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待的力量1
以下内容供楼主参考,按照步骤每条写几句话基本上就凑够八百字了,希望能够帮助你哦~ 肖像描写 大肖像。
从广义上说,人的肖像包括年龄、身高、性别、服饰、长相等,这些方面的写法,千万别用精确的数字去表达,如穿了5件衣服,长了1200根头发,岁,米多,因为这些数字使人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而要用感觉去写,如年龄,豆蔻年华、而立之年、不惑之年、古稀之年,耄耋之年;如个头,高个子、特别高、细高挑。 二是小肖像的细节描写。
脸、发、眼、眉、鼻、嘴、须、耳、手、足等,称为小肖像。 肖像描写似乎很难,但是,只要我们抓住了“像”字,就不难了,也就写成功了。
1、脸庞 脸颊 脸膛脸庞;方脸 圆脸 长脸 尖脸 胖脸 怪脸 瘦脸白脸粉脸瓜子脸 脸蛋儿 鹅蛋脸 苹果脸 桃花脸 枣红脸 粉红脸;红脸 黑脸黄脸青脸灰脸 马脸 麻脸 猴子脸 红脸蛋鸭蛋脸 脸膛赤黑脸庞清秀脸色红润 脸色发绀脸色蜡黄 哭丧着脸 古铜色脸脸儿 *** 脸儿晕红脸如玫瑰脸膛棕红 2、发 云鬓 白鬓 头发长发浓发卷发 烫发 短发短辫 辫子 辫梢 长辫 黑发白发茸茸短发 蓬松短发 鬓发斑白 鬓角花白 满头银发头发乌黑 头发斑白乌黑光洁 两边披分波浪发式 两鬓染霜鬓如银霜自然鬈发 金发卷曲满头青丝 披头散发 3、眼睛 眼球 眼珠 眼角 眼梢眼眶眼窝 眼神;黑眼 白眼 红眼 蓝眼 灰眼褐眼斜眼;眼色瞳孔 睫毛 眼帘 秋波秋水老花眼;大眼睛小眼睛 细眯眼 杏儿眼丹凤眼三 角眼 肿泡眼近视眼远视眼骨碌碌 直勾勾 眼睁睁 圆溜溜滴溜溜、单眼皮双眼皮鱼尾纹 水汪汪水灵灵眼如秋水;火眼金睛 乌黑眸子目光温和目光炯炯目光四射目光闪烁 4、眉毛 粗眉 细眉 浓眉 淡眉 黑眉 白眉银眉;剑眉柳叶眉 卧蚕眉 扫帚眉浓眉大眼眉舒目展粗黑眉毛 眉梢飞扬眉毛修长 愁眉紧锁眉如柳叶眉如新月眉如卧蚕 眉清目秀 眉飞色舞眉开眼笑 眉目疏朗 眉目传情眉毛乌黑银眉鹤发喜上眉梢愁眉苦脸 5、嘴巴 大嘴巴小嘴巴尖嘴巴 厚嘴唇 薄嘴唇 紫嘴唇嘴唇发紫嘴唇苍白嘴角上扬尖嘴猴腮嘴巴紧闭 唇如胭脂唇如朱砂嘴如樱桃 嘴若含丹 嘴唇红润 唇无血色 6、鼻子 红鼻 鹰鼻 狮子鼻酒糟鼻蒜头鼻 高鼻梁塌鼻梁 鼻子挺直鼻翼煽动 7、耳廓 耳轮 耳屏 耳垂耳根耳背 大耳朵小耳朵长耳朵 老鼠耳 耳带翠环 耳带金环耳带银环 耳带珠翠 两耳垂肩耳红到根 面红耳赤 8、手脚 手如玉 粗黑大手纤细白手双手灵巧飞毛腿 步伐矫健 小腿白哲两腿滚圆腿像灌铅健步如飞步履蹒跚 9、体态 高个 矮个 胖子 瘦子 虚弱 矮小 修长苗条丰满 魁梧 结实 坚实 强壮 匀称 标致俊俏瘦小瘦削 瘦弱 魁伟 威武 健壮胖乎乎体魄健壮腰圆膀宽 腰弓背驼弱不禁风 身体修长身材魁梧五短身材 虎背熊腰 胸脯丰满袒背露胸英姿勃勃英姿飒飒 仪表堂堂一表人材举止大方 举止庄重 外貌不扬雍容大方亭亭玉立 姿态娉婷气宇轩昂 10、服饰 入时 时装 时兴 时髦 时宜 俗气 穿着 穿戴 打扮 淡妆 大方 得体 高雅 端庄 讲究 美观 老气 利索 亮丽 亮堂 美艳 浓妆 贴身 雅致 衣着 装束 新颖 梳妆 衣冠 傻气 盛装 士气整齐 朴素装扮时髦 穿着大方 不修边幅 珠光宝气 做工考究 精心打扮 落落大方 崭新装束 衣衫破旧 清凉秀丽 对中小学生来说,肖像描写要抓住六个要点:像、特、序、联、细和话。这里仅对静态的纯肖像描写而言,不针对更多的复杂情况。
像是肖像描写最根本的,要写的像其人,通过文字所写出来的形象像拍出来的照片一样。这正如给人画肖像画的,你话的像,人家愿让你画,愿意掏钱买你的画,否则,一切都无从谈起。
所以,老师刚开始教学生写肖像的时候,一定让学生做到两点,一是 *** 别写假, *** 人,不编着写,是啥样就写啥样,不能美化,也不能丑化;二是在写的过程中时时处处死死地想着其人长得是什么样,不要去想别的。 琢磨这个人的长相,最有效的是抓住他的外貌特点,把特点的“点”抓住了,就建立起了大轮廓,这个框架建立起来,就为整个肖像的描写奠定了不错的基础。
同时,还要抓重点的“点”,在头、发、脸、眼、眉、额、颊、腮、下巴、鼻、嘴、年龄、身材、衣着、手、足等等诸多的肖像点中,眼、脸、发、头是重要的,而眼是最重要的,是“心灵之窗”,是人之灵魂所现,又是人的神采之泉。所以,我说要抓“特”。
“序‘就是说要讲究顺序,不能随意乱写。大顺序是年龄、身材、衣着,之后再写五官;小顺序是在五官领域内,要自上而下地写。
写的过程中,要互相之间自然而然地联系,合理地、符合原本地连着写,这才会写成一体,不要孤立地写,把肖像的各个部分分割开来。这就是我所说的连。
如,浓眉下的那双大眼睛……,白里透红的脸上那双杏仁眼……。 “细”就是要“细中求活”。
作为初始练习,只有把现象写细了才有可能写活,粗拉拉地写是写不活的,打比方说,你搭出的舞台太小,上面容纳不了更多的演员和景物,就演不出更精彩的剧目。什么是细?什么是粗?这是相对的。
