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4

  • 浏览数

    195

羅潔愛爾
首页 > 学术期刊 > 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进不去

4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五月的史努比

已采纳

行知互动谈中药学的继承和创新回答于2018-06-18【摘 要】 本文主要探讨了中药学的继承与创新,对中药学的研究现状进行了反思,并提出了促进中药学的继承和创新的建议性措施。【关键词】 中药学 继承 创新中药学的创新发展需要以中药学基本理论作为指导,并结合现代科学技术,在现代科学技术的帮助下,实现多学科、多方位的研究,在注重药物作用的全面性与整体性的同时,还应当注重对药物作用进行调控,既要保持药物遵循着整体取性的原理,又要发挥中药调控机制的作用。要实现中药学继承与创新,必须把以人为本作为发展思路。1 中药学继承和创新的现存问题 缺乏全面的中药基础理论中药基础理论作为核心的药性理论,对临床治疗效果有着直接的作用。只有真正掌握中药基础理论,方可在使用药物的时候应用自如。在继承中药学基础理论中,文献发挥着极为重要的载体作用,目前我国具有一定数量的中药本草文献,但是多数本草文献都缺乏了全面性,仅仅围绕着固有的性能理论来对药物进行浅论。如此行为会给中药学的创新发展带来极大的影响。同时,关于药理学的研究却依然存在着极大的进步空间,与不断增加的药物种类相对比,存在着极大的反差。例如,人们通常的配伍禁忌:必然以十八反为主要原则,在进行中药配伍时,不敢违反该配伍禁忌的重要原则,即使在《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中,也将十八反列为配伍的禁忌。但是随着配伍禁忌的相关研究,发现这与临床实践中相反配伍取效的做法是不相符合的。由此可见一成不变的理论对中药学理论的创新发展造成了更大的限制。 缺乏深入的临床应用记录常用的中药材具有其自身的化学性质及物理性质,但是由于经过不同的炮制方法处理,以及受到其他因素的影响,其本来的药性会发生不同程度的变化。因此,我们需要不断地进行实践,需要在不断的实践中总结经验,从而更加充分、更加深入的挖掘中药材的功效以及其应用方式。但是,在临床应用方面的经验尚未足够,目前主要的用药经验借鉴于古人以及古老中医。随着医学的发展,中药材更多新的功效以及应用不断在临床实践中得以发现,但是由于没有记录在临床中药学文献中,导致新的中药学功效与用法没有应用于临床治疗中,由此对中药的临床拓展应用造成了极大的影响。中医学是一门实践性极强的学科,其传承的主要方式包括了通过直接经验继承与通过间接经验继承。多数的中医药学术经验来自于文献典籍与老中医,老中医在前人经验的基础上得以继承,并结合其自身时代的特色,在不断的实践过程中获得了自身独特的用药经验以及独到的见解,甚至有的用药经验经过了自己的顿悟以及验证所得。但是,由于受到社会与时代种种因素的影响,许多学术经验没有得以传承,导致这些弥足珍贵的学术经验失传。 缺乏及时的现代应用现代科学技术有利于中药成分分析以及药理方面的实验开展,可以加深人们对于中药材许多不为人知的药理与毒理机制的了解,有利于提高临床疗效,以及拓展药物使用的范围。目前,从临床实践方面观察,发现临床应用依然比较落后。