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圆凸凸凸
岷县开展“世界家庭医生日”暨“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宣传月”启动仪式
2017年5月19日是第7个“世界家庭医生日”。为了让更多的人了解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树立“签约家庭医生服务,让您拥有自己的保健医生”、“养成良好生活习惯,倡导健康文明生活”的健康新理念。岷县卫计局于5月19日组织县人民医院、中医院、疾控中心、妇幼保健院、县计划生育服务中心、城关社区服务中心医务人员在县政府礼堂门口开展了“我和家庭医生有个约定”为主题的宣传活动,为“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宣传月”活动拉开了帷幕。
活动现场,医务人员向居民介绍开展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的目的、意义和优势,告诉居民签约家庭医生可以竭诚提供建立健康档案、预约就诊、转诊服务、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预防接种、重点疾病健康管理等内容。并展出海报,海报以图文并茂的形式介绍了家庭医生主要职责,使居民一目了然。并为居民提供量血压、健康咨询等服务,工作人员热情接待每一位参与者,一对一解疑答惑,讲授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及健康知识,倡导健康生活方式。
现场发放宣传手册、宣传折页500余份,义诊100余人,使活动取得了实实在在的效果,得到了居民的充分肯定和好评。为全面推进我县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工作,宣传普及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知识,在全社会营造了解和关注家庭医生服务的良好氛围奠定了基础
小羊囡囡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提出的要求:2000个居民至少要配备一个全科医生,才能满足基层医疗卫生保健的需求。而在中国,一个普通家庭医生能签到的患者只有国际标准的一半。中国家庭医生签约人数不达标,工作量却已饱和根据世界卫生组织(WHO)及世界家庭医师组织(WONCA)提出的要求:2000个居民至少要配备一个全科医生,才能满足基层医疗卫生保健的需求。讽刺的是,中国的全科医学起步晚,全科医生人数少,缺口大也是长期存在的行业现状,按理来说每个人应该肩负超过2000人的重任,但实际情况却刚好相反。社区医院患者高频就医,以慢病为主“中国的医疗服务费用定价普遍过低,社区医生的服务费更低,这间接造成了患者低成本、高频的问诊行为。”医学界创始人CEO陈奇锐认为,经济杠杆仍然在其中发挥着作用。国外全科医生培训是精英教育,医疗水平和专科医生相当,能够诊断并治疗90%的疾病,而中国的全科医生则整体能力偏弱,加之医保政策的倾斜,某种程度上,社区医院变成了老年慢病患者开药的场所,而这是个相对高频、固定的行为。就医缺乏标准流程,医生工作效率低且负担重家庭医生到社区工作带厚厚的一摞纸,他们除了一部台式电脑外,没有任何信息化设备,所有不在办公室获得的数据都要再手动输入一遍。而在美国梅奥诊所的全科医生早就每个医生都配备了和医院系统联网的平板电脑,随时可以移动办公。全科医生制度建立最早的英国,全科医生还有一套强有力的临床路径指南。这套指南由国家医疗卓越研究所(National Institution of Clinical Excellence,NICE)来制定,而NICE是世界最顶级的医疗研究机构。好人生智能预诊分诊系统CEO汤子欧表示,全科医生工作的标准化程度高,涉及的知识面广。但相对英美两国的全科医生,我国的医生可谓“两手空空”,他们缺标准化临床路径的指导,也缺信息化办公系统的支持。医生签约动机明显不足其实除了客观工作流程上的问题,不可回避的还是主观动机上的不足。中国的家庭医生签约后,得到的签约费由社保支付,金额有多有少,但基本在每人每月10元上下。这个补贴力度相对澳大利亚、英美等国还是显得有些“形式主义”。2016年6月6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推进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的指导意见》,在全国200个公立医院改革试点城市推行家庭医生制度,要在2020年实现家庭医生服务覆盖全人群的目标。对此,各地全科医生喜忧参半。喜的是,从患者角度考虑,签约后可以对患者健康状况有全面的、连续的了解,诊断和治疗的精度都能得到相应提高。忧的是,全科医生在原本的门诊工作基础上,又增加了长期监管社区居民健康的任务,如果不在工作质量和流程上大幅提升效率,人均10元左右的签约收益与增加的工作量不成比例。
难忘那缕羁绊
点击上方“健康中国”可以订阅哦
核心阅读
在四川,人们对“家庭医生”这个概念已日渐熟悉。截至去年底,四川有超过3200万人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签约,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率达。
家庭医生为普通群众带来了怎样的就医体验?家庭医生是否有助于实现“基层首诊、双向转诊”的分级诊疗机制?怎样才能激励家庭医生提供更优质的服务?
