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3

  • 浏览数

    344

悠然1968
首页 > 学术期刊 > 河南商报总编辑

3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langlang0802

已采纳

哪个白酒品牌的价值最难定位?毫无疑问是杜康。作为酒之祖、酒之源,杜康与五千年历史文明相辅相成,更有曹操何以解忧,唯有杜康的千古感慨为其扬名,但或许正是因为历史太悠久、底蕴太深厚,放到当下社会的品牌定位才显得更为艰难。客观来说,杜康享誉千年,驰名中外,为海内外华人熟知,居功最高的当属魏武帝曹操。是应该坚守解忧的历史定位,还是应该重新寻找价值所在?在当天举行的中国白酒文化高峰论坛暨酒祖杜康品牌战略研讨会上,大家众说纷纭,但更多人倾向于从曹操身上找到新定位。北京大学广告系教授刘国基:无论是国之大事,还是人们的生老病死、喜怒哀乐以及节庆、老友相聚等,自古以来酒都会被广泛用到,中国有大量的史料可以支撑中国的酒文化,或者说聚焦到白酒文化的。杜康作为中国白酒品类的领导者,要有这样的决心,应该把中国白酒文化的意义是什么?定位是什么?自己来主张,传播出去,把行业的标准构建出来以后,这个话语权就是你的。在文化上,杜康作为白酒行业的领导者,有必要将对白酒行业的责任感、使命感提炼出来。中国诗酒文化协会会长蒋秋霞:杜康是始祖,酒祖杜康是没有争议的,这是杜康一个最了不起的基础。杜康又有伟大的军事家、政治家、文学家曹操给杜康写了那么一首有名的诗,这是杜康另外一个最有份量的字眼。因此,杜康高举诗酒的旗帜,应该非常有基础,高举诗酒文化这面旗帜,是不是应该由杜康牵头?比如举办曹操杯诗酒大赛,让国人重新认识、肯定杜康,再比如在洛阳再创造、举办一个类似于牡丹文化节这样的国际性活动诗酒文化节。河南商报总编辑孟磊:不一定非要学茅台用国字形成品牌宣传,也可以用其他的,比如文化。杜康可以思考下,怎么样用文化的方式宣传到像国字一样,聚集最多的人群,产生最大的效益,怎样让人释放情绪的时候,认祖归根,如果把文化和营销结合在一起,拿出一个方案,也不妄这么多人,放弃这么多的时间在一起探讨。不光是杜康,可能是文化孕育出的更多的产品,怎么样在现在竞争激烈的市场当中,有更多的价值。河南大学黄河文明与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高亚鹏:杜康酒的文化定位是什么?我觉得是文化领袖。别讲穷富,别说现在销售规模多少亿元,哪怕不到一个亿,但依然是老大,为什么呢?当爷的后面有一群孙子,道理就是这么简单,贵族是不分穷富的,但是贵在坚持,要在文化建设方面要多做工作。我建议杜康走文化扩散之路:引导社会文化潮流,推动文化健康发展,将酒文化的地位做起来,向全世界推广酒文化,送酒具等,建议人家做酒礼,尤其要推广酒道,这个不能强加,但是可以建立,比如建立一套程序,让全国人民,全世界人民都接受杜康的酒文化,酒礼、酒义、酒俗。河南大学博士生导师程民生:杜康不能自我贬低,它不仅是中国白酒的代表,更是中国酒的代表,因为白酒的历史相对比较短。现在的杜康人是沾了杜康这个地名、人名的光,所以才有胆量提在某个方面成为老大,但是要打文化牌。要做老大,就要有老大的架势,做别人没有做的,比如举办全国性的酒文化学术研讨会、编撰中国酒文化丛书以及中国酒史等。河南省文化产业发展研究院院长戴松成:国内外对杜康酒有三个问题还是很清楚的:1、是酒头。这没有任何的异议,就跟黄帝一样,没有什么争议;2、是中国的历史文化名酒;3、杜康酒现在在国外的名声比在国内还要响。现在杜康的优势就是在文化上,如果文化上的牌举不起来,想当老大,当不成,建议杜康找一帮人好好研究下杜康文化,举办酒祖杜康祈福大典,建立华夏酒文化博物馆,还有每年办几场规模盛大的研讨会等。河南工业大学市场营销研究所所长姬大鹏:杜康如果在国的文化之下,被茅台、汾酒屏蔽掉之后,可能上升的空间是非常有限的,怎么突破?我个人认为,酒祖杜康的提出,是最关键的一点,我们要抓住一个要害,杜康不仅仅是中国文化的代表,还是是中华文明的代表。白酒既是文化的主题,也是文化的客体,它本身就是文化,还承担了传播文化的使命,所以,中国白酒就是中国的名片,如果杜康率先在这个高度上出现了,就能超越其他任何白酒。虽然杜康现在的体量很小,但河南的根文化一个是酒文化,一个是姓氏文化,这是全中华文明的根,这种文化赋予杜康一个无与伦比的高度。河南省酒业协会副秘书长张成贵:河南白酒具有领袖气质的应该是杜康,至少应该是和茅台并驾齐驱的品牌,但由于历史原因目前还没有做好。实际上杜康的有名,是历史文化名酒,最有名的有效传播的,传播最广的,得益最大的就是曹操的何以解忧,唯有杜康。白酒还是讲究身份的,传承和遗传基因的,既使是品牌的创新,也一定要讲究传承,在传承的基础上,技术创新,何不在忧字上再挖掘一下?抛去负面的不积极的东西,在忧字上创新、弘扬积极的一面?比如说,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九石国际传播有限公司合伙人殷小萌:历史上诗酒中提到酒的名字的,我能找到的就三个:一个是兰陵,一个是杏花村,一个是杜康,只有杜康是和酒有关最强的,独一无二的,但需要解决的是没有具像的问题,所以,希望尽可能的具像化。从代表文化历史的角度来讲,杜康跟别人是不一样的,我们可以上溯到远古,跟我们比肩的都是大禹、神农,把女娲伏羲放过来也不为过,是一个似人、似神的状态,那个年代我们具有的产品的特性,传承过来,表现在产品上应该有的特性是非常单纯,而且本质化的。

