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3

  • 浏览数

    272

听雨9014
首页 > 学术期刊 > 晴雯人物形象论文开题报告

3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選擇淡定

已采纳

论文 :晴雯是《红楼梦》中一个很有个性的女孩。晴雯性格特点中尤为重要的一点是她的率真,这就使得她在生活细节中会更多地表现出作为一个有血有肉的"人"的最为本真的个性特征。她与宝玉纯洁真挚的友谊使得晴雯这个人物形象显得如此丰满,如此的耐人寻味。晴雯也是一个悲剧,悲剧局面的出现,除历史背景、社会环境等客观原因外,个人的性格、意志是否符合客观实际等主观原因也是造成悲剧的重要因素。晴雯"心"与"身"之间无法弥合的差距,构成了她性格与命运的对立和冲突 ,而这种"身"与"心"的不平衡状态使她最终付出了生命的代价,这是值得人们深思的。 略论《红楼梦》中晴雯的悲剧形象 及其产生的原因 摘要:晴雯是《红楼梦》中一个很有个性的女孩。晴雯性格特点中尤为重要的一点是她的率真,这就使得她在生活细节中会更多地表现出作为一个有血有肉的"人"的最为本真的个性特征。她与宝玉纯洁真挚的友谊使得晴雯这个人物形象显得如此丰满,如此的耐人寻味。晴雯也是一个悲剧,悲剧局面的出现,除历史背景、社会环境等客观原因外,个人的性格、意志是否符合客观实际等主观原因也是造成悲剧的重要因素。晴雯"心"与"身"之间无法弥合的差距,构成了她性格与命运的对立和冲突 ,而这种"身"与"心"的不平衡状态使她最终付出了生命的代价,这是值得人们深思的。 关键词:《红楼梦》 晴雯 悲剧形象 原因 展卷《红楼梦》,每每眼前浮现宝黛二人荡气回肠的挚情苦恋,耳边响起宁荣二府巨厦崩彻的苍凉悲歌。此时,我不禁惊叹雪芹先生那既工精巧细致,又善斫石裂鼓的如椽巨笔。那笔下汹涌而出的沧桑巨变、轰轰烈烈固然令我钦佩不已,而那一丝丝款款流动的低吟浅唱则更在我掩卷静思时久久萦绕于心。红楼一梦,不论是红绡帐里的多情公子,还是黄土垄中的薄命女儿,都在为无奈的世事悄然落泪,而其中的一人却能在人们原本已难平静的心绪中再荡起一个更大的涟漪———那便是晴雯。她美丽、聪明、能干,特别不同于一般丫头的是,在她身上很少奴性,她不甘受侮辱、受损害的地位,处处要显示出她作为人的自尊、自贵。贾宝玉在太虚幻境翻看钗册时,打开的第一本便是晴雯的,那判词上写她"心比天高,身为下贱"。这"心"指的正是她对自身价值、独立人格的追求及她的高洁的品格;而这"身"则是指在等级森严的贾府中她作为奴婢的卑贱身份。这"心"与"身"的无法弥合的差距,便构成了她性格与命运的悲剧性矛盾冲突。 《红楼梦》中的晴雯不但容颜美丽,而且聪明伶俐,有着高洁自尊的品性,朴素的平等观念和坚贞不屈的反抗性格,还有着对宝玉纯洁的心和真挚的爱。这份纯洁无瑕的爱让晴雯的形象更加美丽感人。 在等级森严的封建社会里,奴隶与奴才同是处于社会最底层的人,但他们在性格上却有着明显的分野。正如鲁迅所说:"自己明知道是奴隶,打熬着,并且不平着,挣扎着,一面‘意图'挣扎,以至于实行挣扎的,即使暂时失败,还是套上镣铐罢,他却不过是单单的奴隶。如果从奴隶生活中寻出美来,赞叹、抚摸、陶醉,那可简直是万劫不复的奴才了,他使自己和别人永远安住于这生活。"[1]晴雯虽是宝玉房中的丫头,但是她在与宝玉的相处中,却没有丝毫奴颜婢膝,她"心比天高"。晴雯很珍视与宝玉在平等基础上的友谊,正因此,她受不了宝玉在不知不觉中摆出的主人面孔,常常要以她的伶牙俐齿讥讽一番。