“她长的很好看”,这是粗;“她那如云的秀发飘在肩上,秀发托出的那张白里透红的圆脸,就像一朵盛开的桃花……’这是细写。可见,细写容易写活。
教学和学习的任务在于写细。差异正在这里,三年级学生,没跟老师学过,也能写出“她长的很好看。
其实800字应该是初中生的要求了吧 这个是小学生的: 《友谊的真谛》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友谊,那份纯洁的美好的友谊,友谊是童年里不可缺少的一种情感,友谊在人们心里占据的位置绝对不亚于钱的分量,十岁一下的孩子心中,友谊是快乐的源泉,在二十岁以下的青少年心里,友谊是守护的天使,在五十岁以下的人心里,友谊是最美好的回忆。
即使友谊在我们的生活里那么重要,可是,真正理解友谊,获得友谊的真谛的人又有几个呢? 每个知道了友谊的真谛的人都是牺牲了或失去了一份友谊后才明白友谊的重要和友谊的真正含义,我是失去了四份珍贵纯洁的友谊后才知道了友谊的真谛。 我的好朋友郭静雯是在我四年级的时候突然转学到我们学校的,那时的她胆小懦弱,不敢跟任何人讲话,当然也是没有好朋友的啦,后来老师把她调到我旁边做我的同桌,慢慢的,我和她成为了好朋友,两个人之间的关系十分亲密,我们经常一起在学校那片碧绿的草地上背靠背的坐着晒太阳,经常一起到校门口的那家糖果屋里买那些绚丽多彩的棒棒糖,她会在我不开心的时候递给我一杯奶茶,然后靠着我的背给我讲笑话或者沉默不语,但每次她可爱的动作都会将我心中的不开心全部赶走,我是真的很珍惜这份友谊的,但是在那一天后,什么都变了,因为和她之间有了点小矛盾,在草地上我提出了绝交,从此以后,她到哪里都避着我。
好后悔,为什么说出这么伤她心的话?我毁坏的不止是她的心,还毁了一份最纯洁的友谊。好不习惯,没有她的欢笑的日子,如果上天肯再给我一次机会,我一定会很珍惜很珍惜这份友谊。
现在我转学了,留下了一个永远的遗憾,想念渐渐变成怀念,如果你从来没有出现在我的世界里,我会不会快乐一点?我的世界渐渐变成了灰色。 -中学生的就稍微好一点儿: 《渺小的幸福》一位退休的老教师,坐在椅子上,两眼望着那漏沙的小罐子,回忆着自己的一生,他笑了……他就是冯志远。
年轻的冯志远,辞别新婚的妻子,背着简单的行李来到宁夏鸣沙中学任教,这里只有一望无际的沙漠和骆驼。听到那红脸蛋的孩子执着地说:“老师, 我想上学呢!”他就明白自己已离不开这片土地。
从电影的开始到结束,我是遮着脸看的,直露着两只泪汪汪的眼睛,怕同学们看到。这次我真的被他感动了,到今天,因为冯志远,我改变了对老师的看法。
其实,一直以来我都很恨那位老师,他的一个嘴巴让我在同学们面前无地自容,我甚至因此而厌恶上那一门课,但是今天,我觉得自己是那么狭隘。 偏远的贫穷的小山村,远离妻子和儿子,一个土炕,一个小铁炉,一盏煤油灯,炕上放满了各种各样的书,仅此而已。
一个月、一年也许每个人都可以坚持下来,但是40年时间,他始终如一,默默无闻,兢兢业业,重复着清贫而繁忙的工作,更难得的是在他双目失明后人坚持留在三尺讲台,认认真真给孩子们上课,这就是他的幸福。因贫穷而无法上学的孩子重返课堂,这就是他的幸福,看到孩子们都能所有所成,这就是他的幸福,多么简单而渺小的幸福啊! 眼前的一切又让我想起在地震中那一串串响亮的名字,谭千秋、张米亚……他们用自己的身躯为学生撑起一片天空,那一刻,他们义无反顾,放弃自己的生命,如果不是深爱自己学生的老师,能做到吗?而我们的身边也有无数这样的老师,他们离开家人扎根在落后的农村,年复一年,日复一日,勤勤恳恳从事自己的教育教学工作。
但我们这些孩子却不理解,他们的责骂声中包含了多少关爱,多少期待啊! 看到冯志远老师晕倒在讲台上,我的内心一阵剧痛,当无数学生在您的栽培下走向社会,成为人才时,您还是那身朴素的中山装,您唯一增加的是额头那如雪的白发和我们对你无比的崇敬。 看完电影,任泪水在脸上肆意的流,在这里我想真诚地对所有老师说一声“您辛苦了!”原谅学生对您的误解吧!真的,每个人对幸福的理解是不同的,曾经以为有一份高收入很体面的工作是幸福的,以为每个周末依偎在母亲的怀里是幸福的,今天我忽然觉得能对别人、对社会贡献自己的一点力量,那种幸福是无法用语言来表达的。
对幸福的期望越少,得到就越多 - 《阅读亲情》亲情,是世上最珍贵的感情,它比水纯净,比金还纯粹。可是它总是静静地悄悄地到来。
不被人发现。它没有友谊那么易碎,没有爱情那么明显可见,它总是散发着淡淡的清香,让人回味无穷。
――题记 奶奶的嘱咐 “考试时别慌!别吃油炸的东西,别喝生水,别乱跑,别受凉,别。
”
奶奶一遍遍的嘱咐我,有时会觉得多余而又啰嗦,但是,从奶奶那饱含深情般的眼中,我知道奶奶对我的嘱咐,是她对我深深地爱,奶奶您好一定时时都为我担心吧!不用担心,有你的爱,孙女会成功的。 爸爸的电话 “萌萌,小心身体,别担心,能考多少都是你的成绩,爸爸相信你,支持你,多买点牛奶,别怕花钱,爸爸有的是力气。
爸能挣钱。女儿花钱,爸爸高兴,想吃什么就买什么,不要吃冷东西,你的胃一直不好,别把胃吃坏了,多买点文具,多。
”爸爸一边说一边笑着,原来爸爸也和奶奶一样唠叨,其实,我知道,爸爸他也很担心我。
只是。
