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7

  • 浏览数

    312

吃要吃好的
首页 > 学术期刊 > 中国姓氏文化研究论文

7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疯荷日狸

已采纳

在本次研究性学习中,我们组探究的问题是“中国姓氏文化渊源”和弘扬姓氏文化等问题。 进行此次研究性学习的目的在于加强青少年对中国姓氏文化的了解。我们想通过此次研究性学习让更多的青少年意识到姓氏文化的重要性。

因为现在的青少年就知道流行明星,而不知道传统的中国文化,许多门中国传统艺术都濒临失传,青少年的价值观出现了各种各样的问题,所以弘扬中国传统文化就成了势在必行的方法。并且本次研究性课题为了得到广大青少年的建议和看法,采取了问卷调查的形式,向广大青少年吸取意见。

这样才能了解到广大青少年对姓氏文化的了解程度,才能更好地弘扬中国传统文化。 由于文化是一种看不见摸不着的东西,所以要向少年弘扬,就存在着很多问题 。就算存在的很多问题我们小组的成员都是积极参与就,所以完成结果比较好。

所以我把研究成果公诸于下:

姓氏是怎样产生、发展的?这是一门很有趣的学科,涉及到社会学、历史学、语言学、文字学、地理学、民俗学、人口学、地名学等众多社会科学。中国第一部解说方块文字原始形体及字源的文字学专著是《说文解字》。

此书作者许慎(约公元58—147年)解释:“姓,人所生也。……因生以为姓,从姓生。”这就是说,人是母亲生的,故姓字为女旁。 姓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人类原始社会的母系氏族制时期。中国的许多古代姓氏都是女字旁,这说明我们祖先曾经经历过母系氏族社会。

各姓氏互相通婚,同姓氏族内禁婚,子女归母亲一方,以母亲为姓。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母系氏族制度过渡到父系氏族制度,姓改为从父,氏反为女子家族之用。到了阶级社会,在夏商周三代姓氏一分为二,贵族男称氏,贵族女子称姓。

贵族男子称氏是为了区分贵贱,而贵族女子称姓是为了避免同族通婚,而平民和奴隶是没姓没氏的,只有名。在夏商周三代,天子还常给有功劳的贵族一块封地,这些贵族常把封地名称当做自己的氏,所以战国时期一个贵族有多个姓名。

然而,姓是不能改的,但是氏是可以改的,像晋国就有专门记录贵族氏的官员,就连国君都常以封地作为自己的氏。后来随着周天子权威的丧失,宗法制的解体,姓氏就逐渐合为一体了,到了汉魏时期普通老百姓就有姓有氏了。

然而,姓是不能改的,但是氏是可以改的,像晋国就有专门记录贵族氏的官员,就连国君都常以封地作为自己的氏。 后来随着周天子权威的丧失,宗法制的解体,姓氏就逐渐合为一体了,到了汉魏时期普通老百姓就有姓有氏了。

特别是通过本课题的研究,本组的同学找到了姓氏文化的起源和影响对姓氏文化有了更多更深刻的了解,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相应的预防措施。

在本次研究中,同学们在组织协调能力、领导能力、合作与分工能力、交际能力、资料的收集和整理能力、写作能力都得到了提高,这些为他们今后进行课题研究打下了基础。更重要的是在研究过程中,全组成员团结合作,分工明确,各司其职,共同及时完成这次的研究。

在研究过程中,同学们体验到了合作与分工才能更好更容易的做好一件事,体验到成功的喜悦。从研究过程中,同学们发现了自己的一些强项和不足,看到别的同学的闪光点。

知道了三人行必有我师,每个人必须学习别人长处,才能不断的提高自己的素质和能力,才能成为新一代的青年和国家的栋梁。

327 评论

后颈伤痕

4为圣贤避讳。 二名字的文化内涵名字往往反映的是一种愿望与追求。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对于物质享受与高贵社会地位的向往 2执着生命的祝愿 3消灾免病与逢凶化吉的期望 4对高尚人格的景慕 不仅如此名字反映出的也是一个社会的时代精神例如政治统一、经济发展的汉代名字所反映的就是一种阔大气象五代盛行以彦命名的风气再如唐代文人有称呼排行的习俗这都代表了那一时代的历史特征。 姓氏文化作为源远流长的中国文化的一部分其对中华民族的影响可谓是根深蒂固最近几年“炎黄子孙”“黄帝苗裔一类的说法在海内外特别流行有辅以龙的传人等日益成为华夏文化的一个聚焦点。这种说法的起源与姓氏文化有很大的关系。中国目前姓氏多种多样可是究其历史这些姓氏本是同根生这就很容易解释海外华人的民族认同感了。同时姓氏对中华民族的民族融合所发挥的作用也是有目共睹的想必历史课本中的北魏汉文帝的改革大家还记忆犹新吧雄才大略的孝文帝为了尽早实现中华民族的统一以行政手段推进鲜卑族的汉化改鲜卑姓为汉姓当然其作用也是不言而喻的不仅极大地促进了北魏文化的发展更对民族的融合起了极大作用。 对姓氏文化的研究极大促进我们对中华文化的认识同时姓氏文化以其独特的魅力在中国文化的长河中必将持续熠熠生辉下去。

