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6

  • 浏览数

    284

派飞凯特
首页 > 学术期刊 > 学生人格塑造研究论文

6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人参娃娃小辫子

已采纳

2019年抚医,在线求论文!!

200 评论

solomuse2012

若想要建立健全的人格,必须懂得一定的方法,那么怎么建立健全的人格?1、对自己有正确的评价和认知不能过度焦虑和自卑,也不能过分的自信,要明确自己在社会生活中的一些不足以及优势。当获得一定成功或者成绩的时候,不能过度骄傲和自满,当遭遇挫折的时候,也不能破罐子破摔。要以谦虚的姿态来面对生活中的跌宕起伏,扬长避短,帮助完善自己的人格,努力成就最好的自己。尽全力做好自己,力所能及范围内的生活,不能好高骛远,也不能羡慕或者盲目的嫉妒他人。要抵得住身边的各种诱惑,让自己一直保持清醒状态,不能迷失自我。要知道金无足赤人无完人,每个人之间都会有差异,就是因为有差异才让世界变得更加多彩绚丽。2、经常怀有一颗感恩的心我们每个人的一生都受着别人给予的恩赐,在幼儿时期有父母的养育之恩,上学之后有老师的培养和教育之恩,工作之后会有领导或者同事的关心和爱护、支持与帮助,结婚之后有夫妻之间的呵护以及恩爱。我们生活中不能一味的索取而不懂得回报,应该尽自己的能力去帮助所需要帮助的人群,这样能让自己获得更大的价值感,让内心变得更加幸福。3、培养自己宽广的胸怀我们不可能做到让人人都喜欢,在社会生活中会遇到各行各色的人,难免会遭遇外界带来的情感侵害,可能会受到他人的伤害或者伤害别人。要培养自己宽广的胸怀以及宽容的心态。通过打架以及吵架解决不了问题,会让事情变得越来越糟糕。不妨双方坐下来心平气和的交流,这样才能够解决问题。4、不断的磨练自己不管贫穷还是富有,在人的一生中难免会遭遇挫折以及打击,在每一次挫折中应该总结好经验,不能怨天尤人或者杞人忧天,应该把握好每一次的失败和挫折,让内心变得更加强大,提高自己抗挫折的能力。每一件事情都有两面性,要正确的面对生活中的得与失,把每一次挫折和失败当做宝贵的财富和精力,让我们能迈向更好的基石。温馨提示:父母和家庭教育也会影响到孩子的性格,家长一定要注意,不能把在社会外界所发生的情绪直接带到家庭中,应该给孩子创造良好和谐的家庭环境。

182 评论

请叫我癸小亥

大学生应该如何塑造健全人格2000字如下:

随着时代和社会的进步,人们对人力资源的开发越来越重视。用人单位在挑选人才时,对应聘者的科学文化水平和知识结构要求越来越高,故一个人的科学文化水平的高低知识结构是否合理是否具备相应的实践能力决定其在求职时的成功率和相应的职位层次。

要想有所作为,大学生应该尽早确定择业目标,自觉地把大学学习同今后的就业紧密地联系起来,建立合理的知识结构,培养科学的思维方式,提高实践能力,以适应职业岗位的要求。那么,大学生应具备怎样的知识结构与能力素质呢?我认为:

一、拓展自己知识视野,完善知识结构:

(1)和理的知识结构是担任现代社会职业岗位的必要条件和人才成长的基础。广博的知识视野是对人才适应社会岗位、应变环境的文化基础。现代社会职业岗位所需要的不仅仅是知识结构合理,而是要求适时拓展自己的知识视野达到终身教育终身学习的境界。

只有这样,才能根据当今社会发展和职业的具体要求发展自己、完善自己,拓展所学到的知识,有所创造,适应新情况,解决新问题。因此,大学生在校期间应打下宽厚、扎实、系统、严谨的知识基础及专业技能功底,才能适应工作性质的变动及职业结构调整的变化。

只有这样,才能根据当今社会发展和职业的具体要求发展自己、完善自己,拓展所学到的知识,有所创造,适应新情况,解决新问题。因此,大学生在校期间应打下宽厚、扎实、系统、严谨的知识基础及专业技能功底,才能适应工作性质的变动及职业结构调整的变化。