2、《一位工人叔叔》
每当我站在阳台上,看着小区二期的那一栋栋楼房时,我的脑海里便想起了在二期工地干活的一位工人——张叔叔。
张叔叔大概三十多岁,生活十分艰苦,是从农村来到柳州找工作时被聘到我们小区二期的工地里干活的。你瞧!他的那一头浓密乌黑的头发显得多精神呀!方方正正的脸上有粗而弯的眉毛和一双炯炯有神的眼睛。眼睛下面是一个不是很挺起的鼻子,还有那一张能说会道的嘴巴。每天,张叔叔都会穿着一身非常朴素的衣服,干干净净的。见到谁都是先给一个咧嘴的微笑,让人觉得他十分可亲。而在工作上,张叔叔也是认真负责的。他从来不抱怨工地里吃的怎样、穿的怎样、住的怎样,只是默默无闻的自己的工作岗位上辛勤的耕耘着。天天都数他开工最早、收工最晚,可在发工钱是他却从不计较多少。张叔叔这种对待工作认真负责的态度,使我十分敬佩、喜欢他。
记得有一次,妈妈到二期工地上找到张叔叔,请他为我们家再二期买的车库埋水管。张叔叔想也没想就一口答应了,马上提着工具箱向我家的车库走去。可是此时天色已晚,妈妈想让张叔叔明天再来埋水管。但张叔叔说什么也不肯,硬是要现在动工,说是怕明天耽误我们时间。妈妈无可奈何了,只好提着充饱电的充电灯,和张叔叔一起来到我家的车库。在昏暗的充电灯下,张叔叔开始动工埋水管了。
他拿着笨重的锄刀,一下一下的砸着坚硬的水泥地,试图开凿出一个坑。随着时间的流逝,水泥地渐渐砸出了一个坑。但张叔叔却已经精疲力竭了。他头上渗出了细细的汗珠,干了一天活的双手已磨出了鲜血,可他全然不顾,仍然卖力的捶砸着。终于,那个坑足够埋下水管了,张叔叔松了一口气。然后,他拿出水管埋在地下,并娴熟的把另一根管子和水管接起来。很快,一大堆工序就全部完成了。张叔叔打开水龙头示范给妈妈看后,便整理好工具箱要走了。妈妈让张叔叔去我们家吃饭,可张叔叔婉转的拒绝了,头也不回的背着工具箱走了。我望着张叔叔渐渐远去的背影,心中油然升起了一种敬佩之情,并愈加喜欢张叔叔了。最近,张叔叔还被评为工地了“工作模范”了!
现在,张叔叔在我们小区里已经算是个小有名气“名人”了。人们只要一提起张叔叔,准会啧啧赞叹,说他是个认真工作、乐于助人的好工人!
1、玲玲学们的注意力都被他吸引住了,睁大眼睛看着他。
3、这位老汉的眉毛胡子都花白了。但脸膛仍是紫红色的,显得神采奕奕。他身穿崭新的青布棉袄棉裤,头上还包着一块雪白的毛巾。老汉蹲在地上,乐滋滋地抽着旱烟。
4、太阳晒得墨黑的清瘦的脸上,有一对稍稍洼进去的大大的双眼皮儿眼睛;眉毛细而斜;黑里带黄的头发用花布条子扎两条短辫子;衣服都很旧;右裤脚上的一个破洞别一支别针;春夏秋三季都打赤脚,只有上山抓柴禾的时节,怕刺破脚板,才穿双鞋子,但一下山就脱了。
5、这是个三十来岁的年轻人。身穿军用棉大衣,脚穿高筒皮靴。高个子,方脸盘,长得很魁梧。下巴上有一颗黑痣,那双眼睛在黑暗中闪着亮,使人觉得粗犷又精明。
6、李云是一个机灵、陶气的孩子。他胖乎乎的脸上,长着一对调皮的大眼睛,眼帘忽闪忽闪的,那两颗像黑宝石似的大眼珠只要一转,鬼点子就来了。在他那黝黑的脸上,不论是那鼓鼓的腮帮,还是那薄薄的嘴唇,或者那微微翘起的小鼻尖,都使你感到滑稽逗人。
7、这老汉,头上戴着一顶破草帽,露在帽沿外边的头发已经斑白了。肩上搭着一件灰不灰、黄不黄的褂子。整个脊背,又黑又亮,闪闪发光,好像涂上了一层油。下面的裤腿卷过膝盖,毛茸茸的小腿上,布满大大小小无数个筋疙瘩,被一条条高高鼓起的血管串连着。脚上没有穿鞋,脚板上的老皮怕有一指厚,……腰上插着旱烟袋,烟荷包搭拉在 *** 上,像钟摆似的两边摆动着。
8、除夕晚上,儿子、孙子都来到她身边,她满脸皱纹都舒展开了,就像盛开的菊花瓣,每根皱纹里都洋溢着笑意。
一天,她的老伴儿病倒了,她脸上珠网般的皱纹更深了,两道眉毛拧成的疙瘩锁到一块儿了。
她望着老伴儿的遗像,嘴唇微微抖动着,刀刻般的皱纹里,流淌着串串泪珠。
9、女儿长得像她娘,眼睛长得尤其像。白眼珠鸭蛋清,黑眼珠棋子黑,定神时如清水,闪动时像星星。浑身上下,头是头,脚是脚。头发滑溜溜的,衣服格挣挣的。
附《如何写好人物外貌描写》
人物的外貌描写是人物描写的重要内容,描写好人物外貌也往往能使人物活起来,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
人物的外貌,主要包括人的容貌、体态、服饰、表情、风度等。人的外貌描写也叫肖像描写,就是对人物的外貌、特征进行准确、生动、形象的描绘,并通过外貌描写来传神,向读者揭示人物的思想品质、精神风貌和性格特征。
怎样才能写好人物外貌呢?我们不妨从以下三方面入手。
一、外貌描写要“准”。准就是准确地描写人物外貌,人物形象才会真实可信。
人的外貌往往受到其身份、职业、年龄、教养、习惯、生活经历、家庭环境、身体状况等诸因素影响。不同职业的人往往外貌也有所区别。如舞蹈演员的腿较粗而四肢修长;举重运动员往往比较壮实;渔民则肤色较黑,脚趾因长期在船上行走而像蒲扇般张开。人的年龄不同,其外貌也有明显的差异,少年儿童天真可爱,青年人血气方刚,中年人成熟稳重,老年人则耳聋眼花。这一些无不反映其人生的自然规律。