对这一点,袭人看得很清楚,她曾蓄意挑拨似地对宝玉说:"你这个人,一天不捱他两句硬话村你,你再过不去。"其实,袭人哪里知道宝玉恰恰看中的是晴雯毫无奴气的率直之言。由"跌扇"到"撕扇",让读者真切感受到了宝玉与晴雯的那种精神与情感上的亲近。宝玉参加宴会归来,因金钏儿被逐,又因挨了宝钗的讥讽,心中闷闷不乐,偏偏此时晴雯上来为宝玉换衣时失手跌折了扇股,宝玉便借此出气,责备晴雯为"蠢才",并训斥了一番。就当时宝玉的心情来说,应当是可以理解的。但在习惯于和宝玉平等相处的晴雯听来,却大觉反感。所以她冷笑道:"二爷近来气大得很,行动就给脸子瞧......何苦来呢!嫌我们就打发了我们。再挑好的使。好离好散的倒不好?"这意激词切的语言,抒发出晴雯的一腔怒气。他之所以和宝玉有着密切的友谊,绝不因为他是"二爷",相反,正是宝玉不摆"二爷"的架子,让她感觉到精神上的平等,而现在宝玉却一反常态,这就让晴雯格外生气。偏偏这时袭人又赶来劝架,并护着宝玉说了句:"原是我们的不是",晴雯平时就看不惯袭人曲意逢迎、笼络顺从的奴才相,此时更是夹枪带棒地揭露他们的阴私:"我倒不知道,你们是谁?别叫我替你们害臊了!你们鬼鬼祟祟干的那些事,也瞒不过我去......。"不料这些话又激怒了宝玉,于是他更以主子的身份说晴雯人大心大,要回王夫人打发她出去,"晴雯听了这话,不觉越伤心起来"。晴雯的伤心,是因宝玉挫伤了她的自尊心,损害了他们之间那种平等相处的友谊。而这种真情也只有宝玉能够省悟,于是便有了紧接着的"撕扇"这一《红楼梦》中最动人的情节。此时的宝玉满怀歉意,比平日更显得谦和和宽容,他对晴雯说:"那扇子原是扇的,你要撕着玩也可以使得。"这里的隐含之意实际上是"只要你高兴就成"。没想到晴雯果真痛快利落地几下撕碎了宝玉的扇子,接着又撕碎了宝玉从麝月手中抢过来递到她手中的扇子。伴随着"嗤"、"嗤"、"嗤"的响声,他们二人都放声大笑。在这笑声中,宝玉趾高气扬的主子身份消失了,晴雯也为自己找回了尊严。在宝玉的连声叫好中,晴雯的自由个性和自身价值得到了认可和尊重,而宝玉也正是从晴雯任性放纵、敢作敢为的行动中认清了晴雯不同凡响的心志与魄力。于是,他们在笑声中和解,在笑声中成为心灵上志同道合的知己。实际上,经过这场风波,晴雯与宝玉在精神情感上更加接近了,他们的友谊也得到进一步的发展。不是吗?在宝玉挨打之后,为向黛玉赠绢子以明心志,宝玉想着法子支开袭人,而将这一"机密"任务交给了晴雯。的确,在大观园中,除了潇湘馆中的林妹妹,宝玉最信得过的也只有爽直明快、任性而为的晴雯。 晴雯也以自己纯洁真挚的情感来回报宝玉的友谊。在"夜补孔雀裘"中,贾母送给宝玉一件产自俄罗斯国用孔雀毛捻成线后织成的孔雀毛披衣。这件披衣金翠辉煌、碧彩闪烁,堪称稀世珍宝。不料宝玉刚披上就被手炉中迸出的炭火烧了指顶大的一个洞。恰巧第二天是正日子,老太太嘱咐了要穿去见她。宝玉心急火燎,让婆子拿出去缝补,能工巧匠们没有一个敢揽这个活。此时的晴雯恰好生病,"只觉头重身轻,满眼金星乱迸,实实撑不住。待不做,又怕宝玉着急,少不得狠命咬牙捱着。"她带着病体,"补不上三五针,便伏在枕上歇一会",即便这样,她还担心宝玉,见宝玉不过意,围着她打转转,急得央道:"小祖宗,你只管睡罢,再熬上半夜,明儿眼睛抠搂了,那可怎么好?"而她自己则撑到天将明,待补完时,"力尽神危"地倒下......。能这样拼着性命去维护朋友、维护友谊的人,该是何等人物?!难怪连作者曹雪芹都要称她为"勇晴雯"了,一个"勇"字,使晴雯颇具"士为知己者死"的风度,而这样的至情至性又是纯真无邪的。宝玉房中的丫头袭人、麝月、碧痕都与宝玉有染,这已是公开的秘密。