成都盐市口社区,家庭医生在为签约患者诊疗
“家庭医生”这个曾经“高大上”的概念,如今在四川已成为普通群众触手可及的医疗服务。
截至去年底,四川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率达,超过3200万人通过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签约,拥有了自己的家庭医生。根据四川去年底下发的《推进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实施意见),全省将力争在2020年将签约服务扩大到全人群,基本实现家庭医生制度全覆盖。
无偿+有偿
居民就医实现差异化管理
“
“家门口就能看医生,干嘛还去医院挤呢?”72岁的邬善城是成都武侯区玉林社区居民,患有高血压的他是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最早的一批签约患者。
自从与服务中心的家庭医生签订《健康管理服务协议》,中心不仅为他建立健康档案、进行健康评估、制定健康计划,而且每年提供一次体检和中医体质辨识服务。
”
享受这些服务,邬善城不用掏一分钱。根据实施意见的规定,家庭医生为居民提供约定的签约服务,服务费由医保基金、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经费和签约居民付费等分担。
而针对签约居民的收费分为两种情形:
▶一是类似邬善城享受的基础性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对居民完全免费;
▶二是含有增值内容的有偿服务项目,由居民个人承担部分费用。
“家庭医生制度有利于分级诊疗的推进。”成都跳伞塔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主任李勇介绍说,该社区65岁以上老人共7700多人,占社区总人口,这对基层诊疗提出了大量需求。
“随着心血管疾病、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病患病率的升高,医疗咨询和照护的需求量很大。”李勇表示,家庭医生的出现,有利于医院病患“分流”到社区,尽可能节约医疗资源,同时通过设置不同内容的有偿签约服务,为居民就医提供差异化管理。
家庭医生发挥“健康守门人”作用,让“基层首诊、双向转诊”的分级诊疗机制成为现实。
设有双向转诊的三甲医院有专门的办公室,负责接待社区家庭医生转来的患者,这比直接去三甲医院挂号更方便快捷。
严进+严管
配强家庭医生团队
根据实施意见规定,社区家庭医生以全科医生为主体,不仅需获得转岗培训合格证,而且要具有较为全面系统的预防、保健、医疗、康复知识。
“以成都为例,当地的家庭医生转岗培训都是在省里的顶级医院完成,考核通过后才能上岗。”四川省全科医师培训中心主任李绍敏表示,要当好居民健康的“守门员”,家庭医生需具备优良的综合业务能力。
翻开武侯区玉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主任曾玲的绩效本,社区4支家庭医生团队的考核记录和患者评价清晰地映入眼帘。
“这些都是绩效考核的依据。”曾玲表示,家庭医生的工作都有量化考核标准,工资待遇和考核结果挂钩,考核垫底者的收入只有最优者的一半左右。
“我们当地家庭医生的平均工资收入大概在每月8000元左右,相当于二级医疗机构医生的收入。”武侯区卫生计生局局长田军表示,家庭医生的工资除财政拨付外,还有有偿服务项目的收入补贴,加上不用像医院那样有夜班轮值,因此工作压力相对较小,在严格的管理制度下,其积极性才能得到充分发挥。
“一年一签”的制度加大了居民签约的自主性:实施意见规定签约周期原则上为一年,期满后居民可续约或选择其他家庭医生团队签约。
“我们社区有7支家庭医生团队,哪只团队有患者改签甚至投诉,都会公布出来。”成都晋阳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主任肖莉表示,“一年一签”不仅体现了签约自主的原则,而且有利于激励家庭医生提供更优质的服务,以“留住回头客”。
互联网+医联体
提高健康管理效率
去年10月,四川微医互联网医院成立,这是一家线上线下同时运营的医院。通过相关APP,居民可以在线签约家庭医生,遇到疑难杂症,家庭医生也可在线向专家发起远程会诊。
“目前已实现电子病历云端共享、生命健康体征云端监测。”该院院长张立表示,今后互联网医院还将实现电子处方和物流送药,尽可能方便家庭医生和患者双方。
目前,“互联网+”的服务模式在四川的家庭医生制度建设中已不鲜见:在成都锦江区,当地正与电信部门共建家庭医生电视签约、服务平台。“打开电视进入‘家庭医生’板块,系统就会自动识别签约状态。”
锦江区卫生计生局相关负责人介绍,这个平台建成后,用户可通过电视接收远程医护随访服务,通过电视面对面与医生交流。
“省内推行医联体建设,才让家庭医生真正发挥了分级诊疗的作用。”
成都青白江区大同镇卫生院院长江义玺介绍,该院的家庭医生团队中纳入了医联体的医院专家,能够一起会诊复杂的疾病,让患者的转诊更加顺畅。
目前全省各地正在推行医联体全覆盖,鼓励上级医院专家加入家庭医生团队,推进远程会诊、集中阅片等,让群众就近享有低价优质的基本医疗服务,从而让家庭医生真正发挥“小病在基层、疑难有会诊、大病及时转”的作用。
1,其实你可以去给校园杂志写,象[课外][作文]之类,比较轻松。插画要分类型,也有好几种。2,[读者]的原创版是550元每千字。[男生女生]根据你的字数类型来定
《家庭医生》简介: 《家庭医生》杂志创刊于1983年,由广州中山大学主办,是家庭医生杂志社创办的第一本杂志,是一份在全国有着重要影响的医学科普期刊。它不是
让我来 想想哦~
网络安全技术的论文 从小学、初中、高中到大学乃至工作,大家都经常看到论文的身影吧,论文可以推广经验,交流认识。写论文的注意事项有许多,你确定会写吗?下面是我收集
随着人们越来越重视 教育 ,给孩子的家教辅导也越来越广泛了。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关于家教的论文,供大家参考。家教的论文 范文 篇一:《浅谈小学生家教利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