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3

  • 浏览数

    310

金牌大素包
首页 > 学术期刊 > 心率传感器论文参考文献

3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小顽童阿淑

已采纳

手机传感器的作用

手机传感器的作用,手机是现如今我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电器之一,现在大部分的人生活都是十分依赖手机的,而手机带给我们的好处也是多方面的,以下了解手机传感器的作用。

什么是手机传感器?

简单来说,传感器Sensor就是手机里那些可以被测量并且能按照一定的规律转换成可用输出信号的器件或装置。一般这类传感器都是由敏感元件以及转换元件组成。本文我们不说复杂原理,深入浅出地介绍一下传感器的应用场景。

手机传感器都能做什么?

光线传感器

光线传感器能根据手机当时所在的环境来调节屏幕亮度,有的还可以自由控制按键呼吸灯的明暗状态。比如在特别明亮的户外,屏幕会自动调到最亮的状态,而当在黑暗环境里,屏幕亮度也会相应降低。

距离传感器

距离传感器一般是配合着光线传感器来使用。当你把手机放在听筒位置时,距离传感器会测算手机到你耳朵的距离。这个不同的测量值会触发相应的功能,比如熄灭屏幕或是自动锁屏等,同样也可以配合各种保护套来使用。

重力传感器

如今手机屏幕越来越大,曾经被认为没什么必要的横屏功能早已普及。平时在观看照片、视频的时候,我们一般都会把手机横过来操作。在一些游戏中也可以通过重力传感器来实现更丰富的交互控制,比如平衡球、赛车游戏等。

加速度传感器

加速度传感器的概念和重力传感器略微有些重叠,但事实上却又不一样。加速度传感器是多个维度测算的,主要测算一些瞬时加速或减速的动作。比如测量手机的运动速度,在游戏里能通过加速度传感器触发特殊指令。日常应用中的一些甩动切歌、翻转静音等也都用到了这枚传感器。

指纹传感器

从2013年开始,指纹传感器开始在智能手机中爆发式增长。它可以自动采集用户指纹,以此实现保护隐私的目的。不过现在具有指纹传感器的手机并不仅仅是解锁设备,而是和移动支付相互结合,包括Apple Pay、Sumsang Pay在内都是以指纹传感器为前提来交互。

陀螺仪传感器

还记得当时iPhone 4刚推出时的杀手级应用么?没错它就是陀螺仪。平时手机里标配的都是三轴陀螺仪,可追踪6个方向的位移变化。日常我们玩的一些射击或赛车游戏都需要用到这种陀螺仪,很多应用也借助陀螺仪传感器来工作,例如3D拍照、全景导航等。

磁场传感器

磁场传感器是利用磁阻来测量平面磁场,从而检测出磁场强度以及方向位置。一般用在常见的指南针或是地图导航中,帮助手机用户实现准确定位。如果你部分东南西北,用地图中的电子罗盘可以轻松实现定位。

GPS位置传感器

GPS模块主要作用是通过天线来接收到卫星的坐标信息帮用户定位。随着4G网络普及,GPS被应用在更多场景,比如与智能硬件配合实现远程定位监控,或是设备丢失后定位查找。这里需要分清一个概念,手机一般标配的是A-GPS,所谓A-GPS是在接收导航卫星信号的基础上通过移动网络更快速的定位,比普通的GPS更先进一些。

气压传感器

气压传感器之前一直被用在军工手机当中,分为变容式气压传感器以及变阻式气压传感器。气压变化会导致电阻或电容测算数值发生改变。一般GPS能计算出你的位置,但对于一些高度上的变化是需要气压传感器来测算。安装了这种传感器的手机能测算你一天上了多少个楼层,或是用于室内定位等,而内部的气压传感器主要是测试设备封闭程度。

温度传感器

今年MWC上一款支持热成像测试的三防手机让人记忆深刻,它用到的就是温度传感器。温度传感器是用来检测手机本身温度变化的,可以看出手机的发热程度。扩展功能方面,温度传感器也能检测外界空气中的温度变化,甚至是用户当前的体温。

