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irendian10
以下仅供参考!!简介 书法,又称“中国书法”,是中国特有的一种传统艺术。中国汉字是劳动人民创造的,开始以图画记事,经过几千年的发展,演变成了当今的文字,又因祖先发明了用毛笔书写,便产生了书法,古往今来,均以毛笔书写汉字为主,至于其他书写形式,如硬笔、指书等,其书写规律与毛笔书写规律相比,并非迥然不同,而是基本相通。基于索本求源(指甲骨文之后),这里重点介绍毛笔书写汉字的规律。只要我们对书法有了“狭义”的理解,那么对领会“广义的书法”也会大有裨益。 从狭义讲,书法是指用毛笔书写汉字的方法和规律。包括执笔、运笔、点画、结构、布局(分布、行次、章法)等内容。例如,执笔指实掌虚,五指齐力;运笔中锋铺毫;点画意到笔随,润峭相同;结构以字立形,相安呼应;分布错综复杂,疏密得宜,虚实相生,全章贯气;款识字古款今,字大款小,宁高勿低等。 从广义讲,书法是指语言符号的书写法则。换言之,书法是指按照文字特点及其涵义,以其书体笔法、结构和章法写字,使之成为富有美感的艺术作品,随着文化事业的发展,书法己不仅仅限于使用毛笔和书写汉字,其内涵己大大增加。例如,从使用工具上讲,仅笔这一项就五花八门,毛笔、硬笔、电脑仪器、喷枪烙具等种类繁多。颜料也不单是使用黑墨块,墨汁、粘合剂、化学剂、喷漆釉彩等五彩缤纷,无奇不有。过去的文房四宝——笔、墨、纸、砚,其涵义也大有扩展,品种之多,不胜枚举;从执笔方式上看,有的用手执笔,有的用脚执笔,就是用其他器官执笔的也不乏其人,甚至有的人写字根本就不用笔,如“指书”“挤漏书”等;从书写文种上说,并非汉字一种,有的少数民族文字也登上了书法艺坛,蒙文就是一例;从书体和章法上看,除了正宗的传统书派以外,在我国又出现了曲直(线)相同、动静结合的“意向”派,即所谓现代书法。它是在传统书法基础上,加以创新,突出"变"字,融诗书画为一体,力求形式和内容统一,使作品成为“意美、音美、形美”的三美佳作。在日本不少书家摒弃文字的语言性,树立文字的“形象性”,出现了“墨象”派,以用笔的轻重和徐疾、笔锋的开合及落笔位置的变化等,写出各种形象的文字。这一书派,虽突出“意象”,其字赏之也新颖,但汉字并非都是“形象”字,因此步履艰难,发展受到限制。所有这些(当然不仅是这些),可以看出书法和其他事物一样,也是在不断地发展和变化着。这一点必须引起书法界人士的高度重视。 当代名家有黄学江,张海,尉天池等。 解释 书法,是一门有法度的高级艺术。重在“法度”!有“法”无“法”,就是书匠和书法家的区别。传统艺术之一。指用毛笔书写篆、隶、正、行、草各体汉字的艺术。技法上讲究执笔、用笔、点画、结构、章法等,与中国传统绘画、篆刻艺术关系密切。有三千多年历史,以商周的金文为萌芽;其后秦篆、汉隶、晋草、魏碑、唐楷、宋行,各擅其胜。 (1) 古代史官修史,对材料处理、史事评论、人物褒贬,各有原则、体例,谓之“书法。” (2) 文字的书写艺术。亦指书法作品。 (3) 指汉字形体。 (4) 措辞方式。 起源 书法是汉字的书写艺术。它不仅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而且在世界文化艺术宝库中独放异采。汉字在漫长的演变发展的历史长河中,一方面起着思想交流、文化继承等重要的社会作用, 另一方面它本身又形成了一种独特的造型艺术。近代经过考证,关于中国文字起源,一般认为在距今约5000-6000年左右中国黄河中游的“仰韶文化时期”,已经创造了文字。仰韶文化因1921年首先在河南渑池仰韶村发现而得名的。近40余年,又陆续有许多发现。 世界上各民族的文字,概括起来有三大类型,即表形文字;表意文字;表音文字。汉字则是典型的在表形文字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表意文字。象形的造字方法即是把实物画出来。不过画图更趋于简单化、抽象化,成为突出实物特点的一种符号,代表一定的意义,有一定的读音…… 我们的汉字,从图画、符号到创造、定型,由古文大篆到小篆,由篆而隶、楷、行、草,各种形体逐渐形成。在书写应用汉字的过程中,逐渐产生了世界各民族文字中独一的、可以独立门类的书法艺术。 最早书法体简介 1:甲骨文 (契文) 古汉字一种书体的名称,也是现存中国最古的文字。刻在甲骨上,先用于卜辞(殷代人用龟甲、兽骨占卜。占卜后把占卜时期、占卜者的名字、所占卜的事情用刀刻在卜兆的旁边,有的还 把过若干日后的吉凶应验也刻上去。学者称这种记录为卜辞),是对未来事情结果的占卜,盛于殷商。甲骨文发现于1889年,是殷商晚期王室占卜时的记录,发现于河南省安阳小屯村一带,距今已 3000多年。甲骨文是中国书法史上的第一块瑰宝,其笔法已有粗细、轻重、疾徐的变化,下笔轻而疾,行笔粗而重,收笔快而捷,具有一定的节奏感。笔画转折处方圆皆有,方者动峭,圆者柔润。其线条比陶文更为和谐流畅,为中国书法特有的线的艺术奠定了基调和韵律。甲骨文结体长方,奠定汉字的字型。甲骨文的结体随体异形,任其自然。其章法大小不一,方圆多异,长扁随形,错落多姿而又和谐统一。后人所谓参差错落、穿插避让、朝揖呼应、天覆地载等汉字书写原则,在甲骨文上已经大体具备。 2:金文 古汉字一种书体的名称。商、西周、春秋、战国时期铜器上铭文字体的总称。兴盛于周代。 金文为中国书法史上的又一丰碑。依附于青铜器,铸鼎意在“使民知神奸”故是一种宗教祭祀的礼器。金文也被称为钟鼎文,器文,古金文。