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5

  • 浏览数

    163

大家族djz
首页 > 学术期刊 > 关于张恨水亲情论文范文资料

5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瘦子你好

已采纳

1967年,张恨水因脑溢血发作在北京逝世。

张恨水(1895年5月18日-1967年2月15日),原名张心远,安徽安庆潜山县人。他是中国章回小说家,鸳鸯蝴蝶派代表作家,被尊称为现代文学史上的“章回小说大家”。

1911年,张恨水开始发表作品;1924年,张恨水凭借九十万言的章回小说《春明外史》一举成名;此后,长篇小说《金粉世家》、《啼笑因缘》的问世让张恨水的声望达到顶峰。张恨水作品上承章回小说,下启通俗小说,雅俗共赏,对旧章回小说进行了革新,促进了新文学与通俗文学的交融。

扩展资料:

主要小说作品

《旧新娘》 文言短篇小说 1913年 《游击队》 长篇小说 1938年

《梅花劫》 白话短篇小说 1913年 《冲锋》 1938年

《青衫泪》 长篇白话小说 1913年 《八十一梦》 1939年

《未婚妻》 中篇小说 1916年 《潜山血》 1939年

《紫玉成烟》 1918年《秦淮世家》1939年

《南国相思谱》 长篇小说 1919年 《蜀道难》 1939年

《皖江潮》 1921年 《大江东去》 1940年

《春明外史》 1924年 《水浒新传》 1940年

《荆棘山河》中篇小说 1926年 《魍魉世界》 1941年

《交际明星》 1926年 《傲霜花》 1943年

《金粉世家》 长篇小说 1927年 《虎贲万岁》 军事小说 1945年

《春明新史》 1928年 《巴山夜雨》 长篇小说 1946年

《战地斜阳》 短篇小说 1929年 《纸醉金迷》 1946年

《落霞孤鹜》 长篇小说 1930年 《五子登科》 1947年

个人生活

家庭背景

张恨水出生在武将之家,其祖父曾经做过参将,其父张钰也会武功。

爱情婚姻

张恨水结过三次婚,第一次是包办婚娴。他还在苏州蒙藏垦殖学堂读书期间,母亲就为他聘定了徐文淑为媳妇。第二次是张恨水在朋友的介绍下与秋霞(原名招娣)成婚。第三次张恨水认识了春明女中一个名叫周淑云的女学生,她爱读张恨水的小说,张恨水也非常喜欢她,于是便娶她做了外室,张恨水给周淑云改名叫周南。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张恨水

212 评论

我的飞飞

张恨水晚年得病,于1967年在北京逝世。

张恨水(1895年5月18日-1967年2月15日),原名心远,安徽潜山人。恨水是笔名,取自南唐李煜词《乌夜啼》“自是人生长恨水长东”之句。

张恨水是著名章回小说家,也是鸳鸯蝴蝶派代表作家,在20世纪的汉语文学史、白话文发展史上有重要影响的作家。

他的作品情节曲折复杂,结构布局严谨完整,将中国传统的章回体小说与西洋小说的新技法融为一体,更以作品多产出名。

他在五十几年的写作生涯中,创作了一百多部通俗小说,其中绝大多数是中、长篇章回小说,总字数近两千万言,堪称著作等身。以《春明外史》、《金粉世家》、《啼笑因缘》、《八十一梦》四部长篇小说为代表作。有一妻两妾。

扩展资料:

自1914年开始使用“恨水”这一笔名,其名取自李煜“自是人生长恨水长东”之句。

1918年,张恨水任芜湖《皖江日报》编辑,开始写作生涯。1919年发表第一篇小说《南国相思谱》,这个时期他的作品以描写痴爱缠绵为内容,消遣意味浓重,均可列入鸳鸯蝴蝶派小说中。同年张恨水赴北平,先后任北平《益世报》助理编辑、天津《益世报》驻京记者。

1924年4月,任友人成舍我创办的《世界晚报》新闻编辑,后又主编该报副刊《夜光》。此时,开始在《夜光》上连载第一部有影响的长篇小说《春明外史》,这部长达九十万言的作品在此后的五十七个月里,风靡北方城市,使张恨水一举成名。