惟独晴雯一清二白,她只作宝玉心灵上的知己,而绝不作供玩弄的妾身丫头。在贾府那样的地方,奴婢们从生命到肉体,到品质到人格,都被主子剥夺了自主权,连宝玉这样的封建家族的叛逆者,有时也难免沾染贵族公子的一些恶习。然而,晴雯紧紧地防护着自己的尊严与人格,以免被这种污秽所玷染。不正是这样吗?当宝玉向她提出一块儿洗澡时,晴雯当即拿话岔开,并推说:"今儿也凉快,我就不洗了。"到后来,"夜晚一应茶水起坐呼唤之任皆悉委他一人",晴雯仍能洁身自好、自珍自爱。也正因为如此,晴雯才赢得宝玉的尊重、激赏,并称她为"冰雪不足喻其洁"。的确,与其他丫头相比,晴雯与宝玉的关系更多的是纯真的友谊,犹如黛玉和宝玉的关系一样,透露出诗化的、心灵的美丽。也只有在怡红院里,晴雯的"心比天高"才多多少少得以维护。 晴雯的"心比天高,命比纸薄"也源于她的"风流灵巧"。本来,漂亮而又能干的女孩理应有更多生活的欢乐和美好的前程。无奈,晴雯生不逢时。在封建专制的社会中,在贾府那样的尊卑分明的环境里,一个丫头的"风流灵巧"恰恰又成了她悲剧命运的根源。 在大观园里的众多丫鬟中,晴雯的美貌是最出众的,没有另外任何一个婢女能让曹雪芹对其容貌有着如此之高的评价。仅凭几个简单却又十分深刻的侧面刻画就足以让我们为她的美貌而咂舌不已。王夫人是一手造成晴雯悲剧命运的刽子手,即使从她的嘴里,我们也可听到对晴雯"好个美人"的评价,具体讲便是"水蛇腰,削肩膀,眉眼又有些像你林妹妹的"。"水蛇腰"者,杨柳腰也;"削肩膀"者,美人肩也。削肩柳腰都是古代女子极美的身材,而她的眉眼又是黛玉式的,由此,晴雯相貌身材之美便不言而喻了。在大观园里,晴雯的美是大家公认的,同为绝色的凤姐就曾经说过,"若论这些丫头们共比起来,都没有晴雯生的好";同为丫头的袭人虽然对她十分嫉恨,也不得不承认晴雯"生的太好了",说她"美人似的";与晴雯感情极深的宝玉更视她为"第一等的人",赞她"过于生的好了",以至在《芙蓉女儿诔》中赞道"其为貌花月不足喻其色",此外晴雯还有着超众的才能和伶俐的心性,这在红楼世界的丫头中无人能及。"夜补孔雀裘"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京城里那么多"能干织补匠人"、"裁缝绣匠"、"作女工的"都不敢承接补裘的任务,大观园内丫环成群,也无人承接, 只有这位支撑病体的晴雯补得"若不留心,再看不出来的" 象晴雯这样集美丽、才能、心智于一身的女孩儿,她的心高气傲、自尊自贵,应当说是很自然的,但在贾府却招来上上下下的怨恨。王善宝家的告状时就说:"......那丫头仗着他生的模样儿比别人标致些,又生了一张巧嘴,天天打扮得象个西施的样子,在人跟前能说惯道,掐尖要强,一句话不投机,他就立起两个骚眼睛来骂人......。"而作为封建统治阶级的王夫人,更是一见到晴雯相貌出众,"眉眼"象林妹妹,便大动肝火,"真怒攻心"。于是"狐狸精"的帽子便先天铸成,"被撵"的命运在所难免。在王夫人的断喝下,"四五日水米未曾沾牙"的晴雯,被"现打炕上拉下来,蓬头垢面的,两个女人搀架起来去了"。晴雯这盆"才透出嫩箭的兰花",就这样被封建统治者的罪恶黑手摧折了。 晴雯至死都不甘心的是:"我虽生得比别人好些,并没有私情勾引你,怎么一口咬定我是个‘狐狸精'?"宝玉也曾哭着对袭人说:"我究竟不知晴雯犯了何等滔天大罪!"袭人道:"太太只嫌他生得太好了,未免轻佻些。太太是深知这样的美人似的人必不安静,所以恨嫌他,象我们这粗粗笨笨的倒好。"这里自谦"粗笨"的袭人,倒是一下子击中了王夫人们的心理。在她们的阶级偏见中,地位卑下的丫头生得太好了,就一定轻佻,这本身就是罪过;更何况美丽又有本事,那就是罪上加罪了。