和青铜器一起铸成的铭文线条较之于甲骨文更为粗壮有力,文字的象形意味也更为浓重,最早的金文见于商代中期出土的青铜器上, 资料虽不多,年代都比殷墟甲骨文早。周代是金文的黄金时代,出土铭文最多。 此时期主要作品有:《利簋》《天亡簋》《大盂鼎》《墙盘》《散氏盘》《虢季子白盘》。尤以《司母戊鼎》《散氏盘》《毛公鼎》最为著名,艺术成就也最高。 3:石刻文 石刻文产生于周代,兴盛于秦代。东周时期秦国刻石文字。在10块花岗岩质的鼓形石上,各 刻四言诗一首,内容歌咏秦国君狩猎情况,故又称猎碣。传说中的最早的石刻是夏朝时的《嵝碑》,刻诗文体格调与《诗经》大小雅相近。字体近于《说文解字》所载籀文,历来对其书法评价甚高 。主要作品有:《石鼓文》《绎山石刻》《泰山石刻》《琅琊石刻》《会稽石刻》等。 4:简帛墨迹 书法艺术最重真迹,但秦汉以前的书法中的真迹,一般只有在简帛盟书中才能见到。古代的简册,以竹质为主,编简的绳用牛筋、丝线、麻绳。考古发现最早的简帛墨迹,有湖北云梦出土的秦简,山西侯马出土的战国盟书(盟书即写于石策或玉策上的文字),长沙马王堆出土的战国帛书。中国书法经甲骨文、金文,至春秋战国时期,由于诸侯割据,因此殷商以来的文字,在诸侯各国走上了不同的发展道路,这一时期,书法的形态和技巧亦呈现了一种百家争鸣的局面。如北方的晋国的"蝌蚪文",吴、越、楚、蔡等国的"鸟书",笔画多加曲折和拖长尾。春秋战国时期的金文已不似西周金文那种浓厚的形态,替之以修长的体态,显示出一种圆润秀美,如《攻吴 王夫差鉴 》。这时期留存的大量墨迹,为简、帛、盟书等。 史前至夏—混沌萌生的书法 中国的书法艺术来开始于汉字的产生阶段,“声不能传于异地,留于异时,于是乎文字生。 文字者,所以为意与声之迹。”因此,产生了文字。书法艺术的第一批作品不是文字,而是一些刻画符号--象形文字或图画文字。 汉字的刻画符号,首先出现在陶器上。最初的刻画符号只表示一个大概的混沌的概念,没有确切的含义。 距今八千多年前,黄河流域出现了磁山、斐李岗文化,在斐李岗出土的手制陶瓷上,有较多的符号,这种符号,是先民们的交际功能、记事功能与图案装饰功能的混沌结合,这些虽不是真正的汉字,但确是汉字的雏形。 紧接着距今约六千年前的仰绍文化的半坡遗址,出土了有一些类似文字的简单刻画的彩陶。这些符号已区别于花纹图案,把汉文字的发展又向前推进了一步。这可以说是中国文字的起源。 接着有二里头文化和二里岗文化。二里头文化考古发掘中发现有刻画记号的陶片,其记号共有二十四种,有的类似殷墟甲骨文字,都是单个独立的字。二里岗文化已发现有文字制度。这里曾发现过三个有字的骨头,两件各一个字,一件十个字,似为练习刻字而刻。这使得文明向前又迈进了一大步。 原始文字的起源,是一种模仿的本能,用于形象某个具体事物。它尽管简单而又混沌,但它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审美情趣。这种简单的文字因此可以称之为史前的书法。 编辑本段|回到顶部商至西汉—浑然入序的书法 从夏商周,经过春秋战国,到秦汉王朝,二千多年的历史地发展也带动了书法艺术地发展。 这个时期内各种书法体相续出现,有甲骨文、金文、石刻文、简帛朱墨手迹等,其中篆书、隶书 、草书、行书、楷书等字体在数百种杂体的筛选淘汰中定型,书法艺术开始了有序发展。 开创先河的秦代书法 春秋战国时期,各国文字差异很大,是发展经济文化的一大障碍。秦始皇统一国家后,丞相李斯主持统一全国文字,这在中国文化史上是一伟大功绩。 秦统一后的文字称为秦篆,又叫小篆,是在金文和石鼓文的基础上删繁就简而来。著名书法家李斯主持整理出了小篆。《绎山石刻》《泰山石刻》《琅琊石刻》《会稽石刻》即为李斯所书。历代都有极高的评价。秦代是继承与创新的变革时期。《说文解字序》说:“秦书有八体,一曰 大篆,二曰小篆,三曰刻符,四曰虫书,五曰摹印,六曰署书,七曰书,八曰隶书。”基本概括了此时字体的面貌。由李斯秦之小篆,篆法苛刻,书写不便,于是隶书出现了。“隶书,篆之捷也”。其目的就是为了书写方便。到了西汉,隶书完成了由篆书到隶书的蜕变,结体由纵势变成横势,线条波磔更加明显。 隶书的出现是汉字书写的一大进步,是书法史上的一次革命,不但使汉字趋于方正楷模,而且在笔法上也突破了单一的中锋运笔,为以后各种书体流派奠定了基础。秦代除以上书法杰作外 ,尚有诏版、权量、瓦当、货币等文字,风格各异。秦代书法,在我国书法史上留下了辉煌灿烂的一页,气魄宏大,堪称开创先河。 求度追韵—东汉至南北朝 两汉书法 两汉书法分为两大表现形式,一为主流系统的汉石刻;一为次流系统的瓦当玺印文和简帛盟书墨迹。“后汉以来,碑碣云起,”是汉隶成熟的标记。在摩崖石刻中(刻在山崖上的文字)尤 以《石门颂》等为最著名,书法家视为“神品”。于此同时蔡鲨的《嘉平石经》达到了恢复古隶 ,胎息楷则的要求。而碑刻是体现时代度与韵的最主要的艺术形式,中以《封龙山》、《西狭颂》、《孔宙》、《乙瑛》、《史晨》、《张迁》、《曹全》诸碑尤为后人称道仿效。可以说, 每碑各出一奇,莫有同者。北书雄丽,南书朴古,体现了“士”、“庶”阶层的不同美学追求。至于瓦当玺印、简帛盟书则体现了艺术性与实用性的联姻。 法艺术的繁荣期,是从东汉开始的。东汉时期出现了专门的书法理论著作,最早的书法理论提出者是东西汉之交的扬雄。第一部书法理论专著是东汉时期崔瑗的《草书势》。 汉代书法家可分为两类:一类是汉隶书家,以蔡邕为代表。一类是草书家,以杜度、崔瑗、 张芝为代表。 最能代表汉代书法特色的,莫过于是碑刻和简牍上的书法。东汉碑刻林立,这一时期的碑刻,以汉隶刻之,字型方正,法度谨严、波磔分明。此时隶书已登峰造极。 