(2)掌握一技之长等于获取竞争特殊专业岗位的入场券。大学生毕业后将从事专业方面工作,专业知识是大学生知识结构的特色所在。有专业特长的毕业生要根据社会对人才评价的资格化倾向要求,不断充实和完善自己,使自己的资质也逐步融于社会化、客观化、公平化、国际化评价标准之中。

如:在校期间开始参加相关资格考试获得国家有关部门职业资格证书。职业资格证书是就业的通行证,为以后择业、评聘技术职务、薪酬晋升奠定了基础。

(3)掌握现代管理和人文社会知识为适应社会岗位的全方位要求奠定基础。现代社会,需要大学生具有一定社会知识、经济管理知识和人文知识。

因此,大学生应利用专业学习的空余时间多读一些社会科管理方面的书籍,拓宽知识面,开阔视野,从而提高竞争力。如:积极参加学校的社团活动,利用寒暑假到企事业单位进行社会调查,勤工俭学等活动,不断总结经验,提高社会活动能力和竞争能力。

(4)适时吸纳储备大容量的新信息、新知识,为拓展就业空间创造条件。现代科学技术发展迅猛,只掌握本专业现阶段的知识很难与社会需要相适应。

因此,大学生在宝贵的在校时间里应在知识的宽度和深度上下功夫延展,关注现代科技发展前沿信息、关注新行业发展动态、涉猎现代科学书籍,使自己具有专业眼光具有前瞻性和先进性思维方法,紧跟国际科技发展的步伐,为自己的择业拓展广阔的空间。

