粉恋桃心
论国有企业的人才激励机制
引导语:世纪之交,人类即将步入一个以知识的占有、配置、生产和使用为基础的知识经济时代社会,高新技术以排山倒海之势。下面是我为你带来的论国有企业的人才激励机制,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在知识经济时代,人力资本在企业的多种要素中变得越来越重要,因此实行以人为中心的人本管理也显得十分重要。因为任何高新技术都是由人所创造、所使用并为人服务的,并由此对人的知识、智慧、管理才能和创造力提出更求。当代和未来的科技战,实质上是人才战,知识和人才将大大升值,成为社会经济发展的关键。
实行以人为中心的管理就是要在管理中做到以人为本,满足员工的需要,从而激发员工的工作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人本管理的基本特征有:职工是企业的主体;职工参与是有效管理的关键;使人性能得到最完美的发展是现代管理的核心,服务于人是管理的根本目的。其基本内容有以下几个方面:(1)人的管理第一;(2)以激励为主要方式;(3)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4)积极开发人力资源;(5)培育和发挥团队精神。从基本内容可以看出,人本管理的一项重要工作,就是采用激励方法,促使员工的动机更加强烈,将潜在巨大的内驱力释放出来,为实现目标努力奋斗。
目前,我国国有企业改革所面临的主要任务是:加快转换国有企业的经营机制,增强国有大中型企业的活力,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的现代企业管理制度等等。显然,增强企业活动,建立现代企业管理制度,迎接未来知识经济社会的挑战,都迫切需要认真学习吸收当代世界先进的管理经验,其中,学习和借鉴以人为本的管理经验尤为重要。
首先,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根本目的,在于积极促进生产力的发展。而人是生产力的主体要素,任何经济成果都是由人创造的,只有通过改革,充分激发千千万万经营者、管理者和亿万劳动者的积极性和创造力,才能有效地促进生产力的发展,才能促进企业充满生机和活动。所以,我们的改革也应以人为中心的改革。通过体制改革,要为亿万人民的聪明才智的充分发挥创造良好的环境和机制。
其次,从中国企业所面临的实际问题出发,由于多年来自上而下片面地追求产值、发展速度的指导思想,在经济工作中,见人不见物的倾向十分严重。在改革中,许多企业又过分强调物质刺激的作用,出现了一切向钱看的倾向,忽视人的多方面的追求和素质的提高。针对所出现的这些问题,实现以人为本的管理,可以说是对症下药的一剂有效良方。
企业的活力来自企业的信息及其对职工的吸收力。”因此,企业管理的重点是开发人才资源,而开发人力资源的关键是调动职工的劳动积极性。
本论文采用人本管理的有关理论,着重对我国国有企业如何构筑人才激励机制进行探讨和论述,文章通过对国有企业人力资源的现状及缺陷原因分析,提出多种适合国有企业采用的激励方式,期冀着有关方法和结论能成为国有企业进行现代企业制度改革的敲门砖,使国有企业在留住人才、用好人才方面取得优势,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的强国而努力奋斗。
一。由战后日本经济高速发展所引发的思考
二战后,尤其是1955年以来,日本经济持续高速度发展。1955年至978年, 经济增长率曾高达10%~20%,1979年至1986年,经济增长率仍保持在4%~9%之间。1950年至1990年,平均每人实得从1230美元增至23970美元(以1990年价格计算),年增长率达7。7%,远高于美国同期的1。9%。在40年时间内,日本国民生产总值相继超过法国、英国、德国,跃居世界第二位,成为仅次于美国的第二经济大国。90年代以来,已进入成熟期的日本经济,面临着新的挑战和历史性的转折,遇到了一些难题,但1991年经济增长率仍为4。5%,而同期美国为负0。7%。据日本大藏省统计,1992年日本贸易盈余达1070美元。
