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4

  • 浏览数

    123

wangjue0512
首页 > 学术期刊 > 国考标准的策论文范文

4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远离的兔子

已采纳

经过艰苦奋战,我们终于消除绝对贫困,但乡村振兴并未止步, 如今,种地不挣钱的日子 也 翻篇了,曾抛荒的土地 重现人迹 ,越来越多农民返乡就近择业创业,曾 经的 贫困山村 现在随处 可见生机勃勃的景象。 过渡期政策中,如何更好地推动乡村振兴,关键仍是人才。

农村要发展好,离不开好班子和好带头人。 重庆 云安村党支部书记张大富,就是村里的致富带头人。 自从走出山村到外面 学习锻炼回来后,他积极动员全村党员干部群众,建起生态猪场,年产值超400万元;“粉黛脆李”管护上了新技术,长势良好。“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让能人多起来、干部强起来,就能更好带领广大群众全力推进乡村振兴。

乡村振兴,关键在人。 如何团结好群众、落实好政策、发展好产业,对于农村党员干部来说,是一道关键考题。 近年来,乡镇干部通过“三会一课”、主题党日、远程教育等方式,带动村里党员干部及时“充电”,准确掌握国家强农惠农富农政策,提升他们理解政策、找准产业的能力。选用好干部、培养好干部,让一批为民担当、善于作为的党员干部脱颖而出,才能以人才振兴推动乡村振兴。

推动乡村人才振兴,要为有意愿投身乡村建设的人搭建平台。 在乡村振兴战略的号召下,愿意返乡创业、投身农村的人越来越多,但 经过调查,也有 很多人不知道能不能回、怎么回、跟谁表达‘回乡’的愿望。为此,一些地方邀请外出务工经商人士回乡座谈,介绍政策条件和创业环境 的做 法,让不少人深受鼓舞。人才有意愿,政策更要有诚意。让愿意留在乡村、建设家乡的人留得安心,必须营造良好的创业环境,制定人才、财税等优惠政策,为各类人才搭建干事创业的平台,激励他们在农村广阔天地大展才华、大有作为。

推动乡村人才振兴,要在促进担当作为上做好“加减法”。 一方面,做好完善激励机制的“加法”。 如 重庆结合“资源变股权、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民”改革,编制落实规划,明确村级集体经济组织发展提质提速,部分收益可按比例作为负责人的奖励绩效,合理合法增加村干部收入,增强他们把集体经济做大做强的动力。另一方面, 也要 做好深化基层减负的“减法”。如尽可能剥离一些不属于村两委的职能事务 和 工作要求,让村干部有更多时间精力投身田间地头、抓好产业发展。 不仅要 选好人才、育好人才,更要用好人才。提供完善的政策软环境,创造适合人才成长的好氛围,才能真正激发人才活力,培养造就一支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三农”工作队伍。

把人力资本开发放在更加重要的位置,加快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形成人才、土地、资金、产业汇聚的良好态势,我们就一定能做好乡村振兴这篇大文章,展现新作为、再创新佳绩。

( 1055字 )

《 人民日报 》( 2021年10月12日 05 版)

文章来源: HYPERLINK ""

思维分析

开篇: 背景引入,现状分析,得出结论是“如何更好地推动乡村振兴,关键仍是人才”。

文章结构可 参照下图:

结尾: 总结结果的作用,展望未来。

181 评论

Ashtray喵

颜之推曾言“夫食为民天,民非食不生矣”,先人之意在于强调农业生产的重要意义。中国自古以来是农业大国,农业是经济发展的命脉和根基。然而在当下发展进程中,农业却面临着诸多问题,究其根源,归于缺乏现代农业发展理念。现代农业发展理念就是指挥棒,铺就农业发展现代之路。因而农业要实现新的突破,必须顺势而为,统筹贯彻新的产业发展理念。 农业全面推进现代化,实现产业转型已成定势,助力精准扶贫的实现。然而当下机械效率低下,生产效率不足;化学肥料使用,土质污染严重;市场信息不灵,经济作物滞销等等问题不容忽视,势必阻碍产业结构整合与转型,不利于农业进入新的发展阶段。鉴于此必须贯彻新的发展理念,用以指导农业生产发展,信息技术引导、生态绿色理念、培育职业农民。 顺势而为,贯彻新的农业产业发展理念,需要将现代信息技术作为农业生产经营的着力点。农业产业全面推进需要信息技术的支撑,实现农业第一、二、三产业结构完整。而传统农业由于缺乏信息相关处理,基础设施不足等问题,导致大量农产品供应与需求无法对接。因此应大力强化农业信息技术支持力度。福建在农业产业发展中,加快信息入村入户,打造农村电子商务,走出独具特色的互联网加农业新模式。这种信息支撑农业模式助力农民增收获利,为农业这一传统产业增添新的活力和生机。 顺势而为,树立新的农业产业发展理念,应该将生态绿色理念作为农业增产增效的落脚点。绿色农业、生态农业已成为当下农业发展必然趋势,也符合当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思路,统一于“五位一体”总体布局。新世纪以来,虽然农业取得长足发展,但是模式过于单一,盲目依赖化肥农药、农业废弃资源利用不足等弊端逐渐显现,成为产业转型的阻滞。合浦坚持五位一体发展理念,坚持有机循环理念,集农、林、牧、副、鱼,打造大农业,实现农业废弃资源化,亦实现产业转型,走在时代前列。 顺势而为,树立新的农业产业发展理念,应该将新型农民培育作为农业现代进程的切入点。当下城市化进程加快,农村劳力大量外流,劳动力老化严重,职业技能缺失等成为农业发展的痛点,进而导致大量土地荒废。因此要实现农业全面现代化发展,除了吸引人口回流,更重要的是要培育一批具备专业技能的,新型职业农民队伍,促进农业生产持续稳定发展。 “木盛而本固,水清而源丰”。在当下现代化进程中,只有顺势而为,形成现代农业发展理念,信息技术、生态绿色、新型农民并举,在新的发展思路上除弊破旧,才能获得农业发展的新突破。

