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5

  • 浏览数

    255

怀疑本身
首页 > 学术期刊 > 三九胃泰毕业论文

5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linyuzhu313

已采纳

什么是企业家与职业经理人的角色区别?以下这个例子就言简意赅地传神勾勒出两者的不同:1999年,中山大学校长黄达人在三九集团访问赵新先总裁时,谈到中山大学技术专家创业可获20%的股权,赵新先回应道,“如果我创业时能享受这样的政策,今天我就拥有几十亿财富了”。以下这个图表列出了企业家区别于职业经理人的几个特征。如图所示,在所列的7个特征变量中,可直接识别的特征变量有5个:雇佣关系、出资与否、承担企业风险、所有权与控制权、担任企业主管与否。二者的特征有明显重叠且较难识别的是创业与否与创新功能的特征变量。其中,创业与否实际上可用企业内创业、结合出资或继承出资来加以识别。而且与职业经理人相比,企业家更为强调创新功能。企业家与职业经理人的区别典型的企业家例证举不胜数。世界许多著名大公司的创始人以及冠以家族名称的大公司比比皆是。例如,美国福特、柯达、杜邦、劳斯莱斯公司的创始人,欧洲的梅赛德斯-奔驰公司、飞利浦公司的创始人,以及日本的松下幸之助、京瓷公司的稻盛和夫,韩国三星的李建熙,我国台湾台塑的王永庆、宏 电脑的施振荣等。德国人西门子(Werner Siemens)创建了至今仍以他名字命名的公司。美国人威斯汀豪斯不仅是伟大的发明家,同时也是企业的创建人。这些公司中的大多数,其家族所占有的股份已很微小,家族成员也基本上退出了上层管理的历史舞台,成为了典型的公众公司、现代企业。这些公司的创业者们无疑都是成功的企业家、典型的企业家。而且,许多家族企业的继承人虽未参与初期创业,但由于继承了产权、并主管企业,而有别于职业经理人。典型的职业经理人,同样举不胜数。例如,福特汽车公司的李·艾柯卡、通用汽车公司(GM)的杰出经理人艾尔弗雷德·斯隆、通用电气公司(GE)的杰克·韦尔奇、IBM的郭士纳等。他们被雇佣成为这些企业的总经理或总裁,运用自己的才能和智慧为企业的持续成长作出了巨大贡献。郭士纳(),曾任IBM的执行总裁(CEO),是一位典型的职业经理人。他是哈佛大学的MBA,28岁即成为世界著名的麦肯锡咨询公司的委托代理人,33岁起先后任最年轻的高级主管,大公司总裁,多次挽救公司于危难之际。特别是1993年,他接手濒临破产边缘的IBM,确定新的目标与重构战略,1995年使IBM转危为安,1999年业务收入达875亿美元,纯利润77亿美元,年增长率22%。IBM的重构业绩得到市场的认同,2001年12月28日,虽然标准普尔500种股票指数下降了8%,但IBM的股票却上涨了45%。正是郭士纳使IBM恢复生机并重新获得竞争优势。为此他被《商业周刊》授予2001年度全球首位管理精英。郭士纳是一位频繁跳槽者,在这种流动中找到了更能适合其才能的舞台,同时也使他获取高额薪酬。例如,郭士纳入主IBM所谈定(即雇佣契约规定)的收入为:150万美元年薪、100万美元奖金、50万股IBM股票,外加420万美元的弥补离开RJR Nabisco(烟草、食品公司)的损失。上述安排是美国公司与职业经理人的契约。郭士纳为此而被雇佣来负责IBM的经营与管理。时势造就的“高科技”企业家知识经济与信息时代的到来,出现了由硅谷培育的高技术企业,如微软公司、英特尔公司、惠普公司、苹果公司等,同时也培育了比尔·盖茨(Bill Gates)与保尔·艾伦(Paul Allen),杰布斯(Steve Jobs)与沃兹奈克(Steve Wozniank),诺宜斯(Bob Noyce)、摩尔(Gordon Moore)和葛洛夫(Andrew Grove) 等一批技术企业家。这些高技术企业往往具有超常速度的成长特点。公司规模和组织单位迅速扩大与增加,股东越来越分散化,需要迅速成长的资金,公开上市进行融资,专业技术人员与经理层对企业控制等。这些创业者在他们年富力强之时,就实现了将企业扩展为世界级企业的梦想。经营规模和范围的迅速扩大,促使微软这样的公司迅速向现代公司的基本特征转变。彼得·德鲁克把通用电气(GE)的创始人爱迪生称为“高科技”企业家的典型代表,尽管他把企业搞得一团糟,最后为了挽救事业不得不从他所有的企业中抽身出来。