战后日本经济为什么能高速增长?美国学者帕斯卡尔和阿索斯在《日本企 业管理》一书中,对美国和日本企业管理理行了对比分析,认为一个十分重要的原因就在于日本企业在调动职工积极性方面获得了成功。而日本企业职工劳动积极性之所以比较高,是由于企业建立了一整套能够调动职工积极性的激励制度和措施。这些制度和措施包括:⑴促使职工形成强烈的“企业意识”的终身雇佣制。尽管职工受雇佣、受剥削的地位没有变,但职工不能不对于要工作一辈子的企业发展寄予关心,这就形成了职工在各自的生产岗位上努力提高生产率的动力;⑵既能培养职工“企业意识”,又能进行职工培训和能力开发的培训制度;⑶能不断激发职工积极进取精神的晋升制度;⑷吸引职工终身为企业工作并创造更多利润的年功序列工资制度,以及充分考虑知识水平、熟练程度、职务负担、精神负
荷、体力消耗和工作环境的职务工资和职能工资制度;⑸鼓励职工自觉地协同企业提高生产率,多创利润,从而分享利润的奖金制度;⑹通过提高福利厚生制度,可以加深职工对企业的感情,从而主动地关心企业的前途,为企业的发展而努力工作;⑺协调劳资关系,旨在形成工人、企业命运其同体的企业工会;⑻鼓励职工提合理化建议,使职工产生心理满足和进行感情交流的民主管理。
从以上原因分析,我们可以看出,日本企业实行人本管理和制订激励制度 的最大特点,主要在于:⑴强调人既是企业管理的客体,也是应当给予尊重的主体,企业所要实现的目标,既是企业的也是全体员工的目标。即“公司是由全体人员共同经营”,并依靠所有人员共同努力去获取成就。⑵提倡协同配合的“团队精神”,崇尚社会集体价值。如松下员工的信条是:“只有通过公司每个成员的协力和合作才能实现进步与发展。”⑶通过终身雇佣制、年功序列工资制度等种种措施,建立了一支稳定的职工 队伍,培养员工对企业的忠诚,增强企业的凝聚力和向心力。⑷既重视用合理的工资差别刺激员工的积极性,又重视精神气质的培养,提倡以仁爱之心进行管理,提倡讲信义、重人情、和气生财,推行富有人情味的管理。⑸突出强调人是最重要的资源和最宝贵的财富,并且在培育人的才干、开发人的智力、发掘人的潜能等方面进行了大量投入,并取得积极成效。
二、 人具有很大潜力,需要去激励、去开发。
据美国哈佛大学威廉詹姆斯研究,实行计件工资的员工,其能力仅发挥了20%~30%,若在其受到充分激励时,其能力可能发挥到80%~90%,即能完成相当于原来三四个人的工作量。这里讲的还有人的现实的能力,而人的潜在能量是难以估量的,它需要科学的方法去挖掘。在奥运会创办之前,第一个跑完马拉松全程的人因精疲力竭倒地而死。后来第一届奥运会时,也只有17人报名参加此项比赛,更多的人是望而生畏,然而,现在世界各地能跑马拉松的人数以万计,1980年,纽约马拉松赛参加人数达17000人,其中3000的的速度超过第一届奥运会冠军路易斯的记录。体育动力的发展表明,人的潜力是巨大的。
激励人的积极性,是古今中外政治家、军事家、思想家、管理学家都十分重视的问题。《孙子兵法》说:“道者,全民与上同意也,故可与之死,可与之生,而不畏危。”还说:“视卒如婴儿,故可与之赴深溪;视卒如爱子,故可与之俱
死。”军队作战,要有士兵的积极性,搞现代化建设,要有人民群众的`积极性,搞企业要有全体员工的积极性。
三、 国有企业由于长期计划经济影响尚未形成有效的激励机制。
在中国,自从70年代未实行开放政策以来,一些“局外人”有机会看到中 国企业管理的现状。1983年,美国学者林德赛在一篇论文中指出,中国在建国以后的三十多年中,企业的激励措施一直在精神激励(包括政治激励)和物质激励两个杈端之间徘徊,缺乏科学的理论指导。1984年,香港学者撰文指出,在中国,“十亿人民正等待着激励”。1988年,西蒙指出:“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当今进行的经济改革中,最优先的工作就是改善企业管理。然而,要想改善企业管理,我们就必须懂得组织是如何运转的、如何发挥作用的,必须搞清楚组织中的工人和管理者是如何对组织结构和组织状态作出反应的。1993年,美国管理学博士潘威廉指出:“中国众多的人口既是一种最大的负担,又是一种最大的财富―一切取决于如何看待和管理这个财富。中国应当着手研究这个人口总体,了解激励他们的因素,把握他们的愿望和需求”,
