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4

  • 浏览数

    323

刺猬小姐最女王
首页 > 学术期刊 > 关于探春的研究论文

4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helloJ80430

已采纳

王熙凤的形象分析:在处世应对中,感觉王熙凤像一个高明的心理学家,她非常善于察言观色,辨风测向,常常是对方还没有说出口呢,她已经猜到了;对方刚说呢,她已经办了,这种例子是很多的。你看,林黛玉出场,刚进贾府,王夫人说是不是拿料子做衣裳呀?王熙凤说“我早都预备下了”。这个地方脂砚斋有一个评语:她并没有预备衣料,她是随机应变,但是王夫人就点头相信了。比如大观园那个诗社起来,探春这里刚出口,说王熙凤我们想请你做个“监社御史”,探春一说,王熙凤马上就猜到你们是缺个“进钱的铜商”,你们是想要赞助了,那么她说“我明儿立刻上任,放下五十两银子给你们慢慢作会社东道”。你这边刚刚说,她那里早就猜到了,大家都笑起来,所以李纨说:“你真真是水晶心肝玻璃人”。说这个王熙凤通体透亮。王熙凤这种揣测对方的心理,善于察言观色本事超出任何一个人,这个人物形象是比较复杂的。有的时候,她还可以一百八十度的大转弯,同一件事,原来这样说,现在又那样说,但是她都说的入情在理,十分动听。例如邢夫人要讨鸳鸯。邢夫人先来找王熙凤商量,说老爷想讨鸳鸯作妾,就是把这件事先跟王熙凤说,王熙凤一听,她就连忙回说,“别去碰这个钉子,”她脱口而出,她说“老太太离了鸳鸯,饭也吃不成了,何况说老爷放着身子不保养,官儿也不好生做”,反劝告邢夫人,“明放着不中用,反招出没意思来,太太别恼,我是不敢去的。”她先这样说,觉得这个事情根本是不行的,但是这个邢夫人呢一点也听不进去,反而冷笑说:“大家子三房四妾都使得,这么个花白胡子的……”意思说要个妾有什么不可以,她说老太太未必好驳回。反而埋怨王熙凤,说我还没有去你倒派我不是。王熙凤听了邢夫人这话,知道邢夫人听不进去,邢夫人气性大发,王熙凤知道刚才那番实话全不对路,就立即调头转向,改换话锋,连忙陪笑:“太太这话说得极是,我能活了多大,知道什么轻重,想来父母跟前,别说一个丫头,就是那么大的活宝贝,不给老爷给谁,”而且她举出例子,她说那个贾琏,贾赦邢夫人的儿子,贾琏有了不是,老爷太太恨得那样,及至见了面,依旧拿心爱的东西赏他。是说老爷太太待贾琏,父母待儿子这样,如今老太太待老爷自然也是那样了。你看她这个出言何等现成,何等有说服力。当时邢夫人又喜欢起来。同样是讨鸳鸯这件事,一正一反的两番说辞,同出于王熙凤之口,居然都通情达理,动听入耳。像这样能够顺应对方心里,急转直下又不落痕迹,像这样一种本领在《红楼梦》里,只有在王熙凤身上可以看得到。所以说王熙凤的这种机心,机变之速真是能够让人叹为观止。说到机心,《红楼梦》里面最著名的关于王熙凤的机心谋略的事件,如果说刚才讲到的是一些普通的人际关系,普通的跟家族成员之间的交往,那么一旦遇到那件事是王熙凤利害攸关的,是损害到王熙凤 的尊严的,危及到她地位的,那么王熙凤就会使出她浑身的解数,她的机心谋略在这个时候会表现得淋漓尽致。如果说,“杀伐决断”表现她的阳而威的一面,那么她的机心谋略则表现她阴而狠的一面。在这里不能不说到,那两个著名的事件:一个叫“毒设相思局”;一个叫“赚取尤二姐”,所谓“弄小巧用借剑杀人”。王熙凤这个人对人的优势不只于金钱权势,在心理状态上,她也常常保持一种强者的优胜地位,这是一种重要的优势。那么贾瑞和尤二姐是完全不同的两个人,这也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故事,他们的死也是不同性质的死。但是有一点是类似的,最初他们对王熙凤而言,开初都有某种优势,接着都是在王熙凤的导演下转为劣势,最终走上绝路。探春的形象分析:胸襟阔朗 精明志高 ——贾探春形象分析 内容摘要:作为金陵十二钗之一,贾探春性格开朗、大方,才情高且有这自己的一番抱负,是个有政治家风范的小姐。《红楼梦》中关于探春的故事情节主要有探春组织诗社、探春治家、探春说抱负等,件件事都给人留下深刻印象。本文以这些事为佐证,涉及探春的性格、观念、才华、抱负、能力等各个方面,以及笔者对探春结局的看法,较为全面的阐述了探春这一人物的闪光之处。 关键词:探春 性格 才情 能力 结局 《红楼梦》众多人物形象中探春是浓墨重书的人物之一。她的身上散发着一股怡人的清香,给人耳目一新感觉。她是一位妇女却没有妇女的悲天悯人,她像男人却挣脱不了妇女命运的樊篱;她有极强的理财、治家能力,却不能尽情发挥;她有自己的一丝政治豪情,但终究摆脱不了封建伦理的桎梏。在她身上凝聚着曹雪芹对完美女性品质的塑造,更寄托了他对封建没落家族进行改革的期望。研究这一人物有助于我们为贾府的没落衰败寻找病根,更有助于我们对封建伦理的进一步审视。

