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3

  • 浏览数

    324

qian520xing
首页 > 学术期刊 > 关于个性化阅读论文题目

3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沙土花生

已采纳

高中语文作为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组成板块,怎么教育教学也是一个重要方面。教学教学,顾名思义就是教和学。那么要怎么样更好地教学呢?相信大家在这方面都需要做不少的研究。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关于高中语文教学的论文题目200个,希望大家喜欢。

高中语文教学论文优秀题目一

1.当前高中语文教学研究的探索与反思——以人大复印报刊资料《高中语文教与学》为中心的分析

2.浅析高中语文作文教学的实用性和创新性

3.高中语文散文阅读教学的审美困境与突破

4.高中语文课堂教学诊断标准化策略

5.高中语文外国文学教学的历史与现状

6.高中语文选修课专题式教学的实施分析

7.新课程标准下高中语文的作文教学

8.高中语文选修课教学的问题与对策——以深圳市育才中学教学实践为例

9.关于高中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的思考

10.高中语文选修课程中基础性与发展性的矛盾及解决策略

11.例谈高中语文选修课“诗歌与散文”系列的教学策略

12.高中语文选修课问题的理论解释和实践策略

13.高中语文新课程选修教材编写实践的理性反思——以人教版和苏教版为例

14.高中语文教师课外阅读的调查研究

15.论我国高中语文教育中传统文化的渗透

16.高中语文教师文学阅读教学目标设计的调查与分析

17.高中语文教学应开拓优质高效的科学发展之路

18.新课程背景下高中语文课堂教学策略研究

19.高中语文选修课程的特征及其对课程实施的影响

20.高中语文现代诗歌教学方法之我见

21.高中语文选修教材分析

22.高中语文小说教学策略研究

23.高中语文选修课程实施过程中的问题与对策

24.新课程背景下高中语文教师课堂教学反思探究

25.文感培养:高中语文阅读教学的成功之途

26.浅议对新课程背景下高中语文阅读教学的思考

27.高中语文有效阅读教学策略的研究

28.美国高中的“选课指导”及语文选修课实施的对策

29.高中语文分层教学的必要性及具体措施

30.高中语文选修课程实施现状及对策建议——基于江苏实验区的调查研究

31.新课程下高中语文课堂有效性教学的实施

32.论高中语文微课程的开发与实践

33.自主学习策略在高中语文写作教学中的有效运用

34.构建高中语文高效课堂应重视四个策略

35.我国大陆与台湾高中语文课程文件比较研究

36.高中语文教学与传统文化的契合

37.如何实现高中语文课堂的教学有效性

38.高中语文作业设计探究

39.高中语文现当代诗歌教学问题研究

40.浅析高中语文高效课堂的途径

41.如何提高高中语文文言文教学效率

42.论新课程标准下的高中语文教学改革

43.苏教版高中语文选修课程开设的六大困惑

44.基于新课标课堂教学有效性视角下高中语文现代文阅读教学模式探究

45.基于高中语文写作教学中自主学习策略的应用

46.新中国成立后高中语文教科书选文变化的历史研究(1949-2000年)

47.谈高中语文教学探究式学习模式的运用

48.优化教学设计 构建高中语文高效课堂

49.高中语文翻转课堂教学实践初探——以“中国现当代小说经典阅读”课教学实践为例

50.高中语文阅读能力的培养

51.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合作学习研究

52.基于高考试卷分析的高中语文现代文阅读教学思考

53.新课程背景下高中语文必修课程评价方案构想

54.关于高中语文阅读教学的探究

55.自主学习策略在高中语文写作教学中的应用探析

56.关于高中语文教育中传统文化的渗透研究

57.探析高中语文研究性学习的开展

58.高中语文阅读教学现状及对策思考

59.高中语文写作教学策略之我见

60.微探高中语文作文教学中的问题及应对策略

61.高中语文教育中传统文化的渗透

62.多媒体技术在高中语文教育中的运用

63.试论高中语文整合式教学

64.高中语文选修课程:变革、困惑与反思

65.关于高中语文口语训练教学的一种构想

66.新课改背景下高中语文诗歌审美性教学探讨

67.高中语文课堂有效教学的探索及实践

68.高中语文课堂合作学习的问题及应对策略

69.如何提升高中语文课堂阅读教学的有效性

70.高中语文古文诗词教学模式创新初探

71.论高中语文隐性知识教学

72.关于高中语文评价改革的几点思考

73.浅谈高中语文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及应对措施

74.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教材课后练习评价

75.高中语文课程的价值追求

76.高中语文教育评价概述(上)