汉代创兴草书,草书的诞生,在书法艺术的发展史上有著重大意义。它标志著书法开始成为 一种能够高度自由的抒发情感,表现书法家个性的艺术。草书的最初阶段是草隶,到了东汉时期,草隶进一步发展,形成了章草,后由张芝创立了今草,即草书。 魏晋南北朝书法艺术 1:三国时期 三国时期,隶书开始由汉代的高峰地位降落衍变出楷书,楷书成为书法艺术的又一主体。楷书又名正书、真书,由钟繇所创。正是在三国时期,楷书进入刻石的历史。三国(魏)时期的 《荐季直表》。《宣示表》等成了雄视百代的珍品。 2:两晋时期 晋时,在生活处事上倡导“雅量”“品目”艺术上追求中和居淡之美,书法大家辈出,简牍为多二王(王羲之。王献之)妍放疏妙的艺术品味迎合了士大夫们的要求,人们愈发认识到,书写文字,还有一种审美价值。最能代表魏晋精神、在书法史上最具影响力的书法家当属王羲之, 人称“书圣”。王羲之的行书《兰亭序》被誉为“天下第一行书”论者称其笔势以为飘若浮云,矫若惊龙,其子王献之的《洛神赋》字法端劲,所创“破体”与“一笔书”为书法史一大贡献。加 以陆机、卫瑾、索靖、王导、谢安、 鉴亮、等书法世家之烘托,南派书法相当繁荣。南朝宋之羊欣、齐之王僧虔、梁之萧子云、陈之智永皆步其后尘。 两晋书法最盛时,主要表现在行书上,行书是介于草书和楷书之间的一种字体。其代表作“三希”,即《伯远帖》《快雪时晴帖》《中秋帖》。 3:南北朝时期 南北朝时期,中国书法艺术进入北碑南帖时代。 北朝碑刻书法,以北魏、东魏最精,风格亦多资多彩。代表作有《张猛龙碑》《敬使君碑》。碑帖之中代表作有:《真草千子文》。北朝褒扬先世,显露家业,刻石为多,余如北碑南帖,北楷南行,北民南土,北雄南秀皆是基差异之处。 如论南北两派之代表作,则是南梁《 鹤铭》。北魏《郑文公碑》可谓南北双星,北派书写者多为庶人,书不具名,故书法时冠冕,被誉为“书中之圣”,北派王右军。 求规隆法—隋唐五代 隋朝书法 隋结束南北朝的混乱局面,统一中国,和之后的唐都是较为安定的时期,南帖北碑之发展至隋而混合同流,正式完成楷书之形式,居书史承先启后之地位。隋楷上承两晋南北朝沿革。下开唐代规范的新局,隋有碑版遗世,多为真书,分四种风格: 1:平正淳和如丁道护的《启法寺碑》等 2:峻严方饬如《董美人墓志铭》等 3:深厚圆劲如《信行禅师 塔铭》等 4:秀朗细挺如《龙藏寺碑》等。 书学鼎盛的唐代 1:唐朝书法简介 唐代文化博大精深、辉煌灿烂,达到了中国封建文化的最高峰,可谓“书至初唐而极盛”。唐代墨迹流传至今者也比前代为多,大量碑版留下了宝贵的书法作品。整个唐代书法,对前代既有继承又有革新。楷书、行书、草书发展到唐代都跨入了一个新的境地,时代特点十分突出,对后代的影响远远超过了以前任何一个时代。 唐初,国力强盛,书法从六朝遗法中蝉脱而出楷书大家以欧阳询。虞世南。褚遂良,薛稷,欧阳通四家为书法主流。总特点结构严谨整洁,故后代论 书有“唐重间架”之说,一时尊为“翰墨之冠”延至盛唐歌舞升平,儒道结合,李邕变右军行法,独树一帜,张旭,怀素以颠狂醉态将草书表现形式推向极致,张旭史称“草圣”,孙过庭草书则以儒雅见长,余如贺知章,李隆基亦力创真率夷旷,风骨丰丽之新境界。而颜真卿一出纳古法于新意之中,生新法于古意之外。董其昌谓唐人书取法,鲁公大备。到晚唐五代,国势转衰,沈传师。柳公权再变楷法。以瘦劲露骨自矜。进一步丰富了唐楷之法,到了五代,杨凝式兼采颜柳之长。上蒴二王,侧锋取态,铺毫著力,遂于离乱之际独饶承平之象,也为唐书之回光。五代之际,狂禅之风大炽,此亦影响到书坛,“狂禅书法”虽未在五代一显规模,然对宋代书法影响不小。 唐代书法艺术,可分初唐、中唐、晚唐三个时期。初唐以继承为主,尊重法度,刻意追求晋代书法的劲美。中唐不断创新,极为昌盛。晚唐书艺亦有进展。 唐代最高学府有六种,即国子监、太学、四门学、律学、书学、算学。其中书学,专门语养书法家和书法理论家,是唐代的创举。历朝名家辈出,灿若繁星。如初唐的欧阳询、虞世南、褚遂良等;中唐的颜真卿、柳公权等,都是书法大家。晚唐有王文秉的篆书,李鹗的楷书和杨凝式 的“二王颜柳”余韵。 隋唐五代书法可分为三个阶段 (1)隋至唐初 隋统一中国,将南北朝文化艺术相容包蓄,至唐初,政治昌盛,书法艺术逐渐从六朝的的遗法中蝉蜕出来,以一种新的姿态显现出来。唐初以楷书为主流,总特点是结构谨严整饬。 (2)盛唐、中唐阶段 盛唐时期书法,如当时的社会形态追求一种浪漫忘形的方式。如“颠张醉素”(张旭、怀素)之狂草,李邕之行书。到了中唐,楷书再度有新的突破。以颜真卿为代表为楷书奠定了标准,树立了楷模,形成为正统。至此中国书法文体已全部确定下来。 (3)晚唐五代阶段存唐遗风 西元九零七年,割据者朱全忠灭唐,建立后梁,由此历后唐、后晋、后汉、后周,称五代。由于国势衰弱和离乱,文化艺术亦呈下坡之势。书法艺术虽承唐末之余续,但因兵火战乱的影响, 形成了凋落衰败的总趋势。五代之际,在书法上值得称道的,当推杨凝式。他的书法在书道衰微的五代,可谓中流砥柱。另外还有李煜、彦修等有成就的书家。至此,唐代平正严谨的书风已告消歇,以后北宋"四家" 继之而起,又掀起了新的时代波澜。 编辑本段|回到顶部尚意宣情—宋至明中 宋朝的书法 宋朝书法尚意,此乃朱大倡理学所致,意之内涵,包含有四点:一重哲理性,二重书卷气, 三重风格化,四重意境表现,同时介导书法创作中个性化和独创性。这些在书法上有所体现,如果说隋唐五代的尚法,是求“工”的体现,那么到期了宋代,书法开始以一种尚意抒情的新面 目出现在世人面前。这就是要墀书家除了具有“天然”“工夫”两个层次外,还需具有“学识”即“书卷气”,北宋四家一改唐楷面貌。直接晋帖行书遗风。 