哟西小得瑟
摘要:目的原则、连贯原则和忠诚原则是翻译目的论的三个原则。在翻译目的论的指导下,通过对2019《政府工作报告》的英译本进行分析,探究目的论三原则如何在政治文本的翻译过程中得以发挥作用,希望对政治类文本的翻译有所启发。关键词:目的论 2019《政府工作报告》 政治类文本翻译中图分类号:H0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9)13-0084-022019《政府工作报告》是我国政府对过去一年工作的回顾总结和接下来一年的工作计划,是我国政府的重要政治文件和外宣文件。通过分析其英译本,探究目的论三原则在其翻译过程中如何得以运用,可以更好地指导政治类文本的翻译。一、目的论的形成与发展翻译目的论的起源可以追溯至20世纪70年代,其形成与发展大致可以分成四个阶段。第一阶段中,莱斯提出了功能派理论思想的雏形。“其首倡的功能主义翻译批评理论认为:理想的翻译应将源文本与目标文本在思想内容、语言形式和交际功能等层面建立起对等关系。”[1]第二阶段中,汉斯·弗米尔提出了翻译目的论,将翻译研究从原文中心论的束缚中摆脱出来。目的论认为,翻译是以原文为基础的有目的和有结果的行为,翻译必须遵循一系列法则,其中目的法则居于首位。随后,曼塔里借鉴交际和行为理论,提出翻译行为理论,进一步发展了目的论,“她用信息传递来指各种各样的跨文化转换,视翻译为一项为实现特定目的的复杂活动。”[2]在第四阶段,诺德进一步完善了该理论,提出了“忠诚原则”。总而言之,“莱斯奠定了翻译目的论的基础,弗米尔是该理论的创立者。曼塔里强调的是翻译过程的行为、参与者的角色和翻译发生的行为,而诺德则完善了该理论并将其运用到其他领域。”[3]二、目的论的三原则目的论的三原则分别是目的原则、连贯原则和忠诚原则。目的论认为,所有翻译活动遵循的首要原则是“目的原则”。因此,译者应该根据翻译的目的来制订翻译策略。连贯性指译文必须符合语内连贯的标准,即译文具有可读性和可接受性。忠诚原则要求译者在翻译行为中对翻译过程中的各方参与者负责:一方面对译文接受者负责,另一方面要求译者对原文作者忠诚。译者要协调译文目的语与作者意图。这三大原则构成了目的论的基本原则,其中目的原则是首要原则,连贯原则和忠诚原则必须服从于目的原则。三、目的论三原则在2019年《政府工作报告》中的体现1.目的原则《政府工作报告》是中国政府对过去一年工作的总结和对未来的展望。作为每年中国政府的重要文件之一,《政府工作报告》英译的目的无疑是为了让世界更好地了解中国,其英译本发挥着重要的外宣作用。例1: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To build China into a great modern socialist country that is prosperous,strong,democratic,culturally advanced,harmonious,and beautiful.从词汇的选择上来看,“文明”译为了“culturally advanced”,而不是直接字译为“civilized”,明显是在目的原则的指导下作出的选择。“civilized”意为“文明的,开化的;有礼貌的,有道德的”,其在英文中往往“barbarous”与野蛮一词相对,若将此处的“文明”译为“civilized”,容易让英文读者联想到“文明开化”这层含义,甚至让外国读者怀疑难道中国现在还处于文明未开化的境地?显然并不是这样。因而,此处若译为“civilized”是不恰当的。而英译本中的“culturally advanced”则很好地传达出了“文明”二字背后中国追求文化进步的含义,实现了交际目的,可以让外国读者更加准确地了解中国政府所想传达的思想。此外,此句中“我国”译为了“China”而不是“our country”,这样处理明显是在目的原则的指导下,考虑到了报告的译文是给外国读者阅读,站在外国读者的角度出发,译成“China”。若直接翻译为“our country”,外国读者可能会不知所以然,搞不清究竟是哪个国家。2.连贯原则在目的论的指导下,翻译首先要遵从目的原则,其次也需要遵从连贯原则,即译文要有意义,具有可接受性。例2:树牢“四个意识”Keep firmly in mind the need to maintain politicalintegrity,think in big-picture terms,follow the leadership core,and keep in alignment.“四个意识”指的是“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译文在处理的过程中,没有将“四个意识”直译为“Four Consciousness”,而是将其展开翻译,将四个意识具体代表的内容翻译了出来。