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色的花瓶
幼儿早期教育是人类接受教育的关键时期,也是一个人基本素质形成及各类习惯养成的关键时期。在教育实践中,人们已经意识到各种行为习惯养成的重要性,养成良好的习惯,将直接影响着孩子一生的发展,而进餐教育也是幼儿健康驾驭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计划生育国策的深入人心,独生子女越来越多,孩子已成为家庭中的核心,家庭中的“小太阳”、“小皇帝”,这使孩子形成了一种“饭来张口”的不良饮食习惯,存在厌食、偏食,饭前过量吃零食等现象,这些不良进餐习惯将会影响幼儿身体的正常发育,家长也因此而深感头痛。那么,怎样使孩子从小成养自觉良好的进餐习惯呢?个人觉得家长、教师要学会善于观察每个孩子的不同,因人而异采取不同的方法,从细节入手,持之以恒去引导孩子培养良好的进餐习惯。一下简要谈谈本人在幼儿教学中采取的颇有成效的做法:一、 家长、教师密切配合,协调一致共同引导幼儿有个良好的行为习惯,离不开家庭的熏陶,也离不开老师的引导。现在生活条件好了,在饮食方面,家长对孩子比较“松弛”孩子喜欢吃什么就吃什么,不爱吃的干脆就不吃,总是由着孩子说了算。所以,使孩子造成偏食的现象。在开学初的家长会上,我也向家长提到了孩子在幼儿园吃饭吃碰到的问题,每次孩子们在吃饭的时候,我也一直在关注着,为什么孩子们在饮食方面有这样的差距。有的孩子甚至在吃鱼肉的时候,老师帮忙撕碎喂他,他还是全部吐出来。如果现在不改正一旦形成了这个坏习惯,那以后对于他们的健康身体是大有影响的。因为现在孩子正在长身体,各方面都需要营养。同时,也向家长了解了有部分孩子在家中是由成人喂饭的,甚至有的孩子要家长哄着吃,追着吃。另外,幼儿偏食、挑食、饭前吃过量零食的现象也很普遍。所以,我认为良好进餐习惯的培养少不了教师的耐心教育,同时也需要家长的配,协调,家长和幼儿驾驶实施同步教学,从而使孩子更快更有效的养成好习惯,假如家长与幼儿教师的做法不一致,容易使孩子感到无所适从。二、 巧用游戏方法培养幼儿餐前洗手的习惯手是人体接触外界最多的部位,也是做容易受到污染。特别是孩子,天生好动 ,他们常常在吃东西之前忘了洗手,这样很容易把病菌带到嘴里,所以我们要经常提醒孩子,养成饭前便后要洗手,手脏了要洗手的习惯,并保持小手的干净。同时要让幼儿学会正确的洗手方法。刚开学时,我总是发现班上有个别孩子的洗手方法不正确,摸了肥皂就冲掉,这样没有洗掉手上的细菌。所以,孩子们在每次洗手前,我总是唠叨着,边示范给孩子们看:卷起袖子,打开水龙头、充分冲湿双手,摸肥皂,手心、手背、手腕搓一搓,用清水冲掉、关掉水龙头、双手合拳甩一甩,用毛巾擦干。就这样,孩子们在手把手的引导下,使每位孩子都学会了正确的洗手方法。为了使孩子们养成洗手的习惯我还字编了一首《洗手歌》:“呜,咔嚓咔嚓,排队啦!来洗手,打开水龙头呀,小手冲冲湿呀,摸摸肥皂。搓一搓,搓手心;搓一搓,搓手背;搓一搓,搓手腕,小手冲干净!再用毛巾亲一亲,看,小手小手,干干净净。”孩子就是孩子,有的事情我们可能说一遍两遍他们能明白过来,但是有的事情我们要经常提醒正确引导,如今孩子们已养成了正确、勤洗手的好习惯,我觉得自己每天的唠叨不是多余的,事实证明了一切。