无认是天资既高的蔡襄和自出新意 的苏东坡,还是高视古人的黄庭坚和萧散奇险的米芾,都力图在表现自己的书法风貌的同时,凸现出一种标新立异的姿态,使学问之气郁郁芊芊发于笔墨之间,并给人以一种新的审美意境,这在南宋的吴说.赵佶.陆游。范成大,朱熹,文天祥等书家中进一步得到延伸,然南宋书家的学问和笔墨功底已不能和北宋四家相比了。宋代书法家代表人物是苏、黄、米、蔡。 元代书法艺术 元初经济文化发展不大,书法总的情况是崇尚复古,宗法晋、唐而少创新。虽然在政治上元朝是异族统治,然而在文化上却被汉文化所同化,与宋不拘常法的意境追求不同,元朝之意表现为刻意求工的开式美的追求,所以苏轼标榜的是“我书意造本无法”,赵孟頫鼓吹的是“用笔千古不易”前者追求率意之意,后才强调有意之意。 元朝书坛的核心人物是赵孟頫 ,他所创立的楷书“赵体”与唐楷之欧体。颜体。柳体并称四体,成为后代规摹的主要书体,由于赵孟頫的书法思想绝对不逾越二王一步,所以,他的书法对王派书法的精之处颇有独到的领悟,表现为“温润闲雅”“秀研飘逸”的风格面貌,这也和他信佛教。审美观趋向飘逸的超然之态获得一种精神解脱有一定联系。在元朝书坛也享有盛名的还有 鲜于枢,邓文原,虽然成就不及赵孟頫 ,然在书法风格上也有自己独到之处。他们主张书画同法,注重结字的体态。 纵观元代书法,元代书法的特征是"尚古尊帖",其成就大者还在行草书方面。至于篆隶,虽有几位名家,但并不怎么出色。这种以行、草书为主流的书法,发展到了清代才得到改变。有元一代书风,仍沿宋习盛于帖学,宗唐宗晋,虽各有其妙,亦不能以一家之法立于书坛,较之文学,绘画等艺术门类,尚显冷落无成得多。 明朝书法艺术 明朝书法的发展表现为三个阶段: 1:第一阶段--明初 明初书法“一字万同”,“台阁体”盛行。沈度学粲兄弟推波助澜将工稳的小楷推向极致。“凡金版玉册,用之朝廷,藏秘府,颁属国,必命之书”,二沈书法被推为科举楷则。明初书法家有擅行草书的刘基、工小楷的宋潦、精篆隶的宋遂和名满天下的章草名家朱克。和祝允明、文徽明、王宠"三子"。 2:第二阶段--明中 明中期吴中四家崛起,书法开始朝尚态方向发展。祝允明、文征明、唐寅、王宠四子依赵孟頫而上通晋唐,取法弥高;笔调亦绝代,这和当时思想观念的开拓解放有关,书法开始迈入倡导个性化的新境域。 3:第三阶段--明末 晚明书坛兴起一股批判思潮,书法上追求大尺幅,震荡的视觉效果,侧锋取势,横涂竖抹,满纸烟云,使书法原先的秩序开始瓦解;这些代表书家有张瑞图、黄道周、王铎、倪元瑞等。而 帖学殿军董其昌仍坚持传统立场。 抒情扬理—明中至清 明末与清,美学主潮以抒情扬理为旗帜,追求个性与发扬理性互相结合,正统的古典美学与求异的的新型美学并盛。清代书法的总体倾向是尚质,同时分为帖学与碑学两大发展时期。 明末书坛的放浪笔墨,狂放不 。愤世疾俗的风气在清初进一步延伸,如朱傅山等人的作品仍表现出自我内在的生命和一种不可遇止的情绪表现。这一点在中期“扬州八怪”的身上又一次 复现。于此同时,晚明的帖学统也同时进一步光大发扬,姜英,张照,刘墉,王文治,梁同书翁 方纲等人在刻意尊 传统的时候,力图表现出新面貌,或以淡墨书写,或改变章法结构等。但由于帖学长时期传承,未有很好地加以清理,认识,调整,某种积弊也日益加深,这就使帖学的颓势不可避免地出现了。 正此时,金石出土日多,士大夫从热衷于尺牍转而从事金石考据之学,一时朝野内外,学碑才趋之若鹜,最后成为清朝书坛的发民主流,加之阮元,包世臣。康有为大力张扬,碑学作为一种 与帖学相抗衡的书学系统而存在。当时著名的书家如金农、邓石如、何绍基、赵之谦、吴昌硕、 张裕钊、康有为等纷纷用碑意写字作画,达到了尽性尽理。璀璨夺目的境地。可谓是中国书法文化的一在景观。如果说,帖学家们力图寻找质的愿望没有实现的话,那么这种愿望在碑学那里实现了。 现代时尚—今天的书法 在书坛走向多元化的今天,书法艺术升华到观念变革的高层次,这无疑是迈了一大步。书法现代性并不是简单地取决于书法艺术的形式、结构、线条等外在面貌,而是取决于内在精神的现代化。书法现代性的精神是指当代书法艺术所体现、传导的现代社会的价值趋向。具有广泛的实用性 学书法最基本的活动是写字,而写字首要的目的是为了记事和交流感情,起码的要求是把字写得规范、整洁、清楚,使人看了乐于接受,如果把字写得杂乱无章,甚至随心所欲,胡乱造字,读者如释"天书",无法辨认,就失去了它的实用价值。有些人认为写字用毛笔不如用硬笔方便,硬笔完全可以代替毛笔,只有写毛笔字才学书法;有些人认为书法是"天才"的专利,"咱不是学书法的料"。特别是一些年岁稍高些的朋友,受"人过三十不学艺的"陈腐思想的束缚,认为学书法为时己晚。也有人认为书法及神秘,高深莫测,神不可征,形乃难表,好事难成。所有这些想法都是不可取的,因为只要写字就有法则可言,特别是有不少场合没有书法"门面",绝对不行。例如,商标、广告、标语、对联、字画条幅等都离不开书法。不可否认,使用钢笔、圆珠笔及其他工具定字是方便快捷,但不管用什么工具写字其法则基本与使用毛笔相同,所以无论在何种方式写字都应该学习书法。关于学书法年龄问题,从幼年或少年开始学,无疑优势很大,但上了年岁的人学书法,也有不少长处;有知识、有生活、有阅历、理解快、感受深、善抒发等,年轻人是无法可比的。书法家梅湘涵答:至于"天才",是专指"有这种才能的人",任何聪明智慧都是靠热情、勤奋和科学的学习换来的。"世上无难事,只要肯登攀","狠下一条心,不怕事不成"。梅湘涵书法家答学生问时几句短语很有教益,言简意明,回味无穷。问"什么年龄学书法最适合?"答:"从识字起,任何年龄都适合"问:"我能成为书法家吗?"答:"你认为你能---你准能!"学习书法和学习其他艺术一样,只要我们不怀疑自己的能力,有信心,有热情,加上方法得当,定会获得成功。千万不要被一些垄断者的玄学所吓倒。他们把书法说得神乎其神,传授抽象,舍本求末,昧于闭合圈内循环,贻误后学。其实书法也像"窗户纸",也是"一捅就破"。它的神韵可征,形象可表,技法可取,章法可达。"升堂入室",望而可及
