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3

  • 浏览数

    346

活力的维维
首页 > 学术期刊 > 初中学生语文课外阅读研究论文

3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酸甜苦辣咸丫头

已采纳

论文关键字:中学生语文课外阅读能力提高论文摘要:阅读是现在学习中必不可少的手段或是途径,但是,很多同学在阅读方面的能力有所欠缺,或者是方法不对,阅读应根据学生、教师、学校等具体条件进行相应的指导,才能充分显效。针对当前中学阅读教学存在的不足,本文从自主性阅读的角度来进行研究,寻求理论依据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语文课外阅读是中学生开阔视野、陶冶情操、培养审美情趣、获取知识的有效途径。因此,加强中学生课外阅读的指导,引导他们多读书,读好书,是全面贯彻教育方针,提高中学生素质,培养21世纪新型人才的要求。然而,当前中学生课外阅读的状况并不尽如人意,因此,加强指导中学生课外阅读,就显得特别重要了。一、教师应有效地指导学生进行课外阅读 茫茫书海,学生要自主的去阅读通常是有很大的难度,而且想要通过这样的阅读取得一定成效也是有难度的。课外书籍那么多,要怎样去选择,学生不太会去选择,不能有效地做到去粗取精、去伪存真,这就需要老师给予一定指导。通常在新学年或新学期开始阅读课之前采用。它主要是在学生读书的方法、书的选择、阅读的深入、读以致用等方面进行指导。例如方法指导就是很重要的环节。语文教育家袁哲先生在他的《国语读法教学原论》一书中说过:“读书的目的在获得书中的意义、思想,读法的目的在获得书义之方法。”读法教学的意义,系根据一系列的目标、目的、循最经济的途径,助成读解文章的能力。”这些论述都明确指出语文老师的任务不是限于教学生去读解一篇篇范文,而在于指导学生掌握多种适合目的的读书方法,从而使学生学而有法,学而得法,达到生动、主动地学的境界。如在阅读课里,可根据具体的阅读目标采用不同的阅读方法,如精读与略读,朗读与默读、速读等。还可根据书的内容、目的指导学生进行理解性阅读、评价性阅读、鉴赏性阅读、积累性阅读、应用性阅读、消遣性阅读,如《读者》之类的刊物作为消遣性阅读。像《简爱》、《四世同堂》可作为理解性阅读等等,会读书方法就可以使学生乐于读、便于读。二、让学生自己以探索的形式进行课外阅读 就是给学生布置一个研究任务,进行主动学习的一个课外任务。这包括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收集整理资料,整理撰写文章等一系列的过程,而这也是做、学问的过程。例如我在实习高二的时候我就给同学们布置了这样的一项课后任务:同学们都下去写关于《三国演义》的启示,要求1500字以上,可查资料。男生去选择其中的主要的男性人物形象进行分析,可写人才观、战争观、谋略观、朋友观之类。女生写关于其中主要的女性形象进行分析、对比,可写她们的爱情观、人生观,也可写她们的人生悲剧性,尤其是貂蝉,孙尚香等。又如我在教苏洵的《六国论》这篇课文时,课后,我要求同学们利用各种方式查阅苏澈的《六国论》的写作方法,采用的论证手段和其父的《六国论》又有何不同。也许学生们会觉得有些难了,但在个过程中,他们学会查找资料、整理资料、撰写文章,这将会影响他们的一生。三、以交流的方式让学生自主地进行课外阅读 是以生生交流、师生交流的形式,以达到互相促进,启发为目的。牛顿曾说:“一个苹果给他人,仍然是一个苹果,一个思想跟他人交流,就变成了两个思想。”交流这种课型可以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阅读活动中的主动能动性,激发他们的阅读热情,充分体现学生主动生动地学的特色。学生的学习个性也在交流中得到尊重,因为我们每个人应该根据个人的经验爱好、知识结构与实际需要选择自己的读物,而交流课正是让学生展现个人个性的舞台。交流课形式多样,如辩论、朗诵会、书评会,练笔交流、演讲专题讨论会等等。例如在我在高二年级实习的那个学期,两个班都开了关于韩寒和郭敬明两个人作品主题异同的谈论会。学生分别从成才观、人生观、朋友观等角度客观地评述了韩寒和郭敬明的作品,并与实际联系起来,有的评述了作者的成材之路的可靠性,有的则对文章的内容进行了评述……学生的思维得到了多方面的锻炼,而其他学生也从发言的学生身上得到了启发。交流课可以使学生的阅读兴趣得到多方面的培养,兴趣更使阅读效果更好更全面,使学生成为阅读课的主人,可以让他们感受到阅读的成果。 四、根据学生们的兴趣去推荐好的课外读物 这是老师根据学生的兴趣推荐好的课外读物,让学生获得知识为目的一种方法。课堂教学不是语文教学的终结,而是语文教学的开始。一方面,作为教师完全有责任主动地将学生的视野引向课外。但是老师要因材施教,根据他们的兴趣选择不同作家作品进行推荐,推荐富有文化内涵和时代气息的作家作品,另一方面让学生推荐自己所看的书,使学生形成相互激励的心理需求,使学生群体阅读从众倾向得以强化。例如我在高二实习的那个学期,我就给学生们推荐了中央十套的“百家讲坛”,他们选择观众最感兴趣、最前沿、最吸引人的选题。追求学术创新,鼓励思想个性,强调雅俗共赏,重视传播互动。栏目选材广泛,曾涉及文化、生物、医学、经济等各个方面,现多以文化题材为主,并较多涉及中国历史、中国文化。像于丹、易中天等名师讲学的形式和内容都比较的有价值,可以帮助学生在这方面的课外阅读上取得一定的成绩。 总而言之,在课外阅读过程中,根据读物的不同,学生的兴趣不同,所进行的方法也就不同。我们应该注重采用多种方式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掌握有效的阅读方法,从而在语文课外阅读过程中选择合适的阅读方法,灵活使用,在学习中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1]陈碧卿.中学生课外阅读现状分析与对策[J].中小学图书情报世界,2006(10)[3]沈静.开展名著阅读活动,培养学生人文素质[J].语文教学通讯,2004(5)[4]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年

