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4

  • 浏览数

    177

我究竟怎么了555
首页 > 学术期刊 > 表现欲研究论文

4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快乐Angels

已采纳

幼儿 教育 “小学化”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因此,幼儿教育“去小学化”也必将是一个宏大的系统工程。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幼儿教育去小学化问题探讨论文,欢迎阅读!

当今社会越来越重视幼儿教育,当然幼儿教育“去小学化”的论述却不断在展开,各种教育理念都在自述各自的观点。因此在不同幼教理念面前家长却存在各种担心与质疑,家长们分为几个派别的担心,其一就是认同孩子玩,不需要过早接触 文化 知识,害怕过早的 智力开发 。其二,担心只玩不学,是否影响孩子以后,更担心的是自己的孩子不如别人的孩子。

我们都知道:一个人0到6岁的表现,就可以奠定终身,孩子的成长是通过各个敏感期来发展的。

在3-6岁之间,孩子的敏感期包括:空间的敏感期、秩序的敏感期、完美和审美的敏感期、音乐和绘画的敏感期、人际关系的敏感期、婚姻的敏感期、语言与朗读的敏感期、执拗(孩子的成长与妈妈期待不一致)的敏感期、情感(表现欲)的敏感期、身份确认(奖励和赞美)的敏感期、数学及符号与自然的敏感期、性别和出生的敏感期。

如果家长把每个敏感期所需的东西赋予实践并参与这些实践,您的孩子肯定与别人的孩子不同。尤其到了上小学,您就会发现孩子的心理、情绪、感觉、精神,都是非常健康而且出众。

下面就从五个方面论述“去小学化”

一学语言:

早期语言技能越好,后期学术能力越高

大量研究表明,孩子入学准备水平对后期学业成就和学校适应具有预测作用,入学准备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其后续水平。但入学准备不是提前学习小学的内容,入学准备不能错误地等同于识字、算数。有研究发现,孩子早期的语言技能(如字母识别能力和语音敏感性)越好,后期学术能力越高。因此,在孩子0-6岁,培养孩子语音敏感性很重要,但不是指让孩子多识字、写字,而是要让孩子听到各种声音、各种语言,鼓励孩子唱诵歌谣、复述 故事 ,培养孩子的语音意识和正确发音能力,培养孩子对语言理解的能力,特别是说和听方面的能力。从数学学习的角度,不是要求孩子会算多难的加减法,会做多少题目,而是要给孩子提供丰富的玩具和活动,帮助孩子在玩中学,掌握生活中简单的数学知识,如对数、量、图形的认识和理解。

二学习惯:

培养行为习惯,孩子没有朋友比成绩差更糟糕

良好的习惯对幼儿身心的健康、知识的获得、能力的培养、品德的陶冶、个性的形成都是至关重要的,将伴随幼儿一生,使幼儿终身受益。 家庭教育 ()要有意识促进孩子的生活、学习、思维、 人际交往 等行为习惯的养成。亲子关系也显得尤为重要,幼儿园举办亲子活动也是注重培养亲子关系,同时加强幼儿园与家长的沟通.根据幼儿的年龄特征提出明确合理的要求,注意做到内容具体明确、语言通俗简练。根据幼儿能力,提出的要求逐步提高。特别是孩子从以玩为主的幼儿园生活过渡到以学习为主的学习生活,其中的学习目的不同,教育方式和要求不同,生活方式不同。因此,孩子需要具有良好的行为习惯,具备一定的独立意识和任务意识(听得懂任务要求、能自始至终完成一项任务),会遵守规则等。这些素养和能力的培养将会为孩子后续的发展提供充足的后劲。有研究发现,入学后,没有朋友比成绩差更糟糕,被拒绝的孩子容易出现社会适应不良、心理失调、学习成绩不佳等现象。因此,入学准备很重要,需要引起家长的关注与重视。

三学好奇心:

