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4

  • 浏览数

    215

鑫方盛商城
首页 > 学术期刊 > 食品药品检验检测投稿

4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美棉家纺

已采纳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华厦医学、右江医学院学报、右江医学、医学文摘,等等。

130 评论

张大羊羊

投稿方式简便,发稿直接通过自己的编辑部,不是代发,没有中间环节,不错的一个投稿网站。

100 评论

加菲猫爱烤鸭

1 文稿应具有科学性、逻辑性、先进性,并有理论和实践意义,侧重实用。 来稿务必请自留底稿,网上投稿成功后请再寄一份纸稿(注明已网上投稿及稿号);请附单位介绍信,并注明保密审查意见;附作者书面声明“来稿未投他刊”及每位作者的亲笔签名,以示将专有权授予中国药学会;务必写清楚作者姓名及地址、邮政编码、电话及手机、传真、E-mail地址。部队及保密单位除编号外,还应写明驻地。文稿用计算机打印。文稿凡属基金资助、国家攻关项目请写明项目编号,标注在首页下,并附相关复印件。请勿一稿两投,或抄袭别人稿件。稿件勿寄私人,以免延误。 来稿要求文字精练紧凑,通顺准确,重点突出,层次清晰。实验研究文稿请附中英文题名(每个实词第一个字母要求大写)、作者和作者汉语拼音名、作者中英文单位名、中英文摘要、中英文关键词。综述、科研简报(附全文)、科技园地、药学史等稿附英文题名及作者汉语拼音名。药学人物为约稿,不收自由投稿。文稿中的外文字母和符号的大小写、正斜体、上下角标及除英文以外的文种等均请用铅笔注明。文中数据、结构式、公式、参考文献等请仔细核对,避免出错。文稿寄出后,如发现上述内容有错,请及时联系更正。 凡收到本刊收稿通知后3个月内未收到对稿件的处理通知,则说明该稿仍在审阅中,作者如欲改投他刊,须来信(挂号)与我刊联系。否则因此造成的损失,由作者负经济责任或其他责任。本刊开通在线查稿系统,如需查询请登录本刊网站。 凡退回作者修改的稿件请严格按本刊稿约要求及退改意见修改,务请2个月内修回并通过网上发回至编辑部将随修改稿一并寄出。如有问题请通过电子邮件联系。如因他故(例如补充资料、实验或另做实验等),超过时限,以新稿处理。 文责自负。依照《著作权法》有关规定,编辑部可对来稿修改、删节;凡涉及原意的重大修改,则请作者考虑。 为适应我国信息化建设需要,扩大作者学术交流渠道,本刊已加入中国知网(CNKI)光盘版、网络版,作者著作权使用费与本刊稿酬一次性付给。如作者不同意将文稿编入该数据库,请在来稿时声明,本刊将做适当处理。 来稿刊出后酌致稿酬。3 文稿的撰写要求 文稿应尽量减少层次,最多不宜超过3层。文题、层次标题、表题、图题及参考文献、致谢等,一律顶格书写。 文题 题名须简明确切,并能反映本文的特定内容,不宜过长,一般不超过20字,不要副题。避免使用化学式、公式及不太为读者所熟悉的缩写等。 作者 文稿的作者应是参与来稿专题研究工作的主要科技人员,应对全文的内容负责,并能回答文中的问题,是论文的法定权人和责任者。作者署名的次序按参加者对论文工作的贡献大小排序,第一作者须事先征得本文其他作者的意见,包括排列顺序。附第一作者简介并写明主要研究方向(限20字内);如标有通讯作者也需同时提供简介和主要研究方向,2人以上合写的文稿,应注明联系人,并附联系方式。作者的中英文单位名称要写全名,并附邮政编码。作者如多单位,则应在其名字的右上角注出阿拉伯字序号,并将单位名列在最后作者之后,用“;”号隔开。 摘要 为适应读者了解论文全面内容的需要,并便于参与国际学术交流,中、英文摘要均要求采用结构式摘要,即摘要内容要明确列出摘要的四个要素,即目的:研究、研制、调查等前提、目的和任务,所涉及的主题范围;方法:所用的原理、理论、条件、对象、材料、工艺、结构、手段、装备、程序等;结果:实验的、研究的结果,数据,被确定的关系,观察结果,得到的效果,性能等;结论:结果分析、研究、比较、评价、应用,提出的问题,今后的课题,假设,启发,建议,预测等。英文摘要(English abstract)写在中文摘要之下,其间空一行。论著要有英文摘要。摘要的英文题名、作者、工作单位和关键词均应与中文一致,ABSTRACT内容可比中文摘要详细些,尤其方法要详细,具体,可独立存在。