霍尔传感器

和磁场传感器类似,霍尔传感器可以将变化的磁场转化为输出电压,从而在导体两端产生电势差。有些手机会随机标配一些保护套,当合上保护套时手机会自动锁屏,打开保护套之后设备又会自动解锁。

紫外线传感器

紫外线传感器利用了光电发射效应来测算,通过摄像头拍户外光源从而换算成放电效应测出紫外线强度。现在应用这种传感器的手机并不多见,而且测算的稳定性也有待进一步观察。

心率传感器

心率传感器在穿戴设别中比较常见,但在手机上的应用一般是设置在手机背部的位置,通过高亮度的LED光源照射手指的方式转换为对应数据来测算心率,测试的时候需要手指保持平稳,否则测试出的结果会有较大偏差。

血氧传感器

和心率传感器一样,血液中的血红蛋白和氧合血红蛋白对红外光和红光的吸收比例不同,用这种红外光与红光的两个LED灯光同时照射手指的话,也可以测量出反射光的吸收光谱,从而测量血氧含量。

手机中常见的几种传感器原理和作用。

1、光线传感器

位置:光线传感器在屏幕上方,比如魅族 MX5 的光线传感器在听筒的右边,而魅蓝 Note3 的光线传感器和前置摄像头是对称的。

原理:利用了光敏三极管,在接受外界光线时,会产生强弱不等的电流,从而感知环境光亮度。

作用:在设置的显示和亮度里有个自动调节亮度的选项。手机会自动感应所处的环境自动调节屏幕的明暗显示。还可用于拍照时自动白平衡等。

2、距离传感器

位置:光线传感器和距离传感器是一起的,为了美观从而减少开孔或者隐藏式开孔,比如把它做成圆形,或者做成长条形隐藏在听筒里。

原理:利用红外脉冲传感器发射极短的光脉冲,并测量此光脉冲从发射到被物体反射回来的时间,通过测时间来计算与物体之间的距离。

作用:在接打电话时靠近耳边息屏,拿开亮屏,正是距离传感器在起作用。其作用也是为了省电,还可用于口袋、皮套模式下自动实现解锁与锁屏的功能。

3、重力传感器

原理:利用压电效应来实现,就是测量内部一片重物,重力正交两个方向的分力大小,来判定是否为水平方向。

作用:计算出手机当前的方向和水平位置。用于横屏/竖屏的方向的切换,拍照方向的朝向。比如玩赛车游戏时,左右倾斜用重力来控制赛车的方向。

4、加速度传感器

原理:也叫运动传感器,与重力传感器类似,也是压电效应,通过三个维度确定加速度方向,功耗会比较小,精度却不是很高。

作用:捕捉手机摇晃、甩动、翻转等几种经典的运动模式,达到用运动控制手机的目的。用于运动的计步,手机摆放的位置、朝向、角度等。

5、陀螺仪

原理:陀螺仪以角动量守恒的原理作为依据,用它来保持一定的方向。陀螺仪是一种用来传感与维持方向的装置,基于角动量守恒的理论设计出来的。

作用:陀螺仪通过对偏转、倾斜等动作角速度的测量,可以实现用手控制游戏主角的视野和方向。 比如玩飞行游戏,变换不同角度倾斜手机,飞机就会相应上下左右前后的联动起来。