当然,中国的领导人也认识到人们在经济生活和企业的生产经营中缺乏激 励的事实。“如果说我国建国以后有缺点,那就是对生产力有某种忽视。”在当时条件下,企业管理的目标是服从于国家建设目标的,企业调动职工积极性的主要措施是运用精神激励,忽视了物质利益原则,企业发展缺乏物质动力。于是,“如果不讲物质利益原则,那就是唯心论。”因为,“精神文明说到底是从物质文明来的嘛!”在人才使用上不要论资排辈,在培养中青年干部时,对“特别优秀的,要给他们搭个比较轻便的梯子,使他们越级上来。”“对那些真正有本事的人,要放手提拔,在工资级别上破格提高”。中国国有企业的低效率,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企业内部管理不善造成的,是典型的X(低)效率。因此,中国国有企业的,必须与加强内部管理结合起来,二者不可偏废。内部管理的核心,就是要建立一套科学的激励机制。“人才是科技进步和经济社会发展是最主要的资源,要建立一套有利于人才培养和使用的激励机制。”科学的激励机制,有利于调动企业员工的积极性,有利于发挥企业员工的创造力,有利于培养企业员工对企业发展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国有企业只有通过建立科学的激励机制,才能使企业充满活力,企业的持续发展才有科学的管理制度的保证。也只有这样,国有企业才能更好地在国民经济建设中发挥主导作用。
四、 对国有企业来说,建立人才激励机制尤其重要。
管理的目的,就是要充分利用所拥有的资源,使组织这一系统高效率地运行,提高组织绩效,实现组织的既定目标。组织所拥有的资源,无非是人、财、物和信息四大样。但财、物和信息这三大类资源都需要依赖人的操作,才能发挥其功能。从这个意义上说,管理首先是对人的管理。正如苏联管理学家拉夫里科夫—考里茨克所言:“管理就是首先对人,然后通过人对实际生产过程产生合乎目的的影响。”德鲁克甚至认为“所谓企业管理,说到底就是人事管理。人事管理,就是企业管理的代名词。”管理学家们早就能够精确地预测、计划和控制财力和物力,而对人力资源,特别是人的内在潜力,至今尚无法预测、计划和控制。因此,激励就成为管理的最关键、最困难的职能,而且也应该是第一位的职能。在企业管理中,只有首先调动起员工的积极性,才能通过他们实现计划、组织和控制职能,维护人机系统的正常运转,进而实现组织的目标。因此,又可以说,“激励是管理的核心”。激励的基本任务就是调动下属的积极性,激发他们的创造性和主动性。正如弗朗西斯(C。Francis)所说的:“你可以买到一个人的时间,你可以雇到一个人到指定的工作岗位,你可以买到按时或按日计算的技术操作,但你买不到热情,你买不到创造性,你买不到全身心的投入,你不得不设法争取这些。”这句话生动地指出了激励的重要性。
对国有企业来说,激励问题显得更加突出。十几年前,日本能率协会专务理事三上辰喜谈到他对中国企业管理的看法时认为,如果把中国现有的工厂交给日本人经营管理,不需要在“硬件”方面增加一分钱投资,只要在管理方式等“软件”方面稍加改进,生产效率即可提高2倍—3倍,甚至5倍—10倍。早在1984年,香港学者金友诚和周巧笑就指出,在中国,“十亿人民正等待激励”。美国的管理学教授潘威廉(W。Brown)博士也指出:“中国众多的人口既是一种最大的负担,又是一种最大的财富—一切取决于如何看待和管理这个财富。中国应当着手认真研究这个人口总体,了解激励他们的因素,把握他们的愿望和需求,懂得如何组织经济活动,提高生产力,使之达到满足人民需要的水平。”
五、 国有企业建立人才激励机制是构筑人才高地的前提和基础
为迎接即将到来的知识经济时代挑战,进一步增强国家科技开发创新能力, 国家科委和教育部联合决定从99年5月份起推行“长江学者计划”,对有重大科技贡献的科学家和学者进行10~100万元的重奖。从实质上说,这也是国家实施人才激励机制的一部分。
