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3

  • 浏览数

    91

沐沐沐牧
首页 > 学术期刊 > 诗意的人生议论文人物素材

3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fengzhenpeng

已采纳

我们绝大多数人注定了要过庸常生活,要善于从庸常生活里发现诗意.我们既不会像屈原屡遭放逐,也不会像杜甫倍尝忧患;我们既不会像司马迁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也不会像李太白遍游祖国的名山大川.我们很可能一生都守着一方讲台,一台机器,一片土地.但这决不意味着我们生活里就没有“诗”.一个叫塞尔玛的年轻女子,陪伴丈夫驻扎在一个沙漠的陆军基地里.丈夫奉命到远方去演习,她一个人留在陆军的小铁皮房子里,不仅炎热难熬,而且没有人谈天.她太难过了,就写信给父母说要回家.她父亲的回信只有两行字:“两个人从牢房的铁窗望出去,一个看到了泥土,一个看到了星星.”这两行字醍醐灌顶般使她的思想发生了变化.她开始和当地人交朋友,并研究那引人入迷的仙人掌和其他一些热带沙漠植物,又学习有关土拨鼠的知识.她观看沙漠的日出日落,还寻找海螺壳.原先的痛苦生活变成了一生中最有意义的冒险.两年之后,塞尔玛的《快乐的城堡》出版了.她从封闭的“牢房”里看出去,终于看到了星星.这是晓涵的《寻找星星》一文描述的故事.塞尔玛从平凡生活里发现了生活的不平凡,她等于发现了新的自我,发现了美和“诗”.连单调的沙漠生活都如此富有诗意,我们就没有任何理由抱怨生活的平淡了.莫小米的《结婚证明》里讲了一对夫妻将要离婚,因为结婚证明失火烧掉了,所以在办理离婚手续时,他们必须首先证明他们是夫妻,作文素材《要善于从庸常生活里发现诗意》.为了证明是夫妻,他们找到当初为他俩牵线的红娘,找到两人共同的朋友,找到从前的邻居,最后他们找到了各自所在的单位,这些人一致证明了他们的婚姻.单位人事处为他们出具了婚姻状况证明.主管部门据此为他们补发了婚姻关系证明.文章最后写道:“为取得这一证明他们花去了好几个月时间,齐心协力——他们很长时间都没有这么齐心协力过了——证明了他们‘是\'\'夫妻,现在要将彼此的关系改写成’不是\'\'已经非常方便了.但忽然两人都犹豫起来,不是吗?那么多的人证明他们是一对夫妻,他们自己何不也再来试着证明一下呢?”是啊,普通人的婚姻是平常的,离婚也是平常的,丢失结婚证明也是生活中平常的失误,补办婚姻证明似乎也是最平常的思路,但是不平常的是他们都发现需要他们自己试着来证明一下他们是夫妻.这最后的发现使他们超越了庸常.这正应了那句名言:生活里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而且这不仅是主人公夫妻的发现,更是文章作者的发现——作者从庸常而芜杂的生活里,敏锐地发现了美点,通过平实本色的语言,呈现给读者,从而使文章从意境到语言都放射出朴素而诗意的光华.发现生活里的美,特别是发现庸常生活里的美,并不是一件容易事,这需要一颗优美而善感的心,麦达德.赖茨的《为爱而走》是一篇很美的文章,全文如下:一个住在夏威夷一座偏远小岛上的男孩仔细地聆听老师的解释,为什么人们在圣诞节时要互赠礼物.老师说:“礼物表示我们的爱意与我们对耶稣降临的欢喜,耶稣是最大的礼物.”圣诞节到了,男孩为老师带来一份礼物——一颗闪闪发亮的贝壳,是海水冲上岸的贝壳中的珍品.老师问:“你在哪里发现这样一颗稀有又不寻常的贝壳?”男孩告诉老师,据他所知,只有一个地方能找到这非同寻常的贝壳——二十多英里外某个隐秘的海滩上有时会有这种贝壳被冲上岸.老师说:“哦,它真是太美了.我会一辈子珍惜它的.但你不应该走那么远的路去为我带回礼物.”男孩仍记得关于赠送礼物的那一课.他闪着眼睛说:“走路是礼物的一部分.”

328 评论

芳儿beauty

法国诗人荷尔德林说:“人,应该诗意地栖居在大地上。”曾以为,诗意就是陶渊明的“采菊东篱下”,诗意就是李商隐的“一弦一柱思华年”,诗意就是苏轼的“把酒问青天”。

187 评论

密果儿Fiona

有很多的同学在写作文的时候,经常会用到人物素材的作文,我整理了相关信息,希望会对大家有所帮助!