激发孩子的好奇心与 想象力

好奇心是人们积极观察世界、进行创造性思维的内部动因,是 儿童 学习的重要动力来源,也是创造性人才的重要特征。在儿童的日常生活学习中激发其好奇心是让幼儿轻松接受新鲜事物和学习新知识不可或缺的途径。儿童的好奇心具有幼稚性、情境性、广泛性和探索性等特点。好奇心强的幼儿接触新事物时注意力集中、爱提问、爱探索。面对孩子提出的各种各样的问题,父母应合理对待,采用合适的方式实事求是地回答。父母要善待孩子的如把玩具拆开等“破坏行为”,满足孩子主动探索的心理,鼓励孩子对新异事物和未知事物的好奇与关注。

四学独立性:

3-4岁是儿童行为独立性快速发展阶段

幼儿期的儿童自主意识开始发展,表现出一定的独立性,开始自主做一些决定与行动。3-4岁时儿童行为独立性快速发展,为今后其情感独立和认知独立的发展奠定基础。4-5岁的孩子随着道德感和 自我评价 能力的发展,儿童逐渐明白了随意发脾气等行为是不正确的,学会对情绪的调节和自控,有了自己的同伴和感兴趣的活动,在情感上逐渐消除对父母的依赖。3-5岁儿童的认知独立水平一直在提高,开始凭借事物的具体形象进行思考,有了自己的见解和主张。所以,家长可以依据孩子的独立性发展特点,创立宽松的环境氛围,让其愉快地玩耍,自由地交流,自己做主,做力所能及的事情,独立思考解决问题。

五学运动能力:

在玩耍与游乐中培养孩子的综合能力

父母可以在日常生活和游戏中让孩子认读汉字和感受数学、使用数学解决问题,选择图文并茂、图画为主、文字为辅、内容丰富、贴近生活的图书,通过讲故事、亲子共读故事的方式培养孩子的阅读兴趣与习惯。同时,可以在玩耍与游乐中培养孩子的绘画、音乐与 体育运动 能力。并采用图片、画报等直观形象的方式加强孩子对危险情境及事故原因以及后果的认识,提升孩子的安全防范意识,学会自我保护。另外,良好的同伴关系有助于儿童获得成功的社交技巧,能使儿童具有安全感和归属感,有利于儿童社会价值的获得以及认知和健康人格的发展。因此,父母在鼓励与同伴交往的同时要引导孩子学会合作与分享、处理同伴矛盾,学会社会交往技能以及发展友谊。

因此许多孩子的家长错误的认为“去小学化”是不学习任何文化知识,只是让孩子玩。真正的“去小学化”是:孩子在玩中学(各种竞技比赛游戏),掌握生活中简单的数学知识,如对数、量、图形的认识和理解。通过朗读唱诵歌谣、复述故事(锻炼如字母识别能力和语音敏感性)培养孩子语音敏感性以及语言理解的能力。通过各种学习型的游戏以及竞技比赛,潜移默化的培养孩子的学习习惯,语言能力,独立性。通过激发孩子的好奇心,让孩子不断自我探索世界发现世界。同时家长们通过亲子训练、亲子竞技、亲子关系能够形成亲子之间的相互认同、相互鼓励、相互欣赏、共同加油的成长方式和成长习惯。因为在生活中我们发现,你对孩子的一次小小表扬与认同感之后孩子是表现的多么开心。希望在有正确认识的同时家长们也能付之行动,带领孩子健康的发展。

下一页更多精彩“幼儿教育去小学化问题探讨论文”

