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皮小暖
心系红色老区乡村振兴/[八宝楼] 心系红色老区乡村振兴/[八宝楼] 让老区乡村更富更美 一一一 怎样落实国家乡村振兴五项战略决策?如何为乡村振兴传经送宝?怎样让红色老区建设越来越好? 甘肃盛原旺禾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陕西中创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旬邑远信现代农业专业合作社用他的实际行动回答了这三个问题。 五月的原野碧绿一片,鲜花盛开,庄稼茂盛,希望的田野充满希望,乡村振兴处处有惊喜的发现和快慰! 简约务实的仪式拉开了活动帷幕。耀眼的主题横幅格外吸引眼球。首先旬邑远信现代农业专业合作社社长丁永飞先生致欢迎辞,甘肃盛原旺禾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 李明先生讲话,他阐述了这次活动的目的和意义,介绍了该公司产品的生产过程和标准质量。土壤专家谭彦玖教授从四个方面讲解土壤的性质、特点和科学种田的方法,以及粮食安全的重要作用。 中国新闻出版书法协会副主席、陕西省新闻书画家协会陈五季主席讲话指出:“今天的惠民活动十分有意义,对贯彻党的政策,加强科技兴农,丰富乡村文化,提高人们素质有着重要作用。相信通过这次活动,一定会对我国乡村振兴战略部署有一个很好的践行,我们衷心期盼田野上年年丰收,老区人民群众生活节节上升,越过越甜。” 仪式上,旬邑远信现代农业专业合作社社长丁永飞先生与甘肃盛原旺禾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 李明先生签定了合作发展的协议。 这次活动,甘肃盛原旺禾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为旬邑老区交付有机肥33吨,并祝愿来年喜获丰收,让有机肥能够在旬邑老区生根发芽,广泛推广,让老区群众早吃上绿色、放心的有机稻米。 科技种田,文化励志。陕西省新闻书画家协会陈五季主席和书画家不忘红色马栏精神,为老区人民和企业家专门创作捐赠了一批书画作品,一字一画表达了他们对老区的热爱,对科技兴农的支持,对文化振兴乡村的拥护。 最后,组织来宾参观了农业示范园区,大家纷纷赞扬这次活动起点高,一送二实三好四讲很接地气,相信未来的老区田野一定稻谷飘香,风景如画! 甘肃盛原旺禾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是集有机肥、生物有机肥研发、生产、销售为一体的农业高新生物科技技术企业。公司秉承“以农为根,科技兴农”的宗旨,以持续不断的创新,传播绿色科技,服务现代农业为已任。2022年经中国品牌质量认证鉴督管理中心全国检测认证被评为“AAA”级政府釆购优秀供应商。 陕西地质矿产勘察开发局总工程师胡继民、原西安市交警支队政委齐金锁、陕西省高速交警支队政委高德荣、陕西省公安厅交警总队总队长刘玉虎、陕西省公安厅经侦总队总队长 冀党民、原陕西省烟草专卖稽查总队总队长纪三民、原陕西新闻出版局副局长、陕西日报社副总编任钟南、原西安市文物稽查大队大队长杨宏刚、陕西省新闻书画家协会主席陈五季、陕西中创投资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关方红、天羿置业公司、尚元腾飞农业科技公司董事长 杨金良、土壤专业教授谭彦玖、陕西省品牌促进会乡村振兴发展中心副主任李万云、甘肃盛原旺禾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李明、军旅书法篆刻家、艺术评论家屈军强、原新华社陕西分社内参部主任、陕西省新闻书画家协会副主席桂维平、陕西省新闻书画家协会常务理事焦群堆、西安农民实用技术培训中心副主任赵勇智、陕西省新闻书画家协会培训中心副主任张亚利、协会理事王晓英、旬邑县马栏镇党委书记崔海荣、著名企业家屈平安、陕西省新闻书画家协会专职摄影师田设利等参加了本次活动。 