二、锻炼培养适应择业需要的实践能力 知识的积累并不等同于能力积累,将知识升为能力须作出巨大的努力,在完成学习任务前提下,应争取培养自己的社会需要的实际应用能力。

259 评论

yanrongsun

心理健康与大学生人格的塑造摘 要: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已经成为心理学界、教育界乃至全社会关注的问题,随着大学校园里恶性事件的增多,这个问题日益突出。本文从人格理论出发,结合大学生心理素质和人格现状,提出要坚持心理健康与人格塑造教育相结合,塑造大学生的健康人格,使其更好地适应社会,完善自我。 关键词:人格 心理健康 现状 目标 途径健康人格的塑造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体现了对大学生自身的认知和开发。当前我国高校的思想政治工作,通常只注重培养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能力素质和身体素质,而往往忽视对大学生的心理素质培养,特别是对大学生健全人格的塑造,以至于出现象刘海洋、马加爵等那样自强自律性差,多疑偏执,冷漠等不健康的人格心理。所以,我们有必要尝试从人格教育入手推动心理健康。一、人格的概念(一)人格(personality)在心理学中,人格是探讨完整个体与个体差异的领域。到目前为止,由于心理学家各自的研究取向不同,因而对人格的看法也有很大的差异。综合各家的看法,可以将人格的概念界定为:人格是构成一个人的思想、情感及行为的特有统合模式,这个独特模式包含了一个人区别于他人的稳定而统一的心理品质。人格是一个具有丰富内涵的概念,其中反映了人格的多种特征。人格具有独特性、稳定性、统合性的特征。人格是一个复杂的结构系统,它包括许多成分,其中主要包括气质、性格、认知风格、自我调控等方面。(二)健康人格当代大学生健康人格的标准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能正确认识和评价自我。一方面能自我认可,接受属于自己的一切,从而形成对自己较积极的看法;另一方面能自我客体化,对自己的所有及所缺有较清楚,明确的认识。2、智能结构健全而合理。具有良好的观察力,记忆力,思维力,注意力和想象力,没有认知障碍,各种认识能力有机结合并发挥其应有的作用。3、能和谐处理好人际关系,有较强的环境适应能力,不断地进行社会化活动。4、乐于为社会服务,富有较强的事业心,具有一定的创造性和竞争意识。5、良好的情绪和意志,情感饱满适度。有乐观向上的积极心态,不怕挫折有毅力。二、心理健康世界上不存在100%的心理健康,任何人在其一生中都有可能在某个阶段产生一般心理问题。目前为止,有关心理键康(mental health)的定义已有许多,综合来看,心理健康指“一种生活适应良好的状态.大体而言,一个心理健康的人,多能符合下列若干条件:A,情绪较稳定,无长期焦虑,少心理冲突;B,乐于工作,能在工作中表现出自己的能力;C,能与他人建立和谐的关系,而且乐于和他人交往;D,对于自己有适当的了解,并且有自我悦纳的态度;E,对于生活的环境有适切的认识,能切实有效地面对问题,解决问题,而不逃避”。从上述心理健康的概念看,健康的心理不仅包括良好的社会适应状态,稳定的情绪,自我认识,良好的工作能力以及保持心理健康的努力过程,同时,还包含以下一些共同的人格构念,如适应力,情绪调节力,自信,合作能力,生活与工作能力等。同样,有关心理健康的定义还告诉我们:心理健康对于人有多么重要的意义,它不仅可以有效地预防心理疾病和心身疾病,使人免受心理疾患之苦之苦.而且更为重要的是心理健康可以促进人的成长和发展,可以激发人的潜能并使人提高生活质量与幸福感。三、当代大学生人格现状当今世界国际政治多极化,经济发展全球化,这些急剧的变化直接影响到人们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同时也正冲击着当代大学生的人格发展取向。就总体而言,大学生的人格发展现状是积极的,他们求知若渴,思维敏捷,眼界开阔,知识面广,热情而不盲从,他们积极探索人生,渴望开发潜能,实现自己人生价值。然而,就个体而言,当代大学生的人格发展中也存在着消极的一面,表现出一系列的迷茫与冲突,特别是近几年来,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快速发展,在校大学生人数迅速增长,大学生在人格方面的缺陷就显得更为突出。具体表现为:(一)缺乏崇高的理想和信念随着全球社会多元化进程的加快,年青的大学生们对以前空泛的“理想价值观”和“政治价值观”产生了普遍的困惑,怀疑甚至否定,继而转为一种功利性的个人价值实现机制,不太关心政治时局和社会生活,甚至追求享乐主义和实用主义,共产主义理想在这种功利性追求中受到严重削弱。 (二)自我中心主义现在校的大学生大多是独生子女,父母养育方式,家庭结构,家庭成员关系等无一不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青少年人格的形成,溺爱型,放任型,过分保护型的教育方式和家庭氛围必将对人格的养成有消极作用,有的父母视自己的子女为掌上明珠,一家人围着团团转,在这种家庭环境的影响下,就形成了自我中心主义。 (三)懒惰浮躁,缺乏求真务实,严谨执着的精神纷繁复杂的社会生活造成了相当一部分大学生的浮躁心态,使他们难以静下心来认真读书。大学生在回答"对目前大多数学生学习态度"时,选择人数最多的是“平时不学习,考试前努力”,选择"混及格就行"的也大有人在。在对目前高校学生违纪现象的调查中发现,考试作弊占所有违纪事件的首位。(四)意志薄弱,抗挫折能力差许多大学生,特别是独生子女大学生遇到困难就退缩不前,出现矛盾就不知所措,受到外来刺激就容易激动等(五)诚信的缺失和偏激消费观大学生虽然具备一定的道德选择,判断和评价能力,但在利益多样化,价值多元化的现实生活中,虽然采取以“国家为重,关心集体,乐于助人为主流的价值”取向,然而在进行具体的价值选择时他们又往往采用双重标准。部分大学生在学校相互之间比较的不是学习成绩、道德水平、吃苦精神,相反,他们攀比的是谁穿的是名牌的衣服,时尚的手机。面对大学生的心理和人格现状,我们应该清醒地认识到,人格是人的各种心理特点的总和,离开人格健康很难有心理健康;此外,健康人格不仅是心理健康的重要指标之一,也是心理健康的重要资源;再者,每个人都对自己的心理健康负有责任,但只有具备健康个性的人才最具备承担这种责任的自觉,因此,从培养大学生健康人格入手以增强大学生心理健康,可以帮助我们从一个更积极,更富有建设性的角度去实施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促进。四、塑造大学生健康人格的基本途径和方法(一)确立人格教育观念早在“五四”时期,蔡元培就提出:“教育是帮助被教育的人给他能发展自己的能力,完成他的人格”,其原则是“展个性,尚自然”。1、人格教育强调道德认知、道德情感、道德行为的统一人格教育要求学生不仅能灵活运用语言,创造性思维和想象,树立正确的人生观,而且具有高尚的情操,能用正确的社会行为规范和价值标准来控制自己的行为,即追求知、情、行的统一,避免知、情、行相互冲突的多重人格。 2.人格教育着眼于健全人格培养,更注重认知教育人格教育把知识获得,智力发展,技能形成视作人格培养的组成部分。人类已有的文明成果如语言、艺术、道德、哲学等所展示的人性具有十分丰富的内容,由它们所构成的有机整体真正展现了人格的深度和广度。这些文明成果是人格培养中人认知 教育的源泉。3.重视非智力因素培养道德是调整人们之间以及个人和社会之间关系的行为规范的总称。它是一种内在的心理倾向,往往支配着一个人的外显行为,通常以社会舆论或社会规范作为评价标准,“品德”是指个人依据一定的道德行为准则行动时所表现出来的某种稳定特征,它是个性最具有道德评价意义的部分,是从道德观点对个体中性格所做的描述。所以,“道德”、“品德”同指一种人格特质的价值判断,且必须通过学习与教育的历程来陶冶形成,促使个体在人际交往互动时表现正面的社会行为,而人的非智力因素,包括情绪、情感、气质、性质、动机、兴趣等是道德品质的基础。因此要通过激发学生情感道德良知,来塑造健全人格。(二)把握大学生身心发展规律,指导大学生正确实施自我教育人格发展的前提是自我意识的觉醒,由自我意识凝聚而形成的自我则是人格的内核,而且自我的状态也会影响到人格状态.因此,教育者必须遵循以人为本的教育原则 ,关心,尊重和开发大学生,充分调动他们的自觉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引导他们加强自我教育和管理,这是促使他们完善自我人格的有效途径.(三)普及心理健康教育,提高心理健康水平各高校可以通过举办专题讲座,集体咨询,个别辅导,开设选修课等来解决一些实际问题,最主要的渠道是通过思想道德修养课.思想道德修养作为大学生必修的一门思想品德课,在大一上学期向全体新生开设,由于课程开设的全面性和时间的及时性,以及学科优势和任课教师知识能力结构的贴近性,思想道德修养课应该是普及心理知识的最佳渠道.综上所述,随着现代社会多元化程度的加深,大学生不可避免地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 在实现自我发展的同时,形成了不少的心理健康问题.大学生应该正确地看待自己的心理健康问题,在主动接受心理健康教育的同时,加强自我教育,提高自身心理素质,同时塑造健康的人格。参考文献:[1]《心理咨询治疗与测验》张小乔主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3版.[2]《普通心理学》彭聃龄主编.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88年版. [3]《心理学》(台)张春兴,杨国枢著.三民书局1999年第二版P481.[4]《张氏心理学辞典》(台)张春兴著.上海辞书出版社1992年.[5]《发展心理学》林崇德.浙江教育出版社 摘自新浪博客