186 评论

火山红虎

这个方面我还可以能写

102 评论

幽香雨草

一、家庭方面的影响 孩子的第一位老师就是自己的父母,他们不仅是孩子生命的创造者,同时也是孩子心灵的塑造者,因此,我们说家庭教育对孩子的心理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我们很多父母“望子成龙”、“盼女成凤”心切,偏重于智力开发,早在学前阶段就教孩子学外语、弹钢琴、学绘画、背唐诗,等等。在中学阶段,他们更是指望自己孩子各科考高分,不顾自己孩子的心理发展水平和承受能力,对孩子提出过多的苛求,超越心理负荷。过重的精神压力,繁多的学业负担,将孩子天真烂漫、敞开胸怀接受大自然和社会影响的机会几乎丧失殆尽。而孩子的心理健康问题,则没有多少家长能引起注意和给予足够的重视。现在许多家长不懂得孩子的心理健康如同身体健康、智力开发一样重要。甚至有不少父母压根儿就不知道孩子的心理培养问题。由于父母对心理教育的忽视和无知,导致了孩子的心理发展与智力开发严重失衡。目前,不少孩子是智力开发超前,而心理发展滞后。特别是在在生理发育处于高峰期的中学生身上形成强烈反差。重智力轻心理的家庭教育给孩子的心理素质造成严重的先天不足。与此同时,父母对孩子言传身教,赏罚褒贬,他的世界观、信仰、思想、作风、接物待人的态度,对具有高度模仿性而缺乏选择性的中学生来说,起着性格上的奠基作用。一个人如果从小就生活在“拔一毛而利天下,不为也”的家庭里,接受父母所谓“为人只说三分话,不可全抛一片心”的教育,以“各人自扫门前雪,莫管他人瓦上霜”为人生信条,那么,在这种家庭环境里成长的人,必定是心胸狭隘的人。 此外,随着社会开放程度的不断扩大,社会环境及人际关系也发生了急剧的变化,使得部分成年人无法对自己及时作出调整,并予以适当反应。这就导致自身情绪易产生剧烈变化,使神经系统过度紧张及大脑功能紊乱,最终导致心理失调。比如职业的不稳定、收入的下降、商场的失意、职业的变更等,都是造成成年人心理障碍的因素。成年人难免要将这种情绪转换成各种非理智的行为、语言在家中渲泄,有的则把自己的失败转成对子女的不符实际的要求。子女如长期处在这种不良的情绪感受中,其大脑机能便会遭到慢性损耗,最后出现大脑机能失调,造成心理障碍。 二、社会方面的影响 众所周知,当今我们社会正处在巨大变革的时期。社会宏观环境对中学生成长的影响是极为重要的,对中学生的心理健康影响也是至关重要的。随着社会开放程度的提高和大众传播媒介的日益现代化,中学生所接受的社会信息容量越来越大,其中负面影响的绝对量也大幅度增加,这些负面影响不同程度地抵消了学校和家庭的正面教育效果。再由于现代生活节奏不断加快,各种竞争愈来愈激烈,社会人际关系也显得复杂了,影响人们心理健康的因素便越来越多了。。面对错综复杂的社会现状,改革开放的主旋律与某些不健康的思潮并存的局面,不少是非分辨能力尚不够成熟的中学生,在猎奇心理的驱使下,往往是“去其精华、吸其糟粕”。社会上某些不正之风影响着学生对学习的正确认识,扭曲了少数学生的心灵。例如:社会不正之风对涉世不深的学生心理体验产生冲击;不健康文化信息对道德判断力不强的学生产生腐蚀;商业文化市场对充满好奇的学生产生诱惑等等。尤其是大众传播中诸如宣传暴力、迷信、色情等书刊音像制品,由于其表现手法形象逼真,学生非常容易接触,其危害性最大。面对那些生动可感的形象或情节,他们往往在“愉悦”中潜移默化地受到影响。有的中学生崇拜的是侠客,追求盲目的自由,向往无政府主义,“老子天下第一”是他们的目标,有的中学生甚至参与恶性流氓斗殴活动。更有一些良莠不齐的"书屋"、录像厅、电子游戏室等,常常有意识地选址学校附近,瞄准中学生作为赚钱对象,形成不理想的社会微观环境,这些常常使学校、家长束手无策,更给中学生心理健康发展带来了非常不利的负面影响。再如,现在社会上谋职业、挑好工作靠“走后门”拉关系等不正之风,在学生中也产生极坏的影响,使他们错误地认为“学习不学习一个样,学好学坏一个样”,由于长期缺乏动力,消极被动地学习,“厌学”心理就逐渐产生了。有的中学生甚至完全无心学习。 三、学校方面的影响 《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指出:"中小学要由'应试教育'转向全面提高国民素质的轨道,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文化科学、劳动技能和身体心理素质,促进学生生动活泼地发展”。