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4

  • 浏览数

    322

吃不胖的妩媚
首页 > 学术期刊 > 儿童时代杂志发表的诗

4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腾瑞水暖卫浴

已采纳

张秋生的作品有《啄木鸟小队》、《校园里的蔷薇花》、《燃烧吧,篝火》、《三个胡大刚的故事》等。

张秋生精品书系,全面收录了张秋生最经典的童话、诗歌、散文等作品。全套书根据作品的不同类别共分为五卷,分别是小巴掌童话、魔幻奇境童话、森林情趣童话、四季梦幻童诗和心灵成长散文。

这些作品想象天马星空,语言幽默风趣、意境如诗如画,能够让小读者在阅读中感受到快乐、温暖与智慧。此本为心灵成长散文,童年阁楼上的白云,其中精选了张秋生有关成长与创作的散文,如《童年阁楼上的白云》、《狮子座兔子的自白》等。

张秋生介绍

1958年开始发表儿歌、儿童诗,曾任《儿童时代》杂志编辑,后调上海少年报社,任该报副总编辑、总编辑,并兼任《童话报》主编。出版有儿童诗集《啄木鸟小队》、《校园里的蔷薇花》、《燃烧吧,篝火》、《三个胡大刚的故事》、《爱美的孩子》。

童话诗集有《小猴学本领》、《小粗心奇遇》、《天上来的百兽王》。童话集有《小松鼠和他的伙伴们》、《小巴掌童话百篇》、《丫形树上的初级女巫》、《鸡蛋·鸭蛋·老鼠蛋》、《来自桦树林的蒙面盗》、《狮子和老做不醒的梦》、《强盗、精灵和巫婆的故事》等。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张秋生

89 评论

国美京华城

出版有儿童诗集《“啄木鸟”小队》、《校园里的蔷薇花》、《燃烧吧,篝火》、《三个胡大刚的故事》、《爱美的孩子》,童话诗集《小猴学本领》、《小粗心奇遇》、《天上来的百兽王》,童话集《小松鼠和他的伙伴们》、《小巴掌童话百篇》、《丫形树上的初级女巫》、《鸡蛋·鸭蛋·老鼠蛋》、《来自桦树林的蒙面盗》、《狮子和老做不醒的梦》、《强盗、精灵和巫婆的故事》等。张秋生(1939年8月-),出生于上海,天津静海人,中国著名儿童文学家,上海少年报社总编辑。他曾任《儿童时代》杂志编辑,后调上海少年报社,有《燃烧吧,篝火》《小猴学本领》《狮子和老做不醒的梦》等作品,其作品先后获陈伯吹儿童文学奖、中国作家协会全国优秀儿童文学奖和宋庆龄儿童文学奖等。

113 评论

丹凤眼女汉子

《繁星》(诗集)1923,商务 《春水》(诗集)1923,新潮 《超人》(小说、散文集)1923,商务 《寄小读者》(通信集)1926,北新 《往事》(小说、散文集)1930,开明 《南归》(散文集)1931,北新 《姑姑》(小说集)1932,北新 《冰心全集之一——冰心小说集》1933,北新 《冰心全集之二——冰心诗集》1932, 北新 《冰心全集之三——冰心散文集》1932,北新 《闲情》(诗、散文集)1922,北新 《去国》(小说集)1933,北新 《平绥沿线旅行记》(散文集)1935,平绥铁路管理局 《冬儿姑娘》(小说集)1935,北新 《冰心著作集之一——冰心小说集》1943,开明 《冰心著作集之二——冰心散文集》1943,开明 《冰心著作集之三——冰心诗集》1943,开明 《关于女人》(散文集)1943,天地 《冰心小说散文选集》1954,人文 《陶奇的暑期日记》(小说)1956,上海少儿 《还乡杂记》(散文集)1957,上海少儿 《归来以后》(散文集)1958,作家 《再寄小读者》(通信集)1958年3月11日,到1960年,共写21篇 先后在《人民日报》、《儿童时代》上发表 《我们把春天吵醒了》(散文集)1960,百花 《小桔灯》(小说、散文、诗歌合集)1960,作家 《樱花赞》(散文集)1962,百花 《拾穗小札》(散文集)1964,作家 《晚晴集》(散文、小说合集)1980,百花 《三寄小读者》(通信集)1981,少儿 《记事珠》(创作谈)1982,人文 《冰心论创作》 1982,上海文艺 《冰心作品选》 1982,少儿 《冰心散文选》 1983,人文 《冰心选集》(1—2)1983,四川人民(未出齐) 《冰心文集》(1一3)1983,上海文艺(未出齐) 《冰心全集》(1-8)1994年,海峡文艺 《只拣儿童多处行》1980,少儿 ,编至小学语文课本中. 《我的秘密》1957 散文方面,连续创作了四组系列文章,即《想到就写》《我的自传》《关于男人》《伏枥杂记》.确切时间不知道. 《山中杂记》 《遥寄印度哲人泰戈尔》说《繁星》《春水》是受泰戈尔《飞鸟集》影响编创.

