刀刀吹雪
柳比歇夫的一生,活的生机勃勃,和谐幸福,这是人生最主要的成果和最根本的目的。他一生发表了70多部学术著作,这些著作广为翻译出版,各种论文和专著,约12500页打字稿,这个数字超过一般专业作家。每年回信平均283封,向他请教的,什么问题都有!他研究的领域涉及生物学,植物学,科学史,遗传学,昆虫学,进化论,还有大量回忆录。同时,他到各地考察,跑遍了俄罗斯的欧洲部分,搜集35箱地蚤标本,共13000只,其中5000只做了器官切片。专业之外,他似乎更是无所不知。他能说出任何一个英国国王临朝秉政的细节;关于宗教,从《古兰经》到马丁路德学说,他如数家珍;他懂复变数理论,农业经济,古希腊罗马文化,社会达尔文主义……谈到文学,他更像专家,尽管他从来只把它当休息方式。他写文学家的论文,论果戈里,陀思妥耶夫斯基,罗曼罗兰,普希金,但丁……所有接触到的文学作品他都会涉猎并发表自己的看法。他还利用下脚料时间,比如坐车,等人,排队,开会的时间,演算数学题,读康德的《三大批判》,研究雅典史……只要他有兴趣,觉得有必要,甚至只为了痴迷,他就会涉猎研究。他绝对是一个全面规划,全面成就自己的百科全书式人物。但是不要以为他一生完成了超乎想象的工作量,就以为他是一个工作狂,一个除了事业,没有家庭,没有温情,没有爱好和娱乐的人,相反,他休闲娱乐的时间一点也不比正常人少。他不但睡眠比我们多,体育锻炼也不少,四处考察领略美景更是数不胜数。他对生活的乐趣,享受的比正常人多的多。一年65次娱乐,包括听戏,看电影,听音乐会,参观展览,45次游泳,这些在他的年度总结上,清清楚楚的告诉你——我很休闲,不是吗?若问柳比歇夫为什么能成就这么独一无二的奇特一生,最显而易见的方法就是他创造的时间统计法。而时间统计法,从他26岁开始施行,到82岁去世,这56年,没有一天中断,哪怕是儿子阵亡也没有影响到他,是什么力量让他这样坚持下去的?很简单,又很难——确立一生的奋斗目标!那么,逻辑就清晰了: 奋斗目标→时间规划→严苛自律→奇特的一生。问题就来了——1.他的奋斗目标产生多大正能量?2.他的时间怎么规划分配?3.他的休息时间都干什么了?4.他哪来的那么多时间?下面试着回答这四个问题,同时希望能给我们每个想活成自己喜欢的人一点启迪。第一个问题,柳比歇夫的奋斗目标有多大能量?1918年,柳比歇夫28岁,从部队复员,开始学术工作。他确立了自己一生的奋斗目标——创立生物自然分类法。从28岁到82岁去世,从他确立目标那一刻,他就深信不疑,这是个值得终生奋斗的伟大事业,以后他从未背离既定目标。大半辈子都明确而坚定地向目标靠近,与理想的自我不断吻合。他一生孜孜不倦地追求自己的既定目标,一生忠诚于他青年时代的选择,因为他的奋斗目标明确,他一生都未曾因为迷茫而浪费时间,因为目标坚定,他一生都精力充沛斗志昂扬。因为明灯在前,他方向明朗,生活充实,他感到一生幸福;与此同时,由于他生活目标明确,招来了很多羡慕者。可以这么说,因为明确的奋斗目标,他节省了至少10年的迷茫时间,保障了他旺盛的奋斗精力,和一生极为严苛的自律生活。而他从来没有感觉过生活的紧张和疲惫,因为他心里有光明在照耀。不忘初心,牢记始终。我们常常这样提醒自己,在柳比歇夫,根本不需要,因为明灯自照,不需刻意。生活中,我们常常感觉很累,常常不知所措,其实累的不是身体,迷惑的不是眼睛,而是心里没有明灯,没有目标。所以,人生真正的开始,从立志始!第二个问题——柳比歇夫的时间怎么利用?看一下柳比歇夫的时间统计日记:乌里扬诺夫斯克。1964年4月7日。分类昆虫学——3小时15分钟。鉴定袋蛾——20分钟。附加工作: 给斯拉瓦写信——2小时45分钟社会工作: 植物保护小组开会——2小时25分休息: 给伊戈尔写信——10分钟;《乌里扬诺夫斯克真理报》——10分钟;托尔斯泰《塞瓦斯托波尔故事》——1小时25分。基本工作合计——6小时20分钟。他每天的时间统计日记的基本格式就是这个模式。