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3

  • 浏览数

    241

蘁嘬天唑地
首页 > 学术期刊 > 内部审计外包论文参考文献

3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梁朝伟可爱

已采纳

审计论文参考文献

在个人成长的多个环节中,大家最不陌生的就是论文了吧,论文可以推广经验,交流认识。还是对论文一筹莫展吗?下面是我收集整理的审计论文参考文献,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1]杨亚辉.构建我国碳税法律制度研究[D].郑州大学2013

[2]崔明莉.我国碳税法律制度的构建[D].湖南师范大学2011

[3]柴玉梅.关于我国开征碳税的法律思考[D].河北经贸大学2011

[4]刘轩昊.我国碳税立法研究[D].中南大学2011

[5]张士杰.我国开征碳税的环境评价研究[D].北京工业大学2012

[6]李沛轩.我国碳税法律问题研究[D].贵州民族大学2012

[7]蒋君芳.我国碳税立法问题研究[D].河北大学2013

[8]郑颖.构建我国碳税法律制度研究[D].山东大学2014

[9]张梓太.关于我国碳税立法的几点思考[J].法学杂志.2010(02)

[10]蔡博峰,杨姝影.日本碳税方案勾勒低碳蓝图[J].环境保护.2009(22)

[11]刘剑文主编.国际税法学[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

[12]王宁宁.国外碳税立法及对我国的启示[D].宁波大学2011

[13]姜叶坤.我国碳税法律制度构建[D].浙江农林大学2011

[14]苏明,傅志华,许文,李欣,王志刚,梁强.中国开征碳税的障碍及其应对[J].环境经济.2011(04)

[15]金瑞林,汪劲着.20世纪环境法学研究评述[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

[16]陈少英着.中国税法问题研究[M].中国物价出版社,2000

[17]苏明,傅志华,许文,王志刚,李欣,梁强.碳税的中国路径[J].环境经济.2009(09)

[18]苏明,傅志华,许文,王志刚,李欣,梁强.碳税的国际经验与借鉴[J].环境经济.2009(09)

[19]刘婧.基于强度减排的'我国碳交易市场机制研究[D].复旦大学2010

[20]张克中,杨福来.碳税的国际实践与启示[J].税务研究.2009(04)

[1]王广明,谭宪才,雷光勇.中国独立审计长沙[M].湖南人民出版社,2002.

[2]原红旗,李海建,会计师事务所组织形式、规模与审计质量.会计研究,2003(1):32-37.

[3]漆江娜,陈慧霖,张阳.事务所规模·品牌·价格与审计质量——国际“四大”中国审计市场收费与质量研究[J].审计研究,2004,(03):59-65.

[4]武晓玲.我国会计师事务所规模研究一基于审计市场经验数据的聚类分析[J].会计研究,2005(3):22—27.

[5]李旭洁.关于审计质量影响因素的研宄[J].商业会计,2012(2).

[6]马宁,会计师事务所审计质量的全过程分析[J].会计之友,2012(2).

[7]李晓慧,吴雅楠.影响审计质量的因素研宄——基于会计师事务所视角的问卷调查[J].中国注册会计师,2012(12).

[8]肖瑞利,审计质量的特征及其影响因素分析[J],商业会计,2012(15).

[9]杨柳.会计师事务所审计质量影响因素分析及对策[J].商业会计,2013(10).

[10]张荣静.异常审计费用、会计师事务所声誉与审计质量[J].财会之友,2016(3).

[11]温毓敏.会计师事务所规模、法制环境与审计质量实证研究[J].财会通讯,2016(9).

[12]王善平.中国独立审计的现实问题思考.审计研究[J].2001(2).

[13]李万军,周耀光.会计师事务所综合质量评价体系研究,中国注册会计师[J].2002(11).

[14]孙永军,丁莉娜.审计质量评价研究:基于我国100强事务所的数据分析[J].审计研究,2009(6).

[15]郭颖,李永华.会计师事务所审计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研宄[J].财会月刊,2009(07).

[16]李俊,夏斌.层次分析法、模糊综合评价法联用的会计师事务所综合评价[J].财会月刊,2010(11).

[17]万佳,陈颖.独立审计质量衡量标准体系的研宄[J].财务与金融,2010(5).

[18]孙蕾.建立会计师事务所审计质量评价体系.企业论坛[J].2011:121-127.

[19]洪敏,我国会计师事务所审计质量评价——基于中注协会计事务所综合评价体系[J].财会通讯,2011(4).

[20]阎银泉.三种审计主体审计质量评价比较研究[J].会计之友,2013(1).