6、磁场传感器

原理:通过测量电阻变化来确定磁场强度,在使用时需要摇晃手机才能准确判断。

作用:指南针、地图导航方向都会用到。

7、GPS

原理:GPS 模块通过地球上方的卫星的瞬间位置来起算,以卫星发射坐标的时间戳与接收时的时间差来计算出手机与卫星之间的距离。

作用:用在定位、测速、测量距离与导航等。

8、霍尔传感器

原理:利用了霍尔磁电效应,当电流通过一个位于磁场中的导体的时候,磁场会对导体中的电子产生一个垂直于电子运动方向上的的作用力,从而在导体的两端产生电势差。

作用:主要运用于带有皮套手机翻盖的自动解锁、合盖自动锁屏。

9、指纹传感器

原理:目前主流的电容指纹识别,通过人体带有的微电场与电容传感器间形成微电流,指纹的波峰波谷与感应器之间的距离形成电容高低差,从而描绘出指纹图像。

作用:用于手机的解锁、应用(文件)的加密、支付(微信、支付宝)等。

10、气压传感器

原理:分为变容式或变阻式气压传感器,将薄膜与变阻或电容器连接起来,气压的变化导致电阻或电容的数值发生变化,从而获得气压的数据。

作用:可用于海拔的.计算,还可用于楼层的计算。

11、心率传感器

原理:用高亮度的 LED 光源照射手指,血液压入毛细血管时,通过摄像头快速捕捉这一有规律变化的间隔,再通过手机内应用换算,从而判断出心脏的收缩频率。

作用:检测心率,了解自己的健康状况。

然而,传感器不是单单只有以上几种,还有血氧、紫外线传感器等,但是上面写的前面几种,现在大部分智能手机都支持的,每个传感器都有不同的作用,也许随着技术的发展,会有更多更好的传感器给利用到手机上,到那时候说不定手机就会变得无所不能。

手机距离传感器是什么它有什么用iphone4使用的距离感应器

大家在日常使用手机的时候,是否发现当你在接电话的时候,当你的脸靠近屏幕时,屏幕会自动关闭,而当你的脸远离手机的时候,屏幕又会自动点亮。其实要实现这个功能,就需要用到一个传感器,它就是距离感应器。

距离感应器又叫位移传感器,距离感应器一般都在手机听筒的两侧或者是在手机听筒凹槽中,这样便于它的工作。距离传感器按照测量原理的不同,分为激光距离传感器和超声波距离传感器。

超声波传感器的工作原理

超声波传感器的工作原理跟声纳系统是一样的,内部有一个超声波传感器,既是超声波发射器又是超声波接收器。该传感器先发出一个超声波脉冲,在空气中向着被探测的物体传播,经过被测物体表面的反射之后,回波再被该传感器接收到。当接收到回波信号后,传感器内的处理器将根据时差和声速来计算被探测物体的距离。结果将被转换为0-5V的信号,然后被数据采集器转化为合适的距离数据传送给计算机。

激光传感器的工作原理

激光传感器工作时,先由激光二极管对准目标发射激光脉冲。经目标反射后激光向各方向散射。部分散射光返回到传感器接收器,被光学系统接收后成像到雪崩光电二极管上。雪崩光电二极管是一种内部具有放大功能的光学传感器,因此它能检测极其微弱的光信号。记录并处理从光脉冲发出到返回被接收所经历的时间,即可测定目标距离。传输时间激光传感器必须极其精确地测定传输时间,因为光速太快。

手机使用的距离传感器一般都是由两个元器件组成,两者一点角度摆放,其中一个元器件通过发射特别短的光脉冲,当物体靠的足够近时,受测物体就会把红外线反射到接受或检测红外线的那个元件上。于是就可以通过测量此光脉冲从发射到被物体反射回来的时间,通过测时间间隔来计算与物体之间的距离。

距离传感器的作用

距离传感器的作用的除了一开始提到的打电话的时候,自动打开与关闭屏幕的功能,它还可以防止一些误操作(其实这个也带有防误按的作用)。因为现在的智能手机基本都采用的是触摸屏,所以很容易误操作。例如在miui中,大家可以开启防误按的功能,这时当手机用户接听电话或者装进口袋时,传感器可以判断出手机贴近了人的脸部或者衣服而关闭屏幕的触控功能,这样就可以防止误操作。

260 评论

woshiyujiaolong

适合跑步的心率区间

适合跑步的心率区间,心率对于一个人的健康体现也是非常重要的,特别是在跑步的时候心率的情况更是表示一个健康的标准,所以在运动的时候要控制好自己的心率,以下分享适合跑步的心率区间。

心率?最大心率?