这里注意2点——第一,他只合计基本工作,也就是科研和写信时间(附加工作)。第二,他休息时间多为读报纸和看文学作品。除了整块的时间集中做事,他还特别善于利用时间的下脚料——乘电车,坐火车,开会,排队等。他散步的时候,会捕捉昆虫以备研究;他开会的间隙,抽空演算习题;出门旅行,他看小部头的书,学习外语,英语就是这么学会的。柳比歇夫洞察时间中一切曲里拐弯的地方和空白,对于他,时间没有多余和无用之说,也没有所谓休息,他的休息,就是两种工作的轮流值班。那么,很清楚,柳比歇夫把时间化成了两种——整块时间和碎片时间。整块时间集中做需要长时间不间断的工作,比如科研。碎片时间用来做重要到不紧急的事,比如读报。他善于利用一切时间,做一切合适的事。对于他,时间无法偷偷溜走,也没有机会擦肩而过,他的时间,完全由他支配。对此,他常常一毛不拔。所以,人生做事,从合理规划时间开始!第三个问题——他那么忙是如何休息的?不要以为,忙人都是工作狂;更不要以为,忙人都起早贪黑,不分昼夜;更更不要以为,忙人都没有休闲娱乐的时间。恰恰相反,真正懂得工作的人一定是最会休息,最有生机的人,柳比歇夫就是这样,他忙碌,却从容;他抓紧,但悠闲。一般人都知道柳比歇夫过了56年的严苛自律生活,哪些时间干什么,哪些需要利用,他都规划的一丝不苟,且严格执行。他创立的时间统计法,似乎把他束缚的像机器一样板固,像流水账一样格式化,似乎把他的生活自定框架,限制欲望,禁锢感情,不然为什么儿子阵亡,他都照旧如常工作?但是谁知道儿子的死,他其实伤心了很多年,不然他何以在书信里那么耿耿于怀?柳比歇夫的一生,并没有因为时间统计法而变得干巴巴,而是充满了生趣和热情。正如作者所说——时间统计法为他创造了高度理智和健康的生活。时间统计法,使他如此繁忙,以致他很容易忽视很多日常饮食起居方面的不利条件。它使他轻松地,宽容大度地去容忍人们所做的一切蠢事以及公务中的例行公事和杂乱无章,而不去同人怄气。因此他心神安宁,神经健全。对于柳比歇夫,他对生活的简朴到了超过最低必需品都不要的程度,以至于他常常说——竟有这么多我不需要的东西啊!当你发现生活简化后,你居然获得了无限时间,还获得了更多健康,还有身心的轻松。这其实就是最好的休息啊!此外,柳比歇夫另一种更为重要的休息方式是——工作交替法。对于他,没有所谓不做事的纯粹发呆空想,哪怕有空散步,也是好的。他的休息就是做喜欢且不太费脑力的事。我们看他的时间日记,明显发现,他休息的方式是读报和文学作品,写短信,刮胡子,这些或者必须做或者喜欢做的事。所以,会休息的人,往往不是呼呼大睡,而是交替工作,恰当做事。第四个问题——他哪来那么多时间?首先看一下柳比歇夫时间统计法所遵循的几条守则——1.我不承担必须完成的任务2.我不接受紧急的任务3.一累马上停止工作去休息4.睡的很多,10小时左右5.把累人的工作同愉快的工作结合在一起。你不得不佩服,柳比歇夫一生所以能特立独行,完全是遵从自己内心的声音,听从自己的指挥,就连自己的作息原则都要按照自己的身心特点去制定。现在很流行早起,一时间涌现了那么多早起的英雄,却憋不住哈欠连天;出现了那么多早起受益的书籍,却禁不住的冬日被窝里的考验。其实,还不如听从自己的身心规律,适合早起就早起,不适合多睡会儿又何妨,路遥的早晨不是都从中午才开始吗?柳比歇夫一天睡10个小时,不是照样做出了不可胜计的成就?关键是,在有限的时间里你的工作有没有效果?柳比歇夫从未抱怨时间不够用。善于工作的人,时间总是够用的。确切讲,他们的时间比别人多。一天24小时,他又睡去10小时,吃喝拉撒用去2小时,一天可用的最多12小时,够吗?够了,足够了!根据柳比歇夫的时间统计总结,①我做学术工作的时间,最高记录是11小时30分钟。一般,我能有七八个小时的纯工作时间,我就心满意足了。我最高的记录的一个月是1937年7月,我一个月工作了316小时,每日平均纯工作时间是7小时。