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3

  • 浏览数

    146

123丶路亽曱
首页 > 学术期刊 > 现代汉语词汇研究的论文

3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花usahana兔

已采纳

首先,她们都是由词根与词根构成的,因此都属于复合式合成词。再从词根和词根之间的关系看,前一个词根表示被陈述的事物,后一个词根是陈述前一个词根的,所以叫做“主谓型”或“主谓式”。比如“体贴”,前一个词根是“体”,后一个词根是“贴”,前后是被陈述与陈述的关系,因此是“主谓型”。

192 评论

沫卡MOKOO

1.关于汉语隐语的几个问题 《学术月刊》2005年4期2.现代汉语聚合词初探 《语言文字应用》2003年3期3.汉英成对词比较研究 《外语与外语教学》2004年1期4.《左传·僖公四年》“北海”“南海”新解 《江海学刊》2005年4期5.现代汉语口语词和书面语词的差异初探 《语言教学与研究》2003年6期6.汉字字形结构分析和义素分析法 《语文研究》2001年3期7.近代汉语并列连词“并”的产生、发展和消亡 《语文研究》2003年4期8.近代汉语中被忽视的“和”类虚词成员“并” 《古汉语研究》2006年4期9.《金瓶梅词话》中的动态助词 《古汉语研究》2002年3期10.南北朝至明代的文字学史料概论 《古汉语研究》1993年3期11.现代汉语中的词位和词位变体 《学术交流》2003年12期12.词义的嫁接引申:词义派生的新途径 《学术交流》2005年12期13.《现代汉语词典》第5版在释义表述上的修订及存在的问题 《学术交流》2006年12期14.关于施事格、受益格歧义句的考察 中国人民大学报刊复印资料《语言文字学》1993年12期原载《南京师大学报》1994年3期15.现代汉语词义的派生方式新论 中国人民大学报刊复印资料《语言文字学》1992年8期原载《河池师专学报》1992年2期16. 现代汉语词义的组合方式和言语表达 中国人民大学报刊复印资料《语言文字学》1993年3期原载《镇江师专学报》1992年4期17.汉语史料学概论 中国人民大学报刊复印资料《语言文字学》1992年5期原载《吴中学刊》1991年4期18.潘金莲语言的交际特征和个性特征 中国人民大学报刊复印资料《中国古代、近代文学研究》94年10期原载《齐齐哈尔师院学报》1994年4期19.异形词的定义及其与同义词的区别 《汉语学习》2004年1期20.浅谈“有”的词性 《汉语学习》1987年2期21.“ABB”式中的叠音后缀 《中国语文天地》1989年5期22.三部主要语文词典在专项标注上存在的问题 《辞书研究》2002年2期23.现代汉语典故词初探 《广西社会科学》2005年1期24.试论《读书杂志》在汉语语法学上的贡献 《扬州师院学报》1993年3期25.《金瓶梅词话》中的结构助词和语气助词 《苏州大学学报》2001年3期。26.《金瓶梅词话》中的时间、处所、方向类介词初探 《苏州大学学报》2003年4期。27.试论《金瓶梅》人物语言的总体特色 《苏州大学学报》1997年3期28.一个新兴的副词后缀“为” 《山东师大学报》1988年1期29.《金瓶梅》叙述语言的构成和特色 《齐齐哈尔师院学报》1997年6期30.关于同形二字组词目及义项的分合 《江苏大学学报》2003年1期31.再论现代汉语外来词 《江苏大学学报》2004年1期32.现代汉语中的称谓语和称呼语 《江苏大学学报》2005年2期33.商品叫卖语言的构成、类型及发展演变 《江苏大学学报》2006年2期34.《金瓶梅词话》中“”类虚词用法差异计量考察 《江苏大学学报》2007年2期35.外来词义的移植:现代汉语非派生式新义探源《扬州大学学报》2007年4期36.汉语词义的显性理据和潜性理据 《沈阳师范学院学报》,1994年2期37.论汉语词义的理据性和非理据性 《中国语研究》(日本)第36期,1994年38.现代汉语词义和内部曲折 《中国语研究》(日本)第43期,2001年39.现代汉语方言词基本特征略述 《语文建设通讯》(香港)第75期,2003年40.现代汉语词汇的形成 《语文建设通讯》(香港)第76期,2003年41.现代汉语典故词的基本特征简论 《中国语研究》(日本)第46期,2004年42.现代汉语缩略词语研究中存在的问题 《中国语研究》(日本)第47期,2005年43.现代汉语隐语的定义、类别和基本特征 《现代中国语研究》(日本)第7期,2005年44.汉语史料概论 《高校社科情报》1992年1期45.南北朝至明代的训诂学史料概论 《高校社科情报》1993年3期46.汉语史料检索方法 《图书馆学研究》1992年2期47.论“非语言交际”在文学作品中的表现特征和辅助功能 《吴中学刊》1990年2期又载《文学语言研究论集》,华东化工学院出版社,1992年48.论“语用学原则”在对白编撰中的指导作用 《吴中学刊》1990年4期49.文学语言的功能分类与作家、作品语言风格、特色的研究 《吴中学刊》1991年3期又载《语言·语篇·语境》(论文集),清华大学出版社,1993年50.《金瓶梅》人物语言散论 《吴中学刊》1992年3期51.先秦汉语史料概论 《吴中学刊》1993年2期52.南北朝至明代的音韵学史料概论 《吴中学刊》1994年2期