77.高中语文阅读审美能力培养策略初探

78.论高中语文选修课程有效实施策略

79.高中语文阅读教学现状探究

80.浅析当前高中语文作业设计的问题和设计改革策略

81.探讨如何提高高中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

82.高中语文古代诗歌鉴赏的一般方法

83.高中语文新课改教学的有效性探究

84.从教材讲授看高中语文教材(人教版)与高考脱节现象

85.提高高中语文课堂的有效性措施探讨

86.高中语文文言文教学中需要注意的问题

87.高中语文课堂教学评估工具与使用策略

88.浅谈高中语文作文教学

89.高中语文修辞教学的目标和内容

90.高中语文教学融入情感教育的探究

91.新课程背景下提高高中语文课堂有效性探讨

92.高中语文教学中传统文化的渗透分析

93.走出高中语文古诗词教学误区

94.阅读之钥:关注文本细读——也谈高中语文文学类文本的阅读教学

95.高中语文泛化的介入性学科审理体系

96.浅谈高中语文教学中的探究性学习

97.高中语文课堂构建中彰显语文魅力的思路探索

98.对当前高中语文选修课的反思

99.论高中语文教材中外国文学选文现状及思考

100.浅议高中语文早读课存在的问题和对策

高中语文教学论文优秀题目二

1、语文教师课堂教学言语行为探析

2、中学语文“任务诱导”教学模式研究

3、语文课堂互动研究

4、中国现代文学的接受与中学文学教育

5、语境与中学作文教学

6、高中古诗词教学与人文精神的有效传承

7、文言文教学之历史沿革与革新策略

8、改革开放以来语文特级教师教学观的变迁

9、多元取向下的迷惘与坚守

10、高中语文教科书写作教材比较研究

11、香港《中国语文课程指引》与内地《语文课程标准》比较 基于网络的语文校本教研

12、语文课程中的语文知识建构摭谈 语文课程的多媒体教学

13、基于体验的语文情感教育研究 语文教师现代信息素养研究

14、感悟式学习是生成和建构语文素养的重要途径

15、近二十年语文中考命题发展研究

16、一位农村语文特级教师发展需要及生活经历的叙事研究

17、一位高中语文教师的实践知识研究

18、在新课标指导下培养高中学生口语交际能力

19、对话式阅读教学实践的反思及改进

20、中学作文主体情感趋动的探析

21、职业高中写作课程的反思

22、叙事学与中学小说教学内容的构建初探

23、中学语文教师教育信念的个案研究

24、论李镇西生活化语文教育经验

25、论绿色作文教学

26、新时期语文阅读教学中的《祝福》

27、高中作文训练序列与学生的心理发展

28、新课程评价标准下的作文评语研究

29、英语记叙文图式训练对中学生阅读水平的影响

30、中学语文古诗词鉴赏教学中的语感培养

31、中职语文发展性学习评价的探究

32、优化语文课堂情境改革与实践:课程与教学整合新视点

33、儒家文化与中学语文教学关系探考

34、高中生语文反思性学习能力培养策略实验研究

35、人教社三套高中语文课本阅读部分比较研究

36、建构中学文言文教学文献学知识背景初探

37、中学语文课堂活动教学的研究与实践

38、论“个性化阅读”教学

39、新课程与语文教学模式的建构

40、中学语文情境教学初探

41、中学语文教学中问题意识的培养

42、高中小说自主学习教学模式的实践与研究

43、新课程背景下高中语文教师课堂管理观念和管理方式的现状分析与研究

44、中学生课外阅读常规化探索及实践

45、一体两翼:中学语文教学人文素养与语文素养的双向培养

46、关于高中语文“发展性课堂助学”实践活动的研究

47、中职语文教学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

48、中学古典诗词鉴赏教学方式研究

49、广元本土文化与语文校本课程开发的实践研究

50、通过任务型语言教学提高初中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研究

51、苏教版语文教科书与美国(加利福尼亚州)语文教科书的比较研究

52、陇南本土文化作为语文校本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研究

