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草泱泱
1、鲁迅论文集是《且介亭文集》2、鲁迅简介鲁迅(1881年9月25日-1936年10月19日),原名周樟寿,后改名周树人,字豫山,后改豫才,“鲁迅”是他1918年发表《狂人日记》时所用的笔名,也是他影响最为广泛的笔名,浙江绍兴人。著名的文学家、思想家、民主战士,五四新文化运动的重要参与者,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毛泽东曾评价:“鲁迅的方向,就是中华民族新文化的方向。” 鲁迅一生在文学创作、文学批评、思想研究、文学史研究、翻译、美术理论引进、基础科学介绍和古籍校勘与研究等多个领域具有重大贡献。他对于五四运动以后的中国社会思想文化发展具有重大影响,蜚声世界文坛,尤其在韩国、日本思想文化领域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和影响,被誉为“二十世纪东亚文化地图上占最大领土的作家”。
吉吉狼外婆小号
鲁迅全集小说集呐喊 野草 彷徨散文集朝花夕拾杂文集而已集 二心集 坟花边文学 华盖集 华盖集续编华盖集续编补编 集外集 集外集拾遗集外集拾遗补编 南腔北调集 且介亭杂文且介亭杂文二集 且介亭杂文附集 且介亭杂文末编热风 三闲集 伪自由书准风月谈其他作品故事新编 古籍序跋集 文序跋集汉文学史纲要 中国小说史略 阿金鲁迅诗集相关文章关于鲁迅 所谓“文艺政策”者 近访鲁迅博物馆李泽厚论鲁迅 鲁迅与电影 鲁迅与朱安鲁迅研究现状 鲁迅挨“骂”录
Cora菱角
《人之历史》(1907年在日本期间发表第一篇论文) 《域外小说集》(1909年,与周作人合译) 《古小说钩沉》(理论专著,1919,辑录唐代以前的小说) 《中国小说史略》,1923、1924,北京新潮社出版 《怀旧》(1911,最早的作品,以辛亥革命为背景的文言小说) (1)3部小说集:两部现实题材作品集《呐喊》、《彷徨》,一部历史题材作品集《故事新编》。 A、《呐喊》1923年出版,共14篇: 《狂人日记》,作于1918年《新青年》,狂人,“看 / 被看”,也是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用现代体式创作的白话小说。在五四运动前创作的三篇小说之一。 《孔乙己》1919,孔乙己,“看 / 被看”,在五四运动前创作的三篇小说之一。 《药》1919,“看 / 被看”,在五四运动前创作的三篇小说之一。 《明天》单四嫂子,“看 / 被看” 《一件小事》1919,“我”与车夫 《头发的故事》“看 / 被看” 《风波》1920,七斤 《故乡》1921,闰土 《阿Q正传》1921、12,连载于《晨报副刊》阿Q,“看 / 被看” 《端午节》 《白光》知识分子形象陈士成 《兔和猫》 《鸭的喜剧》 《社戏》1922年。 B.《彷徨》1926年出版,共11篇。 《祝福》1924年,祥林嫂,“看 / 被看”。 《在酒楼上》(吕纬甫)1924年, 《幸福的家庭》 《肥皂》四铭 《长明灯》“看 / 被看” 《示众》“看 / 被看” 《高老夫子》高尔础 《孤独者》(魏连殳)1925年, 《伤逝》1925年,涓生、子君,鲁迅惟一的一篇以青年爱情生活为题材的小说。 《弟兄》 《离婚》1925年《语丝》,爱姑,也是鲁迅最后一篇以现实生活为题材的小说。 C.《故事新编》1936年上海文化生活出版社出版,共8篇: 《序言》 《补天》原名《不周山》。 《奔月》 《理水》“看 / 被看” 《采薇》1935、12,“看 / 被看” 《铸剑》1927,原名《眉间尺》,“看 / 被看” 《出关》 《非攻》 《起死》1935、12, 《怀旧》作品中的人物名叫"晏之敖者",而"晏之敖"正是鲁迅的一个笔名。 (2)3部散文集:《野草》、《朝花夕拾》、《两地书》。 A、《野草》:抒情散文诗集,共23篇。