王夫人曾对贾母就晴雯的事说过:"有本事的人未免就有些调歪",而这"不安静"、"调歪"不正是封建统治阶级的大忌吗?专制制度从来是"顺民性格"的制造者,对于被他们奴役的人来说,就只能顺从、安分、规规矩矩,倘有任何些许反叛,都会被当作大逆不道而加以拒杀,千百年来等级森严的社会制度麻木了多少渴望发展的灵魂。至此,我们也终于明白了"风流灵巧"的晴雯,会如此"招人怨"到必将其置之死地而后快了。 鲁迅说:"悲剧是将人生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在鲁迅的"悲剧"定义中,我们看到他所突出的是"价值"的观念。的确,在长期的封建统治下,"中国人向来就没有争到过‘人'的价格",人的生命价值、人的尊严向来是被蔑视、被否定的,人的正常追求和欲望也被人为地压抑。晴雯"心比天高"的自我追求,终难超越"身为下贱"的社会地位的牵制,她身处等级森严的大观园,常常会从心里发出"不平之鸣"来。这是晴雯的悲惨命运产生的重要原因 第三十七回中,当秋纹偶然获得贾母、王夫人的赏赐而津津乐道时,晴雯冷笑道:"呸!没见世面的小蹄子!那是把好的给了人,挑剩下的才给你,你还充有脸呢。"并进而声明道:"要是我,我就不要,......把好的给他,剩下的才给我,我宁可不要,冲撞了太太,我也不受这口软气。"其实,果真要晴雯去"冲撞太太",以她的奴婢身份和地位,是不大可能的,但是她的激愤之语表明了她内在强烈的自我尊重的个体意识。然而,这种意识太强,只会让她感觉到更多的矛盾和痛苦。我们看到,在"抄检大观园"时,她的这种性格与心态表现得更为充分。面对来势凶猛的大抄检,众丫环都敛气屏息,"只见晴雯挽着头发闯进来,豁一声将箱子掀开,两手提着底子,朝天往地下尽情一倒,将所有之物尽都倒出。"这种大胆的反抗,表面上虽然是对着王善保家的,实际上她倒出的绝不仅仅是对这一恶奴的怒气,其中也还包括王夫人。所以当王善保家的抬出王夫人这一"尊神"来震慑压服她的时候,她更加怒火中烧,指着王善保家的的脸说道:"你说你是太太打发来的,我还是太太打发来的呢!太太那边的人我都见过,就只没看见你这么个有头有脸大管事的奶奶!"可以说"反抄检"是表现晴雯悲剧性格的最动人的篇章。 朱光潜说:"对悲剧说来要紧的不仅是巨大的痛苦,而且是对待痛苦的方式,没有对灾难的反抗,也就没有悲剧。引起我们快感的不是灾难,而是反抗。"[2]虽然抄检大观园的结果证明了晴雯是无辜的———她并没有司棋那样的儿女私情,但抄检的锋芒所向,一开始就直指晴雯。这是以王夫人为首的封建主子向一个正在病中的奴婢伸出的罪恶魔爪。正是在这力量极悬殊的较量中,作者向我们展示了一个卑弱者惊天动地的抗争!晴雯何尝不知道她这样做的后果?!然而,为了维护做人的清白和尊严,她是以自己的生命作代价!正象黑格尔在分析朱丽叶形象时指出的那样,只有在"最艰难的考验"的时候,"她才好象一朵玫瑰突然放蕊,每一条皱纹都显出来了,又好象潜伏在心灵深处的一股清泉突然源源不绝地迸射出来",让我们看到"这个心灵的全部坚强力量"[3]。 总之,晴雯的悲剧也正在于:明明是个奴婢,却有着风流俊俏的外貌,呈才露己的自由个性;明明是个奴婢,却有着锋芒毕露的自我意识,有着不甘蹂躏的气概和追求,这就注定了她要被封建制度的等级文化所毁灭。正像人们不能随心所欲地创造历史一样,一个被历史限定的人也不能随心所欲地选择自己的人生道路。晴雯的实际地位和特殊个性,使她注定要为此付出生命的代价。"心比天高,身为下贱,风流灵巧招人怨",这确能引起我们深深的同情和对社会历史深深的反思。