当前,由于不少中学还未很好地实行从“应试教育”到素质教育的转轨,有些学校忽略了对学生心理素质的培养,只关心学生的文化考试成绩。一些学校领导和教师盯住高考和中考,给学生不厌其烦地灌输“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考试一定要拿高分”、“我的分高,我怕谁?”的思想,大张旗鼓地宣扬“尖子生”、“状元生”、“重点率”、“上线率”,等等。久而久之,学生就与学校领导和教师形成“共识”:只有考出高分数,达到某重点学校的录取线才是好孩子、好学生。考试成绩、升学档次成了衡量孩子有没有出息的标准尺度,中学生也就将考试升学的挫折,看成是人生的挫折和失败。而教师又没有预先为他们储存好如何面对挫折与失败的信息,在考试升学的挫折面前,想到家长或教师的斥责,学生自然感到惶恐,感到前途渺茫,有些人便选择了逃避的做法——离家出走,给家庭、学校、社会,也给自己造成了不应有的缺憾。例如:今年高考前夕,山西晋城一女生因高考临近不堪重负而跳水自杀身亡;2003年高考,浙江一女生,只因高考首科考砸 ,跳楼自杀身亡。这样的事例,举不胜举!与上述观念相吻合的便是过重的课业负担。在大力倡导实施素质教育的今天,仍有不少中学的课业负担体现为“三超”,即:超长的学习时间,超大的作业数量,超高的学习难度。孩子们面对的是“老师满堂灌,学生满堂转”,频繁的考试、无休止的补课、大量的重复学习,加班加点,夜以继日,使学生穷于应付,疲于奔命,根本没有休息,导致心理上的疲劳,情绪焦虑不安。 其实,我们广大教育工作者,有着无私奉献的精神,他们是我们国家人格最为高尚的群体。广大教师对学生是怀有深深的爱,他们往往是恨铁不成钢,但有时动机虽好,教育方式却是反教育的。据笔者调查,目前,中学里有少数教师在教育、教学的过程中用警告、讽刺、挖苦、揭短、遗弃等手段代替思想教育,用简单粗暴的惩罚手段代替严格管理,用威胁的手段代替激励教育。如:有的教师发现学生的表现和学习成绩违背了自己的意志时,就以“你那里长的是人脑袋呀?简直就是猪脑袋嘛!”,“朽木不可雕”、“二百五”、“老鼠屎”、“害群之马”等偏激语言对其实施精神压力;有的教帅发现学生没交作业,便罚抄。我有个有个同事在武昌一著名初级中学读书,一语文教师一次罚其孩子抄作业500遍,害得母女俩折腾到半夜1点多!美国在伊拉克“虐待战俘”,我们在这里“虐待学生”啊!:)有的教师对有缺点的学生动不动就说“请家长来”、“我以后再也不管你了”;有的教师将后进生打入另册,给后进生调离座位,教室里的边座、后座、远座几乎都是后进生的。这些“精神虐待”现象并非教师的有意所为,他们的出发点是敦促学生上进成才,可结果往往事与愿违。心理学家指出,精神上受虐待的孩子,在成长过程中所遭受的心理和思想伤害,可能比肉体受虐待的孩子更大,因为这是对孩子自尊心、自信心的全面摧残,而自尊心受到挫折的人,又会出现多种心理障碍。另外,社会的急剧变化,也使少数教师心理失衡,有意无意地表现出反教育行为。如个别教师十分留意学生家长的职务,注意发展对自己有用的“关系”,“关系学生”往往引人注目地受到特别关照。这种情况造成的结果是:“关系学生”形成了一种唯我独尊心理,而另一些学生则由于家长无权无势,属于”弱势群体“,只能缩在一旁,心理也就受到了创伤。 四、学生自身方面的原因 由于人的生理发展规律,中学生正处于生长发育的高峰期,其心理发展是错综复杂的。他们追求成人感,喜欢玩“深沉”,装“老成”;追求独立性意向,喜欢“唯我独尊”,“老子天下第一”;追求自尊好胜,喜欢哗众取宠,沽名钓誉等心理目标。但这些心理目标与现实生活中的依赖性出现矛盾,他们要求权利却不愿尽义务,要求被爱而又不懂得怎样去爱别人。他们的自我评价能力往往落后于评价别人的能力,产生“明于知人,黯于知己”、“严以责人,宽以律己”的偏向。一些学生难以正确地评价自己,过于自信、自负,在强烈的自我表现欲和虚荣心驱使下,故意表现得横蛮无理,甚至有意与教育者对抗,行为表现与教育者的意愿往往背道而驰。此外,中学生处在青春萌动期,容易出现早恋问题。这个时期,中学生要经历心理发展的种种困惑、矛盾和挑战,最突出的是对异性的好奇心和神秘感。由于他们个性心理发展和认识能力还很不成熟,所以那些“纸条恋爱”、“狂热初恋”只不过是朦胧状态下的冲动性和盲目性的表现。凡是落入情网的学生,十有八九精神萎靡不振,形成心理障碍。有的紧张、恐惧、羞涩;有的苦闷、自卑、惆怅、失望、孤独、悔恨、愤怒。 【【希望可以帮助你】】