小说对当时官场和社会的奇闻怪事,进行揭露、嘲讽和谴责,通过恋爱悲剧反映军阀统治下的黑暗现实。作者自称“用做《红楼梦》的办法,来做《儒林外史》”,小说它将言情内容与传奇成分读为一体,在传统章回体式中融入西洋小说技法,吸引了各个层次的广大读者。

1925年2月,张恨水任成舍我创办的《世界日报》副刊《明珠》编辑。先后在该报上发表多篇中、短篇小说。

1927年2月,张恨水开始在《明珠》上连载了他另一部更重要的作品《金粉世家》,从而进一步扩大了他的影响。《金粉世家》全书一百万字,揭露当时上层社会和官场贪婪、伪善、腐败的生活。

1927年10月,张恨水任《世界日报》总编辑。年底离职,先后在沈阳《新民晚报》,北京《益世报》、《新晨报》、《世界晚报》上,发表很多中、长篇小说。

1929年,他开始创作长篇小说《啼笑因缘》,全书约25万字,含有了言情、谴责、及武侠成分,这部长篇,1930年在上海《新闻报》副刊《快活林》上连载后,成了家传户诵的读物。

在发表的当时就因各大电影公司争先要将之拍摄为电影而几成新闻,由它改编成的话剧和曲艺也不在少数,而因《啼笑因缘》而作的续书之多更是民国小说中之最。

与徐枕亚的《玉梨魂》、李涵秋的《广陵潮》、平江不肖生的《江湖奇侠传》一起被称作礼拜六派的“四大说部”。

1931年,张恨水以稿费收入创办北华美术专科学校,自任校长,兼国文教员。著名画家齐白石、徐悲鸿、李苦禅曾任该校教员。

是年,日军入侵,东三省沦陷。为表示内心激愤,他把在《新闻报》上连载的长篇小说《太平花》增加了抗战内容。这是他第一部鼓动抗战的作品。

此后,发表了《热血之花》、《东北四连长》、《潜山血》、《前线的安徽 安徽的前线》、《冲锋》、《游击队》等一系列抗战作品。在1932年还出版鼓动抗战的短篇小说集《弯弓集》。他写的抗战作品,有很多是潜山家乡人提供的素材,可歌可泣,亲切动人。

1934年,张恨水由北平出发,游历西北。他在西安先后会见了邵力子、杨虎城。这一行间他目睹陕甘人非人类的艰苦生活,而盘踞在西北的军阀横征暴敛,抓丁拉夫,更弄得民不聊生。

他大受震动,曾写道:“在西北之行之后,我不讳言我的思想变了,文学也自然变了。”他以西北人民生活为素材创作了《燕归来》、《小西天》两部长篇小说。

1935年,张恨水应约去上海主办《立报》副刊《花果山》,举家迁至上海。次年往南京,与张友鸾创办《南京人报》,编辑副刊《南华经》。1937年11月,他因病到芜湖住院治疗。

抗战爆发后,他将很大精力放在写作抗战小说中,其中最受后人重视的是长篇小说《八十一梦》和《魍魉世界》(原名《牛马走》)。

1938年初,张恨水离开潜山到汉口。当时,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战协会在汉口成立,他被选为理事。接着,又去陪都重庆,加入《新民报》工作,任主笔、总社协理、重庆版经理,自编重庆版文艺副刊《最后关头》。

1939年12月,张恨水开始在重庆《新民报》连载寓言式长篇小说《八十一梦》。这部作品触犯了当时社会上的权势人物,使张恨水受到特务的严密监视,只写了十几个梦便被迫停笔。

抗战胜利后,国民政府向一千多人颁发了抗战胜利勋章,张恨水也在其例。1945年底,张恨水离开重庆,辗转回到北平。北平《新民报》创刊,张恨水任经理兼副刊《北海》主编。

从1946年到1947年,张恨水创作了《巴山夜雨》、《纸醉金迷》、《五子登科》等多部中、长篇小说。1948年秋,张恨水因故辞去《新民报》的所有职务,结束了40年的新闻生涯。

