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3

  • 浏览数

    157

麦麦咔咔
首页 > 学术期刊 > 企业现状与对策研究论文

3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老实就奇

已采纳

惟达公司人力资源现状与对策研究 摘要】针对民营企业惟达公司人力资源存在的不足,本文从人力规划、职务分析、员工招聘、员工培训和员工激励等方面展开原因分析,并提 出了惟达公司人力资源管理改进建议,对民营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理论研究和实际工作起到了一定的参考作用。 【关键词】民营企业 人力资源 管理 位于珠三角地区的惟达汽车配件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惟达公司)成 立于2002年底,是一家从事中高档汽车灯具研发、生产与销售,同时设 计、生产前格栅、保险杠等汽车零部件的民营科技型企业。公司凭借优 质的产品及完善的服务打造出自己的品牌,先后与北汽福田、奇瑞和长 城等知名汽车主机厂建立起长期的合作关系。 近十几年是我国汽车工业高速发展的时期,汽车整车厂的高速发 展必将带动相关零部件产业高速发展,汽车零配件市场将以每年10% 以上的速度增长。惟达公司面临极好的发展机遇。但随着汽车销售价 格不断下降,汽车主机厂每年都要求零部件厂商进行降价,而部分主要 原材料价格不断上涨,公司将承受较大的成本压力。同时竞争越来越 激烈,国内中小企业大打价格战,企业利润空间越来越少。面对严峻的 形势,惟达公司只有不断进行管理改革创新,才能适应市场发展和竞争 需要。 作为企业管理的关键,惟达公司的人力资源状况和人力资源管理 水平到底怎样?能否帮助公司抓住发展机会并实现经营目标呢?因 此,有必要对惟达公司的人力资源状况展开研究,以便从中发现问题并 思考应对措施。 一、惟达公司人力资源现状分析 通过查阅大量文件资料,进行统计分析后发现,惟达公司的人力资 源在人力资源结构分布、人力资源稳定情况和人力资源的产出水平等 方面存在很大不足,亟需改善。 1.人力资源结构分布。 1. 1专业人员结构。公司管理人员比例偏高,接近15%,非管理人 员与管理人员比率为6: 1。而技术人员比例偏低,仅8. 62%,而同行业 领先企业T公司的技术人员比例达到了15%,反映出公司技术类人力 资源不足,影响公司的产品开发。 1. 2员工学历结构。公司初中及以下学历员工的比例达44%,而 大专及以上学历员工的比例仅为23. 28%,反映出公司员工整体受教育 程度不高,人力资源素质偏低,不能满足公司所处行业的技术要求。 1. 3员工工龄结构。公司由于成立时间不长,员工普遍工龄较短, 尤其工龄在一年以下的新员工偏多,达到62%,反映出公司员工整体的 业务熟练度低,必须加强岗位技能培训。 2.公司员工稳定状况。公司员工稳定状况主要通过员工流动率来 描述,公司08年员工月平均流动率为9. 70%,远高于同行业领先企业T 公司6%的水平,从各类人员的流动率来看,技术人员、辅助人员和操作 人员流动率都较高,反映出员工队伍流动性大,非常不稳定。 3.公司人力资源的产出水平。根据公司特点和具体情况,公司人 力资源的产出水平主要通过人均销售额和新产品开发情况来衡量。08 年公司完成销售3088万元,人均26. 6万元,而同行业领先企业T公司 08年的人均销售额为40万元,差距十分明显。 08年公司研发部完成的开发项目有ALPHA、SUV和FD三个型号, 有5套灯具和1个前格栅共6个产品。其中FD型灯具存在不少设计 问题,量产后出现质量问题较多,经常因产品不合格被主机厂罚款。 二、惟达公司人力资源不足的原因分析 针对惟达公司人力资源严重不足的现状,采取问卷调查、资料查 阅、访谈和小组讨论等方法,展开深入研究后发现,惟达公司人力资源 管理存在五大方面的问题: 1.