109 评论

彷徨爱情

如何塑造和健全大学生的人格 知识经济时代呼唤大学生的人格塑造。科学技术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以巨大的威力和 人们难以想象的速度深刻影响着人类社会和经济的发展进程。一种全新的经济正在形成和发 展,并爆炸性地向全球扩张,把人类带进一个全新的时代--知识经济时代。知识经济是 21 世纪的主要经济形态,相对于农业经济、工业经济而言,知识经济有其明显的特征。知 识经济是智力支撑型和创新型经济,它最重要的资源是智力资源,是掌握科技文化知识,并 具有创新能力的人才。知识经济是以不断创新的知识为主要基础发展起来的,其核心在于创 新,包括知识创新和技术创新。它把劳动者的创新素质作为经济发展的主要增长因素,创新 能力在知识经济初见端倪的时代,已显露出其独特的地位和价值,可以说,没有创新,知识 经济便失去了生命力和活力。从宏观角度来看,在知识经济时代,创新决定着一个国家和民 族的综合实力和竞争力。正如江泽民同志所说的那样:“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使国家 兴旺发达的不懈动力,一个没有创新能力的民族难以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目前许多国家 都把建立国家创新体系作为政府的一项重要的战略任务来抓,比如:当今日本政府为迎接知 识经济的到来,已开始大力调整教育和科研政策及体制,决定告别“模仿时代”,大力推进 “科技创新立国”。近几年,日本对科研创新投入的经费呈明显上升趋势。中华民族曾经在 世界历史上创造过辉煌灿烂的文明,有力地显示了中华民族优秀的智慧和卓越的创新才能。 但是,到了近现代以后,中国的创新能力却明显地逊色于其他一些国家。 创新对一个国家和民族发展的真正意义在于它对促进经济的发展和综合国力的增强有着 决定性的影响。这就给我们提出了一个十分严峻而现实的问题:必须全面提高国民的创新意 识和能力,真正培养出与时代潮流相适应的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高素质人才。创新不 是凭空臆造,它是建立在知识的传播、转化和应用的基础之上。因此,提高创新意识和能力, 首先应从教育创新入手,大力提倡和实施创新教育,突出当代学生创新精神的培养。大学生 作为我国21 世纪的接班人和主要建设者,只有克服保守的传统观念,勇于创新和开拓进取, 在人格上具备创新性,才能迎接知识经济时代的各种挑战,进而提高整个民族的创新水平。 也只有这样,才可能使我国顺利过渡到知识经济时代,缩短与发达国家在知识经济发展 方面的差距,才能提高我国的国际竞争力和在世界格局中的地位。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呼唤大学生健全人格。