一次助农活动,一次科技普及,一次文化传播,一次老区参观,必将有无数个一次在这片红色土地生根发芽,开花结果。明天,红色老区乡村振兴的风景线会越拉越长,越来越美,我们深信!(曲 歌) 人生“三样” 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八宝楼 人生三样真心不能少:善心、诚心和爱心 人生三样习惯要养成:自立、自信和自强 人生三样精神要弘扬:吃苦、勤苦和乐苦 人生三样爱好养自己:书画、阅读和散步 人生三样东西送朋友:祝福、祝愿和祝安 人生三样时光应珍惜:今天、明天和未来 人生三样教育要坚持:德品、家风和勤奋 人生三样生活求精彩:工作、学习和家庭 人生三样财富要守护:健康、平安和幸福 人生三样真情不可忘:亲情、友情和爱情 人生三样好言记心间:和气、和顺和和乐 人生三样反省知底线:不骄、不躁和不忧 夏天寄语 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屈军强 做人要堂堂正正,要如花,不一定艳美娇媚,但必须芳香四溢;要似水,不一定波澜壮阔,但一定要清澈明净。存好心,说好话,行好事,做好人,"静以修身,俭以养德,入则笃行,出则友贤"。一言一行应体现德品魅力,不急不躁得展示自己美好修养。 生活在每天的流逝中定格喜怒哀乐。面对生活,有奋斗的人获得充实,闲散之人得到的是惆怅。生活如橄榄果,既有苦涩,更有甜润。一个对生活充满自信的人,他对昨天是无憾的,对今天是负责的,对明天是 充满无限希望的!“为人宜春风和气,处世当白日青天"。这副楹联对我们生活有很大启迪,仰不愧,俯不怍,心地善良,沐浴品德,才会不负生活。 人生要大气。大气者,淡泊名利,宁静致远。大气者,山耸河涌,高帆远征。真诚,宽容,朴实,勇敢,风骨,锐气,都是对大气的诠释。读《春秋》品《离骚》,唐诗宋词,琴棋书画,道出金戈铁马,晴空丽日,“种柳观生意,栽松养太和"。大气者从不后退,只有初心,永远向前。 篆刻:功崇惟志 活动筹划:关方红、杨金良、李明 摄影作品:田设利、曲歌 文字编审:屈军强 美篇制作:八宝楼
藏青妹妹
老区建设促进会是由一大批老党员、老干部、老将军、老专家组成的社会团体,是一支辅助党和政府、服务老区人民、专司老区事业的力量。目前,全国有30多万会员,发挥这支志愿者队伍的作用,有潜力、有作为。(一)老促会系统宣传践行党的群众路线行为自觉、成效明显。“全心全意为老区人民服务”是老促会的立会宗旨。多年来,大家以深厚的感情热爱这项事业、以强烈的社会责任感投入这项事业、以不计得失的心态奉献这项事业、以求真务实的作风贯注这项事业,协助党委、政府并动员社会力量,尽心竭力支持老区建设,为老区人民真心办实事、热心做好事、倾心解难事,为党增了光、为政府分了忧、为革命老区办了事、为老区人民尽了心。大家不计名利,不要报酬,不讲待遇,甘当服务老区的志愿者。这其中,一些老同志退而不休,余热生辉;有的祖孙三代传承老区精神;有的为了一个项目的落实多次往返奔波、反复组织协调;有的自带干粮,进村入户,持续数年扶贫帮困;有的疾病缠身,卧病在床,仍然坚持工作;有的骑着自行车甚至徒步察访调研;有的自掏腰包支付工作费用和慰问困难群众。老区干部群众从老促会同志身上感受到党和政府对老区的关怀,不少群众愿意掏心里话,愿意反映真实情况,愿意提中肯意见,有的老党员称赞老促会就是当年的“老八路”。