luoyue1231
韭花帖 [五代] 杨凝式 纸本 无锡市博物馆藏 释文: 昼寝乍兴, 輖饥正甚 忽蒙简翰 猥赐盘飧 当一叶报秋之初 乃韭花逞味之始 助其肥羜 实谓珍羞 充腹之馀 铭肌载切 谨修状陈谢 伏惟鉴察 谨状 七月十一日 状 《韭花帖》行楷书,墨迹麻纸本,高26厘米,宽28厘米,为杨凝式的代表作。是杨凝式在昼寝乍起,腹中甚饥之时,得以珍馐充腹之后,为答谢友人馈赠美味韭花而信笔写下的几行字。凡七行,六十三字。通篇文字洋溢着作者轻松愉悦而又高昂的热情,萧散闲适的心境溢于言表。其书法更是令人称绝。杨凝式“长于歌诗,善于笔札”。这信手随笔的书札便成了书法史上不可多得的千古佳作。 目前所知《韭花帖》有三本:一为清内府藏本,今藏无锡博物馆(见下图),曾刻入《三希堂法帖》中;一本为裴伯谦藏本,见于《支那墨迹大成》,今已佚;一本为罗振玉藏本(见上图)。三本中只有罗振玉藏本为真迹。此帖历来作为帝王御览之宝深藏宫中,曾经入宋徽宗宣和内府,和南宋绍兴内府。元代此本为张宴所藏,有张宴跋,明时归项元汴、吴桢所递藏。乾隆时鉴书博士冒灭门之罪,以摹本偷换,摹本留在宫中,即为清内府藏本;真迹后来流入民间,清末为罗振玉购得收藏,今不知所在。 《韭花帖》宽疏、散朗的布白该是其最先夺人眼目的特征。字与字之间,行与行之间,留有大片的空白,这在行书作品中,可谓奇特之极。然其字间含蓄的顾盼,又气脉贯通。平中寓奇的结体则是《韭花帖》最为突出,也最令人叫绝之处。它把紧密与散落这一对矛盾统一于一体,却没有丝毫的牵强,反而给人以自然天成的感觉,奇趣盎然。通篇形态宛若一个闲雅奇士,一举手,一投足,无不雅逸风流,沉静自若。散落的布白与平中寓奇的结体,相得益彰,使得作者萧散闲适的心境跃然纸上。无论是从书法本身,还是文字内容,你都能真切地感受到作者这种散淡的心境。 杨凝式把矛盾引入书法创作中,并取得了空前的和谐统一的艺术效果。这除了他超凡的艺术功底和独特的审美情趣之外,恐怕就是他现实心态的真实写照。他的一生也充满了传奇色彩。杨凝式从唐昭宗朝进士及第,授度支巡官,迁秘书郎、直史馆;及至五代,从殿中侍御史礼部员外郎、三川守到集贤殿直学士、考功员外郎,又从比部郎中、知制诰、右常侍、工户二部侍郎、兵部侍郎等等直至最后的左仆射、太子太保,死后诏赠太子太傅,历仕五代。这之中,他几次寻病辞官,又几次入朝为官。从唐末到五代,短短的几十年,朝代数次更迭,战乱连年,社会矛盾尖锐复杂。可以说动荡贯穿了杨凝式的一生,注定了他的生活起伏跌宕、波澜不尽。杨凝式无法逃避现实生活中的种种矛盾冲突。他希望国泰民安,因此他凭借着自己的才俊积极入世。 世人尽学兰亭面 , 欲换凡骨无金丹。 谁知洛阳杨风子, 下笔便到乌丝栏。 上面这首宋代黄庭坚写的绝句,提到的“杨风子”是我国五代时期一位最著名的书法家。五代短祚,承唐启宋,似乎只有杨凝式一人谱写了这一段书法史。神仙起居法卷 《神仙起居法》卷,五代,杨凝式书,纸本,手卷,纵27cm,横。草书8行,共85字。 《神仙起居法》是杨凝式书写的古代医学上一种健身的按摩方法,文体近似口诀。 释文: “神仙起居法。行住坐卧处,手摩胁与肚。心腹通快时,两手肠下踞。踞之彻膀腰,背拳摩肾部。才觉力倦来,即使家人助。行之不厌频,昼夜无穷数。岁久积功成,渐入神仙路。乾祐元年冬残腊暮,华阳焦上人尊师处传,杨凝式(下一草押)。” 后纸有宋米友仁,元商挺,清张孝思题记及无名氏行书释文5行。卷前右下角有明项元汴“摩”字编号。 卷前后及隔水上钤有宋“绍兴”、“内府书印”,明杨士奇、陈淳、项元汴,清张孝思、陈定、清内府等鉴藏印。 此卷最早为宋高宗内府之物,后入贾似道手中,至明代曾经“江阴葛惟善收藏”(都穆《寓意编》),《清河书画舫》又称“郡人王氏所藏”,明代为项元汴所有,至清代乾隆时进入内府。 书法由唐到宋,杨凝式是一转折人物,苏轼评曰:“自颜、柳没,笔法衰绝。加以唐末丧乱,人物凋落,文采风流扫地尽矣。独杨公凝式笔迹雄杰,有二王、颜、柳之余,此真可谓书之豪杰,不为时世所汩没者。” 此幅小行草书是杨凝式七十六岁时的作品,似随意点画,不假思索,用墨浓淡相间,时有枯笔飞白。书字的结势于攲侧险劲中求平正,且行间字距颇疏,在继承唐代书法的基础上,以险中求正的特点创立新风格,尽得天真烂漫之趣。此书是杨凝式行草书传世作品的代表作,对宋代书法影响较大。 明朱存理《铁网珊瑚》、都穆《寓意编》、张丑《清河书画舫》,清卞永誉《式古堂书画汇考》、顾复《平生壮观》、吴升《大观录》、清内府《石渠宝笈·三编》、胡敬《西清札记》等书.夏热帖 《夏热帖》,五代,杨凝式书,纸本,手卷,纵,横33cm。草书8行,共32字。 《夏热帖》是杨凝式写的一封信札。内容大致是,因天气炎热,送给僧人消夏饮料“酥密水”表示问候。 释文: “凝式启:夏热体履佳宜,长□酥密水,即欲致法席,苦□□□乳之供,酥似不如也。(以下数字残损难识)病?(下二行残损)。” 首署款:“凝式”。 后纸有宋王钦若,元鲜于枢、赵孟頫,清张照题跋及乾隆皇帝的释文。 卷前后及隔水上钤有宋“贤志堂印”,元赵孟頫,明项元汴,清曹溶、纳兰成德、清内府等鉴藏印。另有数方古印不辨。 