280 评论

爱爱囡囡

[摘要] 文言文是中华文化的精华,是中华民族的伟大文化遗产,在中华民族文明的传承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是中华儿女应该继承的宝贵精神财富,而语文教学正是传承和发扬这种文化遗产的重要途径。但纵观文言文教学现状,情况并不乐观。本文从文言文教学现状谈起,对造成文言文教学低效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并相应提出改进策略。

[关键词] 文言文教学 自主 诵读 积累

文言文是我国古代优秀文化宝库中一朵绚丽灿烂的奇葩,是学生孜孜不倦开拓的文化“瑰宝”,是学生陶冶情感、丰富文化内涵的一个重要载体。经典的文言文是古代圣贤思想、智慧的结晶,它所具有的文学价值以及所蕴含的人文精神更是毋庸置疑。阅读文言文,可以修身养性,增加智慧,开启成功之门;阅读文言文,可以让人懂得美、认识美、领略美、欣赏美。文质兼美的文言文能“陶冶”“熏习”或“耳濡目染”“潜移默化”,培养学生的“道德”“品性”“气质”,提高学生的语文水平及整体文化素质,有利于让学生树立远大的目标,培养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从文言文中汲取古代文化的精髓,对其一生的文化素养的积淀起到非常关键的作用。在课改的大背景下,文言文教学更是成为我们教师课改中的关键点之一。

一、目前初中文言文的教学现状

文言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环节之一,初中阶段的文言文学习对学生今后更加深入的研读起着奠基作用,新课标规定:文言文教学要达到使学生“能借助工具书阅读浅易文言文”。但纵观文言文教学,目前中学生的文言文阅读能力并不令人乐观。大部分学生对文言文都有一种畏难情绪,究其原因,大致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1.重字词理解,轻“读”文本

文言文由于年代久远,学生多感生疏,加之大量晦涩难懂的字词、让学生感到很困惑,学习时吃力,缺乏兴趣,基于此原因,教师就特别重视字、词、句的理解和翻译,课堂上字字落实,句句讲解,强调文言文基本功,夯实基础,这点固然重要。但这样做就侵占了学生自主诵读文本的时间。学生一味被动接受老师讲解、久而久之、学生无形中也受到影响,认为文言文学习只要掌握了字词、死记硬背就行了,而不愿意花充分的时间去朗读课文。