105 评论

豌豆大晟

一、贾宝玉 主人公贾宝玉是一个又奇又俗的人物。构成他性格的主要特征是叛逆。他行为“偏僻而乖张”,是封建社会的叛逆者。他鄙视功名利禄,不愿走“学而优则仕”的仕途。他痛恨“八股”,辱骂读书做官的人是“国贼禄蠹”,懒于与他们接触拜会。 他不喜欢所谓的“正经书”,却偏爱于“杂书”,钟情于《牡丹亭》、《西厢记》。他还对程朱理学提出了大胆的质疑,认为“除《四书》外,杜撰的太多了。”这充分显示出了他是封建君主制度的“逆子贰臣”。 他认为“山川日月之精秀,只钟于女儿,须眉男子不过是些渣滓浊沫而已”。在这种骇世惊俗的思想指导下,宝玉终日“在内帏厮混”,并钟爱和怜悯女孩子,钟爱她们的美丽、纯洁、洋溢的生气、过人的才智,怜悯她们的不幸遭遇,怜悯其将嫁与浊臭的男子,失去了她们的圣洁之美。贾宝玉道:女子出嫁前为珍珠,嫁人后便失去光芒成了死珠,再老便与污浊男子同流,成为死鱼眼了。他甚至为自己生有一个男子之身而感到无可挽救的遗憾。 在他的生命历程中,最重要的一件事无疑就是与林黛玉的相爱了。这场恋爱,一方面开始于叛逆性格,另一方面又促使了他的叛逆性格的最终形成。这是他生命史上最大最重要的叛逆行为。宝、黛不但要求婚姻自主,而且在恋爱中背离了封建社会的人生之道。他们在反叛的道路上越走越远,最后导致了两人的悲剧结局。 二、林黛玉 林黛玉是一个才华横溢而性格孤傲的女子,“可叹停机德,堪怜咏絮才。玉带林中挂,金簪雪里埋”,则是她的写照。她从小失去双亲,寄居在荣国府,虽然贾母对她疼爱有加,但由于清高自尊的个性,她常生“寄人篱下”的伤感。 她多愁善感,常常为别人不注意的小事而悲伤流泪。正如小说中所描写的“黛玉葬花”一幕,就突出了这一点。花开花谢本来就是自然景象,但她却由此而想到人生的悲欢离合、聚散无常。她为落花叹息,她把宝玉引为知己,同看《西厢记》,把人生的希望都寄托在宝玉身上。她深爱着宝玉,但又感到很难如愿。于是,她因想争取自己的位置但又多次失败而顾影自怜,暗泣于无人之处。 她的内心世界似难捉摸,但也常常将其显露于外。若宝玉“得罪”了她,她便生气,泪水涟涟,甚至为他而生病。表面上这样,其实内心仍是挂念着他,借口去看他。宝玉一病,她为之而伤心,为之而哭泣。但由于封建礼教道德的约束,她不得表白,不得自已,最终在宝钗出阁之日郁郁而死,没能了却自己的心愿。 曹雪芹深爱他笔下的林黛玉,爱她的一切,爱她的笑和泪,爱她的喜与悲。正是由于这种刻骨的爱,才使他将黛玉对宝玉的一段痴情演绎得美丽异常,刻画得入木三分,为世人塑造了一个“心较比干多一窍”、反封建礼教的光彩照人的形象。 三、王熙凤 荣府内,还有一个与众不同的人物,她便是王熙凤。王熙凤的阴毒可谓人人皆知,作为荣府“总管”,她弄权作势,两面三刀。她用毒计害死贾瑞,又阴谋逼死尤三姐。她生性尖酸刻薄,到最后害了全家。