像微软这样的一些企业,由于具有新型的现代企业特征、而与传统的企业有所区别。按照我们的识别模型,比尔·盖茨符合企业家的识别特征,但是盖茨这样既懂技术又善经营管理的人才,与传统的出资者和企业家也有所区别。因此,将比尔·盖茨称之为“高科技”企业家或许更为贴切。经济转型期的中国企业家中国企业家阶层的出现早于职业经理人,后者是伴随着中国企业的成长而逐渐发展起来的。然而,中国职业经理人的历史至今不过10年左右,职业化的经理人市场也只是初露端倪,其发育远未完善。正在形成的中国职业经理人阶层中,相当一部分并未受过管理教育(如MBA)的专业训练,而主要是通过自身的实践跻身这一队伍之中。这部分人员的来源、构成复杂,素质、能力参差不齐。这也是中国经济转型期企业高速成长期的特有现象。另一部分是越来越多的是受过专业教育而成熟起来的职业经理人,包括许多受过国内外教育和有在外资企业工作经历的人才。这部分人素质、能力较为整齐,正在形成越来越成熟的职业经理人阶层。在实行计划经济期间,中国并不存在真正意义上的企业,因而也不存在企业家,只有政府委托的企业主管。即使是在改革开放后到现在,中国国有企业的主管也绝大部分为政府任命与派遣的官员,具有行政级别。一个最好的例子就是,1987年中国首届优秀企业“金球奖”评选出来的20位“企业家”,全部是国有企业的主管和经理。10年之后,这批当年的“企业家”除了3位仍在原企业从事企业管理工作外,其他人要么落马,要么被提拔为行政部门领导,要么销声匿迹。他们并不具备上文讨论的“企业家”所具有的特征。虽然,也有许多被派遣的国有企业主管,带领企业进行创业,取得巨大的成就。但从企业家的识别特征看,他们并不具备企业家的特征,不能入围。改革开放以来,民营企业有了很大发展,也成长出一批优秀的企业家,如四川希望集团的刘永好、刘永行兄弟,广东志高空调的李兴浩,以及成千上万中小家族企业的创业者等。他们不仅是出资者,也是所有者,集控制权和领导权于一身。按照本文的识别模型,他们完全符合企业家的识别特征,和世界许多著名大公司的创始人一样,是当之无愧的企业家。令人较难作出识别的是一些特殊的创业者,他们创立了新的企业,包括集体企业、国有企业,或在此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股份公司。按本文的识别模型,他们符合大多数企业家的识别特征,但是又不完全具备这些特征。这类创业者不胜枚举,因而在模型中更多的识别变量产生了模糊性。笔者仅以三九集团公司总裁赵新先为例进行讨论。企业家识别案例1985年,时任第一军医大学南方医院药局主任的赵新先借款500万元筹建南方制药厂,1987正式投产,当年实现产值1100万元。1991年底正式创建三九集团,年均增长率在30%以上。截止到2002年底,三九集团的资产总额已达200多亿元,三九集团“999”商标品牌价值达81亿元。1998年底三九集团与军队脱离隶属关系,划归国务院管理,现在已发展成为拥有多家上市公司的企业集团。赵新先仍然担任三九集团公司总裁。按第一个识别特征,在雇佣与被雇佣关系上,赵新先所处的地位较为模糊,既有别于企业家,也不同于职业经理人,更不是官员型经理。他是以国家干部的身份创业,享受相应的工资、福利待遇,其在企业的地位无论在形式还是实质上,要由政府部门任命或被确认。按第二个识别特征,赵新先是创业者,使一个小企业发展成为资产规模很大的企业,他符合企业家第二个识别特征。按第三个识别特征,赵新先不是出资者,但他是在只能支配微不足道的资源条件下创业的。由于种种原因,他不像传统企业家那样,未能拥有企业的所有权。就此特征而言,他有别于传统的企业家,也有别于职业经理人。按第四个识别特征,赵新先承担的风险大于职业经理人,但小于企业家。尽管他没有出资,但其投入远比职业经理人多。按第五个识别特征,赵新先对企业的控制力度比传统企业家小,但因其创业者的资历而要大于职业经理人。按第六个识别特征,赵新先与传统的企业家相同,他一直担任企业主管。按第七个识别特征,赵新先与传统企业家相同,具有很强的创新精神与创新功能。因为模型中第1、第3、第4、第5个识别特征变量产生了模糊性,将赵称之为经济转型期的企业家或许较为贴切。然而,还有一点值得注意的是,创业之初的赵新先在大学科研机构工作,具有技术职称,也有若干科研成果。例如,赵新先是三九胃泰的发明人之一。因此,将赵称之为经济转型期的“高科技”企业家或许更为贴切。