再从作为全国经济中心的上海来说,为推进上海工业新一轮发展,99年5 月17日,由中共上海市工业工作委员会和上海市经济委员会联合提出了“关于加快上海工业人才高地建设的意见”,意见指出,建立工业人才高地是加快高新科技产业化,推进支柱工业技术升级和培育发展都市型工业的迫切需要。近几年来,上海工业系统虽然在改革干部人事制度方面取得一些进展,但是,仍然存在着思想观念滞后,各类优秀人才总量不足,年龄和专业知识结构不合理,用人机制和分配机制不活等突出问题。为此,要求各级党政组织和组织人事部门必须以强烈的政治责任感,抓住上海工业新一轮发展的机遇,加大改革力度,扎所实实地推进工业人才高地的建设。要牢固树立事情成败的关键在人的观念,坚持把人才队伍建设作为企业发展的关键,放到党委、行政重要议事日程上来,抓紧抓好抓实;要牢固树立企业是用人主体的观念,坚持从企业的发展和人才队伍的现状出发,克服树立人才资源的管理和开发是企业科学管理的重要内容的观念,坚持从企业的人才发展战略的研究和实施作为推进企业发展战略的一个重要环节来抓,要牢固树立推进用人和分配机制改革是建设人才高地重点的观念,坚持改革不适应新形势要求的组织人事人事管理思路和运行模式,尽快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相适应的干部人事制度。意见认为,尽快健全企业的分配和激励机制,是建设工业人才高地的关键所在,国有企业要从增强企业吸引和凝聚人才的市场竞争力,保证企业发展对人才需求出发,尽快改变目前国有企业内关键岗位、关键人才的薪金水平普遍低于市场价位和工资结构不合理的现状。国有企业应坚持按劳分配与生产要素分配相结合,建立适应市场竞争的分配激励机制。
六、 国有企业建立人才激励机制是实现企业目标的需要。
当前,我国国有企业改革正处于关键时期,“三年脱困”目标能否如期实现,
主要在于企业能否建立起规范的现代企业制度,能否建立起一支优秀的人才队伍,能否充分发挥人、财、物资源的有效配置,实现企业的经营目标。
企业的目标,是要靠人的行为实现的,而人的行为是积极性推动的。实现 企业的目标,要有人的积极性、人的士气。有人讲:“如果没有高度的士气,工作就是苦役,而监督就近乎于奴役。”忘记人的作用的领导者,不会或者不去激励人的积极性的领导者,不是一个合格的领导者。
激励是充分发挥企业生产要素效用的需要。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是人的有 意识有目的的活动。人、劳动对象、劳动手段等是企业的生产要素。在这些要素,人是最活跃、最根本的要素,其他要素中有同人这个要素相结合,才能成为现实的生产力,才能发挥各自的效用。因此,没有人的积极性,或者人的积极性不高,再好的技术装备,再好的原材料,都难以发挥应有的效用。
草莓天天见
员工激励机制探究论文
就企业而言,激励机制是企业为有效激励员工而建立的一套有机的激励制度和措施的集合,看看下面的员工激励机制探究论文吧!
摘 要 本文阐述了员工激励机制的内涵,分析了供水企业现行激励机制存在的问题,结合员工激励机制的原则,提出构建现代供水企业员工激励机制的策略及实施注意的问题,以充分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创造性,实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 供水企业 员工 激励 机制
大批外资企业在中国加入WTO以后进入我国,加剧了市场竞争,尤其是人力资源竞争。供水企业虽然属于资源型国有企业,但同样面临激烈的人才竞争。目前,由于绝大多数企业在引进西方先进管理思想起步较晚,建立有效的员工激励机制方面尚有欠缺,影响了员工的积极性,人才流失与不能有效使用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企业的发展壮大,因此建立适合本企业的员工激励机制及如何运用好激励机制是现代供水企业面临的十分重要的问题。
一、激励机制内涵及供水企业现行员工激励机制现状
它包括目标激励体系、工资福利激励体系、企业文化激励体系、员工培训体系及相关制度体系等。其本质在于通过科学、系统的制度建设,对员工的各种需要进行不同程度的满足和限制,推动员工沿着组织期待的方向作出持久的努力。同时,通过系统、持续不断的正反两个方面的强化和塑造,使员工产生努力工作的内在动力,将组织目标真正转化为每个员工的个人目标。