②1966年,第一类工作共计1906小时,原计划1900小时。平均每日小时,即5小时13分钟。也就是说,一个人每天只要有效工作5小时左右,就能做出不一般的成就。而很多人还在不断地压缩自己的睡眠时间,恨不得把吃饭的时间都给免了。我个人感觉吃饭睡觉,真的是生活中很幸福的一件事,不然何以有舌尖上的中国,何以有子午养生觉?这不,柳比歇夫一样很享受吃睡吗?并不妨碍工作事业。既然时间不比别人长,休息又不比别人少,柳比歇夫凭什么做出那么多那么多事?柳比歇夫的方法可以节约原有的时间,但不能增加额外的时间。关键甚至也不在量上: 柳比歇夫的时间获得了不同的质,并且可以认为他同时间之神建立了某种私人的关系。的确如此,柳比歇夫的时间不是取得成就的时间,他摆脱了赶超别人,夺取什么,超越什么的愿望。他热爱时间,珍惜时间,不是把它当工具,而是把它看成进行创造的条件。他练就了一种感知时间长短的第六感。所以,不是柳比歇夫的时间长了,而是柳比歇夫的时间贵了,他把时间的宽度尽可能的拉长拉长,长到够用。因此,人生时间的长短,全在利用效率上。所用时率高,人生就漫长!柳比歇夫一生最大的秘密就是——怎样才能生活的更好!注意,不是工作的更好!他一生永远在逐步成为怎样一个人,而不是已经成为一个怎样的人,他一直探索,一直变化,不断向理想中的自己靠近,吻合。他的一生,充实,自律,自由,和谐,一生都在做自己,做自己喜欢的事,这样的人,怎么能不幸福!
南南南南者
非常高兴自己今年上岸浙江大学宗教学专业,特此分享经验给大家
我也非常高兴能够分享自己考研过程中的一点心得,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浙江大学宗教学考研科目分为两门,一门是《中西哲学史》,
另一门是《宗教学原理》。
下面我将从初试备考、考试作答以及复试突破三个方面来分享一下我考上浙江大学宗教学研究生的经验。
一、初试备考
1.信息收集
参考书目
虽然浙江大学没有指定参考书目,但我们还是可以根据其他院校的本科教材以及浙江大学自身的教材有方向、有重点的选择复习的内容。我把参考书目分为三类,一类是本科教材、一类是优秀的二手文献、第三类是原著。就初试备考而言,三者所占心力和时间的比例依次为60%、30%、10%。
下面是我复习时所用的参考书目:强烈推荐
西方哲学:
教材:《西方哲学史》(张志伟人大版)、《西方哲学十五讲》(张志伟)、《西方哲学史》(赵敦华北大版)、《西方哲学史》(赵林武大版)。以张志伟老师版本为主。
文献:《形而上学的历史演变》(张志伟)、
《西方思想的起源:古希腊哲学史论》(聂敏里)、
《古希腊罗马哲学讲演录》(邓晓芒)、《基督教哲学1500年》(赵敦华)、《德国哲学十论》(张汝伦)、《西方哲学史》(学术版)、《第一哲学的支点》(赵汀阳)。这些书目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和学习时间自行安排,但前两本必看。
原著:《西方哲学原著选读》(北大版),
《理想国》(柏拉图)、《形而上学》(亚里士多德)、《第一哲学沉思录》(笛卡尔)、《康德三大批判合集》(李秋零编)、《精神现象学》(黑格尔)、《小逻辑》(黑格尔)。这些书目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和学习时间自行安排,但第一本必看。
中国哲学:
教材:《中国哲学史》(张立文人大版)、
《中国哲学史》(北大版)、《中国哲学史》(郭齐勇武大版),《中国古代哲学史》(张连良),当然还是以人大版的为主,其他为辅。
二手文献:《中国哲学大纲》(张岱年)、
《中国古典哲学概念范畴要论》(张岱年)、
