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3

  • 浏览数

    120

Cciiiiiiiiiiiiiiiiii
首页 > 学术期刊 > 经济学人杂志麦穗封面

3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翻滚的石榴

已采纳

文 | 林超 本文获得作者授权发布 林超 厅客app联合创始人&CEO 成功创办过三家高科技和互联网消费类公司,中山大学数学和金融双学位,在厅客的第二职业是:人类学家。厅客目前获得PreA 数千万人民币融资。在1月8日举办的2016大数据生态纵览峰会·共享经济分论坛上,林超分享了他关于共享经济在中国应用的观点。本文是他主要观点的集中体现,收录在此,以飨读者。 最近CCTV财经频道制作了一期共享经济的节目,节目提到“共享经济正在从一个新鲜事物变成我们生活的一部分,一个新时代被开启了”。共享经济的话题在中国又热起来了。这一次,可能不再是虚火。 当影响人类社会变迁的两股推动力——技术&文化逐渐成熟后,它必将推动共享经济的成熟。文化方面,事实上21世纪我们正在回到一个更加具有亲密感,具有普适信任,社会资源更加频繁流动的交易文明。这似乎是绕一个大圈,将回到人类交易文明最初的状态。技术方面,实名社交网络、移动设备普及、移动支付、大数据技术、云计算等五项技术的成熟,使得一个随时随地、有高度信任基础和支付便利性的创新基础架构被搭建起来。也使得我们在现代都市里极大的扩大的“自己人”的范畴成为可能。那么,共享经济在中国该如何落地?首先,共享经济在美国是个环保问题,但在中国却是个再就业和挣外快的问题,那么发源自美国的共享经济成功模式迁移到中国来适用吗?我们先来看下面两张图。第一张是《经济学人》杂志某一期专门探讨共享经济主题的封面:从这张图里面,我们可以看到美国人是怎么理解共享经济的。总结起来,我们看到了两样东西: 第一:人不多 第二:东西很多 第三:天!很!蓝!!(冒着被批评数学不好的风险也要说出来) 所以美国共享经济的关键在于:不要增加更多东西了,让多余的东西流转起来吧。好了,接下来第二张图回到我们伟大的祖国!中国什么最多?没错,就是人!跟人比起来,中国的汽车,房子都是配角。当美国群众一直在发愁自己家的东西、房间、车怎么这么多,如何利用起来的时候,中国群众在发愁的是自己挣的不够多,工作不够好,没时间旅行,地铁太挤,吃饭太贵!所以:共享经济在美国是个环保问题,其实在中国就是一个再就业和挣外快的问题!关于再就业和挣外快,我们来看看去年两家发展非常迅速但是大家可能并不了解的公司。一个是达达快递,一个是回家吃饭。这两家公司对应的共享经济模式在美国并没有特别成功,但是放在中国却显得前途无量。其根本原因就是他们都成功的应用了移动互联网蓬勃带来的新技术能力,解决了以前无法解决的特定人群劳动力的碎片剩余价值释放的问题。坦率的说,中国共享经济的创业者如果不了解中国的人口特征,没有最起码的社会学素养。恐怕在创业方向的判断上,要吃很大的亏。第二,在中国落地就要抓住中国特色的机会 那么,中国的劳动力市场到底有什么主要特征呢?如果你是一个共享经济的创业者,那么这里有三个维度可以帮助你更好的理解中国的独特性。 城市维度我们可以把中国的城市抽象成:乡镇、四线城市、三线城市、二线城市、一线城市,五个层次。学历维度中国的劳动人口的学历维度可以分为:小学学历,初中学历,高中学历,大专与普通大学学历,211/985大学学历。年龄维度年龄是一个至关重要的维度,信息文明高速发展推动的年龄代际更迭使得每个年龄层的互联网使用者都表现出完全不同的行为模式。所以,我们先粗略的把用户分为50后、60后、70后、80后、90后。把这三个维度组织起来我们可以得出一个三维的劳动力人群划分图:上图,实际上就是我们理解中国人口国情的一张藏宝图,三个维度分别切分成五个类别,5的三次方,可以划分125个区间,每个区间的劳动力激活都可能产生机会。比如,我们可以举个例子:达达快递是利用移动互联网的能力,成功的激活了在一二三线城市居住的,80、90后,中专及以下的劳动力的碎片化时间挣外快问题。回家吃饭便是满足了一二线城市居住的,50、60后,中专及以下的劳动力再就业需求。厅客则是满足了一二线城市居住的,80、90后,大专及以上劳动力的探索人生另一种工作方式的需求。第三,分清你的产品是需求场景,还是需求品类做共享经济到底是“选择品类”重要,还是“锁定场景”更加重要。要理解这个问题,我们需要引入一个概念,就是引力。重资产品类”引力强,围绕自身形成场景;“轻资产品类”引力弱,需要围绕场景构建品类。比如,我们可以说 uber 捕捉的是打车需求产生的前后5分钟的场景。Airbnb捕捉的是在旅行中最关键的住宿选购的场景。他们的区别在于前者是从使用者的视角看问题,后者是从被使用的物品为视角看问题。两种不同的视角取决于品类的轻重。 比如,房子非常重,车子非常重,孩子非常重,所以围绕他们就容易形成围绕场景。但是,灯泡很轻,凳子很轻,电钻很轻,吃个便饭很轻,所以这些往往会融入到其他的场景中。当你切入共享经济类别相对轻的时候,品类自身的引力不够形成周边场景,这个时候你就要转化思路,主动融入其他场景考虑问题。比如“Enjoy”从高体验餐饮场景切入,构建了一个体验经济的核心场景,从而逐渐切入其他零食,甚至手工艺品就显得顺理成章。而“觅食”选择了覆盖所有饮食场景的全品类切入方式,反而有可能让用户觉得无所适从,最终只使用其最核心的一到两个场景,使得其他场景枯萎。或者,如果你是做个人手艺的共享经济,那么你提供的共享服务层次和类别差异可能非常大。比如你提供主要是按摩、美甲、身体护理类的服务共享经济,这就是一个轻品类,它其实隶属于多个完全不同的场景,比如办公室场景、家庭上门服务场景、周末姐妹聚会场景。服务于不同的产品完全可以形成彻底不同的产品形态。第四,看清打开频次与传播率之间的关系作为一个交易平台,高频打低频的理论相信大家也是耳熟能详。不过,到底为什么高频产品可以侵蚀低频产品呢?这个可以看成是一个进化生物学问题,不过最终还是一个数学问题。理查德.道金斯在他的著作《自私的基因》里面对于原始海洋中基因间如何竞争有过精彩的描述。进一步用数学来解释就是,如果有AB两个产品:A产品用户体验非常好,用户满意度极高,每次使用都能产生200%的传播,但它一个月的时间只有5次用户打开。B产品用户体验做的一般,用户满意度一般,每次使用只能产生5%的传播,但是它用户打开频率很高,一个月能打开200次。那么一个月后,A产品传播结果为243,而B产品的传播结果则是惊人的17292。所以,一个自我复制频率高但是每次复制能力低的产品,会胜过一个自我复制频率低但是每次复制能力强的产品。以上四点即是我对于“共享经济如何在中国落地”的一些看法。正如央视财经频道所说,共享经济在中国已不是新鲜话题,它将越来越成为我们生活的一部分,我们也会进入一个全新的经济共享时代。end