除此之外,在翻译具体的“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时,也没有直译为“Political Consciousness”等,而是将其背后隐含的政治团结、目光长远、坚定维护党中央并与之保持一致的含义意译了出来,使得译文对于外国读者来说有意义,更加具有可接受性。若是采用直译的方法,外国读者将会不知所云,无法理解其所想传达的意思,有悖于连贯原则。3.忠诚原则在目的论忠诚原则的指导下,译者应同时处理好作者意图与目的语的关系。“译者应当同时把握源语与目的语的环境,基于‘忠诚’角度,对读者负责。”[4]因此,在翻译2019年《政府工作报告》时,译者需同时处理好作者意图与目的语的关系。例3:过去一年是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开局之年。The year 2018 was the first year for putting the guiding principles of the 19th National Congress of the Communist Party of China fully into effect.在这句话的翻译中,“十九大精神”中的“精神”没有被直接译为“spirit”,而是译为“the guiding principles”。原文中“十九大精神”指的其实就是十九大指导下的方针与纲领,译为“the guiding principles”一方面与原文所想表达的意思相符合,忠诚于原文,另一方面也使得目的语读者更加容易接受,同时处理好了原文意图与目的语读者的关系。除此之外,原文中“贯彻”一词的翻译也充分体现了目的论的忠诚原则在政治文本翻译中的运用。“贯彻”一词意为充分地将某计划或某理论付诸有效行动,此处将其译为“put fully into effect”完全发挥作用,其意义等同于付诸有效行动,忠诚于原文,且易于使目的语读者接受。历年的《政府工作报告》都是我国的重要政治文本。本文通过分析2019年《政府工作报告》的英译本,发现目的论三原则在其英译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因此,在翻译政治类文本时,译者应明确翻译目的,根据翻译目的选择恰当的翻译策略与方法,更好地实现译文目的,让世界更好地了解中国。参考文献:[1]吴全生.目的论指导下的英语国家情景喜剧幽默字幕翻译探析——以汉语普通话为目标语[J].中华文化论坛,2018(3):85-86.[2]张锦兰.目的论与翻译方法[J].中国科技翻译,2004,17(2):36.[3]苏畅,王杰.基于翻译目的论三原则视角浅析政治文献的英译——以《十九大报告》英译本为例[J].现代交际,2019(2): 102.[4]杨安妮.从目的论三原则看《傲慢与偏见》字幕翻译[J].吉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8(8):117.
Q小茗同学
一、目的论的形成与发展 翻译目的论的起源可以追溯至20世纪70年代,其形成与发展大致可以分成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中,莱斯提出了功能派理论思想的雏形。“其首倡的功能主义翻译批评理论认为:理想的翻译应将源文本与目标文本在思想内容、语言形式和交际功能等层面建立起对等关系。”[1] 第二阶段中,汉斯·弗米尔提出了翻译目的论,将翻译研究从原文中心论的束缚中摆脱出来。目的论认为,翻译是以原文为基础的有目的和有结果的行为,翻译必须遵循一系列法则,其中目的法则居于首位。 随后,曼塔里借鉴交际和行为理论,提出翻译行为理论,进一步发展了目的论,“她用信息传递来指各种各样的跨文化转换,视翻译为一项为实现特定目的的复杂活动。”[2] 在第四阶段,诺德进一步完善了该理论,提出了“忠诚原则”。 总而言之,“莱斯奠定了翻译目的论的基础,弗米尔是该理论的创立者。曼塔里强调的是翻译过程的行为、参与者的角色和翻译发生的行为,而诺德则完善了该理论并将其运用到其他领域。”[3] 二、目的论的三原则 目的论的三原则分别是目的原则、连贯原则和忠诚原则。目的论认为,所有翻译活动遵循的首要原则是“目的原则”。因此,译者应该根据翻译的目的来制订翻译策略。连贯性指译文必须符合语内连贯的标准,即译文具有可读性和可接受性。忠诚原则要求译者在翻译行为中对翻译过程中的各方参与者负责:一方面对译文接受者负责,另一方面要求译者对原文作者忠诚。译者要协调译文目的语与作者意图。 这三大原则构成了目的论的基本原则,其中目的原则是首要原则,连贯原则和忠诚原则必须服从于目的原则。 