另有一组散文诗《自言自语》(1919,共7篇)发表于1919年,开“独语体”散文开河。 《风筝》1925 《影的告别》 《过客》 《这样的战士》 《复仇》 《求乞者》 《死后》 《雪》 《秋夜》 《腊叶》 《颓败线的颤动》 《一觉》 《好的故事》 B、《朝花夕拾》:叙事回忆散文集,共10篇,1928年出版。1926年最初在《莽原》周刊上发表时题为《旧事重提》,创“闲话风”散文的传统。 《从百草园道三味书屋》 《藤野先生》 《阿长和<山海经>》 《范爱农》 《无常》 《二十四孝图》 《五猖会》 《狗·猫·鼠》 C、《两地书》书信集,1933年上海青光书局出版,与许广平先生的通信。 (3)16部杂文集。 《热风》1925,北京北新书局,包括《随感录》 《华盖集》1926,北京北新书局 《坟》1927,未名社出版,包括: 《文化偏至论》(1908年,《河南》月刊,理论专著) 《摩罗诗力说》(1908年,《河南》月刊,理论专著) 《我之节烈观》(1918,《新青年》) 《我们现在怎样作父亲》(1919,《新青年》) 《春末闲谈》(1925,《莽原》) 《灯下漫笔》(1925,《莽原》) 《论睁了眼看》(1925,《语丝》) 《论“费厄泼赖”应该缓行》(1926,《莽原》) 《华盖集续编》1927,北京北新书局,包括: 《一点比喻》(1926,《莽原》) 《记念刘和珍君》(1926,《语丝》) 《而已集》1928,上海北新书局,包括: 《魏晋风度及文章与药及酒之关系》(1927) 《略论中国人的脸》(1927,《莽原》) 《三闲集》1932,上海北新书局 《二心集》1932,上海青光书局,包括: 《“硬译”与“文学的阶级性”》(1930,《萌芽》) 《对于左翼作家联盟的意见》(1930,《萌芽》) 《“丧家的”“资本家的乏走狗”》(1930,《萌芽》) 《“友邦惊诧”论》(1931,《十字街头》) 《伪自由书》1933,北新书局化名青光书局出版,包括: 《现代史》(1933,《申报·自由谈》) 《文章与题目》(1933,《申报·自由谈》) 《二丑艺术》(1933,《申报·自由谈》) 《南腔北调集》1934,上海同文书店,原联华书局出版,包括: 《为了忘却的记念》(1933,《现代》) 《准风月谈》1934, 《集外集》1935,上海群众图书公司 《花边文学》1936,上海联华书局 《且介亭杂文》1937,包括: 《病后杂谈》(1935,《文学》) 《弄堂生意古今谈》(1935,《漫画生活》) 《阿金》(1936,《海燕》) 《且介亭杂文二集》1937 《且介亭杂文末编》1937,包括: 《死》(1936,《中流》) 《半夏小集》(1936,《作家》) 《女吊》(1936,《作家》) 《集外集拾遗》
qianting13
呐喊》(短篇小说集)1923,新潮社《中国小说史略》(上下卷)1923一1924,新潮社《热风》(杂文集)1925,北新《彷徨》(短篇小说集)1926,北新《华盖集》(杂文集)1926,北新《华盖集续编》(杂文集)1927,北新《坟》(论文、杂文集)1927,未名社《野草》(散文诗集)t927.北新《朝花夕拾》(散文集)1928,未名社《而已集》(杂文集)1928,北新《三闲集》(杂文集)1932,北新《二心集》(杂文集)1932,合众书店《鲁迅自选集》1933,天马《两地书》(书信集)与景宋合著,1933,青光书局《伪自由书》(杂文集)1933,青光书局《鲁迅杂感选集》瞿秋白编选,1933,青光书局《南腔北调集》(杂文集)1934,同文书局《拾零集》1934,合众书店《准风月谈》(杂文集)1934,兴中书局《集外集》杨霁云编,鲁迅校订,1935,群众图书公司《门外文谈》(论文)1935,天马《故事新编》(小说集)1936,文生《花边文学》(杂文集)1936,联华书局《且介亭杂文》(杂文集)1936,三闲书屋《夜记》(杂文集,后编入《且介亭杂文末编)1937,文生《且介亭杂文二集》(杂文集)1937,三闲书屋《且介亭杂文末编》(杂文集)1937,三闲书屋《鲁迅书简》(影印本