《海德格尔与中国天道思想》(张祥龙)、《老子新论》(陈鼓应)、《庄子新论》(陈鼓应)、《道家思想及其现代诠释》(吴根有)、《道家形而上学》(郑开)、、《致命与逍遥:庄子思想研究》、《宋明理学》(陈来)、《有无之境》(陈来)、《宋明理学研究》(张立文)。这些书目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和学习时间自行安排,但前两本必看。
原著:《中国哲学原著选读》(北大版)、《论语》、《四书章句句读》(朱熹)、《道德经》、《庄子内七篇》、《传习录》。这些书目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和学习时间自行安排,但第一本必看。
宗教学原理:
教材:《宗教学原理新编》(吕大吉),
《宗教社会学》(孙尚杨)、《宗教学是什么》(张志刚)、《宗教学原理十五讲》(王朝阳)
文献:
宗教学理论方向:《宗教研究指要》(张志刚)、《宗教哲学研究》(张志刚)、《宗教学学术史问题研究》(朱东华)、《西方宗教学名著提要》(孙亦平)、《世界十大宗教》(黄心川)
佛教方向:《佛教史》(杜继文)、
《中国佛教哲学要义》(方立天)、
《印度佛教史》(平川彰)、《中国佛教思想史稿》(潘桂明)、《世界佛教通史》(魏道儒)、《佛学概论》(姚卫群)、《佛教思想与文化》(姚卫群)这些主要是一些概论性质的书,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和学习时间自行安排,但前两本必看。
道教方向:《中国道教史》(任继愈)、《中国道教思想史》(卿希泰)
基督教方向:《基督教思想史》(冈察雷斯)、《基督教》(游斌)
伊斯兰教方向:《伊斯兰教》(杨桂萍)、
原著:
宗教学理论方向:《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韦伯)、
《宗教学导论》(穆勒)、《中国社会中的宗教》(杨庆堃)
佛教方向:《阿含经》、《中论》、《俱舍论》、《成唯识论》、《摩诃止观》、《宗镜录》
道教方向:《阴符经》、《列子》、《周易参同契》、《悟真篇》
基督教方向:《圣经》、《基督教教义》(加尔文)、《教会教义学》(巴特)
伊斯兰教方向:《古兰经》、
《古兰经详解》(王静斋译)
考试真题
我们至少要收集浙江大学《中西哲学史》与《宗教学原理》考研近15年的真题,把握命题重点与题目类型,做出有针对的复习。就19年《中西哲学史》、总共8道题,选择6道题作答,中哲西哲分别3道,其中只有一、两道不是原题,其余都是原题!这可见原题对于考试的重要性。《宗教学理论》这次题目类型大变,是6选5,以前几乎全部都是宗教学理论和宗教社会学的知识,并且这部分的原题出现的次数很大;而具体宗教史和宗教思想差不多有十多年没考了,但今年又突然考察很多这方面内容,今年的题基本上是宗教学理论2道、佛教、道教、伊斯兰教、基督教各一道,这无疑加大了考试难度,今年据我所知的考生中在复习的时候没有全面的了解其他宗教史,使得考试成绩不是很理想。
老师论文
可以收集浙江大学中哲、西哲以及宗教学老师们的论文,可以帮助我们更好把握考试方向。了解老师们的研究方向对于自己的研究方向的确定也是有益的。
2.复习规划
1.起步期:时间(3月-6月)梳理中西哲和宗教学的知识结构,整体上对科目有所把握。
2.强化期:时间(7月-8月)通过一些参考文献以及原著针对真题考察重点来有针对的研究,并做好相关笔记。
3.巩固期:时间(9月-11月)根据笔记来背诵,背诵采取“少时多餐”的原则,注意积累哲学术语(西哲的外文、宗教的古典语和中哲的原著以及学术话的论述语言)。
4.考试期:时间(12月开始)反复背诵考试重点的那些知识点。
5.冲刺期:时间(12月至考试前)考试模拟训练,在规定的考试时间内完成真题的训练,反复练笔,冲刺备考。
二、考试作答