178 评论

sojisubyun

赵伟立。《中国商报》是我国彩色日报,国内外公开发行。把握经济跳运的脉搏描绘生活绚丽的色彩,中国商报驻河南记者站站长是赵伟立,男,也是中国联合商报河南频道总编辑。

117 评论

天龙过江

在“中央厨房”内,信息的获取和处理都非常便捷 河南商报记者 王春胜/摄 河南报业全媒体记者刘勰陈诗昂 在6月6日这一天,新“中央厨房”正式启用、与全省18个省辖市党报签署“共同行动”计划纲要、新版客户端接入“中央厨房”……一系列在媒体融合发展历程中具有划时代意义的重大举措盛装亮相,标志着河南日报报业集团的融合发展提升到了一个新水平,彰显出报业集团在媒体融合征程中凤凰涅槃、浴火重生的气魄与担当。 一个故事 24年前的一个年轻记者 靠着它完成了关键报道 河南日报报业大厦一楼东大厅,前身是资料室,是存放着几十年报纸资料的“宝库”,见证了这张报纸往昔的辉煌,而今,由纸质信息的储藏室升级为数字信息的总枢纽,成为新版“中央厨房”的指挥大厅。空间的传承、时间的蝶变汇聚于此,这一间兼具厚重感与未来范儿的“指挥部”,正是河南日报报业集团改革创新深度融合的有力注脚。 1993年,大河网络传媒集团总编辑孟磊还是一名年轻的记者,被委以重任去北京采访全国两会。 “作为河南日报派往北京的唯一记者,发稿任务很重。”回想起当年,孟磊说,那时候没电脑没手机,固定时间打固定电话,发稿子还得通过传真,“所以想获得资料支持是很难的。” 而1993年的全国两会,恰好处在一个关键的历史节点上——在邓小平视察南方之后,在党的十四大召开之后,在中国新一轮改革大潮涌起之时。 “怎么能在这么一个重要的历史节点上做好我的报道?”孟磊清楚地记得,他在河南日报资料室里,把有关改革开放,有关邓小平视察南方谈话的资料搜集了一遍。这样一个过程下来,孟磊坦言自己“增加了历史厚重感、开阔了眼界”。 到了北京,在参加河南代表团讨论后,孟磊发回了第一篇稿子,“我清楚地记得那篇综述的题目是《机遇正在猛叩河南大门》。”在这篇报道里,他融入了很多他看到的历史报刊里对改革开放的各种解释和评价,更参考了外电外报对中国面临的机遇的各种解释,稿子也自然广受好评。 “一个年轻记者发出一篇有影响力、获得好评的稿件,甚至回来很长时间后见到朋友、同行,他们还在说那篇报道写得不错、让人很开眼界,我就会为资料室给我提供的帮助而感到自豪。”他感慨地说。 一个地方 在报社记者和编辑眼里这里是个神圣的地儿 任何一家报社,都不缺能写的记者、不缺能干的编辑。 “但能让记者、编辑的潜能发挥到最大、眼界扩展到最大、思维深度开拓到最深的,是以往每家报社都有的一个强大的信息支持系统。”孟磊说,在传统媒体时代,它就是积累了大量资料、历史和外界信息的资料室。 在河南日报资料室里,有上十万册的藏书,保存了河南日报创刊至今一天不落的报纸,甚至可以搜集到一般人看不到的境外报纸、各种学术资料。 “‘你想对未来看得多远,往往取决于你对历史挖得多深’,所以在传统媒体时代资料室很重要,它是智力库,甚至是支持我们策划的一个基础。”在孟磊看来,如果一家报社有了这样一个资料室,那么这家报社的记者、编辑就是很幸福的、业务上领先于他人的一批人。 后来,孟磊到访过很多个资料室,“河南日报资料室跟周边省份对比,还是咱的资料室存的东西最好,查阅也最方便。” 随着近些年互联网技术的发展,资料获取的方便性大大提高。