[1]马克思.资本论(第一卷)[M].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着作编译局,译.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

[2]马克思.资本论(第三卷)[M].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着作编译局,译.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

[3]马克思.剩余价值理论[M].李善明,编,郭大力,译.北京:人民出版社,2010.

[4]亚当·斯密.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上卷)[M].郭大力,王亚南,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72.

[5]亚当·斯密.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下卷)[M].郭大力,王亚南,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72.

[6]欧文·休斯.公共管理导论(第二版)[M].彭和平,周明德,金竹青,等,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

[7]李扬,张晓晶,常欣,等.中国国家资产负债表2013——理论、方法与风险评估[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3.

[8]马骏,张晓蓉,李治国,等.中国国家资产负债表研究[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2.

[9]国家统计局.中国资产负债表编制方法[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7.

[10]尼古拉斯·亨利.公共行政与公共事务(第八版)[M].张昕,等,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

[11]戴维·奥斯本,德特·盖布勒.改革政府——企业精神如何改革着公营部门[M].周敦仁,汤国维,寿进文,徐荻洲,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96.

[12]广东商学院国民经济研究中心.国民经济发展与国民经济核算[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11.

[13]许宪春.中国国民经济核算与统计问题研究[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

[14]李扬.要从资产负债表来控制资产泡沫[EB/OL].2009夏季达沃斯论坛发言.

[15]王健.政府经济管理案例——国有资产管理与政府规制篇[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10.

[16]尤安山.拉美债务危机:原因及对策[J].拉丁美洲研究.1986(1):23-26.

[17]沈沛龙,樊欢.基于可流动性资产负债表的我国政府债务风险研究[J].经济研究,2012,2.

[18]吕伟.政府或有负债风险管理研究:理论框架与实践探索[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8.

[1]赵悦.管理层股权激励与企业投资效率关系的实证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4

[2]伏艳辉.ERP环境下的会计业务流程重组[J].会计之友(中旬刊).2009(01)

[3]李瑞科.河北水勘院内部控制体系研究[D].天津大学2010

[4]郭振东.大庆钻探工程公司基于现金流量的财务业绩评价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2

[5]石磊.企业公允价值内部控制基本框架构建研究[D].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2010

[6]夏勇.ERP环境下内部控制系统建立与实施要点分析[J].中国管理信息化.2008(14)

[7]阎达五,张瑞君.会计控制新论--会计实时控制研究[J].会计研究.2003(04)

[8]李广丰.免征农业税后哈尔滨市乡镇财政运行问题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1

[9]理查德·L.莱特里夫()等编着,《内部审计原理与技术》翻译组[译].内部审计原理与技术[M].中国审计出版社,2000

[10]雍凤山.合肥美菱股份有限公司内部控制体系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08

[11]吴岚.会计信息及时性与内部控制成效关系分析[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08

[12]郑卫国.国有转改制企业的内部控制应用研究[D].复旦大学2008

[13]梁志坚.华北铸成工程有限公司内部控制体系的构建[D].河北工业大学2008

[14]李毓珂.格拉默车辆内饰(长春)有限公司内部控制体系研究[D].吉林大学2009

[15]代亚涛.嵌入衍生工具的供应链金融中小企业应收账款融资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3

351 评论

yechenchao77

[1] 杜殿明. 谈内部审计风险成因及防范措施[J]. 北方经济, 2007, (14) . [2] 李云婷. 浅谈上市公司内部审计模式[J]. 北方经济, 2009, (02) . [3] 路媛媛,袁洋. 风险导向内部审计——ERM框架分析[J]. 财会通讯(学术版), 2008, (02) . [4] 张淑艳. 浅谈企业内部审计[J]. 党政干部学刊, 2008, (01) . [5] 杨霞. 浅析当前企业内部审计[J]. 达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7, (Z2) . [6] 汪海鸿. 浅析企业内部审计风险及其控制[J]. 供电企业管理, 2006, (03) . [7] 王大友. 浅议企业内部审计防范衍生金融风险的对策[J]. 中国管理信息化, 2009, (06) . [8] 王红,李继志. 论风险基础审计在内部审计中的应用[J]. 消费导刊, 2008, (05) . [9] 王清华. 试论集团化企业的内部审计[J]. 消费导刊, 2008, (08) . [10] 马明全. 内部审计在风险管理中的责任和作用[J]. 广西电业, 2009, (01) . [1]黄文武. 企业内部审计的作用、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广西财经学院学报, 2007,(05) . [2]王荣,于露. 对于工程造价控制过程中审计效力的研究[J]山西建筑, 2007,(01) . [3]施岩. 浅谈企业内部审计的作用问题及对策[J]内蒙古科技与经济, 2007,(09) . [4]余超挺. 我国企业内部审计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J]商场现代化, 2007,(27) . [1]黄劲,蒋健华. 建设项目工程造价的全过程控制与管理[J]山西建筑, 2008,(16) . [2]刘军. 企业内部审计存在的问题和改善措施[J]科技风, 2009,(09) . [3]张娇,田坤. 关于工程审计的有效控制[J]山西建筑, 2008,(30) .