53、中职校商贸专业语文教学现状及其改进策略研究

54、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综合性学习的设计特点及实施研究

55、试论中学语文专题教学模式

56、人教版初中《语文》综合性学习设计特点与实施策略研究

57、文化变革视野下的信息技术与语文课程整合研究

58、高中信息技术教学中的主体性学习活动设计

59、高中语文对话式阅读教学研究

60、新课程背景下的中学作文评改策略研究

61、高中语文小班化教学实验研究

62、论阅读教学中的“整体感知” 语文阅读教学内容研究

63、承德市乡镇初中语文新课程改革的调查与反思

64、刘国正语文教育思想研究

65、对吕叔湘语言教育思想的再思考

66、苏教版国标本初中《语文》综合性学习设计及其教学现状研究

67、高中开放式作文教学研究

68、新课标背景下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现状调查及改革研究

69、“南通乡土文化”地方课程的开发与实施研究

70、魏书生语文教育教学创新思想研究

71、高中生语文课外阅读能力培养初探

72、高中个性化作文教学的探索与实践

73、基于案例的语文教师校本培训策略研究

74、苏教版高中语文课文系统选编特点及教学实施研究

75、新课程背景下高中生语文审美能力培养研究

76、中职校旅游专业语文教学改革的思考与实践

77、高中高效语文作业实验研究

78、中学语文课鲁迅作品教学研究

79、唐彪《家塾教学法》阅读思想研究

80、“当代孔子”-魏书生语文教育思想研究

81、语文课堂教学生态初探

82、语文阅读教学中学生问题意识培养探究

83、作文合作学习探究

84、写作教学中情感教育的理论与实践

85、高中语文口语交际教学现状分析及改进策略研究

86、苏教版中职语文教材及其教学策略研究

87、高中文言文学习策略教学研究

88、职校生语文能力现状调查及其培养策略探析

89、新课程背景下语文教师的专业成长研究

90、论审美理论在高中文学课文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91、黎锦熙语文教育思想研究

92、《千字文》教材模式及教学意识流变研究

93、建国以来中学语文语法意识变革研究

94、《古文观止》语文教学思想研究

95、《程氏家塾读书分年日程》语文教学思想及现代意义

96、一位高中语文教师隐性教育观念的研究

97、语文教师实践性学识养成研究

98、语文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利用研究

99、中等师范学校语文写作教学方法研究

100、中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泛语文化的原因及其对策

论文题目是论文的名片,可以一眼让人看出这篇论文主要讲述什么内容。所以论文题目切记不能假大空,而要浓缩其精华准确表达论文的中心思想。

241 评论

春暖花开cai

新课标下个性化阅读教学浅析的论文

摘要: 《新课标(修改稿)》中指出:“阅读是搜集处理信息、认知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应该引导学生钻研文本,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

关键词: 个性化阅读;自主探究;质疑

一、探究作者独特的创作个性

文学长廊里的任何一部作品,从题材的选择、主题的提炼到体裁的运用,从对生活的思考方式到感情的表达习惯,从审美趣味到语言特色,无不显示出各自独特的特点。不管哪一篇文章,都是作者感情和个性的凝结。无不打上作家的创作个性的烙印,而这些不同的特点呈现出作者各自不同的创作个性。如鲁迅语言的犀利、激情、冷峻;郭沫若的狂热、汪洋恣肆;朱自清的柔丽、含蓄;郁达夫的沉郁忧伤;巴金的温暖亲切;老舍的细腻生动……作家的个性,无论如何总是在他的作品中保持着的,学生只有体察到这些个性特色,他们才能从探究中认同、理解、明白文章的创作是和自己人生相联系的,其个性才能在多次的反复训练中逐渐地培养并丰富起来,并在有所感悟的同时,自己的个性才能得以丰富。