1949年1月31日,中国共产党占领北平,张恨水在《新民报》上发表了《写作生涯回忆》。7月,中华全国文学艺术工作者代表大会在北京召开,选举产生全国文联。张恨水被邀请,但是因为高血压病突发导致半身不遂,而未能参加。

1954年,张恨水健康状况开始好转,便辞去文化部顾问职务,又专事写作。1955年夏天,张恨水只身南游,经合肥抵安庆,回到阔别十年的故土。家乡面貌的变化,使他激动不已,回到北京后,写了中篇游记《南游杂志》,发表于香港《大公报》。

1956年春末夏初,全国文联组织一批作家艺术家到西北参观旅行,张恨水应邀参加。回到北京后,写作游记《西北行》,刊于上海《新闻日报》。

1967年2月15日(农历正月初七)早晨,张恨水正准备下床时突然仰身倒下,因为脑溢血发作在北京去世,享年72岁。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张恨水

234 评论

黄小仙128

张恨水故居在我眼里是一部书故居全景张恨水故居坐标张恨水故居位于安徽省安庆市潜山市余井镇黄岭村;G105线原岭头乡西北方向分支公路直达故居、长春湖。张恨水故居背依秀美的长春湖绿毯似的大坝,巨大的展示牌立在停车坪旁。一弯明塘后面的步道旁立有“安徽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张恨水故居。”铭碑。拾阶而上,大理石铺成宽阔的广场。故居石头墙脚,墙壁青砖白泥勾缝,屋面黛色小瓦如一页页展开叠摊的书页。大门右侧是用河卵石砌成的一米高的围坝,坝院一株百年以上的古桂高过屋脊,尤其显眼,两边数株梅花相伴。皖西南特色条石门框及石礅。看风景听故事的人当我走进张恨水故居,漫步其间,欣赏墙上陈旧斑驳的字画;看着上个世纪祖辈们生产生活器俱;抚摸着大文豪张恨水曾伏案的桌椅;看着“张家大才子”曾拔亮过的竹制灯盏支架和挂笔架,107年以前的发奋少年,夏夜为避蚊虫叮咬,一双脚浸在水桶里的形象晃动在我眼前。家传“百忍堂”“和平养无限天机”具有传统文化内涵的故事,昭示出故居丰厚的文化遗存。先生的故居地处黄土岭,先生以及后人多称故居为老屋或更为文雅的名号:“黄土书屋”。在我看来,先生故居“黄土书屋”就是一部书,并且是一部生了根而移不走的书。迎宾室字画书之前言张恨水(1895—1967),谱名芳松 、原名心远,现代著名报人、作家。从事新闻工作30年,爱国爱民、追求进步,从事文学创作50年。创作《春明外史》《金粉世家》《啼笑因缘》《八十一梦》《巴山夜雨》等中长篇小说120余部和大量散文、诗词、言论,计3千余万字。张恨水坚守民族文化本位,融汇古今,吸纳中西,作品新旧交融,雅俗共赏。为我国传统文化的现代化发展做出了卓越的贡献。张恨水出生于江西广信,但在故乡,“黄土书屋”的苦读为他的文学之路打下了坚实的根基。这样的苦读时光主要分为两个时段。其一,为1905年秋,祖母去世张恨水随父回潜,直到1907年初,因其父调江西新淦任职,张恨水离潜随往。其二,为1912年秋,张恨水父亲急病在南昌去世后,张恨水全家迁回潜山,直到1918年春到芜湖任《皖江日报》总编辑。其间,除外出游历而外,均在“黄土书屋”苦读,并开始尝试写作。先生从“黄土书屋”出发,辗转大半个中国。先生于1937年、1945年、1955年3次再回故乡。1967年恨水先生在北京因脑溢血病逝。先生的骨灰于45年后的2012年,迁葬于具有1700余年历史的“太平塔”旁的皖光苑,这里有先生全身雕塑以及《张恨水陈列馆》。百忍堂黄土书屋“百忍堂”走进先生故居堂屋,一副中堂字画上方悬有“百忍堂”金字匾额。“百忍堂”与张氏家族以及张恨水本人都颇有历史关联。