所以说我们的工作是琐碎而繁杂的,即要耐心、又要细心,才能使我们的工作越做越好。三、 开展丰富多彩活动,引导幼儿常规进餐孩子总是喜欢一些有趣、深动的游戏活动,根据幼儿的心里特点,而单单和他们说道理他们不能理解也不感兴趣。在教学中,我经常采取讲故事、做游戏等的方法,来鼓励幼儿初步了解每天按时定量进餐的重要性。例如,我经常利用“娃娃家”这一孩子们十分喜欢的游戏来教导孩子如何正确使用餐具,喂小宝宝吃饭,比一比谁当起“爸爸”“妈妈”来最像,并在教学中用各种轻松、风趣的形式,用浅显易懂的语言穿插进去《怎样吃最有营养》一书的教学,使孩子掌握一些常规粗浅的营养知识,懂得要想身体好,就必须吸收全面的营养,合理地搭配饮食,健康茁壮地成长。通过故事《胖胖和瘦瘦》,使孩子们懂得挑食的孩子又瘦又小,样样都爱吃的孩子长的又健有壮。此外,在日常生活中,我利用农村资源,曾在秋收的季节,带领班上的孩子们参观农民收割稻谷,还组织孩子们一起帮着拾稻穗,在劳动的过程中让孩子感受到农民伯伯劳动的辛苦,并通过故诗《锄禾》,教育孩子要爱惜粮食,明白我们吃的粮食都是来之不易的。四、 纠正幼儿偏食、挑食等不良进餐习惯相信大多数的老师和我一样有过这样的困惑:孩子在进餐时,有的孩子光吃饭,不吃菜,有的孩子爱吃荤菜,不爱吃素菜,有的孩子吃饭速度特别慢,等等。@_@我是分割线@_@那么,如何纠正幼儿在进餐中诸如偏食、挑食、饭前吃过量零食等不良习惯呢?在教学实践中我有几下几点做法与大家一同探讨:1、 进餐前夸一夸每个孩子都有同一特点,他们喜欢听好听话,我就是抓住他们的心理特点进行教育。例如,在餐前对进餐表现较好的孩子进行表扬,“辉辉小朋友吃饭真是乖,吃得又快有好,大家都要向他看齐啊”“大家看,帅帅小朋友坐的真端正,这样吃饭的时候,营养很快就流到胃里,被身体吸收,长得又帅又壮。”2、 进餐时夸一夸健康的身体离不开膳食,要让孩子拥有健康的身体,健壮的体格,就必须引导孩子均衡膳食,合理搭配,全面吸取营养。孩子的模仿能力特别强,他们会观察、学习承认的一举一动,在实践中,我们要根据幼儿的心理特点进行循环渐进地引导,在进餐前,我们必须在孩子面前塑造一个良好的榜样。每天在进餐前,我都会给孩子们介绍菜名,让他们知道我们吃的菜叫什么名字,并且简单的了解它的营养价值,有时候碰到孩子特别不喜欢吃的菜,像海带我们班的蒙蒙小朋友特别不爱吃,每次吃海带时,他总是不高兴。怎么办呢?我始终想不出最佳的办法,但是一次游戏活动中,《勇敢的小鲸鱼》使我得到了小小的启示,我让幼儿戴上头饰扮演小鲸鱼,然后游过三个包围圈,找到钥匙救出被困在大石头缝里的小海龟,对呀!我何不在孩子吃饭时扮演小动物的角色呢?于是我就忙开了,自做了一些小动物的头饰并戴上头饰扮演小动物的角色,如戴上鲸鱼的头饰,用童趣而神秘的语气对孩子们说:“我是大海里的鲸鱼壮壮,你们瞧,我的身体多么高大,我的皮肤滑滑的,小朋友们都喜欢我。告诉你们一个小秘密,小朋友你们吃的海带就是生长在大海里的一种水草,我也很喜欢吃海带,海带营养丰富,含有大量的碘,碘是小朋友身体里不可缺少的一种东西,多吃海带,才能让我们变的很强又壮!”然后,我就津津有味地吃起海带来,边吃边说:“真好吃啊!”