考试作答的规范和效率对于考场上较好发挥自身水平有着重要的作用。人大两科的考试题目都是论述题,这要求我们在语言表达的结构、逻辑性、精准度以及效率都有着很大的要求。下面是我作答的过程:首先、分析题目,在1分钟类理清作答思路,明确作答的内容,一般采取总-分--总的叙述方式便于老师批改;其次、就某一观点层层展开,并与其他观点进行比较分析,在写出自己的观点;然后,将头脑中的知识点迅速地充实在你准备的观点的术语与框架中;最后,注意书写规范、字迹清晰,速度要根据你要作答的题目数量来确定。这样的作答训练可以在12月份大量的练习,保持手感。
三、复试突破
这一次复试考的内容也跟以前又不一样,感觉复试准备的都没有用上。复试分为笔试和面试,又包括英语和专业课。上午使笔试,英语50分,我们是7道逻辑学的题共21分,一个论述题,翻译、提炼观点、论证观点以一篇500字英语小论文的形式。专业课跟100分,跟初试差不多。下午是面试,先是英语抽题,老师会根据你回答的内容再提问;再来就是专业课,也是抽题,老师会根据你的回答继续深挖。面试总共不超过30分钟。在面试的准备环节中,一定要准备几本精读的原著和优秀的二手文献,并且明确自己的研究方向和研究计划,这对于取得好成绩是至关重要的。
值得一提的是,还需要跟大家介绍一下关于浙江大学宗教学研究生选拔的一些具体情况
筛选条件
每个人的情况和期望不同,考研择校的标准也不相同,本小节主要是说明各项指标的选择标准,下面我们列举一下在本次择校过程中的条件。
本科院校:不限
原则上建议报考综合实力高于你本科院校的招生单位。
报考专业:宗教学(代码:010107)
与本专业相近的专业包括:哲学、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哲学、外国哲学、逻辑学、伦理学、美学、科学技术哲学。
报考省份:不限
院校类型:985、211、其他
由于“双一流”院校与“985/211”体系的院校有很高的重合度,所以我们不采用“双一流”类型进行分析推荐,可自行结合”双一流“院校和专业列表进行比对。
权重:院校:城市:工作 = 80:10:10
权重代表对院校、城市、工作的重视程度。
当时我的选择浙江大学的一个基本思路:
此次共计分析 14 所院校,它们的基本信息如下表,其中在排名时,综合类院校更占优势,理工类、师范类、医学类、文法类等院校占劣势。院校平均薪资是指该院校应届毕业生的平均薪资,招生人数为当年院校该专业的招生人数,人数越少则考研难度越大,难度分数是衡量该院校该专业在你所要求的城市、院校和工作的权重下,再考虑院校A/B区,招生人数,调剂等综合情况计算得出的综合分数,分数越高代表难度越大,建议你参考相应的分数选择考研院校。
关于宗教学的一个大致的考试科目
考试科目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一)或202俄语或203日语或241德语或242法语
③705哲学原理
④807 中西哲学史
参考书
705 哲学原理:赵家祥等著,《马克思主义哲学教程》, 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807 中西哲学史:赵敦华著,《西方哲学简史》,北京大学出版社
冯契著,《中国古代哲学的逻辑发展》(上册,第一篇),上海人民出版社
《李凡哲学一千题》
首先是公共课101思想政治理论,政治这门考试的特点是,想考高分很难,而极低分也不太可能,但是如果过不了国家线,那总分再高、专业课分数再高也没用,文学类的公共课国家线是55分,政治想取得55分也不是那么容易的,所以在政治的复习上也要花心思。政治的命题分为两部分:选择题和简答题,各占50分。选择题是政治复习的重中之重,我选用的教材是肖秀荣老师的《1000题》,前前后后一共做了三遍,印象比较深刻,后期在考前又做了好几遍《肖秀荣四套卷》和《肖秀荣八套卷》
以及新祥旭考研老师推荐的考前模拟题,我认为在运用中学习是最有效率的,相比去死记硬背选择题知识点,不如采用题海战术,大量做题,对知识点加深印象,同时还能增加题感。还有一本很重要的书是肖秀荣老师的《命题人讲真题》,