二、注重学生在阅读中的自主探究

叶圣陶先生认为:“语文老师不是只给学生讲书的。”这就是说,学生作为阅读的主体,他们的阅读活动只能通过他们自己的阅读实践去完成,别人谁也代替不了。自主探究,还学生一片宁静的空间。让学生用心去感悟、融合、揣摩和感悟文本,学生的凝神静思不是枯死的沉寂,恰是为形成讨论的高潮而酝酿、蓄势。只有让学生凝神独思,深刻的思想才会在学生的脑中产生,学生的思维才能得以激发、个性的解读才能生成。阅读教学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要把阅读活动变为学生自我探究、自我体验的活动。

三、鼓励学生在阅读中质疑

质疑,实际上从问“是什么”到问“为什么”,体现了由浅入深的探究过程。阅读教学面对的不是零度空间,阅读教学的空间极其广阔、深远而且是多有差异、千变万化的。阅读主体在读书进程中以积极思维方式对文字材料发掘意义的不确定性和空白越多,其思维越活跃,想象越丰富,创造性越大。进而从多方面体会其博大精深,得出其独创性见解,阅读个性才能真正体现,阅读质量和效率也才能有效提高。让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发现问题,引发自我思维,这是阅读活动的最高境界。

四、加强学生在阅读中的小组交流

在阅读过程中,教师可经常组织有针对性的讨论,允许学生“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激发学生通过讨论来发现问题,提出各自的看法。通过学生之间的互动、合作、交流,发现他人思考方法、理解问题的独特之处,寻找自己的不足及原因,并获得调整思路、修正知识、改进方法的启示,达到集思广益、相互启发、取长补短及加深对课文内容理解的目的。在学生讨论之中,教师要注意调控学生,适时“煽风点火”,引发思考,同时又不要说出自己的见解,以免束缚学生的思维。。

五、拒绝“唯一答案”,期待丰富多彩

学生在阅读活动中喜欢“人云亦云”,不敢提出或不能提出自己的独特见解。这显然就不利于个性化阅读。教学重点在于提倡自由学习,教学内容在于提倡表现“我”、尊重“我”、弘扬“我”,以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把学生培养成为创造型人才。引导学生用不同的思路去思考和理解,去参与讨论和辩论,在充分表达独到见解的基础上,明是非,分主次,求同异,达到培养个性、发展创新能力的目的。教师不必一种模式,一个标准来规范学生的.人知,也不必对所有问题都“讲深讲透”来做“终极性”的分析结论。

六、注重对学生的答案在阅读中的延时评价

实施个性化阅读,教师要引入人性化的评价手段语文课堂应该是人文性和工具性的共生并存,和谐统一。实现个性化的阅读,就需要我们能自觉地跳出唯成绩是瞻的窠臼,将人性化的评价手段纳入到课堂教学中来。这些有利于学生发展的评价方式,既为学生准确理解文本内容提供了情感上的支持,也为那些异彩纷呈的答案的存在预留了广阔的空间。

七、培养阅读个性的审美素质

具有较高审美素质是个性阅读走向成功的标志。审美是阅读主体对读物进行品评鉴赏的多层次的思维活动。学生可以在阅读中不断净化精神世界,提高明辨是非、真假、善恶、美丑的能力。从作品分析鉴赏中领悟其塑造形象的内在美、精神美、个性美,由此受到感染教育,明确前进方向,得到向上力量。只有具备以上审美素质,阅读主体在潜移默化的熏陶中才能提高思想认识水平,形成内在美的气质修养,也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人文精神、个性阅读、语文素质的提高。实践证明,个性化阅读教学能让学生的个性得以张扬,让学生充分体验成功的喜悦,从而培养了学生阅读的主动性,激发了学生阅读的兴趣和信心,提高了学生的语文素养。

参考文献:

[1]黎永江.浅论初中语文阅读教学[J].读书文摘,2014,(04).