105 评论

maggie800315

摘 要:语言学上普遍认为,文字是记录语言的符号系统。但是由于汉字属于“表意文字系统”这一特性,我们认为汉字不仅仅记录汉语言,而且对汉语有一定的反作用。本文尝试从现代汉语词汇的角度分析,简要说明汉字对汉语的影响。 关键词:汉字 现代汉语 词汇 影响 在现在的很多语言学教材中,对于“文字”的概念,都会有这样的一句话:“文字是记录语言的符号系统。”从字面上来理解,文字的本质是一种符号系统,它的作用似乎只是记录语言。这一思想的源头是索绪尔的《普通语言学教程》,在这本书中,索绪尔提出了著名的符号理论。但是我们应该注意到,在索绪尔阐明这一理论的时候,他是把文字体系分为两类的:“表意系统”(文字的表意系统的一个典型例子就是汉语)和“通常被认为是‘表音’的系统”。并且,他强调:“我们将只讨论表音系统,特别是我们今天使用的这个源自希腊字母的系统[1]”。索绪尔本人已经将研究对象的范围划分得清清楚楚,汉字作为他所说的“表意系统”并不在他的研究范围内,所以我们在研究汉字的时候,就应该突破他的符号理论,针对汉字自身的特点进行研究。 汉字是属于“表意系统”的文字,和印欧语等表音文字相比较,最大的不同之处在于:汉字的字形是和意义紧密相关的。中国传统的“小学”历来有“六书”的说法。“六书”即 “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假借”。现在通行的说法是:象形、指事、会意、形声是“造字之法”,转注、假借是“用字之法”。那么,就前四者来说,象形、指事、会意都是借助字形特征来表达意义的,只有形声字是由义符和声符共同构成。“汉字字形字势已经融会进单音词之中,它将单音词的意义特征形象而又是抽象地反映在字形上,是使人们一旦见到这个字形,就将意念活动直接指向客观对象[2]。”正是由于汉字的这个特点,我们必须意识到,我们的文字不仅仅像表音体系的文字那样可以记录语言,而且可以通过自身的字形字势反作用于语言,对语言产生一定的影响。就现代汉语来说,这种影响体现在语音、词汇、语法、修辞等各个方面。举例来说,语音方面,汉字有限制“儿化”的作用;语法方面,汉语语法的意合性和汉字有着密切的关系;修辞方面,有些修辞方式如对偶、歇后语等是汉语所独有的,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3]。由于篇幅有限,本文仅从现代汉语词汇的角度,浅析汉字对汉语言的影响。 一、汉字的意义范畴对构词的影响 上文提到,汉字是表意体系的文字,每一个汉字都有其意义范畴,字形与意义紧密相联。造字之初,象形字、指事字、会意字是较早的文字形式,这些字的特点都在于“见形知义”,我们在进行甲骨文、金文等古文字的研究时,就是要根据字形进行意义的分析。正是由于汉字的初始意义比较明确、单一,在古代汉语中,汉字是单音节词占优势的。而在发展过程中,字、词的意义不断引申、发展,为了能够准确的表达意义,多数单音节的词发展成为构词成分,于是双音节词不断增加。到了现代汉语,已经是双音节词占绝大多数了。现代汉语的双音节词多复合而成,没有形态变化,主要功能在于意义的显示。正是汉字的“单音节、表意性”特点决定了汉语词汇的双音节化发展方向。 另外,汉字的意义范畴对现代汉语词汇的影响还表现在:由于每个汉字都有一定的意义范畴,汉字的组合性强,因此面对不断出现的新事物,我们能够通过对常用字的组合来表达新的意义,而不必像英语那样另造新词。这也是汉语中字义、词义不断引申发展的必由之路。例如现在口语中常用的“晒”字,《说文解字》:“晒,暴也。”晒的本义就是在阳光下曝干或取暖,隐含着这个行为不是在封闭的空间中进行的。在现在常说的“晒照片”“晒心情”等词语中,“晒”字引申出了“炫耀、展示”义,同样是不是在封闭的空间中进行,反而是强调这个行为是走出封闭的空间、在一个更大更广的空间范围中进行的。我们不必为新的意义另造一个字,而是通过对原有汉字的意义引申,产生符合使用要求的新的意义,从一定程度上减少了新词的产生,保持了语言的纯净。“晒”字之所以能从“曝干或取暖”的本义引申出“炫耀、展示”义,就是“晒”字本身的意义范畴所决定的。当然,这种新的意义的产生并不影响字的本义的使用,在“晒太阳”等组合中,无须解释我们也可以知道“晒”字用的是本义。汉字的意义不是通过词来表达,而只是通过词来确定。正如苏新春在《汉字文化引论》一书中所谈及的“在汉民族看来,文字是直接表达意义(观念)的,故没有通过‘词’这个中间环节来‘间接地’和意义(观念)发生关系的思路[4]。” 二、汉字的书写形式对现代汉语词汇的影响 既然汉字是表意系统的文字,字形与意义密切相关,那么汉字的书写形式自然会对语言有一定的影响。唐兰先生指出:中国“文字用它自己的形体来表达人的思维活动、认识活动。当人们写一个(汉)文字的时候,目的在写它的思想而不仅为的是写语言;当人们看(汉)文字的时候,也只是看它所包含的内容,不一定把它当做语言[5]。” 首先,汉字的字形对于辨别词义是很有作用的。语音虽然在很多情况下也能直接与所指意义相连,但是我们知道,汉语中存在着大量的同音字。当出现同音字的时候,字形区别意义的作用就彰显出来。生活中当我们问到别人姓氏的时候,往往会听到这样的回答:“耳东陈”、“木子李”。人们听到这样的字形解释,就可以在意念上迅速地捕捉到所指对象。 此外,我们注意到,在现代汉语中,存在这样一些词:直接用某个字的字形来表达意义,而有意忽视该字形所代表的字本身的、根本的意义。我们可以把这些词分为两类: 一是字形词,也就是以汉字字形而造的词。“所谓汉字的造词功能是指汉字用自己的字体字形来确认、证实词语存在的一种功能[6]”。根据字形“造词”,在汉语中其实是屡见不鲜的。有人将字形词分为五类:1、直接标有“字”或“字形”的。例如“八字步”、“十字架”。2、没有特意标明“字”或“字形”的。如“勾乙”“丁坝”。3、直接取某物像某字形来造词的。如“金字塔”。4、从某字形的特点而引申造出新词的。如“井田制”。5、把一个字拆成两个字而造词。如“丘八”(即“旧时的兵”)。(详见魏晓旭《浅谈汉语中的字形词》一文)。这种造词方法虽不是汉语独有的(用英文字母造词如“orz”表示“失意时,体前屈”),但“因形求义”却是是表意文字的特点,只是这种方法被借用到表音文字了。