她的个性是泼辣的,文中处处都不忘点明这一点,像她过生日那天,与那淫妇拼命,向老太太求救,足以见得。但毕竟她很能干,荣府上下大小事务都得她说了算,又善于迎合贾母,深得老太太的宠爱。又因此遭到嫉妒。 四、探春 贾探春,贾政之女——她没有黛玉的纤细怜人,没有宝钗的乖巧伶俐,没有香云的活泼开朗,却有卓超的才干,过人的智慧,深僻的见解,远大的眼光,这些在第五、六回“敏探春兴利除宿弊,贤宝钗小惠全大体”中精彩地表现出来了。 王熙凤因病卧床不起,便由探春、宝钗,李执等人主持家务,此期间,探春查看家中大小帐目,发现发放给各个房的月钱和发放给买办的重叠了,便想出了两全的办法,与宝钗等人商议.“年里往赖大家去,与她们那儿的姑娘闲谈,才知她们吃的笋菜鱼虾,一年还有人包了,年终足有二百两银子,从那日我才知道,一个破荷叶,一根破草根子都是值钱的。”发放月钱重叠之事于贾府已早有弊,可满园子的姑娘丫头无一人能指出个一二三来,探春却从赖大家中得到启发,和自家的情况对比,最后提出好的办法,岂不是足以见她的办事能力和精干了,用现在的话说,就是分析综合解决问题的素质。谁怪宝钗说“真真膏粱 之谈!你们虽是个千金,原不知道这些事”而后宝钗又玩笑似的说“你才办了两天事就利欲熏心,把朱子都看虚了。你再出去,见了那么利弊大事,越发连孔子也都看虚了呢。”探春闻此言,却一本正经地回答“你这样一个通人,竟没看见姬子书,当日姬子云:‘登利禄之场,处运等之界者,穷尧舜之词,背孔孟之道……”如此一番精辟的言辞,岂是一位普通女儿说得出的,非有政治眼光能矣! 第五十六回中的探春,以处事的果断干练显示出了她卓超的才干,而宝钗的嬉言却引出了她政治性的言论,真是叫人回味无穷,拍案叫绝! 五、薛宝钗 纷飞蝴蝶绕楼院,暖逐东风扑几回。扇影乱摇忙玉腕,粉痕斜溜湿香腮。偶因游戏间消遣,岂为迷藏暗捉来。恰怪亭中私语久,防人忽把绮窗开。薛宝钗在《红楼梦》中份演着重要的角色。她是封建各种礼束的守卫者,并且自身深受其害。她在家中与人关系甚好,受众的喜爱。她的性格中有王熙凤为人的圆滑,林黛玉小心和与贾宝玉完全对立的封建束缚的思想。如在每四十八回中,薛姨妈道:“……莺儿一个人,不够伏侍的,不要买一个丫头来你使。〃宝钗道:“买的不知底细,倘或走了眼,花了钱事小,没的淘气。倒是慢慢打听着,有知道来历的人买个还罢了。〃这里表现出她的处事小心。又如香菱向宝钗道:“我原要和太太说的,等在爷去了,我和姑娘做伴去。我又想恐怕太太多心,说我贪着园里来玩,谁知你竟说了!〃宝钗笑道:“我知道你心里羡慕这园子不是一日两日的了,只是没有空儿……,所以趁着机会,越发往上一年,我也多个做伴的,也遂了你的心。〃这里表现出宝钗了解家人心里,为人圆滑。总之,薛宝钗是个深受封建束缚的人。 六、刘姥姥 红楼梦》中出场人物有四百多位,而且个个栩栩如生,就是那些着墨不多的次要人物,也是写来如见其人,如闻其声。就拿刘姥姥来说说吧。 