近年来,绝大多数供水企业在激励机制建设方面进行了积极探索,但由于历史和体制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目前激励机制的建设并未真正在深层次上取得实质性突破。主要表现为:第一,分配制度基本仍沿用计划经济体制下的工资模式,经营成果与员工的切身利益没有真正挂起钩来,从总体上看仍是一种保障型而非激励型的工资制度;第二,缺乏严格而系统的绩效考评体系,薪酬没有和个人绩效紧密挂钩;第三,激励形式单一,过分依赖物质激励,缺乏有效的长期激励手段。第四,员工缺乏再培训,缺乏对企业广泛的认同感等。
二、建立企业员工激励机制的原则
(一)组织目标和个人目标相结合
组织与员工都在追求自己的利益,在这个过程中,两者往往存在矛盾,所以,目标设计不仅要充分体现组织目标的要求,而且还要注重员工的个人目标取向,使企业与员工的目标一致。
(二)物质激励与精神激励相结合
与其他企业相比,供水企业肩负着更多的社会义务,这决定了供水企业员工应具有更高的行为动机和社会使命感,精神激励应成为企业的鲜明特征,要想在更高的层次调动员工积极性,需合理结合物质激励与精神激励,运用目标奖励、荣誉奖励、参与奖励等精神奖励。
(三)长期激励与短期激励相补充
过于偏重长期激励或短期激励,最终都会降低企业现实生产效率,企业可以建立员工职业生涯设计机制,有条件的企业可以建立企业年金制度和推行员工持股计划,将员工利益与企业利益融合在一起,建立长期激励机制。在不影响正常生产的情况下,企业可适当提高短期物质激励的实际支付,实现短期激励的实效化。
(四)激励与约束相结合
约束和激励是有机结合、缺一不可的,约束机制包括科学系统的规章制度和严格规范的业绩考核制度等。通过合理的激励与约束机制,实行优胜劣汰,做到人尽其才,才尽其用。
三、构建企业员工激励机制的策略
(一)制定激励性的员工薪酬制度,实现报酬激励
合理的薪酬体系具有明显的激励效果。研究发现,从企业内部来讲,员工对薪酬差别的关心程度要高于对薪酬水平的关心。这说明,企业的薪酬体系要具有激励性,就必须保证外部公平和内部公平,即企业的薪酬水平与本行业的`薪酬水平相当,企业按员工的贡献定薪酬。第二,企业设计薪酬体系时要保持固定部分的比例,使员工产生一定的职业安全感,同时适当拉开薪酬层次。岗位工资制较适用于供水企业一般员工,较全面考虑了员工对企业的投入,加大了薪资结构中“活工资”部分解决了职工薪酬水平与劳动力市场脱节、工资水平不反映劳动差别等问题。第三,薪酬与绩效挂钩,绩效薪酬在实施过程中要以科学的绩效评估体系为依据,如企业可以根据经济效益设立奖励基金,按员工的贡献和考核结果发放。
(二)建立有效的绩效考评机制,实行考核激励
绩效考评是在明确岗位职责和要求以及工作分析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对员工在任职期内的总体表现进行考核,确保员工工作结果与企业目标保持一致的手段。供水企业绩效考核不能只局限于德能勤绩等简单的定性指标,而应建立一种能量化、测量、易于操作的综合性考核指标体系,包括职责履行程度、业绩表现、工作态度、团队精神等相关因素的考核。考评者由单一性向多维度转变,从多个角度对员工进行评价。考核技术要实现定性与定量分析相结合,如应用模糊数学和排序方法将定性的考核结果进行定量化处理。企业在运用绩效考核中要遵循PDCA循环改进完善绩效管理。
(三)建立员工发展体系,实现发展激励
员工发展体系包括员工培训、员工素质架构分析、员工职业生涯设计等。企业要关心员工的个人发展,制定培训规划和培训管理制度,进行严谨的员工需求分析,根据汇总的员工培训计划进行总体协调与实施。根据不同岗位的职位设定和发展途径,企业基于员工个人兴趣、技能、潜质作出员工发展规划和设计,如运用“教练型”的领导方式帮助员工纠正偏差;运用开发性训练科目不断增强员工的知识技能;运用学习型组织的环境满足员工终身学习的需求。
(四)塑造有企业特色的企业文化,实现精神激励