283 评论

可可Cris

写作思路:主要写出中国姓氏的历史。

正文:

姓的产生,从史籍上看,先秦时期的《国语·晋语》记载“黄帝以姬水成,炎帝以姜水成,故黄帝为姬,炎帝为姜”。还有“姬民出自轩辕”的记载。

由此说明姓是代表有共同血缘关系种族的称号。同姓之间不许通婚,是周朝婚姻制度的规矩,“男女同姓,其生不蕃”(《左传·僖公二十二年》),“同姓不婚,恶不殖也”(《国语·晋语》)。

这种姓氏相别的制度一直沿用到秦朝,那时,周朝的封建宗法制度基本弱化,旧贵族的氏族及姓氏制度也被荡尽清除的差不多了。到了西汉,姓和氏的区别已经不再显现。因此,太史公司马迁在作《史记》时,干脆把姓氏统称,从此,“姓氏”之称,自太史公起合而为一。

其著《本纪》中,言秦始皇则曰姓赵氏,言汉高祖则曰姓刘氏。自此,中国人的姓与氏合而为一,或言姓,或言氏,氏即姓,人们使用姓氏时简单省事,没有贵贱之分,因而很多平民也从无姓到有姓。

所以,姓氏作为中国民间文化的一种特殊存在方式的家族文化,一直影响着中国每一个家族的成员。

267 评论

佐鉺三鉺洞

这篇的论文真的不是特别的好写,如果你不懂中国百家姓的历史,那么这篇论文还是很难写的,还是上网上查询一些这方面的资料吧。

220 评论

步步惊心生活

1、提出问题2、研究方法3、资料整理4、结论

273 评论

粘土宝宝

可以直接在网上进行一下中国姓氏的搜索,找一找这类的信息作为一个重要的参考数据,谢谢

357 评论

2俊不在服务区

1、姓氏的历史:中华古姓的最初来源,是基于“天道”的原始宗教崇拜、图腾崇拜与祖先崇拜。所谓“天道”,即一切事物皆有的规则。原始图腾崇拜是中华古姓的根源。大量古代文献佐证了这一观点。

同一个祖先繁衍的后代称为宗族。姓氏最早起源于部落的名称或部落首领的名字。它的作用主要是便于辨别部落中不同氏族的后代,便于不同氏族之间的通婚。因此姓氏的产生,标志着从群婚制到以血缘关系的婚姻制的转变,是人类文明进步的一个重要里程碑。

2、姓氏的现状:当代中国100个常见姓氏中,集中了全国人口的87%。其中,占全国人口1%以上的姓氏有19个,分别为:李、王、张、刘、陈、杨、赵、黄、周、吴、徐、孙、胡、朱、高、林、何、郭和马。历史上,中国大约有一半的人口一直集中在这19个同姓人群中。

中国姓氏文化研究的重大意义:

1、中国姓氏文化是解读中国古代社会结构的一把钥匙。

2、中国姓氏文化是标记中国历史上人口迁移的一座史碑。

3、中国姓氏文化是时代文化特征的一种反映。

4、中国姓氏文化是增强中华民族凝聚力的一种纽带。

5、中国姓氏文化是一种特殊的社会经济资源。

344 评论

相关问答

  • 关于武姓氏的研究和现状论文

    传说武泽天是中国的第一位女皇帝。《武松打虎》是著名的《水浒传》中的一篇文章(著名的文章)

    勿忘我1239 6人参与回答 2023-12-05
  • 中国姓氏起源论文参考文献

    本论文为您写中国姓氏起源毕业论文范文和职称论文提供相关论文参考文献,可免费下载。中国姓氏起源、流变和姓氏学概述〔摘要〕中国姓氏起源于旧石器时代中、晚期,即母系氏

    幻影墨斗鱼 5人参与回答 2023-12-05
  • 姓氏的起源研究总结论文

    写作思路:中国姓氏众多,要先明确写哪个姓氏,再搜集足够的相关资料论证姓氏渊源。 范文: 唐姓出自姚姓和姬姓与祁姓,为黄帝轩辕氏之后。相传帝尧是黄帝轩辕氏的六世孙

    梁小姐12 6人参与回答 2023-12-07
  • 关于姓氏文化研究的论文

    在本次研究性学习中,我们组探究的问题是“中国姓氏文化渊源”和弘扬姓氏文化等问题。 进行此次研究性学习的目的在于加强青少年对中国姓氏文化的了解。我们想通过此次研究

    汉朝文帝 7人参与回答 2023-12-09
  • 关于刘的姓氏调查和研究方法论文

    关于刘姓的历史和现状的研究报告 一、问题的提出每个人拥有的就是姓氏,所以我对刘姓历史和现状作了一次调查。二:调查的方法 1.通过上网浏览和查阅书籍这些方式获

    zeeleemoon 3人参与回答 2023-1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