英文摘要应明确列出四个要素,即OBJECTIVE(目的)、METHODS(方法)、RESULTS(结果)、CONCLUSION(结论)等。力求用词、语法、拼写、含意和逻辑正确。成文后最好请有关专家修改润色。 关键词 为适应计算机自动检索的需要和便于读者寻找文献,应标注能反映论文特征内容、通用性较强的、符合主题词表的术语为关键词,一般3~8个。中英文关键词数排列应一致。 标出中图分类号、文献标识码、文章编号(具体由编辑部填写)。 前言(引言或序言) 概述本题的理论依据、研究思路、实验基础及国内外现状(可列出主要的参考文献),并应明确提出本文目的,尤其指出其创新性。 药物、试剂、动物、植物、主要仪器 应说明来源及规格。药学有关名词以《中国药典》(2005年版)、全国自然科学名词审定委员会审定公布的《药学名词》、《化学名词》(科学出版社)为准。药名采用“国际非专利名(international nonproprietary names, INN)”,以《中国药品通用名称》(国家药典委员会编)为准。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的新药,则用批准的药名。药名较长时,可用缩写,但需在首次出现时注明,例如雷尼替丁(ranitidine,Ran)。药名写在剂量前面。不常见的药名,特别是新近上市的新药名,首次出现时,注上英文名。药物不良反应的个案报道要写明药品生产厂名和批号,住院号、尸检号、门诊号可省略。 方法 凡文献已有记述的方法,一般可引文献。对新的或有实质性改进的方法要写明改进处。如是自己创新的方法,则宜详述,以便他人重复。 计量单位及符号 计量单位一律采用以国际单位制单位为基础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定计量单位”(简称“法定单位”)。请参阅《量和单位》(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量名称、量符号应规范使用、书写。量名称有全称与简称之分(如“物质的量浓度”多简称“浓度”或“物质浓度”等),二者可等效使用,且多使用简称。量符号均应使用斜体,如m(质量),t(时间),V(体积),n(物质的量)。某些常用量及其符号,如比重(sp gr,sg)、原子量(AW,aw)、分子量(MW,mw)等,因其不符合有关规定或易与有关符号产生混淆或误解宜停用,应改用“相对密度”(d)、相对原子质量(Ar)、相对分子质量(Mr)等。单位名称也有简称与全称之分,两者可等效使用,数字后带单位者,均用单位符号表示。单位符号前的数字避免使用分数。数字与单位符号间应留一个字符空隙。当数值过大或过小时,应改用适当词头符号如M,p或以10n,10-n的形式表示,但应遵守有效数字及数字修约规则。单位、词头符号及阿拉伯数字一律采用正体。组合单位中的斜线不能多于一条,更不宜将斜线、负指数幂或汉字混用表示相除。如常用法定单位为“mg·kg-1·d-1”,不能再表示为“mg/kg/d”,“mg·kg-1/d”,“每日mg/kg”或“每千克mg/d”等。药物、试剂浓度及各类生化指标使用法定单位的基本原则是:①当其Mr或Ar已准确测得时(如各类电解质、维生素、糖类及其代谢产物、脂类及其代谢产物、非蛋白类含氮物质等),均应采用“物质的量浓度”,分别以mol·L-1,mmol·L-1,μmol·L-1,nmol·L-1,pmol·L-1等为法定单位表示。②当为混合物(如总蛋白、总脂、各类免疫球蛋白等)或其Mr或Ar尚未准确测得时,可采用“质量浓度”,分别以g·L-1,mg·L-1,μg·L-1,ng·L-1等为法定单位表示。③习以%,‰,比例数(如1∶1 000)等相对数表示结果者可继续使用;但当表示变动范围时,范围号(~)前后两数值中的%,‰或10n,10-n均应同时写出不能省略前者只写后者,如~(不能写成3~5%),“(~)×1012·L-1”(不能写成~×1012·L-1)等。④习用的各类百分浓度(v/v,w/v,w/w)及其单位g/dl(g%),mg/dl(mg%),ml%(vol%);当量浓度(N)及其单位N(Eq/L),mEq/L,μEq/L;克分子浓度及其单位M,mM,μM;以及表示微量物质含量的ppm,pphm,ppb等均应停用。年龄和体重均须用实际测得的平均数±标准差(±s)表示,按体重计算的药物剂量应以“g(mg)·kg-1·d-1”。 