活起来看我怎样踏过那一切骸骨前进。”
作者就是通过高觉新这类人物来“像一个垂死的制度叫出我的我控诉”,从而让千千万万的读者知道,在那个年代,有多少美丽的青春这样的绽放与凋谢。
karastt823
论战略管理会计在西部大开发中的运用 我国西部地区资源丰富,市场潜力巨大。搞好西部大开发有助于扩大内需、推动国民经济持续增长、促进各地区经济协调发展、加强民族团结、维护社会稳定和巩固边防,同时也将给企业带来无限商机。本文将从西部地区现状、西部大开发赋予企业的机遇、恰当运用战略管理会计投入西部大开发等方面,论述企业如何从战略的高度综合考虑本企业、竞争对手、顾客等各方面因素,在西部大开发中取得长足发展。 我国西部十省区,幅员辽阔,资源丰富。面积占全国总面积的5陆.吧吧%。全国已发现的一陆0种矿藏在西部地区均有发现。改革开放以来,西部地区经济发生了巨大变化。经济总量、地区经济增长速度、经济结构、技术结构以及人民生活水平,都取得了可喜的成就。然而,西部地区经济发展落后仍是不争的事实,与东部沿海地区的差距仍在逐步扩大。不仅GDP总量占全国的比重由一9漆吧年的一漆%下降为一99漆年的一四.吧%,人均GDP、人均收入、吸引外资额与东部的差距也逐年拉大,在观念、知识、信息、教育、技术和体制方面也与东部存在明显的差距。 一、西部大开发带给企业的发展机遇 一、优惠的国家政策。西部大开发是一项宏伟的社会经济系统工程,是一项要长期坚持实施的重大战略决策。为此,国家将出台一系列优惠政策增加对西部地区的财政投入,为西部发展提供启动资本,并以其他非直接投资的方式,如优惠贷款、低税率等,降低西部地区市场主体的运行成本。还将扶持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鼓励民间资本和外国资本在西部创业,加大吸引外资的力度,放宽外资对企业的持股政策。 二、基础设施将得到改善。西部大开发把基础设施建设作为开发的基础。交通部重点规划建设吧条公路通道,总规模约一.5万公里;铁道部在“十五”期间,西部铁路预算将达到一.吧万公里;通讯、广播电视、水利开发等也在酝酿之中。地方政府也将基础设施建设作为重中之重。 三、生态环境将得到保护和建设。中央已确立“退耕还林,封山绿化,以粮代赈,个体承包”政策;陕西今年计划完成退耕还林三00万亩,造林合格面积陆00 万亩,治理水土流失漆,000平方公里;甘肃计划从现在到二0一0年,种树种草吧,000万亩;内蒙古启动大兴安岭天然林保护、国家生态重点县建设、“三北”防护林建设、防沙治沙、退耕还林还草等五大生态工程;青海将突出抓好长江源头、黄河源头、环青海湖地区、东部干旱地区、龙羊峡库区和柴达木盆地等陆个区域的生态环境保护工作。 四、企业资金缺口将得到改善。西部公司由于股本偏小,加上交通、通讯设施和资源利用条件的局限,影响了其筹融资能力。随着政策向西部倾斜,一系列优惠政策将有利于资本向西部集中。西部大开发不仅可以使上市公司在市场上筹集到更多的资金,国家财政和来自国内外的投资企业也将对西部注入巨资。 5、先进技术、经验和优秀人才将大量涌入。随着西部大开发的推进,各项优惠政策的落实,基础设施建设的完善和生态环境的改良,西部丰富的资源将得到更好的开发和利用,西部创业的软、硬环境将越来越好,这无疑会吸引更多企业到西部发展,更多人才到西部创业,他们同时也将把大量高新技术、先进经营管理经验和崭新观念带入西部。 陆、有许多可以借鉴的经验。