243 评论

初心&依恋

先后在中国科学院上海生物化学与细胞生物学研究所和第一军医大学从事科研及部分教学工作,在从事肝癌基因表达调控研究中,有两项成果集体分别荣获1978年全国科学大奖会;一项集体荣获1979年上海市科技成果二等奖,后开展医药研究,其中,“人轮状病毒辣研究”、“壮骨关节丸”、一项集体分别荣获军内成果二等奖,和“三九胃泰”、“正天丸”两项集体分别荣获军队重大科研成果奖;以及“新禧冲剂对小鼠免疫基因的调节”、“HRV的基因表达”与“肝癌基因表达的调控”三项荣获美国人才研究所“九五国际文化奖状”1988年《XinxiChongji Granule Regulates Replication of Gene and Immune Gene in Mice》论文。荣获德国亚太医学会优秀论文奖。1999年荣获《中华医学创新技术成果》金杯一等奖。2000年荣获紫荆花杰出医学成就奖。2001年荣获《中华医学特色名医奉献奖》金牌。2002年《Structure and Efficacy Characteristic Scavenging Effect of Chinonin on Oxygen Free Radicals》一文,荣获德国爱丽斯医学院颁发的优秀论文奖。1974年研制出抗癌新药“腺苷二醛”;1989、1998、1999、2000、2002年分别制备与发现了分子式为C19H18O11、、C18H16O7、C21H20O10、C15H10O7、C17H14O7五个天然单体新药。公开发表论文和国际、国内学术会议上发表论文及科普著作,译作共有121篇,其中国际会议外刊发表论文29篇,在欧洲核心刊物发表3篇,澳刊发表1篇,Respirology发表1篇,发表1篇,被俄刊摘录1篇,被Chemical Abstracts摘录35篇。“振兴中药、走向世界,”是我们的追求与责任:“艰苦创业、实业报国,风雨同舟、共建小康”是我们今天的理念与动力。