360 评论

janjan3344

关于中小企业内部审计外部化的探讨

【摘要】 内部审计外部化是社会经济发展及专业化分工协作越来越细的结果。由于自身条件的限制,不少的中小企业没有独立的内部审计部门或者内审部门形同虚设。本文首先对内部审计的概念与特征做了简单的阐述,然后分析中小企业实施内部审计的限制因素,接着本文分析了中小企业内部审计外部化的理论基础,并且阐述了中小企业内部审计外部化的可行性、内容、方式及其利弊,文章的最后对内部审计外部化的发展趋势进行展望。

【关键词】 中小企业;内部审计;外部化

一、中小企业内部审计概述

(一)内部审计的概念

内部审计是一种独立、客观的保证工作与咨询活动,其目的是为机构增加价值并提高机构的运作效率。它通过系统、规范的方法评价机构的风险管理、控制及治理程序,提高他们的效率,从而帮助机构实现其目的。

(二)内部审计的特点

内部审计是由部门、单位内设的审计机构从内部对其财务收支的真实性、合法性和效益性进行的审计监督。内部审计具有着自己独特的特征:

(1)工作的相对独立性内部审计同外部审计一样,都必须具有独立性。由于内部审计机构是部门、单位内设的机构,内部审计人员是本单位的职工,这就使内部审计的独立性受到很大的制约。特别是遇到国家利益与部门、单位利益冲突的情况下,内部审计机构的独立决策可能会受到本单位利益的限制。

(2)审计程序的相对简化性

内部审计的程序主要包括规划、实施、终结和后续审计四个阶段。由于内部审计机构对本部门、本单位的情况比较熟悉,在具体实施审计过程中,各个阶段的工作都大为简化。

(3)审查范围的广泛性

内部审计主要是为单位经营管理服务的,这就决定了内部审计的'范围必然要涉及到单位经济活动的方方面面。内部审计既可进行内部财务审计和内部经济效益审计,又可进行事后审计和事前审计;既可进行防护性审计,又可进行建设性审计。

(4)审计目的的特殊性

内部审计是内部控制的重要组成部分,内部控制又是内部审计的主要内容。通过对本部门、本单位的内部控制制度及经营管理情况的检查,总结经验,找出差距,为本部门、本单位改进经营管理、完善内部控制制度服务,是内部审计的基本职能,体现了内部审计“对内部控制进行审计”的特征。

(5)审计实施的及时性

内部审计机构是本部门、本单位的一个部门,内部审计人员是本部门、本单位的职工,因而可根据需要随时对本部门、本单位的问题进行审查。一是可以根据需要,简化审计程序,在本部门、本单位负责人的领导下,及时开展审计;二是可以通过日常了解,及时发现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或问题的苗头,并且可以迅速与有关职能部门沟通或向本部门、本单位最高管理者反映,以便采取措施,纠正已经出现和可能出现的问题。

二、中小企业实施内部审计的限制因素

目前我国显然没有足够数量的合格的内部审计人员,特别是对中小企业来说。由于资金、认识和发展阶段等因素的限制,中小企业的内部审计存在很多瓶颈,远远不能满足其经营发展的需要。

这些限制因素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中小企业内部控制薄弱

内部控制薄弱是促使中小企业寻求外界力量进行企业内部审计的主要原因。企业内部控制的主要目标是保证财产物资的安全完整和会计信息的真实可靠;促使企业强化风险管理,提高经营效率。但是,我国的众多中小型企业,凭借企业自身力量很难做到。

(二)中小企业资源匮乏

建立一个有效的内部审计部门的必要条件有三点:充足的资金;

能够独立于其他部门的审计机构;了解财务、管理和会风险分析的高级人才。处于成立初期或者正在逐渐完善中的中小型企业是不具备这些条件的。

(三)中小企业经营风险巨大

在经济情况瞬息万变的今天,中小型企业一方面要保持核心竞争力,应付国内外大型企业的挤压;另一方面又要权衡包括人员变动、生产、销售和财务等各方面的经营风险。因此,企业管理层迫切需要诸如对本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评审、对经济合同的把关、对经济运行过程中不利因素的控制等服务,降低经营风险,提高经营效率,而应对竞争和规避风险的最佳方法就是引入外界力量,选取合适的内部审计外部化模式。

