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appysharon
一直以来,对于体裁的理解,总是比较肤浅,或者说没有深入的分析,也不觉得和阅读有什么关系,还经常会和题材混为一谈。在深入研究阅读的时候,发现对于体裁的理解,将大大有助于阅读能力的提高。 下面,就简单的记录下来自己对于体裁的理解。 体裁,可以说是“量体裁衣”。首先,“量”。“量”,就是要确定要做的是什么,是针对后面的“体”而言。需要用适当的工具或方法来确定后面的“体”。 其次,“体”。得知道什么是“体”,“体”的具体形式是什么,然后才能针对“体”确定衣服,也就是要用的方法。用在写作上,“体”,指的就是作品,各种艺术作品。当然,艺术作品的范围就要很广泛了,有文章、绘画、雕塑、舞蹈、电影、音乐等等。那么艺术作品的体,也就有多种形式。比如,对于文章来说,“体”,一般都包括诗词、论述、记叙、小说、说明等。对于电影来说,“体”,一般分为故事片、纪录片、喜剧片、动作片等等。又比如,在音乐领域,“体”可分为交响乐、协奏曲、民歌等。 第三,“衣”。我们先说“衣”。“衣”在这里指的就是作品的形式。比如,诗歌,可以穿“五言绝句”或“七言绝句”的衣服;议论文就需要“论点、论据、论证”等衣服;音乐可以穿个“圆舞曲”的衣服。 第四,我们来说说“裁”。前面的其实都是途径,裁也就是用恰当的方法来获得“衣”这个产品。比如,对于五言绝句这件“衣服”来说,“裁”就是撰写五言绝句的方法,“衣”就是最终的绝句;对于议论文来说,“裁”就是撰写论述的方法,“衣”就是最终的议论文章。 所以说,仔细分析体裁,我们可以明确如何得到我们想要的结果。 (未完待续)
后知后觉付
高中英语阅读理解技巧如下:
1.快速泛读
平时要养成快速泛读的习惯。这里将讲的泛读指广泛阅读大量涉及不同领域的书籍。要求读得快,理解掌握书中主要内容即可(文秋芳,1996)。要确定一个明确的数额,要结合自己的实践,量体裁衣。同时应注意读物的难易程度,单纯以速度衡量效果是不全面的。
2.计时阅读
有的人对于同一篇文章慢读时理解准确率就高,而快读时准确率就降低了。这是为什么很多学生抱怨平时做题准,一到考试就不理想的原因之一。
那么要想提高阅读速度,平时必须有意识地多做计时阅读的训练。高考中平均每篇阅读理解平均所需要的时间大约七、八分钟左右。
因此平时计时阅读训练每次进行5至10分钟即可,不宜太长。因为计时阅读精力高度集中,时间长了,容易疲劳,精力反而容易分散,没有效果。
所以训练时可以由老师或自己先计下起读时间,阅读完毕,计下止读时间,即可以算出阅读速度,持之以恒,应见成效。
3.略读
我们把略读也可称为跳读或者浏览。这是一种专门的非常实用的快速阅读的技能。而所谓的略读,实指尽可能快的阅读,迅速地获取文章的大意或主题思想。也就是说略读要求读者有选择地进行阅读,可以跳过某些不必要的细节,而抓住文章的大概,从而加快阅读的速度。
我们在进行略读训练时要注意以下技巧:
(1)要利用排版格式,如书或文章的标题、副标题、小标题、斜体字、黑体字脚注、标点符号等。对书和文章进行预测略读。预测略读要了解作者的思路、文章方式,以把握大意、有关的细节极其相互关系。
(2)以一般速度阅读。阅读文章开头的一、二段,力求抓住文章的大意、背景情况、作者的文章风格、口吻或语气等。
(3)阅读段落的主题句和结论句。聚统计,大约有80%的主题句是段落的首句,其他20%左右的是尾句。因此我们往往可以通过阅读每段的首句或尾句来了解整篇文章的大意。
飞龙在天了
而灵魂必须以有血有肉的躯体作为依托,并辅以华美的衣饰———直观地承担起这种责任的便是文章的文体、结构、材料和语言。
现在仅就两个方面谈点想法:
一、量体裁衣,定好文体