307 评论

panasoniccz

【林黛玉】 林妹妹的性格完全印证了宝哥哥的那句"女儿是水做的骨肉"。她冰雪聪明,诗词妙语信手拈来;她敏感多疑,曾因为宝玉的丫头误了为她开门而悲吟《葬花词》;她为了爱情柔肠寸断,泪终不干。 【薛宝钗】 宝姑娘稳重大方,八面玲珑。她对不同的人自有一套不同的“社交”方式:对贾母、王夫人这样的“权威人物”,她尊重顺从;对大观园的其他姐妹,她表现出的是“宝姐姐”的稳重和宽容;对下人,她又显得平易近人,不端架子。 金陵十二钗-元春、迎春 【元春】元妃身份高贵,可以算得上是贾家飞黄腾达的靠山。书中对元春的描写并不多,而她真正出场的次数就更少,不过,从对其正面和侧面的描写来看,这位生活在皇宫的养尊处优的皇妃言谈举止雍容大度,有着身为"娘娘"的贵气和霸气。 【迎春】 迎春也是大观园里的小姐,但她的命运非常凄惨。她为人心地善良,但脾气懦弱,所以时常被人欺负,嫁入孙家才一年便被折磨至死。她性格温和忍让,但反应有些迟钝,骨子里有点认死扣。 金陵十二钗-探春、惜春 【探春】 探春在贾家虽为庶出,但非常聪明能干,曾以出色的能力管理过偌大的贾府。她活跃且好奇,"海棠诗社"就是在她的提议下组织起来的;她性格乐观,虽远嫁他乡仍勇敢面对,而且反过来劝慰家人。 【惜春】 惜春性格古怪,有些孤僻,这一点与妙玉有些相似,所以在大观园她和妙玉的性格比较相合,妙玉曾走出“禅关”,同惜春她下棋。此外,惜春有绘画天赋,而且特例独行,做事出人意料(最后出家为尼)。 金陵十二钗-王熙凤、史湘云 【王熙凤】 凤姐聪明能干,管理着贾府的上上下下,这对于一个年轻的主子媳妇来说着实不容易。她善于察言观色,也喜打小算盘,可谓"机关算尽";她头脑灵活,点子多多,曾想出"偷天换日"的法子把宝钗嫁给了宝玉。除此之外,她也有重情的一面,对大观园里的姐妹非常照顾。 【史湘云】 “史大妹妹”心直口快不拘小节,很有男儿气概。她心无城府,曾在大家对长得象林黛玉的戏子“笑而不言”时脱口而出“是像林姐姐的样儿”;她热情大方,在大家结社作诗时直抗议说诗社怎么能少了她;她快人快语,曾与黛玉和宝琴进行"对诗联句大战"。 金陵十二钗-秦可卿、妙玉 【秦可卿】 传说中的八仙之一。所传故事最早见于南唐沈汾《续仙传》。称其常穿破蓝衫,一脚着靴,一脚跣露,手持大拍板,行乞闹市,乘醉而歌,周游天下。后在酒楼闻空中有笙箫之音,忽然升空而去。元好问有“人笑蓝衫似采和”诗句。元杂剧将其写成一个伶人,称其真姓名为许坚。 【妙玉】 妙玉生性清高孤僻,黛玉和宝钗都知道她“不喜多言”。她喜欢宝玉但不敢坦白也无法坦白;她才华横溢却不愿表露,其实她既有诗才(曾补充了黛玉和湘云的“中秋夜大观园即景联句”)又懂音律(听到黛玉弹琴曾忧虑说“恐不能长久”)。 金陵十二钗-巧姐、李纨 【巧姐】 对王熙凤的女儿的描写,书中的笔墨实在太少。她小时候曾与刘姥姥带来的板儿互换手中的玩物,应属单纯外向型性格,而且爱玩;她在贾府败落的危难时刻得到刘姥姥的救助,虽救她的人是刘姥姥,但她自己也有自救的意识。 【李纨】 李纨是贾府寡居的少奶奶,也是《红楼梦》中最有母性特点的角色,她性格温柔,且宽容忍让;她对儿子贾兰爱护有加且寄予了很大的希望,非常有家庭观念;她于大观园的姐妹们和睦相处时时关照,组织“海棠诗社”时她不但支持而且自我推荐“掌坛”;她踏实本分,不搬弄是非。