)许广平编定,1937,三闲书屋《鲁迅全集》(1一20卷,收著作、译文和辑录的古籍)1938,鲁迅全集出版社《集外集拾遗》(综合集)1938,鲁迅全集出版社《汉文学史纲要》(文学史)1941,鲁迅全集出版社《鲁迅全集补遗》唐韬编,1946,上海出版公司《鲁迅书简》许广平编,1946,鲁迅全集出版社《鲁迅日记》(影印本)1951,上海出版公司;铅印本,1959,人文《鲁迅选集》1952,开明《鲁迅小说集》1952,人文《鲁迅全集补遗续编》唐韬编,1952,上海出版公司《鲁迅书简补遗》吴元坎辑,1952、上海出版公司《鲁迅全集》(1-lO卷)1956-1958,人文《鲁迅选集。(1一2卷)1956-1958,中青《中国小说的历史的变迁》(文学史)1958,三联《鲁迅选集》(上下册)1959,人文《鲁迅书简》(致日本友人增田涉)1972,人民日报社《鲁迅诗稿》1976,文物;1981,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鲁迅书信集》(上下卷,收《两地书》以外书信1381封)1976,人文《鲁迅佚文集》1976,解放军报社《鲁迅书简》(致曹靖华)1976,上海人民《鲁迅手稿全集》(书信8册,日记6册)1978一1980,文物《鲁迅致许广平书简》1980,河北人民《鲁迅全集》(1-16卷)1981,人文 鲁迅全集卷一(坟 热风 呐喊)鲁迅全集卷二(彷徨 野草 朝花夕拾 故事新编)鲁迅全集卷三(华盖集 华盖集续编 而已集)鲁迅全集卷四(三闲集 二心集 南腔北调集)鲁迅全集卷五(伪自由书 准风月谈 花边文学)鲁迅全集卷六(且介亭杂文 且介亭杂文二集 且介亭杂文末编)鲁迅全集卷七(集外集 集外集拾遗)鲁迅全集卷八(集外集拾遗补编)
林子夕silva
1、《关于鲁迅》
《关于鲁迅》是鲁迅先生的论敌梁实秋先生近年所写一些文章的合集,由台湾的出版社出版。文章内容也在文学界一度引起了争议。
读者可以从相同和不同时期的拥有“鲁迅之我观”,对鲁迅以一种怎样的眼光,怎样的态度,怎样的方法来评价鲁迅窥察到该怎样对待“鲁迅”。
2、《鲁迅的青年时代》
《鲁迅的青年时代》,作者是鲁迅的弟弟周作人,这本书共收录了十六篇文章,虽然作者的本意是“只想略讲鲁迅的学问艺术上的工作的始基”,但因其比较详细地描述了鲁迅前三十年的人生经历,使我们有机会了解到《朝花夕拾》之外的鲁迅的生活。
3、《鲁迅与我七十年》
《鲁迅与我七十年》,作者是鲁迅的儿子周海婴,本书披露的180幅图片皆是由鲁迅家属历年珍藏,大部分首次公开(包括鲁迅的一些手迹),无疑它们对认知和研究鲁迅具有极大的参考价值。
4、《鲁迅家庭大相簿》
《鲁迅家庭大相簿》是2005年9月1日同心出版社出版的图书,由上海鲁迅文化发展中心编写。本影集从鲁迅之子周海婴的视角,记录了鲁迅父母直到鲁迅重孙一家五代百余年的生活历程。
5、《鲁迅回忆录》
鲁迅回忆录》是鲁迅的第二任妻子许广平写于五十年前的1959年8月,11月底完成,文章完成后,起初在北京一本期刊《新观察》上连载,1961年5月由作家出版社出版。
此书出版在当时影响可谓不小。它为广大读者、尤其是鲁迅研究者提供了第一手的史料,但是也引起了一些学者质疑。造成这样的结果一方面是作者对一些历史事件与人物的认识存在局限性,另一方面应归结于当时的写作环境。
正如许广平在《前言》中所述,此书是在“社会主义风格的创作方法(就是个人执笔,集体讨论,修改的创作方法)”下完成的,确切地说许广平只是初稿执笔者,“何者应删,何者应加,使书的内容更加充实健康”是要经过集体讨论。
smile筱123