据统计,全国各地老促会协调各地党委、政府并动员社会各界力量,为老区引资募资2492亿元,引进建设项目10万个;兴改建学校万余所,资助贫困学生260万人次;兴改建农村医院6700余所,捐赠价值4亿元的医疗设备和药品,派出医疗队1万多批,义诊350余万人次;修建小水电设施8万余座,水窖16万个;修路8万余公里,架桥3825座;捐赠衣物980万件,图书1287万册,电脑32631台;培训基层干部、农技人员240余万人次。全国老促会持续近两年开展的老区情况“万人千县大调研”,先后有万余人参加,深入到4628个乡镇、28681个村,走访农户万户,慰问老党员、老游击队员、老交通员、革命军人、困难群众56349户、18205人;察看乡村学校(幼儿园)9302所、卫生院(室)20330个、特色产业项目4924个;瞻仰革命遗址3754个;查阅档案资料19549件;召开各类座谈会13143次(参加万人);帮助解决实际问题4129个,单位和个人捐赠慰问金万元,引进项目2198个,募集资金亿多元;形成不同层级的调研报告建议2933份,其中得到党委、政府批复的1044件。中国老促会启动的“全国老促会系统动员社会力量支持老区建设项目对接工程”,选定项目386个、意向投资2948亿元,实现81个项目的成功对接,总投资668亿元。老促会的工作成果受到老区人民的赞扬,得到党和政府的肯定。去年一年,国务院领导同志先后对中国老促会的工作情况作出了四次重要批示,给我们以极大的鼓励和支持。(二)老促会系统宣传践行党的群众路线感情强烈、信念坚定、经验丰富。老促会多是在党委、政府主导和支持下成立的,老促会主要领导也都是由党委、政府推荐的,老促会与党委、政府在建设老区、服务老区上具有高度地一致性;组成人员大多是经党培养教育多年的老共产党员,具有良好的政治素养;长期在不同领导岗位工作,具有丰富的阅历和经验,积累了深厚的人脉资源;特别是一些同志土生土长在老区、就职于老区,有的还有在老根据地战斗生活的经历,大家对老区人民有着深厚的感情,回报老区、建设老区的愿望强烈,对本乡本土情况烂熟于心;老促会的同志还是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开放的亲历者与见证人,对老区人民的所需所盼有着深刻地了解;加之,大家退休了,时间宽裕了,与群众接触的机会多了,距离更近了,具有静下心来集中精力为老区群众做些实事、办些好事的条件。一位省委主要领导同志评价老促会,有九个方面优势:一是有感情,二是有经验,三是有能力,四是有影响,五是有形象,六是有责任,七是有忧患,八是有合力,九是能推动。这些都是老促会系统宣传践行党的群众路线、做好老区工作的优势所在。我们要自信这种优势,充分发挥这种优势,既要做好老区事业的志愿者,又要当好弘扬老区精神、践行党的群众路线的传承人。
尛嘴亂吃
广东省源流杂志社是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核准的国家新闻机构,持有国家级《新闻记者证》,可参与国际国内重大新闻事件的报道,拥有独立新闻发布平台。《源流》主管协办单位:广东省老区建设促进会、 广东省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办公室、 广州地区老游击战士联谊会。 《源流》刊名由全国政协原副主席叶选平同志题写。国内统一刊号 CN44-1494/D,国际标准刊号 ISSN1009-5616,是立足广东,面向全国革命老区发行的新闻、时政类彩色期刊。1994年 10月创刊至今,已历经19个春秋,为月刊。
《源流》实行全省各地级市老促会共办的方针,30多位厅级老干部及现任干部担任编委委员,成立了编辑委员会。编委会主任由原广东省政协副主席、中共广东省委统战部部长肖耀堂同志担任。《源流》读者群以广东省为中心,辐射全国,读者对象主要是各级党政机关、政府、企事业单位及在职领导、各地离退休老干部、中小学校、团体,以及企业家读者群体,深受广东及全国老区读者的喜爱。是广东省委宣传部评定的重点期刊,广东省优秀期刊,全国综合类核心期刊。2013 年《源流》月发行量迈向新的数字旅程,成为该刊发展史上的新里程碑。在新的历史形势下,《源流》为能更好的展示及巡礼老区建设新貌,成为老区人民的喉舌,如实地反映老区人民的呼声,监督及宣传地方政府各级部门对老区建设的各项民生工作情况。2013 年 5 月 8 日,经广东省源流杂志社批准,《源流》驻阳江市工作站成立,梁连顺同志任阳江市工作站站长。