于是,孩子们也就自觉的动起了勺子,蒙蒙也跟着拿起勺子,慢慢地吃了起来,经过一段时间的引导,如今孩子们碰到吃洋葱、芹菜等都会大口大口地吃起来。此外,还有一些孩子光爱吃素菜或者爱吃荤菜,我经常会用个中游戏的方式来鼓励孩子每样才都要尝试一下,合理搭配,均衡膳食,均衡营养。在孩子进餐时,我总是用夸张的方式鼓励他们,哪怕孩子只有一点点进步,我也会积极鼓励他们,如常鼓励他们说:“一口饭一口菜,放在嘴里嚼一嚼,真好吃。超超小朋友,你真棒”“怡怡小朋友,你吃饭真像火车钻山洞,盛满饭的小勺子像一列小火车呜呜地开进你的嘴巴,你真会做游戏。”3、 进餐后夸一夸孩子们在进餐后,我经常让大家围坐在一起,对今天的进餐情况做个小结,表扬和鼓励有进步的孩子,发给他们小红花,小帖画,自制的小卡片等作为奖励,并进行口头鼓励,如:“越越小朋友,你不留剩饭,吃的干干净净的,真棒!”“杰杰小朋友,撮子真高兴有你这样 的朋友,你是个爱干净的乖宝宝!”“阳阳小朋友,你跟大哥哥、大姐姐一样,爱吃蔬菜爱吃肉,你是最棒的!”诸如这样的夸奖,有利于调动孩子的积极性,也有利于幼儿间的互相学习,能够较为有效的纠正幼儿偏食、挑食及剩饭等不良进餐习惯。幼儿园的工作就是那样,耐心、细心加爱心,我们教育幼儿也要持之以恒,现在我班上的小朋友经过一段时间的培养和教育,孩子们在进餐方面得到了良好的改善,不再有偏食、吃零食的坏习惯,每个孩子都能干干净净地吃完自己的一份饭菜,家中、幼儿园里协调一致,家长们也感到特别惊讶。幼儿园的工作就是那样,耐心、细心加爱心,我们教育幼儿也要持之以恒无论做什么事情都不要怕麻烦,一次不行两次,两次不行三次,甚至更多。。。。。。,相信我们的工作能够做好,相信我们的孩子,在老师的细心呵护下健康、快乐的成长
小皮球佳佳
链接:
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孩子们不怎么吃饭成为父母之间流行的苦恼。经常姐妹和我抱怨孩子们不喜欢吃饭,每天吃饭就像战争一样。 那么为什么孩子们不想吃东西呢?
这里有让宝宝爱上吃饭的12个秘籍课程,希望能帮到你
达宝利姜广丛
1.改善食物外观及味道精美诱人的食物往往能够激发人们的食用欲望,幼儿比较喜欢颜色艳丽以及一些可爱的卡通形象,家长在幼儿日常饮食方面可适当多下点功夫,例如可以将饭菜拼成一些卡通动物形象来刺激幼儿的感官。有些食物的味道比较特殊,家长则可以将几种菜混搭在一起,试图分散掉点食物原有的味道。2.控制幼儿零食的摄入量家长在日常生活中要控制幼儿零食的摄入量,饭前尽量减少零食的摄入,保证幼儿正常的一日三餐,不要将零食代替正餐。饭前饭后可适当的吃一些水果,有助于消化。3.激发幼儿主动进食的兴趣要激发幼儿主动进食的兴趣,如何来采取行之有效的方法呢?幼儿不喜欢吃饭只吃菜,此时家长可以将饭做成饭团,在饭团中加入菜,这种新鲜的吃饭方式或许可以勾起幼儿的进食兴趣。由于幼儿喜欢新鲜事物,因此通过改变食物本身的外观及搭配方式来吸引幼儿的注意,。另外幼儿在家中一般都是和父母吃饭,比较单调,那么我们可以适当去亲戚家吃吃饭,或是邀请亲戚家的孩子或者小伙伴一起来家里吃饭,幼儿是好模仿的,当幼儿看到自己的同伴在津津有味的吃着自己不喜欢吃的食物时,幼儿或许会选择在同伴的鼓励下也来吃一吃自己不喜欢吃的食物,幼儿挑食的不良习惯也得到了改善。4.