121 评论

屠夫糖糖

封建的牺牲品 晴雯 不可否认,颦儿才是女一号,无论宝钗的地位怎么怎么重,颦儿才是宝玉的另一半,但是晴雯,同样是宝玉身边非常重要的任务,不隐瞒的说,我对晴雯有偏爱,因为她的美丽。因为她的直率,因为她的可爱,因为她的倔强,因为她的不容污浊,因为她的洁身自好,更因为她那个悲惨的结局。同样,雪芹先生也是偏爱晴雯的,她让晴雯在贾府最鼎盛的时候死去,而不用遭受贾府落魄后的种种不幸,晴雯,是一个既幸运,又不幸的人物。 雪芹先生给晴雯的判词中写道 :“霁月难逢,彩云易散。心比天高,身为下贱。风流灵巧招人怨。寿夭多因诽谤生,多情公子空牵念。”雪芹先生的判词将晴雯的各方面特点都写在了其中。霁月难逢,彩云易散。这句是说晴雯这样的人十分难得,因此也难以为污浊的社会所容纳,第一句就直接指出晴雯的结局是悲惨的。晴雯的优点有很多 首先,晴雯的漂亮是公认的,连王夫人都觉得“颇有点你林妹妹的样子”,而记得是脂评中也有“晴有林风,袭乃钗副”的评注(忘记是书中还是脂评中了)。晴雯的可爱,晴雯是个不到20的小姑娘,自然有她的淘气,很多地方都显现了晴雯的可爱,难道在你看到晴雯撕扇子那回合,你不觉得晴雯是个可爱淘气的小姑娘么?晴雯的直率,不容污浊。在发现那个小丫鬟偷东西后,不顾自己病着,直接要把那丫鬟赶出去,晴雯的洁身自好,晴雯不象袭人,麝月那样找机会和宝玉亲近,不愿意被污浊的社会所玷污。心比天高,身为下贱。俩句中写到,晴雯从来不肯低三下四的讨好主人,尽管她是下人的下人,是奴才的奴才,是贾府奴才赖大家的买来的当奴才,送给贾母的。后俩句 风流灵巧招人怨。寿夭多因诽谤生。就是说明晴雯的悲惨结局,就是因为她太优秀,太漂亮,也从侧面体现出晴雯的优秀。 晴雯的优秀,也一直被宝玉所欣赏,宝玉在所有的丫鬟里,也是和晴雯最贴心,袭人是个好丫鬟,是的只是个好丫鬟,可能也是个好的妾,但是宝玉需要的不仅仅是这个,宝玉需要个交心的人,能和颦儿传达感情的人,这样,袭人就不可能胜任了,而晴雯就是最佳人选,还记得宝玉挨打,是谁替宝玉给颦儿送帕子了么?是的,是晴雯,而且是宝玉故意支开袭人后,叫晴雯送的帕子,还记得是谁一次次跑到萧湘馆传宝玉的话么,是的,还是晴雯。是谁让宝玉想了半天办法,哄她开心不生气?更是晴雯,在宝玉眼里,晴雯不是丫鬟,是朋友,更是颦儿的影子。这么漂亮,开朗,活泼,可爱的晴雯,宝玉能不喜欢么?你能不喜欢么? 但是,晴雯的这个性格和当时的社会是格格不入的,况且因为颦儿的结局是悲惨的,做为“晴有林风”的晴雯,结局自然也是悲惨的,由于晴雯的不容污浊,又不向主子谄媚,她得罪的人也颇多,更因为她的漂亮,使王夫人眼里不能容下她,晴雯就在大病的时候被赶出了贾府,从而送了命。其实我真的不想看到晴雯的死,但是命运安排,在那个社会,晴雯必然不会活的很长久,因为那个社会是不能容纳芙蓉一样纯洁的晴雯的。不过换个角度,晴雯也是幸运的,被送到贾母这,得到贾母的喜爱,服侍宝玉,又被宝玉当做亲信。晴雯得以生存那么长时间,试想下,如果在赖大家,晴雯估计早被卖掉,或者打死了。还有,能在贾府轰然倒塌前死去,也是幸运的,雪芹先生不愿意看到这么纯洁的晴雯遭受贾府倒塌时的浩劫,安排她提早的离开了这个污浊的社会。 因为她的美丽。因为她的直率,因为她的可爱,因为她的倔强,因为她的一切都那么的纯洁,不愿意沾染一点污浊。她是红楼中的一个十分重要的人物,有了她 宝玉和颦儿的爱情可以走的更远。因为这些,我喜欢晴雯