所谓百忍乃张公艺书写的百余忍字,文曰:父子不忍失慈孝,兄弟不忍外人欺,妯娌不忍闹分居,婆媳不忍失孝心……唐高宗为之感动,赐书“百忍义门”。又,元末,张恨水祖先由江西迁居潜山,便将堂屋自号为“百忍堂“,家训中亦有“毋以小隙而构大怨,毋以小忿而结大仇”之言。张恨水祖先因拾到安庆一下乡收帐先生的马裢包(钱袷子)原封不动予以奉还而闻名乡里。为表达对家族传统美德的尊崇,张恨水曾以“百忍”“百忍后人”为笔名,他在小品文《忍也忍也》中提及:“昔吾族公艺,书百忍于其家,千古美之。”这篇文章写于1940年前后,当时,张恨水漂零重庆,文中说:“老母将七旬矣,每接家书,辄言其多病,别两大儿时,均在幼稚嬉跳中,今亦各入中学矣,而来书亦苦思其父,将归呼?携在川眷同行,将数万金,不归呼?此间殊不见乐趣,故每得家书,且勿开封,先暗自呼忍也忍也”。家国情怀,流于笔端,对家乡,对亲人的思念真是“忍”也“忍”不了啊。展开《张氏宗谱》每页顶格皆标“百忍堂”,张氏宗祠亦有鎏金大字“百忍堂”。百忍成就了张氏,百忍成就恨水先生,以致于有人直呼他为:百忍先生。全家福生花妙笔解“天机”先生故居大门楹联:忠厚留有余地步,和平养无限天机。请看先生破“天机”:“朋友告诉我,他由学校毕业,离家走入社会的时候,父老们对他未来临别赠言,说是:岂能尽如人意,但求无愧我心。凡在社会上做事,只要这样就够了。本来这是旧年人家贴的春联,朋友的父老,特别提出来,也许是在社会上吃力不讨好的太多了的缘故。“这就引起我儿时的回忆来。我的老家,祖传三代的老屋,有三幅门联,也是永远保留下来的,保留下来的缘故,是说我大伯祖父字写得好,子孙不忍把来损害了,其实,联句本身也有关系。其一是:‘有恒产需有恒心,无旷民斯无旷政。’其二是:‘忠厚留有余地步,和平养无限天机。’其三是:‘欲知世味须尝胆,不识人情且看花。’我半夜醒来,常是把这三幅对联,想上一想,觉得其中颇有至理。“第二联,‘和平养无限天机’这句话,在今日看来,有点费解,人家也容易认为涉于迷信。其实中国的理学派,把天常当大自然解为天机,就是天然的性灵,也可以说是良能。《庄子.大宗师篇》说:‘其噌欲深者天机浅。’也可作国家政治解。《三国志.孙权传》:‘君临万国,秉统天机。’无论作哪一项看法,和平总是有益于身心人我的一种道德。”先生以上的教益,极具地方传统文化特点。反映先人改造自然的同时更敬重自然,这是皖西南“古皖文化”重要组成部分。她产生有土壤,传承有渊源。湖心“心远亭”黄土书屋故乡情按恨水先生文学创作时间算,16岁的他一边读书一边开始创作,1912年少年恨水丧父,1913年18岁的他已写完《旧新娘》《梅花劫》《青衫泪》等中长篇小说。所以,黄土书屋与先生的感情是一生牵挂。外人称他为文豪,家乡人称他为“张家大才子”或直接称“大才子”,也许“大才子”更为亲切,也许喊“大才子”的人也感到自豪。1918年,恨水先生从黄土书屋出发,到芜湖、北京、上海、南京、重庆,自此他的作品仿佛也跟着他一路走来,构筑了一座“文学和文化的金字塔”。先生身在异乡,心系故乡。这一点也可从等身著作发表时使用的笔名,来发现这一论证的正确。诸如:潜山人、我亦潜山人、一世不发达的潜山人、天柱山樵、天柱、天柱山人、天柱山旧客、天柱峰旧客、梅城笑翁、百忍、百忍后人、大老板同乡(大老板:“京剧鼻祖”程长庚)这些笔各无不寄托了天涯游子沉郁的赤子深情。先生不但笔名寄怀,还有许多作品取材于潜山本土,吸纳深厚的古皖文化,并借先生之手发扬光大。如:《孔雀东南飞》。先生写潜山的文字还有诗词《潜山春节(十首)》《悼亡吟(二十六首)》。散文《潜山人说潜山》《潜山人出头了》《故乡的年》《桂窗之忆》《潜岳引见录》。小说《冲锋》《潜山血》《秘密谷》等作品。以上是故乡在先生心中的投影。故乡黄岭也因先生黄土书屋而扬名。