三、中小企业内部审计外部化的可行性分析

内部审计外部化最先是由一些全球知名的咨询机构提出的。他们认为内部审计是企业的一个成本中心,不能为企业增加价值,因此建议企业将内部审计交由外部咨询机构来完成。

(一)需求分析

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发展使这些中小企业处于全球范围的激烈竞争当中,迫于竞争的压力,中小企业要求通过改善内部审计工作来提高其经营效率。中小企业将内部审计工作外包给咨询机构(特别是会计师事务所)成为中小企业的一个理想选择。中小企业内部审计外部化的优势在于:

(1)内部审计外部化可以提高中小企业的经营效率内部审计的目标是为机构增加价值并提高机构的运作效率,这一点对于抵御各种经营风险能力较弱的中小企业来说尤为重要。中小企业通过将内部审计工作外包的方式,可以引进专业咨询机构的专业人员参与企业管理,使企业的各项经营管理工作处于专业从业人员的指导之下,有利于提高中小企业的经营管理效率。

(2)内部审计外部化可以大大减少中小企业的运行成本随着市场环境的变化和企业间竞争的日益激烈,内部审计的传统职能已不能满足企业增加价值的需求,因此,内部审计为适应企业经营管理的需要而不断扩充其职能,逐渐向风险管理和管理咨询拓展。

风险管理和管理咨询业务的开展需要金融、会计、人事、市场、工程、计算机等方面的专业人士来共同完成。此时,企业将面临高额的成本。

而内审计外部化可以节约招募、培训费用和维持成本、节约开发软件和新方法的成本、降低雇佣成本。

(3)内部审计外部化可以提高中小企业管理人员的经验与素质随着审计事业的发展,会计师事务所汇集了会计、管理、市场营销等各种专业人才,这些专业人才(包括注册会计师、计算机专家等)都经过正规训练,并经考试合格,在长期为各行业提供鉴、咨询服务的同时也培养了他们较强的观察能力和分析能力.企业管理人员在与其合作的过程中,可以向其学习有关经营管理的知识和经验。

(4)外部审计主体根据与企业签订的协议开展内部审计工作,直接接受所有者领导,审计的独立性和和权威性也随之提高从形式上看,审计主体摆脱了经营者的领导,他们属于平等的主体,审计范围也可以涉及到管理高层的经营决策;从实质上看,外部审计主体除了按照我国的有关规定收取合理的审计费用外,不再从被审计单位获得其他任何经济利益。其作为外来机构,与各被审计部门人员也没有情感方面的联系,保证了实质上的独立性。

(二)供给分析

近几年来,随着市场上会计事务所等中介机构的发展和壮大,特别是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后会计服务市场的开放,我国已具备、存在着内部审计外部化的供给方——会计师事务所等中介机构。

(1)注册会计师具有专业胜任能力,能确保内部审计质量现在,会计师、注册会计师、资产评估师、项目评估师等考试制度及后续教育制度日趋完善,吸引了社会上许多优秀人才加入到会计行业中来;随着我国会计服务市场的开放,国外的会计师、注册会计师等也纷纷加入到我国会计成员的队伍中,使会计师事务所储备了大量知识结构多样化、经验丰富的注册会计师,他们中的一部分可以专门从事内部审计工作。

(2)会计师事务所开展内部审计工作有利于自身发展随着我国会计师事务所等中介机构的增多,特别是国外著名会计师事务所的加入,会计师事务所等中介机构在传统审计业务方面的竞争日趋激烈,审计业务的边际利润下降,审计风险提高,将业务范围拓展到中小企业的内部审计工作必然成为其首选目标。

四、中小企业内部审计外部化的实施

(一)中小企业内部审计外部化的主要方式

纵观西方国家的经验和我国已有的学术成果,中小企业进行内部审计外部化的主要方式可以分为全面外包、部分外包及管理咨询三种方式。

第一,全部外包。组织一般不设内部审计部门,不论是出于何种目的的内部审计,都交由会计师事务所全权处理。组织可保留内部审计长以监督审计业务的执行,评价外包合同的履行情况及效果,并担当在会计师事务所与管理层之间沟通的媒介。

第二,部分外包,也称为合作内审。指企业内部保留少数几个内部审计人员,对于一些经常性的、不太重要的内部审计工作,由内部审计人员进行。而对一些重要的、涉及面较广、需要较高职业判断技能和合理知识结构的内部审计工作则由外界人员与内部审计人员共同开展。