企业可以通过举办“企业之星”评选活动,把在服务、创新等方面表现出色的员工评选为“企业之星”,员工将会把获得这份荣誉作为自己的目标,努力进取,逐步使企业员工形成一种精神振奋、开拓进取的良好风气,发挥出其他管理制度无法比拟的激励力量。
(五)提供员工参与管理的平台,实行政治激励
建立和实施合理化建议制度,鼓励员工从供水设施运营维护、水质监控管理、水厂设施优化等方面提出合理的建议,对经过实际应用能取得明显成效的,根据贡献大小实行奖励。企业内重大性的决策以及涉及员工切身利益的敏感问题交由职工代表大会讨论,讨论的提案付诸实施。
(六)树立人本主义思想,实现情感激励
通过多种途径扩展情感激励的范围,如为员工创造良好的人际关系,帮助员工缓解心理压力增强合作,使他们把更多的精力放在工作当中;提供带薪休假等福利,为员工身心调整提供便利,帮助员工在正常工作时间里更高效地工作;加强与员工双向沟通缩短双方距离;解决他们工作、生活中的困难来增进彼此的情感。
四、实施企业员工激励机制注意的几个问题
(一)激励要有针对性和差别性
由于个体差异,激励过程中要针对不同类型员工选择合适的激励方法。激励群波斯顿模型较贴切地反映了国有企业人力资源的基本分类,它根据每个员工的利益期望、工作经历、等分类标准将员工分为新星群、骨干群、老黄牛群和问题群。企业在根据员工的需求及其变化来调整和选择有针对性的激励方法时可以借助该模型。
以一间员工平均年龄不超过32岁,本科以上学历的职工占40%的大型供水企业为例,企业以新星群为主,他们自主意识比较强,对工作条件等各方面要求比较高,更注重自我价值的实现。企业要充分了解员工的职业发展意愿,结合企业实际,为员工制定职业生涯规划,为员工提供适合其要求的发展道路,力求使新星群向骨干群转化,保持他们的进取精神。企业对骨干群的激励要保持长期与稳定,降低他们向老黄牛群转化的速度,同时要注重问题群的关注、培养和激励,使他们向新星、骨干群转化。这样最终使员工的个人发展与企业可持续发展得到最佳结合。
(二)营造公平公正的实施环境
激励机制首先要体现公平原则,企业要在广泛征求职工的基础上出台一套大多数员工认可的制度,并且把这些制度公布出来,在激励中严格按照制度执行并长期坚持。尤其是在非物质激励中,企业要系统地搜集、分析与非物质激励相关的信息,全面了解员工的需求和工作质量的好坏,将非物质激励与绩效考核有机结合起来。
(三)适度使用激励的正反两个方面
对于任何激励机制而言,都具有奖励和惩罚两种对立统一的基本强化手段。企业应该完善内部奖惩制度,在实施积极奖励的同时,还必须辅以约束措施和惩罚措施,将员工行为引导到特定的方向上。两者相结合,才会达到最佳激励效果。
五、结论
制定真正有效的激励机制则成为吸引和留住人才的关键因素,现代供水企业结合本身实际情况并借鉴国内外先进优秀的经验,运用好员工的激励机制,使员工对企业产生归属感、认同感和休戚相关的利益感,让员工与企业共同创造和谐稳定的供水环境,必将有利于企业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徐兆铭.企业绩效与激励机制:战略的观点.北京:中国税务出版社(第1版)..
[2]杨和茂,高效激励:打造常青企业.北京:中国铁道出版社.2007:81.
[3]袁宜斌.国企人力资源激励的探讨.包钢科技.2004(5):6.
企业人力资源激励存在的问题分析论文范文 从小学、初中、高中到大学乃至工作,大家一定都接触过论文吧,论文是我们对某个问题进行深入研究的文章。还是对论文一筹莫展吗?
开题报告题目:论激励在现代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中的作用及运用一、 选题的目的和意义通过写作此论文,使我对当前我国人力资源管理的制度中激励机制有所认识;对人力资源管理
想简单点,提纲大致如下:一、我国私营企业现状包括私营企业的类型、数量、年总产值、国民产值的比重、涉及行业等,目的突出私营企业在各类型企业中的地位。二、私营企业的
首先要把在准备工作当中搜集的资料整理出来,包括课题名称、课题内容、课题的理论依据、参加人员、组织安排和分工、大概需要的时间、经费的估算等等。第一是标题的拟定。课
挺简单的那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