139 评论

努力中的女人

青少年健康人格影响因素与塑造策略论文

健康人格是青少年心理健康的重要标志,也是心理健康教育的终极目标,它不仅关系到青少年自身的成长与成才,更关系到民族的希望和祖国的未来。它有利于青少年身心和谐、全面发展;有利于青少年心理调适能力和自我掌控能力的增强;有利于青少年人际关系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的提升。因此,学校在人格教育培养过程中,必须与心理健康教育密切结合,发挥心理健康教育的育人功能,激发青少年的主动性和创造性,促进青少年身心健康、人格健全。

一、健康人格的内涵和意义

(一)人格的特征

心理学者普遍认为:人格是一个人的心理行为模式,在人的心理活动中起着重要的推动作用和调节作用,不断形成独特的心理特征和心理倾向性。人格在先天遗传因素的基础上,与各种社会因素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形成相对稳定的和独特的心理行为模式、思维习惯方式和情绪表达应激,表现为个体的理想、信念、情绪、价值观等方面的结合、整合和融合,是一个多层次、多水平、多维度的动态结构系统。[1]人格对心理健康的影响一直是心理健康教育研究的重要课题之一,对它的阐释也是心理健康教育理论研究和实践应用的基础。

(二)健康人格的内涵

健康人格是个体优秀人格特征的集中体现,它反映个体的良好性格、独特气质、高贵品质、卓越能力,也反映个体的道德修养、思想观念、精神灵魂、行为习惯和社会担当等。健康人格是个体在先天遗传因素的基础上,经过个人努力和外部作用,在个体内部通过实践形成和发展起来的自我平衡调节机制,以准确把握自己的言行、正视自己过去,面对现实自我,控制自己行为。面对未来,把握自己命运,找准理想与现实的平衡点,摆脱不良心理情绪,迎接生活挑战,在实践中锤炼素质、砥砺品质、健全人格,进而在客观中认识自我、打造自我、超越自我,发挥充分自己的潜能,实现自己的价值。

二、影响青少年健康人格形成和发展的因素

(一)家庭环境对青少年人格形成和发展的影响

家庭环境是青少年最早触及、对其影响最重要的要一环。一方面,青少年会受到遗传因素的影响,这种影响会因人格特征的差异而有所不同。另一方面,青少年会受到父母人格的影响。在权威型父母影响下,青少年会缺乏自主权,使其人格可能具有被动、消极、依赖、服从等特征,缺乏主动意识,甚至会出现撒谎、欺等行为;在放纵型父母影响下,青少年的人格可能会出现自私、任性、无理、幼稚、野蛮、独立性差等特征,甚至会出现为所欲为、不受约束等行为;在民主型父母影响下,青少年的人格可能具有自立、活泼、善于交往、思想活跃、彬彬有礼等特征。由此可见,家庭环境对青少年人格塑造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父母要努力优化自己的人格结构,营造良好的家庭环境,培养孩子健康人格,增强家庭教育说服力。