第三,审计管理咨询。属于会计师事务所现有咨询或审计业务的延伸,主要是帮助企业确定企业内部审计机构设置、人员数量及配备情况,并有可能促进内部审计计划的形成和改进。

(二)从外部机构考虑

目前国内主要是会计师事务所符合承接外包业务的条件。需要从行业管理、会计师事务所内部机制调整等方面加以完善。

(1)内部审计外部化将是会计师事务所一项新业务,监管机构需要从多方面考虑协调各相关部门工作,通过制定行政法规、行业自律条款等对会计师事务所承接业务加以规范。为保证审计业务质量和避免恶性竞争,有必要在收费上加以引导,由工商、物价局及税务局进行监督;修订相关审计准则,设计业务操作指引来规范审计人员的执业规范;强制会计师事务所完善质量控制体系,对内部机构设置不达标、内部控制不完善的事务所进行业务限制。要求事务所分管审计业务的人员不得同时管理内审业务。实际操作建议可以先在比较成熟的城市做试点试运行,然后逐步推广。

(2)会计师事务所需要进行内部业务整顿,将现有审计业务(社会审计业务)与内部审计业务人员分部门管理,执行社会审计业务人员不得承接同一家单位内部审计业务,分管社会审计业务合伙人不得同时管理内部审计业务。

(三)从企业角度考虑

管理当局需要做好以下几方面准备:

(1)将企业组织目标细化成内部审计可以执行的具体目标。企业只有明确自身需求才能制定外包具体内容。公司治理层需要合理评估内部审计对显性价值创造与隐性价值增量的作用,这在一定程度上显示公司治理层与股东利益的接近程度。

(2)设立内部审计职能部门。本文提倡的是内部审计部分外部化,所以需要在企业内部设立相关职能部门,具体人数可以根据企业需要设置,至少保留一个审计长。审计长可以是专职人员也可以由财务人员兼任,审计长负责监督内部审计业务的执行,评价外包合同的履行情况及效果,并担当在会计师事务所与管理层沟通的媒介。

(3)合理选择会计师事务所。避免将内部审计与外部审计业务委托给同一家会计师事务所,这样可以保证内审的独立性,提高审计质量;签约前要对拟委托对象进行调查,要选择那些声誉良好,没有受过监管部门处理的会计师事务所。

[参考文献]

[1]吴国清.对中小企业内部审计外部化的探讨[J].财会研究-决策与信息(下半月刊),2008,(07)

[2]徐怀宇.我国中小企业内部审计外部化的可行性分析[J].会计之友(下旬刊),2006,(12)

[3]刘静、迟柏龙.我国中小企业内部审计外部化问题研究[J].中国管理信息化刊,2009,(07)

[4]胡九义.中小企业应将内部审计外部化[J].金融经济,2008,(08)

[5]赵伊珍.中小企业内部审计外包动因分析[J].新疆职业大学学报,2009,(08)

[6]潘中华、娄金.从委托代理关系看内部审计外部化的必要性[J].北京交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学术探讨,2006,(01)

[7]魏一华.基于增值的中小企业内部审计外包研究[J].经济述评,2007,(30)

341 评论

相关问答

  • 我国内部审计论文参考文献

    内容太多了,给个具体的题目和邮箱。以下是一些参考,你看哪个有用。1 现代审计风险模型的演进及应用研究 ,辛旭、刘佳,品牌, 2010 No.01 查看全

    ronghuiguantong 3人参与回答 2023-12-09
  • 内部审计外包毕业论文

    内部控制作为公司自我调节和自行制约的内在机制,处于公司中枢神经系统的重要位置。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内部控制与审计研究论文,供大家参考。 《 内部审计控制对降低财

    Jamietee1997 3人参与回答 2023-12-09
  • 内部审计外包论文开题报告

    摘 要」民营企业会计核算和财务管理存在一定的问题和薄弱环节,不能适应民营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需要。加强民营企业会计核算和财务管理应提高民营企业负责人和

    可可奈美 3人参与回答 2023-12-08
  • 内部审计的作用论文参考文献

    内容太多了,给个具体的题目和邮箱。以下是一些参考,你看哪个有用。1 现代审计风险模型的演进及应用研究 ,辛旭、刘佳,品牌, 2010 No.01 查看全

    优氧V美 3人参与回答 2023-12-09
  • 审计内部控制论文的参考文献格式

    论文参考文献的正确格式一般包括:书写格式、书写技巧、国家标准、文献标注、参考示例。 参考文献是在学术研究过程中,对某一著作或论文的整体的参考或借鉴。征引过的文献

    珍妮爱美食 5人参与回答 2023-1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