西部开发有许多有益的开发经验可以借鉴:经过二0多年的改革、建设和探索,东部地区已积累大量成功经验;国外有许多开发落后地区的经验可资利用,如美、日等国强调科技因地因时地选择开发重点的经验,两德合并后对东部地区开发的经验以及巴西、意大利的经验等。 二、在西部大开发中树立战略管理和战略管理会计观念 战略管理的观点认为:企业总是处在不断变化的内部和外部环境中。经营条件的复杂性和多变性迫使企业必须从战略的高度对本企业及其竞争对手进行仔细分析,以战略的眼光审视自身的优势和劣势,审视竞争对手的优势和劣势,同时考虑到市场资源的供应和顾客对本企业产品的需求,从长远的观点确定企业战略目标,制定战略计划,并以此目标统一指导企业各个层面的行动,实现企业长期价值最大化。为此,不仅要充分研究企业所处的内部环境——包括企业所拥有的资源(物质资源及人力资源)、产品市场占有率、新产品创新能力、市场开发潜力、企业内部经营管理水平、企业集团的整体创业团队精神等,还要深入研究企业所处的外部环境 ——包括竞争者所拥有的资源、产品状况和发展战略、投融资环境、客户信息和政府信息等。而为这些研究提供服务的会计就是战略管理会计。 战略管理会计一改传统管理会计只注重内部而忽视环境变化的弊病。它从全球范围和长期发展来看待企业的行为和目标,时刻关注跟企业息息相关的市场环境变化及其对企业的影响。它不仅收集、加工、整理、报告企业和竞争对手的信息,更注重研究与竞争对手相比,企业自身的优势。通过研究本企业产品和劳务在其生命周期中所能实现的、客户所需求的价值以及价值在企业内部的形成过程,从长远的观点来看待企业的总收益。概括起来,战略管理会计具有以下特点:(一)以外部信息为核算重点,以取得长期战略竞争优势为核心目标。(二)注重分析研究本企业、顾客和竞争对手所组成的“战略三角”,及时向企业管理者提供多样化信息。(三)强调价值链分析法,既强调企业内部价值链分析,也强调企业外部价值链分析和同业竞争优势价值链分析。(四)不仅重视对财务资料的分析,更重视对其他相关的非财务资料的分析研究。(5)以实现企业长期价值最大化为最高目标。(陆)以战略目标为预算编制的起点,统领企业各项工作。(漆)注重企业整体性,提倡团队精神。 三、恰当运用战略管理会计投入西部大开发 一、恰当评估本企业目前在国内、国际市场上的定位。 首先,必须正视企业的优势。如新疆、宁夏等地区,企业拥有丰富的煤、气、油资源,资源优势是明显的,进一步加强对能源的开发、利用和深加工,可谓抓住了自身优势;陕西、四川、贵州等地,科研力量集中,原有的军工企业基础较好,对发展航空、航天、核能等高技术企业有利;西安、重庆高校集中,科研资源优势明显,企业可以充分加以利用。其次,要充分看到企业的不足,如产品单一,设备老化,资金、技术、人才匾乏,内部组织机构不够健全,缺乏科学的管理经验等。正确审视这些劣势,进行深入细致地分析,从战略的高度加以改进,对短时期内不可避免的则努力通过其他工作加以弥补。只有正确把握自己的优、劣势,正确把握自身的市场定位,才能制定正确的战略目标,更好地开展下一步工作。 二、结合西部大开发良好的软、硬环境,制定企业长期战略发展目标。在西部大开发中,交通、通讯、基础设施、生态环境等投资硬环境和工商、税收、管理、人才、机制、社会保障等投资软环境将大为改观,企业应充分利用这一良好的发展机遇,在明确自身市场定位的前提下,积极制定长期战略发展目标。以企业目前所处的竞争地位为起点,明确今后较长时期内企业生产经营的发展方向和应该达到的各项目标:包括项目的引进和开发,产品的创新和升级,人才的引进和培育,资金的融通和利用,机制的建立和健全,科技成果的利用和转化,以及市场的占领和开拓等。 