例如,研究发现细辛所具有的毒性和煎煮的时间存在着密切的相关性,按照研究证明:量为15-30克的细辛,只要煎煮的时间超过20分钟,是可以保证没有毒性的。但是目前在许多大型医院内,为了确保药物使用的安全性,要求使用该类毒性药物需要通过主要医生的签字方可让患者取药。由此可见,这种因循守旧的做法严重的制约了中药学应用的发展。2 如何促进中药学的创新发展 中医药发展重在继承与创新要实现中医药的可持续发展,必须坚持继承与创新。只有合理科学的处理好二者的关系,方可实现中医药的长远发展。从根本方面而论,“以人为本”是中医药传承与创新发展的立足点。在中医药发展的过程中,既要集成主体精髓,又要通过现代科学手段来促使中药学理论更加丰富,更具特色以及优势,与时俱进。一直以来,中医药的发展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而获取创新,不仅应当善于吸取不同领域优秀的研究成果,而且还应当不断的自我完善,促进自身更加完善的发展。在中医药发展的过程中,必须严格遵循其自身的发展规律,在继承与保持中医药基础理论与特色的同时,进行创新,科学的利用现代科学技术来推动中医药的发展,为中医药的创新发展注入新的活力,促使中医药发展满足社会的需求。 保护中医药文化,从而促进中医药发展中医药学作为中华民族的智慧结晶以及国粹,需要得到集成以及保护,这是促进中医药学可持续发展的根本保证。近年来,许多优秀的中医学术理论方法面临着失传的危机,名老中医缺乏后人继承,同时加上西医发展的冲击,中医药的发展缺乏人才,在科研方面也缺乏足够的实力,伪劣中药材产品大量的充斥着中药材市场,面对这些问题我们应当为中医学申请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以此从法律的角度来保护中医药文化,以此作为基础,不断进行创新,促进中医药文化的现代化可持续发展。 充分挖掘中医药创新发展的潜力,推动中医药现代化进程在中医药现代化进程中,首先必须受到关注的是知识产权的问题。关于中医药的科研实验需要投入大量的人才与资源,如果知识产权得不到应有保护,那么科研人员难以始终坚持中医药的科研工作。因此,首先必须强化中医药知识产权的保护,并且在法律方面采取实际有效的措施来禁止侵犯知识产权的行为,为中医药的科研工作成果提供有力的保障。其次,通过中药现代化促进中医现代化发展,中药现代化的主要特点体现在传统中药学特色与现代科学技术相结合,而中医现代化则涉及到中医理论的现代化以及中医临床的现代化两方面内容。在中医学的发展中融入现代化科学技术,提高了重力理论的应用水平以及疗效。综上所述,中药学的继承与创新需要对中药学的一切成就进行更为深入与全面的挖掘,创新需要以药性的基本理论作为基础,创新是继承的结果,而创新的前提也在于继承,中药学的继承与创新是相辅相成的,缺一不可。参考文献[1] 祝世讷. 历史性转折 时代性局限――中医药在20世纪的命运[J]. 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1998(01)[2] 商庆新. 中药四性理论现代研究是中药现代化的前提和关键[J]. 山东中医药大学学报. 2006(02)[3] 郭世民,马克坚. 中药药性与中药方剂的标准化是中医药标准化发展的基础[J]. 云南中医中药杂志. 2005(06)论文来源:《今日健康》 2015年7期转载注明来源:阅读原文有用 |分享国内婴儿奶粉排名-淘宝热卖好物汇集,品牌众多,放心购!