放射性核素或元素符号均应用正体且首字母大写。核子数应标在元素符号的左上角(不能再标于右上角),如14CO2,131I-albumin等,当有必要标明受激态时,可将受激态符号标在其右上角,如NO*表示电子受激态,而110Ag*或110Agm则表示核受激态等。元素、离子或基团的化合价应标在右上角,且应数字在前,表示正负化合价或阴阳离子的“+”或“-”在后,如Mg2+(不用Mg++,Mg+2),PO43- (不用PO4-3,PO4---)等。上下角标、幂指数等均应使用较主符号小一号的字母,手写时与主符号位于同一格内。 国际代号与缩写 文中尽可能采用国际代号与缩写,例如1秒写为1 s,2分钟2 min,3小时3 h,4天4 d,雌性♀,雄性,国际单位IU(用于表示酶活力的国际单位用U,不用IU;表示药物含量的单位用u,不用IU),概率P(不是P),紫外UV。静脉注射可用iv,肌内注射im,腹腔注射ip,皮下注射sc,脑室内注射icv,动脉注射ia,口服po,灌胃ig。GPT改用ALT,GOT改用AST等。国际代号不用于无数字的文句中,例如每天不写每d,但每天8 mg可写8 mg·d-1。 数字 作为量词(包括比率、时间等数字)均用阿拉伯数字;序词一律用阿拉伯数字。星期几一律用汉字,如星期六;夏历和中国清代前历史纪年用汉字,如正月初五、丙寅年十月十五日等;不定量词一律用汉字,如任何一个病人、3d为一个疗程等。数字的增加可用倍数表示;数字的减少只能用分数或%表示,如增加1倍,减少四分之一或减少25%。年份应写出全数不得省略,例如:“1998年”不写成“98”年。1990~1997年不能写作1990年~97年。避免使用因时间推移而易被误解的词,而应采用具体日期(月、日宜采用两位数)。 有效数字 测量数据不能超过其测量仪器的精密度。例如:6 437意指6 000分之1的精密度。任何一个数字,只允许最后一位有误差,前面的位数不应有误差。在一组中的±s应考虑到个体的变差,一般以s的三分之一来定位数,例如:(±s ) g,s的1/3超过100 g,平均数波动在百位数,故应写(±s ) kg,过多的位数并无意义。又如(±s ) mm,它的s/3= mm,达小数点后第二位,故平均数也应写到小数点后第二位,写成(±s ) mm。有效位数以后的数字修约数小于5则舍,大于5则进,如恰等于5,则前一位数逢奇则进,逢偶(包括“0”)则舍。修约时只可1次完成。例如:,若不要小数点,则应成23,而不应该→→24。百分数的有效位数根据分母数来定:1~10,一般不用百分数表示;11~100,百分数到个位;101~1 000,百分数到小数点后1位;余类推……。 表和图 凡用文字已能说明的问题,尽量不用表和图。如用表和图,则文中不需重复其数据,只需强调或摘述其主要发现,不要同时用表和图重复同一数据。包含英文摘要的文章,图题、图注、表题、表注采用中英文对照,图表中内容只用英文;不包含英文摘要的文章,图题、图注、表题、表注及图表中内容只用中文。图表中量和单位应是量的符号在前,单位符号在后,其间加一斜线方式表示,如λ/nm即表示以nm为法定单位的波长。图表要有序号,只有1个时,仍用“表1”或“图1”表示。图表中如采用缩写时,第一次出现时请用全称,以后再用缩写。图表需另用稿纸附在稿后,但在文稿内用框线注明表图的位置,如: 表1 △△…… 和 图1 △△…… Tab. 1 △△…… Fig. 1 △△…… 表格用三线表,两端开口,不用纵线;栏头左上角不用斜线;除栏头外,表身中不用或少用横线;表内尽可能不用或少用标点符号;上、下行的数字最好对齐;表内计量单位的名称要使用单位符号。表格最好设计成单栏表,表宽的字数(包括空格和直列与直列间空格在内)不超过33字。表注依序用1),2),3)……表示,写在右上角。曲线一般应经曲线拟合(curve fitting),并尽可能“直线化”,例如通过对数(lg)、倒数(reciprocal)、概率单位(probit)、算出单位(logit)等转换。直线应根据回归方程绘图。如有图注者应在稿内图位的框线下写明:1-……;2-……;3-……,或者A-……;B-……;C-……。照片用黑白片,必须反差鲜明,清晰易辨,常用大小为127 mm×178 mm。显微镜照片内应画长度标尺,如|—|,示1 μm,必要时,以↑标明上方位。为利于计算机处理和保证数据库准确检索与统计的原则,须有参考文献的类型和载体类型标识,根据GB3469规定,以单字母方式标识以下各种参考文献类型。