141 评论

weiweivivianweiwei

标题:红楼人物性格论(系列)发布时间:2004-8-2821:09:29黛玉记得小时看红楼(看电视的),好喜欢林黛玉。一个是因为饰演黛玉的女演员漂亮,另外更多的便是喜欢她骨子里透出的忧郁气质(难道因为少年单纯爱学忧郁?)后来经历的事多了有时候便不免有些奇怪的念头。比如:红楼里面的林妹妹真的完美么?林黛玉在今天是否还具有令人怜惜的性格魅力?换句话:生在当代的林妹妹将会怎样?林黛玉与给人的感觉是天真直率真诚专一,同时又孤高芳洁多愁善感。作为小说人物可说是我见犹怜,难怪宝玉会放弃“豁达大度”能“全大体”的大家闺秀宝钗而选择她。但——注意,这是在小说里,如果是在当今这个现实的社会,我很怀疑宝玉的选择。即使抛开黛钗之间的家族背景、身世差异不谈,单从性格上分析林黛玉也是不适合宝玉甚至不适合跟社会多数人相处的。宝钗大度识体,易得人心。生在讲究人脉的当代,她在社会可能左右逢源成为一个成功人士(政坛女强人、企业家等)做一家之主,会是丈夫的得力内助。而黛玉不行,她的天真直率、孤高芳洁在旁人看来可能便是小姐脾气、尖酸刻薄、缺乏口德不留情面;她的真诚专一、多愁善感可能会被看做心眼小,为点点小事便想不开钻牛角,缺乏与人沟通和与命运抗争的勇气——小说里面不止一次描写到黛玉的敏感、多疑和脆弱,一方面“孤高自杵目无下尘”一方面又没有抗争的心理素质和本事,只会用“比刀子还利害”的语言讽刺他人或选择逃避去含泪葬花、卧床吐血,尽管人很聪明但按现代观点属于智商(IQ)有余情商(EQ)不足之人。这样的人在当代竞争这么激烈的社会定是处处碰壁,时时受挫的失败者。如果宝玉选她,估计就要象花瓶一样精心呵护,并随时准备替她收拾残局和遮风挡雨。这换了另一个男人或许可以,但别忘了宝玉本身亦是娇生惯养的公子哥,尚且自顾不暇何来多余精力护花?所以啊,宝黛爱情终究只是小说家编织的一段浪漫的童话,现实中很难实现,唉……呜乎哀哉!红楼人物性格论(二)——关于宝钗……我以前也是林妹妹的拥护者,而且受很多人的影响一直认为是熙凤的诡计逼死了黛玉,同时对她的情敌宝钗没有好感,可是现在回过头觉得以前的观点偏激。……来设身处地地替贾家的家长想一想:如果你是他们,你会同意未来的家族继承人娶林黛玉么?林黛玉进贾府的时候贾母很是喜欢,贾家的主母们似乎也有撮合她和宝玉之意。可是到了后来她却不能嫁宝玉,难道除了家庭背景不如宝钗外没有她性格方面的原因?宝钗为何得到众人的一致赞赏?我看是因为她随和的个性。在红楼梦里,宝钗可能是最善让的了,而且我觉得她的善让并不象某些红学批评者所说的“深受封建礼教熏陶,带者虚伪的面具,严守封建道德具有很大欺性”而是发自内心的谦虚忍让,是个人素质的体现。比如在贾府里,赵姨娘、贾环母子是一对讨厌的角色,别人都看不起他们,包括与他们最亲的探春。可是宝钗却能做到一视同仁,甚至容忍他们的坏脾气。