此帖是杨凝式唯一的传世草书作品,书法兼取唐颜真卿、柳公权笔法,体势雄奇险崛,运笔爽利挺拔,与他的楷书、行书作品相比较,艺术风格迥殊,表现出了书家的丰富艺术变化,为杨凝式书法代表作品作之一。 此帖曾刻入《三希堂法帖》。 明汪砢玉《珊瑚网书跋》,清吴其贞《吴氏书画记》、顾复《平生壮观》、卞永誉《式古堂书画汇考》、内府《石渠宝笈·初篇》等书著录。《卢鸿草堂十志图跋》 点击浏览高清晰图片!纸本 行书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后汉天福十二年丁未(947)七月书 书风与颜真卿行书极相近,笔力沉练,苍劲古朴;用墨枯润相间,老笔纷披。清刘熙载《书概》云:“景度书机括本出于颜,而加以不衫不履,遂自成家 然学行,不衫不履其外焉者也” 正如张旭既能写出法式谨严的《郎官石柱记》,又能写出势不可遏的狂萆一样,杨凝式的书法性格同样具有两面性——以《韭花帖》的闲雅宁静,哪里能想见《神仙起居法》、《夏热帖》等的纵逸?虽然杨凝式的这种纵逸与狂草相比尚嫌温和,但《神仙起居法》的纵势与《夏热帖》的穿插同样具有极强的表现性。 不过,在杨凝式所有的传世书作中,有一点是相通的,那便是不拘规格。按说,自隋唐以降,楷书写得工稳匀称,已成为一种习惯与定式——像张旭这样的倜傥品性,写《郎官石柱记》同样不失规矩!但杨凝式似乎并不遵从这一相传成习的方式。我们看《韭花帖》(楷中间行)的布局完全不同于欧、虞、褚、颜、柳的楷书。行草书的空间安排相对自由,但一般也有惯用的程式,如行列分明的布排,便多为大众所接受。杨凝式的行草,虽不可更改以行列惯势的方法,但有的直行落("引山起居法》);有的压缩行间空白,使之变得茂密无间(《卢鸿草堂十志图跋》);有的疏密相间,形成穿插与错落感(《夏热帖》),每一种空间的不同取向,说明杨凝式对创作的投入及对空间美感的领悟。 我们兹对其书作作一分析: 1.《韭花帖》 杨凝式在《韭花帖》中的布局不仅仅只是打乱了作为秩序与法式象征的横平竖直的界格范式(即使没有明线的界格,也同样写在方块之中),更把字距空间的疏密不一调整到一种萧朗的境界。董其昌《容台集》称其“萧散有致”,“比杨少师他书欹侧取态者有殊。”①《韭花帖》首先给人的感觉是正,但这种正,绝非欧虞式,也非颜柳体,而是正而没有定式。欧、虞、颜、柳皆有定式,个人面目固然强烈,但让人一见到底。《韭花帖》似乎不以唐楷为宗,而有魏晋人相。李瑞清认为“杨景度为由唐入宋的一大枢纽。此书笔笔敛锋人纸,《兰亭》法也。”②《兰亭序》固然用笔精致,但结字多紧结,其势也多呈欹侧。《韭花帖》用笔却含婉,结字平和中又有异态。这或许正是《韭花帖》的“正”感。与唐楷另一个不同点,是《韭花帖》字与字之间的一种关系。唐楷因多用以刻碑,字与字之间一般只存在并列关系。《韭花帖》一方面通过空间疏密的不一,另一方面通过用笔的乍行还楷及结字的开合、大小等的调节,以使字字活泼而又整饬,形分离而气相接。如一首行“书”、“乍”、“正”、“甚”是一种感觉,“寝”、“輖”、“饥”是一种感觉,“兴”、“忽”又是一种感觉。而“书”下部之紧密,与“兴”上部之紧密及“甚”上部、“蒙”下部之紧密形成呼应,“寝”与“饥”一上一右的疏阔也“遥相”对照。全篇又以“寝”、“饥”、“秋”、“实”等字的疏阔的呼应构成气的回荡。从字的重心看,有的朝上,如“兴”;有的朝下,如“简”;有的偏左,如“翰”;有的偏右,如“輖”。每字在外态的感觉较平稳,而内在常有“扭曲”,故而形成一种内动的势。这种内动的势在《卢鸿草堂十志图跋》,尤其是《夏热帖》中十分明显,可见其作品外在气息尽管不同,但内在的结构方法却有其独到性与一致性。 这里有必要对其中的“寝”、“实”两字作一分析。“寝”、“实”同为宝盖头,“寝”下为左右结构,“实”下为上下结构。在杨凝式的处理中,两字的“+”盖头下均留出空白,“实”比“寝”尤甚。“寝”下部重心上提,居整字中,上部空间与下部疏处形成呼应。“实”则下部紧缩,使得宝盖头下空白在感觉上留得更多,形成了强烈反差。这种乍看似突兀的结字法,在唐楷中几难寻到第二例,但这却在杨凝式笔下夸张得恰到好处,由于字距空间的散落,致使这种夸张具有存在价值。倘若如刻碑般的字字空间均等,效果则会相反。从此两字的奇特结字,可见出作者不安于正,时刻想往着变化的心理动机及扭曲的心态。 《韭花帖》章法的散疏让我们联想到钟繇的《贺捷表》,这种感觉是否是杨凝式对先人的承继?如是,那么杨凝式能越过唐人直接魏晋,是可见其取法乎上。如不是,那么在唐代一统的范式下杨凝式能够力避时风,同样见出其个性的强烈及审美品味的高超。 2.《卢鸿草堂十志图跋》 与《韭花帖》的散朗相比,《卢鸿草堂十志图跋》则显得茂密,俨然是两种格局。但此作既没有《神仙起居法》的纵逸,又不同于《夏热帖》的纵横跌宕,而似乎仍有《韭花帖》的闲雅气息,甚或过之。因为是行书,自有不同于楷书处——用笔结字都可以轻松些。字距与行距的紧密常使人有憋闷之感,但作者以字的大小、粗细及结构的参差形成反差与贯势,避免了拥塞之感。在杨凝式之前,行书写到这般茂密的恐不多见。《兰亭序》后半部分、王徽之《新月帖》等,也见茂密,但仍不能与杨氏此跋作比。估计杨凝式当时是随手写来,全然不考虑要留出许多空间。这从结字的随势而成或也可见一斑。 这种随势而成的结构,使我们把《韭花帖》与此跋自然地联系了起来。《韭花帖》作为楷书间行意的字体,与一般的唐楷体比已具有较强的随意性,但它毕竟以楷书为主,字字相对独立。此跋在一些字中也不乏楷意,但决没有写楷的规则。如首行“览”,第六行“夫”、“受”、“画”等字放在楷书作品中不会显得突兀,但此数字与《韭花帖》相比则更显自由与率意。不过,此跋在随体而变上比《韭花帖》更为突出。 兹举几例分折: a.重心偏移。