85 评论

抢银行的小怪兽

食品检验优秀员工事迹材料

在我们平凡的日常里,大家总免不了要接触或使用事迹吧,事迹可以很好地体现和宣扬特定的时代精神。那么相关的事迹到底怎么写呢?以下是我为大家收集的食品检验优秀员工事迹材料,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2015年7月15日中午,一位年仅52岁的食品检验员倒在了他热爱的工作岗位上,再也没有起来。他就是烟台市食品药品检验检测中心食品检验科副科长管锡建同志。三十年如一日,他把自己最宝贵的青春奉献给了食品检验事业,他靠着对党和人民的赤子忠心默默守护者千百万人的健康与安全。在扼腕痛惜之余,那个不知疲倦的身影,那张温暖诚实的脸庞,那颗坚毅执着的内心,永远定格在我们的记忆中。

一、勤奋敬业,认真负责,他是令人敬佩的实干标兵

1986年7月,管锡建毕业于厦门大学海洋化学系,毕业后从事食品检验实验工作,2002年走出实验室进行食品检验的抽样工作。在近30年的工作时间里,他勤奋好学、兢兢业业,多次被评为优秀员工和先进工作者,两次荣立三等功,发表国家级论文10多篇,研究的两个葡萄酒科研项目获烟台市质监系统科技创新成果一等奖。

管锡建热爱自己的事业,也深知这份工作的重要性。他认为做好食品检验工作是为行政监管提供技术支撑,落脚点是维护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容不得半点马虎。正是因为有了这样的认识,管锡建始终以最严格的标准要求自己,工作起来全身心投入,不知疲倦,每一项检测都反复比对、认真审核,下班时间又拿出大量时间学习新知识、新技术、新标准,确保自己不断适应新的形势和要求。他经常说:技不压人,要做好检验工作,就是要不断获取新知识,提高业务水平和技能,就是要脚踏实地,认认真真,一丝不苟,只有这样才能保证检验结果准确可靠。他用这句话不断鞭策自己,激励同事。直到今天,他仍然保持着两项检验检测记录,从未在检测中出过差错,从未耽误过任何一项工作。

管锡建的勤奋和敬业有口皆碑。有一年夏天,管锡建受派到济宁抽检,当时气温接近40℃,同事建议管锡建先在宾馆休息一天,而老管却说单位还有很多工作要干,不能在这白白浪费时间。2010年世博会前夕,管锡建又和同事赴上海抽样,在一家商场中抽取大量样品后,因忙于封存样品顾不上买午饭,商场负责人送来两份盒饭,当管锡建准备付钱时,负责人坚决不要。将样品封存完,管锡建临走时将钱悄悄放在了收银台……