310 评论

a宝贝洁洁

《经济学人》是一份由伦敦经济学人报纸有限公司出版的杂志,创办于1843年9月,创办人詹姆士·威尔逊。杂志的大多数文章写得机智,幽默,有力度,严肃又不失诙谐,并且注重于如何在最小的篇幅内告诉读者最多的信息。该杂志又以发明巨无霸指数闻名,是社会精英必不可少的读物。该杂志英文电子版可通过移动App、网站或者有声版阅读每周完整内容。

杂志主要关注政治和商业方面的新闻,但是每期也有一两篇针对科技和艺术的报导,以及一些书评。杂志中所有文章都不署名,而且往往带有鲜明的立场,但又处处用事实说话。主编们认为:写出了什么东西,比出自谁的手笔更重要。从2012年1月28日的那一期杂志开始《经济学人》杂志开辟了中国专栏,为有关中国的文章提供更多的版面。2018年12月,世界品牌实验室发布《2018世界品牌500强》榜单,经济学人排名第381。

219 评论

余文文214

一、邮件写作场景 你是 Li Ming,是家住北京的《经济学人》读者,一直喜欢《经济学人》的卡通。有一天你拿到新一期《经济学人》(如图) 封面故事是 Peak Valley: Why startups are going else where(注:大概意思是一直以来美国创业者会首选硅谷,但慢慢地他们都陆续离开硅谷了)。你一眼认出了上面的滑板男是 Peter Thiel(注:硅谷知名创业者、投资人、畅销书《从零到一》的作者),但很好奇前面踩电动滑板车的眼镜男是谁。你尝试了好多办法试图弄清楚眼镜男的身份,但一直没能成功。后来你找到了这幅漫画的作者 David Parkins 的个人网站,找到了他的个人电子邮箱。二、写作任务现在你需要向 David 写一封问询邮件。写作时:1)简要介绍自己,以及是怎样知道 David 的邮箱的2)清晰、简要描述这期《经济学人》封面,提出自己的困惑和问询内容 三、注意事项1)一定要有邮件标题2)仔细换位思考,看怎样写对方会更愿意回复你 3)不超过 130 个单词(含标点符号 字数122words 标题A question about your cartoon on the cover story of Economist P1: Dear David, I'm Li Ming from Beijing, a reader and big fan of Economist. And I'm writing to inquire about a cartoon figure . P2: When reading  Peak Valley -the cover story of the latest economist, I recognized the skateboarder, Peter Thiel, the famous investor and author of the best-sellor of Zero to One . Yet I was curious about the man wearing glasses who was stepping on the electric skateboarder in front. P3: In spite of trying many methods,I failed to figure our him. Finally, I got your email through your website. I was wondering whether you could tell me the answer? P4: Your answer means a lot to me. Thank you in advance and I'm looking forward to hearing from you. Best wishes, Li Ming

223 评论

相关问答

  • 女人坊杂志封面

    《美容大王》卖到老少皆知,成为“轻熟女”家用必备美容参考。 其它比较好的的还有《美容达人》、《美容教主之变脸天书》、《轻熟女日记》等等。

    喝酒当喝汤 3人参与回答 2023-12-05
  • 人像杂志封面

    用手机拍出杂志封面一样的大片

    新艺能门窗公司 6人参与回答 2023-12-09
  • 财经杂志封面

    2006年14期。杂志封面是海航嬗变。开头是如果一切遂愿,一家拥有近百架客机,300亿元资产的第一大民营航空集团出现在中国航空市场上,已指日可待。

    carryme2015 3人参与回答 2023-12-11
  • 名人杂志封面

    运营机构:四川省名人俱乐部执行机构:栋力(中国)内容传媒有限公司广告总代理:成都市大熊猫文化发展有限公司总顾问:高占祥 聂荣贵 秦玉琴 杨伟光 官景辉顾 问:孟

    fionazhang77 9人参与回答 2023-12-09
  • 嘉人杂志封面2018

    杂志封面拍的非常不错,特别的大气,能够感觉到扑面而来的青春气息,她们的穿着都是偏向于白色,看起来特别的唯美。

    伟哥是老顽童 9人参与回答 2023-1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