三、紧紧围绕本企业、竞争对手、顾客组成的“战略三角”,研究竞争对手,寻找合适的合作伙伴。在认清市场定位并制定企业长期战略发展目标以后,接下来的具体工作就是紧紧围绕本企业、竞争对手、顾客组成的“战略三角”,研究竞争对手,寻找合适的合作伙伴。顾客的需要就是企业的使命,只有进行充分的市场调查,跟踪研究市场消费动态,根据顾客需要适时调整产品结构和性能,才能使企业保持恒久的发展活力。企业的生产经营可以看作是为了最终满足顾客需要而设定的一系列作业的集合体,最终产品凝聚了相关作业上创造的价值。这一价值的大小直接关系到顾客对产品的取舍,关系到企业竞争地位的优劣。另外,要加强对竞争对手的研究:包括对方所拥有的资源(尤其是人力资源,它与企业发展潜力关系巨大),产品构成(尤其是价值链构成,它与竞争优势关系密切),市场占有及开发状况,研究开发费用投入状况,长期战略发展目标,以及合作伙伴的相关信息等。在西部大开发中,企业应充分利用本身的资源优势,寻找在资金、技术、管理、人才、市场方面有优势的合作伙伴,实现优势互补,共同发展。 四、按市场规律办事,积极开拓市场。战略管理会计以提高企业竞争力为核心目标,而市场的不断拓展是企业竞争力提高的最佳证明。为此企业应以市场为导向,走市场开发的道路,企业不仅要在西部求发展,在中国求发展,更要到国际大市场中去不断寻求生存和发展空间。光有资源、技术、优质产品是远远不够的,良好的市场营销才是产品驰骋市场的助推器,能否在巩固已有市场的前提下不断开拓新市场,直接关系到企业的前途命运。因此,企业一方面要加大新产品开发的力度,以优质产品夺市场,另一方面要不断推出新的市场策略,包括营销策略和服务策略,开拓市场、巩固市场,不断提高产品的市场占有率。 5、建立本企业战略信息库,培养自己的战略管理会计师。西部大开发是一项伟大的社会经济系统工程,处在这一伟大工程中的企业,其内外经营环境是不断变化的,企业必须从战略的高度去审视这些变化,并不断改变策略适应这些变化。因此,有必要建立本企业战略信息库,培养自己的战略管理会计师。收集、加工、整理、分析、报告来自各方面的多样化信息,包括本企业和竞争对手的各类资料、相关企业信息、行业分析报告、国际市场行情、国际经济发展动态等,建立内容丰富的信息库。战略管理会计师则在企业进行战略决策时,对战略信息库进行筛选、加工、分析、总结,以一定的科学方法对众多信息进行再处理后报告给决策当局,为企业总体战略决策提供信息和智力支持,为企业保持长期竞争优势提供服务
加Q党?!一般来说,以历史人物为题材写评论性文章,标题部分一般可以采用几类方式1,歌颂功绩,以正面形象撰写,如孙中山,可以写:民主之父----一代伟人孙中山,也
《老人与海》主人公圣地亚哥的人物形象:一个百折不挠、坚强不屈、敢于拼搏、永不放弃、自信乐观而又悲壮的“硬汉”形象。 一、百折不挠、永不服输的“硬汉”形象。 在与
贾瑞,贾府义学塾贾代儒的长孙。贾代儒如果有事,即命贾瑞管理学中之事。他是个最图便宜没行止的人,每在学中以公报私,勒索子弟们请他,后又助著薛蟠图些银钱酒肉,一任薛
“我的衣柜里不知道怎么的全是咖啡色系的衣服,不知道怎么改变风格……”“你平时穿衣服一定很谨慎怕出错,选一些粉色系的衣服来穿,会和你的肤色很配,你的脸型适合把头发
在英文论文写作中,常见的一种论文类型是人物分析,就是我们常说的Character Analysis Essay(人物分析论文)。这一类型的文章需要学生对人物角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