心率(Heart Rate, 缩写HR),指的是心脏每分钟跳动的次数,是用来描述心动周期的专业术语,也是用来衡量运动强度的一个常见参数。

其实判断日常运动的强度和消耗,有不少可行的方式,比如摄氧量、热量测算等等。然而,像测心率这么无创、方便、低成本的方式,只有这一种。

研究发现,用心率估算出的日常活动消耗能量,与通过间接热量测量计所测出的结果相关度为。这在日常生活运动中,算是比较有参考意义了。

要使用心率来评估我们的运动负荷,必须先知道我们的最大心率(HRmax)。

目前我们所知最多的最大心率公式是:HRmax(最大心率)=220-年龄。嗯,确实比较好算,不过这个公式发表于1971年,提出的时间已经比较久了,当时的研究人员使用的归纳方式也相对简单,所以后人对于该公式的适用性、准确性和效用都比较怀疑。

现在国外宣传较多的最大心率公式应该是HRmax=*年龄。该公式研究的样本很多,文献总结了18712个样本。此外,我国学者对于该公式也进行了相关监测,证明其对于国人也较准确。

另外也有研究表明,同一年龄段的正常人,最大心率差异大约为12±。

所以如果你身体健康,不想专门去医院或者是相关的体育机构去测算自己的最大心率,那么使用这个公式也是没有太大出入的。用这种方式,可以比较有效地掌握自己的最大心率,从而更好地判断自己的运动强度(不过想要准确知道自己最大心率的同学,还是建议去专业机构测一下)。

最大心率公式(普通人)

HRmax=*年龄

同时,由于肥胖者的最大心率一般低于普通人,一些研究者认为肥胖者应该用HRmax=*年龄来推算自己的最大心率。这种相对精确的计算方式也有助于体重较高的人群循序渐进,可以优化自己的训练内容。

最大心率公式(肥胖人群)

HRmax=*年龄

此外,科学家认为智障患者的最大心率也另有测试公式

如何用心率来判断强度?

知道了最大心率,那么在实际日常操作中,应该怎么用呢?一般来讲,在HRmax90%以下的时候,运动强度和心率都是线性增长的。也就是说,随着运动强度的增加,心率也会相应增加。这样,通过心率就能很好地监测你的运动情况。

目前认为,适宜健康人群的中等强度运动心率大约是60%-90%的HRmax(最大心率)。此外,研究者还指出,健康人群的最小有氧锻炼强度是45%HRmax,低于这值,运动可就没啥用了哦~

而针对强度较高的HIIT训练,虽然没有特别限定性的标准,不过一般HIIT的心率变化最高为80-95%HRmax,最低则为45%-60%HRmax。也就说,在这两个强度之间进行变化的间歇训练,对于减脂更有效。

比如高阶训练者就可以将HIIT的高强度定为90秒90%HRmax,然后进行60秒50%HRmax作为间歇。如果觉得训练强度过大过累,也可以将低强度的'间歇时间调得更长,不过在高强度阶段,要保证心率越高越好,这样才可以有比较好的减脂效果哦

同理,当你进行中等强度的有氧运动时,也可以用一样的方式判断一下自己的心率水平,比如在热身时连续三分钟用同一种速度跑步或者做其他有氧器械,然后休息10秒,测算一下自己的心率水平,就能知道自己在该速度下的运动强度是否达标了。

心率,怎么测?