出身乡村的刘姥姥来到了贾家,凤姐导演了一幕闹剧,在贾母那里吃饭的时候,丫鬟只捡了一个鸽子蛋放在刘姥姥那里,刘姥姥不知羞耻地说:“老牛,老牛,食量大如牛”,此时老刘那种直爽,快直的农民性格表现的淋漓尽致。然后刘姥姥又说:鸡蛋俊,小巧”,说明她见识敷浅,只知道吃。到后来鸽子蛋滚到地上,刘姥姥赶紧去拣,其农家那种艰辛勤俭穷酸的形象跃然纸上,与高贵阔气的贾家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体现了封建官僚与穷苦百姓差距之大,讽刺了当时的封建社会。最后,她与众姑娘对联,用的都是粗俗的言语,可见她文化甚少,引得大家一阵大笑。 总之,刘姥姥这种封建、贫穷、可笑的形象通过作者的笔墨,全部体现出来。 七、晴雯 晴雯乃贾府内又一封建礼教的叛逆者。他天生的叛逆,直率,任性以及无所忌惮的言辞给读者呈现出了又一个鲜明的人物形象。 晴雯并未因为宝玉是她的主子而谦虚,忍让他的无理大骂,而是以理辩驳。例:“平日坏了多少宝贝也不心疼,今儿一把扇子惹发了这么大问题”。“今儿一把扇子就这么着”。“何苦来呢。嫌我们就打发了我们,再调好的使”。“我是一个蠢材,那里陪打发吃果子呢?倘或在砸了盘子,更了不得!”。只见她的反抗精神。而袭人的好心劝解又被她冷嘲热讽地反驳一翻,可见她的直率。而她又以撕扇子来取乐,不顾他人的看法,尽由自己开心,事后会做何评论,造成何种影响他都不会去理会。还有几句:“我不敢惹爷”“既这么说你就拿了扇子我来撕”等。这一切刁酸无忌的语言把她的任性,也是我行我素的反叛精神就表现的淋漓尽致了! 也正是这一系列语言使晴雯这一鲜明的人物形象跃然纸上了。 八、平儿 要说《红楼梦》里丫环最漂亮的,还得是平儿,由于她被贾琏收了二房,所以地位也就不同于别的一般的丫环了,但她的出身低微这个事实却一生也抹不去,这也就决定了平儿在大观园中的地位不会太高。 平儿天资聪慧,可偏与王熙凤成主仆关系,则显得有点儿“小巫见大巫了”,不过在日常事务处理上,平儿可是帮了凤姐的大忙了,所以说王熙凤对平儿也挺好。 但虽说跟着王熙凤吃香的喝辣的,但也有不如意的地方,比如说平儿实际上去贾琏也有爱幕之情但是有王熙凤在,她也不敢太过于表露,而且由于凤姐婚久不孕,使她更加看管贾琏,不让他和别的女人相处太密切,当然,这一切都不是从表面上能看出来的。所以有时贾琏和平儿乘着王熙凤不在,偷偷亲热一番,被凤姐发现了,还要冷嘲热讽一番。 但是平儿还是比较善良的,当贾琏在外面沾花惹草,勾搭上尤二姐后,王熙凤假惺惺的去把尤二姐接回来,却在背地里使坏,使二姐已经成形的胎儿堕掉了,二姐也不堪忍耻辱而自缢身亡,在这期间,贾府里唯一对她好的便是平儿了,一直对他百般照顾,还把好死时将要交给贾琏的二百两银子一文不少的交给了贾琏。由此可见,平儿的心地是十分善良的。这样可爱的姑娘谁能不为之动心??