二、服从大局,任劳任怨,年过半百毅然屡挑重担

2014年,烟台市进行机构改革,管锡建从质检所划转至食品药品检验检测中心,由于中心实验室人员短缺,领导考虑让管锡建到实验室从事检验工作。我们知道搞实验的都是年轻人,手眼灵活,管锡建都50多岁了,说实话不太适合实验室工作,而且当时他已经10多年没有从事实验室工作了,仪器设备、检验标准和工作方法等大量新知识需要从头学起。但为了工作需要,他还是痛快答应了。他说:“我服从领导安排,一定克服一切困难,尽快承担起检验任务,绝不耽误工作开展。”他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回到实验室后,他利用工作之余,挤时间抓紧学习新知识、新标准、新仪器、新方法,白天他在仪器操作上勤学苦练,晚上回家经常看业务书到半夜才休息。经过不懈努力,他很快承担起了食品检验任务。

食品科检品量多,品种复杂,检验标准多,原始记录和报告也多,对报告的校对审核工作非常重要也十分繁重,而且这项工作需要有丰富的工作经验、扎实的.基本功底和认真仔细的工作态度。考虑再三,领导还是把这项工作交给了管锡建。面对一摞一摞的检验记录,管锡建从不敷衍了事,总是从标准使用、检验过程、公式数据计算一项一项较对、一页一页查看,生怕漏项。报告太多没有办法,他就利用中午休息时间加班审核,这种状态也逐渐成为一种常态。他总是跟科里的同事说:我们发出的检验报告代表我们单位的技术水平和工作质量,一定不能有半点差错。在他的带领下,食品科工作虽多,但一切井然有序。

食品检验职能因为划转时间短,我们中心能够熟练开展业务独立承担工作的人员很少,管锡建作为业务骨干又主动承担起了帮带新人的任务。他工作异常认真,精益求精,标准总是看了一遍又一遍,每一项检验项目都认真仔细地去做,为其他同志树立了良好的榜样;同时,他对新检验员的指导也是不厌其烦,反复讲解,有时手把手教他们,直至他们学会,跟他学习的同事都非常敬佩他、感激他。

三、无视病痛,坚守岗位,他用生命诠释敬业的涵义

2015年1月,我们中心搬迁到新检测大楼,为了尽快取得食品实验室扩项资质认定,我们申请在2月8日进行现场评审,时间非常紧张。仪器检验条件的摸索,实验室仪器检定、玻璃器皿洗刷、标准液配制,现场样品考核等大量准备工作需要做。为此,管锡建带头在周末连续加班加点,亲手在刺骨的冷水中洗刷玻璃器皿,从不叫苦叫累。2月6日和7日晚上,管锡建和全科人员忙到凌晨才回家,8日早上,老管上班时,双眼布满了血丝。

取得食品扩项资质认定后,我们中心承担了各级政府安排的重大抽查行动以及风险监测、企业委托检验和发证检验等任务,加之实验室检验人员少,工作异常繁忙。5月份我们承担了省局食品重点抽查280多批任务,6月30日是最后截止时间,29日晚上,管锡建和同事加班到半夜终于把任务圆满完成。走出办公楼,老管又把同事逐一送到家门口才踏上了回家的路。

繁重的检验任务不断透支着管锡建的健康。今年4月,他晕倒在实验室的走廊上,最终被确诊为心肌梗塞。出院后,医生给他开了十天假条,叮嘱他一定好好休息,而他只在家里休息了一天就要去上班。妻子怕他身体受不了,阻拦不让他去,他发火说:“单位任务那么重,工作量那么大,我在家能呆得住吗?”他没有听从爱人的劝阻,第二天就上班了,面对领导和同事的劝说,管锡建始终坚称身体没事。实际上,在他带病上班期间还有过两次轻度发病,可他一直吃药忍着,瞒着领导、家人,坚守在岗位上。

7月15日,管锡建上班前感觉身体不适,家人再次劝他好好休息,但他仍没在意。当天中午,管锡建吃完午饭,在返回办公楼加班的路上,他又一次倒了下去,只是这一次,老管再也没能起来,他的生命永远定格在了52岁。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管锡建只是一个平凡岗位上的普通人,却以他那勤奋敬业、忘我奉献、视责任为生命的高尚品格感动和激励着身边每一个人。在我们心里,老管从未离开,他也永远不会离开他所热爱的事业!