[2]杜儒虎.新课标背景下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现状调查及改革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7.

360 评论

绿桑坊蚕被店

浅谈教师教学行为对个性化阅读教学的影响的论文

论文关键词:教学行为 个性化阅读 影响

论文摘要: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个性化阅读教学是以师生双方都具有个性化特征的阅读教学实践的双边共同活动。教师的教学行为是教师从事教学活动时表现出来的行为方式,在师生双边的教学活动中,它对学生素质的提高具有不可低估的影响和作用。个性化的阅读教学是一种行为的创造性活动,能否成功开展个性化的阅读教学,取决于教师与之相适应的教学意识理念以及表现出的教学行为。它对教师的教学行为的要求很高,要求能在不削弱教师的作用和影响力的情况下,最大限度地给予学生自己对文本个性化的、创造性的解读和体验。由此可见教师教学行为之影响巨大。

个性化阅读教学是以师生双方都具有个性化特征的阅读教学实践的双边共同活动。具体地说,就是以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为目的,以学生个性化的学和教师个性化的教相统一为主要教学过程的活动。实质上是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的活动中,得到个性化的理解和体验,有所思,有所悟,享受审美乐趣。它揭示了阅读教学是一种个性化的行为的创造性活动。《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不应该以教师的分析替代学生的质疑、个性化的积累,学生应从个性化的阅读实践中读出个性,读出‘自我”’。教师的教学行为是教师从事教学活动时表现出来的行为方式,在师生双边的教学活动中,它对学生语文素养的全面的提高具有不可低估的影响和作用。能否成功开展个性化的阅读教学,取决于教师与之相适应的教学意识理念,即是否具有和个性化阅读教学相适应的发展性与个体适应性、创新性与反思性、民主性与对话性相融合的新课程理念所表现出的教学自主行为。它对教师的教学行为提出很高的要求、,要在不削弱教师的作用下,最大程度地赋予学生更广的空间,满足他们自己对文本个性化的解读和体验。教师的教学行为在个性化的阅读教学中的影响巨大,是保证顺利实施个性化阅读教学的关键。本文拟从五方面来来谈谈个性化的阅读教学中教师行为的影响。

一、课堂教学时间和空间的调控影响

课堂应该是学生的课堂,教师只是课堂的组织者、引导者,是课堂教学节奏的调控者。合理调控,分配好教师与学生的课堂时间和空间是对教师教学行为艺术的一大挑战。教师讲得多、说得多,不一定课堂效果就好。教师口若悬河,讲解详尽的课堂,易使学生思维处于惰性状态,只是完全被动地接受知识,而学生也未必就领情。在课堂上,要给予学生足够的探究的时间和空间,教师的发言或活动时间不宜过多,师生活动时间比一般是1:3,甚至也可以是1:7。教师主控过多的时间与空间易颠倒主导与主体的师生关系。教师把课堂上的大部分时间与空间留给学生,是实施保证个性化阅读的基础。没有足够的时间和空间,学生不能充分地去观察、探索、体验和感悟,也就是缺少了个性思维萌生的土壤,不能形成个性的解读与体验,自然就谈不上“个性”了。

二、教学问题的设计影响

问题具有明确的导向性,设计具有探究性的问题是开展个性化阅读教学的关键。教师要意识到容易探究的问题是最能引起学生认知冲突的问题,认知冲突会引起学生的注意和关心,从而调动学生探究的积极性,能触动学生内心情感体验,它是课堂教学产生高潮的重要因素。在教学中教师要从问题的设置中注意发现,引导学生的内心体验,使之与内心情感产生共鸣,这样易于让学生沉浸在自己感兴趣的内心体验的探究中。同时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水平和阅读材料的特点,精心设计提问,吸引学生有兴趣地讨论,积极思考,渐渐产生想问、想说的欲望,同时要摒弃“答案唯一性”,多设置一些能促进学生多向思维、逆向思维,个性思考的自主开放的问题。教师的提问要在发现问题的方法、切入的多向性等方面为学生做好示范作用,让学生受到启迪,有法可循。避免纠缠于应试的理性主义的思维,以致于思维僵化,如果学生的思维如同流水线生产的批量产品,那将成为教育的悲哀。