家园共同培养幼儿健康的饮食习惯家长及幼儿园教师要正确引导幼儿进食,家长在家中要以身作则不挑食不偏食,当幼儿出现挑食的现象时要及时的进行教育和引导,告诉幼儿不能养成挑食的坏习惯,每种食物都应该吃一点,这样才能更健康快乐的成长。家长和幼儿园内的老师可定期的进行沟通交流,询问幼儿近期的饮食情况,针对幼儿饮食习惯中的不良行为加强引导与教育,为幼儿的健康成长服务。5.为幼儿科学合理的配餐幼儿园和幼儿家长可根据幼儿每日营养所需来科学合理的为幼儿配餐,饭后可适当添加水果。家长可学习一些幼儿饮食方面的知识,为幼儿健康成长保驾护航。当幼儿对某些食物出现挑拣的情况时,家长可利用其他食物来分散幼儿的注意力。当幼儿慢慢习惯了这种混搭的方式后,可慢慢的改变此搭配形式,重新制造出新的搭配模式,当幼儿完全可以适应这多种不同的搭配模式时,那么就意味着他们已经适应了这几种菜,那么幼儿挑食的问题就得到了改善甚至是解决。随着幼儿挑食问题关注度的不断提升,幼儿挑食的原因主要为食物特殊的外观、气味特殊;幼儿认知水平较低;家长不良饮食习惯对幼儿饮食的影响。为了促进幼儿身心全方位的健康发展,我们应对幼儿的生活饮食极为关注,针对幼儿挑食这一现象,我们可以通过为幼儿科学合理的配餐;激发幼儿的饮食兴趣;家长以身作则,发挥其榜样作用;家园合作,共同帮助幼儿形成良好的饮食习惯。
小聪聪爱妈妈
浅谈大班幼儿喜欢上吃蔬菜类食物的策略论文
幼儿期是生长发育的关键时期,是身高、体重及各种生理功能迅速生长发育完善的重要阶段,合理的营养是幼儿生长发育的物质基础,对幼儿的健康成长具有至关重要的影响。然而,在当前物质条件日益提高的前提下,幼儿偏食、厌食、肥胖和营养不均等情况屡见不鲜。因此,在我的工作中,针对大班幼儿挑食、偏食等情况进行认真观察和分析,改善孩子们不喜欢吃蔬菜类食物的不良习惯,我采用多种有趣有效的方法。经过努力,我班幼儿挑食现象已明显减少。孩子们不仅在进餐过程中不挑食了,还养成了爱吃疏菜的好习惯。
一、餐前活动
幼儿园大门口的每周食谱一直是孩子们非常关注的。通过观察,发现有些幼儿在餐前闷闷不乐,其原因就是今天的菜他不爱吃,所以没有食欲、心情不好。为了使幼儿在进餐前有良好的食欲并保持好心情进餐,我们采用了“餐前小主播”的活动。让每个孩子都成为小主播员,结合英语组活动中蔬菜的小主题,用简单英语与中文掺杂着为大家进行食物颜色、味道、营养等全方位的播报,一下子激发了孩子吃蔬菜的欲望。我还为孩子们准备了小话筒、小电视机,让每一名幼儿都亲身体验,做一名合格的小主播员。小听众们个个专心致志地听着,积极与小主播员互动。通过小主播员与小听众的活动,孩子们对即将上桌的饭菜有了极高的兴趣和食欲,有些幼儿还迫不及待地想马上看到、闻到、吃到食物。
1、介绍食谱中不同蔬菜的颜色,从色泽引发幼儿进餐兴趣
孩子们根据食谱上的蔬菜种类,来描述蔬菜的颜色给小朋友们带来的感觉,在刚开始进行活动时,孩子们仅仅将蔬菜颜色告诉大家,很平淡无味,但逐渐通过引导,孩子们发现,蔬菜颜色的介绍也可以影响幼儿,使他们有保持良好的心情和兴趣。