171 评论

常陆院尼美

中国传统人性假设:性善论(孟子):人性本善是人之为人的内在规定性,人之所以会“为不善”,除了外在的环境的影响之外,更重要的就是由于个人对自身内在因有的善的规定性缺乏主动的内求与反省。孟子认为,善端需要不断培养才能启发人的“良知”,使人为“善”而不为“恶”,也就是说,只有重视人性善端的培养,人的善良本性就会像万物一样繁荣生长,如不加培养人的善良本性就会消失。→仁爱管理性恶论(荀子):荀子否定性善是与生俱来的,肯定性恶是人性所固有的本性。荀子从性恶论观点出发,强调管理者应对人的本能欲求进行严格管理,经过严格管理后的人性才能体现出善,人所谓的善良本性是管理者严格管理的结果,假若管理者放纵人的本能欲求行为时,人本性的恶就会表现出来。正因为人有恶的本性,所以要建立起管理制度,树立起管理权威。→制度管理人性可塑论(孔子、告子):孔子认为,人所禀受的天性,本来是差不多的,没有多大差别,无所谓善恶,一经后天的习染,人与人之间便渐渐拉开了距离,不再相近了。他只是肯定地认为:人性是可以改变的。对于孔子来说,希望通过习染后的人性是善的,这也正是他的“德治管理思想立论的依据”。→德治管理性善论强调人之为人的社会属性,性恶论强调人之为人的自然属性,而人性可塑论对人性有了较为全面的理解。中国传统管理思想对人性假设的上述三种主要理论经历了从简单到复杂,从片面到全面,从肤浅到深刻的过程。西方人性假设:经济人假设:19世纪末20世纪初出现的科学管理理论的哲学基础,最初思想来自英国古典经济学家亚当斯密在《国富论》中的描写,由管理学之父泰勒提炼并形成了系统的理论表述。在科学管理理论诞生之前,人作为一种生产要素,其稀缺程度以及对生产的贡献远不如土地。人与人之间存在极强的依赖关系,人的生产能力只在一个很小的范围内发展着,因而工人凭经验操作,工厂主凭感觉和经验进行管理。19世纪第二次科技革命后,企业规模不断扩大,资本和生产更加集中,劳动专业化程度越来越高,过去那种放任式管理与大生产方式不相适应,经济效率低下,物质财富不足导致人们之间不断发生冲突。在这样的特定环境下,泰罗以“经济人”假设为基础建立起科学管理理论,以泰罗制为主体的古典科学管理理论的诞生标志着科学开始代替经验。其后,法约尔、韦伯等古典管理理论的代表人物在各自的管理理论中都自觉地遵守了这一人性假设。在他们看来:人并不是完全被动的机械,人的活动是有经济动机的,管理者和管理对象也并非是完全对立的,在经济动机这一点上是共同的,如工人的劳动动机是争取尽可能多的工资,企业家办企业的动机是获取尽可能高的利润,双方都是看重利益的“经济人”。人性假设的确立直接导致了管理模式的巨大变化。与“经济人”假设相适应,古典管理模式体现出新的特点:一是管理效率至上,经济人假设认为劳资双方都是为自己私利而精打细算的理性人,他们之间的矛盾源于经济上的纷争,所需要解决他们之间的矛盾的最好的办法就是提高生产率。二是形成了一批专业管理人才,为了提高管理效率,必须将所有权与管理权分离,这样就形成了一大批专业管理人才。三是确立了标准化的作业方式,理性化的组织结构以及集权制的领导方式,目的都是为了提高效率。四是采取了包括工资激励在内的个体激励机制。从这四个特点来看,科学管理阶段管理的首要目的是提高效率,它的管理伦理核心理念是“客体至上的效率管理”。正是在对效率的狂热追求中,制度的专横忽略了人的社会层面和精神层面的因素。随着社会物质文明不断丰富以及人们对理性主义的深刻反思,这种客体至上的效率管理不可避免地被以人际协调、激励为特征的行为科学所取代。社会人、自我实现人假设:由于科学管理理论建立在经济人假设之上,只注重人的物质刺激,忽视人的社会需求的满足,只认识到了人的自然属性的一面而忽视了人的社会属性一面。其人性假设的非科学性导致它在解决社会问题时毫无办法。企业主感到单纯用科学管理己不能有效地控制工人,社会化大生产的发展需要一种与之相适应的新的管理思想。