贾环与她的丫头莺儿抛点子赌钱,贾环输了赖帐,莺儿很不服气,骂贾环不象爷们,宝钗却能大度的命莺儿让他,充分体现她克己奉人的思想。而且她让人也不象是表姿态,她不仅跟贾府里面的主子们处得好,和下人的关系也不错。——她待丫鬟莺儿似亲生姐妹,从不摆主子的架子;她收留了性格刚烈的香菱,让她有存身之所;下人们没有一个认为宝钗不好的……这可不容易做到,看看媚上欺下善做表面功夫的王熙凤就懂了。可以说在贾府,宝钗几乎没有敌人……嗯,不……还是有一个,那就是林黛玉。这主要是因为林黛玉吃宝钗的醋,把宝钗当情敌。宝黛二人都深爱宝玉,她们的才貌相当,身份地位相同(都是表妹么,呵呵),在贾府年龄合适又配得起宝玉的显然也只有她们,她们几乎就是天生的情敌。可是纵观整部红楼,宝钗似乎从没有和黛玉争过。——在这场三角恋爱中,宝玉的态度暧昧、两边讨好,宝钗默默付出在占据优势的情况下仍大度忍让,处处咄咄逼人的反是看似柔弱的林妹妹!林黛玉进贾府比宝钗早,接触宝玉也早,宝玉和她也确实青梅竹马,待她要比其他姐妹要好很多,可是她就此把宝玉视同自己的私人物品,时时对宝玉使小性,对威胁到自己的宝钗处处刁难,有机会便冷嘲热讽……虽说是爱情的眼睛揉不进沙子,但黛玉的这些表现确显出她性格较自私的一面。反观宝钗,以她的聪慧不可能听不懂黛玉的弦外所指,可是小说中除了写她在诗书上与黛玉雅争外有她对黛玉反唇相讥的例子么?没有!难道是宝钗不在乎宝玉?应该也不是。小说里有宝钗有意与薛姨妈、莺儿合唱金玉良缘双簧大胆向宝玉坦承爱意的情节,可见宝钗不是不想争,而是性子比黛玉随和,待人处事远胜黛玉的缘故。后来,在宝玉的婚姻上,贾府的家长们定下的是宝钗而非黛玉——这几乎是注定的。可能有人会说这是黛玉身世不及宝钗,身体也不行——这固然都是原因,但我想起决定作用的归根结底还是两人的性格差异。且看贾母对宝钗的评价:“(宝钗)性格儿温厚和平,虽然年轻,比大人还强好几倍”“有耽待、有尽让”“那样的心胸儿脾气儿,真是百里挑一”“给人家作了媳妇儿怎么叫公婆不疼,家里上上下下的不宾服呢”——可见,老人家选媳妇的着眼点主要还是性格——选媳妇当然希望家庭和睦与,选能让公婆好相处的了——这是贾母的意见,应该具有代表性。别忘了就是这个贾母,疼爱黛玉是出了名的。黛玉初进贾府是和贾母同住,凤姐过生日凑份子,贾母交自己一份,其他的就交了黛玉和宝玉的。从小看着他们长大,又都极其溺爱,对黛玉和宝玉日久生情,贾母当然不可能不知道。相信她也曾有心把黛玉当童养媳一样许给宝玉,否则早就拆了他们去,可是贾母最后却对一手带大的黛玉投了反对票,选了个不甚亲近的宝丫头,其中原因为何?发人深省。——贾母半身入土考虑儿孙的生活幸福应该多过对贾家前程的设计,何况娶回一个薛宝钗也不会改变四大家族日见衰败的命运,我看——从黛玉在贾母身边这么多年且深受宠爱,却不见她对贾母有什么孝顺的表示便可知其中原因了。红楼人物性格论之三——宝玉好在哪?