232 评论

sweetdream8

我们,新中国的儿童!我们,新少年的先锋!团结起来,继承着我们的父兄,不怕艰难,不怕担子重,为了新中国的建设而奋斗,学习伟大的领袖———毛泽东!这一节歌,相信上个世纪50年代过来的人,都非常熟悉。为了写这篇文字,问过几位出生于此时间段的中年人,只要唱出第一句,大家都是异口同声:“《中国少年先锋队队歌》。”其实,这还不是最初的歌名。1949年10月,新政权为少年儿童建立了全国的统一组织:“中国少年儿童队”。1950年7月,由郭沫若作词、马思聪谱曲的《中国少年儿童队队歌》问世。1953年,组织改名“中国少年先锋队”。这首歌,也便以《中国少年先锋队队歌》,为大家广泛传唱。郭沫若是位极富童心的诗人,一生为少年儿童作了相当数量的诗歌。这些作品,一部分被音乐家谱上曲,在少年儿童中传唱,产生了广泛影响。郭沫若这样做,是基于他对少年儿童健康成长需要的深入认识。1950年5月,他参加了全国少年儿童干部大会。在《在春天抢着来播种》的发言中,郭沫若希望作家和少年儿童的作者,创作出好的文艺作品,“以优胜劣败的形象来淘汰那些不良的作品,解救少年儿童精神上的饥饿。”“努力培养他们有正确的思想和高尚的情操。”郭沫若这样说,也身体力行这样努力去做。就在5月,他作了一首《“六一”颂》,向儿童们祝贺节日:小朋友们,亲爱的小朋友们,/今天是你们的节日,太阳照耀的这样辉煌,/这六月一日和正月一日的元旦一样。/我诚恳地祝你们健康,健康,健康,/祝你们自由自在地在自由的天地中成长,/祝你们一个个都长成为人民中国的栋梁,/祝你们一个个都成长为人类社会的栋梁。从引录的这一节诗中,可以看出诗人的衷心祝愿和对孩子们的期望。不久,受委托,他创作了那首影响过一代代少年儿童的《中国少年先锋队队歌》。之后的许多年,一遇到“六一”节,郭沫若就常常为少年儿童作词写诗,以示祝贺。1951年5月31日,由郭沫若作词、吕骥谱曲的《六一国际儿童节歌》在《人民日报》发表;当天晚上,郭沫若又在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向少年儿童作了题为《献给儿童节的礼物》的演讲。当月,一首《向儿童们献花》的诗作,又发表了出来。1954年6月,郭沫若到苏联出席会议,会后到黑海避暑胜地加格拉休息数日。在此期间,一位四岁的苏联小女孩玛娜娜,拿着一束红蔷薇,和一个鹦鹉螺,来向这位中国诗人敬献。当郭沫若见到这位手执礼物,等了他两三个小时的可爱的小妞妞时,情绪非常激动。他一口气写出了一首长达134行的诗歌,题名直接用了女孩的名字:《玛娜娜》。此诗后来发表在1955年1月的《人民文学》上,算是给中国儿童们一件异乡的礼物吧。1955年5月,为祝贺儿童节,也从当时少年儿童的教育情况触发,郭沫若以儿童的口吻,创作出一首《孩子们的衷心话》:我们喜欢那些小蜜蜂儿呵!/它们在田地里飞绕着菜子花,/每朵花里它们都争着去采蜜,/飞来飞去,做了工作多好耍。我们喜欢那些小燕子儿呵!/一大清早便扑着翅子学爹妈,/开头都好像还有些儿害怕,/一下子便成了独立的飞行家。我们要去爬山,要去把船划,/请你们也一道去吧,一道去吧!/不是说太阳是生命的源泉吗?/多去和太阳见面,咱们不要怕。我们不怕摔跤,不怕风吹雨打,/就只怕把我们死死地关在家;/像只笼子里的小鹦哥一样呵,两只翅膀儿都要被人们关麻。这首诗,语调是活泼的,但以孩子口吻提出的问题,却值得父母和教育工作者思考。这表达了郭沫若对孩子们的深入体会和真切关爱吧。这首诗发表不久,郭沫若又写出一篇文章,大声呼吁:《请为少年儿童写作》。有感于我国儿童文学作品稀少状况,郭沫若列举了大量中外实例,说明儿童文学对人少年时期的重要性。呼吁之余,郭沫若还热切祈望:“朋友们,我向你们请求。假如你们赞成,就请把这订在创作计划里面吧———一二年内,至少要为少年儿童写一篇东西。”郭沫若这样呼吁,自己也认真落实。