国内婴儿奶粉排名-购物上淘宝,品类集结,热卖好物!海量优质商品,轻松畅购。广告灭一次白蚁要多少钱,先施工后收费,您的品牌专业灭白蚁!值得一看的白蚁相关信息推荐灭一次白蚁要多少钱哪家好?就找您的品牌,专业消杀工程师上门服务,快速高效,治根,,先施工后收费,安全环保,灭一次白蚁要多少钱电话咨询有优惠富盛侨家政服务有限..广告风机专用变频器值得一看的变频器相关信息推荐北京地区专用提供风机变频器安装调试技术方案一站服务北京伟纳鑫盛电气设备广告大家还在搜你认为如何传承和发展中药学如何继承和发展我国的中医药文化中医药学的传承与创新的例子中医药的传承与创新内容继承中医药文化的理论意义中医药传承发展的思考如何继承与发展传统中医药中医药如何传承与创新excel如何隐藏行列智能家02-26人工智能AI与医疗的关系深圳市和智物联科技有限公司2020-10-15重庆智能移动密集架档案柜手摇轨道钢制电动密集柜资料办公文件柜¥550 元¥550 元购买广告中药鉴定的一般程序具体包括哪些步骤?为了帮助中药学职称考生了解,掌握更多知识点、考点,更好的复习备考中药学职称考试,医学教育网为大家搜集整理了中药鉴定的一般程序如下: 中药鉴定的一般程序大体分为检品登记、取样、鉴定、鉴定记录及鉴定报告书四步。医学教育网官网2020-11-24继承与创新生活中为了成功不得不继承很多东西,但为了离成更功更近一步,必需在继承的基础上不断创新,只有继承与创新完美融合才会绽放出炫丽的光彩。 继承是创新的源头,没有继承的创新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法国的空想社会主义者傅丽叶对未来的理想社会提出了各种设想,但他的构想却未继承前人的成果,这种无灵魂的构想是注定要失败的,为此他荒费了自己的一生。这告诉了我们要找到一条正确的路,否则就会在大雾中迷茫。英国著名的物理学家牛顿总结出了物体运动的三大定律,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假如没有前人智慧结晶的引领,没有前人智慧的奠基,也许成功离他还很遥远。就像列夫托尔·斯泰说过:正确的道路是这样的,吸取你前辈所做的一切然后再往前走。这不失为一种可行的选择。我要投稿!2019-04-15媒体视角|中新网:中药学专家、学者汇聚上海聚焦中药学继承与创新发展等话题温馨提示:在浏览“媒体视角|中新网:中药学专家、学者汇聚上海聚焦中药学继承与创新发展等话题”的时候,遇到了一点问题,该内容尚未通过审核,审核通过后才能访问。零二七艺考2020-06-27北京调查公司-诚信高效,实名认证京津市场调查工作室广告学习的时代性、现实性、继承性和创新性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提出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的战略任务,充分反映了我们党立足于新的历史高地和发展起点上的高政治智慧和高文化自觉的显著特征。建设学习型政党的学习,已经超出了一般意义上的“学习”,它有着更加丰富、更加深刻的内涵。我们必须从宏观的角度、宽广的视野去领悟和把握它的非同寻常的精神实质。