20世纪初,资本主义社会由自由资本主义进入垄断资本主义,人们开始追求个人价值的实现和社会精神需要,单纯经济的刺激已不能激发人的最大潜能。梅奥深刻认识到了这种社会生活以及管理环境的变化,通过霍桑实验自觉地提出了社会人的假设。这一假设一提出,就吸引了众多的追随者,无论是梅奥的人际关系理论,还是将人假设为自我实现人的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都将工人设想为有各种需求的社会人。他们将这一假设付诸管理实践的多个方面,形成了声势浩大的行为科学理论,他们认为:经济动机并不是人们唯一的主要动机,主导人们行为的也不仅仅是追求个人利益最大化的理性主义,人性中还有情感、情绪等非理性的内容,而这些情感、情绪等方面的需要,只有当人们处于一个融洽的社会关系中才可能得到满足。行为科学理论极力提倡通过满足工人的安全、友情、受尊重及自我实现上的需要来提高工人的士气,调动工人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以提高生产率。与社会人和自我实现人假设相适应的行为科学管理模式也随之出现了新的特征:一是行为科学阶段为了满足工人的感情需求注重对“软件”的改善,如工作环境改善等。二是注重非正式组织的作用。三是注重对被管理者的团体激励。四是强调领导者不但要有技术技能,还要有培养人际关系的技能。五是反对专断的领导方式,主张参与式管理。“社会人”假设与自我实现人假设打开了人的社会性研究的大门,使人性第一次受到较大的尊重,从以物为中心走向以人为中心,代表了一种“主体至上的管理哲学”。然而,行为科学作为科学管理的对峙,必然会走向另一个极端,一方面行为科学把焦点集中于人的小群体特性,而不是自由的个人身上,把组织、群体提高到了淹没人的个体性的程度,使个体的创造力受到严重抑制,另一方面行为科学理论专注组织内部,没有认识到管理的权威与功能是存在于形势和环境之中。正是由于行为科学理论处在“缺少一种我们经济制度的大结构框架的观点,而正是在这种框架之中,这些关系才得以产生并具有意义”的状态,导致了“理性主义的复活”。复杂人假设:20世纪60年代末至70年代初,美国行为科学家沙因提出。美国心理学家和行为学家沙因在对已有的人性假设做出划分后,针对管理中人性问题的复杂性,提出了自己的复杂人假设。复杂人假设认为:人类的需要是分成许多类的,并且会随着人口发展阶段和整个生活处境而变化,由于需要与动机彼此作用,并组合成复杂的动机模式、价值观与目标,所以人们必须决定自己要在什么样的层次上去理解人的激励。不会有在一切时间对所有人全部起作用的唯一正确的管理策略。“复杂人”假设从一定程度上弥补了以前人性假设的缺失,是在充分考虑了人性、工作性质、组织情境等管理过程本身固有的复杂性之后提出的一种权变和发展的人性假设,是较为全面而客观的人性假识。复杂人假设涵盖了“经济人”的财富欲,“社会人”的权利欲,“自我实现人”的发展欲,这种不拘泥一处的复杂假设使管理理论形成了形形色色流派,管理理论进入了“丛林阶段”。丛林阶段的管理理论既是对古典科学管理与行为科学的综合,又是顺应时代需求而发展起来的,由于行为科学暴露出固有的不足,因而丛林理论更多偏重于理性主义倾向。在各种理论中,无论是早期的社会系统学派、决策理论学派还是组织行为学、管理科学学派和权变理论以及其后的系统管理学派,它们都以系统方法作为自己的基础方法来研究管理问题,相信科学的手段、复杂的结构和周密的计划以及有效的控制等理性工具,同时又把人、技术、经济看成是组织的系统构成,强调理性、贬低直觉和热情,理性化、科学化和定量化是其主导。丛林阶段的各种管理模式虽然侧重理性,倒也并未抛弃人的社会和精神需求,而把组织的目标与个人的目标结合起来,强调自我控制和自我激励,但是却把人当作了实现目标的手段。