一、他是贾府中唯一的多情公子兼老实人(而且是单身,呵呵……)贾府公子中真正对大观园众女子好的我看也只有他了,他除了在青春萌动期蒙蒙懂懂的与袭人“初试云雨情”之外,对黛玉,对宝钗都只是慕其体态,重其心知。虽说跟晴雯、妙玉、金钗儿的关系都有点暧昧,但基本能做到“发乎心止乎礼”,保持着一种纯洁的友情。对黛玉和宝钗他可能有摇摆不定的地方,但主要还是喜欢黛玉。比如他羡慕宝钗的体态,心里想的却是“长在林妹妹身上就好了”可见他的爱情观还是挺专一严肃的。对比贾链之类,他不知道胜出多少。贾链人蛮有情趣的但人不老实,丫头偷了一个又一个。且大多逢场作戏。比如娶了尤二姐又收秋桐,给凤姐借刀杀人就机会。尤二姐死后送殡,怕凤姐恼怒竟不敢去。……换了宝玉恐怕不会这样吧。(不过老实人也有和丫头袭人偷试云雨的时候,呵呵……证明这小子不是根木头)二、才气横溢又不乏风度。两首西江月词虽然把宝玉批得一无是处,说他“潦倒不通事务,顽劣怕读文章”“纵然生得好皮囊,腹内原来草莽”“天下无能第一”,其实宝玉怕读的只是四书五经之类,闲书却是看得挺多的。他做的诗词颇见功力,引古博今,如果不读书恐怕作不出来。不通世故主要指待人率性纯真,心里有什么就说什么。可是他并不是缺根筋的呆子。有时候也会耍小手段逗女孩子开心,比如给晴雯斯扇子;在对诗歌的时候故意显拙,总是“垫底”和“落第”。以宝玉的机智不至于对晴雯发脾气束手无策,以他的诗才也不至于这么巧每次都“垫底”他这么做充分的显现了他的胸怀和风度,他是有想法的——自然和一个不通事务的癫狂之人不同。三、对待女性可说是女权主义者的楷模。他待人和善是没得说的,尤其是对女性。“天地间灵淑之气之钟于女子,男儿们不过是些渣滓浊物而已”(原话,刚才去查了。嘻嘻……能说出这话的我真怀疑是不是男的。)充分体现了他对女性的尊重。宝玉是未来的荣国公,在贾府的地位很高。但他身边的丫鬟几乎没有谁把他当主子看的。且看他第一次出场:“……一语未了,只听外面一阵脚步响,丫鬟进来笑到‘宝玉来了!’”,做为丫鬟敢直呼主子的名字,可见宝玉的随和。在晴雯撕扇的情节更能体现这一点,晴雯不过一普通丫头,只因宝玉说话重了,便可以耍起小孩脾气来,要宝玉让她撕扇子作赔礼道歉。宝玉竟然也做了,以平等的态度待人,没有一丝傲气,这么好脾气换其他富人家的公子哥可做不到。四、不乏抱负和反抗的勇气宝玉不喜读书,不去考进士。故被看做是“富贵不知乐业”“于国于家无望”。可是这真的是评判人才的标准么?他也许不适合做官,但文才不错,且性子犟爱钻牛角,换今天可能会做一研究型人才。他有些女儿气,爱哭,似乎缺乏阳刚。但他却有自己一套信念和理想。为追求自由的婚姻,不惜抛弃功名钱财(典型的不爱江山爱美人),和封建家庭决裂。在某些人看来可能是不上进,但从他所爱的美人角度来看,有这么一个为自己的痴情男不能不说是一件幸事吧。(西方就很主张这种张扬的个性,爱美人没有什么不好。人只能专注于一件事,不爱江山不代表他这个人没有责任感)