293 评论

相关问答

  • 现代汉语实词研究论文

    说明:书籍资料一般在大学图书馆都可借到。期刊资料在大学图书馆的期刊部大部分能借到;在大学校园网内登陆期刊网,所以论文都能下载。1、书籍:A、现代汉语副词探索

    向土豆要努力 4人参与回答 2023-12-05
  • 现代汉语外来词汇研究论文

    中日外来语比较的论文没有,不过几年前写过一个汉语中外来词的小文章,倒是被人引用得比较多。在论坛里看到谈及(汉)语言纯洁性的话题,所以想随便谈谈目前汉语所使用的外

    stella1135 5人参与回答 2023-12-08
  • 现代汉语词汇论文开题报告

    大学中文系是文学人才的重要培养基地,中文系学生以文学为学习对象,文学阅读是他们的学业内容,也具有一定的专业性。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中文系 毕业 论文的开题

    Flora已被注册 1人参与回答 2023-12-08
  • 现代汉语词组研究论文

    如果你的论文不发表,我建议你去CNKI下载吧。如果要发表,还是老老实实的自己写,否则搞成学术造假你就毁了。

    烟点燃空虚 4人参与回答 2023-12-10
  • 现代汉语词语研究同音词论文

    同形词:字形相同但意义毫无联系的词.(同字、异义、性不限) 如:察言观(动词,看)色/道观(名词,道人居舍)把(动词,扶住)稳方向/把 (介词,引介某受动对象)

    奇异果香 3人参与回答 2023-12-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