当然人的的习惯不同,也往往显出不同的特征来。如吸烟的人仿佛缺少了门牙,还不时透出烟草气味;不吸烟的人则牙齿洁白。人的教养不同,也往往能从外貌上看出来,有教养的人坐有坐相,站有站相;有文化的人讲话文绉绉的,且条理清楚;没有教养的人坐着站着东倒西歪,说话粗鲁而无条理……凡此种种,我们要仔细观察,并用准确的语言加以描述,人物的形象才能准确的描写出来。
人物外貌描写——侧面
休息室的长台上散置着几份报纸与杂志,对过坐着个人,报纸挡住了脸。不会是学生——即使是程度高的学生也不见得看得懂德文报纸。报纸上的手指甲,红蔻丹裂痕斑驳。汝良知道那一定是校长室里的女打字员。她放下报纸,翻到另一页上,将报纸折叠了一下,伏在台上看。头上吊下一嘟噜黄色的鬈发,细格子呢外衣,口袋里的绿手绢与衬衫的绿押韵。
上半身的影子恰巧落在报纸上。她皱皱眉毛,扭过身去凑那灯光。她的脸这一偏过去,汝良突然吃了一惊,她的侧面就是他从小东涂西抹画到现在的唯一的侧面,错不了,从额角到下巴那条线。怪不得他报名的时候看见这俄国女人就觉得有点眼熟。他再也没想到过,他画的原来是个女人的侧影,而且是个美丽的女人。口鼻间的距离太短了,据说那是短命的象征。汝良从未考虑过短命的女人可爱之点,他不过直觉地感到,人中短了,有一种稚嫩之美。她的头发黄得没有劲道,大约要借点太阳光方才是纯正的,圣母像里的金黄。
作者:张爱玲 关键词:侧面 出处:《年青的时候》
外貌描写——朝气
她那青春的朝气,眼睛和脸上那副天真神态让他喜不自禁。连她身上穿的连衣裙在他眼里也特别好看,那份朴素而天真的风姿令人心动。尽管她天真烂漫,同时他又觉得她很聪明,很有素养,跟她的年龄不相称。他可以跟她谈论文学,谈论艺术,以及随便什么样的话题,也可以向她发发牢骚,抱怨生活和人们,虽说在这种严肃谈话的中间,有时她会突然没来由地笑起来,或者干脆跑回屋里去了。她跟C城的所有姑娘一样,看了许多书。这一点尤其让斯塔尔采夫感到满意。每一回他总是激动地问她,近来她读了什么书。等她讲起来,他简直听得入迷了。
作者:契诃夫 关键词:朝气 出处:《姚内奇》
修鞋的老人。留在我记忆深处的是一位修鞋老人,每当我走到上学的路上,他那瘦瘦的身躯,慈祥的面容就会出现在我的面前。
两年前,在我上学路的一棵高大的梧桐树下,多出了一位瘦瘦的老人和一只高高的、窄窄的木箱。每天早晨,这位老人便推着大箱咯吱咯吱地来到树下,先从木箱里掏出一只帆布马扎,再扳起缝线的机头,然后将一张黄不黄,白不白的塑料布展开铺在地上,便等着顾客来光顾了。
这是一个面目和善的老人,他微黄的额头上刻着几道深深的皱纹,老花镜后面的一双眼睛微微向上,看上去总是笑眯眯的。老爷爷修鞋不只是态度好,收费低,而且修的鞋牢固结实。所以,人们都愿意到他这里来修鞋。 时间长了,我们就熟悉了。有时放学比较早,我总爱蹲在鞋摊旁看他修补鞋子,有时没有什么生意,他就叫我脱下鞋子让他看看,或在鞋帮上粘上一块橡皮,或在写面上缝几针,经他修的鞋又跟脚,又舒适。我要付钱时,他总是笑呵呵地说:“这是无偿服务,要付钱等你挣了工资再说。”不久前,一个农村妇女急匆匆地赶来,跷起右脚,布鞋的鞋面与鞋底几乎分了家,老爷爷接过鞋,一针一针缝了起来,鞋子补好后这位大嫂看了看,十分满意,可在付钱的时候发现钱包不见了,急得鼻尖上都渗出了汗珠。 老人一问,方知她家离这里百十里地,不但修鞋的钱付不出,就连回家的路费也没有了。老人看着她着急的样子,从身上摸出两张十元的钞票递过去说:“这点钱,你拿去吧,以后出门当心点。”大嫂连忙摆手:“这怎么行?不收修鞋的钱,我已经很过意不去了,哪能再要你的钱?”老人爽朗地笑着说:“人出门在外,总会有难处,互相帮忙,总是应该的,你就别推辞了。”大嫂收下钱激动地说:“您真是个好人,下次进城一定把钱还给你。”老人笑了笑说:“你快赶路吧!这点钱就别放在心上了。” 一晃几天过去了,都不见老人。有一天,我意外地碰到了给他送饭的女孩,左臂上套着黑纱,我过去询问,得知老人已经去世两天了。 吃过午饭,我突然看到一个妇女提着一篮鸡蛋在向过路人打听着什么,我仔细一看,这不是上次丢了钱的大嫂吗?刹那间,老爷爷和善的面容又出现在我的面前。在泪光中,仿佛又看到了老人那瘦削的身影,以及围着他修鞋的一个个顾客……
我妈妈很不简单,她既是大学老师,也是一名博士生.
妈妈身材偏瘦,很单薄.她非常勤劳,每天早晨等我起来,她早已做好了早餐,等我吃完早餐,妈妈总会骑车送我上学.
有一次,我中午放学回来,看见妈妈正躺在床上,我问:“妈妈,您怎么了?”妈妈说:“我今天不舒服,你吃完饭记得上学.”我吃完饭就打开电视津津有味地看了起来,竟把妈妈的话忘了,一心一意的看电视.忽然,听见妈妈喊:“儿子,你怎么还没上学呀,上学的时间早已过了!”我大叫一声:“妈妈,我怎么办?”妈妈说:“我来送你吧!”我看见妈妈额头上的汗流个不停,呼吸也加快了.我对妈妈说:“妈妈,我自己去吧!”妈妈说:“没关系,马上就到了.”等到了学校,我看见妈妈的脸色很难看,但她仍对我微笑着、众所周知,人物的肖像描写是指关于人物的音容、笑貌、服饰、姿态等方面的描写.人物的喜怒哀乐、生活经历、社会地位以及个性特征,常常从肖像中表露出来.恰如其分的进行肖像描写,有助于有助于刻画人物的形象.
