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4

  • 浏览数

    265

烂醉的猫咪
首页 > 学术期刊 > 中国近代史纲要五四运动论文

4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kele870401

已采纳

哥们,郑州轻工业的吧

238 评论

昆山angelababy

一、历史回溯 今年是五四爱国运动爆发90周年,1919年4月末,作为战胜国的中国政府在巴黎和会上外交失败,战胜国的地位被列强藐视,战败国德国在中国山东非法获取的权益被和会转交给日本,中国人再次受到沉重打击。1919年5月4日下午,北京13所学校3000多名学生汇集天安门前,要求“外争主权,内惩国贼”、“拒绝和约签字”、“抵制日货”、“取消二十一条”、“还我青岛”,学生们宣读了《北京学生界宣言》,并决定先到使馆区游行示威,再向总统府请愿,要求惩办卖国贼曹汝霖、章宗祥、陆宗舆,拒绝在和约上签字,废除“二十一条”,争回青岛和胶济路主权。最后,这场运动以群众的胜利而告终,这就是一般意义上的五四运动。在近现代中国群众运动史上,五四运动无疑是应该浓描重写的一个内容,革命领袖们纷纷撰写文章纪念这一伟大的运动,建国后,我国还将每年的5月4日定为青年节,隆重地予以纪念。 二、五四运动对中国宪政民主进程的影响 我们一般将五四运动视为一个单纯的青年爱国运动或无产阶级领导的群众爱国运动。事实上,五四运动可以从不同的角度予以称谓和解读,我们既可以视其为一个历史事件,也可将其视为一个重要历史进程。作为一个历史进程,五四运动是作为制度化儒学象征的专制政府垮台后,近代以来汇聚而成的民主精神与法治文化的活力的一次集中迸发,是新文化运动的高峰和结果。它高举反传统的旗帜,对以儒学为主的中国传统文化进行了猛烈地批判和反思,新文化运动所秉持的科学与民主精神被高高举起,从此德先生和赛先生蔚然风行于中国,民主成为中国社会政治进步的主旋律,中国的民主政治进程从此具有了更为深厚的社会基础。作为一个事件,我们永远也不能否认它所彰显的爱国主义激情,但是,当我们将思绪从这段不见硝烟但轰轰烈烈的历史之中拉回时,我们会发现,尽管运动的时间很短,但它更多地体现了两种不同性质文明的交汇与对决,这短短的时间铸就的历史是数千年中国历史上又一道突起的高峰,从此以后,尽管不和谐的声音总是存在,但宪政与民主的呼声在中国社会传布的更为广泛,它表明民主观念在中国被接受和宪政思想的生根发芽,因此,五四精神也成为人民共和国的精神所在。 五四运动普及了民主思想,加快了中国的宪政民主的步伐。陈独秀、李大钊、鲁迅和胡适等五四运动的健将们以他们那知识分子特有的敏锐思维关注国家和民族的政治发展动向,都希望在交汇的中西文化中,从深层面为中国指一条明路。因此,他们纷纷建立起自己的价值观体系,并设计出国家和民族前进的方向和路标。众多的思想家为民族病患把脉的结果最后都归结到思想文化层面,民主和科学成为千金良方,从此后,民主成为中国历史不可阻挡的前进方向和政治制度设计的主要价值取向。五四运动对后来中国社会的影响主要是民主精神,民主包含了平等、自由和法治等现代社会最基本的价值追求。五四运动以后,对于饱受封建专制统治之苦的中国人来说,民主是与专制相对应的一种新的政治文明,一种先进的社会制度,是一种全新的社会生活方式,是一种新的社会精神,是中国社会前进的方向和希望所在。民主更是一种新的文化符号,不同的中国人根据自己的理解对其内涵有了不同的解读。民主实现的前提是确认法律至上地位的宪政体制的存在。民主本身便蕴含着法治精神,要求实现宪政。中国的宪政发展历程可以分为制度和思想文化两个层面,制度层面的宪政进程从满清王朝的末期就开始了。