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单的幸福~~
1、《收获》:纯正、独立;偶尔会跟点风,比如,“像卫慧那样疯狂”。\x0d\x0a \x0d\x0a2、《十月》:老牌刊物,有自己的风格和追求。\x0d\x0a \x0d\x0a3、《山花》:艺术、大气、先锋,不拘一格,“慧眼识珠”。\x0d\x0a \x0d\x0a4、《小说界》:有好看的东西,比如:“品中国文人”系列;有时可以与《收获》相媲美。\x0d\x0a \x0d\x0a5、《天涯》:思想、文学、在民间。\x0d\x0a \x0d\x0a6、《花城》:南方文学杂志的翘楚。\x0d\x0a \x0d\x0a7、《滇池》:边陲但不边远。主编张庆国是个非常有想法的人,也是很懂小说。\x0d\x0a \x0d\x0a8、《福建文学》:闽南文学的一朵奇葩。小说编辑“老练”对作品的选择也很老练。\x0d\x0a \x0d\x0a9、《山东文学》:齐鲁大地文学阵地的主心骨。\x0d\x0a \x0d\x0a10、《散文》:散文界最好的刊物,不媚俗,不傲气,始终如一。
LuckyXue521
上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到90年代,中国文学复兴,繁荣,印象中,所有有分量的作品我都是从《人民文学》读到的。最开始是《班主任》。
《班主任》是刘心武先生创作的短篇小说,发表于1977年《人民文学》第11期。它发出“救救孩子”的呼声,发表几经周折,是新时期文学的一个里程碑,又是文学复苏的一个信号。
刘心武先生现在还在今日头条写微小说,可说是为文学奉献终身。现在还在今日头条发作品的还有王蒙先生。当年,他的《夜的眼》、《风筝飘带》让人印象深刻;他首先采用意识流手法 ;他的《雄辩症》虽小小说一篇,却高度概括了中国的一种人。现在他在今日头条发的“一口咬定”又概括了中国的一种人,这种人总是认定别人有问题。
后来印象最深的是《乡场上》。《乡场上》是贵州作家何士光创作的短篇小说,首发于1980年8月号《人民文学》。又是一个信号一样的作品,写的是农民获得经济自主,尊严觉醒。
再后来印象很深的有阿城的“三王”——《棋王》、《树王》、《孩子王》,据闻轰动海峡两岸,小说原来可以这样写!陈凯歌把《孩子王》拍成电影,也轰动一时。据说《棋王》是寻根文学的发轫之作。小说原来可以这样写的,还有王朔的作品 ,《一半是火焰,一半是海水》等发表在《人民文学》的小说,可说惊世骇俗。
小说原来可以这样写的还有刘索拉的《你别无选择》,王安忆的《岗上的世纪》,铁凝的《没有纽扣的红衬衫》,还有现在获诺奖呼声很高的残雪的《苍老的浮云》。当然还有90年代高行健和莫言这两位诺奖获得者的剧本和小说,高行健有名的先锋戏剧和莫言的《红高粱》。
《红高粱》被张艺谋拍成电影,加速了中国作家和世界文学的衔接与对话,电影获国际奖也是小说获国际奖的前奏。所以,曾经,《人民文学》发表的作品连接起来就是一页文学复苏繁荣的文学史和一部作品选。当然,还有《诗刊》和《星星》上发表的那些诗歌。以上提到的小说,现在一搜,发现有的不是发表在《人民文学》的,但印象中,这些小说都是从《人民文学》上看到的。
《人民文学》取得这么大的成就,一方面与其中央刊物的地位有关,因为是国家级的顶级文学刊物,所以能够集中全国最优秀的作家的新作。另一方面,《人民文学》当时解放思想,敢于发表有争议的和先锋的作品。地方文学刊物也发表很多这一类作品,但不如《人民文学》集中,有号召力。
Arsenalzoe
这个我熟悉。主流纯文学大刊:综合类:《收获》、《当代》、《十月》、《人民文学》发行差不多在10万左右,很难得了……小说类:《小说选刊》、《小说月报》散文类:《散文》、《美文》、《散文百家》诗歌类:《星星诗刊》、《诗刊》戏剧类:《剧本》思想类:《天涯》、《读书》、《随笔》定位于中青年的有《散文诗》、《青年文学》,都分上下月,上月中年,下月青年。此外,《萌芽》也不错~
国内最具科普影响力杂志有《环球科学》《科学焦点》《科学世界》和《博物》等。回答完毕
《中国新闻周刊》
《汽车导报》出版周期: 月刊,国际标准刊号: ISSN1008-0767,国内统一刊号: CN44-1013/U,订价: 15 元/期,180 元/年 简介:披
纯文学的话青年文摘,读者,意林,收获,当代啦,青春文学有最小说~,萌芽,花与爱丽丝等了…其中销量最好的是最小说,月50到60万册…
刊名: 地球物理学报 Chinese Journal of Geophysics主办: 中国地球物理学会;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周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