缺乏科学的人力资源战略规划。由于经营管理理念落后,公司 未将人力资源作为最重要的资源看待,公司基本没有考虑人力资源的 长远规划。公司的资源向研发、生产和销售方面倾斜,而用于人力资源 投资的很少。同时,公司的人力资源管理部门归属行政部,地位与总务 科相当。人力资源部门基本不参与公司经营计划的制订。 2.人力资源管理部门的业务能力有限。人力资源部门工作人员的 专业水平低,且对公司的行业、产品均不了解,根本无法把握公司人才 素质特征及用人要求,导致人力资源管理工作乏力。公司人力资源管 理运作模式尚停留在传统的人事管理阶段,仅能完成人员招聘、新员工 入厂培训、员工考勤、工资计算和档案管理等基础工作,连基本的人力 资源管理流程和工作标准都未建立。 3.员工招聘渠道少,招聘周期长,人才质量难以保证。 3. 1公司所处地域同行企业少,不能产生人才集聚效应,相关的专 业技术人才缺乏。而人力资源部门也没有努力去拓宽招聘渠道,招聘 途径仅依赖现场招聘会与网络招聘,因此公司经常招聘不到合适人才, 甚至出现某些岗位“人才真空”的现象。 3. 2由于缺乏人力资源计划,公司的员工招聘必须等公司业务部门 提出申请后才能进行,导致人员招聘周期过长,招聘效率低下。 3. 3公司缺乏规范的岗位说明书和用人标准,人力资源部门对专业 技术人才的特征难以把握,加上人才测评不科学,因而不能正确评价应 征者的素质和能力,导致人才招聘的合格率很低。 4.公司培训体系不健全,培训效果差。惟达公司没有建立完善的 培训体系,员工培训不能满足岗位实际需求,且培训效果差,主要表现 在以下几方面: 4. 1对员工培训投资严重不足,缺乏培训规划。公司为了规避培训 投资风险,对员工只重使用,不重培养。从培训投入来看,公司08年仅 6. 3万元用于员工的岗位技能培训,资源不足严重影响了培训工作。 公司没有形成多层次、多类型的培训体系,也没有明确人力资源部 门与各职能部门之间的培训分工。缺乏年度培训规划,培训不是围绕 公司的目标展开,培训活动的随意性大。 4. 2缺乏科学的培训需求分析,培训针对性不强。从内容上看,侧 重于概念、意识方面的培训多,而对公司发展所急需的岗位技能培训如 生产人员的操作培训、设计人员的设计标准培训、销售人员的产品技术 培训等,则开展次数较少。 4. 3不能进行有效的培训评估,培训效果难以保证。公司缺乏科学 的培训评估体系,管理者和培训者均不懂培训评估的专业技术,也不愿 为评估投入时间和精力。培训通常是走过场,搞形式主义,使得培训效 果很差,结果就是新进员工不能胜任岗位工作,老员工得不到业务水平 的提高。 5.对人才缺乏有效的激励,员工积极性受阻。由于公司对员工的 激励手段少,而且有效性差,导致技术人员、辅助人员和操作人员工作 不积极,员工流动率较高,具体原因如下: 工资定级与标准未考虑各岗位的价值大小和员工的个体差异, 也缺乏正确的评定标准,主观随意性大,导致不公平和激励缺乏。 5. 2考核方案不科学,远远达不到预期效果。员工考核不是按部门 和岗位差异区别对待,采取的是简单粗放的一刀切方式,如对技术员和 对工程师的考核方法竟然完全一样。 5. 3考核目标多为定性指标,定量指标少,且未与公司主要经营目 标结合,考核不以服务于生产经营为目的,趋于形式化。 5. 4员工工资水平不具备竞争力,技术岗位和生产岗位的工资水平 不仅低于行业平均,也低于当地同类岗位的平均数,一线操作员工的工 资水平甚至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 5. 5激励手段单一,仅有物质激励,精神激励基本没有;激励方式落 后,只有短期激励,缺乏长效激励机制,使得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很差。 三、惟达公司人力资源管理的对策建议 要改变人力资源现状,提高人力资源管理水平,惟达公司必须按照 现代人力资源管理理论和方法,重新规划和实施人力资源管理工作。 