(二)学校环境对青少年人格形成和发展的影响

学校环境对青少年人格培养起着定向作用,校园文化、班集体、教师、同学等都是教育环境的基本元素,对青少年人格塑造、形成和发展起着最直接的影响。沃勒指出,学校文化是“学校中形成的特别文化……,能满足学生的需要,这种特殊文化的存在,可能是结合各种个体形成学校的最有效因素。”[2]也就是说,校园文化对青少年的影响和熏陶无时无处不在。一方面,教师对青少年的人格形成和发展起着示范作用,如果教师以自己的人格、学识为学生树立起榜样,教育就有力度、深度和厚度;反之,如果师生之间关系疏远,感情淡薄,教师主观武断,就会造成师生关系紧张,进而产生认知障碍。另一方面,青少年在学校接触最多的就是同学、室友、班集体和宿舍,他们之间的交往胜过他们与父母、师生之间的交往,因此彼此之间的评价和评论对青少年人格的形成和发展会产生具体影响,尤其是同学、同伴的言行举止、成绩优劣等都可能成为青少年自身成长发展的标杆,这种关系的处理对青少年人格形成和发展十分重要。

(三)社会环境对青少年人格形成和发展的影响

社会环境对青少年人格的形成和发展极为重要,青少年时期是人生的关键时期,也是个体发展、发育最富特色、最宝贵的时期,当然,也是人生的'“危险期”,最易受环境的熏陶和渲染。社会变革初期,新的行为准则和价值观点与旧的社会规范共存,由于阶层、身份、年龄的差异,人们对新旧规范会产生不同的认知,使人的思想、行为模式、人格形态发生变化。同时,社会思潮对人格也具有一定的影响,社会思潮能够将社会意识在不同时期的变化情况准确而客观地反映出来,并影响和冲击着已经形成的人格,甚至使个体的人格进行重组。此外,在人际交往或相关的社会活动中,个体容易产生自我心理暗示,模仿他人的言行,进而影响人格的形成和发展。其中,有意识模仿、无意识模仿、合理模仿等都会对人格的形成和发展产生作用,只是发挥作用的形式有所不同。

(四)自身环境对青少年自我人格形成和发展的影响

青少年时期是人的自我意识日益成熟、主体性人格日益完善的重要时期。自身环境是依据个体能力和素质,能正确认识自己,主动调整自我意识、自主意识和自由能力,通过合理的自我设计、学习、协调和控制等环节,自觉地对自己的心理掌控、目标管理、思想行为进行自我环境营造,实现自我人格健康的目标。美国心理学家埃里克森指出:青少年时期正处在自我同一性和角色混乱的冲突阶段,如果此阶段的冲突能够成功化解,就会形成健康的人格;反之就会形成不确定性人格或者无归属感、为人冷谈冷漠、缺乏关心关爱,出现人格扭曲分裂等。[3]原北京大学校长蔡元培曾提出:“我们既自以是人,尊重自己的人格,且尊重他人的人格,本无须他人代庖。”[4]进一步说明自我营造环境比被动接受要好,自我营造环境在尊重自己的同时还要尊重他人,做自己的主人,促使自我人格健康。

三、塑造青少年健康人格的措施

青少年处在长身体、增知识、强修养的成长阶段,具有健康的人格不仅关系到自身的健康成长与成才,而且关系到民族的希望、祖国的未来,因此必须高度重视青少年健康人格的塑造。

(一)加强心理健康教育队伍建设,塑造青少年健康人格

心理健康教育是一项理论性、实践性、系统性很强的工作,要求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具有较高的理论素养、系统的知识结构、丰富的实践经验、完美的人格魅力等,他们对学生健康人格的形成主要是耳濡目染和潜移默化。教育家加里宁说:“教师的世界观、品行和他的生活以及他对每一现象的态度,都这样或那样地影响着学生。”所以,必须重视和加强心理健康教育教师队伍建设,利用教师人格这种特殊的教育力量促进青少年的健康人格形成和发展。一是坚持职业认证,严把队伍入口关。心理健康教育是一项特殊的职业,必须把队伍的个人修养、学历素质、能力水平和职业认证作为选拔的必要条件。二是强化职业培训,严把队伍质量关。构建“岗前培训、日常学习、专业督导、骨干培养、学位提升”一体化学习培训模式,着力打造队伍的敬业精神、专业能力和人格魅力。三是注重职业监督,严把队伍监督关。创新跟踪考核评价方式,建立激励约束机制,激发队伍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更好地为学生的人格健康发展保驾护航。