2005年“考纲”对文体的要求作了“微调”,“能写记叙文、议论文、说明文及其他常见的应用文”变为“能写记叙文、议论文、说明文及其他常见体裁的文章”———“常见的应用文”变为“常见体裁的文章”,文体要求放得更宽了。但要注意几下几点:
2、文体一经选定,就要按那种文体的要求去写———语文老师称之为“入格”,不要写“四不像”的文章。
3、不要随意“故事新编”。文体开放几年来,写“故事新编”的似一年比一年多,但胡编乱造者大有人在。如果要写,新编的故事一定要源于真实的社会生活,人物描写一定要使之保持在原作中的那种个性特征。
4、慎写诗歌。笔者是竭力主张高考作文取消“诗歌除外”这一限制的,但又要奉劝考生慎写诗歌。因为诗歌看似简单,但在考场上构思不易,且炼字炼句也难,出佳作的几率小于其他文体。
二、百里挑一,精选材料
高考考场作文的字数通常在800—1000之间,不管哪种文体,都需要材料来支撑。考场上,要按立意和文体的要求,迅速而有效地调动头脑中的积累,选出最富表现力的材料。
“材料新鲜”、“材料丰富”———这是“考纲”对作文的材料达到“发展等级”提出的最直接的要求。“新鲜”主要强调了材料的时效性———距你选之入文的时间愈短愈好,甚至参加高考当天的所见所闻,都可以选用。2005年,某考生写《“什么?”———“是这样!”》一文,其核心材料就是来自“2004‘感动中国’十大人物”,将三个人物的材料提炼、组接并巧妙加工,成就了一篇满分作文。“2004‘感动中国’十大人物”颁奖大会的召开到高考开考不到三个月,媒体宣传热度不减,这样的材料够新鲜了。“新鲜”的另一层意思就是材料的独特性———不为他人占有或很少为他人占有。自己的亲身经历,是别人所不具备的,这是最有个性的材料。阅读面宽了,积累的材料多了,选出他人不常用的材料,也是一种相对的“新”。
要善用课本上的材料。从小学到高中,一个学生要学数百乃至上千篇课文,课本是极为丰富的材料的矿藏,这些材料虽不及现实生活中的新,但处理得当,仍会有新意。特别是阅卷老师见了,会产生一种“教不枉然”的欣慰感。
要学会一材多用。同一则材料,可以变换角度看待它,使之适合于不同话题的需要。如,多家媒体报道:“65岁的吕涛,只有高中‘学历’,却被聘为四川大学数学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这则材料就可以在多个话题中使用,如:“成功的抉择”、“自古雄才多磨难”、“自学成才的榜样”、“教育与社会环境”、“不拘一格降人才”、“文凭与能力”、“打破世俗的偏见”、“观念的转变是改革成功的第一要素”,等等。如果现在来写2002年的“心灵的选择”、2004年的“遭遇挫折和放大痛苦”、2005年的“双赢的智慧”等话题,无论哪种文体,“吕涛”都是绝好的材料———当然,每年都有类似的材料,就看考生搜集没有。
文章体裁包括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应用文。 一、记叙文:以记人、叙事、写景、状物为主,以写人物的经历和事物发展变化为主要内容的一种文体形式。 二、说明文:一种
阅读类网站有很多;常用的有小说网站、散文网站、文学网站、新闻网站等;一般相对简短一些的文章阅读网站有流年文学网、美文网、散文网等。
“读者文章阅读网”诞生于2008年05月15日,致力于向读者提供大量精美的原创文章、情感文章、散文随笔、美文故事在线阅读欣赏,并为用户提供发表自己文章的交流平台
八种文学体裁: 第一种: 神话 是反映远古时代,人们对自然现象,世界起源,社会生活,原始理解的一种文学样式。中国古代神话极为丰富,如精卫填海,女蜗补天,羿射九日
头条的展现量低,主要是因为两点,一是因为你的内容过于小众,用户群体不是很多,二就是你的内容同质化严重,很多其他的自媒体人都写过类似的内容,对于内容“小众”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