荆楚网2011-01-14习近平谈创新驱动习近平谈创新驱动:不能“脚踩西瓜皮”要抓好顶层设计 “学习路上”大型网络数据库 【学习路上按】今年两会期间,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十二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上海代表团审议时强调“创新发展理念首要的是创新”,要“保持锐意创新的勇气”,并指出“要抓住时机,瞄准世界科技前沿,全面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希望上海能够“着力加快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建设步伐”,“当好全国改革开放排头兵、创新发展先行者”。党建网2016-03-15创新与继承的融合 捷尼赛思GV60官图发布近日,捷尼赛思官方发布了一组捷尼赛思GV60(参数|询价)的官图。新车为捷尼赛思旗下首款纯电动车型,与现代Ioniq5和起亚EV6共享全新的纯电动平台E-GMP。新车预计将在2022年上市。汽车之家2021-09-06源头工厂生产档案密集架钢制文件密集架可来图定做¥550 元¥550 元购买广告谈创新对于统计工作的现实意义谈创新对于统计工作的现实意义 春秋时期,管仲的改革使齐国国富兵强,从此“九合诸侯,一匡天下”,商鞅的“治市不一道,变国不法古”的主张铸就了秦王朝的辉煌,邓小平同志的“改革开放”思想促成了中国经济的腾飞……,古往今来,人类历史的每一步发展都无不留下了创新的烙印,她无数次的证明着一条颠覆不破的真理:只有创新,才能求得发展,只有创新,才能求得更好、更快的发展。正如十六大报告中指出的“创新市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也是一个政党永葆生机的源泉”。作为一名幸运进入统计工作的年轻人,三年前,带着“纸上得来终觉浅”的困惑,现在,终于有幸体会“绝知此事要躬行”的惊喜,下面我主要就创新对于统计工作的现实意义谈谈我的理解。王金玉:创新是一种继承的发展新浪财经2005-12-04继承与创新(5):灵感灵感,是指创造性的、新颖的、表现为突发性的思维结果。对于设计师来说,这种时刻是最为愉悦的,充满着创造的的时刻,但也只是瞬间。 每个工程师都希望得到设计的灵感。文秘帮2019-09-05选购敬老院_批发敬老院_认证企业_百度爱采购值得一看的地区养老院相关信息推荐百度爱采购广告革命故事之纵横驰骋笔不辍继承发展求创新“平津战役”开始后,谭政主管战前的政治工作。在战前进行攻坚战的各项准备时,谭政积极指导部队作好政治动员工作。他号召部队“打响进关第一炮”,争创打好仗、团结好、政策纪律好的“三好”战斗连队。在攻打天津前夕,谭政向部队宣布了“约法八章”,提出争取“军政双胜”、“秋毫无犯,原封不动”的口号。这些行动口号和措施,保证了攻打天津的部队模范地执行了城市政策和纪律。攻克天津之后,担任天津市军事管制委员会主任的谭政,随攻城部队人城,检查了部队在天津执行城市政策、纪律的情况,并于1月19日向中央军委写了《关于攻城部队作战勇敢纪律良好及情况的报告》,受到了中央军委的好评。中央军委于21日立即将此报告转发给各中央局、各中央分局、各前委,借以鼓励全军士气,增强纪律性。评李瑞环《孔雀东南飞》:继承传统基础上发展创新《孔雀东南飞》是李瑞环同志继《珍珠衫》之后,为评剧奉献的又一部力作。在社会主义文化大繁荣大发展的关键时刻,这部作品的华彩亮相,对评剧界来讲,有着非比寻常的重要意义。中国经济网2011-12-22—— 已经到底了 ——