为纪念先生,与故居只有200米距离的长春湖(长春水库),湖中鸳鸯岛上古色古香六角亭名为“心远亭”,这也足见故乡人怀念先生的一片真情。桂窗黄土书屋桂窗恋游人到了故居附近,很远就看到坝院那一株有年头的桂花树。这是一株金桂。栽植在当年黄土老屋的窗前,先生少时在桂花树下发奋读书,先生嗅着香飘十里的花香,在室内案头挑灯写作,在这里不仅写出了《旧新娘》《梅花劫》《青衫泪》等作品,而且在树影窗下构思《未婚妻》《紫玉成烟》《未婚夫》《真假宝玉》等早期作品。先生在桂窗屋内,遵从戴母之命,与源潭徐家高楼徐文淑完婚。先生后来写的《桂窗零草》文稿已遗失,在《桂窗之忆》里再次畅叙那梦牵魂绕的岁月。先生于1949年在《写作生涯回忆》里讲:“我为什么形容这个黄土屋子如此详细呢?这在我家庭是有点教育性的。直到现在,我的子侄们,对于这书房还有点圣地的感想。提起老书房,他们就不好意思不念书,也就由于我在这里自修自写,奠定了我毕生的职业。”先生毕生的职业就是著书立说,8年雾都立历史潮流之说,烽火800万字鼓舞了人心,坚强了人们的斗志。8年的两头是又一次从书屋桂窗出发,历尽难辛又重回书屋桂窗,先生桂窗恋由此可见一斑。由此,我也得四句怀念:桂影窗前长,夜里入梦乡;岭上生零草,①书屋溢墨香。老器俱故居文物录张恨水故居呈长方形四合院,进大门前排左一为接待室,沿右边走廊是先生书屋桂窗写作间,有方桌、大太师椅、书柜。右侧靠边是厨房,青砖搭砌的锅台,灶庙②放有当地烧制的放锅铲竹筷双口插筒(土名筷子箩),锅盖上一把铜质水瓢,一张吃饭方桌四条长板凳,灶门靠墙壁处,有一摞捆扎的柴禾,3只木制水桶,西边墙角一副雕花洗脸木架,架上一只铜质脸盆。前排连接后排天井横头,最能引人注意的是一架有年头木制水车,水车下面木桩上挂有斗笠,棕制簑衣(披背、围腰),一双纯糯米稻草打制的草鞋,一副磨粉石磨。镂花彩漆苏州床后排自左边起,依次是百忍堂堂屋,戴母卧室,啸天卧室,恨水卧室。三间卧室三副镂花彩漆苏州床,床上挂的是夏布蚊帐,铜质镂花帐钩挽着帐门,帐门角处坠有铜钱,床上铺的被面为青花寿字图案的土老布缝制,室内有衣柜,有微型梳妆台,有枣木杏木雕有花卉人物故事的围椅。这完全是上世纪较为富裕人家所备有的,我的记忆里1975年以前见识过,想不到,在这老屋里再次相逢。有人会问:一代文豪,著作等身,老屋就没有先生的著作?我可告诉朋友们:这里是先生生活起居之地,反映恨水先生更多生平事迹,光辉旅程及图书,均在离故居20公里的市内《张恨水陈列馆》③。故居文物椅、台我对故居初步认识观看先生故居的游人,百分之百的还会上长春湖大坝去观光。上得大坝,坝下良田千顷,沟渠路面纵横,先生故居近在咫尺。往里看:湖面波光映照青山白云,鱼游在白云,船行于山巅。环湖公路旁桂子飘香,茶树绿到山坡,柑橘挂满枝头,溪长水清谷幽。沿曲径回廊人工桥,可上湖心小岛,坐在岛顶“心远亭”石凳休息,环顾湖光山色,令人心旷神怡,身在图画中,竟成为别人眼中的风景。先生故居与长春湖风光相辅相成。已经形成为旅游观光、民间文化保护创新基地。当我立于“心远亭”下,大脑里再过一遍恨水先生故居印象,我初步认识是:它是老屋,是黄土书屋,留有桂窗树影;它是民俗文化、是古皖文化、是历史文化展览馆;它是一部厚重的书,是一部移不动的书。注释:①零草:源自张恨水写于1912年《桂窗零草》书稿名。洗脸架②灶庙:砖砌两口锅台锅台,锅之间安装有瓦制或生铁井罐,供烧热水使用。烟囱牌坊在两锅之间位置留有上下两层空格,称为灶庙,可供腊月请灶神。灶庙上方可挂竹制灯盏架,空格上层可放置厨余小件,如鸡胗皮等,下层可放置油罐盐罐等。竹筷插筒③《张恨水陈列馆》:位于梅城彰法山皖光苑内,苑内有晋咸和间(326一334年)始建的太平塔,有《潜山市历史博物馆》《程长庚陈列馆》等4A旅游景观。