虽然是迫不得已,但满清政府颁布的《钦定宪法大纲》和《十九信条》终于还是迈出了向宪政文明靠拢的第一步。孙中山领导的民主革命推翻满清王朝的专制统治,辛亥革命后,孙中山宏大的革命理想几乎是与新文化运动同步地开展。中华民国成立后,《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等一系列法律先后颁布和开始施行,宪政民主国家的制度框架基本构建起来。但是这些法律大多数没有能够得到有效地实行,宪政制度也被拆来改去。国人早期宪政运动的制度设计所实现的程度,与其所期冀的目标相比,只是事倍功半,究其原因,是因为在国民的思想深处,还缺乏对民主与宪政的正确认知。从文化层面而言,中国对于西方先进的宪政文化的了解要早于法律文本的制订和制度的设立,但在封建专制的思想桎梏下,国民的思想整体上仍然处于冰冻中。五四运动润物无声,它瓦解了中国思想文化的冰封,宪政民主思想才得以蔚然盛行,五四运动为中国的宪政民主建设打下了最为坚实的基础。 五四运动提出了“外争主权”的口号,强化了国民对自己主体地位的认知,体现了国民对国家的认识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主权理论兴起于近代欧美资产阶级革命时期,它强调的是一国政府的对外独立权和对内最高权。在中国历史上,社会实行家族治理,公私不分、家国相通,国是家族之国,天下是一人之天下。在家天下的情况下,中国本无主权的观念,如果说有主权存在,那也是君主主权,政权存亡,本是皇帝家事,而臣民只是被统治者。五四运动提出的“主权”口号是在满清王朝被推翻,中华民国建立后的背景下提出的,虽然运动参加者重点是强调国家主权的对外独立性,但通过运动对政府施加压力,使政府改变政策,也显明了人民主权的思想,体现了主权者的地位。近代以来,虽然不断地爆发群众运动,但太平天国运动是在中国传统的革命轮回之内的夺取政权的斗争,义和团运动也只是以反洋教为招牌对外国人的嚣张行为予以打击,两者都没有提出主权问题,所以,它们与中国的宪政民主进程并无必然的关联。相反,五四运动反映出参加者甚至全社会对于国家主权归属的重新认识,是主权在民思想的开花结果和皇权思想的彻底没落,也是中国社会政治传统由皇权向民权转变的标志,这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民主宪政思想传播的结果,在这一运动中,国民的主体地位极大地得到彰显。 五四运动以街头游行示威的形式对政府的无能进行抗议,开了中国民主政治的先河,尽管在运动中有烧毁赵家楼和殴打章宗祥等暴力情节,但这并不能抹杀五四运动在民主宪政发展史上的地位,因为任何群众性运动都有失去控制的可能,在群情激奋的情况下,更容易发生,即使在今天有组织的群众运动中也常有这种暴力情节出现。但就五四运动而言,它摆脱了传统的起义、暗杀等暴力方式而是以街头游行示威的方式进行,是一种政治民主表达的方式,这本身就是一种进步。当然,政府的退让也说明民主的精神,至少民主作为一种潮流在当时已经在社会上占有重要地位。 民主是宪政的基本价值追求,宪政是民主实现的基本方式。五四运动是一次思想运动,极大地扩展了宪政民主思想,为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和中国的新民主主义宪政路线的形成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五四运动对中国宪政民主进程的影响是多层面的,意义是深远的,它传播的民主思想,浸润着民族的心灵,同时,它留给我们的思考也是久远和丰富的。在纪念五四运动90周年之际,希望蓬勃如昔的五四精神能给我们今天的民主建设注入更多的活力。