考虑公司的发展阶段和实际管理能力,前期应突出重点,从关键任务、 关键岗位和关键人员的管理试点开始,逐步提高和完善,切不可贪大求 全,急功近利,可以考虑从五个方面着手改进: 1.将人力资源管理部门的地位提升到战略高度。公司应对人力资 源部门重新进行定位,将其放在战略部门的位置,直属公司总经理领 导,与研发、生产、营销和财务等部门相互配合,围绕公司战略开展工 作。人力资源部门除负责岗位分析、岗位评价和规章制度等基础工作 外,更要配合各部门执行核心任务(如人力计划、人才选拔、员工培训和 员工激励等),还要协助决策层做好人力资源战略规划。 2.聘请人力资源管理专家,健全人力资源部门工作。 2. 1聘请既有扎实的人力资源管理理论,又有丰富的人力资源管理 实践的高级人才主导公司的人力资源管理工作,该人员最好对公司的 行业和产品比较熟悉,且对公司专业技术人才的素质特征把握准确。 2. 2为人力资源部门配备专业的工作人员,前期最好有管理咨询机 构参与,以便系统规划人力资源管理工作,全面深入地推行管理改革。 2. 3采取三维立体人力资源管理模式,即由公司决策层、人力资源 部门、各部门负责人科学地分担人力资源管理的各项业务,并进行密切 协作。 3.完善人员招聘工作,增强人力资源“输血”功能。 3. 1组织专业评估人员对重要岗位进行全面分析,确定其关键素质 特征,制定岗位用人标准。 3. 2做好人力资源规划,随时了解公司的人力资源需求,强调招聘 工作的前瞻性。同时拓宽人才招聘渠道,要主动出击,到专业技术人才 集中地进行招聘。 3. 3根据不同岗位特点,采取适宜的人才选拔方法,严格按岗位用 人标准筛选人才,确保新进员工的素质符合公司要求,并为今后的岗位 培训提供依据。 4.健全公司培训体系,增强人力资源“造血”功能。 4. 1重视员工培训,增加培训资源的投入,包括培训费用的预算、培 训场地和设施的布置、外聘培训老师等。 4. 2推行SATE培训管理模式,建立领导支持机制、需求分析机制、 成果转化机制和效果评估机制,确保公司培训富有针对性,并取得良好 培训效果。 4. 3强化对受训员工的激励和约束机制,不仅要通过物质鼓励和个 人发展来调动员工参加培训的积极性,更要在劳动合同签订和工资奖 金发放方面对员工形成约束力,以降低公司不必要的培训投资风险。 5.建立科学的激励机制,调动员工的积极性。 5. 1重新设计公司的薪酬制度,确保内、外部公平性。由专业评估 小组采用因素计点法对关键岗位进行评价,明确其内部价值的大小。 还要根据公司的盈利水平和成本控制要求,参照行业和当地工资水平, 提高关键岗位工资的绝对额。另外,要适当增加员工福利投入,增强公 司的凝聚力。 5. 2在完善目标管理的基础上,逐步推行关键绩效管理模式。从关 键任务、关键岗位和关键人员着手,设计合适的考核指标和绩效标准, 科学进行考核,不断促进员工业绩水平的提升。 5. 3针对骨干员工如研发工程师、中层以上管理人员,考虑股份期 权、退休金计划等长效激励手段,以稳定重要员工,为公司的发展壮大 提供保障。 由于人力资源管理的系统性要求,惟达公司的人力资源管理改进 工作在前期会遇到较大困难和阻力,需要公司高层多些理解、支持和耐 心。随着基础工作的完善和管理手段的成熟,就可以逐步在全公司推 广,届时人力资源管理的作用就能更大限度地发挥出来。 参考文献: [1]严诚忠.《最新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理论实务》.上海:立信会 计出版社, 2005. [2]傅志明.汪秋磊著.《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系统再造》.北京:经济 管理出版社, 2002. [3]刘江.中小型民营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现状分析.人力资源开发 网, 2004, 9.