“在当时那是只有我才能看到的,现在来看都是分分钟就能获取的。”谈及当年的那篇综述,孟磊感慨道。 为了让资料室在网上跑起来,河南日报又完成了一个巨大的工程——把从第一期到现在的报纸、照片底片全部数字化。今年春天,资料室开始改造,原来的地方变成了如今的河南日报报业集团融媒中心,通俗的叫法是“中央厨房”。 一个蜕变 承载68年历史的资料室 如今通过技术脱胎换骨 时间回溯至2016年4月24日,中宣部部长刘奇葆在河南日报报业集团调研时殷殷寄语,强调要建好融媒体中心这个“中央厨房”,真正实现新闻信息一次采集、多种生成、多元传播,达到由相加到相融。 在“中央厨房”里,一进门左手边的、由6块触屏式屏幕组成的大屏,代替了那个800平方米的资料室。透过这块屏,便可随意调取河南日报68年的报纸版面和图片。 而承载着河南日报68年沧桑历史的、具有历史意义的资料室,通过媒体融合这件事,利用数字化手段脱胎换骨、涅槃新生,“这就充分证明了河南日报报业集团在迈向数字化上走得非常及时,迈得非常到位,而且在媒体融合中充分利用了资源盘活了存量变成了增量”。 “所以,‘中央厨房’所处的这么一个具有历史意义的空间,以及通过数字化让编辑、记者通过手机都能享受到这种资料支持,充分说明了媒体融合对我们现代化的采编、现代化媒体矩阵是有巨大的动力作用的,我们也算是媒体融合的得意者。”孟磊说。 这注定是一个具有历史意义的时刻,这注定是一处具有标志意义的坐标。 从“铅与火”“光与电”到“数与网”,今天,在媒体融合发展的大潮中,在这段没有退路也没有终点的征程上,有着68年光荣历史的河南日报报业集团,肩负着一代又一代新闻人的荣耀与梦想,顺势应时,主动作为,正以“虽千万人吾往矣”的豪迈气概,乘风破浪,逐梦远航。 【链接】 “中央厨房”有哪些过人本领 本领1:定位指挥系统能实现智能匹配 在“中央厨房”内,通过一张堆叠了记者位置、新闻事件的地图,就能实现记者与新闻的最佳匹配。 “可能记者在郑州西北角,新闻却在东南角,等他赶到新闻已经结束。”“中央厨房”系统平台开发负责人、大河网技术发展中心总监李良昆介绍,透过这套系统,可以一目了然地看到新闻在哪儿、大众关注点在哪儿、记者在哪儿,而且可以看到记者携带了什么设备,从而实现记者与线索的最佳匹配。 本领2:让记者的线索比过去多十倍八倍 “我们每天从各类网站抓取上百万条新闻数据,通过云计算大数据处理后,将记者关注的内容推送给大家。”李良昆介绍,这样一来,记者获取线索的方式就从原来的主动各处看各处浏览各处搜找线索,变为现在的“被动”接收。 他透露,这样一来,记者获取线索的数量、及时性比之前大大提高,工作效率也会提升很多。而记者获取线索的数量会比以前多多少?一位负责人曾提到,可能会比过去多上十倍八倍。 本领3:让记者“多一双眼睛、多一个大脑” “中央厨房”系统是河南日报报业集团自己的工程师开发的。“如果系统都是用第三方的,数据会丢失,而且不能根据需求随时迭代升级。”孟磊说。 当记者打开写稿页面时就主动接通了资料室,通过系统自带的关键词关联功能,利用那些历史资料,让报业人比别人多一双眼睛、多一个大脑,多一个探寻历史深处的优势资源,在数字化后,又成为编辑、记者可以依赖的支持。 “即使同电子化资料室比,河南日报报业集团‘中央厨房’系统也是很超前的,很有针对性、很智能化、很懂业务。”他说。