1956年5月,为庆祝“六一”儿童节,他作诗一首《永远的春天》。不过一个月,郭沫若又以《红旗迎风飘》为名,作了一首《少年运动员之歌》。当时,郭沫若的工作及创作任务十分繁重,但为少年儿童写诗作歌,他总格外“偏爱”,尽力优先。1958年6月1日,郭沫若发表诗作《小时好》。勉励儿童们积极参加学习、劳动、锻炼。当天,郭沫若访问张家口,但是,他没有忘记孩子们,即刻作诗《在张家口迎儿童节》:适逢儿童节,/我来张家口。/途遇少年和儿童,/锄锹抱在手。/时代大跃进,/少年出英雄。/人人都是张狗丢,/领巾分外红。“张狗丢”,是当时一个少年劳动模范。这首诗,比较先前所作,显得有些简单化。可当时,人人都在“大跃进”,郭沫若每天都要作诗多首,精力难免应付不下来,质量当然就要打折扣了。1959年6月1日,为祝贺儿童节,郭沫若又在《人民日报》,发表诗作《小朋友,你们好!》。之后几年,大约因为政治经济形势,郭沫若较少为少年儿童写作诗歌了。直到1963年“六一”节前夕,郭沫若才在《文汇报》上发表了题为《长远保持儿童时代的精神》的文章。文章以真挚的感情表示要向儿童们学习。他说:“儿童时代对于客观的新鲜事物最敏感,每时每刻在不知不觉之间都在进行着学习,把客观的新鲜事物不断地印在自己的脑子里,增加自己的认识和知识,就像蜜蜂很勤快地采集花蜜和花粉来酿成蜂蜜的一样。”几天之后,为《儿童时代》杂志创刊15周年,郭沫若在6月7日《人民日报》上,发表了《红领巾的祈愿》一诗:敬礼!我们宣誓:我们是红领巾,/我们要做红色的接班人,/红旗的一角,/紧贴着我们的心。/热爱生产劳动,/热爱科学实验。/我们要做大寨人,/我们要做大庆人。/做一切都要专心,/四处都有学问。此诗后来收入《沫若诗词选》时,改题为《红领巾的宣誓》。之后,除去极偶然地题字外,郭沫若几乎就没有再为他所爱的少年儿童写诗了。但是,追溯起来,郭沫若为儿童写作诗歌,还不仅是1949年后。在此前,这位充满童心的诗人,也曾多次为少年儿童写作,尤其抗战时期。郭沫若当时除去为小学校、幼稚园写过几首校园歌,还写出了多首轻快活泼的儿歌。在诗人的创作生涯里,这是不多见的。1941年4月4日,郭沫若在重庆,写出一首名为《满天星》的儿歌:青石板,板石青,/青石板上钉铜钉。/你说这是什么子?/我说这是满天星。/满天星,星满天,/天河流在天中间。/东有牛郎西织女,/隔河相对泪涓涓。/满天飞,鸦鹊叫,/天河上面搭了桥。/牛郎织女会桥头,/天下女儿争乞巧……这首儿歌,显然借用了旧有儿歌形式,添加了改进的内容和诗人的心情,读来是颇有味道的。大约是到了四川,临近家乡,乡音惹人亲近,作这首儿歌后不久,郭沫若童心大发,又先后写出几首可喜的儿歌。同年8月17日,郭沫若又作了一首名为《燕老鼠》儿歌。当年9月1日,郭沫若乘兴又作儿歌一首《鸡公是号兵》:鸡公是号兵,/清早就吹号。/大家快醒来,/太阳出土了。/鸡公是号兵,/中午又吹号。/大家快鼓劲,/太阳当顶了。/鸡公是号兵,吹号吹得勤。/不管风和雨,/不怕热和冷。“鸡公”即公鸡。郭沫若连续作出几首儿歌,也许不仅仅是童心大发。当时适合儿童心性的儿歌、童谣太少,使郭沫若这样的大诗人深感有责任、义务,来从事这项在一些人眼里属“小儿科”的创作。这当然是诗人心胸宽阔和不凡见解的展现。儿童,是世界、人类的未来,这是我们常常高声颂赞的。可是,儿童该如何成长,在怎样一种良好空间生长?读什么,唱什么?一般人想的、做的,却相当有限。郭沫若,一位杰出诗人,他的《女神》是现代文学一座令人瞩目的高峰。可同时,在其一生中,他又多次呼吁,并亲自动手,为孩子们写作诗歌。以这样的方式,影响着少年儿童的心灵、精神,这是十分值得珍视的功绩,也是后人们应注重继承发扬的良好传统。当然,这不仅仅对于舞文弄墨的诗人而言,每一个从儿童时代走过来的成年人,都有责任,有义务思考,应该为孩子们做些什么?因为这不仅仅为孩子,也是为自己,为社会,为中国的未来。