如第二行“实”,第三行“山”、“高”,第四行“开”,第六行“重”,第七行“傅”等偏左。“嵩”字、“高”字,皆以并笔与“口”部左移构成重心偏左。“山”字单独看似不见欹,但与“十”字并列便见其中竖的左倾,与“中”竖画明显错开。“开”字与“嵩”、“高”方法相似。“重”上横倾侧幅度较大,但中部偏右,底上横又偏左,并与下横并笔加重分量。接下去的“也”字则偏右,以得平衡之势。“傅”字中部竖笔明显并向左, 下点则上提与横接让。另有第四行“善”字等重心偏右,“书”、“善”等重心偏下。 此跋的重心偏侧之字,并不如《夏热帖》之类的外向,而显得隐蔽。这种隐隐然的感觉,加之线条的松涩及大小的不拘一格,造就了茂密之中的疏松与闲适。 b.大小随机应变。大者如“览”、“书”、 “家”、“卢”、“然”、“鸿”、“制”、“隐”、“嵩”、“开”、“谏”、“议”等,小者如“中”、“君”、“山”、“大”、“不”、“此”、“也”、“七月十八日”等,大小之差异在数倍甚至更多。这种反差,却在错落与茂密中显得相当自然。 c.粗与细的间杂。有字大者用粗线,也有字小者。粗增加了字的重量。整幅上半偏右部分墨多重,下半偏左部分墨多轻,但细线条点画并不冈之而漂浮,而有松涩之感。杨书在粗实中仍见率真,松涩中又见整饬,两者和谐如一。尽管我们已经指出作为整体构图有重与轻的一边倒的偏移,但由重而轻或由轻而重的过渡皆极为自然,丝毫不见刻意的痕迹。 从《韭花帖》的萧朗、正气到《卢鸿单堂十志图跋》的茂密、闲适,我们看到了杨凝式作为文人士大夫的静态心声,或许是其书法本质的所在。或许也是其隐蔽于狂态下的真正的个性所在。 3.《神仙起居法》 然而,杨凝式所处的时代,已不再是太平盛世。随着李唐王朝的改代,特别是曾任唐哀帝宰相的乃父在朱温废唐立梁时的失节,使杨凝式心中颇觉不是滋味,故在洛阳佯作狂态,以释心中苦闷。显然,草书是杨凝式用以释放心中痛楚所选择的一种形式。在杨凝式之前,已有张旭、怀素的狂草形式的存在,这对杨凝式来说,不无参照与借鉴的作用。明人解缙在《春雨杂述》中记载:“彦远传张长史旭,旭传颜平原真卿、李翰林白、徐会稽浩。真卿传柳公权京兆、零陵僧怀素藏真、邬彤、韦玩、崔邈、张从申以至杨凝式。”③这传接的次序并非一定正确,但杨凝式从前代书家中汲取创作灵感恐怕无可怀疑。宋邵博《闻见录》:“凝式自颜柳入二王,楷法精极。”④而于草书,则多从颜真卿、怀素等学得。《停云馆帖》留梦炎跋:“米元章云,杨凝式,字景度,书天真纵逸,类颜鲁公《争坐位帖》。”⑤杨守敬《学书迩言》则谓:“脱胎怀素,虽极纵横,而不伤雅道。”⑥从《神仙起居法》及《夏热帖》看,颜、素的影子不无存在,当然,更多的是其自己的发挥。 《神仙起居法》的空间安排为直落行列式,行距分明。与《韭花帖》的萧散及《卢鸿草堂十志图践》的茂密都不相同。其运笔的速度也较之快捷了许多——这或许是由于草书本性所决定的?那种悠悠然的感觉在一定程度上代之以流转与激励的形态。字形拉长,线条松涩而流动,结字紧结。字势连接,偶见扭转,如第二行“处”、第六行“成”、末行“师”等。行势除标题显正外,正文前四行略左倾,行线较直,第五行有波动之感,即上四字较正,中四字略朝右,与前四行相对。“成’’字的扭转使行势向开始左倾,“渐”明显又左倾。后两行多依此行,但正文第六行上部与前四行相应成左倾,下略右向后又顺前行左倾之势,末行“师’,为中转处,上直下侧,全篇以正文首“行”字,中部“行”及“渐”(与“入”撇连成一笔)三笔拉长形成空白呼应,正文首行“处”与第五行“成”形成结字扭转的呼应。两“摩”字上下均若两字;中部“行”右笔有一纵千里之感,下“之”字始笔以“行”长画回上而作,足见写“行”字时的势不可遏。 米芾谓此帖“类颜鲁公《争坐位帖》”⑦,可能有两种指向,一是其线质之凝练与颜书相似;其二为流转之势的相近。但在结字上,此帖与《争坐位帖"很少有类似处。颜书宽博,字圆如鼓,点画间多调匀;此作虽也以圆转为主,但少环转,结字中收。多欹侧之势。杨守敬谓“脱胎怀素”⑧,但此作狂态不及《自叙帖》,又没有《小草千字文》一类的淡雅。不过,此作乍看去笔势连转,似有狂意,但细看却发现字与字之间的连带并不算多,而且多为行草书的间杂。这种错觉的出现,无疑是杨凝式“势’’的效果使然,也即是说,作者并非一定用连带的点画贯势。这种本领,其实在《韭花帖》与《卢鸿草堂十志图跋》中我们也能休会到。说此作狂不及《自叙帖》,淡不如《小草千字文》,但似乎又有两者兼而有之的感觉。 包世臣还提出杨书具分书遗意:“洛阳草势通分势,以侧为雄曲作浑,董力苏资纵其绝,问津须到是河源。”⑨包氏推崇中实说,见杨氏线质凝练,便以为有分势。其实,隶书在唐代间津者已不多,唐几大家,很少见有隶书作品遗世。欧阳询作过.似隶似楷的《房彦谦碑》,颜真卿书雄浑,似有汉人气象,但用笔结构,已不见隶书笔意。杨氏《韭花帖》,也纯粹是楷中见行,不见分意,故包氏此说,或为武断。不过《神仙起居法》在一定程度上与《平复帖》有相通处,这种相通处便是用笔的严实与绞锋。自隋以来,对线条美感的认识渐由内而外,多注重用笔的动作与形态,而于线质有所不顾。中唐以来,有张长史、颜真卿等的“屋漏痕”、“锥画沙”的认识与实践,遂能相接于汉魏。五代虽已离张旭、颜真卿百年,但毕竟不算远,加上杨凝式审美能力的不俗,故其能从张、颜书作中学得气度,应该是可信的。 4.《夏热帖》 凝式之狂为佯狂。《资治通鉴考异》卷二十八有载:“陶岳五代史补曰,凝式恐事泄,即日佯狂,时谓之风子。”⑩他何时佯狂,史书记载不一。但既为佯狂,必在各方面让人有狂之感。书法作为其思想与行为的一种表现方法,也必然注定要有与众不同之处。宋《宣和书谱》云:“(凝式)喜作草,尤工颠草。