2.重课文分析,轻情感感悟

对文言文教学,教师往往还采用现代文的教学方法,学生预习扫清字词障碍,然后教师先串讲,疏通文意,再对文章内容进行详细分析、总结艺术手法......而没有注意利用文章中的人文因素去引导学生走进作品,去学习文章所蕴含的丰富的历史文化知识,领悟、体会作品中的思想感情和人生哲理。

3.重教师灌输,轻学生自主学习

传统教师“一言堂”的教学模式,僵化、呆板导致学生本来就“畏惧”的文言文,兴致更加缺乏。而教师又不能因势利导、采取灵活、有效的教学手段去激发学生的兴趣,学生只会消极等待,这种“填鸭式”“满堂灌”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只会被动接受,失去学习文言文的乐趣。

4.重课内知识,轻课外练习

大部分教师对课内所选文章非常重视,务必做到:精讲细讲,巧设各种练习,目的是让学生掌握课堂上所学知识,这样做固然强化了基础,但并不意味着学生已具备文言文的阅读能力,遇到新的陌生文言文,学生照样不会阅读,究其原因,在于我们仅重视了课内知识,而忽略了课外联系。学生对文言文知识的迁移和活用能力依然较差。

二、改进措施

针对目前文言文教学的现状,我们必须转变传统教学理念和方法。我认为应从以下几方面进行探究和改革。

1.巧妙设计导语,让学生对文言文“爱”起来。创设情境是指在教学时,教师根据教学内容提供一种具体的'生活情境,让学生设身处地感受,使学生乐学、学好所采取的一种教学手段。导语艺术是课堂教学艺术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好的导语设计,应寻找课文和学生现实感触的共振点,引导学生自己用心感受作者的情感,自觉接受熏陶。好的导语,能收到“牵一发而动全身”的神奇功效,成功的导语,如同初启的屏幕,可以让学生看到精美的舞台布景;如同乐章的序曲,可以是学生置身于唯美的意境中;又像是打开了知识殿堂的大门,吸引着学生走进殿堂。

2.指导学生读注解、查工具书、提高自主学习文言文的能力。文言文预习非常重要。教师要指导学生依靠课下注解、借助工具书,通读全文,把握内容梗概。教师要激励学生敢于发现问题,提出质疑,教会学生学会相互交流、合作探究、解决疑难。教师适时给予帮助释疑,让学生养成独立思考,自主学习的习惯。

3.加强课堂朗读,品味文章的形、意、情、理。传统教学一般采用的是教师先串讲、疏通文章,然后对课文内容进行详细分析。事实上,学生如果事先没有熟读课文,即使老师讲得眉飞色舞,分析得深刻透彻,学生也留不下多少深刻的印象,效果不佳。反之,如果让学生事先对课文进行熟读,他们自会从诵读中感知和领悟课文内容。古人云:“书读百遍,其意自见”,苏东坡也说过:“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精思子自知”,学习文言文,在粗略懂得字句的基础上,反复诵读,有助于理解课文的内容、观点、体味语言的气势和文章的情感。所以,在文言文教学中,教师应该树立以学生为本的思想,针对文章的特点、主题和情感,在课堂上给学生充分的时间反复诵读,并进行指导阅读(可齐读、指名朗读、教师范读、学生领读、比读等),朗读时要求学生读准文中生僻字、通假字、多音多意字的读音;读清句读,明确哪里该停顿,哪里不该停顿;读出语气、语势来,读出作者要表达的情感;读出文章的抑扬顿挫、跌宕起伏的节奏感;把语气助词要表达的感慨、哀叹、喜悦等情感读出来;对加强语气的副词要重读;对文章采用的修辞手法和结构所传达的语势和情感要读出来。

当然,光是准确诵读不是我们最终的目的,我们要求读懂词义、句意,词不离句,句不离篇,还是要求学生能运用已有的知识、能力和经验对课文产生正确的认识和理解,进而让文章的观点、作者的情感在读中自见。在反复诵读中,教师引导学生结合背景材料、作者简介、利用课下注释和工具书以及平时已有的文言文知识,由字到句到篇,整体把握文章的基本内容和主题思想。