101 评论

骑猪去看海AA

晴雯的性格是十分丰富、复杂且又鲜明的。作者曹雪芹没有把她刻画成一个完美的女子,而是一个有血有肉、亮点与缺点并存的丰满人物。

金陵十二钗又副册对晴雯的判词有云:“心比天高,身为下贱。”这判词很好地概括了她的心性和她的社会地位。她的社会地位是很低下的,她只是一个奴隶,但她的心性却很高,远非一个甘于为奴者。渴望平等,追求尊严之心极强烈。

如此地位,却又如此心性,二者自不能不产生激烈的冲突。奴隶的地位是封建制度强加于她的,她不能不作强烈的反抗。平儿说:“晴雯那个蹄子是块爆炭。”

她确是块爆炭,是块迸溅着反封建之焰的爆炭,晴雯形象之美好,性格之富有震撼力,主要就在于她的这种桀骜不驯。而曹雪芹塑造这一艺术形象时,其着力之处也正在这桀骜不驯。

人物生平

她本是赖妈妈家的丫鬟,因得贾母喜爱,固把她赐给宝玉。因娇生惯养,养成得理不饶人的性格。一次王夫人进园子看见她打骂小丫鬟,觉得她不合世家教养,再加上王善保家的等小人进谗,王夫人在她病得“四五日水米不曾沾牙”的情况下,从炕上拉下来,硬给撵了出去(放出去)。

宝玉偷偷前去探望,晴雯深为感动。当夜,晴雯悲惨地死去。听小丫头说晴雯死后做了芙蓉花神,宝玉便作了篇长长的《芙蓉女儿诔》寄托哀思。

81 评论

相关问答

  • 分析形象论文开题报告

    希望回答能帮到你,以下是范例:开题报告是指开题者对科研课题的一种文字说明材料。这是一种新的应用文体,这种文字体裁是随着现代科学研究活动计划性的增强和科研选题程序

    悠悠萋草心 2人参与回答 2023-12-09
  • 西游记人物形象论文开题报告

    写大圣腾云驾雾捉妖记

    我的宝贝叫小啦 6人参与回答 2023-12-06
  • 人物形象对比分析论文开题报告

    曹禺作品系列女性形象,主要有三点: (1)曹禺作品中的女性总是拥有一种奇异的主导力量. (2)曹禺戏剧中的女性形象犹如青春的赞美诗,洋溢着浪漫主义的色调,但缺乏

    哈笑折腰 3人参与回答 2023-12-06
  • 关于晴雯的论文题目

    以下内容回复方可浏览

    大实现家 3人参与回答 2023-12-10
  • 文学人物形象论文开题报告

    2017英美文学论文开题报告 英国文学源远流长,经历了长期、复杂的发展演变过程,慢慢的发展中,美国文学日趋成熟,成为真正意义上独立的、具有强大生命力的民族文学。

    迷糊喵星人 1人参与回答 2023-1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