316 评论

1号女王

你可以参考历年分数线

151 评论

lula不是luna

北京中医药大学是中央部属高校,教育部直属高等学校,创建于 1956 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最早成立的高等中医院校之一,是唯一一所进入国家“211 工程”建设的高等中医药院校。校简介 北京中医药大学本数据来源于百度地图,最终结果以百度地图数据为准。 中文名称:北京中医药大学 英文名称:Beijing University of Chinese Medicine2000年7月31日原北京中医药大学与原北京针灸骨伤学院合并,组成新的北京中医药大学,并成为教育部直属全国重点大学。 学校现设有基础医学院、 第一临床医学院、第二临床医学院、第三临床医学院、中药学院、针灸学院、管理学院、护理学院、人文学院、国际学院、继续教育学院、远程教育学院、台港澳中医学部、高职部、体育部、信息中心等教学机构。 学校致力于构建面向新世纪的以高层次教育为主的人才培养体系,目前设有中医学、中药学、制药工程学、针灸推拿学、公共事业管理学、工商管理学、护理学、英语(医学)、法学(医药卫生) 9 个本科专业。其中中医学七年制含中医科研方向、中医临床方向、中医骨伤方向、中西医结合方向、中药方向、针灸推拿方向、针推康复方向、针推对外交流方向、医院管理方向等 9 个培养方向班,分别与南开大学、清华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和中日友好医院等单位联合培养。 截至2009年底,学校各类在校生总数为23262人,其中全日制在校生总数为 10660;研究生占全日制在校生比例为;境外学生占全日制在校生的比例为。 学校是全国中医药院校中首批建立博士学科点和博士后科研流动站的单位之一,中医学、中药学、中西医结合医学3个一级学科均具有博士学位授予权,并均设有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学校现有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2个,涵盖二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16个,部局级重点学科10个,北京市重点学科3个,重点学科建设在全国中医药院校中保持领先地位。学校现有教育部重点实验室1个,北京市重点实验室 2 个,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研究室 2 个,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三级(最高级)实验室 9 个。学校是国家理科基础科学研究和教学人才培养基地、国家生命科学与技术人才培养基地、中药制药与新药开发关键技术工程中心、中医药现代化网上合作研究中心、中药材规范化生产工程中心、国家大学科技园(与北京师范大学共建)、教育部科技创新团队。 创办于1958 年的附属东直门医院是学校临床教学及医疗、科研基地。经过半个世纪的艰苦创业,已发展成为一所医教研力量雄厚、科室齐全、设备完善、综合服务能力强并具有中医专科专病特色的综合性三级甲等医院。附属东方医院已建设成环境优美、布局合理、设备先进、人才优化、管理科学、医疗水平一流、中医特色突出、具有综合服务功能的国家级现代化的综合性中医医院。2006年,北京冶金医院正式划转北京中医药大学,成为学校第三附属医院。 建于 1958 年的药厂拥有雄厚的技术力量、齐全的生产设备和先进的工艺技术,现已通过小容量注射液 GMP 认证。其拳头产品“清开灵注射液”连续三次被审定为全国中医医院急诊首选必备中成药。 建校50多年来,北京中医药大学以继承和发扬祖国医学为己任,已为国家培养了30000余名高级中医药专业人才,为世界87个国家和地区培养了13000余名中医药专门人才;近年来,先后与 20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 43个合作项目,与境外45所知名大学建立了良好的学术联系。校园活动剪影(12张) 学校主办有国家一级学术期刊《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中医临床版)》和《中医教育》杂志,是中医药学术交流的重要园地。 北京中医药大学在网大教育发布的2008年中国大学排行榜位列全国各大学第51位,并在医药类院校排名中位列全国第2。编辑本段学校领导 党委书记:吴建伟 校长:高思华 副校长:王庆国 徐孝 靳琦 乔延江 工会主席:魏天卯校园风景(11张) 纪委书记:常江 党委副书记:常江 谷晓红编辑本段学校校标 北京中医药大学校标图案由蛇、手杖、杨柳枝和心形外框组成。 标志中央“蛇与手杖”图案是国际通行的医药卫生标志。蛇象征智慧。手杖变形为针形,象征东西方医学的交流与融合。杨柳枝象征生命和吉祥,也是天然药用植物的代表,并寓意中医药人才的茁壮成长。蛇与手杖、交叉的杨柳枝分别组合成英文字母“B”和 “U”的形状,是校名中“Beijing”和“University”的缩写,突显我校的地域特征和高等医学教育的特色。心形外框顶部镂“BUCM”,是英文校名“Beijing University of Chinese Medicine”的缩写。图案选用红、绿、蓝三种颜色。