150 评论

古董的杂货铺

因为他恨水不成冰呐,恨啊恨啊就恨死了!

188 评论

时空归宿

偶得见《金粉世家》剧集。

随剧情深入也看过原著,还有张恨水先生其他著作,得识民国最高产作家之风采。

《北燕南飞》诉悲情,《啼笑因缘》看颠倒,《八十一梦》语诙谐,张恨水作品各有表意也算深得小说演绎之真谛。

(高产的张恨水)

如要说最佳之作,无疑还是《金粉世家》。

原因吗,也很简单,这作品应是饱含了作者的真情实感,进而将自己带入了主角之中,算最用心之作。

春日明媚,皇城跑马,一出翩翩贵公子游园之中和香风袅袅女学生的回眸相遇,开启了一段爱情故事的序幕。燕西恋上了清秋,由此也开始了落泪和纠结的爱情,不过这一切也仅仅表相而已。

真实表意则是用文笔抒发对于自身的不满,还有对于爱情的憧憬和对于身世的无奈。

(金粉世家)

张恨水最为人知的故事无疑是17岁时候的情伤。

1912年腊月初八,应是个吉利的日子,要不也不会有人在哪日选择婚嫁之礼。

一般而言,人生四大喜都是充满欢乐的时光。

可年纪轻轻的张恨水却在洞房花烛夜哭花了双眼,那个泣不成声就如被抢了媳妇一样的孩子,看着让人即无助又怜悯。

事情却也如此,让张恨水哭泣的原因,真和被人抢了媳妇差不多。

原来,中意的媳妇居然被调包,直到洞房花烛夜,揭开盖头后恨水才知覆水难收。

原来,自己居然悲剧的成了言情小说中主角。

原来,自己母亲信誓旦旦说的美骄娘没来,来的却是一个丑胖小脚丫头。

这落差之大,让年轻的恨水完全无法接受,深受打击的他居然当起逃婚一族,在花烛夜哪晚一路远足数公里,找到个寺庙就此躲了起来。

言外之意就是,这婚不结也罢,我还是出家比较好。

婚,这个电视剧桥段就此在张家上演,而自己中意的徐家小妹,成了嫁不出去的徐家大妹徐阿毛。

(少年情伤成故事)

媒人啊媒人,你是嫌弃我给的钱不够吗?