居洛下十年,凡琳宫佛祠墙壁间题记殆遍。然挥洒之际,纵放不羁,或有狂者之目。”(11),这种“纵放不羁”的壁书,我们当然已经看不到。而其传世书作,除《神仙起居法》有纵放之意外,另只有《夏热帖》等少数书作了。 《夏热帖》流传至今已破损不堪,尤其是后半段文字,面目全非。从仅存完整的几字看,其学颜是相当明显的。不过,杨凝式在学颜的基础上又多了些折笔,转折处尤显。如首行“夏”下半部圆转之中见顿折,第二行“履”末笔中折带更为明显,另如第三行“蜜”、“水”、“致”,第四行“席”等等。从首行“式”字斜弯钩的扭动可见杨凝式对这种用笔的有意识追求,尽管这一笔显得造作,但其它则运用得较为自如。杨氏在使转中间以顿折的用笔,一方面增加了线条的坚质与骨力,另一方面则在颜书基础上开立自己的个性。 在章法上,前半段较为理性,后半段则多失态,取势单一。起首“凝”宽扁,“式”紧收拉长,“启”端重,“夏热”粗重中见灵动,“夏”上部承“启”端重之势,下部启“热”草意。第二行上半部接首行草式,至“宜”“且”部始粗重,“长”端重如“启”,并形成呼应。此行关键处在“佳”字。以一般的布置法,“佳”字肯定位在“履”正下,但凝式却将“佳”紧贴在“履”右下部位,以至“体”、“履”、“佳”三字形成斜势,但这一斜势,一方面以“履”之长撇抵销,一方面靠“宜”、“长”之粗重压阵。第三行首字已损,“酥”、“蜜”两字粗重但用草法,显然是与“长”等相对应,紧接着“水”、“即”、“欲”、“致”四字连带,形体收小,正好与“佳”、“式”相应和,“致”字末笔多出一个动作,与“式”字扭动的斜弯钩一样,可能出于一种习惯。第四行始行势已明显倾向右下,且后数行均随第四行,形成简单的排列。后署有“……病笔书”,此“病”是否为佯狂之心病,当不可考。但从后半部分的草率看,其当时可能精神不佳。后鲜于枢跋谓“此帖绝无发风动气处”,恐不是事实。 从《神仙起居法》的势不可遏,到《夏热帖》后半段的非理性,我们见出杨凝式书法性格的另一方面——狂纵。但正如我们已经指出的那样,这种狂纵的品质尚不能与唐人相提并论——它是在闲雅与清奇本性下的佯狂。《神仙起居法》与《夏热帖》均为行草书而非纯草书,对这种行草书体夹杂的选择本,可说明其本性并非为了真正追求狂逸的书风。《神仙起居法》在某种程度上接近怀素的《小草千字文》,而《夏热帖》则类颜真卿,这种立场性也正好说明了这一点。所以,作为书家的杨凝式,与作为生活中人的杨凝式,都是极其痛苦的——它的书法必须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他的病态特征,这样才可让人对他的“佯狂”有所相信。我们说,怀素的矛盾心态致使其晚年书风走向平淡,而杨凝式一辈子都处在本性与非本性的若即若离的状态之中——即使在《韭花帖》这样闲适的楷书中,他也要在“实”等字中表现出一种异态。不过,或许也正因为这种似狂非狂的创作,使其能背对自中唐以来的一批书法大家而在书法史上脱颖而出,形成一种属于杨凝式的氛围。 杨凝式在书法空间上的探索,即《韭花帖》的萧朗散落、《卢鸿草堂十志图跋》的茂密参差及《夏热帖》前半段的轻重、粗细、动静及行与草的对比与错落冲破了刻碑与抄经书的千篇一律、行书的直势等距行列等习惯格式,并为后人提供了足资借鉴的样式。宋人苏、黄、米对杨凝式的高度评价或让人明白在他们的创作思想中对杨凝式书风的学习与吸收。如黄山谷诗云:“世人但学《兰亭》面,欲换凡骨无金丹。谁知洛阳杨风子,下笔便到乌丝栏。”(12)苏轼也认为:“自颜柳氏后,笔法衰绝,加以唐末丧乱,人物凋落,文采风流扫地尽矣。独杨公凝式,笔迹雄杰,有二王、颜、柳之余绪。”(13)米元章则曰:“唐末书画甚卑。惟杨景度行书与颜鲁公壁坼屋漏同意。”还说:“杨凝式……书天真烂漫,纵逸类颜鲁公《争坐位帖》。”(14)黄庭坚还提到:“(苏东坡)中岁喜学颜鲁公、杨风子书,其合处不减李北海。”并说:“少师此诗草,余二十五年前得之。日临数纸,未尝不叹其妙。”(15)米芾也说“王安石少尝学之(杨凝式),人不知也。元丰六年,余始识荆公于钟山。语及此,公大赏叹曰,无人知之。其后与余书简,皆此等字。” ⑩我们从苏东坡的行楷、黄庭坚的行书与草书确可见出其学《韭花帖》及《夏热帖》等的痕迹,尤其是杨书参差错落的章法安排,于山谷行草书的空间意识大有启示作用。 (作者单位:中国美术学院书法系) 注释: ①董其昌《容台集》,《明清书法论文选》第257页、258页。 ②李瑞清《玉梅花盒临书各跋》,《明清书法论文选》第1093 页。 ③解缙《春雨杂述》,《历代书法论文选》第500页。 ④邵博《闻见录》。
文献来源:方小东. 果胶凝胶机理及影响凝胶的因素[J]. 食品科学, 1983(11):34-36.
:[目的]利用不同于抗生素的PMI为选择标记基因的遗传转化体系,对杨树进行双抗虫基因(Bt和Cp TI)的转基因研究。建立杨树以PMI为安全标记基因的转基因体系
肯定呀,答辩都是现场进行的,到不了,答辩根本无法进行。不答辩或是答辩不通过,是拿不到两证的。
贺禹,男 汉族,1957年生,山西太原人,博士研究生,研究员级高级工程师。现任中国广东核电集团有限公司党组书记、董事长。曾任中国广东核电集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总
问百度知道 杨绛《老王》评析初中8年级语文课本第九课,杨绛写的《老王》评析,主要是表达的感情和对细节的描写评析,大约300到400字,满意加悬赏展开我来答1条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