298 评论

相关问答

  • 西南商报总编辑

    陈布雷(1890-1948),名训恩,字彦及,笔名布雷、畏垒。浙江慈溪人。早年就读于慈溪县中学堂,后转入宁波府中学堂,1911年毕业于浙江高等学堂(浙江大学前身

    向娟宅女 3人参与回答 2023-12-05
  • 南通日报总编辑

    江苏启东人。05年毕业于徐州师范大学,汉语言文学(新闻与高级文秘)专业,获文学学士学位。在校期间同时担任团委《大学城》、院报《科文之光》、纯文学刊物《黑眼睛》、

    人艰不拆XP 2人参与回答 2023-12-07
  • 成都商报副总编辑

    从一个印刷厂的工人到记者编辑,再走上西部第一报的领导岗位,最终成为成都经济领域的十大新锐人物、成功的传媒企业家,他的经历给人启示很多,他就是---庄光誉2003

    520mengcheng 3人参与回答 2023-12-10
  • 南充日报副总编辑

    庹 tuǒ 〈量〉 成人两臂左右平伸时两手之间的距离,约合五尺。在平常的估计中,估长用庹。 庹,两腕引长谓之庹。――《字汇补》 庹 tuǒ 〈名〉

    上海草根 4人参与回答 2023-12-11
  • 原南方日报总编辑

    范以锦。他是中国报业最杰出的传媒领袖,南方报业传媒集团的中坚力量。在“南方号”航母上他指挥若定,带领南方报业集团走出一条多品牌战略、“龙生龙,凤生凤”的滚动发展

    卷卷卷和毛 5人参与回答 2023-1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