为此我翻阅了相关文献、上网查阅有关资料,如:The carrot isorange橙色,是最能刺激食欲的颜色,在人们心情灰暗或感到担心时能使他们振作起来;The tomato is red,红色,是一个在情感上非常强烈且有活力的颜色,能促进血液循环,振奋心情,给人以热烈喜庆、祥和、食欲感;The eggplant is purple,紫色,可刺激神经和激发能量,对集中精力和提高学习兴趣有帮助;the cabbage/spinach is green绿色,代表着明媚、鲜活、自然;The Jew’s-ear is black有利于稳定心情和减缓紧张。孩子们知道后都想亲自试试,看看是不是真的见到这些颜色的蔬菜后会有相应心情?如果把这些有颜色的蔬菜吃了,心情又会变的怎样呢?于是,孩子们都大口大口的吃着蔬菜。
2、深入了解各类蔬菜营养,从营养价值激发幼儿对自身健康成长的重视
在活动中,我将各种蔬菜的营养价值编成故事讲给幼儿听,让孩子们知道蔬菜类食物的营养价值和偏食、挑食的危害。经过一段时间的讲解,幼儿知道了很多菜肴中所含有的营养成分和对身体的好处。有一次我们针对黑木耳进行了营养知识竞赛,幼儿纷纷说出了黑木耳的营养价值:黑木耳可以使小朋友长得比老师还高、减掉身上的肥肉、排除身体里的病菌,长得更漂亮更帅更健康。黑木耳是黑色食品,对我们的身体非常有好处,小朋友要多吃黑色食品。开饭了,看到孩子们大口大口吃起了他们以前不爱吃的木耳。在餐前,总会听到孩子说,我不吃肉或是我不想吃菜类似的话,为了让幼儿不挑食,消除饭前对食物抵触的心理,能够饭菜和肉搭配吃,我设计了蔬菜大战细菌的游戏。通过游戏使孩子们感受蔬菜对身体的重要性。“蔬菜大战细菌”游戏是我将幼儿喜爱玩的“植物大战僵尸”改编而成的。孩子们要想打败“僵尸”(侵害自己身体健康的细菌)就得多“使用”(吃)“植物”(蔬菜),大班幼儿好胜心强,谁都不想输。通过这个游戏,培养孩子们不挑食的好习惯。游戏中生动、形象地告诉了幼儿,如果挑食“细菌”就会危害到自己的身体。观察发现我班幼儿以前不爱吃的胡萝卜、芹菜、蘑菇等蔬菜和肉类在这次活动后有了明显的改变。
3、注重盛饭时的拼摆艺术,从造型激发幼儿吃蔬菜类食物的欲望
食堂老师每天辛勤工作,给孩子们做各种造型的面食和色泽鲜美的菜肴,为幼儿科学营养配菜。我想怎么才能更加激发幼儿的食欲呢?我在最后一道工序——为幼儿盛饭菜时,利用这些造型有趣的小面点,还有颜色鲜艳的蔬菜,盛饭时注重在每个幼儿盘中都摆上好看的图案。比如:食堂老师为幼儿制作的butterfly蝴蝶包再配上绿色的`蔬菜,盛饭时在幼儿的盘中拼成一副美丽的图画,仿佛蝴蝶在绿色的草坪上飞舞。圣诞节到了,小朋友吃的包也是圣诞树的形状,我将圣诞树摆到盘中间而蔬菜则包围着圣诞树,这些蔬菜就像是圣诞树上的挂件一样,孩子们只有把自己盘中的蔬菜吃光,才能实现自己的愿望。所有的幼儿都想实现自己的愿望,孩子们把自己盘子中的菜全吃了。
综上所述,餐前游戏使孩子们不仅对食物有了想吃的愿望,还了解到蔬菜的营养对自己身体的益处,当孩子们看到自己盘中那么漂亮的图案,都迫不及待的想回到自己座位品尝美味佳肴。陶渤文小朋友之前很少吃黑木耳,当他知道了黑木耳会给他身体带来很多益处时,他接受了黑木耳。
二、进餐中,引导幼儿真正喜欢上吃蔬菜
在进餐过程中,有的孩子还是会将不爱吃的菜故意吐出来,还有的幼儿出现故意将自己不爱吃的菜放凉了然后就可以不吃了。因此,针对这些现象,我在幼儿进餐中运用了如下方法:
1、故事熏陶,帮助幼儿愿意尝试吃蔬菜