115 评论

吃货小郡主

论文还是自己搞定吧

117 评论

香浓寻觅觅

凌红 基本档案 姓名: 凌红 性别: 女 从医年限: 20 治疗疾病: 肝胆、胰、胃肠疾病 所属专科: 惠州市中心人民医院消化系内科 毕业学校: 广州医学院 教学职称: 临床职称: 主任医师 研究职称: 联系电话: E_MAIL: 个人主页: 联系地址: 广东省惠州市鹅岭北路41号 专家简介 现任消化内科主任,主任医师,1988年在中山医学院学习胃镜、肠镜及消化内科专业一年,92年及2001年分别到北京协和医院及香港威尔斯亲王医院学习十二指肠技术(ERCP)擅长肝胆、胰、胃肠疾病的诊治及消化内镜的临床应用,公开发表本专业论文10多篇,其中“胃良恶性溃疡组织中Hip感染与端粒酶的关系”,发表于中华消化内科杂志,“缩血管药与硬化剂联合应用于食管静脉曲张出血”发表于中华消化内镜杂志。参与单克隆抗体与碘油混悬物经肝动脉化疗栓塞治疗原发性肝癌获广东省科技进步三等奖,近几年来,在有关胃癌的研究方面,获得广东省医学科研资金资助及惠州市科委科研基金资助课题二项。任广东省消化内镜学会委员,是十五期间广东省医学专家库成员。 张亚历 基本档案 姓名: 张亚历 性别: 男 从医年限: 25 治疗疾病: 胃肠疾病 消化道出血 所属专科: 南方医院消化内科 毕业学校: 第一军医大学 教学职称: 教授 临床职称: 主任医师 研究职称: 博士生导师 联系电话: E_MAIL: 个人主页: 联系地址: 广州市广州大道北1838号 专家简介 张亚历 男,1961年出生。第一军医大学博士研究生毕业。全军消化研究所副所长、科室副主任、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中华医学会消化学会常委、广东省医学会常务理事。曾在日本医科大学研修。长期从事胃肠疾病的临床、内镜和病理诊断,专长于胃肠早期癌、胃肠炎症性疾病和出血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擅长对疑难疾病的诊疗分析和治疗。主持国家及省部级研究课题多项并受国家优秀骨干教师基金资助。 张振书 基本档案 姓名: 张振书 性别: 男 从医年限: 30 治疗疾病: 胃肠道疾病 炎症性肠病 消化道肿瘤 所属专科: 南方医院消化内科 毕业学校: 第一军医大学 教学职称: 教授 临床职称: 主任医师 研究职称: 博士生导师 联系电话: E_MAIL: 个人主页: 联系地址: 广州市广州大道北1838号 专家简介 张振书 男,1951年出生。第一军医大学医学博士毕业。全军消化疾病研究所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广东省委保健委员会专家组成员及中央保健委员会会诊专家。全军消化内科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华医学会内科学会及消化学会委员、广东省医学会消化学会副主任委员、广东省中西医结合学会常务理事、国内外多家杂志编委。主攻消化系肿瘤及消化道运动功能障碍性疾病防治。对慢性胃肠病、慢性肝病及动力障碍性疾病的诊治具有丰富的临床经验。大肠癌的生物学特性及临床相关性的系列研究、癌基因和TGF-β1、IL-6对大肠癌的诊断与调控、胃癌术前超声内镜诊断分期及其分子病理学基础的研究、大肠癌高危易感因素与靶向筛检指标的研究。 周殿元 基本档案 姓名: 周殿元 性别: 男 从医年限: 50 治疗疾病: 消化病 消化系肿瘤 所属专科: 南方医院消化内科 毕业学校: 教学职称: 教授 临床职称: 主任医师 研究职称: 博士生导师 联系电话: E_MAIL: 个人主页: 联系地址: 广州市广州大道北1838号 专家简介 周殿元 男,1925年12月出生。全军消化研究所名誉所长、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专业技术1级,暂缓离退专家组成员。享受国务院津贴。全国著名消化病及内镜专家。54年建立消化病专业组,是国内最早开展胃镜的先驱者之一,也是国内纤维结肠镜插镜技术及治疗技术的开拓者。曾受聘为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广东省学位委员会委员;中华消化学会、中华消化内镜学会、中华微生态学会常委;军队消化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华消化杂志等三家杂志副主编。现被聘为广东医学会名誉会长,广东省、广州市及广州军区保健委员会专家组成员。在内科疾病,特别是消化病、消化系肿瘤及内镜诊疗方面有较深的造诣,是著名胃药“三九胃泰”的主要研制者。长期从事大肠癌早期诊断、抗生素相关性腹泻、幽门螺杆菌的基础与临床研究,均取得显著成果。先后荣立三等功6次、江主席通令荣记二等功1次;获总后伯乐奖、广东省优秀园丁及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称号。 姜泊 基本档案 姓名: 姜泊 性别: 男 从医年限: 30 治疗疾病: 消化道肿瘤 大肠疾病 所属专科: 南方医院消化内科 毕业学校: 第一军医大学 教学职称: 教授 临床职称: 主任医师 研究职称: 博士生导师 联系电话: E_MAIL: 个人主页: 联系地址: 广州市广州大道北1838号 专家简介 1956年12月出生。第一军医大学博士学位。科主任,全军消化内科研究所副所长,医学博士、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广东省消化学会常委,全军消化内镜学组副组长。 曾师从世界著名的大肠癌专家日本学者工藤进英教授研修肠镜单人操作法和早期大肠癌诊治,学成归国后致力于在全国推广这两项新技术,在国内讲学达20余次,并多次在国内学术会议上进行肠镜单人操作法表演,目前处于全国领先水平。擅长消化道肿瘤、大肠疾病的诊治。主攻大肠癌早期诊治和艰难梭菌性肠炎的诊治。在国内首次报导了大肠侧向发育型肿瘤和大肠锯齿状腺瘤两种新的肿瘤类型,建立了大肠粘膜腺管开口分型的新的诊断标准,对于鉴别大肠肿瘤性病变和非肿瘤性病变及早期大肠癌具有重要意义。对消化内镜下诊治造诣深厚,尤其擅长大肠粘膜微小病变、大肠平坦型肿瘤的诊断及内镜下治疗。荣立三等功2次。祝早日康复!!^0^