306 评论

yoyoubaobao

现代 企业管理 的一个突出特点是加强内部管理,内部控制的实施与应用就是企业加强内部管理的重要举措之一。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企业内部控制研究论文,供大家参考。

论文关键词:内部控制“安然事件”《萨班斯法案》内邵环境 企业 文化 权责分离财务监督会计监努激励与约束

论文摘要:加强和规范企业内部控制,对提高企业经营管理水平和风险防范能力、促进企业可持续发展、维护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秋序和社会,y众利益具有重大意义。

最初的内部控制定义是内部牵制,它基本是以查错防弊为目的,以职务分离和账目核对为手法,以钱、账、物等会计事项为主要控制对象。内部拉制作为一个专用名词和完整概念,直到20世纪30年代才被人们提出、认识和接受,但核心是内部会计控制。2002年发生“安然”、“世通”等公司的破产揭露出一系列的财务欺诈丑闻,暴露出美国公司治理结构不平衡和外部监督缺失。其结果导致美国的资本市场损失了7万多亿美元的市值,对投资者造成了重大损害。为了提高民众对美国金融市场及对政府经济政策的信心,美国国会于2002年7月25日出台了《2002年公众公司会计改革和投资者保护法案》(简称“萨班斯法案”或“SOX法案”)。美国萨班斯法案的出台,极大地影响和促进一了中国内部控制制度体系的建立、健全和发展,从国际上一些比较成功的企业管理 经验 看,完善并运转良好的企业内部控制是这些企业能够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屹立不倒的重要基础。当前,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过程中,现代企业制度建设还需进一步推进,国有企业的内部控制还处于起步阶段,为此,在这个时期必须从国有企业的“内功”人手,在现有有关企业内部控制的法律法规基础上,进一步推进我国国有企业内部控制机制的建立健全,以进一步提高我国国有企业的国际竞争能力和持续快速发展能力,这是现阶段国有企业建设中的一项非常紧迫和必要的任务。内部控制是一个既古老又充满活力的话题。对我}}i来讲全面认识内部控制还刚刚开始,企业会计一信息失真、经营失败及不守法经营等在很大程度上都归结为企业内部控制的失效或不具备可操作性。以下从内部控制的现状分析,探讨问题的成因,研宠内部控制的对策。

1企业内部控制的现状

内部控制从形式上表现为一整套相互监督、相互制约、彼此连接的控制 方法 、 措施 和程序。通过发放内部控制调查表、实地走访我们看到被调查单位普遍认识到内部控制的重要性,但大都侧重于企业外部环境的梳理,而忽视了内部各环节、各岗位的牵制;侧重于经营环节的程序控制,而忽视了企业整体的协调;侧重于内部控制的制度学习,而忽视了执行制度的人的素质提高;侧重于对货币、实物的控制,而忽视了企业文化环境的建设等等。调查发现的问题可概括为以下两个方面:

内部环境

内部环境是企业实施内部控制的基础,一般包括治理结构、机构设置及权责分配、内部审计、人力资源政策、企业文化等。从调查情况看,不少企业仍然沿袭着计划经济体制下的机构设置,企业普遍存在机构臃肿、管理层次多、工作效率低下的问题。企业制度不健全,一是企业缺乏相应的激励与约束机制;二是人事政策和实务不完善;三是企业制度不全面,顾此失彼现象严重;四是企业文化建设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

企业内控部门的责任与权力、控制与监督

企业应当结合业务特点和内部控制要求设置内部机构,明确职责权限,将权利与责任落实到各责任单位。从调查中发现,作为承担内部控制主要部门的财会、审计部门存在严重的责权不对称现象。国内大多企业的内部审计只是服务于企业负责人,这就造成内部审计既不能监督上司,也不能监督同级。财务监督的服务对象是企业的所有者,而会计监督的服务对象是企业内、外部利害关系人,其提供的公开化会计信息必须体现“真实、公允”的原则。由财会部门的主管人员既管理财务收支又进行会计一信息处理,极易导致基于财务收支需要而捏造会计信息; 财务管理 的对象是资本营运系统,而会计的对象是信息系统,财务与会计合并一处也不符合实物管理与会计记录分离原则。