三、目的论三原则在2019年《政府工作报告》中的体现 1.目的原则 《政府工作报告》是中国政府对过去一年工作的总结和对未来的展望。作为每年中国政府的重要文件之一,《政府工作报告》英译的目的无疑是为了让世界更好地了解中国,其英译本发挥着重要的外宣作用。 例1: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To build China into a great modern socialist country that is prosperous,strong,democratic,culturally advanced,harmonious,and beautiful. 从词汇的选择上来看,“文明”译为了“culturally advanced”,而不是直接字译为“civilized”,明显是在目的原则的指导下作出的选择。“civilized”意为“文明的,开化的;有礼貌的,有道德的”,其在英文中往往“barbarous”与野蛮一词相对,若将此处的“文明”译为“civilized”,容易让英文读者联想到“文明开化”这层含义,甚至让外国读者怀疑难道中国现在还处于文明未开化的境地?显然并不是这样。因而,此处若译为“civilized”是不恰当的。而英译本中的“culturally advanced”则很好地传达出了“文明”二字背后中国追求文化进步的含义,实现了交际目的,可以让外国读者更加准确地了解中国政府所想传达的思想。此外,此句中“我国”译为了“China”而不是“our country”,这样处理明显是在目的原则的指导下,考虑到了报告的译文是给外国读者阅读,站在外国读者的角度出发,译成“China”。若直接翻译为“our country”,外国读者可能会不知所以然,搞不清究竟是哪个国家。 2.连贯原则 在目的论的指导下,翻译首先要遵从目的原则,其次也需要遵从连贯原则,即译文要有意义,具有可接受性。 例2:树牢“四个意识” Keep firmly in mind the need to maintain politicalintegrity,think in big-picture terms,follow the leadership core,and keep in alignment. “四个意识”指的是“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译文在处理的过程中,没有将“四个意识”直译为“Four Consciousness”,而是将其展开翻译,将四个意识具体代表的内容翻译了出来。除此之外,在翻译具体的“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时,也没有直译为“Political Consciousness”等,而是将其背后隐含的政治团结、目光长远、坚定维护党中央并与之保持一致的含义意译了出来,使得译文对于外国读者来说有意义,更加具有可接受性。若是采用直译的方法,外国读者将会不知所云,无法理解其所想传达的意思,有悖于连贯原则。 3.忠诚原则 在目的论忠诚原则的指导下,译者应同时处理好作者意图与目的语的关系。“译者应当同时把握源语与目的语的环境,基于‘忠诚’角度,对读者负责。”[4]因此,在翻译2019年《政府工作报告》时,译者需同时处理好作者意图与目的语的关系。 例3:过去一年是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开局之年。 The year 2018 was the first year for putting the guiding principles of the 19th National Congress of the Communist Party of China fully into effect. 在这句话的翻译中,“十九大精神”中的“精神”没有被直接译为“spirit”,而是译为“the guiding principles”。原文中“十九大精神”指的其实就是十九大指导下的方针与纲领,译为“the guiding principles”一方面与原文所想表达的意思相符合,忠诚于原文,另一方面也使得目的语读者更加容易接受,同时处理好了原文意图与目的语读者的关系。除此之外,原文中“贯彻”一词的翻译也充分体现了目的论的忠诚原则在政治文本翻译中的运用。“贯彻”一词意为充分地将某计划或某理论付诸有效行动,此处将其译为“put fully into effect”完全发挥作用,其意义等同于付诸有效行动,忠诚于原文,且易于使目的语读者接受。 历年的《政府工作报告》都是我国的重要政治文本。本文通过分析2019年《政府工作报告》的英译本,发现目的论三原则在其英译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因此,在翻译政治类文本时,译者应明确翻译目的,根据翻译目的选择恰当的翻译策略与方法,更好地实现译文目的,让世界更好地了解中国。