287 评论

耗子爱熊猫

20世纪的中国经历了三次历史性的巨变:辛亥革命、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和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后的改革开放。五四新文化运动以其独特的启蒙性和开创性独立于第一次历史巨变与第二次历史巨变之中,五四运动不仅是中国革命的分水岭(新旧民主革命),而且在中国社会进程中也具有划时代性的标志。有研究者指出"五四运动是中国走向现代化的全面启动"、"五四运动是第一次历史巨变的补课,又是第二次历史巨变的起点" 。这样的见解是站在20世纪末来打量五四运动在中国历史进程中的地位后提出的论断,认识有其独到之处。 五四新文化运动被称为国民"最后之觉悟",启蒙的结果是人的觉醒与人的思想的解放。石仲泉认为:20世纪中国有三次思想解放运动:五四运动、延安整风运动、1978年的真理标准讨论。五四运动是思想解放的开端,延安整风和真理标准讨论是五四运动思想解放的继续和发扬光大。 五四的思想解放的影响是深远的,有论者指出:作为一场政治运动或政治事件,五四运动有一定的时限,而它所蕴涵的思想认识、价值理念和意识形态,则融入到中国近代政治发展之中。由是观之,文化--政治的历史互动关系。五四运动标志着中国政治文化逐步由传统向现代转化。

198 评论

好奇怪的样子哦

中国近代史,这不仅是中国的单独国家的历史,更是全世界民族共同的历史记录,只是与西方人而言,他们现在最多只是围观者,而与我们,这是一部不堪回首的屈辱历史,还好,那些时光过去了,幸好,它只是中国光荣历史里面的冰山一角,下面,让我来慢慢的阐述这部书给我们所带来的历史。1840年,成为首号资本主义强国的英国发动了侵略中国的鸦片战争,清政府被迫签订了中国近代史的第一个不平等条约——《南京条约》。从此,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国历史也以鸦片战争为标志进入近代史,这是中华民族一段屈辱的历史,也是中华民族不屈不挠抗争的历史,是一代又一代中国人寻求富民强国之路的探索史。我们学好这段历史,必须把握三条主线。一、一部灾难深重的屈辱史中国近代史是灾难深重的历史,是中华民族的屈辱的历史,中国人民饱尝了帝国主义的侵略和欺凌。在中国近代史上,大大小小的帝国主义国家争相侵略我们,中国被迫签订的不平等条约有几百个,中国人民在西方的侵略战争中一次又一次被打败。1840年,英国为了打开中国的大门,悍然发动了鸦片战争,古老的、落后的中国在西方坚船利炮面前战败了,1842年签订了中国近代史的第一个不平等条约——《南京条约》,此后又签订了中英《五口通商章程》、中英《虎门条约》、中美《望厦条约》、中法《黄埔条约》等中国近代史上的第一批不平等条约,被迫割地、赔款、开放通商口岸、和外国协定关税,外国取得了在中国的领事裁判权和在通商口岸传教等特权。这些条约给中国人民带来野蛮和屈辱。1856年,英法等国为了进一步打开中国的大门,又发动了第二次鸦片战争,清政府在抵抗失败后被迫和英法俄美四国签订了《天津条约》,和英法俄又被迫签订《北京条约》。中国丧失了大片领土和主权,尤其是沙俄掠夺了中国150多万平方公里的领土。外国侵略势力伸向中国内地,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程度加深了。1885年,法国又发动侵略中国的中法战争,清政府又签订了《中法新约》,列强取得了在中国修筑铁路的权利。1894年中国又在甲午战争中失败,被迫和日本签订《马关条约》,大大加深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程度,赔款达到两亿两白银,帝国主义强国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然而帝国主义为了镇压中国人民的反抗,进一步控制中国,1900年八国联军又共同反动了侵华战争,清政府被迫签订了《辛丑条约》,赔款本息超过10亿两白银,清政府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中国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形成了。一系列的侵华战争和大批的不平等条约,把中国推向灾难屈辱的深渊,造成了近代中国的贫穷和落后,加重了人民的负担,严重的破坏了中国的主权完整和领土完整,因此我们要牢记中国近代屈辱的历史,铭记落后就要挨打的历史教训。二、一部不屈不挠的抗争史在西方列强野蛮侵略中国的同时,伟大的中华民族和不屈的华夏子孙,进行了一系列的抗争,有来自社会底层,也有来自清政府内部,有的是有组织的,有的是群众自发的。在第一次鸦片战争中,尽管有一些民族败类,但是清政府和广大爱国官兵也进行了一些英勇的战斗,涌现出像林则徐、邓廷桢、裕谦、海龄、关天培、陈化成等大批爱国将领;在第二次鸦片战争中,也出现了前仆后继抗争的壮烈场面;在中法战争中,冯子才无所畏惧,领导取得了镇南关大捷,刘永福领导黑旗军威镇敌胆,爱国海军在马尾海战中表现出了临危不惧、英勇战斗的精神;在中日甲午战争中,左宝贵、邓士昌、林永升、刘丁汝昌等人以身殉职,上演了可歌可泣的英勇事迹,各地民众自发抗日,都体现出了中华民族顽强不屈的爱国抗争精神。除了清政府及爱国官兵的抗争外,广大人民群众从未放弃斗争,帝国主义侵略到那里,就在那里受到抵抗。尤其在第一次鸦片战争中,广州三元里民众的自发的抗英斗争,显示了中国人民的反抗精神;在19世纪六七十年代,还出现了大量的反洋教斗争。在中国近代史上,还有两次大规模农民运动给帝国主义主义势力以沉重打击。第一次是太平天国运动:这是中国近代史上一次规模巨大的反封建反侵略的农民革命运动,在打击中国封建统治的同时,还赋予了新的时代意义,承担起反对外来侵略的任务,给外国侵略者以沉重打击,打破了西方侵略者迅速把中国殖民化的企图。第二次是义和团运动:在中外矛盾加剧的19世纪末,终于引爆了中国人民的义和团运动,他们打击的对象是外国势力,到1900年发展到顶点,成千上万的义和团团众以血肉之躯和八国联军进行了英勇搏斗,尽管在中外反动势力的剿杀下失败了,但中华民族的不畏强暴、英勇斗争使帝国主义认识到中华民族的不可政府性。最后,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后,为维护国家主权,1919年爆发了五四爱国运动,波及全国,工人阶级登上了政治舞台。五四运动是中国近代史上一次彻底的反帝反封建运动,促进了马克思主义的传播,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创造了条件。三、中国人民的一部探索史在近代中国的特殊时期,中国的根本任务是维护民族独立和主权

