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猫小胖
1.苏辙佚文二篇:《诗说》、《春秋说》辑考,《文学遗产》2004年一期。2.敦煌遗书伯3382号《孝经注》作者雏议,《中华文史论丛》 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年。3.一代文献巨编,百世学术典范,《文学遗产》2007年第二期。4.李白生卒史料新证,《社会科学研究》2006年第三期,中国人民大学书刊复印资料《中国古代近代文学》2006年第四期全文转载。5.晚清“蜀学”的地位与影响,《社会科学研究》2007年第3期。6.论宋代的《古文孝经》学,《四川大学学报》2004年第3期,人大“报刊复印资料”《宋辽金元史》2004年第3期全文转载。7.谈谈《儒藏》编纂的分类问题,《四川大学学报》2004年四期。8.试论《儒藏》“史部”的分类体系,《史学集刊》2005年第四期。9.再论李白的生卒年问题,《四川大学学报》2005年第五期,人民大学报刊复印资料《中国古代、近代文学》辑2006年第一期。10.《儒藏》笔谈,《四川大学学报》2005年第6期。11.《苏氏易传》特色小议,《大易集奥》下册,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12.《孝经》名义考―兼论《孝经》的成书时代,《西华大学学报》 2004年第1期13.《儒藏》总序,《西南民族大学学报》2005年第9期。14.论《儒藏》“论部”的基本类型,《古籍整理研究学刊》,2006年第1期。15.《〈儒藏〉:中华学人的神圣使命》,《西南民族大学学报》,2006年第3期。16.《孔子儒学与现代中国大学》,《中国文化报》2006年11,25。17.谁是《中华儒藏》编纂一人-湖湘学人孙羽初,《儒藏论坛》第一辑,四川大学出版社,2006。18.谈谈《孝经》的现代价值,《寻根》2006年第4期。19.《苏辙<诗集传>新探》序,《诗集传新探》卷首,四川大学出版社,2006年。20.《儒藏》“史部”分序,《儒藏论坛》第1辑,四川大学出版社,2006年。21.《儒藏》“孔孟史志”、“儒林碑传”、“历代学案”三序,《儒藏论坛》第1辑,四川大学出版社,2006。22.宋代《古文孝经》的流传与研究述评,《宋代经学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台湾中央研究院文哲所,2006。23.《宋集珍本丛刊》总序,《宋集珍本丛刊》第1、108册卷首,北京:线装书局,2004。24.《宋集珍本丛刊》跋,《宋集珍本丛刊》第108册卷末,北京:线装书局,2004。25.《儒藏》“史部”编纂的基本构想,《儒学与当代社会》中册,北京:九洲出版社,2005。26.《儒藏》“论部”编纂的基本构想,《儒教儒学儒商对人类的贡献》,香港:孔教学院出版,2006。27.“王弼传郑学”驳议 《史学集刊》 2001年第3期。28.《易》墨“义利观”比较研究,《周易研究》1996年第2期。29.《周易》、金文“孝享”释义,《周易研究》2002年4期。30.试论宋人恢复《古周易》的重要意义,《四川大学学报》1999年第2期。31.苏轼《东坡书传》述略,《四川大学学报》 2000年第5期。32.苏轼《论语说》辑补,《四川大学学报》 2001年第3期。33.苏轼《书传》叙录,《西南民族学院学报》2001年第4期。34.苏轼《论语说》流传存佚考,《西南民族学院学报》2001年第6期。35.论日本传《古文孝经》决非自我国隋唐时期传入,《四川大学学报》2002年第2期。36.试论大足石刻《古文孝经》的重要价值,《四川大学学报》2003年第1期。37.青城论道 古堰颂德 《西南民族学院学报》2002年第12期。38.今传司马光《古文孝经指解》合编之时代与编者考,台湾《中国文哲研究通讯》2002、3。39.