2内部控制存在问题的成因分析

企业内部控制存在问题的成因是多方面的,也决不是“一日之寒”,既有人的素质原因,也有制度原因。主要成因有: 双重控制主体矛盾导致内部控制不力。

现代企业所有权与经营权的分离,客观上产生了两个控制主体,即所有者控制经营者、经营者控制主体,两者之间是“控制与被控制”的关系。所有权与经营权制约失衡使内部控制权责不清。内部控制是控制主体意志的体现,控制者都希望成为控制主体以实现其控制目标,他们期望获得真实的企业信息,并据此客观评价企业的经营成果、正确估计其财务状况以便进行未来投资决策;另外,他们还希望能够控制会计政策使其向维护所有者利益方面倾斜,比如贯彻谨慎性原则,足额并加速补偿固定资产成本等,确保自己投人资本的保值与增值。而对于经营者来说,则可能因其不会过多地关心企业长远发展而采取与所有者相反的会计政策,因为在多数情况下他们会更看重短期经营效益给自己带来的利益,这种短期利益驱动体现在会计上则为张扬或夸大经营成果,掩盖决策失误和经营损失,侵占或者损害所有者利益,如提前确认收人,不足额提取费用,在职时的过度消费等。

计划经济下企业经营管理的陋习仍在延续,导致内部控制得不到重视。

政府包办企业一切事务和企业经营大锅饭思想是计划经济体制下的两个鲜明特点。经济体制改革后,理论上要求政企分开,但在实践中执行并不彻底,一方面,以各种形式改头换面但仍然存在的主管部门,基于权利和利益的双重考虑,仍把持着对企业的行政干预,客观上企业并无真正的理财自主权。另一方面,在计划经济体制下,被国家“呵护长大”的企业,主观上还保留着吃“大锅饭”的意念。而政府对经营不善企业的盲目保护机制,又助长了这种意念,企业干好干坏一个样,致使加强内部控制的动力不足。

各种监督机制弱化使内部控制的刚性被扭曲。

事实上,企业在经营管理活动中会受到来自企业以外的各种监督机制的约束,为其“保驾护航”。但由于这些监督机制隶属于不同职能部门没有形成一个综合整治的合力,使得监督机制弱化。财政、税务、银行、审计等各社会监督机构,工作中各行其是,未能形成综合监督的合力,对企业的威慑力不够。对审计的独立监督、公正职能未予以充分重视,审计未形成规范化、法制化和经常化。对查出问题的处罚,往往就人不就事,重人情而轻规定,执法的刚性被扭曲。

企业文化落后、内部控制执行者素质不高,使得与内部控制要求不协调。

企业文化与企业管理的素质是密切相关的。只有管理者有高尚的道德、健康的人格和完善的价值观念,才能影响和激励企业文化的建设。而企业形成独立的文化氛围的基础在于员工素质的提高,所以,必须重视和加强对员工的培训 教育 。

3企业内部控制的对策

内部控制制度作为现代管理的一个重要内容,是保证企业正常经营所采取的一系列必要的管理措施,是一个系统工程,涉及企业的方方而面,作为一项制度建设,其客观的成份越多,科学性就越强。在今天,内部控制已不再是简单的差错防弊机制,而是涉及企业的各个层面、各种资源、各个方而,直接关系到企业的整体效率、关系到企业的生存和发展。

规范法人治理结构,形成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的法治机制。

实施内部控制,首先需要规范法人治理结构。从所有者的立场出发,不但要把企业经营管理者行使权力的过程纳人内部控制的监控范围,而且要将其作为内部控制的重点监控对象,明确股东会、董事会、监事会和经理层的职责,使决策系统一、管理系统和监督系统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协调运转、有效制衡。