297 评论

喝汽水的小蜗牛

陈志良教授曾主编、主审专著5部,其中2003年主编出版的"军事药学"是全国第一本用于军事方面的药学书籍。至今发表论文56篇。

2000年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001年获广东省科技进步一等奖,3次获全军科技进步二等奖。由于科研成果突出,获第一军医大学科技成果重奖123万元。

1、新药设计与新药评价。

代表论文

1、心脏靶向超声造影剂空气白蛋白微球的研究(1), 1999,20(1):1, 中国生化药物杂志;

2、新型载体聚己内酯对盐酸丁螺环酮缓释片释放的影响, 2007(2):125, 中国药学杂志;

3、Antitumor effect of polysorbate-80 coated gemcitabine polybutylcyanoacrylate nanoparticles in vitro and its pharmacodynamics in vivo on C6 glioma cells of a brain tumor model, 2009,1261:91, brain search.

学术专著

1、军事药学, 2003, 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

1993年起作为课题负责人主持二类新药东冠注射剂的研究,2001年获新药证书和生产批文。1995年作为课题负责人主持国家重点攻关课题,国家一类新药全氟丙烷人血白蛋白注射剂的研究,2006年获国家一类新药证书和生产批文。获863课题等各类重点资助课题基金多项。

陈志良教授主编和主审专著5部,发表论文100余篇,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省科技进步一等奖2项,军队和广东省科技进步二、三等奖8项,国家发明专利授权1项,中国优秀专利奖1项。1998年获全国首届中国药师杰出新秀奖,1999年、2000年2次获中国药学发展基金与中国药学会联合颁发的药学提名奖。2001年获国家科技部和中国药学会联合颁发的全国唯一的医院优秀管理奖,2004年获广东省颁发的丁颖科技奖,并获国务院特殊津贴。

陈志良教授历任第一军医大学国家临床药理基地副主任,全军临床药理基地主任,第一军医大学临床药理研究所所长,临床药理教研室主任,南方医院药学部主任,主任药师,教授,博导。先后受聘为中国药学会军事药学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全军药学会副主任委员。现任中华医学会科技成果评审委员会主任委员,广东省医院管理学会药事管理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广东省执业药师协会副理事长,广东省药学会专家组组长,广东省国家医疗体制改革专家组专家,国家新药评审和自然科学基金评审,广东省科技进步奖及科技成果评审专家,广东省医疗等级事故鉴定专家组专家

"造福患者,是我最大的希望"