最简单的心率测量方式,应该就是掐指一算,额,是掐腕一算咯。

老夫夜观天象,掐腕一算自己的10秒心跳,乘以六就能算出自己的心率了。不过这种方法只适合于运动间歇,你可以在高强度运动结束后,喘息休息期间给自己算算。

搭颈动脉也是常见的手测心率方式

而运动过程中实时的心率监测,比较常见的就是各种心率监测器了。

在健身房训练的同学,应该有注意到大多数的有氧器械上都有心率监测(一般手握传感的误差为10±,高bpm(每分钟节拍)误差会更大,仅作参考)。

健身房的有氧器械一般都心率传感器

比如我们看到的跑步机、椭圆机、动感单车等器械,扶手上面的这些手握式心率传感器,在运动过程中,都可以用它们来测算自己的心率。

不过鉴于跑步和运动时,手扶把手可能会降低运动强度(不用手臂摆动以及维持身体平衡,会导致运动效果变差),所以我们并不建议运动中一直握住把手。这样做除了不太准(手汗会影响精确度),第二也降低了脂肪的消耗(运动效果变差)。

apple watch

此外,现在各种可穿戴设备也可以计算心率了。比如苹果婊,额,不,表,或者北美市场最大的fitbit系列(话说两个我都用了下,个人觉得fitbit要比苹果手表来的准)。

fitbit 手环

戴在手腕上的心率传感器属于光电式,即打一束光在你的脉搏上,然后测算。不过因为各种因素,这种类型的心率测算方式,在高强度运动下相对误差较大……所以更适用于精确计算比较安静时候的心率。

胸带心率表也是常见的心率测量方式

还有一种常见的就是胸带心率表,这种测算方式是比较准确的,一般只有5±的误差。而且很便宜……很多家只卖100元左右。不过缺点是佩戴难受。

最后是给大家总结出来的目前常见的心率测量方法,同学们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和需要来选择最合适的,要知道只有有效的运动强度,才可以达到比较好的训练效果哦~

心率的不同测量方式

手掐脉搏:只适合运动间歇

器械检测:只使用于健身房有氧器械,不合适全程测试,可能降低运动强度

可穿戴设备:携带方便,但不适合高强度运动

胸带心率表:性价比较高,但是佩戴难受

心率作为衡量标准

心脏的收缩或跳动不仅是最简单的,而且也是说明跑步强度程度的最佳方式。跑步期间的心跳速度以可预测的方式上升和下降,正因为如此,您可以用它来测量不同强度的跑步强度的量表。

心率计算公式

跑步时有两个计算心率的公式。首先,多数人最大心率大概等同于220(每分钟心跳数)减去年龄。所以假设一位32岁的人要计算最大心率,那就是220-32岁,所以他的平均最大心率是每分钟188次。

第二公式是心率储备法,决定你的平均跑心率。是透过从你的最大心率减去安静心率而决定。如果32岁的跑者最大心率是188,静止心率是60,最后得出的结果就是128的平均训练心率。

心率区间

如果你想提高表现,就必须设法提高心输出量,也就是增加心率,直接以最大心率的百分比来区分各强度的心率。

例如强度1区的心率(E心率)是介于最大心率的65%~79%。若以上述32岁的跑者来说,他的最大心率是188 bpm,那他的E心率将是188(最大心率)x65=122和188(最大心率)x79=149。因此,该跑者的平均E心率区会保持在122-149次/分钟之间。

每日跑步区

如果你不在意跑在更高的强度区间,只想用于日常慢跑。推荐使用220减去年龄的公式,若从事中等强度的活动,最大心率约为50%,但心率体力活动期间的心率约为最高心率的70%至90%以下。

此外,还有一个更大的最大心率区域是50至85%,这种更宽的心率范围更是最适合每天跑步时的区域。

无论是有经验或者跑步初学者,如果你在跑步时,找到你的平均心率,你会跑得更好、更健康。在跑步时,若使用心率来衡量训练强度是一个很有效方法,尤其对于跑步新手来说,更是重要,因为他们的跑步速度容易过快,导致心率高于平均水平,体力和动力方面的成效反而不佳。跑步时的平均心率该为多少?