真题是我们最好的模拟题,在做真题的过程中我们才能摸清命题人的命题方式。还需要掌握历年来的各大题型,可以去考研文库里面搜寻,里面有大量的信息供我们使用。至于大题,大家的平均得分一般是25-30分,所以在大题的复习上,我只做了肖四肖八的大题,看了历年真题的大题和徐涛老师的一本预测题,在考前将肖四肖八的大题背熟,在考场上才能得心应手。
其次是公共课201英语一,对于英语,阅读理解是分值最高而又最容易得分的,所以我们把大部分精力用在阅读理解上是完全可行的,
在练习阅读理解题目的过程中,我们不断强化了对单词的记忆,还加强了对文章的阅读能力,这对于读懂其他题型的文章十分有益。其次重要的是作文,小作文是书信或者告示,而大作文是漫画作文,在对作文的复习上,最有效的办法是对往年题目进行分类,将每个类型的题目进行总结,每个类型都整理出一些自己惯用的句型或套话,并多加练习,以便在考场上无论面对什么题目都能发挥得很好。至于新题型、翻译,都是读懂文章基本上就能做出来,所以词汇量和阅读能力及对语法的掌握能力很重要。而完形填空一共10分,每个空分,主要考察词汇辨析、词组搭配、语法句法,难度较大、分值较低,所以考试的时候留在最后做比较好,免得因为完型耽误太多时间而又不得多少分。最后,我的建议是尽量不要做模拟题,真题才是最好的模拟题,真题至少要做上3遍,确保能读懂阅读理解的所有文章,搞懂每个题为什么选那个选项,再好的模拟题,和真题命题的方式也不是相同的,过多的做模拟题可能会导致做真题及考试时思路跑偏,适得其反。
这里先说明一下
资料主要是官网指定的三本参考书+回忆版真题(不全),针对这三本书,需要做的就是全都买回来,一本一本认真复习做笔记。做笔记不是必要项,要达到的效果就是十分熟悉这三本书里面的每一个观点,要做到看到这个题目就知道它需要如何作答。这三本我建议都复习三遍以上,第一遍可以做笔记,找找复习感觉,第二遍可以拿着书直接记知识点,第三遍就是在第二遍的基础上熟悉再熟悉。目的就是要做到熟悉所有哲学家的所有观点,十分熟悉那些著名哲学家的著名观点。如果确实觉得难以理解,可以考虑班一些老师的视频帮助学习,B站就有。但总的来说,如果以上重点内容掌握了,卷面60%的内容是没问题的,剩下的需要更加全面和深刻的复习准备即可。
考研这段旅程每个人都在一趟列车上,但是看到的风景却不同,有辛酸,有欢乐。备考过程中我是一个人学习生活,搬了三次家(心态崩了哈哈),但是其中我会因为理解了一位哲人的思想而开心满足。考研不易,每个人都不容易,只要你坚持努力,结果一定不会差。希望我的考研经历会对你起到作用,哪怕只是一点点。
是的。一般毕业论文只要不是抄袭或者做的太烂,老师都会给通过的。兰州财经大学(LanZhouUniversityofFinanceandEconomics)肇始于
对乌克兰问题的认识: 1、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经济上的问题是一切问题的根源。乌克兰根本问题在于经济。乌克兰作为一个西方国家,经济总量跟东盟最穷越南差不多。上海
1.封面 使用学校统一格式,题目居中,学号等内容靠左侧对齐,后面的下画线要整齐。题目要对论文(设计)的内容有高度的概括性,简明、易读,字数应在20以内。 2.目
柳比歇夫的一生,活的生机勃勃,和谐幸福,这是人生最主要的成果和最根本的目的。他一生发表了70多部学术著作,这些著作广为翻译出版,各种论文和专著,约12500页打
首先要说明的一点是每个学样对论文都会有一定的要求 虽然大体上不会有太大差异但在字体、字号等方面还是不同的 所以一定要以你所要毕业的学校要求为准。下面是摘录的别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