(二)营造心理健康教育文化环境,塑造青少年健康人格

瑞士心理学家荣格说:“一切文化都将沉淀为人格。”这说明青少年人格的健康发展也有赖于积极向上的文化环境,因此必须高度重视文化环境建设,利用这种特殊文化环境力量帮助青少年健康人格形成和发展。一是物质文化环境。苏霍姆林斯基说“让学校的每一面墙壁都会说话”,这充分说明了物质文化环境所具有的作用,必须予以重视。物质文化环境处处体现着独特的文化气息和文化内涵,传递着独特的文化品位、文化修养,彰显着人与自然的和谐,激发着青少年身心和谐。二是制度文化环境。制度文化环境体现在国家法律法规、地方办法条例、部门制度规章以及长期的习惯、文化的传承等,共同鞭策和激励青少年人格形成和健康发展。三是精神文化环境。精神文化环境是文化的精髓,是长期的历史文化积淀、思想观念、信仰追求、价值取向和道德准则,在潜移默化中,塑造青少年心灵、陶冶青少年情操、完善青少年人格。

(三)加强青少年心理咨询服务,塑造青少年健康人格

心理健康是青少年综合素质发展的基石,是青少年成长成才的保障。然而,随着社会结构的深刻变动、经济体制的深刻改革、思想观念的深刻变化、利益格局的深刻调整、生活节奏的日益加快、多元文化的交织碰撞,使青少年承受着前所未有的压力,使缺乏理性认知的青少年产生失衡、失落和失常等不良心理。基于此,关注青少年心理问题,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应摆在人才培养至关重要的位置。一是普及心理健康教育知识,营造心理健康教育文化。通过不同载体、不同平台,开展主题明确、内容丰富,寓教于乐、形式新颖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让青少年参与活动感悟人生、通过教育塑造灵魂、透过文化健全人格。二是构建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促进青少年的人格完善。课程的设计以青少年为主体,结合青少年的需要,通过课堂教学与训练、团体辅导与实践,帮助青少年理解、向往并有意识地培养自己具备和谐的人际关系、良好的适应能力、稳定的自律意识、乐观的生活态度等,开发青少年的潜能,塑造健康的人格。三是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咨询,矫正青少年的心理障碍。通过有针对性的心理咨询,缓解青少年心理压力、化解青少年心理困扰、消除青少年心理危机,塑造青少年健康人格和个性心理品质。

参考文献:

[1] 孙雄辉。大学生生活事件、人格特征和应对方式的相关研究[D], 湖南师范大学,2010.

[2] Waller, W. The Sociologe of Teaching(Ed)。 Russeell& Russeell, Inc., 1967,13.

[3] 埃里克森。同一性:青少年与危机[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15,:223-260.

[4] 高平叔。蔡元培教育论集[M].长沙: 湖南教育出版社,1987,278-279.

270 评论

相关问答

  • 三国演义人物塑造毕业论文

    试析罗贯中塑造曹操形象【内容摘要】:曹操形象一直颇受关注,各是其是,各非其非,但有一点却是共同的:作为艺术形象的曹操,是写得非常成功的。罗贯中在塑造曹操时,集民

    cherryhu111 11人参与回答 2023-12-10
  • 国内外研究人物塑造的论文

    您好 [内容提要] :《儒林外史》客观公正地分析了社会众生相,精简典型地描绘了人生百态。其中的人物不仅是那个时代的人物,而且是人类世世代代都有的人物,只是不同地

    月野小兔纸 3人参与回答 2023-12-11
  • 塑造完美自我课题研究论文

    1.进入大学,就是一个新的环境,接触新的人,你的所有过去对于他们来说是一张白纸, 这是你最好的重新塑造自己形象的时候,改掉以前的缺点,每进入一个新的环境,都应该

    默然回首千百度 3人参与回答 2023-12-07
  • 影视剧作中人物塑造研究论文

    华语影视作品中记者角色形象的塑造 摘要:大众文化产品中记者形象及其再现方式是个重要却又易被忽视的问题。本文以收集到的33部

    信息全无 4人参与回答 2023-12-12
  • 雕塑研究生论文

    让雕塑为祖国“四化”出力冯河;谈作动物雕塑[J];美术研究;1980年04期刘开渠;对雕塑创作的几点意见[J];文艺研究;1980年04期傅天仇;雕塑的遗产和创

    茉莉芬芳2008 5人参与回答 2023-1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