总体而言,复杂人假设促使各种管理模式将人作为系统中活的因素来考虑,实现了管理主客体统一的系统管理形式,但人的个性并未真正在管理过程中体现出来,人的价值观、信念对人的行动和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作用没有得到充分体现。经济人假设与性恶论在对人性的认识上具有极为相似的一面,都鲜明地指出了人性中自然属性的一面,主张采取的管理办法也极为相似,强调制度管理,强化指导和控制,强化监督和条件,用物质刺激工作,进行奖励。但不同的是,经济人假设没有对人作出善恶判断,而只是人的行为描述,而性恶论一开始就对人性进行道德判断。经济人假设是对被管理者自然属性的研究,并在此基础上提出管理工作以制度管理为主的对策和措施,是设定管理模式来适应人性假设;而性恶论是把对人性的研究直接运用于管理行为的选择上,重视“伪”,目的是使管理者塑造人性、影响人性。“性善论”存在简单认识人性的不足,它只注重人的社会属性,而忽视了人的自然属性,忽视了物质利益对人的刺激作用。它与性恶论一样一开始就立足于对人性的表现作出善恶的价值判断,并把这种人性认识直接运用到管理者的行为选择上,要求管理者扩充内心的善而推行仁政。而社会人假设与自我实现人假设也存在过分否定经济物质刺激对人的激励作用,过分关注职工的情绪和完全归属的满足问题,它没有把职工看作具有价值观念、有思想的人,因而难以使职工树立正确的、强烈的使命感和责任感,具有片面性。复杂人假设是沙因在对已有人性假设做出划分时自己提出的一个人性假设,复杂人假设的设定导致了形式多样的管理理论与管理学派,这些学派都是基于人性是个复杂系统。与复杂人假设可比较的是中国古代的“人性可塑论”,人性可塑论不同于性善论与性恶论,性善论与性恶论对于人性层面把握上前者侧重于道德属性,而后者侧重于心理属性。人性可塑论对两者兼而有之,人性其善恶分化取决于后天行为,因而需要“存心养性”和“化性起伪”,认为管理是塑造人性、成仁成圣的过程。在复杂人假设和人性可塑论看来,人性复杂,善恶有别,不可一概而论。对不同的人要采取不同的方法,没有一成不变、普遍适用的最佳管理方法。要想取得好的管理效果,就必须灵活机动,针对不同的复杂环境、人员状况适宜地选择管理理论、方法和技术。复杂人假设注重在认识人性复杂的基础上选择适合的管理方法,操作性强;而人性可塑论强调管理对人的影响与塑造,在观念上具有指导意义。中西方人性假设的共同之处:第一,认识到对人的本性的认识是确立管理原则、管理模式与方法的重要前提。第二,对人性认识都经历着从简单到复杂,从片面到全面的过程。第三,都不局限于对人性认识本身,都以管理角度提出了方法、建议。中西人性假设的根本区别:西方人性假设是为管理理论作准备,具体的管理理论是为了适应某种人性假设,是适应论的人性观。而中国的人性假设是指导管理行为,目的在于塑造人性,是塑造论的人性观。中西人性假设的局限性:中国古代人性论都较为注重人的社会属性,而忽视了自然属性,承认人的可教化性,坚持人性是可以塑造的,而西方人性假设更多地强调人的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中的认知因素部分。两者都只抓住了人性的某一个侧面并将其绝对化、抽象化,都离开了人的社会实践来考察人性,虽然,荀子、梅奥都提出了“人能群”、“人是独特的社会动物”观点,但由于他们所理解的社会性主要是指合群性,强调人不能脱离社会共同体而独立生存,个人对群体具有依赖性,因而也是抽象的。上述中西人性假设从世界观上来说均是唯心主义、片面的,因而也是不科学的。这是我之前做的笔记,你稍稍整理一下,形成文字就可以了哦。呵呵。希望对你有帮助。 再次声明:这是我自己做的笔记,网上找不到的。字数问题的话你可以进行删减,那应该不是难事哦。希望对你有帮助。