318 评论

相关问答

  • 关于青春的议论文题目

    1、生活因青春而精彩 2、青春百味 3、消逝的青春 4、微笑着,去唱青春的歌谣 5、与青春不止遇见 6、青春的葬礼 7、迷失的青春 8、下了定义的青春 9、青春

    shuijing217 5人参与回答 2023-12-09
  • 关于探春的研究论文

    王熙凤的形象分析:在处世应对中,感觉王熙凤像一个高明的心理学家,她非常善于察言观色,辨风测向,常常是对方还没有说出口呢,她已经猜到了;对方刚说呢,她已经办了,这

    刺猬小姐最女王 4人参与回答 2023-12-10
  • 研究春晚的论文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宋朝王安石的这一诗句这句话大家已在熟悉不过,一听到这一句话大家就会不由自主的想到春节,想到这个历史悠久的节日。在2020年里这

    食戟之喵 4人参与回答 2023-12-11
  • 贾探春论文答辩

    内容摘要:王熙凤被称作是中国古代小说《红楼梦》塑造成功形象之一。王熙凤不但有着美丽的容貌,还有着超凡的管理才能,且心机深重、阴险歹毒,成为女性世界中一只杰出的“

    思美味520 2人参与回答 2023-12-09
  • 关于青春的论文题目

    在学习和工作的日常里,大家都写过论文,肯定对各类论文都很熟悉吧,论文是描述学术研究成果进行学术交流的一种工具。如何写一篇有思想、有文采的论文呢?以下是我整理的高

    约翰尼德斌 3人参与回答 2023-1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