下面结合我的经验介绍几种行之有效的方法,供大家参考.
一、要选取最能突出人物个性的肖像特征来描写.
写肖像是为了表现人物性格,揭示精神世界,增强艺术魅力.好的肖像描写不在于多,而在于“精”,在于能通过最简洁的话语表现人物鲜明的个性特征.想必读了著名作家魏巍的《我的老师》(苏教版语文第二册)的朋友至今回想起来,对“我的老师”蔡芸芝先生,还会留有深刻的印象吧.她的“美丽”应该能够过目不忘吧.没有过多的语言,只有一句“右嘴角边有榆钱大小的一块黑痣”,一颗美人痣,就足以写出了
蔡芸芝先生的美丽,让我们永远留下了深刻的美好印象.
如果要对同一个人做多次肖像描写,除了要突出每次所要表现的个性,又要遵循它们间的共性.如,鲁迅笔下的孔乙己,大家恐怕都很熟悉吧.在《孔乙己》(苏教版语文第五册)中,写“孔乙己是站着喝酒而穿长衫的唯一的人.”一句话就总括地勾画出了孔乙己独特的身份和社会地位.他“青白脸色,皱纹间时常夹些伤痕”,可以看出他生活潦倒,营养不足,而又经常被打.“穿的虽然是长衫,可是又脏又破,似乎十多年没有补,也没有洗.”可以看出他懒惰成性,而偏要装出很穷酸的架子,穿着破旧的长衫.鲁迅对孔乙己的肖像描写,可以说是出神入化,既突出了孔乙己的个性,又表现了孔乙己的共性,从而描绘了孔乙己这个备受科举制度摧残的清末下层知识分子的典型形象.
对同一个人做多次肖像描写还要讲究一定的顺序.|在《一面》一文中,对鲁迅先生的肖像描写是一个极好的范例.文中对鲁迅的肖像先后作了三次描写,既刻画得淋漓尽致又讲究了合理的顺序,由远到近,由粗到细,由详到略,由整体到局部,从而使人物随着我的观察和感受,逐渐丰富起来.在三次描写中,作者自始至终抓住了人物外貌中最主要的特征“瘦”加以描写,突出了他把整个生命都献给革命事业的崇高品质和顽强精神.
二、运用确切的比喻和适当的夸张描写人物肖像.
运用这种手法写人物肖像会更加鲜明、更加生动.如魏巍在《谁是最可爱的人》(苏教版第三册)中写马玉祥“他长着一副微黑透红的脸膛,高高的个儿,站在那儿,像秋天田野里一株红高粱那样淳朴可爱”,就运用了确切的比喻,把马玉祥比作“秋天田野里一株红高粱”,形象地写出了马玉祥——一个来自北国的青年的淳朴的气质.
再如鲁迅在《高老夫子》中写高老杆肩膀一扇一扇的走路的姿势,“象木匠牵着的钻子似的”;在《故乡》中,写豆腐西施是“凸颧骨、薄嘴唇,五十岁上下的女人站在我面前,两手搭在髀间,没有系裙,张着两脚,正象一个画图仪器里细脚伶仃的圆规.”赵树理在《小二黑结婚》中,写三仙姑“虽然已经四十五岁,却偏爱当个老来俏,小鞋上仍要绣花,裤腿上仍要镶边,顶门上的头发 *** 了,用黑手帕盖起来,只可惜官粉涂不平脸上的皱纹,看起来好象驴粪蛋上下上了霜.”以上例子中所用的比喻都很确切,因而这种肖像描写都能鲜明地显示人物的性格,但是运用这种手法并非轻而易举就可奏效,它要求作者对人物性格有深刻的理解,对生活有细致的观察,对喻体和本体的关系有清楚的认识,然后才能运用确切的比喻和适当的夸张使人物肖像活灵活现.否则,只能是一般化的泛泛比喻,也不会写出不同人物的不同肖像,也就不能显示出人物的个性.
游走老者
生活需要精神荷尔德林说过:人诗意地栖居大地.生存于天地间的生物数不胜数,然而只有人才能活出精彩,活出诗意.生存不等于生活.生存是生活的前提,而生活是生存的升华.从某种意义上讲,懂得生存者并不一定懂得生活.人类在与大自然的生存斗争中创造了文明,凝聚了宝贵的精神文化,从而丰富了人们的生活.当生存对人的威胁进一步降低时,人们开始探索什么是生活,应该怎样生活.生活中必不可少的是人的精神.没有了对理想的追求,失去了对明天的期望,抛弃了对生命真谛的探索,这样的生活是麻木的.它和自然界动物的生存斗争没有本质区别.一个拥有精彩生活的人要有一颗纯真的心,有一股对美好事物的追求的热情,并且不知疲倦地向着美好的方向迈进.没有生存谈不上生活,生存支撑着生活,然而生活也深深地影响着生存.对人生目标的追求是一种生活,对生命的意义的思考是一种生活,对真理的崇拜,对劳苦大众的同情,对不公平进行斗争也是一种生活.在人类历史上,不少先进分子抱着对生活的执着追求而成就了丰功伟绩.岑参怀着对祖国的热爱,为了捍卫祖国的领土,宁愿过着艰苦而又充实的生活.居里夫人为了人类科学事业奋斗终生.爱迪生在他七十岁生日的时候,自豪地宣布他已经做了一百多岁的人能做的工作.对生活的追求需要勇气,有时候甚至需要牺牲生存的权利.文天祥坚持堂堂正正地做人,放弃了高官厚禄,面对生存的希望和死亡的威胁毫不动摇.格拉瓦,当代最伟大的理想主义战士,为了反抗帝国主义压迫下的不平等,不惜辞掉高官直奔玻利维亚丛林,以血肉之躯挑战一个强大的社会体系,直至壮烈牺牲.一代又一代彪炳千秋的英雄人物,他们对生活的追求为现代人树立了一个榜样.人类社会无论在物资上发展到什么程度,总需要精神上的追求.如果只有对个人利益的追逐,失去了与不公平作斗争的勇气,失去了对英雄主义的崇拜,对理想的向往,失去了精神的独立,这样的社会是令人毛骨悚然的.可见,从生存到生活的升华,离不开对精神的追求.只有树立起远大的理想,认识生活,投入生活,才能更好的生活,才能拥有真正精彩的生活.人能够“诗意地栖居大地”,是因为人有精神的追求.当拥有了健康的灵魂时,生活将是精彩的,世界也将充满诗意.