131 评论

相关问答

  • 论文里行动研究怎么表现

    何为行动研究法? 行动研究法是一种适合于广大教育实际工作者的研究方法。它既是一种方法技术,也是一种新的科研理念、研究类型。行动研究是从实际工作需要中寻找课题在实

    孤星泪新民 2人参与回答 2023-12-11
  • 低欲望毕业论文

    一、低欲望就像颓废者最有利的生活方式,不必为明天分心不用去今天努力,安安稳稳享用时光岁月的平平常常。 欲望就是最强的罗网,整个世界都被私自定制方向感,动机秒杀最

    saiber赛八 9人参与回答 2023-12-08
  • 金融时报发表的钱欲小说

    最佳小说类图书《大海》最佳历史类图书特洛伊的海伦》最佳诗歌类图书《狂喜》最佳艺术类图书《母亲石》最佳科普类图书《果壳中的宇宙》最佳休闲类图书《厨房日记》最佳商业

    气球飞哇 6人参与回答 2023-12-11
  • 中国汽车质量表现研究论文

    引言: 10月15日,J.D. Power发布了2020中国新车质量研究报告。 正文: 虽然近年来,年轻用户对于中国品牌的接受度越来越高,但你依然能够发现,大家

    S素年錦時 3人参与回答 2023-12-05
  • 论文现金流量表研究的目的

    现金流量表是企业财务报表之一,主要用于反映企业经营现金流量的状况和变化趋势。现金流量表能够提供关于公司现金收入和支出的信息,这对于管理层来说是非常重要的。通过现

    pan369247787 3人参与回答 2023-1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