在寺庙逃亡三天,立志斩断情丝的张恨水最后奈不住家人劝说,还有自己能力有限。无奈回到了生养自己的父母身边。余气未消的恨水先生,对新婚妻子开始了冷暴力不合作时代,即不说话也少有行房俨然一柳下惠。

一半而言,坐怀不乱的要么是真君子,要么是伪君子。但按几率算,中国历史少有柳下惠就可知,还是伪君子居多。

这恨水先生就是嫌人丫头长的磕碜,不愿意而已。

面对老公冷暴力,贤惠的徐阿毛没说啥,只能用行动求宽容。这也是旧时代传统女性的大众选择之一。

在家她孝顺长辈,操持家务,生活上也省吃俭用,算得上贤良淑德,唯一的原罪也许就是父母给的尊容太难让老公入眼。

面对难以入眼的尊容,张恨水提不起兴趣,可徐阿毛也要想办法啊。

于是在张恨水妹妹指引下,很是做了几件改变形象的事情。

首先,她将土里土气的名字阿毛变成了洋气十足的徐文淑,寓意估计是有文化的淑德女子才是好媳妇。

其次,她开始包装自己,去往城里弄了不少新衣服,还改头换面做了摩登发型,意图跟上时代,做丈夫向往的新时代女性。

最后,则是在改造自己后,去丈夫身边秀啊秀,言外之意是,你快夸我啊,夸我啊。

和今日无数,去往韩国求美丽的女子几乎抱有一样的心态。

(张恨水和原配夫人)

但妾虽有情,却架不住郎无意,所谓郎情妾意,只有相和才是真爱。

张恨水眼看丑妻如此,丢下一句“东施效颦”后。一不做二不休,就此离家去往芜湖、北平,追寻自己的人生路去了。

这举动如此薄情,可想而知当时的徐菇凉有多么伤心。

当一个女人为一个男人改变自己的时候,往往就是深陷其中不可自拔,进而丢失自己的时候,这绝不是啥好事。可恨水先生才不管这些,自由的爱情是他的向往。

啥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不过封建余孽而已。

怀着这样心思,张恨水遇见了生命中第二个女子胡秋霞。

胡秋霞算得上那时代悲惨女性的代表,出生大户人家佣人的小女子,是没有多少自主权的,年岁渐长后成家主筹码换取真金白银后,就此成了青楼女子。

逼良为娼时代倡优,最怕就是救娼从良之人。

这不,张恨水一见胡秋霞就觉这女子顺眼,一来二去熟络后。就将深陷囫囵的胡丫头拯救了出来。拯救出来后情节就比较老套了,以身相许呗。

(以身相许胡秋霞)

就此胡秋霞成了张恨水的女人,开始了死心塌地跟随的一生。

这死心塌地和以身相许也换来了认可,1923年28岁的张恨水和胡秋霞举办了婚礼。

古代士大夫总会为自己好色找理由,这理由就是:娶妻娶德,纳妾纳色!

莫学孔明择妇,正焉阿承丑女:这样的典故那都是稀有动物。

婚后的胡秋霞过的也算不错,生了女儿又生儿子,可谓儿女双全。张恨水的事业也在笔跟不辍下蒸蒸日上,连续发布的小说都特别卖座,成了畅销书作者。

家有余财后,就将一家老小接到了北平同住,从北漂变成了了北平。

无论原委如何,反正糟糠之妻张恨水还是没弃而不顾的,只是这冷暴力还在延续。

唯一遗憾的是,搬到北平后的徐文淑却有点不自在了。

长期持家,让她养成居家过日子妇人习惯,到北平后,去发现自己咋成了编外人员。

唯一好消息估计是,同为苦命人出生的胡秋霞并不刁蛮,反而很好相处。

这也让原配徐文淑有了些许精神安慰。再加上孩子实在太可爱,自己又生不出来,两人也因孩子结缘,成好姐妹,甚至在后续秋霞生子遭遇危险时,成了过命的交情。

(女人的交情靠孩子)