小贴士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生理和健康变化,只有透过定期跑步和监测心率,你才能找到适合你的正确的平均值。在寻找跑步心率时,必须考虑到年龄、跑步强度和整体健康等因素,甚至还得加上跑步路线的困难因素。

所以,继续跑步吧!即使没有办法马上找到最大心率区间也没关系,培养每周固定跑步5公里或10公里的习惯也是不赖的选择。

185 评论

不让一个字注册

TWS耳机市场快速发展,随之而来的是,消费者对产品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普通的TWS耳机产品已经不足以满足消费者的需求,定制特殊化的产品,成为了厂商能否在TWS耳机市场占领先机的重要因素。汇顶 科技 也想在这样关键的时刻,为大家带来有意义的解决方案。

此次,在2019(夏季)中国智能音频产业高峰论坛上,来自汇顶 科技 的产品经理 冯林分享了关于《汇顶 科技 耳机佩戴检测与人机交互二合一方案及心率检测方案》的演讲。

我发现这份资料中讲到的入耳佩戴检测与传统的实现方法非常不同,于是决定对这一全新的解决方案进行详细分析,和大家一起分享学习。

以下为演讲实录,经我爱音频网()编辑整理:

关于入耳检测,市面最普遍的是光学方案,一部分会采用传统的电容检测方案。

光学检测方案痛点解析:

1、体积很大,光学检测方案需要在耳机表面打孔通光,不利于耳机做防水设计。

2、受结构空间限制,耳机腔体做PCB的堆叠的时候比较困难,因此不利于耳机做小型化的设计。

3、大量的耳机产品采用一个单光路的检测方案,这将导致耳机未佩戴时,遇到阻挡光路的材料就容易触发检测,耳机无法工作。

电容检测方案,痛点解析:

1、温度影响:

电容检测方案容易受到温度的影响,特别是在高纬度的地区。比如东北寒冬的时候,室外零下二十几度到室内十几度。

2、检测方式:

传统的方案只是检测电容改变量,可能远远大于耳机电容改变,极容易出现误判,也是导致佩戴检测的失效。

集成度更高,在寸土寸金的TWS耳机PCB上占用极小

考虑到耳机结构空间限制,我们设计出一款入耳检测+触控二合一的单芯片解决方案。其中入耳检测支持两个通道,可大大降低误识别率,提高检测准确度。触控支持点击,长按和滑动操作,不需要增加额外的G-Sensor和单独的触摸IC方面的控制即可实现丰富的人机交互功能。

因此,我们的方案集成度会更高,耳机占用空间更小。

低功耗,在入耳检测模式下功耗微安

耳机电池是几十个毫安时,播放音乐也是毫安级别,微安是相差了几个数量级,对耳机续航上不会有任何影响。

入耳检测和人机交互同时工作的时候,当耳机戴到耳朵上的时候这里面功耗也仅有16个微安,在TUCH的时候功耗多一点,手指一释放又掉下去,以上两种状态的功耗是我们平时最常见的功耗。

对耳机的占用超小

体现在我们的sensor,采用的电容电极,我们就可以利用柔性PCB的sensor,FPC业界普遍在毫米,它可以贴到耳机腔体的内表面或者耳机里面的支架上面,这样它有一个立体的空间在上面,它就可以适配各种,特别是小型化的耳机,有可能放光学器件都放不下去,我们的电容就可以放下去。

我们芯片尺寸也只有毫米乘以毫米,我们采用的CSP封装,这样小的尺寸可以直接放在sensorFPC上,也可以放在主板上面,这样能适配不同的ID。

温度抑制性,从-20度到+60度范之内任何温度冲击都不会有影响

从IC架构和我们的软件开发,到我们的应用设计上都做了特殊设计,我们对温度的抑制可以说做到绝对温度抑制,从-20度到60度范之内任何温度冲击都不会有影响。

用冷凝剂喷涂的时候曲线不会做任何改变,只对人体才有感知。量产这块我们不需要在耳机表面进行开孔处理,这样更利于我们的防水设计。

我们本来也是半导体的综合方案供应商,我们会提供从芯片应用到结构ID量产和整体解决方案。

汇顶 科技 入耳检测和触控2合1方案GH61x系列,采用汇顶 科技 最新的人体电容检测专利技术。是目前业界功耗最低、占用耳机空间最小的多通道入耳检测和人机交互方案。可以辅助真无线耳机实现自动休眠、自动唤醒、主从切换、音乐自动启停等功能,提升用户体验,同时支持触控、滑动音量调节等丰富的人机交互功能。适配多种耳机形态,如:无线半入耳式、入耳式、头戴式等。