妖精狮子
政府工作报告翻译报告的引言介绍一下报告内容的背景,在写为什么要报告,在写报告内容,是报告总结。序言是介绍评述一部著作或一篇文章的文字。序,也叫做“叙”,或称为“引”,是说明书籍著述或出版旨意、编次体例或作者情况等内容的文章,也包括对作家的评论。
为君俏颜
英语论文中文化和翻译一般 每个都是自己单独的题目,我可以给你推荐两个:针对每个方向
传播学视角下电影《冰雪奇缘》字幕翻译研究
归化与异化视角下的电影字幕翻译——《贫民窟的百万富翁》为例
功能对等的视角下《红高粱家族》中方言的英译研究
从翻译美学的角度研究奢侈品广告汉译
TED演讲字幕翻译中的遣词用字分析--以文化类主题为例
翻译伦理视角下政府工作报告的英译
文化方向,个人感觉文化不好写。。。仅是个人感觉
浅析不同文化背景下中美高等教育体制差异
从清明节和万圣节的对比看中西方人的性格差异
中美家庭教育的差异--以《士兵突击》和《阿甘正传》为例
墓志铭中的中美价值观差异——以中美作家墓志铭为例
英语写作网
冬冻咚洞
内容摘要:外宣材料作为典型的政论文,成为国际社会研究某个国家的权威文献,其英译文在对外宣传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影响着国际形象。对于中国而言,想要走出去,就要将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翻译到国外,让世界全面、准确、及时地了解中国发展现状。因此,对《政府工作报告》的汉译英研究具有必要性。本文将德国功能主义翻译目的论运用于《十九大政府工作报告》的汉译英研究中,对其英译进行全面系统的分析探讨。文章首先对功能主义翻译目的论进行详尽描述,勾勒出文章的理论架构。其次阐释政府工作报告的基本特点,给读者大致的报告轮廓。在此理论基础上,本文结合指导外宣资料翻译目的论的三大原则,着重从词汇,句法和篇章三个语言层面出发,结合具体实例,探究其在《十九大政府工作报告》的应用。最后,在目的论视角下总结时政报告翻译的方法并提出建议,从而提升时政报告的翻译质量。关键词:翻译目的论 十九大政府工作报告 三大原则一.目的论概述(一)内涵德国功能派翻译理论盛行于20世纪70年代,目的论是功能派翻译理论中最重要的理论。20世纪80年代,德国两位著名的翻译理论家弗米尔和赖斯创立目的论,其核心概念是:翻译过程的最主要因素是整体翻译行为的目的。目的论大胆地摆脱等效论的束缚,以目的为总则,把翻译放在行为理论和跨文化交际的框架中进行考察,为世界翻译理论界包括中国译学界开辟了一条崭新的道路。(二)目的论产生与发展的过程功能翻译理论的形成大致经历了四个阶段。第一阶段:凯瑟琳娜·莱斯在《翻译学批评的可能性与方法》中指出翻译批评的依据是原文和译文两者功能之间的关系。第二阶段:汉斯·弗米尔认为翻译意味着“在目标情境中为着目标文化中的特定目的和接受者产生文本。”弗米尔突破对等理论的限制,将文本的翻译目的作为翻译的第一准则,发展了目的论。第三阶段:贾斯塔·霍茨·曼塔里进一步拓展功能主义翻译理论的适用领域,提出翻译行为这一概念,论述翻译过程的行为、参与者的角色和翻译过程发生的环境三个方面的问题。第四阶段:克里斯汀娜·诺德全面系统地分析了功能派复杂的学术理论和著述论,提出译者应该遵循“功能加忠诚”的指导原则,从而完善了该理论。(三)目的论三大原则内容概述德国功能目的论强调译者在翻译过程中以译文的预期功能为出发点,根据各种语境因素,选择最佳处理方法。译者的翻译策略必须由译文的预期目的或功能决定,即
摘要:目的原则、连贯原则和忠诚原则是翻译目的论的三个原则。在翻译目的论的指导下,通过对2019《政府工作报告》的英译本进行分析,探究目的论三原则如何在政治文本的
目的论可以写词法句法语篇方面。目的论用目的或目的因果性解释世界的哲学学说。认为某种观念的目的是规定事物存在、发展及其相互关系的原因和根据。其根本点是把自然过程拟
旅游管理论文开题报告 开题报告是指开题者对科研课题的一种文字说明材料。这是一种新的应用写作文体,这种文字体裁是随着现代科学研究活动计划性的增强和科研选题程序化管
论文开题报告需要有一个明确的毕业论文题目,一般要简洁,不宜太长;需要讲明课题的研究目的、意义,以及论文所需要引用的文献;需说明研究课题的可行性与创新性以及介绍本
英汉翻译过程包括理解和表达两个重要的阶段,只有在正确理解原文词义的基础上,才能正确地表达原文。下文是我为大家整理的关于英汉翻译论文范文的内容,欢迎大家阅读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