如此氛围,如果张恨水给点好态度,当是其乐融融一家亲节奏。

可恨水依旧有追求,那追求就是真爱。妻有德,妾有色,但精神需要无法满足。

穷极一生找寻一灵魂伴侣,是当时无数文人最心心念事情,这样的人在同代大师中不在少数,张恨水并不孤独。

这不,1931年张恨水的灵魂伴侣出现了。

北京春明女中一场赈灾演出中,同台的那位女学生周淑云成了张恨水理想对象。

舞台上神采飞扬的新女性,和自己家中一个贤良淑德丑女,一个身世凄苦倡优比,毫无疑问这位更具吸引力。

看到目标,张恨水立马行动。

又是私下联络,又是约会攻势,凭借稿费的优渥追个小女娃当然无往不利,更何况这女娃居然是自己迷妹,那更是手到擒来。两人越聊越投机,越聊越热络,终成一对。

张恨水也不无感叹的想,终于啊,我找到了生命中的知己。

(这算爱情不晚吗)

那年张恨水年已36,而小女娃周淑云仅16二八之年。

对这件事,个人认为哈!

一个16岁女娃,正是充满幻想的年纪,面对年长20岁的成熟人士,如果见识不够沦陷将是难免的。女人的见识除了学识还有环境。所谓富养女儿也就是因此而来,只有富养的女孩,面对诱惑才会更有免疫力。

经历波折后,张恨水和比自己小20岁的周淑云小美女成婚了。

精神伴侣也齐了,人生应无憾了吧?

错错错,张恨水依旧有憾,那就是身而未是豪门家,霸道总裁梦难寻。

于是在《金粉世家》中,张恨水描述了一段豪门公子爱情故事,在故事中将自己带入进去,那时,主角是自己还是书中人就只有他知了。

纵观张恨水一生爱情,三个妻子可谓各有诉求。

老妈指的媳妇徐文淑是为敬孝,自己找的倡优胡秋霞是为纳色,至于小妹妹周淑云那才是真爱。

这从后续对待媳妇不同态度亦可知。

1958年10月,徐文淑买菜归途遇车祸,随后落下中风毛病,不久离世。

张恨水得知后,仅派儿子回老家操持自己面都不露,由此可见,这感情从未算得上爱情或亲情。

至于胡秋霞,按张恨水自述:这人终非我良人。可知张恨水对她有亲情却未见爱。

唯有周淑云他另眼相看,1959年周淑云去世,张恨水悲痛万分,一连作百首悼念亡妻诗句,随后还经常去周淑云墓地追忆,一追忆就数小时,那感觉应是爱情吧。

17岁时的情伤,缠绕张恨水一生,也让他时刻追寻真爱,最后算是找到了真爱。

(金粉世家剧照)

今人回看,人们往往批驳时代无奈,可时代虽在延续在改变,但爱情这东西吗?

我始终认为,终究不会有那么多玛丽苏,那么多霸道总裁爱上我。

看多了《金粉世家》无疑是鸡汤加毒药,笑过即可,可别深入。

长相知,才能不相疑;不相疑,才能长相知。

最后借曹禺的话说爱情,你不知何人守候,也许,他就在身边!

333 评论

相关问答

  • 关于张海论文范文资料

    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课堂是演绎师生智慧的舞台。下面是我带来的关于小学语文课堂论文的内容,欢迎阅读参考!小学语文课堂论文篇1:《浅谈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艺术》

    残殃之暮 3人参与回答 2023-12-09
  • 关于张新泉论文范文资料

    想找谁的你告诉我 我也不知道你想知道谁 我只能介绍两个比较具有代表性的里程碑... 李白( 701 — 762 ) 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字太白,号青莲居士。

    小韵子39 7人参与回答 2023-12-09
  • 关于张野论文范文资料

    写好职业生涯规划有利于增强求职者的就业竞争力。你知道职业生涯规划书该怎么写吗?下面是我为大家带来的职业生涯规划论文范文,相信对你会有帮助的。 一、自我分析: 1

    百度地图运营 3人参与回答 2023-12-07
  • 关于亲情论文范文资料

    大家最不陌生的就是作文了吧,尤其是应用极其广泛的议论文,议论文又叫说理文,作者通过摆事实、讲道理、辨是非等方法,来确定其观点正确或错误,树立或否定某种主张。那么

    chengjiebgjicom 2人参与回答 2023-12-09
  • 张恨水小说的论文范文

    张恨水是鸳鸯蝴蝶派的,小说的内容大多是男女之爱。但内容还是不错的。

    最爱贺曼熊 4人参与回答 2023-12-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