1、山的沉稳水的灵动

孔子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多年来许多人都认为,儒家学派的一大特点是保守、守旧,以上古为黄金岁月,只重视“先王之道”而不关注事物的变化,而孔子则是一个方正迂腐的学究。其实,“信而好古”的孔子是用自己对道德的理解,结合白己对时代的期望,对经典作了新的阐释的。他既将“如山”的仁作为最高的道德标准,也发出了那句令千古智者为之共鸣的“逝者如斯”的感唱;他不但极其诗意地阐释了“变”,而且身体力行,收授弟子,用实际行动改造灵魂。如果他畏惧“变化”,不相信事物有更新的可能,他就不会成为一位灵魂工程师,不会成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位职业教师。他作为中国哲人的独特之处在于:他的“变化”如同万物生长,是一种无声而自然的过程,他心目中理想的发展,不是斩断传统的脉络,而是以传统为根基,如山中树木,生长不息。

2、挫折

孔子一生不得志。但孔子不畏惧,不逃避,以一种达观的态度对待人生。在乐天知命、通达自得上孔子并不比老庄差。“孔颜乐处”是对这种处世态度的概括。

孔子周游列国时曾被匡人围困,当时形势非常紧急。孔子说:“文王既没,文不在兹乎?天之将丧斯文也,后死者不得与于斯文也。天之未丧斯文也,匡人其如予何!”宋司马桓魋欲害孔子,孔子说:“天生德于予,桓魁其如予何?”

《论语?述而》表现了孔子兼善天下的志向。同时,也是孔子在遇到挫折时对自己的安慰与鼓励,是一种自我调适的做法。

著名作家史铁生2010年12月31日凌晨因病去世。青年时期因病瘫痪的史铁生坚强乐观,曾以《我与地坛》等作品,打动千千万万读者。他曾表示:“对待生死我选择一种乐观的态度,让我如此幽默地看待生死还得感谢卓别林。”

史铁生1972年不幸瘫痪,后来身患尿毒症,需要靠透析来维持生命,命运对史铁生不能不用残酷来形容。每周3次的透析,1000次针刺,让他的血管变成了蚯蚓状。史铁生却用笔来超越生命的困境,写出了大量优秀作品,其诗性的语言和深邃的哲思打动了千千万万读者。 对于他来说,生命的意义更加特别,他在作品里思考着生与死,残缺与爱,苦难与信仰,写作与艺术等重大问题,并展现了他自己如何在生活中活出了意义,这些或许都是他过往经历留给他的精神财富。

史铁生的好友、著名作家陈建功说:“铁生是我最为敬重最为难得的好朋友。1978年我读到他写的几篇小说,有《午餐半小时》、《没有太阳的角落》,当即被他的作品所焕发的精神力量和艺术魅力所折服。因为他的博大、深邃、勤奋,也因为他的平实、沉静、宽厚,还因为他的乐观、顽强。”

1830年11月,费列德利克·肖邦(波兰作曲家、钢琴家)决定到外国深造,为祖国争光。出发前,朋友们为他举行了一个送别晚会。肖邦满怀感激之情,接受了朋友们赠送的装满祖国泥土的银杯,表示永远不会忘记可爱的祖国。

肖邦辗转于维也纳、伦敦、巴黎等地,通过他的艺术活动,增进西欧人民对当时正在受难的波兰人民的同情和了解。可是,在辗转流离的生活中,他得了重病。

1849年秋天,肖邦临终时告诉从华沙赶来的姐姐,波兰反动 *** 是不会允许把他的遗体运回华沙的,他要求至少把他的心脏带回去。

肖邦的心脏,按照他的遗愿被送到华沙,埋葬在曾哺育他成长的祖国大地中。

121 评论

相关问答

  • 诗意地生活议论文素材

    法国诗人荷尔德林说:“人,应该诗意地栖居在大地上。”曾以为,诗意就是陶渊明的“采菊东篱下”,诗意就是李商隐的“一弦一柱思华年”,诗意就是苏轼的“把酒问青天”。

    米米狗狗 3人参与回答 2023-12-10
  • 议论文人物素材200字

    “平凡者以一颗平凡的心,默默地为不平凡的事业,不断地作出贡献,应该安于平凡,平凡光荣!。”我为大家整理议论文素材摘抄200字,供大家参考! 议论文素材摘抄200

    flower99sunny 3人参与回答 2023-12-11
  • 新颖的议论文人物素材

    写议论文,是离不开人物素材的,我整理了相关人物作文素材,来看一下! 贝多芬甩开了尘世的喧嚣,在音乐的国度里尽情跳跃;居里夫妇抛开了名利的纷扰,在科学的世界中迈出

    梦中的纸马 3人参与回答 2023-12-09
  • 2017议论文人物素材

    作为高中教师则务必要做好学生积累作文素材和灵活运用的指导工作,从根本上提高学生积累素材和运用议论文的写作能力,从而促进学生写作水平的提高。以下是我为大家整理的关

    huixin0090 3人参与回答 2023-12-06
  • 议论文素材人生

    在日常学习、工作和生活中,大家都写过作文吧,借助作文人们可以反映客观事物、表达思想感情、传递知识信息。那么一般作文是怎么写的呢?下面是我精心整理的人生作文素材,

    山里吃吃 3人参与回答 2023-1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