三、阅读材料的选择影响

教师在个性化的阅读实践中应该做到在提供丰富材料的基础上,给予学生足够多的自主选择阅读材料的权利。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阅读兴趣和阅读口味,阅读水平也有个体的差异,教师针对学生不同阅读水平诉求,指导学生开展个性化阅读。同是读同题《海燕》,学生可以选郑振铎的《海燕》来感受乡愁,可以选高尔基的《海燕》感悟勇敢的战斗精神,也可以选择相近的题材的文章来比较阅读。进行个性化阅读还必须进行大量的阅读,不满足于少量精品的文章,尽可能选择更多的有用的阅读资源。目前人类已经进人一个信息化时代,学生的阅读资源已不再局限于学校,他们完全可以从网络上、报刊上、图书馆等信息源搜集阅读素材,进行大量阅读,获取新的知识和体验。对他们进行课外的搜集素材、大量阅读的行为,教师要给予足够的支持与鼓励。他们在课外阅读的这个过程,就是自主的个性化的阅读实践和由课内阅读能力向社会生活的强化和延伸的过程,久而久之就会形成具有个性化自主阅读的行为和能力,这正是我们每个教师所期盼的。教师要有“大语文”观念,使书本知识的学习与社会紧密结合,把自然、社会生活带人课堂,把课堂带进生活,引导学生的个性化阅读实践走向更广阔的空间。

四、个性情感体验引导的影响

“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是新课程改革中提出的一个基本理念,开放的语文课程以学生的语文生活经验和成长需要为归依,将教科书“小语文”与生活“大语文”融为一体,进一步强调语文的外延就是生活的`外延这一原则,“语文课堂就是生活的缩影,生活就是放大了的语文课堂”。我们可以由《沁园春·雪》走向壮丽的祖国山河,由《风筝》走向对教育思想的大讨论,把学生的情感体验变得更真更实。教师要结合学生生活经验,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使学生的情感体验得以放大,升华。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人,面向生活、面向社会的大语文观已是共识。学生将走向社会,他们的情感体验将越来越丰富,越来越多姿多彩,他们的语言等各方面的积累已不局限于课本、课堂,他们往往会把生活、社会中的各个领域的各种现象以自己个性化解读带人语文课堂。作为教师尊重学生的这些独特体验是不容置疑的,但当学生的个性体验与时代和民族的主流正确的价值观发生矛盾时,教师不宜做放任自流的旁观者,或毫无价值倾向的中立者,教师必须以自身的行为去影响学生,以灵魂的塑造者的身份在尊重珍视学生个性解读体验的同时,或启发,或思辨,或进行有说服力的耐心引导,促成思想自由的交汇、碰撞、升华,在心灵与心灵的交流与碰撞中逐步引导学生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教师的教学行为影响体现在爱护学生的个性解读,尊重和培养个性解读,用自己个性化的体验来引导,而不是用教参的条条框框束缚学生。

五、阅读鉴赏方法引领的影响

阅读是语文教学的一大难点,恰当的阅读方法有助于学生阅读水平的提高和能力的培养。初中学生的鉴赏水平还处在初级的形成阶段,有时学生对阅读鉴赏,特别是对文学性的鉴赏一脸茫然,无所适从,对教师的兴趣盎然的文学赏析觉得很乏味,甚至拿言情、玄幻类读物来进行嘲讽打击教师,学生乐读的却不是他们应该所学的。其实出现这样的现象也就不足为怪,问题的关键是语文教师策划的承载阅读与鉴赏方法是否到位,对学生的影响是否到位。

