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风浪子
1916年3月初,群益书社收到上海基督教青年会《上海青年》(周报)的来函,声称《青年杂志》的名字雷同,要求改名,免犯冒名的错误。陈子寿与陈独秀商量,拟将杂志名改为《新青年》。陈独秀虽十分郁闷,但群益书社毕竟是投资人,也不好太过反对,只得勉强屈从。《青年杂志》于是改名为《新青年》。
美食VS钞票
新老事物容易出现冲撞,《青年杂志》因和老刊物“撞名”,《青年杂志》的出版商群益书局收到上海基督青年会的来信,说《青年杂志》和他们办的杂志刊名雷同,要求《青年杂志》更名。
在出版一卷、总计6本刊物后,1916年9月1日,《青年杂志》改名《新青年》出版,成为其时反封建和呼吁民主革命的中心刊物。
陈独秀在改刊后的第一期上发表《新青年》一文,提出时代青年的新标准是:生理上身体强壮;心理上是“斩尽涤绝做官发财思想”,“内图个性之发展,外图贡献于其群”;“以自力创造幸福”,“不以个人幸福损害国家社会”。
1916年12月26日,黎元洪签署“中华民国五年十二月二十六日简字第七百九十二号令”,任命蔡元培为北京大学校长。受命当天上午,蔡元培便到前门外西河沿的中西旅馆拜访来京出差的陈独秀,力邀他出任文科学长。
移居北京,陈独秀为《新青年》寻找到了新阵地,《新青年》迎来了李大钊、鲁迅、胡适等重要作者加盟。从此,陈独秀不再是上海弄堂里的个人办刊,“独人杂志”成为同人杂志。
近日,一则笔者家乡的新闻令人大为欣慰。正逢党的100周年“生日”及优秀电视剧《觉醒年代》热播,这让党早期的领导者们更为普通人熟悉。 其中,青年革命家陈延年、陈乔
陈独秀。根据百科发布信息显示,1915年9月,陈独秀在上海创办青年杂志(后改名新青年)。陈独秀,原名陈庆同,陈乾生,字仲甫,号实庵。
其实现在在整个娱乐圈内,他想要成为网友心中的现男友的话,基本上是非常困难的了,毕竟这么长的时间,他的这个不出作品的话,终究还是会被别人代替的。
《新青年》是在20世纪二十年代中国一份具有影响力的革命杂志,在五四运动期间起到重要作用。该杂志发起新文化运动,并且宣传倡导科学(“赛先生”,Science)、民
新青年的创办的历史意义: 1、《新青年》杂志是新文化运动兴起的标志。 许多高级共产党员(如毛泽东)都受到过《新青年》的影响,是新文化运动的阵地。 2、《新青年》