《而已集》文选 《鲁迅传略》, 《伪自由书》文选 《野草》 《朝花夕拾》《呐喊》,文集《且介亭杂文》《二心集》,杂文集 《阿Q正传》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杰作 《白光》 《端午节》 《风波》《故乡》 《孔乙己》,1918年5月发表首次用笔名“鲁迅”的中国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后来又发表了《明天》《社戏》 《头发的故事》 《兔和猫》 《一件小事》 《鸭的喜剧》《药》 《彷徨》文集《祝福》 《兄弟》 《在酒楼上》 《伤逝》 《离婚》 《孤独者》 《高老夫子》 《示众》 《长明灯》《肥皂》 《幸福的家庭》 《坟》文集《题记》 《我之节烈观》 《我们现在怎样做父亲》 《娜拉走后怎样》 《未有天才之前》 《论雷峰塔的倒掉》 《再论雷峰塔的倒掉》 《说胡须》 《论照相之类》 《看镜有感》 《灯下漫笔》 《春末闲谈》 《论“他妈的!”》 《杂忆》 《从胡须说到牙齿》 《寡妇主义》 《坚壁清野主义》 《论“费厄泼赖”应该缓行》 《写在‘坟’后面》 《藤野先生》《父亲的病》《华盖集》《南腔北调集》《且介亭杂文二集》,反驳文《中国人真的失掉自信力了吗》。 鲁迅故居 鲁迅故居绍兴位于都昌坊口周家新台门西首。约建于十九世纪初叶。1881年9月25日鲁迅就出生在这里的西次间,一直生活到1899年18岁去南京求学,以后回故乡任教也基本上居住此地。新台门是周家多年聚族而居的地方。这里原有的正中大门是六扇黑漆竹门,改建后已不复存在。新台门整座屋宇是江南特有的那种深宅大院,它是老台门八世祖周熊占 ( 1731~1821)在清朝嘉庆年间购地兴建的,同时建造的还有过桥台门。 鲁迅曾高祖一房移居新台门,世系绵延,到了清光绪、宣统年间,整个周氏房族逐渐衰落。1918年,经族人共议将这群屋宇连同屋后的百草园卖给了东邻朱姓。房屋易主后,原屋大部分拆掉重建,但鲁迅家居住的地方主要部分幸得保存。解放以后,人民政府多次拨款整修,已经恢复旧观,原来的家具也多数找回,并按原样陈列。鲁迅故居现为全国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编辑本段]相关书籍 1、《心灵的探寻》《走进当代的鲁迅》《与鲁迅相遇》《闲话鲁迅》 原北大中文系教授钱理群的几部关于鲁迅的作品,其中多有叩问心灵的呐喊。 2、《一个人的爱与死》 林贤治 激情的作家,然而又不缺乏理智;诗人的气质,语言源至内心;他的观点无论你赞成与否,你都得承认,在林贤治的心中,鲁迅确实如此!因为林贤治是用心去写这部著作的,他没有糊弄读者! 3、《鲁迅的最后十年》 林贤治 这是一部当代水平最高的鲁迅评传,有关于鲁迅与胡适的经典学理对比,有鲁迅与西方各哲人的心灵相通之处。深刻到学贯中西,浅显到中学生皆能阅。 4、《鲁迅评传》 曹聚仁 这是与鲁迅同时代人写的水平最高的评传。作者是有名的出版家,与鲁迅关系很近,但行文中立客观,又内容翔实,看后能真实的逼近鲁迅。 5、《被亵渎的鲁迅》孙郁 是最早一部收集鲁迅同时代骂鲁迅的文集,材料很全。也可以阅读陈漱俞的《围剿集》,题材相同,分类不同。 6、《鲁迅与许广平》 倪墨炎 长篇传记连载。 7、《鲁迅与朱安》 叶卉 将鲁迅先生鲜为人知的一段经历剖白于人前,写得很沉实。 8、《周海婴访台归来话家常》 于立霄 9.《有的人》臧克家 小学六年级上册的第20课 10《回忆鲁迅先生》萧红
鲁迅笔下的知识分子形象,其精神特征大体上可以分为三种类型: 第一类是封建制度的受害者和牺牲者,如《孔乙己》中的孔乙己、《白光》中的陈士成等。他们深受封建科举制度
我毕业论文是些《红旗谱》的,哈哈哈
鲁迅笔下的妇女形象妇女问题,是一个重要的社会问题。妇女在社会生活中是否获得自由、民主、平等的权利,是衡量社会解放与否的标志。中国封建社会中的妇女,生活在社会的最
阿Q正传》最初发表于《晨报副刊》,后收入《呐喊》。是鲁迅唯一的一部中篇小说。鲁迅在谈到这篇小说的写作动机时曾经说过,主要是为了揭示“国人的灵魂。”(《阿Q正传·
伴随着鲁迅先生的作品,一同凝望逝去的历史,解读上个世纪中国最忧患的灵魂,同时在成长中,不断剖析自我个体的生命存在,这已是我们见证深刻的必修课,而且势必仍将持续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