“约束+激励”作为引导、规范经营者行为的主要方法。

在存在双重控制主体的现代企业中,最为突出的矛盾是双方“利益不一致”和“信息不对称”,企业所有者希望通过经营获利使资产增值,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因此决定了在双重控制主体构架下的企业内部控制首要的也是基本的目标应该是协调双方的利益和矛盾,只有通过切实有效的协调,找到所有者和经营者共处的均衡点和平衡点,才能实现现代企业内部控制的以上两个基本目的。

摘要:企业内部控制制度建设对企业管理来说是非常关键的,企业内部控制未能有效地执行,很可能造成企业的资产的流失、腐败的滋生、责任的推诿等一系问题,导致经营效益日益下降,企业将难以为继。 文章 针对目前小企业在内部控制制度方面存在的没有内部控制、对内部控制认识的片面性、缺乏有效监督机制等相关问题,提出了内部控制的控制目标、内容、设计原则及强化管理者的内控意识,树立以人为本的新观念、加强内部控制等相关对策。

关键词:小企业;内部控制;问题;对策

内部控制的根本目的在于加强企业管理,提高经济效益;其基础是企业内部分工;其核心是一系列具有控制职能的方式、措施及程序。它是现代企事业单位在对经济活动进行管理时所普遍采用的一种控制机制。小企业是国民的重要组成部分,对经济和稳定起着举足轻重的促进作用。建立和完善小企业的内部控制制度具有与大中型企业同等重要的意义。然而,许多小企业的内部控制问题非常突出,进而影响了小企业的经济效益,阻碍了小企业的发展。

一、小企业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

(一)对内部控制重视不够,认识不足,内部控制成为摆设

很大一部分小企业家都是依靠机遇和冒险精神开始逐步完成原始积累的,而国有小企业的领导很大部分都是由行政部门调过来的,他们往往不太重视内部控制,对内部控制缺乏了解,内控意识不强,认为内部控制的建设和管理会制约企业的发展。虽然也有企业建立了内部控制制度,但没有认识到其是一个动态的系统,随着外部环境的变化,企业业务的拓展,原先完善的内控已不再适应企业的发展,当其出现问题时没有及时加以纠正。甚至有的企业在不了解其自身情况的前提下,照搬其他企业的内部会计控制制度,把建立内部会计控制的目标定位在应付上级部门检查上,不能很好地落实执行,形同虚设。

(二)不相容职位没有分离,岗位设置缺乏牵制

在小企业中,由于企业规模小,企业出于成本等方面的考虑,尽可能少用人,用能人,经常出现一个人来承担多项工作,这其中就出现很多不相容职务于一身的情况。开票、收钱、填凭证、审核、记账都由一个人来完成,从表象上看似乎步骤减少了,时间节省了,成本下降了,殊不知,这种违规操作既不能真正提高企业效率,还可能导致企业资金流失,滋生贪污舞弊行为,给企业的资产安全带来很大的隐患。

(三)内部审计弱化,外部监督不足

小企业内部通常没有建立相应的内部审计机构,有的企业虽然建立了内部审计机构,企业的负责人“家长式”、“一言谈”的工作作风,认为该机构的职责就是找“茬”,因此受到很多方面的制约,很难公平、公正的开展工作,无法真正发挥监督的职能。而小企业的外部信息使用者主要集中在政府、金融机构和税务等部门,由于其信息使用者较少,因此外部监督的力度和次数都明显不足。这就造成了企业内部管理混乱,私设“小金库”现象普遍,坐支现金,账证、账实、账表不符,违规违纪,弄虚作假现象严重。

(四)风险控制非常薄弱

我国许多小企业对于来自外部的风险机会没有控制,对于2008年的人民币对美元的升值,很少有企业采取规避汇率风险的措施,导致出口外贸的企业由于人民币对美元汇率的变动出现很大的亏损。2008年下半年由于全球的金融危机,许多的中小企业由于资金链的断裂,加上财政政策银根紧缩,融资困难,许多的中小企业都倒闭了。