huzhanghua88
精神病学术论文篇三:《精神病人的犯罪分析》 摘要近年来,精神病人犯罪的比率不小,对其周围的人的生命和安全造成了威胁。因此本文通过对精神病人犯罪的分析,以期解决现实中存在的一些问题。 关键词精神病 精神病人 预防和对策 近年来我国精神病人的犯罪率逐年上升,已经到了不容忽视的地步。精神病人犯罪作案手段残忍,人身危险性大,危害后果严重,对其周围人的人身和财产安全造成严重威胁。一个个惨案的发生,使很多人对刑法关于精神病人犯罪的相关规定产生了严重的不满,认为刑法应该与时俱进,平等对待精神病人,包括与常人同等的刑罚。 一、精神病人犯罪现状 2004年4月29日上午,宕昌县秦峪乡羊骨堆村小学发生一起恶性伤害事件,一名成年男子双手各持一把菜刀冲进教室,将15名学生及两名农民砍成重伤,行凶者袁某后被诊断患有精神病;2004年7月26日,中国国际航空公司发生了一起劫机事件,事后证实劫机者杨劲松患有间歇性精神病并有精神病史;同年7月27日,长春市发生劫持人质事件,犯罪嫌疑人崔显海患有间歇性精神疾病;8月4日,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幼儿园51岁的门卫徐和平持菜刀将15名 儿童 和3名老师砍伤,事后查明,徐患有严重的偏执型精神分裂症;而就在同一天,四川崇州发生了“犯病孙儿手刃祖母”的惨剧:患有家族遗传精神病的村民沈奇龙将85岁的奶奶杀死。 中国社科院法学所研究员刘仁文曾到某县调研,听说该县今年以来共发生16起杀人案件,其中30%为精神病人所为。据世界卫生组织2003年的一份调查显示,我国各类精神障碍患者已超过8300万人。专家预测,进入21世纪后,我国各类精神卫生问题将更加突出,我国目前正处在社会转型期,当一些人面临前所未有的就业、婚姻、子女、养老等生存压力时,他们的无助和挫折,往往都成为一触即发的“引子”。一个“导火索”的不期而至,就会在瞬间点燃这个“炸药包”。无论我们愿意与否,我们正进入到无情的“精神疾病时代”,正面临着精神卫生问题的严峻挑战。在这种背景下,精神病人实施危害行为的现象必然有增无减。 二、问题的提出 近几年频繁出现的重大恶性杀人案就是最好的说明,这不仅引起了人们的恐慌,严重破坏了社会秩序,也不断冲击着人们的思想。面对一个个鲜活无辜的生命被无缘无故的剥夺,人们不禁要问:什么是精神病?精神病人犯罪的原因是什么?对于造成严重危害结果的精神病人不适用刑罚,刑罚的报应和预防目的如何实现?政府应该采取什么样的对策以有效的控制和预防? 三、精神病及其病理 精神病是大脑在各种内外因素的影响下产生机能紊乱,并表现为精神活动障碍。具体包括认知障碍、情绪障碍、意志障碍、智能障碍、行为障碍等不同表征。人类精神活动的正常标志是精神活动的完整性,以及与周围环境的统一性。如果这种完整性和统一性被不同程度地阻隔和破坏,个体的精神活动就会存在缺陷,进而出现精神病态的反映,也就是个体的正常心理活动不能顺利地进行。在这种状态下,受心理指导的行为必然会出项异常。 (一)精神医学中的“精神病”概念 1.广义的精神病概念 在精神医学中,人们曾广义地将“精神病”一词用以泛指各种以精神活动障碍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疾病。即把各种精神活动障碍均称为“精神病”,在涵义上等同于“精神疾病”或“精神障碍”,只是从程度上将精神分裂症、偏执狂等这类严重的精神障碍称为“重性精神病”,而把神经症、人格障碍等较轻的精神障碍称为“轻性精神病”。 2.狭义的精神病概念 在现代精神医学中,“精神病”与“精神疾病”或“精神障碍”是不同的概念。“精神疾病”或“精神障碍”为总类概念,是各种由于大脑功能失调而产生的以认知、情感、意志和行为等精神活动出现不同程度障碍为主要表现的一类疾病的总称,按其性质和程度,总体上可以归纳为三组疾病:(1)精神病(包括器质性精神病和其他精神病);(2)神经症性障碍、人格障碍及其他非精神病性精神障碍;(3)精神发育不全。而“精神病”则为属类概念,属于精神疾病中的一组疾病,即具有特定的病理基础,精神活动异常达到相当严重的程度并且持续达一定时间的精神障碍。 (二)刑法中的“精神病”概念 我国司法精神病学界的通行证观点认为,精神障碍又称为精神疾病、精神疾患,它包括两大类疾病:一是精神病,包括以下几种严重的精神障碍:精神分裂症、偏执性精神病这些明确诊断的精神病;严重智力欠缺,或者精神发育不全达到中度(痴愚)或者更为严重程度(如白痴);精神病系统状态,其中包括癔症性精神错乱和病理性半醒状态、病理性激情、一过性精神模糊这四种罕见的例外状态。二是非精神病性精神障碍,如神经官能症、人格障碍、性变态等。 精神病的形成一般与个体的经历、生活处境、遭遇以及遗传等诸多方面的因素有一定的关系。精神病人在日常生活中,其行为有时会给自己及他人的人身、财产或社会造成伤害,甚至违法犯罪。实际上就是个体与社会环境适应的完整性和统一性的割裂。精神病人在丧失了辨别是非的能力和控制自己行为的能力,在幻觉和妄想等精神病态的支配下,实施危害社会行为,并且多数属于无刑事责任能力。 四、精神病人犯罪的基本原因 (一)社会环境的原因 社会环境包括宏观的社会环境和微观的社会环境中的各种消极因素,如剥削阶级的腐朽思想、传统的和外来的低级文化、不良的社会风气、传媒的误导、他人的落后言行,都可与精神病人的犯罪发生密切的联系。首先,这些消极因素可以对精神病人造成潜移默化的影响,使他们形成易于犯罪的素质。其次,这些消极因素可以培养、早就精神病人的犯罪意识,成为精神病人犯罪的直接原因。 (二)经济条件的原因 有的精神病人工作能力差,不容易找到职业,没有固定的经济收入或者经济收入微薄,也有些本身有工作的精神病人因精神疾病而失去工作。其中有些人为生活所迫,可能会发生盗窃、抢劫。经济地位的低下还可能使一些精神病人产生不满情绪和反社会意识。有些人形成较强的逆反心理,蔑视社会秩序,常常寻衅滋事。还有些人为人冷酷,情感淡漠,遇到激惹容易发怒,经常使用暴力,而且手段凶狠。 (三)文化程度的原因 一些研究报告发现,精神病犯罪者中有相当多的人文化程度比较低。精神病人由于学习机会少,或者天生智力低下,没有文化或者文化程度低的情况比常人多见。而文化程度低必然使精神病人的辨别是非、利弊的能力不能得到正常的发展,容易在社会上不良因素的熏染下失足堕落。文化程度低也使精神病人难以形成较高层次的趣味,偏好感官刺激和物质利益,而由于自身条件的限制他们往往采取非法的、不道德的方法实现自己的欲望。 五、我国精神病人犯罪的主要特点和深层原因 (一)主要特点 第一,侵害目标随意:精神病人犯罪行为所针对的对象非常随意,经常是见谁打谁,受害人往往猝不及防,突遭横祸。 第二,报复心理极强:精神病人由于疾病的原因,对与自己稍有矛盾的人都可能进行不计后果、不择手段的报复,而且不达目的绝不罢休。 第三,人身危险性大:有关人士曾对精神病人犯罪进行过统计,发现杀人的占91%,平均每名被监管的精神病患者杀人,最多的杀死7人。 第四,再次危害社会的现象多:众多的精神病患者在犯罪后,依照刑法的规定不负刑事责任,并没有被送到指定的医院强制治疗,而是重新回到社会上,致使精神病人再次危害社会的现象日益增多。 (二)深层原因 第一,监护人的监护不到位。从笔者了解的情况:一个家庭中出现精神病人,这个家庭的所有成员都将背负沉重的包袱象掉进深渊一样,生活质量和心理的痛苦不必说了,经济和人身的安全都难以得到保障。精神病治疗费用的庞大也不是一般家庭能承受的。治疗后病情稍微控制便停药会引起病情的反复发作,再治疗起来更难时间更长。还有病人的不配合,几乎所有精神病的病人不会承认自己有病,一旦脱离医院的强制治疗和吃药,要让他们自觉的吃药很甚至会对给予他治疗的亲人有报复行为,使亲人产生恐惧心理,惧怕再次治疗后病情复发对他们人身的伤害。精神病人拒绝治疗,犯病会越来越频繁。此时出现了两种困境:精神病人去医院治疗没有钱,在家治疗病人不配合。从而形成了种种隐患。 现在的精神病人并不像人们所想象蓬头垢面,衣衫褴褛,他们看起来和正常人没有区别,甚至有的还受过良好的教育有体面的工作,混杂在我们正常人中,如果不出现比较明显的侵害行为,人们是很难分辨出来的。往往等到结果出现时悲剧已经发生。 第二,政府的责任不到位。没有充分认识到精神病人暴力犯罪的危害性和严重性,没有对精神病人这一弱势群体的合法权益给予足够的重视;财力不足也使许多地方政府心有余而力不足,无法给精神病人提供足够的治疗费用。 第三,我国对精神病人进行管理和保护的相关法律不完善,缺少实施细则。因为对精神病人采取强制治疗措施涉及对公民人身自由的剥夺问题,还有采取强制治疗措施的条件、程序的启动、案件的审理机关等等必须由法律明确规定。因此,各级政府及司法机关在处理精神病人违法犯罪问题时往往面临着制度性的困境。 六、关于精神病人犯罪刑罚和预防的理论基础 (一)刑事古典学派的观点 刑事古典学派认为,对于精神病人而言,因为自由意志不能行使,精神迷乱状态下的行为非但不是犯罪,根本不算一种理性意义的行为,因而精神病与犯罪是严格区分的,处置手段也不同。在他们看来,危害行为的实施者要么是一个精神病人,要么是一个罪犯。如果他是一个精神病人,就不能再把他当作罪犯,对他的处置便与刑事司法无关,不应强制他们进精神病院;如果他是一个罪犯,那么对他的处置就与精神病院无关,他应当进监狱。 (二)刑事实证学派的观点 刑事实证学派则认为,精神病人和其他人一样,行为受到生理状况、自然现象和社会环境的支配。他的行为完全是由心理上的各种动机以及各种内外部条件共同决定的。因而犯了罪的精神病人应该属于罪犯的一部分。其主要代表人物是龙勃罗梭和菲利。 1.龙勃罗梭 通过实证研究,龙勃罗梭认为尽管部分精神病犯在犯罪前后可能了解自己行为的犯罪性质,甚至知道自己在法律上所处的特殊地位,但那些在精神病发作时受病变因素的刺激而犯罪的精神病犯是缺乏或部分缺乏责任能力的。他认为在犯罪人和那些被认为犯了罪的人当中,有许多人是精神失常者,对于这些人,监禁是不正当的,释放又是危险的,而采取的一些有损于道德和安全的中间措施都不能解决他们的问题。 龙勃罗梭认为只有建立刑事精神病院才能克服审判与正义以及与社会安全之间的不断冲突。通过刑事精神病院中的永久监禁,可以制止犯罪的遗传、犯罪结伙,防止匪帮的形成;可以防止累犯,减少诉讼开支,从而减少那些经常产生于模仿的新犯罪;可以使那些想假装精神病人的罪犯打消装假的念头,也不让那些辩护律师有机可乘。龙勃罗梭建议:“当出现精神失常的嫌疑时,陪审团应当由公民、法官和精神病医生共同组成”。龙勃罗梭这样构建改革措施:“应当根据法律尽快建立两个至少能容纳300个床位的刑事精神病院,并且在我国主要地区的监狱设立7个关押精神病人的区域。” 2.菲利 菲利认为,尽管法律认为精神病犯没有道义责任,但仍然建立监管精神病犯的精神病院。在对防范具有犯罪倾向的精神病人没有任何保证的现行制度之下,对其予以管理的费用比这些人造成的损失要大的多。菲利在对有些人针对残暴情景提出的其他批评置之不理,经验已经表明,在精神病院中,在具有专业知识并能够防止残暴行为爆发的管理人员的指导下,根据罪犯的倾向性对其进行分类,所以认为犯罪精神病院难以避免犯人暴行的预言是没有根据的。菲利的社会防卫受到了高度重视,以至于绝大多数古典派犯罪学家现在都接受了设置犯罪精神病院的提议。 两派的争论以刑事实证学派的胜利而告结束。随后更多的国家设置了犯罪精神病院。到20世纪初,将无刑事责任能力的精神障碍犯罪人强制收容进犯罪精神病院已经成为保安处分制度的重要内容。在20世纪下半叶,随着精神医学的发展,在无刑事责任能力的精神障碍犯罪人的处遇中,更强调对精神障碍的治疗和医学控制。在一些国家的保安处分制度中,强制收容的概念已经被强制医疗这个更具有人道主义色彩的概念所取代。 七、我国精神病人犯罪的预防和对策 (一)刑法及相关法律法规进行完善 第一,在我国已经全面步入小康社会的新时期,国家应当投入较大的财力和人力,建设一批具有较好软件和硬件设施的精神医疗场所,凡收进此类场所的精神病人,一律实行国家免费治疗,并要在专门的心理、生理医生专家小组给出不致再危害社会的评估结果后方可准许其出院。这种投入时完全值得的,是收益大于支出的。 