红色象征阳光,绿色象征生命,蓝色象征海洋和天空。 标志的整体寓意为:北京中医药大学以德行和智慧培育英才,以仁爱之心包容四海,以中国医药造福人类。编辑本段校训释义 校训:“勤求博采 厚德济生” “勤求博采”:语出医圣张仲景《伤寒杂病论·原序》:“勤求古训,博采众方。”现用以表示我校师生要做到勤奋研求,广博采搜,汇通中西,学贯古今。此4字集中讲治学态度和治学方法。 “厚德济生”:厚德,语出《易·坤卦》:“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厚德济生四字合而表示师生要宽厚仁爱,品德高尚,以仁术普济苍生,全面服务社会。此4字主要讲品德修养、做人、做事。 以上八字还寓含继承与发展相结合、中医与西医相结合、传统与现代相结合的理念。编辑本段科学研究 中药学博士后研究人员在研究工作中率先将信息、生物、新材料等技术等应用于中药学研究领域,发展了新的学科方向,取得了创新性成绩。 1 )人才培养方面:已经出站博士后研究人员,多数已经被评为高级学术职称,成为本领域的学术骨干;其中,国家级重点学科带头人一人,部局级重点学科带头人两人;作为国家级学术团体的主任委员或副主任委员四人,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一人,博士生研究导师三人。 2 )学术研究方面:在站或出站博士后研究人员都主持或参加了国家或省部级课题的研究工作,其中,参加或主持国家“ 863 ”课题 3 项,“ 973 ”课题 3 项,科技部“攻关课题” 3 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课题 11 项,博士后基金 2 项,获省部级以上奖励 5 项;申请专利 6 项,获专利授权 2 项;在核心期刊发表论文 41 篇,其中 SCI 收载 3 篇; 3 )研究平台建设方面:基 于博士后研究人员在中医药信息技术、生物技术、材料技术、复方化学筛选技术、靶向给药技术等领域的研究成果与学术贡献,建成教育部“高等学校中医药现代化网上合作研究中心”,教育部“中药制药关键技术工程研究中心”,“北京市中药基础与新药研究重点实验室”;和教育部 “国家生命科学与技术人才培养基地”。 4 )学术交流方面:博士后研究人员在站工作期间积极开展各类学术交流。十年来,除定期的学术沙龙外,博士后研究人员作学术报告 30 余场次,参加国内外学术会议 20 人次,会议特邀报告 10 人次。“211工程”重点建设高校 北京中医药大学作为唯一一所进入国家"211工程"建设的高等中医药院校以及教育部直属院校,担负着弘扬中医药文化,发展中医药科技产业,加强对外交流,在世界传统医学及文化教育领域进一步发挥示范和辐射作用的历史使命。九五期间在中医药管理局和教育部的领导下,在全校师生的努力下,取得了重大的标志性成果。国家重点学科六个,局级重点学科十个,北京市重点学科三个。在新的历史时期,我校同样是面临着机遇与挑战并存,前景光明而任务艰巨的客观形势。面对兄弟院校强劲的发展势头,我们必须保持清醒的头脑,进一步增强危机感、紧迫感和历史责任感,通过"五""211"工程建设,努力扩大办学规模、提高办学层次、加强内涵建设、增强综合实力、突出办学优势。只有这样,才能在中医药行业院校中体现一流水平、保持首善地位,才能真正发挥国家重点中医药院校的示范和辐射作用,为中医高层次人才的培养,为中医药学术的发展,为中医药现代化作出贡献。“十五211工程”建设项目 重点建设"中医证候学"、"方剂学基础研究"、"中医体质学"、"中西医结合病机学"、"中药制药工程"、"中药资源工程"、"中医内科学"等7个学科建设项目国家重点学科 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中医学、中药学 二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中医基础理论、中医诊断学、中西医结合基础、方剂学、中医内科学、中医临床基础、中医医史文献、针灸推拿学、中医外科学、中医妇科学、中医骨伤科学、中医儿科学、中医五官科学、民族医药、中药学、 北京市重点学科:中医临床基础、中医医史文献、中医外科学、中医药管理学、中西医结合临床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学科:伤寒学、中医基础理论、中医内科分泌学、中西医结合基础、中药化学、中药分析学、临床中药学、中医诊断学、中医鉴定学、中药药理学、针灸学、中西医结合临床、中西医肝胆病学、中医妇科学、中医全科医学、中医内科病学、中医内分泌病学、中医老年病学、中医急诊学、中医骨伤科学、中医血液病学教育部实验室 “中医药抗病毒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博士后流动站 北京中医药大学中药学博士后科研流动站编辑本段师资力量 截止 2007年9月,学校在校研究生已达1802人,其中博士生 569人、硕士生1233人,其中外国留学生及港澳台研究生占研究生总数17% ,留学生研究生来自亚洲、非洲、北美洲、南美洲、欧洲、大洋洲 近30个国家。另有在职人员以同等学力申请学位课程学习 647人。 20 多年来学校共为社会培养研究生 2403 人,其中博士 884 人、硕士 1519 人。 3 个博士后流动站先后有 69 人进站工作,已出站 47 人。 