二、完善小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对策

(一)职责分工控制

职责分工控制一般指不相容职务分离控制。所谓不相容职务,是指那些如果由一个人担任既可能发生错误和舞弊行为,又可能掩盖其错误和舞弊行为的职务。不相容职务主要包括授权批准与业务经办、业务经办与会计记录、会计记录与财产保管、业务经办与稽核检查、授权批准与监督检查等。对于不相容的职务如果不实行相互分离的措施,就容易发生舞弊等行为。不相容职务分离的核心是内部牵制,因此,小企业在设计、建立内部控制制度时应明确职责划分,做到既不留死角又使各个岗位和人员之间不交叉、冲突,应让每个员工了解自己的工作和要求,应当明确授权部门和人员的权限,禁止越权,并制定有明确的奖惩办法,对违反企业管理制度的员工按规定进行处罚,在不能做到职责划分的情况下,应当加强事后的检查监督。

(二)授权批准控制

授权批准是指企业在办理各项经济业务时,应该经过规定程序的授权批准。批准形式通常有常规性授权和临时性授权之分。常规性授权是指企业在日常经营管理活动中按照既定的职责和程序进行的授权,用以规范经济业务的权力、条件和有关责任者,其时效性一般较长。临时性授权是指对办理例外的、非常规性交易事件的权力、条件和责任的应急性授权。小企业应该建立授权批准体系,明确授权批准的范围、层次、程序及责任。

(三)会计系统控制

会计系统控制主要是通过对会计主体所发生的各项能用货币计量的经济业务进行记录、归集、分类、编报等而进行的控制。其内容主要包括建立会计工作的岗位责任制,对会计人员进行科学合理的分工,使之相互监督和制约;按照规定取得和填制原始凭证;设计良好的凭证格式;对凭证进行连续编号;规定合理的凭证传递程序;明确凭证的装订和保管手续责任;合理设置账户,登记会计账簿,进行复式记账;按照《会计法》和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的要求编制、报送、保管财务会计 报告 。对于小企业首先按照《会计法》要求设置会计账簿,不做假账,其次记账、出纳、保管等不相容业务,应尽量由不同人员担任,如人员有限,也应保证管账的不管钱,管钱的不管账,同时应建立复核制度。

(四)预算控制

预算控制的内容涵盖了企业经营活动的全过程。企业通过预算的编制和检查预算的执行情况,可以比较、分析内部各企业未完成预算的原因,并对未完成预算的不良后果采取改进措施,确保各项预算的严格执行。在实际工作中,预算编制不论采用自上而下或自下而上的方法,其决策权都应落实在内部管理的最高层,由这一权威层次进行决策、指挥和协调。小企业应当建立预算控制,确立预算目标,并组织实施,辅之以对等的权、责、利关系,由内部审计部门等负责监督预算的执行,对预算执行的好坏进行奖惩。

(五)财产保全控制

小企业应严格限制未经授权的人员对资产的直接接触,只有经过授权批准的人员才能接触该资产,一般情况下,对货币资金、有价证券、存货等变现能力强的资产必须限制无关人员的直接接触。定期对实物资产进行盘点,并将盘点结果与会计记录进行比较,盘点结果与会计记录如下一致,可能说明资产管理上出现错误、浪费、损失或其他不正常现象,应当分析原因、查明责任、完善管理制度。妥善保管涉及资产的各种文件资料,避免记录受损、被盗、被毁,对重要的文件资料,应当留有备份,以便在遭受意外损失或毁坏时重新恢复,这在计算机处理条件下尤为重要。有条件的小企业应对资产投保(如火灾险、责任险等险种)增加资产受损后的补偿机会,从而保证资产的安全。

(六)内部报告控制

内部报告控制是为了提高企业内部管理的时效性和针对性而实施的控制。小企业应当建立内部报告控制制度,要有反映部门、人员经管责任,且形式、内容简明扼要信息反馈迅捷高效的内部报告。常见的报告方式有例行报告、实时报告、专题报告、综合报告等。常见报告类型有资金分析报告,包括资金日报、借款还款进度表、贷款担保抵押表、银行账户及印鉴管理表、资金调度表等;经营分析报告;费用分析报告;投资分析报告;资产分析报告;财务分析报告;特定内容专报等。内部报告可以是日报、周报、月报、季报、年报等。小企业一旦建立了内部报告控制,企业领导能很快地了解企业的经营状况,就能对所面临的问题快速做出反映,并做出决策,提高企业在市场中的竞争力。