传承红色精神、建设崭新老区是《源流》的办刊宗旨,刊物内容 栏目涉及老区历史、文化教育、旅游、特色产业、经济建设、行业发展、民生热点、典型人物及“三农”、扶贫开发 等方面。一直以来《源流》得到广东省委省政府及各地各级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的关心和支持。
-- --2013年最新相关链接新闻:
新闻一、
《广东省老促会换届,陈开枝当选理事会会长》
2013年8月19日上午,广东省老区建设促进会第九届第一次理事大会在广州举行。广省委副书记、省政协主席朱明国,省人大常委会原主任张帼英,中国老区建设促进会副会长石宝华,省人大常委会原副主任游宁丰、陈坚,省政府原副省长范希贤,省政协原副主席肖耀堂、徐尚武等出席会议。
会议听取了省老促会第八届理事会的工作报告,通过了新修改的理事会章程,选举产生了新一届理事会会长、副会长,并通过了聘请名誉会长名单。广州市政协原主席陈开枝当选为新一届理事会会长,省委组织部原副部长、省人大常委会选举联络人事任免工作委员会原主任林华景当选为常务副会长。
广东省老区建设促进会成立于1989年1月,是由一批从领导岗位上退下来的、对老区人民有着深厚感情的老同志发起组成的社会团体。第一任会长罗天,第二任会长林若。第九届理事会现有理事160名,大多是省直机关离退休的厅局级干部,有多位担任过省委、省人大常委会、省政府、省政协领导职务领导同志任名誉会长。
新闻二、
《阳江市老促会召开会员大会,市领导要求重视老促会工作》
2013年9月3日,阳江市老促会召开会员大会,传达学习广东省老促会九届一次理事大会精神。阳江市委常委、组织部长黎泽林在会上强调,各级党委和政府要进一步重视和支持老促会的工作,为老促会开展工作创造更好的条件,推动其当好参谋助手,促进阳江老区建设发展。
会议指出,学习贯彻好省老促会九届一次理事大会精神,对促进阳江市老区建设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各级老促会要认真学习,深刻领会并运用到实际工作中去,当好促进老区加快发展的参谋和助手。
黎泽林强调,要重点做好三方面工作。一要加大宣传老区力度。各县(市、区)要结合我市实际,认真贯彻去年市“两办”21号文件要求,按规划完成革命遗址的修建工作,做好《中国老区建设》和《源流》两份宣传老区的重要刊物的征订工作。二要加强老区调研工作,当好党委和政府参谋。老促会的同志要发挥自身的优势和条件,不断深入调查研究,善于发现老区新问题新情况,多出谋献策,共同努力促进老区建设得更好。三要不断加强自身建设,使老促会工作有新提高。
茶叶杂志社现在很多杂志发表文章都要自己给钱的,不知道你是要投那种给你稿费的杂志呢,还是你在人家杂志上发表文章给人家钱的那种
好过,审稿时间在一个月左右,《设计》杂志创刊于1988年,由中国科学界权威机构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管,中国工业设计领域权威机构中国工业设计协会主办,中国设计成长最
专业发表 可以帮你投
《城市建设》是本国家级的杂志,万方网收录的,评职称可以用的。这本我发过,还可以,你如果投稿可以直接把文章发到,我及我同事在这发表了好多次了,也比较放心。
工商联的《临沂工商界》,企业局的《临商》,经贸委的《沂蒙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