北京中医药大学研究生导师队伍力量雄厚,截止 2007年9月,共有博士生导师 175 名,硕士生导师 300余名。编辑本段机构设置教学机构 基础医学院 中药学院 针灸学院 管理学院 护理学院 人文学院 国际学院 台港澳中医学部 临床医学院 继续教育学院 远程教育学院 高职部 体育部 东方学院职能部门 统战部 学生工作部(武装部、学生处) 校长办公室 科研与产业管理处 医疗管理处 国际交流与合作处 研究生院 资产仪器设备管理处 计划财务处 后勤管理处 离退休职工管理处 宣传部(新闻中心) 组织部 纪委(监察处) 审计处 人事处 教学管理处 基建规划处 保卫处 工会 团委 东校区综合管理部 廊坊校区综合管理部医疗机构 附属东直门医院 附属东方医院 第三附属医院 中医门诊部(国医堂)科研、产业、教学服务机构 骨伤科研究所 中医药科技发展中心 中医传统疗法研究与交流中心 国际中医药交流与合作中心 药厂 信息中心 教育技术中心 期刊中心 图书馆 中医药博物馆 后勤服务集团 文印服务中心 教育培训中心编辑本段研究机构 教育部重点实验室(1个):中医内科学实验室 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2个):中药制药与新药开发关键技术 工程研究中心 北京市重点实验室(2个):中药基础与新药研究实验室 中医内科学实验室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三级实验室(7个):中医症候病理生理基础实验室 细胞与生化实验 病理学实验室 脑病实验室(东直门医院) 中药药理学实验室 中药药理学实验室(东直门医院) 中药生药学实验室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研究室(2个):中医脑病研究室 中医脏象理论研究室 其他研究所(8个):中医基础理论研究所 中药研究所 中西医结合研究所 医学气功研究所 中医临床医学研究所 针灸推拿研究所 卫生部临床药理基地 中医药教育研究中心编辑本段医疗服务东直门医院简介 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 北京中医药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创建于1958年。伴随着中医药事业的发展,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走过近半个世纪的不平凡历程。经过一代又一代人的不懈努力,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已经发展壮大成为集中医、中西医结合医疗、教学、科研于一体的大型现代化综合性医院。她是全国唯一一所进入国家“211工程” 建设的高等中医药院校的附属医院,是率先成为全国示范中医医院的全国三级甲等中医院,也是北京市首批列入的医疗保险定点医院,是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认定的临床药理基地,民政部“明天计划”脑瘫患儿手术康复治疗定点医院。在中医院校的附属医院中,是培养国内外中医药人才时间最早、人数最多、层次最高的重要教学基地。东方医院简介 东方医院是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于1999年12月开业。是卫生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直属单位,是全国三级甲等中医医院、全国示范中医医院、全国中医脑病中心,全国中医急症中心和国家教育部重点学科中医内科基地。是北京市医疗保险定点医院,对本市全体参保职工和退休人员,不用选择均可来就医,门诊及住院所发生的医疗费用,只要属医保报销范围的,都可纳入基本医疗保险报销范围。 东方医院是一所特色明显、功能齐全、设备先进,集医疗、教学、科研、预防和健康咨询为一体的现代化大型综合性中西医结合中医医院。医院有正、副主任医师135人,博士、硕士研究生导师100余名。医院共开放床位数620张,设有临床科室32个。第三附属医院简介 北京中医药大学第三附属医院的前身是北京冶金医院,始建于1964年,1991年11月划归冶金工业部。是北京市定点中西医结合医院。北京足踝外科研究所、朝阳区肢体残疾治疗中心设在该院。2006年7月28日划转至北京中医药大学,9月15日命名为北京中医药大学第三附属医院。2007年7月17日成为北京中医药大学第三临床医学院。并相继成立脑病、骨伤国家级重点专科和中西医结合肿瘤治疗中心。 医院占地面积23000平方米,建筑面积41000平方米,医院设有病床300余张,有普通病房、干部病房、CCU及ICU病房,全院共有医疗专业24个。我院现有正式职工380 人,大学本科以上学历147人,其中博士研究生17人(5人博士后),硕士研究生18人,有中级以上职称人员240人,其中正高级职称9人,副高级以上职称49人。 联系方式 通信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北三环东路11号 邮政编码:100029编辑本段知名校友 王国强 现任卫生部党组成员、副部长兼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党组书记、局长。 