相对于传统基于光学的佩戴检测方案,汇顶 科技 的入耳检测加触控二合一方案采用FPC sensor,设计灵活,不占用耳机立体空间,无需在耳机表面打孔。且无需增加额外的G_sensor 或触控IC做人机交互。采用双路入耳检测加上电容检测方案只对电极响应的特性,使其比传统光学检测方案具有更低的误识别率。芯片内部集成PMU、MCU,算法在片上独立运行,直接向主控上报事件,无需主控做数据处理。

GH61x方案从芯片底层创新地解决了传统电容原理易受温漂影响的弱点,在-30度到60度的范围内,皆能抑制40dB以上的温漂影响,具有极强的温漂抑制能力。使该方案在极寒、极热以及温度变化剧烈的场景都能可靠运行。

汇顶 科技 提供高精度、低功耗、高集成度的心率测量产品系列,可为终端客户的产品带来高准确性、长待机、易加工的独特优势。

该系列产品包含多款基于光电容积脉搏波描记法(Photo Plethysmo Graphy,简称PPG)的光学传感器模块,能够实现心率、血氧等多种生理特征的检测,可广泛应用于智能耳机、智能手环/手表、 健康 臂带、心率贴等可穿戴设备以及其他需要PPG检测技术的产品应用,为终端用户提供生理信息采集、运动指导、 健康 监护以及情绪压力分析等多种功能。

汇顶 科技 还提供专业的光学结构设计规范、动态心率算法库及配套的量产测试服务,助力客户简化产品开发过程并快速实现产品化落地。

GH300是一款集成了2个LED,一个光学接收器(PD)和模拟前端的心率传感器模块,具备超小尺寸、超低功耗的特性,适用于智能耳机、智能戒指等对尺寸和功耗有严苛要求的产品。针对智能耳机应用,GH300内部集成了佩戴检测功能,且支持接入一个外部光接收器(PD)和LED模块,实现更高精准度的佩戴检测需求。

相对其它产品GH300具备尺寸最小,功耗最低的特性。尺寸大约为市场上同类产品体积的1/3,功耗比市面产品的1/10。

314 评论

相关问答

  • 智能家居传感器论文文献参考

    5年左右。智能家居发展的时间并不长,智能家居的迅速发展“黄金时段”不过5年左右时间。智能家居系统包含的主要子系统有:家居布线系统、家庭网络系统、智能家居(中央)

    八宝爱上粥 3人参与回答 2023-12-07
  • 传感器论文参考文献书

    传感器与检测技术属于自动化专业、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及过程装备与控制专业的技术基础课程,对学生综合运用所专业学知识有着关键的作用,这是我为大家整理的传感器与检

    勿忘我1239 2人参与回答 2023-12-09
  • 传感器技术论文参考文献

    传感器在环境检测中可分为气体传感器和液体传感器,这是我为大家整理的传感器检测技术论文,仅供参考! 试述传感器技术在环境检测中的应用 摘要:传感器在环境检测中可分

    海豹糯米糍 2人参与回答 2023-12-08
  • 光学传感器论文参考文献

    高分辨率光学显微术在生命科学中的应用【摘要】 提高光学显微镜分辨率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进行,一是利用经典方法提高各种条件下的空间分辨率,如用于厚样品研究的

    笑笑之笑0 2人参与回答 2023-12-06
  • 传感器与检测技论文参考文献

    室内空气质量检测与传感器的应用 [摘要]室内空气品质对人的影响至关重要,利用传感器检测空气质量是当今流行的一种方法,本文介绍了传感器在空气质量检测方面的原理应

    吃货kumiko 3人参与回答 2023-1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