86 评论

霸气甫爷

“人非天地不生,天地非人不灵”,人为万物之灵,天地之间人为贵,这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基调。立足当代,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既是传承传统文化精神也是放眼未来的发展方向。今日中国之富强源自人民的力量,富强的中国也使人民充分受益。发展是硬道理,要始终把人民利益摆在首位,让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朝着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不断迈进。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能为全社会提供奋斗价值的衡量标准。 五行八作,士农工商,社会成员分工不同但都不可或缺。人立于世间,除了自身谋生存以外,还应明晰自身社会价值,人生才有意义。以人民为中心就是衡量社会成员是否创造出价值的重要标尺,能够使人民受益即是价值。公务人员充分履职、科学作为就是价值,不吃拿卡要,不伤民害民;普通劳动者在生产中心系他人,充分保障质量就是价值;教书育人者除了能力水平过硬还要重视师德师风建设;医者仁心、工者匠心,凡此种种。坚持以人民为中心要成为全社会的共同价值取向,为社会成员明确奋斗的目标。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能够凝聚最广泛的群众力量。 人人为我,我为人人。以人民为中心是发展思想也是价值取向。当一种正确、广泛且富有人情味的价值取向被社会群众所接受,作为参与者与受益者结合的公众将以极大的热情投入生产生活,在奋斗中怀有充分信心和强大的勇气。人是利己的,人也是社会性的,这种看似对立的属性可以在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中合二为一。当个体利益与整体利益找到链接点,那么个体和群体将能够实现利益的平衡和共赢,这既是理论上的主观认同也是实践中的客观存在。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能够切实改善人的生活品质。 物质上与精神上的需求得到满足是幸福的基石。以人民为中心就是要切实化解人民群众的物质和精神需求与发展中的不平衡不充分之间的矛盾。随着国力的日益强盛,老百姓身边的民生小事将成为国家的大事,各类社会问题迫切需要更快更好地解决。老有所养,病有所医,学有所教,住有所居,在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指导下,人民的物质生活将得到不断改善,人民的精神生活将更加丰富多彩。社会成员的安全感、幸福感和归属感将不断增强。

人的利益是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实现全体人民的共同富裕是时代的选择。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历史进程中,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明确奋斗目标,创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辉煌成就。

310 评论

爱上大碴粥

您好,华图教育为您服务。 您好,你可以登陆华图教育官网或者百度文库等进行查询相关范文!祝您生活愉快!如有疑问,欢迎向华图教育企业知道提问。

86 评论

相关问答

  • 学位论文的国家标准

    论文国标意思如下: 这里所谓的论文国标指的是:论文写作的国家标准。学术论文写作的国家标准(GB7713—87)摘录:国家标准GB7713—87规定了科学技术报告

    丹凤眼女汉子 2人参与回答 2023-12-09
  • 爱国主义标准论文范文

    爱国作文(1200字的忘采纳)爱国就是对祖国的忠诚和热爱。历朝历代,许多仁人志士都具有强烈的忧国忧民思想,以国事为己任,前仆后继,临难不屈,保卫祖国,关怀民生,

    蜜儿桃子1 4人参与回答 2023-12-11
  • 国家标准的论文参考文献格式

    一:专著、论文集、报告 [序号]主要责任者.文献题名[文献类型标识].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起止页码(可选).例如:[1]刘国钧,陈绍业.图书馆目录[M].北

    和信长庆 6人参与回答 2023-12-06
  • 国际论文参考文献标准

    在正文书写完毕后,空两行(宋体小四号),再书写“参考文献”四个字(居中),“参考文献”使用宋体四号加粗,前后两个字之间不空格。“参考文献”书写完毕后空一行(宋体

    yechenchao77 4人参与回答 2023-12-12
  • 论文国外参考文献的标准格式

    英文论文参考文献格式如下: 一、学术论文英文参考文献标注格式 按照现行规定,学术期刊中论文参考文献的标注采用顺序编码制,即在文内的引文处按引用文献在论文中出现的

    hua爱美食 3人参与回答 2023-1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