146 评论

相关问答

  • 中国近代史纲要论文1500

    中国近代史论文2008-12-23 11:25《“回眸”中国近现代史》 中国近现代史,就其主流和本质来说,是中国一代又一代的仁人志士和人民群众为救亡图存和实现中

    虾米啊1 3人参与回答 2023-12-11
  • 中国近代史纲要论文范围

    一 应当重视中国近代政治史的研究中国近代政治史的研究,在一段时间里,相对而言,显得有些被冷落。20世纪80年代以来,先是中国近代文化史研究的兴起,并成为热点。当

    A明天你好! 4人参与回答 2023-12-12
  •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论文

    联系到中国近代史,大陆学者一般认为,英国发动的侵略中国的鸦片战争是一个起点,此后,英、法、美、俄、德、日、意等世界强权先后参与或者发动对中国的侵略,中国在列强的

    颖的时光 4人参与回答 2023-12-06
  • 中国近代史纲要论文标题

    联系到中国近代史,大陆学者一般认为,英国发动的侵略中国的鸦片战争是一个起点,此后,英、法、美、俄、德、日、意等世界强权先后参与或者发动对中国的侵略,中国在列强的

    独孤道兵 4人参与回答 2023-12-05
  • 中国近代史纲要论文提纲

    论文:中国近代史纲要 中国近代史从第一次鸦片战争(1840)到新中国成立(1949)为止。一部中国近代史,就是一部中华民族打倒帝国主义以实现民族解放、打倒封建主

    小笨猪seven 3人参与回答 2023-1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