(七)信息技术控制

小企业在信息时代中要生存,特别是进入WTO后,信息技术尤为重要。小企业应实现内部控制手段的信息化,尽可能地减少和消除人为操纵的因素,变人工管理、人工控制为计算机、网络管理和控制,要加强对企业自身系统开发及维护人员的控制,还要加强对数据和文字输入、输出、保存等有关人员的控制,保障电子信息系统及网络的安全。

(八)人员素质控制

人是观念创新的根本和灵魂,企业制定经营目标,设置核算机制,都必须依靠人的创造性工作。要树立以人为本的新观念,要求企业内部控制要充分发挥人的作用,依靠提高人的综合素质、道德水准和法规意识,充分发挥控制者和被控制者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从而达到内部控制的最佳效果。内部控制的成败取决于企业员工的控制意识和行为,企业领导者注重内部控制,注重对企业员工的研究,尊重员工的心理需求,强调沟通和管理交流,便能减少管理者与被管理者之间的隔阂,形成强大的企业合力,促进整个企业健康、持续、快速发展。

三、结论

在我国加入WTO后,人民币对美元升值及世界金融危机的大背景下,机会与挑战并存的情况下,小企业应根据自身的特点和发展的目标相结合,找出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只要各小企业重视内部会计控制制度建设,按照有效的内部控制制度标准不断对其进行效益评价和修改,分析原因, 总结 经验,结合自身特点来开展工作,各小企业将会建立与健全适合自身发展的内部控制制度,推进企业的发展,完善企业公司治理结构,增强企业的竞争实力,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小企业在激烈竞争的市场经济中也会有一席之地。

参考文献:

1、财政部.小企业会计制度[M].经济科学出版社,2005.

2、陈汉文.腐败与内部控制[J].财会月刊,2006(2).

338 评论

追疯子的风筝

你应该多去找找相关的资料和文献,最好多去看看类似的范文。

一,相关概念

二,会计企业全面质量管理存在的问题

三,会计企业全面质量管理存在的现状

1.

2.

3.

4.四,会计企业全面质量管理存在的对策

1.

2.

3.

4.

五,结论

122 评论

相关问答

  • 企业员工招聘现状及对策研究论文

    企业员工绩效考核对策分析摘要:企业生存的关键是要有良好的效益,员工发展的关键是要有突出的业绩,人力资源管理的核心问题是管理业绩。对于新疆乃至中国的企业来说,如何

    每天只睡4小时 6人参与回答 2023-12-09
  • 招聘现状及对策研究论文

    招聘是企业获得人才的重要途经 , 能够为企业招到高素质的、适合企业岗位需求的人员,决定了企业在以后发展的竞争力,所以做好企业的招聘工作非常重要。在现今社会上,企

    萝卜的破哥哥 4人参与回答 2023-12-11
  • 现状与对策研究论文

    大学生课堂问题行为现状原因与教育对策教育论文 摘要:目前,大学生课堂问题行为表现多样,频率增多,这严重影响了大学生知识底蕴的积累和能力的发展。究其原因主要有三方

    千年紫檀 3人参与回答 2023-12-10
  • 大学生创业现状与对策研究论文

    大学生创业政策论文 大学生创业政策论文需要怎么写作呢?我们不妨一起来参考下范文吧!以下是我为大家搜集整理提供到的大学生创业政策论文,希望对您有所帮助。欢迎阅读参

    hylandstar 6人参与回答 2023-12-05
  • 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论文

    2、 中小民营企业融资问题研究 内 容 摘 要(选题动机)我国民营经济作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国民经济中占据重要地位。由于受多方面因素影响,中小

    廖小可可 3人参与回答 2023-1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