阅读与鉴赏方法,需要教师以理性思维和感性情感的方式,循序渐进地引导学生正确运用。不同的文章,应给予学生不同的阅读方法的指导和引领。在阅读与鉴赏方法的培养过程中,教师不能采用简单的处理方式,而应该根据不同的文体、不同类型的文章有针对性地有的放矢地加以指导。如《紫藤萝瀑布》这类写景抒情的文章,可以指导用读一赏一感一品(读美文、赏美景、感美情、品好词好句)方法来学。文中对紫藤萝花的描写“每一朵盛开的花像是一个张满了的小小的帆,帆下带着尖底的舱。船舱鼓鼓的,又像一个忍俊不禁的笑容就要绽开似的。……流着流着,它带走了这些时直压在我心上的焦虑和痛楚,那是关于生死谜、手足情的。我沉浸在这繁密的花朵的光辉中,别的一切暂时都不存在,有的只是精神的宁静和生的喜悦。”首先读,其次想象景物画面,接着感悟感情,再品读“每一朵盛开的花像是一个张满了的小小的帆,帆下带着尖底的舱。船舱鼓鼓的,又像一个忍俊不禁的笑容就要绽开似的”和词语“忍俊不禁”。小说《孤独之旅》可以扣“走近孤独”、“品味孤独”、“战胜孤独”这样的思路,着重从心理描写、环境描写的角度来品读杜小康的成长之旅。郭沫若的《静夜》是一首具有古典诗歌韵味的新诗,是郭沫若五四以后的一篇语言含蓄主题深刻的作品,可以先由李白的同题诗《静夜思》引人,然后结合背景来理解诗的深刻主题,品味诗的凝炼、含蓄的语言以及修辞手法和联想与想象的表现……

阅读教学中教师的教学行为在于教会学生阅读的方法,在阅读与鉴赏方法的指导过程中,应是作为一个指导者、引领者的形象,拒绝包干代干和灌输答案。要教会学生阅读与鉴赏的方法,使学生在离开教师的视线也能独立进行,这是最终目标。

个性化阅读的核心就是新课标所提倡的“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旨在培养学生的探究兴趣和创新意识。它是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的理念为指导依据。教师在个性化的阅读教学中的作用决定了教师教学行为的影响。教师必须认识到自身的教学行为的影响渗透在教学的各类阅读实践活动中,这种行为对学生而言是反复地积累,反复地巩固,不断地从各个方面渗透,所以教师要牢固树立个性化的阅读教学的意识,把个性化的阅读教学的意识从教学行为上表现出来,潜移默化地有效地引领着学生的“个性化阅读”。

360 评论

相关问答

  • 有关于阅读的论文题目

    关于读书的标题有如下: 1、读一本好书,好比交了一个益友。 2、让书香点缀流年。 3、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我时刻谨记着。 4、快乐书旅。 5、漫游书屋。 6、读

    人才征服沪 5人参与回答 2023-12-09
  • 关于阅读的论文题目

    答:怎样理解句子含义:含义深刻的句子一般有这样几类:1、含义深刻的句子,深沉储蓄有哲理;2、言约意丰的句子,读后让人回味不已;3、表现中心的句子,画龙点睛,揭示

    夏哲藤1 4人参与回答 2023-12-11
  • 关于幼儿阅读的论文题目

    可以,如何 提供你?

    beckywei12266 4人参与回答 2023-12-10
  • 关于个性化阅读论文题目

    高中语文作为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组成板块,怎么教育教学也是一个重要方面。教学教学,顾名思义就是教和学。那么要怎么样更好地教学呢?相信大家在这方面都需要做不少的研究。

    qian520xing 3人参与回答 2023-12-08
  • 关于阅读环境的论文题目

    环境对人的影响作文1有两群鸭子,其中一群特别会下蛋,每天可以下一只大大的蛋;而另外一群则非常懒下蛋,两天或三天才下一只普通大的蛋。这两群鸭子各自生活互不干扰,各

    洁博利郑少波 7人参与回答 2023-1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