宋代“古易五家”恢复《古周易》的重要成就,《大易集义》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40.今传《古文孝经指解》并非原本考,《中华文化论坛》2002年第2期。41.《续修四库全书》收“汉孔安国注”《古文孝经》辨误,《李衡眉先生纪念文集》泰山出版社2002。42.《孝经》释名,《金景芳教授百年诞辰纪念文集》吉林大学出版社2002。43.《苏氏易传研究》序,巴蜀书社2002。44.从先秦早期文献看“孝”字之本义,《中华孝道文化》巴蜀书社2001。45.大足范祖禹书《古文孝经》校正,《宋代文化研究》第11辑,线装书局2002。46.司马光指解本《古文孝经》的源流和演变,《烟台师院学报》2003年第1期。47.敦煌遗书“唐封国写本”并非《古文孝经》祖本考,《遯亨集》吉林大学出版社2003。48.巴蜀德孝传统与《古文孝经》之学述论,《儒家德治思想探讨》线装书局2003。49.宋邢昺“《孝经》章题”始于玄宗说驳议,《宋代文化研究》第12辑 线装书局2003。50.《孝经》名义考―兼论《孝经》的成书时代,《西华大学学报》 2004年第1期。51.三苏后代补考,《宋代文化研究》第7辑 巴蜀书社1998。52.宋人“王弼传郑学”说辨正,《宋代文化研究》第8辑 巴蜀书社1999。53.“推明上古之绝学”的《东坡书传》,《宋代文化研究》第9辑 巴蜀书社2000。54.《三苏全书》叙录,《宋代文化研究》第10辑,线装书局2001。55.《毗陵苏氏宗谱》宋代部分事迹考述,《宋代文化研究》第11辑 线装书局2002。56.苏过年谱(修订本 15万字),《宋人年谱丛刊》第6册 四川大学出版社2003。57.苏籀年谱(修订本 5万字),《宋人年谱丛刊》第7册 四川大学出版社2003。58.马廷鸾、马端临父子合谱(修订本 2万字),《宋人年谱丛刊》第12册 四川大学出版社2003。59.骊戎考,《吉林大学古籍所建所15周年纪念文集》吉林大学出版社1998。60.“儒家儒治思想与现代社会”国际学术研讨会综述,《儒家德治思想探讨》线装书局2003。61.《金景芳学案》序,《金景芳学案》上册 线装书局2003。62.谢无量先生传略,《金景芳学案》上册 线装书局2003。63.《易学集成》序,《易学集成》第一册卷首,四川大学出版,1999。
八彩虹624
《陈寅恪“种族与文化”观辨微》,《历史研究》(北京),2000年第1期。《陈寅恪的文化史观》,《史学理论研究》(北京),1999年第4期。《〈华佗传〉、〈曹冲传〉疏证——关于陈寅恪运用比较方法的一项检讨》,《史学月刊》(开封),2006年第6期。《陈寅恪与佛教研究》,《宗教学研究》(成都),2006年第4期。《“同情的理解”略说——以陈寅恪、贺麟为考察中心》,《“中国传统学术的近代转型”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中国.上海,2009年10月。《王国维之生平、学行与文化精神》,《儒藏论坛》第四辑,成都:巴蜀书社,2009年。《王国维与巴蜀学人》,《“王国维与中国现代学术”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中国?上海,2010年5月。《“无为”思想发凡——以先秦汉初的儒家和道家为考察中心》,《孔孟学报》(台北),第八十期,2002年。《孔子的人格魅力——以〈论语〉为考察中心》,《西南民族大学学报》(成都),2005年第11期。《孔子名字新解》,《思想家》第一辑,成都:巴蜀书社,2005年。《论境界与情感——中国儒学的一个向度》,《情与理:蒙培元先生七十寿辰学术研讨集》,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8年2月。《“古八德”概论》,收入《“古八德”研究与故事新解》,杨春炳主编,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9年12月。