336 评论

相关问答

  • 儿童时代杂志怎么样

    少年报应该不是杂志吧,应该是:我爱看《儿童时代》《少年文艺》等杂志

    疯疯丫头315 3人参与回答 2023-12-06
  • 儿童时代快乐苗苗杂志

    故事书1、《斯凯瑞金色童书》2、《聪明豆绘本》 3、《幼儿画报》 4、《我的野生动物朋友》 5、《青蛙弗洛格成长故事》 6、《小熊比尔和最好的朋友》 7、《发明

    放牧死亡 5人参与回答 2023-12-10
  • 儿童时代杂志70年代

    您好!根据本次您的咨询,您的哥哥有口吃问题,总是感觉自己口腔里口水比较多,可能是口腔唾液腺比较发达...

    爱在撒哈拉 5人参与回答 2023-12-07
  • 儿童时代是杂志吗

    1.儿童时代不是报纸。改为 这两种刊物2.为。。。。营造。。。。的气氛。3.为了做到

    来去匆匆的我 3人参与回答 2023-12-10
  • 儿童时代杂志图片

    喜    报         内江市作家协会会员、《西南作家》杂志签约作家周晓霞老师的散文《童年的阅读时光》,见刊于2018年11月30日《晚霞报》。特此祝

    酸甜苦辣咸丫头 2人参与回答 2023-1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