提起陈志良教授,人们首先会和早期的"三九胃泰"、"壮骨关节丸"、"正天丸"、"胃必宁片"和"尿毒清"等耳熟能详的新药联系在一起。他对药物剂型及质量控制标准展开系统、深入的研究,使这些造福大众的新药得以面世。其中,"尿毒清"的研究还获得了1994年国家新药基金资助,1997年获得全军科技进步二等奖。

自此以后,陈志良在药学研究领域又获得了一系列突破。他主持的"5%的人血白蛋白造影剂的研究"2001年获国家生物制剂二类新药的生产批件和新药证书,以980万元转让;现主持的国家重点攻关项目FCT-188白蛋白微球研究,获国家新药基金和自然科学基金,为广东省高科技重点资助项目,目前已成功完成Ⅲ期临床试验,正准备申报一类新药。去年,他主持研究的"用于制造超声诊断造影剂的制备液及用其制备造影剂方法"又获得了中国优秀专利奖,填补了国内医院药学在这一奖项的空白,并获重奖50万元。去年在北京举行的第二届全国对比超声研讨会上,王新房教授等十几位专家曾集体签名上报有关部门,要求这种造影剂尽快上市。

在这些荣耀背后,必定有巨大的付出。但谈起这些,陈志良并不显得很激动:"我只是做了一些工作,国家给予我那么多荣誉,这是党和国家、人民对我的认可。拿奖时兴不兴奋?当然兴奋。我获得突破了才拿到这些奖。但是这些奖本身并不具备多大的价值,真正有价值的是我研究出来的东西,能为患者解决多大痛苦,能为人类带来多大幸福。造福患者,这才是我最大的希望。"

陈志良还有另外一个希望:"这几年每次省科技厅开茶话会什么的,医院药学方面总是我一个人坐在那里,连科技厅领导都说希望有更多的人在这方面取得突破,这也是我的希望。就医院药学未来的发展来讲,不外乎三条路:一是保障供给;二是临床药学服务;三是药学科研。但是仅仅满足于前两者的日常工作是不够的,因为具备贴近临床等优势,医院药剂科做新药研发有着很好的前途。而且,从更大的意义上说,国内生产的药品中,抗生素目前基本都是仿制药,我国在这块如果不努力去突破,将面临被淘汰的危机。"

"科研人员最怕项目' 流产 '"

1970年,刚满20岁的陈志良走出了湖南乡村,参军入伍,来到了南方医院。陈志良说,这是他人生中一次最大的转折。在组织的关怀下,他被选派到第二军医大学药学院深造,在此期间,陈志良立志要从事一生的科研工作。他为自己定下了人生三大原则:一是不要被人瞧不起,二是不要白活一辈子,三是要对得起党、对得起组织、对得起人民。

毕业后,陈志良回到南方医院药学部工作。刚开始的时候一切都很难,孩子小、房子小,一个月才拿50多块钱,还要几代人吃,工作条件也不能和现在比。每每攻克一个药学难题,陈志良都要付出常人难以想像的精力,他经常整晚整晚地泡在实验室里,通宵达旦地看书、查资料、写东西。更考验他的是,开发新药不是一天两天的事,攻克下来非得十年八年不可。

谈到科研,陈志良总喜欢打一个比喻:最伟大的人就是母亲。母亲十月怀胎,每天都要惦念著肚里的孩子出来后会是怎么样,这十个月里不管有多辛苦,她都会挺下来。一个好的科研项目也就像是"十年怀胎",从立项开始,等到结题,才能放心。中间这个过程,就像个紧箍咒套在头上一样。作为课题负责人,要全盘考虑项目进展情况、经费使用情况等等,不能做到一半,原料没了或试剂没了。更重要的是,新药研发往往有着很大的风险性,立项的时候就必须评估这个项目在十年或八年后是否在国际上还是一流的,还要评估经过一系列艰苦的实验室工作以后,临床试验效果好不好。因此,科研人员,特别是课题负责人越做到后期就越紧张,生怕项目"流产"。