陈啸宏 现任卫生部党组成员,卫生部副部长。 吴 刚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党组成员、副局长。 毛群安 卫生部办公厅副主任,卫生部新闻发言人。 许树强 卫生部中日友好医院院长。 王志勇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党组成员,计划财务司司长 李 宁 卫生部中日友好医院党委书记。 顾海鸥 北京同仁堂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 任应秋 当代著名中医学家、中医教育家。先后任北京中医学院文献编研组、科研办公室、各家学说教研室、医史教研室主任,中医系主任兼中医基理论研究社社长。 王绵之著名中医学家,方剂学专家,方剂学科创始人,首届国医大师,曾任第六、七、八届全国政协委员暨科教文卫体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颜正华著名中医学家,中药学专家,首届国医大师。 王玉川 上海奉贤县人。著名中医学家,首届国医大师,《内经》和中医基础理论专家。是中医界最早研究《内经》理论体系、学术内涵的中医学家。享受政府特殊津贴。曾任第五、六、七、八届全国政协委员。 孔光一,江苏省泰兴县人,北京中医药大学教授、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精通感染性发热病的诊治,并擅长内、妇、儿科等一些常见病的治疗。 董建华 上海市青浦县人。全国著名中医学家、教育家、中国工程院院士。第五届全国政协委员,第六、七、八届全国人大常委及教科文卫委员会委员。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副院长教授,主任医师。在数十年理论研究和临床实践的基础上,对脾胃病的辩证论治提出了“通降论”、“气血论”、“虚实论”的学术观点,补充和完善了中医学脾胃病论治理论,对消化系统疾病及内科其它系统疾病的辩证和治疗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在温热病的治疗上,提出“辩治方法”等学术观点,对温热病的深入研究起到了促进作用。发表论文100余篇,主编专著10余部。1994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王永炎 中医内科学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天津市人。1962年毕业于北京中医学院。中医学家,现任中国中医研究院名誉院长、广州中医药大学中药资源科学与工程研究中心主任,北京针灸骨伤学院院长、北京中医药大学脑病研究室主任,国务院学位委员会中医学、中药学学科评议组召集人,卫生部学位委员会委员,中国药典委员会委员,中国中医药学会副会长;1997年11月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

81 评论

lalack1987

不好说,看你考的分数了,考的越高越容易录取啊。

86 评论

相关问答

  • 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投稿周期

    《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原名《北京中医学院学报》,创刊于1959年10月,是由教育部主管、北京中医药大学主办的中医药学术刊物。

    肥航哒哒哒 6人参与回答 2023-12-08
  • 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多久初审

    你可以参考历年分数线

    木本色计 6人参与回答 2023-12-10
  • 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主编

    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中医临床版)职称论文辅导发表,请联系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中医临床版)论文网。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中医临床版)操作流程:作者投稿→双方商谈版面

    小懒虫菲菲 4人参与回答 2023-12-05
  • 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要求

    你可以参考历年分数线

    飞天舞88 5人参与回答 2023-12-09
  • 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影响因子

    学报一般是综合性的,专业性要求不是很强,如果写的文章是综述类的文章发学报会好发一点,如果是研究性文章发期刊更有价值

    JACK赵俊 9人参与回答 2023-1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