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3

  • 浏览数

    296

xuzhenying
首页 > 学术期刊 > 高中校本课程研究论文

3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catcat654321

已采纳

校本课程包含两方面含义: 一是使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校本化、个性化,即学校和教师通过选择、改编、整合、补充、拓展等方式,对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进行再加工、再创造,使之更符合学生、学校和社区的特点和需要; 二是学校设计开发新的课程,即学校在对本校学生的需求进行科学的评估,并充分考虑当地社区和学校课程资源的基础上,以学校和教师为主体,开发旨在发展学生个性特长的、多样的、可供学生选择的课程。

200 评论

annettahjj

关于校本课程开发的理论思考校本课程最先出现于英美等国,已有20多年的历史了。“校本课程”虽是一个外来语,但在20世纪90年代的中国,许多中小学对活动课程的开发实际上就是校本课程开发的前奏。随着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展开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政策的贯彻,我国中小学面临着正式开发校本课程的任务。于是“校本课程”这一术语便由此而逐渐流行于我国教育领域。校本课程在我国的提出与之在英美等国的出现相比较,虽有一些相似的原因,但也有明显不同的历史背景和具体缘由。所以,我们探讨这个概念的内涵时,须充分反映我国校本课程的特点。 一、校本课程的涵义和特点 (一)校本课程的涵义 按照现代课程分类理论〔1〕来考察,校本课程并不是一种课程类型,而是属于课程管理方面的一个范畴,是正在形成之中的同我国三级课程管理体制相适应的基础教育新课程体系中一个组成部分,即中小学新课程计划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我国的校本课程是在学校本土生成的,既能体现各校的办学宗旨、学生的特别需要和本校的资源优势,又与国家课程、地方课程紧密结合的一种具有多样性和可选择性的课程。这一界定试图反映校本课程的三种基本属性,即关联性、校本性和可选择性。校本课程的关联性,是指课程计划中的校本课程与同一课程计划中的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之间具有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关系。由于校本课程只是新课程计划中的一个组成部分,它虽有独特的育人功能,但决不能取代国家课程及地方课程特有的重要功能,因而它必然要同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密切联系,形成一个整体。其关联性有三方面的含义:第一,校本课程的总体目标与国家课程、一地方课程各自的总体目标具有互补性;第二,校本课程的总课时与国家课程、地方课程的总课时具有整体性,第三,校本课程的育人功能对国家课程的育人功能具有辅助性。 校本课程的校本性,是指校本课程具有服务学校、依靠学校、植根于学校的特性。这是校本课程不同于国家课程、地方课程的根本特征。首先,校本课程以适应学校和学生的特别需要为主旨。一方面,校本课程的生成要以学校的办学宗旨为依据,要为学校办出特色而服务;另一方面,它又以本校学生身心发展的特别需要为依据,即为满足本校学生在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中未能得到满足的种种合理需要而设置。所以,校本课程不是对国家课程、地方课程的重复,而是对它们的有力补充。其次,校本课程须依靠学校而生成。校本课程开发的主要力量是以校长为首的本校教师。第三,校本课程深深植根于学校。它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空间是由师生对它的感情和智慧、本校的优良传统、校园文化资源以及经过师生加工处理了的网络信息资源有机构成的一片沃土。它在这片沃土上生根、发芽、开花、结果,它的根深深扎在这片沃土里。 校本课程的可选择性,是指校本课程的多样性具有满足学生自主选择课程的可能性。学生要想充分发展自已的个性,必然要求具有一定程度的自主选择课程的权利,作为育人蓝图和育人媒体的学校课程应适当满足学生的这一要求。然而,国家课程与地方课程只提供学生极有限的自主选择课程的权利;校本课程则可在一定程度上弥补国家课程与地方课程在这一方面的不足。当一所学校的校本课程发展到比较成熟的阶段时,它能较充分地反映学生的种种特别需要,提供多种多样的课程门类,让学生自由选择。从小学到初中、再到高中,校本课程的可选择性是逐步增强、分层推进的。

323 评论

么么哒狂人

试论校本课程开发中教师的个体角色和群体角色

论文关键词:校本课程开发教师个体群体

论文摘要: 随着校本课程、终身学习、学习型社会的提出,教师角色已不再单单归属于“传道、授业、解惑”,而是具有了多重属性,即教师既是教育者也是学习者,既是课程的执行者也是课程的开发者。教师,作为一种职业,他代表了所有工作行业中的一类群体;而当我们把视野缩小到这一类群体中时,教师又作为一种个体而独立存在。群体由个体组成,而个体又依赖于、归属于群体之中,二者之间既有宏观的依存关系,也有微观的调和关系。本文将从教师的个体角色与群体角色谈一谈教师在校本课程开发中的角色定位。  校本课程开发时指学校根据自己的教育哲学思想,为满足学生的实际发展需要,以学校教师为主体进行的适合学校具体特点和条件的课程开发策略。

上一页  [1] [2]

191 评论

相关问答

  • 高中金属防锈研究课程论文

    金属生锈的基本过程和主要因素金属的生锈有两种。一种是化学腐蚀,一种是电化学腐蚀。化学腐蚀过程是金属与腐蚀介质(空气中的氧)直接作用但不发生电流,例如钢铁,即使在

    沫卡MOKOO 3人参与回答 2023-12-10
  • 校本课程在职研究生论文范文

    在职硕士论文撰写的步骤一,在职硕士学员应该在论文指导老师的帮助下尽可能多的查阅并收集相关资料,对论文的整体做个大概的构思然后列出提纲。在职硕士学员最好列出论文每

    束缚的漂流瓶 3人参与回答 2023-12-09
  • 校本课程开发与传承研究论文

    中小学民族传统体育校本课程开发的途径和对策 论文关键词: 西部地区中小学 民族传统体育 校本课程开发 途径和对策

    浪费粮食的满福 2人参与回答 2023-12-11
  • 高中校本课程研究论文

    校本课程包含两方面含义: 一是使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校本化、个性化,即学校和教师通过选择、改编、整合、补充、拓展等方式,对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进行再加工、再创

    xuzhenying 3人参与回答 2023-12-10
  • 小学校本课程研究的论文

    1、小学教育专业毕业论文选题 在小学(某某)学科课堂教学中调动学生积极性的方法(或策略)研究 素质教育背景下的小学教师专业素质研究 课堂教学过程中的师德问

    贪吃的猫猫410 3人参与回答 2023-1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