进餐中,当发现有些孩子不吃蔬菜先挑自己爱吃的肉时,我就会站在他身边,及时用故事的形式引导他,边讲故事边轻轻拍一下他,向他示意,他这样做是不对的。如:在吃炒三丁时,我给幼儿们编“小白兔拨萝卜”的故事,介绍胡萝卜颜色好看,营养丰富,小白兔吃了长得白白胖胖,活泼可爱。当他们不想吃黄瓜、胡萝卜、水果时,我对他们说:“黄瓜、胡萝卜、水果里含有很多维生素,吃了它们就会像喜羊羊一样聪明,像美羊羊一样漂亮了。”幼儿特别喜欢喜羊羊动画片里的人物,一听都想尝一尝,就一小口一小口的尝了起来,这时及时给予表扬,一声赞扬,一个微笑,都会使幼儿感到这是对他的认可,哪怕没吃完所有的蔬菜,但以后也乐于继续这样去做。孩子们在一个很愉悦的气氛中进餐,每个孩子都似乎融入了故事中的角色,将自己之前不喜欢吃的蔬菜吃完了。
2、少盛多添,鼓励幼儿逐渐多吃蔬菜
有些幼儿一看到自己不爱的蔬菜时,就没有了食欲,总是吃的很少甚至将菜吐出来,为了引起幼儿的食欲,减少幼儿对蔬菜的排斥,我运用了此方法。“少盛多添”。分餐时给饭量大的幼儿和饭量小的孩子都盛半碗饭,这样饭量大的幼儿吃完,还会再添饭,当众表扬这些添饭的幼儿:不挑食,不剩饭。幼儿们的进餐兴趣和不甘落后的进取心被调动起来,一些平时饭量小的幼儿,也要求添饭.这种进餐的气氛使幼儿们食欲倍增。
3、语言鼓励法,引导幼儿愿意大口吃蔬菜
工作一段时间后发现,在进餐过程中,老师总要用语言去激励引导幼儿,通过拟人的方式引导那些挑食的孩子们,这些幼儿就会心理上有一种被老师关注的感觉,就会努力去做好。即用儿童化的、富有感染力的语言来指导和鼓励幼儿科学进餐。如:米饭和青菜做朋友,放在嘴里一起嚼,味道会更好;你的牙齿比大老虎还要厉害。大老虎会嚼肉,你会不会呀?你这是大狮子的牙齿,太厉害了!(用手轻轻抚摸幼儿嚼饭菜的脸部肌肉)来,我来给它加加油。(请难以下咽的幼儿张开嘴)让我看看磨碎了没有?你的牙齿真厉害,已经把食物磨得很碎很碎了,可以请喉咙帮忙“咕噜”咽下去了,喉咙的本领要和牙齿一样大哦!——宝宝的嘴巴里没有一颗饭粒,真棒!(举起空碗向众幼儿展示)他的小碗很干净,饭菜一点儿都不剩。
4、同伴相互鼓励,比比谁吃得蔬菜最多
为了避免有些幼儿故意将不爱吃的菜晾凉,我利用了幼儿的年龄特点——喜欢竞争,运用了“评比光荣组”的方法,哪组幼儿不挑食,不剩饭,哪组获胜。观察发现,挑食的幼儿看到自己组小朋友已经将饭菜吃完了,就会潜意识的提醒自己不要挑食,把饭菜全吃光,孩子们都希望自己组能够成为光荣组,不想因为自己挑食而拖累其他小朋友,通过评比光荣组的方法来激发幼儿主动进餐的欲望,这也是培养幼儿责任心与集体荣誉感的一个体现。
三、餐后活动,增加幼儿吃蔬菜的信心
1、一日生活环节中的渗透,孩子们了解食物中的知识
在区域活动时,阅读区的孩子们不仅有丰富的故事书可以阅读我还为幼儿投放了有关食物营养与健康方面的书籍,书上有趣的图片,吸引孩子们的眼球,孩子们从图片中获取相关知识和乐趣。
2、营养牌,激励幼儿真正喜欢上吃蔬菜
为了让每一名幼儿都能很直观的看到自己和同伴进餐时的进步,我为幼儿准备了餐后评比环节,我将一周中所有幼儿吃到的蔬菜用图片或实物代替,每个孩子在饭后都要根据自己今天吃菜的情况给自己画上相应的图案,比如:有的幼儿今天不仅吃完了老师盛的所有菜还举手示意添菜,这样的幼儿就可以在他的名字所对应的蔬菜下画上两个笑脸,有的幼儿只吃完了老师所盛的菜,就可以为自己画一个笑脸,没吃完菜的幼儿,只能画上小哭脸了。每周五,我们都要做一个评比,看看这一周中谁的笑脸最多,就会有奖品颁发给这名幼儿。通过这样的活动,孩子们逐渐养成了不挑食的好习惯。