"压力非常大。我有时候也会觉得,实在是太难了,太苦了,回想起来真是一生坎坷,但是一个人只要喜欢上了一项事业,就一定会为这个理想去奋斗。"陈志良感慨地说,"我给学生讲课时经常说,中国有句古话,叫'七十二行,行行出状元',所以只要你把东西学深学好了,你就有可能当上状元。做科研,每项研究都必须思路清晰、构思完整、可操作性强,而且还需要刻苦和毅力,持之以恒,这是成功最关键的要素之一。"

"自己不像个现代人"

在陈志良办公室的柜子里,记者发现了很多牛奶和饼乾,原来这是陈志良教授几十年来食谱中的重要内容之一。

"我的办公室里什么时候都有这两样东西。"陈志良告诉记者。因为白天忙于应付一些行政事务,只有晚上和双休日才是他做科研的时间,指导研究生做实验,查文献、看书、写文章等,深夜一两点钟才回家睡觉是常事。饿了就吃点牛奶饼乾,既方便又节省时间,还不会打断思路。就是在平时工作日,陈志良也很少去食堂吃饭,因为他觉得来来回回太浪费时间,大多数时候就打电话叫快餐"外卖"吃。在医药代表的心中,陈志良更是有名的"请不动"。

除了工作还是工作,陈志良几乎没有什么时间照顾家庭。"回想一下,几十年来,我就在结婚前陪妻子去逛了一次街,这么多年都没好好陪她逛个街或旅游什么的。"说起这些,陈志良觉得对不住妻子。这么多年他几乎从来没做过家务,家里老人孩子需要个什么他也不知道。他甚至至今不懂工资卡是怎么用的,工资卡也是妻子拿着,陈志良这些年来从来没进过银行,要花钱都是在妻子那里要现金。

"但她从来都没有怨言,非常体谅我,给了我很大的空间。明年就是我们结婚三十周年了,这么多年来我们从来没吵过架。所以说,一个人要想成就点事业,家庭的支持是非常重要的。"说到这里,陈志良的言语中有一种平淡的幸福。

只会工作的陈志良平时什么娱乐都没有,甚至至今连手机简讯都不会发。逢年过节,他总会收到一堆老朋友的简讯祝福,陈志良就按照来电一个个打电话过去。有时候陈志良自己都笑自己不像个现代人。现在,他也偶尔抽空向别人学着打打"拖拉机"了,"因为一辈子都不会玩,怕将来退休以后没人和我玩。"

陈志良教授是一个不容易激动的人,有着记者想像中的那种谦和、稳重、严谨的学者气质。但他也有激动的时候,只要谈起他的科研课题,从他的每一个眼神和手势中,你都可以感觉到他从内心勃发的热情。

137 评论

相关问答

  • 护理毕业论文胃镜

    医学 教育 是实践性教育,是以生命为研究对象的学科。要培养合格的医学生,扎实的理论知识是基础,但临床技能水平更是重要环节。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消化内科护理论

    进击的银酱 3人参与回答 2023-12-07
  • 胃癌毕业论文格式

    论文首页格式如图所示: 其中学位论文题目用黑体二号字,其余用宋体四号字论文题目应能概括整个论文最重要的内容,简明、恰当,一般不超过25个字。中文摘要及其关键词(

    坤坤890206 2人参与回答 2023-12-08
  • 毕业论文九部分

    据学术堂了解,毕业论文包括为标题、目录、内容摘要、正文、参考文献五个部分。一、标题标题是文章的眉目。各类文章的标题,样式繁多,但无论是何种形式,总要以全部或不同

    倍笨儿9999 4人参与回答 2023-12-05
  • 毕业论文泰戈尔

    你可以写关于外国名著的论文,或者外国文学家海鸣威、莎士比亚、列夫托尔斯泰、卡夫卡、劳伦斯、奈保尔、罗曼罗兰、泰戈尔、纪伯伦、歌德、席勒、莱辛、拜伦、雪莱啥的。浅

    shh小辣椒 3人参与回答 2023-12-11
  • 九宫山毕业论文

    这是我进今年的提案 希望能帮到你!关于在我院开展“学习雷锋活动月”的通知各系、部团总支:今年3月5日是全国第50个“学雷锋纪念日”,也是第14个“中国青年志愿

    晴朗天空85 7人参与回答 2023-1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