以上是对如何提高初中学生文言文阅读能力的一些建议,这些方法在具体的阅读过程中不是割裂的,而应该综合运用,同学们在学习中不能心浮气躁,而应掌握正确的方法,平时注重积累,夯实基础,这样我们的古文阅读水平将会上一个新台阶。

253 评论

Tequila1114

课外阅读在培养学生综合语文素质上和提高应试成绩上,享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在语文的教学实践中,我们得到了和吕叔湘先生在《语文教学中两个迫切的问题》一文中一样的答案:“少数语文水平较好的学生,你要问他们的经验,会异口同声地说得益于看课外书” 。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在《怎样培养真正的人》一书中也指出:“让学生在图书世界里生活,这是当今学校一个重要的教育问题”。他还说:“我把人类宝库中最优秀的图书给自己的学生们读。”可见,阅读在我们的语文教学中有着多么重要的地位。 根据大语文教学观来说,语文学习的外延等同于生活的外延,而课外阅读正是语文学习的过渡,是联系课堂内外的纽带和桥梁,因而它是语文学习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那么课外阅读到底可以起到哪些作用呢?一般来讲,课外阅读可以使学生累积大量的丰富的写作素材和写作技巧。蛮多学生在写作文的时候感觉无话可写。学生的生活阅历和社会实践少固然是个客观原因,但学生自己的知识储备少也是不争的事实。文学作品都是来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都经过作者的精心锤炼,大千世界,人生百态都有反映。中学生通过广泛的阅读可以弥补接触社会生活少的不足,了解到更广阔的生活,对作文所需要的外延有了一定的拓展。阅读多了,材料也就丰富了,写作时也不再会有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的尴尬。阅读多了,那些名家的精彩、生动的语句对学生的语言表达、语感的培养实在是大有益处的。接触了各种写作风格和文字技巧,长期的浸染,不断的比较鉴赏,就会慢慢模仿,甚至能初步形成自己的作文风格呢,或豪放或婉约或灵气或深刻或淋漓尽致或含而不露,甚至兼而有之。这正应了苏霍姆林斯基那句话:“学生写作必须拥有与作文相关的感性表象,包括生活中所积累的材料以及在特定的活动中通过观察所获得的材料,只有这样,他们才才会飞跃。”课外阅读的作用是深远的,可如今的中学生课业太重,难得有空闲时间去浩如烟海的课外书中去选择,这就需要给他们推荐一些名篇佳作,让他们入迷。当课外阅读不再需要语文教师的指导,阅读成为每一个学生终身受益的好习惯,学生方能在自主的状态下,读得广、读得深,也才能写得灵活,写得更有个性。在这时,身为语文老师,便会体会到课外阅读指导中“润物细无声”的成功喜悦。

314 评论

相关问答

  • 小学语文课外阅读方法研究论文

    一、激发兴趣,让学生喜爱阅读 教师要努力激发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让他们愉悦地进行课外阅读,快乐地接受自己想要学习的语文知识。 1.谈自己的读书感受让学生

    难忘那缕羁绊 3人参与回答 2023-12-05
  • 课外阅读文章大全初中

    1. 初三文言文10篇阅读练习 不要课内的,包括文章和练习题,适合初三 朱云见汉成帝故槐里令朱云上书求见,公卿在前,云曰:“今朝廷大臣,上不能匡①主,下亡以

    虎斑宝贝 3人参与回答 2023-12-06
  • 初中英语课外阅读论文题目

    主要是教学方法的

    guodong930 5人参与回答 2023-12-08
  • 初中学生语文课外阅读研究论文

    论文关键字:中学生语文课外阅读能力提高论文摘要:阅读是现在学习中必不可少的手段或是途径,但是,很多同学在阅读方面的能力有所欠缺,或者是方法不对,阅读应根据学生、

    活力的维维 3人参与回答 2023-12-06
  • 初中语文阅读课教学论文

    沉浸式阅读教学实践研究论文 议论文教学一直以来是初中语文教学中的一个难点。教师若采用恰当的教学方式,可消除学生学习议论文的恐惧心理,减少议论文的理解障碍,并能感

    shangna52088 3人参与回答 2023-1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