第二,虽然此类医疗场所是高度人道化的,但毕竟由于涉及限制人身自由,因此原则上应以精神病人实施了犯罪行为为前提的。对于那些有严重肇事倾向和苗头的,应责令其家人或监护人严加看管和医疗。如其家人或监护人做不到这一点,或者此类精神病人没有家人或适当的监护人,流落街头,则应考虑将其收进此类场所加以治疗。 第三,决定某个精神病人是否进入此类场所,或者可否离开此类场所,应由专门的心理、生理专家小组提出意见,经法院司法裁决。 第四,对于监狱等其他场所发现的精神病人,应及时转入此类场所,对其进行治疗。 (二)政府要高度重视,健全社会保障体系 我国《刑法》第十八条规定:"在必要的时候,由政府强制医疗。"这一法律条款明确了政府对精神病人在危害社会时可以采取的措施,但在实践中,可操作性并不强。因为在政府性质的卫生防治机制中,并不包含对精神病人的调查统计,实质上政府本身也没有具体职能部门管理精神病人,更说不上治疗了。所以,法律的这一规定只是流于形式,实际上意义并不大。要从根本上解决精神病人问题,就需要政府做到: 1.加快立法进程,保障病人合法权益 我国《刑法》第十八条的规定并不意味着精神病人犯罪在法律上不被认定为犯罪,而只是表明由于精神病人不具有责任能力从而不承担刑事责任。精神病人由于意识及意志方面的缺陷,法律对其进行保护,是出于人道主义的考虑,也符合刑法罪责相适应的原则。但是,一概将行为人放回社会,不仅被害人的心理得不到慰藉,更重要的是将极大地威胁到社会其他成员的利益,这种作法的缺陷可见一斑。首先,精神病人犯罪多为凶杀等暴力性的犯罪,社会危害性及人身危险性都很大,法律采取一味的"放任"态度将不利于社会的安全和稳定;其次,法律对精神病人的保护仅仅停留在事后不承担责任的程度,是无法根本保护精神病人合法权益的,使得精神病人犯罪的严峻性问题的解决失去了有力的保障机制;最后,法律的规定过于抽象,实践中很难把握,缺乏操作性。要解决以上问题,就要把对精神病的立法提上议事日程,加快精神卫生立法进程,以法律的形式对精神病人的政治权利、劳动权益、财产权益、人身权利、婚姻家庭权益等方面加以保护,同时,对政府医疗措施、费用等相关方面,以及法律责任加以规定,切实保障精神病人的合法权益。 2.健全保障体系,提供良好治疗条件 精神病人病情的性质决定了患者必须坚持长期治疗,在一些经济不发达地区,患者家属根本无能力给病人治疗,而且法律规定的政府"强制"医疗,由谁出钱?到哪里治?这些问题不解决,精神病人得不到彻底治疗,就很难防止伤人事件再次发生,悲剧再次重演。因此,健全社会保障体系,从保障机制上为病人提供良好的治疗条件和治疗环境,保证患者能够及时和长期治疗,是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精神病患者治疗费用很大,有相当一部分患者家庭无法承担,而医院也不可能全部支付,这就需要政府部门加大经费投入,或者设立专门的精神病患者救助基金,解决治疗的经费。 (三)社会应大力帮扶,开展爱心救助行动 精神病患者治疗费用高、时间长,单靠家庭和政府的力量进行全面康复治疗难度很大,社会也应发挥其囊括范围广、组织发动易获支持的优势,开展爱心救助行动,通过发展公益事业或者组织公益活动,发动社会力量来支持精神病患者康复,让精神病患者在得到治疗的同时,更感到社会的关爱,加快康复进程。 如此,则精神病人幸甚,社会幸甚,人民幸甚。 注释: 刘仁文.对有危害行为的精神病人不能一放了之.省略cn/zywn44/. 黄辛.我国应加强严重精神疾病的前沿研究.科学时报.2006(6). 魏健馨,张学林.犯罪心理学.南开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204页. 高铭喧.刑法总论.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第221页. 刘白驹.精神障碍与犯罪.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年版.第325页. 法正居士.犯罪精神病院的产生及其在中国的前景.http://blog.省略/fzhjsh/. [意]切萨雷・龙勃罗梭著.黄风译.犯罪人论.中国法制出版社.2009年版.第14页,第376页,第392页. [意]恩里科・菲利著.郭建安译.犯罪社会学.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290页. 刘仁文.刑事一体化下的经济分析.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103页. 猜你喜欢: 1. 精神病院工作心得体会范文 2. 大学生心理健康结业论文2000字 3. 大学生心理健康成长论文1500字 4. 精神病见习心得
油画家荷尔拜因的 参考文献有什么 答:参考文献: 1、薛战胜. 荷尔拜因素描与油画之关系探究[J]. 美术教育研究, 2012(13):25-26. 2、曾睿洁
现代社会,随着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的心理健康问题正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大学生心理健康结课论文,供大家参考。 摘要:教
精神病是指一个人在认知、情感、意志和行为等方面有着明显的障碍,从而表现出与正常人不一样的行为。这是我为大家整理的关于精神病学术论文的内容,供大家参考! 摘 要:
当代大学生如何弘扬工匠精神论文具体如下: 工匠精神,是指工匠对自己的产品精雕细琢,精益求精、更完美的精神理念。工匠们喜欢不断雕琢自己的产品,不断改善自己的工艺,
学习石圪节矿勤俭节约办矿的精神潞安石圪节煤业公司将石圪节勤俭节约办矿的精神融入到日常工作的角角落落,不仅使石圪节精神在实践中得到了升华,同时也通过这一特色精神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