经本学年全体幼儿测查后,幼儿偏食、厌食、肥胖和营养不均等现象明显减少。孩子们不仅在进餐过程中不挑食了,还养成了爱吃疏菜的好习惯。
皖北一只老色
幼儿进餐行为教育的研究参考文献包括:
1、《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解读。江苏教育出版社。《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解读》是在总结了近年来我国幼儿教育改革的经验。并充分吸纳了世界范围内早期教育优秀思想与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制定的。
2、《幼儿不良饮食习惯》 石朝琴 南京师范出版社。
3、《幼儿教育》。
扩展资料:
平衡膳食的基本标准是:
1.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三大营养素供能比例分别为12%-15%、30%-35%和50%-60%。
2.蛋白质中动物蛋白应占1/2以上,不饱和脂肪酸占脂肪总量的1/3。
3.蔬菜和水果主要供给矿物质与维生素,应保持经常搭配供给。
4.幼儿期一天二餐和点心(零食)的供给比例为:早餐20%、午餐35%、点心15%、晚餐30%。
如果能够按照不同年龄的生理条件使所需要的总量达到上述要求,这种膳食就称为平衡膳食了。在调配时,可以通过荤素搭配,米面搭配,配些豆制品等来达到上述要求。
虽然对某些个体过多的营养素(上要指能量性营养素)摄入可以引起终身肥胖,但婴幼儿在没有外界强加的过多膳食摄入情况下,具有调节能量摄入,使之配合生长发育及维持机体生存所需能量的能力。
你的如何培养幼儿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的论文准备往什么方向写,选题老师审核通过了没,有没有列个大纲让老师看一下写作方向? 老师有没有和你说论文往哪个方向写比较好?
手机知网 App24小时专家级知识服务打 开心理学幼儿同伴冲突的教育价值及对策初探西南师范大学 | 李丽君 在幼儿与同伴的相互作用过程中,冲突是一种很常见的、基
幼儿园的常规 教育 是指幼儿园对幼儿进行一天的生活安排和行为准则,特别是在大班教育显得极其重要。下面是我给大家推荐的浅谈幼儿园大班常规教育的论文,希望能对大
行为习惯是指在一定道德意识支配下表现出来的符合道德规范和原则要求的习以为常的行为倾向和社会风尚。著名的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过:“好习惯养成了,一辈子受用;坏习惯养
学前教育论文开题报告范文 开题报告包括综述、关键技术、可行性分析和时间安排等四个方面 。由于开题报告是用文字体现的论文总构想,因而篇幅不必过大,但要把计划研究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