吴小勇一直从事食品药品检验检测工作,先后担任过咸阳市产品质量监督检验所食品检测室主任、副所长。2013年食品药品监管体制改革后,吴小勇到咸阳市食品药品检验检测中心担任副主任、质量和技术负责人。

改革之初,由于食品药品检验检测中心是在原药品检验所的基础上重建,没有取得食品检验资质,无法开展食品检验业务。“当时面临的客观条件极其艰苦,既没有实验办公场所,也没有仪器设备,更没有足够的运行经费,专业技术人员也只有划转来的8名同志。”该中心一名老同志回忆说。为了尽快取得食品检验资质,全面开展食品监督检验业务,在市级主管部门的坚强领导下,该中心租用了一所大学的废旧教室改造成实验室,又聘用了10余名大学生担任检验员。

作为单位的质量和技术负责人,吴小勇深知责任重大,他迎难而上、勇挑重担,在时间紧、任务重且无任何资料借鉴的情况下,全身心投入计量认证和实验室资质认可工作,主持完成了30余万字质量体系文件的撰写工作,亲自制定、安排食品模拟试验工作方案,确定了模拟品种和项目参数。从收集标准、配置检验仪器、加强人员培训、规划实验流程到解决试验过程中出现的技术问题等,吴小勇始终坚守在工作第一线。

在2014年迎接国家实验室资质认定现场评审期间,他身先士卒,加班加点,废寝忘食,以强烈的责任心和使命感奋战在工作岗位上。在专家组现场评审结束的当天,吴小勇因劳累过度晕倒在实验室,被送到医院挂上吊瓶后,他心系实验室资质认定工作,举着吊瓶又重返工作岗位。在他和团队不懈努力下,最终,咸阳市食品药品检验检测中心以优异的成绩顺利通过了国家实验室认定评审工作,成为陕西省食品药品监管系统首家通过国家实验室资质认定评审的市级检验机构。

自2013年机构改革至今,吴小勇带领检测中心技术团队,砥砺奋进、开拓进取,先后圆满完成资质认定扩项、标准变更、地址变更评审10次。如今的咸阳市食品药品检验检测中心已发展到具备食品40大类333个产品2747个参数、药品和洁净度检测等4大类577个参数的检验能力,综合检验能力位列全省前茅。

攻坚克难,做改革创新的先行者

2014年2月,原国家食药总局印发《关于开展县级食品安全检验检测资源整合试点工作的通知》,咸阳市食品药品检验检测中心紧抓改革试点契机,在全国率先提出了“整市推进、区域设置、垂直管理”的改革思路,着力解决县级检验机构“小、散、乱、弱、瘫”等问题。在咸阳市委、市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在省级、市级主管部门的精心指导下,该中心深入开展调研论证,紧密结合咸阳实际,提出了“跨部门、跨区域、跨层级”整合检测资源,构建食品药品检验检测“一干四支”新格局的建设构想,即以咸阳市食品药品检验检测中心为主干,将咸阳市划分为四个区域,分别建设四个区域性食品药品检验检测分中心作为分支机构,形成机构区域型、资源共享型、技术互补型检验体系。

这一改革思路在全国范围内开创了检验资源整合的先河,得到了原国家食药总局和原陕西省食药局的高度认可和充分肯定,将咸阳市确定为整市推进县级食品安全检验检测资源整合试点城市。

思路既定,雷厉风行。如何让项目落地实施并取得实效,成为解决问题关键。在中心领导班子的精心部署下,吴小勇带领技术团队深入全市13个县市区开展资源摸底工作,紧密结合“一干四支”机构布局的特点,以先进的设计理念和科学的业务预判为指引,确定了国内领先的现代化实验室建设方案,系统规划了实验室的总体布局和检验流程,提出了以分场所形式取得检验资质和检验能力的建设方向。