《试论佛教伦理与道教伦理的“儒学化”》,《西华大学学报》(成都),2010年第2期。《殷商名号考》,《殷都学刊》(安阳),1999年第3期。《先秦“三胡”综考》,《贵州文史丛刊》(贵阳),2000年第2期。《墨学的流衍及影响——以墨家和道家的关系为考察中心》,《蒙文通先生诞辰110周年纪念文集》,北京:线装书局,2005年。《先秦农家与阴阳五行》,《西华大学学报》(成都),2010年第5期。《“支那”考综述》,《中国历史地理论丛》(西安),1994年第4期。《啸之新考》,《文献》(北京),1998年第1期。《贺麟年谱新编》,《淮阴师范学院学报》(淮阴),2006年第1期。该文后收入《现当代学人年谱与著述编年》,上海:三联书店,2007年。《贺麟的文化史观》,《湖南科技学院学报》(永州),2006年第3期。《贺麟与唐君毅——人生经历、社会交往与学术思想》,《宜宾学院学报》,2006年第8期。《唐君毅的中国哲学史研究——关于方法论的讨论与比较》,《宜宾学院学报》,2001年第1期。《马寅初年谱简编》,《淮阴师范学院学报》(淮阴),2005年第1期。该文后收入《现当代学人年谱与著述编年》,上海:三联书店,2007年。《初任北大校长时的马寅初》,《书摘》(北京),2005年第12期。《〈后汉书〉勘误一则》,《古籍整理研究学刊》(长春),1991年第3期。《苏东坡的养生之道》,《华夏文化》(西安),1996年第4期。《苏东坡与禅师》,《禅》(石家庄),1998年第1期。《苏轼与禅师的交往及其影响——兼论苏氏蜀学与三教会通》,《宋代文化研究》第十八辑,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2010年。《博求“三通”:苏氏蜀学的形神与风骨》,《“苏轼创新理念与实践”研讨会论文汇编》,中国.眉山,2010年8月。《黄庭坚与佛教》,《华夏文化》(西安),1999年第1期。《宋育仁与近代蜀学》,《蜀学》第五辑,成都:巴蜀书社,2010年12月。《谢无量年谱(附:论著提要)》,《儒藏论坛》第三辑,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2009年。《乐舞之原》,《寻根》(郑州),2003年第3期。《古“筑”探源——中国古代乐器探索之一》,《宜宾学院学报》,2006年第1期。《竹林名士与音乐的关系》,《历史教学问题》(上海),1997年第1期。《嵇康的音乐成就》,《中学历史教学参考》(西安),2001年第11期。《嵇康与〈广陵散〉》,《中学历史教学参考》(西安),1997年第4期。《百越文身习俗新探》,《四川师院学报》(南充),1998年第1期。《百仞高崖之上的千古奇观——中国悬棺葬管窥》,《贵州文史丛刊》(贵阳),1999年第2期。《重视学术规范 发挥史学功能》,《淮阴师范学院学报》(淮阴),2002年第4期。《直面“全球化”的中国文化——全球化背景下的思考》,《恒道》第二辑(长春),长春:吉林文史出版社,2003年。
《佛教音乐的华化》(论文,2万字,1985年第3期《世界宗教研究》)《佛教与中国音乐》(论文,1·5万字,1987年第4期《音乐研究》)《中国音乐的线性思维》(
这会影响烟民的生活,也会影响香烟经销商的生活。 虽然吸烟有害健康,但是还是有不少人忍不住香烟的诱惑,生活当中不少人的主要生活花费在香烟上,如今香烟又要大幅度涨价
14岁,泰兴染坊
你好,大学里面一般来说论文交上去,老师都是会查重的,根据你的重复率和写作内容给你打分
钱永祥。1996,〈人民与民:如何理解民主制度里的人民〉,“跨世纪台湾民主发展问题”学术研讨会论文,1996年7月7日至8日。钱永祥。1997,〈霍布斯是自由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