经过两年多的精心建设,2017年,“一干四支”五座现代化实验楼全面建成并取得检验资质,实现了省钱节编、精简机构、吸引人才、强化能力、树立权威等诸多建设目标。2017年12月,原国家食药总局在咸阳市组织召开了全国县级食品安全检验检测资源整合工作现场会,将“咸阳模式”确定为标杆和样板,向全国进行推广。

检验为民,做食品安全的守卫者

2018年,按照咸阳市食品监督抽检“市级统管”总体部署,咸阳市食品药品检验检测中心年检验任务量达到2万余批次,是以往任务量的4倍,全面达到了创建国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食品检验量每年每千人4批次的标准。

面对艰巨的检验任务,吴小勇使命在肩、勇挑重担,在承受病痛的情况下,依旧加班加点忘我工作。2018年3月,由于长期腹痛未及时检查导致结肠憩室穿孔,被紧急送往医院手术。术后恢复期间,医生要求住院至少半个月,但他心系技术工作,仅住院一周就默默返回工作岗位。2014年至今,他组织完成食品药品检验已达万余批次,先后参与省市16起食品安全事件应急处置工作,所有检验报告无一例差错,实现了历史性突破。

在开展检验业务的同时,吴小勇带领团队充分发挥技术优势,积极推动食品安全科普宣传工作,每年组织参加“3·15”消费者权益保护日、食品安全周、实验室开放日等科普宣传活动,为政府部门、学校、企业等讲授食品安全知识达3000余人次。他主笔起草的《地理标志产品 淳化荞面饸饹》《淳化荞面饸饹制作工艺及技术规程》等陕西地方标准,编发的《食品安全专项抽检质量分析报告》等,为食品安全监管和企业改进生产工艺提供了技术指导。他先后在《粮食加工》《绿色科技》等刊物上发表学术文章20余篇。他参与编著《食品添加剂安全与应用》《食以安为先》等科普类图书两本,为广大群众及生产企业提供了科普学习读本。

2020年疫情防控期间,他逆行冲锋,奔走在食药监督抽检第一线。按照咸阳市市场监管局的总体部署,针对易变质的酱卤肉制品、豆制品等,以及呼吸系统用药、抗生素和抗病毒类药物,组织开展了专项抽检工作。同时,联合各县市区市场监管局在农贸市场、疫情防控蔬菜便民供应点、便利超市等场所,组织开展食品现场快检6959批次,检出阳性样品21批次,用实际行动捍卫了老百姓“舌尖上”的安全。

不用扬鞭自奋蹄。在食品安全战线,正是有了吴小勇这些敬业奉献、勇于担当、开拓进取、忠诚为民的先进个人,才筑起了坚实的食品安全技术防线,有效维护了老百姓“舌尖上”的食品安全。

183 评论

相关问答

  • 食品检验期刊

    食品类的核心:《中国食品卫生杂志》,我觉得这个还能扯上点关系。那个学报真的不咋地。食品质量安全监测应该可以投到这个期刊的吧。你可以试试看,如果审稿不过,再考虑其

    leemary6401 5人参与回答 2023-12-06
  • 药品检测论文

    药物分析(习惯上称为药品检验)是运用化学的、物理学的、生物学的以及微生物学的方法和技术来研究化学结构已经明确的合成药物或天然药物及其制剂质量的一门学科。它包括药

    就爱装修 2人参与回答 2023-12-07
  • 食品检验检测论文

    你好,希望我们可以帮你。相关资料在知网,万维网能查到资料。论文不会写,最关键的是要把心态放正,一步步来,多看点范文,看看别人怎么写的,食品安全与检测方面论文是我

    猪咩小宝er 3人参与回答 2023-12-07
  • 食品检测实验论文

    为了更好的提高微生物食品的安全性,对微生物的检验技术的发展就变得十分的重要。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食品微生物论文,供大家参考。 【论文关键词】:食品微生物 实验教

    念念花语 3人参与回答 2023-12-10
  • 食品药品检测专业毕业论文

    发展绿色食品大豆产品促进黑龙江省大豆产业振兴摘要:黑龙江省借助得天独厚的环境资源优势和较高的机械栽培技术水平,绿色食品大豆生产取得了较快的发展。但由于受国际市场

    公山虚1 4人参与回答 2023-1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